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类文阅读《精卫填海》练习题含有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久而久之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四年级语文上册13 精卫填海(含答案)

13 精卫填海一、填空题(共6题)1.给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ǎo shào①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多少 ________困难,谁也说不清楚。
②少 ________年是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是一个国家的希望。
③大部分同学都准时来到了集合地点,只有少 ________数人迟到了。
④大年初一,男女老少 ________都穿戴一新,走亲访友。
2.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________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________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________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东海②“精卫鸟”③炎帝的小女儿女娃④神话本文是一篇________故事,主要讲述的是________在海里被淹死后,化作一只________,衔西山的木石投到海里,想要填平________的故事。
4.选字填空。
(1)[返反]《中国机长》这部电影讲述了机组在万米高空突遇一系列________常情况,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带领机上全部人员成功________航的故事。
(2)[衔街]春天来了,万物复苏,________泥的燕子迎着春日的暖阳,送来和照的春风。
来来往往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本冷清的________道也变得热闹起来。
5.比一比,组词语。
帝________ 溺________ 返________ 衔________啼________ 弱________ 饭________ 街________6.形近字组词。
帝________ 曰________ 溺________ 衔________ 返________旁________ 日________ 弱________ 街________ 反________二、语言表达(共1题)7.小练笔。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1.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2.让生字走入语境。
(1)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2)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3)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4.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5.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久而久之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2)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3)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精卫填海》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13 精卫填海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息:感: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参考答案】1.知道到休息感悟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
3.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4.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
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5.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
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
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
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争:触:折: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画出来。
《精卫填海》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卫填海》阅读训练及答案第一篇:《精卫填海》阅读训练及答案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xiā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
长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于东海。
8、写出文中所缺少的汉字--------(xiāo)---------(yīn)(2分)9、解释下列的字词(4分)首喙少溺10、翻译句子(4分)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长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于东海。
11、用原文回答精卫鸟是什么样子。
(2分)12、我们能从精卫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2分)参考答案:8—10略1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12、主要是精卫鸟的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坚强的性格。
学生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第二篇:精卫填海的阅读答案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
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是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2023-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同步知识点与配套练习13《精卫填海》含答案

第十三课精卫填海【理解句子】理解重点句子才能明细课文内容精卫填海①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④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⑤而不返,故⑥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③少女:小女儿;④曰:叫作;⑤溺:溺水,淹没;⑥故:因此;⑦堙:填塞。
【翻译】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翻译下列句子。
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译文:女娃去东海游玩,忘记了回家。
C.常衔西山之木石。
译文:(它)经常用喙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
D.以堙于东海。
译文:用来填塞东海。
2.朗读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B.精卫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C.《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赞美了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
D.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却不慎溺水身亡,因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从事填海的事业。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句介绍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
精卫填海阅读训练及答案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
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是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
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
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结成了夫妻 A.jiē B.jié正确答案:B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成年累月 A.lěi B.lèi正确答案:A3.选出词语的近义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3 精卫填海姓名学号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nìshuǐfǎn huíkǒu xián gǔrén yuē二、给课文填空。
炎( )之少女,名( )女娃。
女娃( )于东海,( )而不( ),故为( ) ( ),常(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三、解释词语。
1.溺:2.故:3.堙:四、填空。
1.课文选自《》,是一篇。
2.用自己的话写“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3.你喜欢精卫鸟吗?为什么?13 精卫填海姓名学号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nìshuǐfǎn huíkǒu xián gǔrén yuē炎帝溺水返回口衔古人曰三、给课文填空。
炎( 帝 )之少女,名( 曰 )女娃。
女娃( 游 )于东海,( 溺 )而不( 返 ),故为( 精 ) ( 卫 ),常( 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解释词语。
1.溺:溺水、淹没。
2.故:因此。
3.堙:填塞。
五、填空。
1.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一篇神话故事。
2.用自己的话写“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3.你喜欢精卫鸟吗?为什么?我喜欢精卫鸟。
因为精卫鸟具有坚毅不拔,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①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年少时应该好好读书,少玩电子产品。
