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产后抑郁的感想

产后抑郁的感想

产后抑郁的感想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生育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常伴随着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症状。

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产后抑郁的妈妈,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过程对我的冲击和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产后抑郁的感想,并探讨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个困扰了许多新妈妈的问题。

1. 感想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产后抑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生理上,妇女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身体变化和荷尔蒙的剧烈波动。

这些变化会对妇女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新生儿的照顾和需求也给产妇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曾经感到筋疲力尽和无法胜任母亲的角色,这使得我的情绪陷入了低谷。

2. 感想二:身份的重新定义产后抑郁还使我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

作为一名新妈妈,我不再只是个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中心,而是要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

这样的改变让我有时感到无法接受和适应,丧失了对自己的独立感和自由感。

我常常感到自责、无助和迷茫。

3. 感想三:环境与支持的重要性在战胜产后抑郁中,我深刻意识到周围环境和支持对恢复的重要性。

当我从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那里得到理解、鼓励和帮助时,我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这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心理支持。

有人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我交流,为我提供了一种认同感。

4. 感想四:主动寻求帮助的勇气克服产后抑郁离不开对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刚开始,我常常觉得自己无法告诉他人我的真实感受,因为我害怕被误解或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然而,当我有勇气打破这种沉默,并主动寻求帮助时,我开始获得了一种自我解脱感。

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我重新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强大的内在力量。

5. 感想五:积极的自我调节和照顾为了克服产后抑郁,我开始学会更积极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学会了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系和时间,也放慢了对事物的要求和期待。

同时,我也发现运动、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对恢复非常重要。

我开始学会为自己设定小目标,并逐步实现它们来增强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对婴儿 的哺乳 和成 长带来不利影 响, 甚 至会导致 家庭 和婚姻破 裂, 因此 , 产妇发生产后 抑郁症 时应 积极治疗 , 加强 护理 干预 , 防止其继续发 展成 为产 后精 神病 。作 为临床 医务 工作 者 ,
3 . 1 产后抑郁症 的发生原 因 3 . 1 . 1 生理 因素 : 有报 道产妇发 生产后抑 郁症有一 定 的生物
3 生 活 护 理
让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增强锻炼 的信心 , 使其满怀希 望的发
挥 自己的潜力 , 做一个对社会 、 对家庭有用 的人 。 参考文献
1 吴 莹.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 围术期护理 [ J ] . 中国当代医药 , 2 0 1 1 ,
1 8 ( 1 5 ): 1 1 1—1 1 2 .
疾 病 的恢 复 。预 防 关 节 挛缩 和压 疮 的 发生 非 常重 要 , 可 让 患 者
当给予开塞露灌肠 , 或服用缓泻剂。
4 出院 指 导
进行一些力所能及 的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 , 同时给患者

种参与训练的感觉 , 并非简单 的被动接受治疗 。躯干和肢体
的正 确 体 位 , 有 助 于 预 防关 节 挛 缩 和 压 疮 形 成 。 功 能 锻 炼从 小
产后抑郁症 主要是指 产妇在产褥 期 出现 的与一般 抑郁症
基本相 同的病 症 。其 临床 表现 为悲伤 、 抑郁、 烦 躁易怒 、 哭泣 和支持 , 纠正产妇 的各种不 良情绪 和心理 , 从而达到治疗 产后
抑郁症的效果 。
2 结 果
等, 严重者甚至产 生轻 生或 杀害 婴儿 的倾 向 , 后 果不堪 设 想。
应提 高对产后抑 郁症 的认 识和 关注 , 加 强预 防和护 理干 预措

