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件(共30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件(共30张)

PART 03
技术产业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自然资源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没错,就是我
本章内容要点
一种能力: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方式的特
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的
能力。
两个条件:影响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自然条
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两个热点:交通运输业(高速铁路)的发展 、
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
四个特点:交通运输业、农业、工业、高
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四个分布:铁路干线的分布、农业的地区 分布、工业的地区分布、高新
3、发展的条件 (1)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 ①地理位置;②资源条件:③交通条件;④科学技术水平 ;⑤历史基础;⑥农业基础状况。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 ①科技力量雄厚;②人才资源丰富;③储备大量的资金; ④基础设施完善;⑤有政府政策支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中考考点对接
第三章
没错,就是我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全章)PPT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全章)PPT教学课件

种植业 林业
农业 (广义)
水果
农业(狭义)
渔业
种植业(什么是种植业?)
1.从上面的对话中,你可以看出农业的地位是:农
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产业。
2.对比记忆: 交通运输业 工业的地位
①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农 业 的 作 用
②农业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和消费市场。
如果在座的同学们,有亲戚在外地,平时 通过什么方式联系?
如果要见面,选择什么运输方式?在选择 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票价 贵不贵?
到 哪里去?
需要多长 时间?
货物重量?
货物材质?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公路运输
航空运输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现代运输方式
水运
陆运
空运
运输线路
河道 航海线
铁路 公路 航空线
运输工具
船舶 海轮
火车 汽车 飞机
运价 时速 运量
最低 最慢 大
居中 居中
居中 居中
居中
最高 最快 最小
货 运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航空 (数量不大)
短途 ——公路运输
方 容易死亡、变质的
式 活物、鲜货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选 择
畜牧业
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取得产品;在农耕 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 产部门。
林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 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 产部门。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 物的生产部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件

工业
工业分布的基本格 局: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 中心密集,并集中 了主要的工业基地。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 较多。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 较少,分布稀疏。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 有一定的特色。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相关的问题。
西部
畜牧业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青海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农业的南北部差异(影响因素:气候)
地区
耕地 作物熟制
糖 粮食 油料 料
作物 作物 作 物
东北
北 平原
一年一熟
春小麦 大豆
甜 菜

华北 平原
旱地
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

冬小麦 花生
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宝成-成昆线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图
东西铁路干线 (三横)
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昆线
铁路干线 京广线与陇海线
铁路枢纽 名称 郑州
京沪线与陇海线 包兰线、兰新线、
陇海线 京沪线与沪昆线
徐州 兰州 上海
成昆线与宝成线 成都
沪昆线与京广线 株洲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农村“直播带货”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旅农村老年人多
③物流快速发展
④网络技术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探 究

初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
展》课件
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主要是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严峻形势来考虑的
从自然界取得物资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物资生产部门
1、什么是工业生产?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2、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工业的分类轻工业重工业
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食品加工、玩具制造和纺织等)
轻工业:
重工业:
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

(造船、冶练钢铁和采矿等)
1、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梳理与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梳理与复习知识要点一: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是指把或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2.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等。

3.主要的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和。

4.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网中,南北走向的五条纵线是京哈一京广线、、宝成一成昆线、、。

东西走向的三条横线是京包一、陇海一、沪杭一一一贵昆线。

5.我国的高速公路具有起步,发展的特点。

6.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_(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京沪线和陇海线交会处)、(京广线和浙赣一湘黔线交会处)、(陇海线、包兰线和兰新线交会处)。

7.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与运输的高低、的快慢、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

8.各类交通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的是运输,最机动灵活的是运输,运输量最大、价格最低的是运输,运费最高的是运输。

9.从“门口到门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大量运输液体或气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

10.贵重或急需而数量又不多的货物多由运输;短途、鲜活的或者容易变质的货物多由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运输。