(shào)2.游泳时遇到溺水应该如何自救呢?(lìnì)3.XXX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主宰。
(bìdì)4.今天大雾弥漫,不远处的高层建筑都隐映没在雾气中。
(yǐnyìng)二、字词乐园。
1.选字组词填空。
日曰弱溺 (曰出、XXX、美其名曰、沉溺、反复、街道、衔接)2.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A.未成年的女孩2)溺而不返B.沉溺,沉醉3)以堙于东海B.填塞三、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D.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2.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精卫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用来填塞东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精卫以前叫大鹏鸟,因为触怒了XXX后变成了XXX,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勇敢顽强的XXX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六、课内外比较阅读。
语段一XXX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精卫填海》语段二夸父逐日XXX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河竭。
——选自《山海经》XXX的女儿名叫女娃,她游泳时溺水不幸去世,后变成了XXX。
XXX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个神话故事描绘了XXX勇敢顽强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同步检测(含答案)

13. 精卫填海厚积薄发1. 拼读多音字填空。
(1)“炎帝之少女”中“少”的读音是,表示的意思选择。
(2)“少将”中“少”的读音是,表示的意思选择。
(3)用意思②组词:,用意思④组词:。
2. 看拼音,写同音字。
nì ()水()反 dì ()王传()xián ()话()石头 fǎn ()回()正yuē名()大()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溺而不返()A.溺水、淹没B.水性好C.错误(2)故为精卫()A.过去的B.所以、因此C. 原因(3)以湮于东海()A.填塞B.满满的C.沉陷4. 下面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句子品读。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这句话中“之”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①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的意思是。
②女娃衔木石的目的是,“常”说明了女娃具有的品质。
6.比较阅读。
(一)夸父逐日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
未至,道渴而死。
弃⑤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
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
②逐走:追赶赛跑。
③入日:进入太阳光圈。
④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
⑤弃:遗弃。
⑥邓林:桃林。
(二)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选文(一)题目的意思是,选文(二)题目的意思是。
(2)两则故事都按照的顺序来写的,请填写表格。
选文起因经过结果(一)(二)(3)写写句子“未至,道渴而死”的意思。
(4)两则选文中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的刑天7.选一选,连一连。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精卫填海》(试卷+答案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3.精卫填海课后作业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7分)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nìshuǐfǎn huítóu xián míng yuē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给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注音。
少女________(shǎo shào)名曰________(rì yuē)故为精卫________(wéi wèi)3.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________ ________记(2)违伟________反________大(3)弱溺________亡微________(4)古故________诗________事4.形近字组词。
帝________ 曰________ 溺________ 衔________ 返________旁________ 日________ 弱________ 街________ 反________5.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名曰女娃。
________(2)溺而不返。
________(3)故为精卫。
________(4)以堙于东海。
________6.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________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________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________7.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8.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_的故事。
2019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课后类文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2019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类文阅读精练卷13精卫填海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息:感: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
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
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
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争:触:折: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一【参考答案】1.知道到休息感悟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
3.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4.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
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5.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精品】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第13课《精卫填海》精品配套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专项书写展示。
把下列句子抄写在横格上,注意字距和在横格中的位置。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这一趟旅行最少.(shào)得走三天。
B.沉溺.(nì)网络的危害太大了!C.你应该迷途知返.(fǎn),改正错误。
D.喜鹊把小树枝衔.(xián)入自己的新巢。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犹如依旧鸦鹊无声山崩地裂B.叶柄架驶垂头丧气无原无故C.庞大大概悄无声息无可奈何D.清晰追问腾云架雾疑惑不解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每逢学校搞活动时,刘辉总是打头阵...,从来不叫苦叫累。
B.碰钉子...的事情在所难免,我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勇于克服。
C.爸爸将车停在十字路口,等到开绿灯...后才走。
D.年轻时候,不栽跟头...,不碰壁,又怎么能成长呢?6.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A.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B.课文讲述了黄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C.精卫填海的起因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经过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D.从精卫鸟誓填东海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它敢于困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韧执着的形象。
E.对那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地同困难做斗争的人,我们都可以赞扬他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三、信息匹配7.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shǎo shào1.炎帝之少.( )女,名曰女娃。
2.盘子里剩下的水果已经很少.( )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练习卷(含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小故事复述出来.
选出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4. 炎帝之少女()
A. 未成年的女孩子
B. 小女儿
5. 名曰女娃()
A 叫做
B. 说
6.溺而不返()
A. 溺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淹没
B 溺爱
7.故为精卫()
A. 因此
B. 以前的,旧的
8 以堙于东海()
A. 沉没
B. 填塞
9.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女娃“溺而不返”是一次意外事故.
