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及如何转变我国的国际贸易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及如何改变我国的国际贸易结构?

(贸易结构:贸易结构是指某一时期贸易的构成情况。贸易结构分

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

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贸易结构。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

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商品贸易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

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

额相比,以比重表示。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不仅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工

业化程度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还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

指标。)

第一大版块:为什么要改变国际贸易结构?

一、从自身发展看

1.加工贸易贸易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又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比较两种加工方式,来料加工中加工企业只是凭借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收取加工费用,而进料加工中企业则要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进料后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出口,从销售中获取利润。

加工贸易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竞争力的确是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另一方面,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以及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度交叉也正说明了我国出口行业对国外技术、装备以及研发能力的依赖,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核心部件多由国外厂家提供,我国承接的是劳动密集阶段的组装或生产,所以虽然在出口中被分类为高新技术产品,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亟待提高。

2.中间品出口我们知道,出口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划分可分为三类:消

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其中中间品包括用于生产最终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以及附件等,资本品指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消费品则直接为消费者所使用。我国消费品出口所占比重为31%,资本品出口比重

为27%,中间品出口比重保持较为稳定的40%。具体再细分,中间品出口所占比重较为稳定,但原材料出口,尤其粗加工的原材料出口,仍占大头。半成品和附件所占比重的偏小说明我国中间品的出口结构为低附加值与资源密集型或者劳动密集型。而资本品占出口比重的偏小则说明我国自主生产制造能力有待加强。

3.大进大出“大进大出”是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也即加工贸

易大规模的出口是建立在大批量进口基础之上的。我国在中间品贸易上存在大进大出的现象,且我国在中间品贸易上长期处于逆差。这样一种大进大出的结构表明了我国参与世界分工程度有所深入,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的主要形式;同时,在中间品贸易上的逆差也表明我国更多的是完成最后装配的工作,在世界分工链上处于较低端的位置。

其次,高新技术产品存在从日韩和东南亚进口半成品,然后向欧美市场出口成品的现象。根据商务部近年来的统计,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比较分散,主要包括东盟、台湾、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其中来自我国周边亚洲地区(东盟、台湾、日本和韩国)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相比而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目的地则比较集中,主要针对欧美市场。结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料加工出口的高度交叉,这样的结构进一步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依赖于国外技术,完成的是技术含量偏低和附加值不高的加工装配工作。

4.数量型人口红利逐步弱化,低成本扩张难以为继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在开始步入高成本的时代,传统的低成本扩张的模式已经不具备市场基础。

第一个原因就是老龄化严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3%,60岁及以上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目前我国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老龄化进程大大快于其他国家。这些都表明我国供给充足的劳动力格局将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从中长期看,“民工荒”将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

有人问,不是还有第二代农民工吗?没错,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长和逐步返回农村,第二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主体。但是,这部分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与其长辈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高,对城市认同感强,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也受城市影响更大,对个人发展的追求有比较高的预期值,由此带来对报酬和福利的较高要求。

以上所说的四点,通过两段视频更直观地为大家说明。

二、从国际环境看:

a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的长期趋势

简单来说,“杠杆化”指的就是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特别是投资银行,杠杆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本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发达国家这种“去杠杆化”的趋势将影响深远,储蓄率的提高、消费率的下降很可能使发达国家的需求萎缩成为一个中长期趋势。

B.发达国家清理有毒资产过程的漫长

C.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帜频频对我国发难。今年继“轮胎特保案”“人民币汇率法案”后,近期美国国内产业又提出一项申请,要求对我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贸易摩擦的接连发生预示着我国对美出口环境进一步趋紧。

D.欧美受金融危机重创,其发展回归实体经济已成定局

过去数年,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严重泡沫化,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积累了大量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后,即使全球市场需求能够恢复,也一定不是原有规模上的简单恢复,欧美回归实体经济趋势明显,进而会替代中国部分出口产品。

5.其他新兴国家也多采取出口导向模式,他们的生产成本低于中国

南美、亚洲等地区的新兴经济体生产成本低于中国,势必对我国的制造业产生影响。

6:低碳时代到来,中国许多产品将遭抵制

7.长期的出口导向政策使我国陷入美元贬值陷阱的可能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中国外汇储备长期居高不下。今年,美国预算赤字达到1.65万亿,连续四年上万亿。由于储蓄不足的美国经济可能长期保持庞大的经常性账户赤字,美元进一步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按照一些学者的估算,美元每贬值10%,中国以美元计价资产价值将近折损近1.5万亿人民币,折合2200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