全程式健康教育用于产妇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

全程式健康教育用于产妇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

1 . 2 . 1 对 照 组 1 2 0例 孕产 妇 , 采用 常 规 孕 产 期 保健 护理 方式 。 1 . 2 . 2 观 察 组 1 2 0例 孕 产 妇 , 在 常 规 进 行 孕 期 保健 的基 础上 实施全 程式 健康 教育 的护理 模式 , 具 体 的护理 方式 如下 。
力 。对于 有 妊 娠 并 发 症 的孕 妇 , 列 为 重 点 监 护 对
我 院在 近年 来应 用 全 程 式健 康 教 育 的 护理 模 式 对
产 妇及 家属 进行 健康 教育 , 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择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来 我 院产科 门诊进 行孕 期 系统 检 查 并 分 娩 的 1 2 0例 产妇 为研 究 对象 组成 观察 组 , 观察 组孕 周 均 满 6周 , 年龄 2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9岁 , 平均 年 龄为 ( 2 5 . 4 ±3 . 5 ) 岁, 其中2 1 例 伴
孕期 并发 症 ; 选 择 同期 我 院收 治 的 非 系 统 产 检 的
1 2 0例 孕产 妇 为对 照组 , 对 照 组 孕 周 均 满 6周 , 年 龄为 2 3到 4 1岁 , 平 均 年龄 为( 2 6 . 2 ±2 . 3 ) 岁, 其 中 1 8例伴 孕期 并发 症 。 以上 2 4 0例 孕 产 妇均 无 精 神
摘 要 目的
观 察 分 析 全 程 式 健 康 教 育 对 产 妇 抑 郁 发 生 率 的 影 响 。方 法 选 择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 来 我 院产 科 门诊 进 行 孕 期 系统 检 查 并 分 娩 的 1 2 O例 产 妇 为 研 究 对 象 组 成 观 察 组 , 选择 同期我院 收治 的非 系统 产 检 的 1 2 0例 孕 产 妇 为 对 照 组 。 对 于观 察 组 , 在常规进行 孕期保健 的基础上 实施全 程式健康教 育 , 对 照 组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护理体会

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 , 以减轻孕妇的紧张和恐惧。 2 分 娩过 程中的护理 , 2 在分娩全程给予产妇 心理和情 感上 的支持 , 亲切 、 和的语 言指导产妇配合医护人员顺利 用 温
完成分娩 , 使她 们处 于 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 , 减少分娩方式及
产时并发症给产妇带来 的心理 负担 ,尽量清除不 良的精神刺
激。分娩 时可根据产妇需求安排丈夫在场 , 以减少产妇的恐惧 和不安。护理人员应注意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 , 以亲切友善 的
量, 加强健康宣教 , 改善产妇 的生活环境对预防和减 少产后 抑 郁症的发 生具有重要作 用。
【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发病病因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语言 , 使产妇感到温暖和支持 。
生, 我们不仅要 加强孕妇的产前教育和卫生保健 , 为产妇及其
害不容忽视 , 其不 仅影 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 影响婴儿 的情感 能 力及社会能力的发育 , 还可影响家庭的稳定 , 甚至导致产后精 神病 的发生 , 严重时危及生命 。
1 临 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 2 例, 2 岁 ~ 1 平均年 . 0 年龄 0 4 岁, 龄 3. ; 05岁 小学文化程度 3例 , 中学文化 程度 8例 , 大学及 以 上文化程度 9例 ; 病程 7 ~ 0d 2 . d 1 相关 因素 . 2 个体素质 : 对分娩过分紧张恐惧 , 担心分
2 产后护理 . 3 产后心理疏导 、 产后会 阴伤 口的疼痛 、 分 娩的疲劳 、 睡眠不 足均可使产妇情绪低落。医护人员要关心体
产后抑郁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类 型, 是指产妇 在分娩后 出现抑郁症状 , 发病率为 3 %一 5 3 3 %t产后抑郁症的危 I .

产后抑郁的感想

产后抑郁的感想

产后抑郁的感想生孩子,对于每一位女性来说,本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然而,产后抑郁却像一片阴霾,悄悄地笼罩在许多新妈妈的心头,让这段本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时光变得沉重而压抑。

我曾亲眼目睹身边的一位朋友陷入产后抑郁的困境。

她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充满活力的女孩,在孕期也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可孩子出生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她的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疲惫和迷茫。

产后身体的变化是第一道难关。

生产后的伤口疼痛、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让她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原本苗条的身材变得臃肿,妊娠纹爬满了肚皮,这些身体上的改变让她感到自卑和失落。

睡眠的严重不足更是雪上加霜。

宝宝频繁的夜醒、喂奶、换尿布,让她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睡眠时段。

长期的睡眠剥夺让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情绪也变得愈发不稳定。

而心理上的压力更是难以承受之重。

家人的关注点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宝宝身上,对新妈妈的关心和理解却不够。

她感到自己仿佛只是一个喂奶的工具,失去了自我价值。

社会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过高期望,也让她感到无比焦虑。

她害怕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害怕孩子的成长出现任何问题。

在这种种压力之下,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时常一个人默默流泪。

曾经热爱的社交活动也不再参加,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减少。

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

产后抑郁不仅仅是新妈妈个人的问题,它对整个家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夫妻关系可能会因此变得紧张,丈夫可能无法理解妻子的情绪变化,从而产生矛盾和争吵。

亲子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妈妈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在无意间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面对产后抑郁,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轻视。

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丈夫应该多关心妻子的感受,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让妻子有时间休息和调整。