11.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A.工业B.旅游业C.交通运输D.农业12.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长沙或沙市、芜湖、九江和无锡)形成的原因之一是()A.铁路纵横B.河运便利C.公路众多D.海运便利1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14.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分布比较均衡B.南方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大于北方地区C.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稀疏,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集D.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大,而西部地区交通网密度较小15.下列城市中,属于河运一铁路综合枢纽的是()A.徐州B.青岛C.包头D.武汉16.能够实现江海联运的交通枢纽是()A.南京B.上海C.北京D.武汉17.交会于株洲的铁路线有()A.京广线、陇海线B.京广线、浙赣线C.京九线、京沪线D.京九线、浙赣线知识要点二:农业18.我国把利用、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1)1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汽车) (2)1吨葡萄从山东运到上海销售。(汽车)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_公__路__运__输___。
(3)5 000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济南。(火车) (4)1万吨大米从大连运往广州。(轮船)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__铁__路_或__水__路__运__输___。
C.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 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水路运输(轮船)
2.根据下列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和 方式,并说明理由。
例 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 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 从台北送到上海。(飞机)
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__航__空__运__输__。
30~40千米/时
一次运量可达几万 吨至几十万吨
速度
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
80~350千米/时
速度
60~120千米/时
一次运量可达几吨 至几十吨
速度
一次载重可在100吨 以上
400~1 000千米/时
速度
运输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运量 较大 小 大 小
运费 较低 较高
低 高
运速 较快
其他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活动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普速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1.熟悉普速 铁路干线的名称。
在图中找到 京沪线、青藏线、 兰新线。分析这 三条铁路线的名 称,看看是怎样 给它们命名的。
京沪线 名称分析:“__京__”__是__北__京__的__简__称__,__“__沪__”__是__上__海__的__简__称__。_ 命名方式:用__起__讫__点__所__在__城__市__的__简__称__命__名__。_____________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第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第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1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 汽车 )
(2) 1吨葡萄从山东运到上海销售。( 汽车 )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 公路运输 ) 。
(3) 5000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济南。( 火车 )
(4) 1万吨大米从大连运往广州。( 轮船 )
铁路运输或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
水路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运量 小 较大 小 大 大
运速 较慢 较快 快 慢 —
运费 较高 较低
高 低 —
(3)水路运输是现代运输方式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各种运输方式 中运费最低的,为什么?有哪些缺点?
【总结】 运费低的原因:①线路投资少,除运河外,江河湖海为天然航道,一般不会
因使用而损坏,基本无需修建、维护和保养。②运载量大, 由于水的浮力,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水运比陆运有较大 的运载量。综上所述,水路运输的线路投资少,运载量大, 成本相对较低。 水运的缺点:送达速度慢;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冬季河流封冻枯水期水位 低,多大风、浓雾,某些河段多急流险滩等)。
行方案。
铁路运输(火车)
C. 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水路运输(轮船)
学以致用2 根据下列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和方式,并说明理由。
【例】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 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飞机)
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 阅读课本第85页,通过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答案: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课件(共35张PPT)

工业
读“我国环渤海经济圈位置图”,回答
7—8题。
7.该工业圈内的工业基地有( A )
①辽中南工业基地 ②京津唐工业基地
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该经济圈发展中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D )
A.科技力量薄弱
B.交通运输落后
C.煤铁资源短缺
D.淡水资源缺乏
水路运输
交通运输 6、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 航空运输 ;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 公路运输 ;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远,数量较多,可采 用 铁路运输 ;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路运输或铁路运输。 7、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货运,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主要考虑 哪些因素?
主要铁路干线
3、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
南北干线①—⑨;
D
东西干线A—I。
I
经过淮安的第一条铁路线:
新长线
A

B⑦
⑥ C

⑧ ⑤ ④③ E

F
G H
4、说出数字表示的铁路枢纽名称及其由哪些铁路干线交会而成。
①北京,由京广线、 京沪线、京哈线、 京九线和京包线交 会而成
⑥株洲,由京广
线、浙赣线和湘
秦岭——淮河一线
水稻、棉花、油菜等
水田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等
农业
5、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区?新疆南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6、下列农作物主产区与地区匹配正确的是( D )
A.珠江三角洲——水稻、甘蔗、花生 B.华北平原——小麦、棉花、甜菜 C.东北平原——小麦、油菜、大豆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初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
济发展》课件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1、什幺是交通运输业?
2、现代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交通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铁路运输: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1、分布特点:
●认识铁路线名称的由来
●认识铁路线名称的分布原因自然原因
社会经济因素
东部多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

资源分布南北不均。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交通运输成为必要。

一、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北京上海九龙广州柳州焦作包头兰州
乌鲁木齐宝鸡成都昆明贵阳株洲杭州连云港哈尔滨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全国主要铁路干线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南北干线—五纵
1、宝成-成昆线
2、焦柳线。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解读)-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共21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解读)-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共21张PPT)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解读)-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共21张PPT)(共21张PPT)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内容解读单元内容解读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而且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目前我国的工业规模庞大,是全球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生产的很多产品规模都位居全球第一;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本章就让我们通过中国的交通运输,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来初步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解读1234.1 交通运输4.2 农业4.3 工业中国的经济发展课标要求第一节交通运输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发展课标要求第二节农业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产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课标要求第三节工业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产业在工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了解我国现代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学会根据运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分析我国铁路线路的分布格局,记住我国“三横五纵”铁路线路。

能够举例说明铁路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交通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学习目标农业知道农业部门和认识农业的重要性。

能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我国农业的分布特征,理解我国东西和南北农业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能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认识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并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发展学习目标工业知道工业定义和认识工业的重要性。