11. 下面 成语和“精卫填海”意思最为接近的一个是()
A. 嫦娥奔月B. 牛郎织女C. 夸父逐日D. 后羿射日
1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注意生字词的理解.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溺:溺水,淹没.故:因此.为:化为,成为.堙:填塞.
示例: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炎帝之少女..()A.少年女子B.小女儿2.以堙.于东海()A.填塞B.土山C.埋没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D.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5.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A.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B.课文讲述了黄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C.精卫填海的起因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经过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D.从精卫鸟誓填东海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它敢于困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韧执着的形象。
E.对那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地同困难做斗争的人,我们都可以赞扬他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精卫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 )(2)写“帝”的时候“立”要稍小,“冖”宽,上部点和下部竖居中对正。
( )(3)“衔”本来的意思是马嚼子。
( )(4)“少女”一词中“少”的读音是shǎo。
( )(5).《精卫填海》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7.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位客人地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我们桌子底下?”“我能不知道吗?”女主人指着自己的脚继续说道,“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啊!”
13.文中除了写女主人,还写了女佣人和客人。女佣人脸色发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人们觉得奇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使事情的叙述更生动,更有条理。
14.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另一位客人地说。
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我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佩服女主人的镇定。
10.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提示语。
12.边读边填空。
事情的起因是女主人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光滑兴高采烈光荣不停
16.虽然但是
17.Rrào②
18.B
19.尾巴扇子
20.蚕把自己吐的丝毫无保留地送给了人们,它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精卫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卫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精卫填海阅读《精卫填海》文言文式故事,很多同学在阅读时候被它的文言句式难住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精卫填海阅读答案,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精卫填海阅读答案,赶紧练习一下。
精卫填海原文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注释]文首:花脑袋。
喙(hu):鸟嘴。
(jio):自己称呼自己。
堙(yn):填塞。
1.解释下列词语状:_____赤足:_____溺:_____为:____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3.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4.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5.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①誓鸟:②冤禽:③志鸟:精卫填海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形状、红、淹死、称为2.写少女变鸟决心填海的故事。
3.个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奋斗的结束。
4.人死化鸟,只是一种幻想,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5.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以上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精卫填海》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篇二:《精卫填海》阅读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xiā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
长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于东海。
8、写出文中所缺少的汉字--------(xiāo)---------(yīn)(2分)9、解释下列的字词(4分)首喙少溺10、翻译(4分)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第13课 精卫填海 练习题(含答案)

13 精卫填海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xián dì fǎn nì()接皇()往()沉()yuē美其名()三、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年少.( shǎo shào )时应该好好读书,少.( shǎo shào )玩电子产品。
(2)游泳时遇到溺.( lì nì)水应该如何自救呢?(3)玉皇大帝.( bì d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主宰。
(4)今天大雾弥漫,不远处的高层建筑都堙.( yīn yīng )没在雾气中。
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溺而不返。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B.yīn4.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五、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而填海,用西山上的和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的故事。
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5)返版:()出迷途知()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 课内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延伸阅读精卫填海在浩瀚的东海上,有一种名叫精卫的鸟。
这种鸟整天忙忙碌碌,到西山上衔来小树枝、小石子,丢到大海里去。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它立志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大海填平。
这种鸟原来生长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它把窝筑在柘(zhè)木和桑树上。
它的形状跟乌鸦差不多,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血红的爪,叫声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那它为什么要飞到东海来,并且衔树枝和石子想填平大海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时候,炎帝有个最小的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被汹涌的海水吞没了。
女娃死后化成了一种鸟,这种鸟就是精卫。
直到现在,东海边上还留有精卫誓水处——据说女娃就是在此处落水淹死的,所以精卫鸟誓死不饮这里的水。
精卫鸟以它微弱的力量想要填平浩瀚无垠的大海,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它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
这大约就是《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一直流传的原因吧。
(有删改)1.“浩瀚无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设问句。
3.精卫是一种怎样的鸟?用“﹏﹏﹏”画出短文中描写它外形的句子。
4.《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一直得以流传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填海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妈妈是最美丽的①清晨,小猫头鹰从窝里掉了下来。
它在林子里爬呀爬,爬得很远很远,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