长辈们也应该给予新妈妈足够的尊重和空间,不要用传统的观念去束缚她们。

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比如,开设产后心理辅导课程,让新妈妈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应对的方法。

农村孕产妇孕期及产后抑郁的护理体会

农村孕产妇孕期及产后抑郁的护理体会

2 . 2 社会 因素 :受传统观念 影响 ,农村重男 轻女思想严重 , 再 则我 国
实行 计划生育基本 国策 ,孕妇更期待 自己能生男性 婴儿 ,引起不必要
的焦虑。
2 . 3经济 因素 :农村家庭普遍 经济收入 较低 ,住房条件 、生活环境较 差 ,易为 日后抚 养孩子的能力所担心。 2 . 4 自身因素 :经产妇 年龄偏大 ,身体 状况欠佳 。再则 农村孕产妇普 遍 文化水平低 ,怀孕分娩知识掌握不够 ,尤其对孕期与产褥期 的心理
2体

通 过开展优质护理 服务 ,护士责任 心得 到了强化 , 自身价值 得到
了体现 ,患者得到 了方便和实 惠 ,护患关系和谐 ,真 正体 现了一切 以
学习和更新 ,定期进行专科 技术操作的培训 ,责 任护士能运用专业 技 术知识 ,对 患者开展个性化 的健 康教育 ,指导进行 康复锻炼 ,促进 患 者功 能恢 复 ,解 决护 理疑难 问题 ,提 高专科 护理 水平 ,保 障患者安
全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 1 . 2 . 8加强宣传 ,评选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 人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 向 ,及 时宣传工作 中涌现 出来的先进事迹 和优
患者 为 中心 的服 务理 念 ,提 高 了责任制 整体 护理质 量 ,保 证 了护理 安全 ,患者满意度 由原来的9 1 - 8 %上升至9 8 % ,但 由于地处 贫困山区
王 芳
Hale Waihona Puke ( 江 西省 弋阳县清湖乡卫生院 ,江西 弋 [ ; N 3 3 4 4 0 0 )
【 摘要 】对 2 7例农村 孕产 妇孕期 及 产后抑郁 患者进行 , I 盏 床分 析 ,总结护 理经验 ,开展 全程人性 化服 务 ,加 强孕期 心 理疏导 ,产后 消除心理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体会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体会
子宫复旧及恶露护理、 会 阴 护 理及 乳 房护 理 。
心活动 ,耐心 地给孕妇讲解 妊娠分 娩的 医学 知识及剖 宫产指 征, 如果思想上过度紧张 、 忧 虑会 影响分娩 , 增 加产后抑郁症发 病率 。 护理人员要和她们 多沟通交 流 , 做知心朋友 , 说服她们在
怀孕期 间保持 良好 的心态 , 消除不必要 的顾虑 , 静下心来养胎 , 空闲时间找朋友聊天 , 做一些力所能及 的家务活 。 总之 , 只有通
3 产 褥 期 健康 教 育及 心 理 护 理
产妇 , 她们往往顾虑的事情 比较多 , 既渴望做母亲 , 同时心里又 常有 一些可怕 的念 头闪现 , 担忧胎儿 会有发 育畸形 、 不健康 等
现象 , 为此 经常忧心忡忡 , 焦虑不安。 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她们
内心 的困惑 , 告知这种现象 发生 的概 率很小 ; 随着 医疗技术水 平不断提高 , 先进 的仪器 基本 上能筛选 出来 , 不必过于担心 、 焦
的食 物 , 并注意摄人 足够的水分 , 必要 时遵 医嘱静 脉补充 营养
教、 放 录像 带及电视短片等 形式 , 使孕妇对 妊娠 分娩有一个 直 观 的了解 , 让她们认 识到分娩是女性 的一个 自然 生理 现象 。只 有按 医嘱做 好产 前检查 , 根 据《 孕妇 健康 手册 》 的注意 事项 去 做, 比如怀孕期 间加强 营养 , 多吃新鲜蔬菜 、 水果 、 含铁的食物 ,
适量补充钙剂 ; 避免重体力 劳动 , 不乱吃药及不接触有 害物质 ; 注意休息 , 保证每天 睡眠 8 h 。通过护理人员 的卫 生健 康宣教 , 力争让每一位 孕妇 以 良好 的心态度过妊娠期。 1 . 2 护 士要 根据 孕妇 的文化程 度 、 个性 特征 、 心理 状态 , 运用 医学 心理学知识及语 言技巧 , 消 除孕妇 紧张、 焦虑 的心理 , 同时树立正确 的生育观 。 比如初产妇 , 尤其是 3 5岁 以上 的高龄