能够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基本格局,在地图上认识我国的工业分析我国不同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并举例分析我国工业基地存在的差异。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PPT
短途 ——公路运输
方 容易死亡、变质的
式 活物、鲜货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选 择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运距离运输)
——水运或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 优点
1.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 2.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
1.造价高; 2.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公路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差、连续 性差; 受航道水文状况、气候等 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优点
速度快 运输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管道运输
优点
气体货物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 连续性强、平稳安全,可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大。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 区、西藏牧区
种植业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部
林业 渔业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部 的人工林区
海洋养殖:东部沿海地区 淡水渔业:长江中下游地区
思考:为什么在秦 岭——淮河一线南 北方农业差异这么 大?
关于秦岭——淮河 我们知道什么?
秦岭—淮 河一线
降 水
积 温
缺点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通 运 输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火车、 船舶、飞机和管道

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2课时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本章备课说明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本章备课说明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1.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2年版课标中添加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课上可适当补充。

本章内容是在中国自然地理知识学习基础上过渡到部门地理的学习,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学习交通运输业发展、工农业的分布与发展。

结合图表和相关资料,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中国交通线、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结合图文资料,学生能够归纳影响交通运输、农业和工业布局的因素,形成从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通过设计旅游线路或规划工农业布局或通过实地考察研学、野外考察等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工农业因地制宜,学生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知识,学生能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本章教材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课标要求中认识中国全貌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学习本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展望经济发展前景,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章内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节: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本节内容共有两个标题,思路也非常明确。

教材首先介绍了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接着介绍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第二节:农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我国重要的铁路线及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
2、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 我国铁路线分布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东部铁路线 密集,西部铁路线稀疏。 (1)社会经济影响。 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经济不发达。 (2)自然条件影响。 东部地区多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 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降水稀少,气候干早, 自然条件恶劣。
例(2018·北京海淀中考)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 营里程达2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 C )
A、高原和盆地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上 D、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
例(2018·北京海淀中考)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 营里程达2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回答(1)-(2)题。
PART 03
技术产业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专题一 我国重要的铁路线及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
1、三横、五纵铁路干线 (1)三横。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五纵。 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其中,东西最长的是陇海-兰新线,南北最长、经过省级 行政中心最多的是京哈-京广线。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没错,就是我
本章内容要点
一种能力: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方式的特
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的
能力。
两个条件:影响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自然条
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两个热点:交通运输业(高速铁路)的发展 、
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
四个特点:交通运输业、农业、工业、高
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四个分布:铁路干线的分布、农业的地区 分布、工业的地区分布、高新
A、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一铁路 B、从郊区运1吨活鱼到市区一公路 C、从武汉运10万吨大米到上海一河运 D、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一航空
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本考点在近几年中考中考查的频率很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点、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等,有时也会在综合题中以某一小题的形式进 行考查。
专题三 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3、发展的条件 (1)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 ①地理位置;②资源条件:③交通条件;④科学技术水平 ;⑤历史基础;⑥农业基础状况。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 ①科技力量雄厚;②人才资源丰富;③储备大量的资金; ④基础设施完善;⑤有政府政策支持。
例(2017·山东济南中考)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①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B、连接②③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京广线 C、④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港澳经济联系紧密 D、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考考点对接
第三章
没错,就是我
例①(2017·江苏宿迁中考)下列运输任务与选择 的交通运输方式搭配错误的是( A)
(3)丙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C)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专题三 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1、分布特点 (1)工业分布的格局。 东部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较多;西部较少,分布稀疏 。 (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例②(2018·安徽中考)2017年12月6日,西安西成高铁正 式开通运营,西安到成都列车运行时间由13个小时左右缩 短至4个小时左右。读西成高铁路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西成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有( D)
①沙漠和戈壁广布
②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③地形复杂,起伏较大
④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影响我国高铁线路分布“东密西疏”的因素
①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
C
②东部经济发达,对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
③西部地区的发展不需要高铁运输
④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专题二 我国农业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我国农业分布分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1)东西差异。 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布 着种植业、林业,沿海及南方地区渔业发达;西部干旱、 半干旱区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 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重要铁路枢纽的名称、分布是中考的重点及热点。考查题型多样, 有选择题、图表题、材料分析题、读图分析题等多种形式。
专题二 我国农业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2)南北差异。 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月份0℃等温线)为界,南方 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 菜和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以旱地为 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 和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专题二 我国农业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2、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农业的东西差异主要影响 因素是水分,南北作物熟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条件、)-(3)题。
(1)下列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人口稠密地区 C、我国最北的地区 D、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
例(广东中考)读图,回答(1)-(3)题。
(2)乙地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主要
原因是(C )
A、市场需求量大 B、邻近香港、澳门 C、水热充足 D、地势平坦开阔
例(广东中考)读图,回答(1)-(3)题。
专题三 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2、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 (1)工业区。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中南、京津唐、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高新技术产业区。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