产后抑郁症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激素 、 黄 体酮显著增 加 , 分娩 后这些激 素突然迅速减 退 , 黄 体 酮
对于存在抑郁症 的产妇及时发现 、 及 时行 护理 干预 , 从而促 进产妇 的康复 , 减少对婴儿的影响。
2 . 1 产前 护 理 2 . 1 . 1 加强孕期及产后教育 从产前检查开始 , 向 孕妇 宣 传 正

5 6・
TODAY NURS E, Ma r c h, 2 01 3, No . 3
产 后 抑 郁 症 形 成 的 相 关 因素 及 护 理 体 会
谢 金 莲
摘要 总 结 了产 后 抑 郁 症 形 成 的 相 关 因素 及 护 理 体会 , 为探 讨 有 效 的护 理 干 预 对 策 提 供 科 学的 依 据 。 相 关 因素 包括 生 理 因 素 、 心 理

立正确的生育 观。开设母婴课堂 , 让孕妇掌握育儿知识 , 同时加
强胎儿监测 , 及早发现畸形 , 避 免 因畸 形 出生 造 成 产 妇 心 理 上 的 负担 。 2 . 1 . 2 建 立 良好 的 医 患 关 系 医 护 人 员 要 热情 接 待孕 妇 , 介 绍 病区环境 , 介 绍 主管 医 生 及 护 士 , 主动与孕 妇交谈 , 认 真 回答 孕 妇 及 家 人 提 出 的 问 题 。 针 对 孕 妇存 在 的期 待 、 恐惧 、 焦 虑 等心 理
妇人数 3 6 9 7人 , 其中 自然分娩 1 6 0 3人 , 剖 宫产 2 0 9 4人 。对高 危 因素 的产妇实施早筛查 、 早诊断 、 早干预 , 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 无一例抑郁症发 生。本 文就产后抑郁发病相关 凶素及综合干预
状 况 总结 如 下 。
1 产 后 抑 郁 症 的 相 关 因 素

产后抑郁的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的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的护理体会作者:朱华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78-01产后抑郁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产后抑郁可能起因于躯体、精神及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

没有两名妇女有同样的生物构成或生活经验。

这也许是为什么一些妇女有产后抑郁但其他人没有。

它也许还帮助解释为什么一位妇女能应付日常生括,却发现存在难以处理新宝宝的压力。

1 产后抑郁的症状:产后抑郁的表现与一般的抑郁症有些不同,一般有以下表现1.1 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1.2 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1.3 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妈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1.4 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1.5 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1.6 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1.7 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1.8 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1.9 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2 产后忧郁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上与一般抑郁症无显著差异,但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应慎重。

心理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心理治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给产妇以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尽量调整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

产后抑郁症预后良好,约70%患者于1年内治愈,仅极少数患者持续1年以上。

3 产后抑郁的护理方法3.1 一怀孕即开始进入母亲角色通过阅读书刊、讲座,观摩等途径,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如喂奶、洗澡、换尿布、抱婴儿等。

同时,还要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病痛防治及安全防范有一些了解,并对意外有心理准备.3.2 对产后情绪变化多一些了解在孕期与丈夫一起向医生咨询,阅读有关书刊或去孕妇学校学习,对产后抑郁症多一些了解,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产后容易出现的不稳定情绪。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1. 引言1.1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产妇个体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增加母婴感染和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影响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甚至会导致家庭破裂和婴儿早期发育迟缓等问题。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干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于维护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产妇在生产后身心状态的剧烈变化,以及对新生命的责任感和焦虑感,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中。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仅会给自身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对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有关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加强对产妇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字数:265】1.2 相关研究现状当前,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试图探究其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护理干预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产妇在孕期和产后易受到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家庭压力、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些研究还发现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对产妇本人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及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研究也积极探索护理干预方法,如产后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这些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

相关研究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的线索,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产妇在孕期和产后会面临诸多身心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导致她们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身体上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荷尔蒙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她们的情绪。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目的总结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方法分析病因,通过心理护理来治疗,心理因素包括有个性特征,心理退化现象,成长的经历及防御方式;结果相应的对策主要考虑为加强整个围产期的预防保健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抑郁治疗。

结论最后得出家庭、社会及自身需从多个方面引起重视,提供连续、动态、系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顺利和健康的度过妊娠这一复杂事件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目录前言1 临床表现1. 1 核心症状1.1.1 情绪低落1.1.2 兴趣缺乏1.1.3乐趣丧失1.2 心理症状群1.2.1 焦虑1.2.2 自卑观念明显1.2.3 认知症状1.2.4多疑敏感1.2.5自杀观念和行为1.3躯体症状群1.3.1 睡眠紊乱1.3.2 食欲紊乱1.3.3 精力下降1.3.4 昼重夜轻1.4导致产后抑郁的有关因素1.4.1生物方面的病因1.4.2遗传1.4.3心理因素1.4.4 身体因素1.4.5 社会因素1.4.6 家庭因素 2 护理2.1一般护理2.1.1 睡眠护理2.1.2 饮食护理2.1.3 安全护理 v2.2 心理护理2.2.1倾听2.2.2 倾诉2.2.3家庭干预3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前言]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

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

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已经有4O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涵盖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多方面。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产后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症妇科护理体会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系统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发于产后1个月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产后孤僻、失眠、睡眠过多、爱哭、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现厌世悲观情绪或自杀倾向等,严重威胁产妇健康,进而影响婴儿的情感、智力或行为方面向不利方向发展[1]。

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68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全面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23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168例。

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护理组年龄19~35岁,孕周37.5~42周分娩,初产妇139例,经产妇29例;分娩男婴53例,分娩女婴115例;对照组年龄18~36岁,孕周38~41.5周分娩;初产妇133例,经产妇35例;分娩男婴56例,分娩女婴112例。

两组产妇年龄、分娩孕期、婴儿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抑郁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精神、情绪、饮食等临床表现。

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全方面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及医学常识普及等[2]。

产后抑郁症患者发病可能原因在于其尚未做好从女人到母亲之间角色转换的准备及心理认同。

部分患者由于受到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害怕因生女孩而受到家人冷落或责备,也可能因丈夫的大部分注意力在孩子身上而情绪低落[3]。

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及行为,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积极解决产妇的多种心理问题。

科室内开展关于护患关系及产妇心理咨询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安排护理专业素质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分批接受培训,并进行考核。

产后抑郁症护理心得体会

产后抑郁症护理心得体会

产后抑郁症护理心得体会产后抑郁症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会在妇女在产后期间出现,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第四周到六个月的时间段内。

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仍然太多人忽视了这个问题。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我在护理过程中学到的一些产后抑郁症的体验和经验。

与产妇建立关系文献表明,与产妇建立关系是产后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建立这种关系的方法之一是要尽可能多地听妇女谈论自己的经验。

我们必须理解,每个妇女的经验都不相同。

因此,作为护士或者医生,我们应该主动询问,听取她们的意见和考虑,以便更好地了解她们的情况,为她们提供更好的关心和护理。

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产妇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家人和亲人的支持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几个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可以帮助照顾新生儿、提供心理和物理上的支持,也可以帮助降低妇女的抑郁症状。

因此,我们需要告诉家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参与到治疗和护理产妇的过程中。

提高孕前准备的重要性针对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提高孕前准备的重要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

我们需要告诉妇女在怀孕期间准备好产后生活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调整。

在怀孕期间,妇女应该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支持和指导,这不仅可以在分娩后增强她们的适应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她们舞蹈后的压力。

妇女的照顾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妇女的照顾方面。

在产后期间,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适当的医疗照顾和身体护理,如定期的产后随访和亲密的身体抚摸等。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她们的情绪和需要的改变,继续与她们保持联系,并帮助她们制定更好的护理计划。

总之,产后抑郁症的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关心和引起重视的。

尽管这篇文章无法概括所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关系、家庭支持、孕前准备和照顾的按需性来有效地帮助挣扎中的产妇。

只要我们能够提供更好的基础照顾,产后抑郁症就不会成为我们无法战胜的心理障碍。

产后抑郁症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能够进一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产妇围生期预防保健工作质量。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相关因素;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6400( 2013) 03 - 0056 - 02
产后抑郁症是在产褥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典型的产后 抑郁症于产后 6 周内发病,是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1],不仅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6400( 2013) 03 - 0057 - 03
状况总结如下。
又进一步加重 焦 虑、不 安 情 绪。 另 外 婴 儿 出 现 健 康 问 题,如 畸
1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形、小儿生长受限,生病、哭闹等都可引起产妇抑郁。
1. 1 生理因素 孕妇在妊娠期雌激素显著提高,皮质醇、甲状 2 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
腺素也相应增加,而生产后的极短时间内,雌激素水158. 7 蒋劲林,辛映卿,陈捷,等. 术前访视在硬膜外麻醉患者中的
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 12) : 93 - 94. ( 本文编辑: 王 萍 吉彬彬)
当代护士 2013 年 3 月中旬刊
·57·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年龄大的担心难产、产后母乳不足、体形改变、身体臃肿。如果 妇及家人提出的问题。针对孕妇存在的期待、恐惧、焦虑等心理
工作单位: 436000 鄂州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谢金莲: 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 2012 - 04 - 27
活动进行情感疏导和健康教育,使孕妇情绪稳定,让孕妇熟悉环 境,有利于孕妇的心理改变。详细解答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尽 量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取得产妇的信赖和配合,促进护患相互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1例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1例
护 理 沦著
cHt NEs £( 3 ( ) ML | N Y D0 ( 3 T 0祛 S
产后 抑 郁 症 的护 理 体 会 1 例
刘 海 涛
深知胎膜早破 的预后 , 对 预后缺 乏信 心。 ②该患者性 格 内向 , 平时 与人 相处 , 担心 与人 为敌 , 说 话做事 就谨 慎小 心 , 不 善 与 人沟通 , 切好强求全 , 固执认 真 , 保守 ③ 其丈夫是 家中独 子 , 公婆对孙子期望值较 高。④孕 产期 体 内雌激 素及激 素水 平不
稳定 , 从 而 引 起 一 系 列 的情 绪 变 化 。⑤ 睡 眠不 足 , 其好强求全 , 产 后 自 己带 孩 子 , 3分 钟 , 5分 钟 看 望 1 7 欠新 生 儿 是 否 大 小 便, 更换尿布 , 清洗会阴部及臀部 , 昼 夜 忙 碌 。⑥ 乳 汁 分 泌 不 足 , 因 新 生 儿 吸 吮 困
难, 造成 吸吮不够 , பைடு நூலகம் 自身迫 切希 望能母 乳喂养 , 产生较强 的挫败感 。⑦产后 随访 时, 新生儿体 重增加 不够 , 产 妇 睡眠不 足
等一系列问题 , 进 一步加 重焦 虑 、 不 安 情
产后抑郁症 是指产 妇在 产褥 期 内f l I
现抑郁症状 , 表现 以激 怒 、 恐怖、 焦虑、 沮 丧 和 对 自身 及 婴 儿 健 康 过 度 担 忧 是 产 褥 期 精 神 综 合 征 中最 常 见 的 一 种 类 型 。 据
绪, 从而诱发产后抑郁 症的发生。 经过健康教 育 、 心理 疏导 、 患者在 产
后 3周痊 愈 。
讨 论
流行病学 调查 , 产后抑郁 的发生 率占产后
妇女 的 3 . 3 % ~3 . 5 % 。 一 般 不 需 药 物 治

产后抑郁症的健康宣教和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健康宣教和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健康宣教和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为给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供理论。

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对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低,产后休息不好,经济条件差,不良妊娠结局等对产妇抑郁的情绪影响很大,要从各方面来疏导产妇的情绪。

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极大地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对社会也产生不良影响。

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宣传教育,改善孕产妇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抑郁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

造成产后抑郁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孕产妇来说,从妊娠到分娩是一次非常强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

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抚育婴儿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

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1]。

因此,对不同程度产后抑郁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并且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帮助和配合。

现将其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我院2010年至2011年,共发生产后抑郁症20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8例,其中生女孩5例,生育畸形儿2例,死胎史2例,家庭困难3例,产后母亲角色适应不良8例。

1.2 方法根据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原因和临床表现,主要采用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在得到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关心、体贴、帮助产妇,运用语言沟通、表情和行为暗示等疗法及提供相关资料和宣教画面等直接影响和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认识、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患者心理状态,达到纠正、改善、控制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目的。

2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孤独、害羞、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甚至焦虑、恐惧、易怒,每到夜间加重; 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罪,或表现为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 创造性思维受损,主动性降低,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下降; 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性欲减退,还可能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昏头痛、恶心、胃部烧灼感、便秘、呼吸心率加快、泌乳减少等,重者甚至出现绝望,自杀或杀婴的倾向[2]。

产后抑郁的感想

产后抑郁的感想

产后抑郁的感想产后抑郁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一系列心理症状。

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产后抑郁的妈妈,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心理障碍对我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的感想和经历,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妇女理解并克服这个问题。

初为人母,我对孩子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和兴奋,然而,与此同时,我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经历了长时间的分娩过程,身体和精神都遭受了巨大的折磨,这使得我在产后出现了抑郁的迹象。

一开始,我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和无助,不明白为什么在如此美好的时刻我会感到如此沮丧。

产后抑郁没有明确的原因,它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荷尔蒙的变化、睡眠不足、新生儿的需求、身体不适等等都会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自己在面对新生儿的照料时感到无力和焦虑。

我常常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顾好孩子,担心自己会误事或者做得不好。

这种不安和忧虑逐渐积累,使得我陷入了抑郁的漩涡中。

产后抑郁不仅对个人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整个家庭产生了压力。

我的丈夫看着我一天天消沉下去,他感到无助和无奈。

我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许多时刻,我感到孤独和孤立。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我认识到我需要主动采取措施来摆脱这种状况。

我开始主动寻找支持和帮助。

我向我的家庭和朋友倾诉了我的感受,他们给予了我耐心和理解。

我也去找了专业的心理医生,他们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我了解自己的情绪,并给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医生建议我多和其他的产后抑郁患者交流,我参加了一些支持小组的活动,和其他妈妈分享了我的感受。

这些经历非常有帮助,让我明白我并不孤单,有许多人都经历着同样的挣扎,我们可以相互理解和支持。

逐渐地,我开始接受我的情绪,并学会应对它们。

我鼓励自己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放松方式。

我发现锻炼对我来说是缓解抑郁的有效途径,每天坚持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帮助我舒缓身心。

此外,我也学会了自我关怀,尽量保证足够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这对恢复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产后孤僻、爱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的倾向等为特征。

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观察分析发生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时有效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关键词:产后抑郁;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

对于孕产妇来说,从妊娠到分娩是一次非常强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

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抚育婴儿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

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

治疗产后抑郁症主要采用心理疗法和情感疏导等护理措施,通过关心、体贴、帮助产妇,运用语言、表情、行为、暗示等疗法及各种心理技术去直接影响和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达到预防、改善、控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一、产后抑郁程度分类产后抑郁从程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三类。

1.1产后沮丧大家都熟悉的“儿童忧郁”,26~85%的女性产后出现这种症状。

常常感到悲伤和焦虑而哭泣。

这种症状开始于产后第一周(1~4天)。

尽管这个经历不愉快,但通常在没有治疗下两周内减缓下来。

1.2产后抑郁这是比产后忧郁更严重的症状,约占1/10。

你可能经历“高声”与“低声”频繁的哭泣、易怒和疲劳,以及感到犯罪、焦虑和不能照顾你的婴儿和自己。

症状的范围从轻微到严重,可能是产后几天出现或者逐渐出现,甚至一年后出现。

尽管症状持续几周到一年,心理治疗和抗抑郁治疗很有效。

1.3产后精神病这是产后抑郁最严重的情形,约占1/1000。

这种症状一般产后很快发生且十分严重,持续数周到几个月。

症状包括非常兴奋、混乱、感到绝望和羞耻、失眠、偏执狂、错觉或幻觉、极度活跃、说话迅速或狂躁。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产后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症妇科护理体会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系统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发于产后1个月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产后孤僻、失眠、睡眠过多、爱哭、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现厌世悲观情绪或自杀倾向等,严重威胁产妇健康,进而影响婴儿的情感、智力或行为方面向不利方向发展[1]。

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68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全面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23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168例。

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护理组年龄19~35岁,孕周37.5~42周分娩,初产妇139例,经产妇29例;分娩男婴53例,分娩女婴115例;对照组年龄18~36岁,孕周38~41.5周分娩;初产妇133例,经产妇35例;分娩男婴56例,分娩女婴112例。

两组产妇年龄、分娩孕期、婴儿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抑郁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精神、情绪、饮食等临床表现。

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全方面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及医学常识普及等[2]。

产后抑郁症患者发病可能原因在于其尚未做好从女人到母亲之间角色转换的准备及心理认同。

部分患者由于受到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害怕因生女孩而受到家人冷落或责备,也可能因丈夫的大部分注意力在孩子身上而情绪低落[3]。

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及行为,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积极解决产妇的多种心理问题。

科室内开展关于护患关系及产妇心理咨询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安排护理专业素质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分批接受培训,并进行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9-04-25T09:56:28.5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作者:格桑曲珍才央
[导读] 本文在介绍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医院、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介绍产后抑郁症如何护理?
西藏林芝市妇幼保健院 860000
【摘要】根据临床调查数据表明,60%-70%的产妇都会在产后患上抑郁症,不仅危害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对产后抑郁症加以护理。

本文在介绍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医院、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介绍产后抑郁症如何护理?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护理
1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 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案例分析或者统计调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跟一般抑郁症一样,它的显著特征表现为:一是产妇经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二是产妇对自己的评价很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者对身边的人充满戒心、敌意,与家人关系不协调;三是创造性思维受损;四是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容易疲倦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绝望、自杀或者杀婴倾向,有时甚至会处于错乱或者昏睡状态。

2 产后抑郁症产生的原因
2.1 生理因素: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而分娩之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从而加重抑郁症状。

而分娩过程中的滞产、难产或者产妇心理准备不充分,高度紧张,恐惧时业很容易引起产后抑郁症,如果再加上产妇有内科并发症或者合并感染、发热之类的就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了。

2.2 心理因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50%~70%产妇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害怕分娩时的剧痛,怕不能顺利分娩还要再进行剖宫产等,以及对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的担忧。

另外,产妇对母亲的角色不适应,对有关照料婴儿的一切事物知之甚少,对产妇造成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

2.3 家庭因素:对于产妇来说最大的支持来源于丈夫和家庭,如果缺乏丈夫以及家庭的支持帮助,那么就很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与此同时过低的家庭经济收入、丈夫以及家人盼望男孩的程度、产后无人帮助照顾孩子、居住条件差、婆媳关系紧张等都是产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危害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对产后抑郁症加以护理,下面将从医院、家庭、产妇个人角度阐述如何对产妇的产后抑郁症进行护理。

3.1 医院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3.1.1 热情接待主动沟通:在产妇入住医院以后,医护人员应该热情接待,主动为他们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以及本医院接生的先进技术和仪器,认真回答孕妇和家人提出来的问题。

另外产后抑郁症的孕妇大多数是不善言谈,内向孤僻,对环境适应比较差的人,因此护士应该尽可能的为其安排比较安全的单人房间,并让家属陪伴及时、全面、正确地了解孕妇的情绪、行为、身体情况、婚姻、经济状况等等。

3.1.2 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多宣传孕产保健知识:很多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跟孕妇对自身健康状态以及分娩知识了解的缺乏有关。

因此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孩的生理、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相关的保健知识。

3.2 家庭应该采取护理的措施:
3.2.1 营造安宁、温馨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丈夫的关心和安慰。

因此家属要多给予产妇肯定、表扬和鼓励,提高产妇的自信心,要多关心、照顾和帮助产妇,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

同时产妇的亲朋好友以及相关领导也应该多关心产妇的生活,使产妇感觉到有很多人在关怀她和支持她愉快地转换并承担起妈妈的角色,使身心逐渐恢复健康。

3.2.2 提供合理的营养结构:产后产妇身体虚弱,这时候需要及时合理的提供一些营养饮食,让孕妇较快的恢复身体。

其中饮食主要以精、杂、稀、软为主。

其中“精”是指产后饮食要注意质量,不要吃的过多,否则会让产妇更加肥胖,对产后恢复没有好处,进一步影响产妇心情。

3.2.3 香薰疗法帮产妇驱赶烦恼:有产妇的家庭可以准备一些精油给产妇做香薰。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香薰能够给人放松的感觉。

因此家里可以准备一些伊兰精油、薰衣草精油之类的,在产妇洗澡的时候滴几滴在温水中,泡个香氛浴,这样可以让产妇感觉轻松,增加自信。

3.3 产妇应采取的措施:要想摆脱产后抑郁症,除了医院、家庭的支持以外,最重要的还是靠产妇自己来调整,
3.3.1 自我心理调节:①焦点转移法。

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不良事件上,因为你越想不愉快的事情,就越容易陷入情感恶性循环地怪圈中,因此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上。

②主动求助法。

产妇在郁闷的时候,可以找闺中密友或者父母倾诉,还可以将自己的感觉告诉伴侣,不要将自己的感受一直深埋心底。

③自我鼓励法。

产后抑郁症通常会表现出自我评价低、失落的迹象,因此产妇一定要学会自我鼓励,产妇可以自我欣赏一下,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多想想自己由于别人的一面,多看看事情美好的一面,
多想想事情成功之后的喜悦,你可以乘着休产假的时间,多关注一下自己喜欢的事业,等产加结束之后,也许你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

④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产妇可以约朋友来家里来聊聊天,和单位的同事通个电话。

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尽早回单位工作,与人相处,从工作上寻找到成就感,是避免产后抑郁最好的方法。

3.3.2 让美妙的音乐赶走坏情绪: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科学家认为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

因此产妇可以通过听优美音乐的方法来赶走产后坏情绪。

4 结论
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产后抑郁症的产生是正常的,但是产后抑郁症不仅危害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医院、家庭、个人要多加关注产妇的产后抑郁症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霞.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8(1):104
[2] 崔艳杰,孙秀发.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10.21(4):166-1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