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曲沃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高三下·陕西模拟)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南方都市报》3月14日)
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

(《潇湘晨报》3月14日)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不超过20字。

(2)
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三下·襄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之人生而论,大体说来,似乎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

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

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

若文化远离了自然,则此文化必渐趋枯萎。

若大群泯失了孤独,此大群必渐成空洞。

若活动损害了安定,此活动也必渐感怠倦,而终于不可久。

乡村是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的,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

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要城市化。

人生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

但这里有一限度,正如树木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

但若拔了根,倾了源,则枝亦萎了,流亦竭了。

人的心力体力,一切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无不从自然中汲取,在孤独而安定中成长。

人类挟着这些心力体力
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才能创建出都市,在大群中活动,来创造出文化,而不断上进,不断向前。

一个乡里人走向城市,他带着一身的心力体力,怀抱着满腔的热忱与血气,运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来奋斗,来创造。

他能忍耐,能应付。

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也消散了精力。

一个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要休息,要遗忘。

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

他暂时感到在那里可以不再需要智慧,不再需要情感,不再需要意志与气魄。

他也不再要紧张、奋斗与忍耐。

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

在他那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他将渐渐恢复他的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

人类断断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集合的种种活动。

但人类更不能没有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

人类最理想的生命,是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都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

若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那只是挣扎。

觅享用,那只是堕退。

问前途,也恐只有毁灭。

想补救,只有重返自然,再回到乡村,在孤独的安定中另求生机,重谋出路。

因此人类文化之最大危机,莫过于城市僵化,与群体活动之僵化。

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姿态。

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

否则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膺惩,为自然所毁灭。

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

科学落后的民族,如何习得科学,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而活动?城市人如何调整科学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使僵化了的城市,僵化了的群体生活,依然回过头来重亲自然,还使人享受些孤独与安定的情味?这是现代人所面遇的两大问题。

而其解决困难的方法与途径各不同。

这里需要各自的智慧,各自的聪明,谁也不该学步谁,谁也不须欣羡谁。

(摘编自钱穆《乡村与城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劫,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个体生命发展的一个大致规律。

B . 人的文化、大群与活动离不开自然、孤独与安定,犹如木之枝、水之流离不开木之根、水之源一样。

C . 与城市相比,乡村是自然、孤独与安定的,乡村中的人向往城市文化,希望融入大群,参与城市活动。

D . 一个乡里人到城市里去奋斗,参与创造。

他在紧张、进取的生活里忍耐着,应付着,是为了消散精力。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一个城里人走向乡村,是暂时脱离城市的一种休息,他在孤独与安定中,亲近自然,恢复心力体力。

B . 人的心力体力和智慧情感及意志气魄,是从自然生活中汲取的;城市人不时地回归乡村以便回头再入城市。

C . 人类不能始终保持和自然反抗决斗的姿态,人类文化如果过分隔离自然,必受惩罚,最终被自然毁灭。

D . 因为乡里人最终还是要走进城市的,城市人最终还是要回归乡村的,所以乡里人和城里人谁也不该学谁,谁也不该欣羡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生活中一定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集合的种种活动,但更不能没有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如此。

B . 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命状态。

因此,这个时候,城市人须返回乡村去发展。

C . 人类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都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

在城市里出生长大始终没有去过乡村的人无法真正创造文化。

D . 城市的僵化与群体活动的僵化是人类文化的最大危机。

要解决这一危机,作为城市人,须思考如何调整科技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重新亲近自然,享受孤独与安定。

3. (12分) (2019高一上·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断桥
蒋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洪水将山寨与外界天隔一方。

孩子们上学,大人们赶集,只能靠树杆、木梯、竹竿慢慢爬过去了。

村民们找到郭支书,请他拿主意。

郭支书住在山寨对岸的郭家坨,郭家坨地势高,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

郭支书听了村民的反映,吧嗒着旱烟,思忖着,不急。

乡亲们急啊,挤了他家满满一屋子,支书娘子忙着为大家沏茶添水。

山寨的丙成代表大伙说:“就那样断着,不是个事啊!大人进进出出好办,娃娃们上学呢?你不是常说,一切为了下一代嘛!”
郭支书伸出两指捻了捻火星闪动的旱烟,吧嗒着,不吭声。

有人小声说:“我们知道,你肯定还在生大伙的气。

入夏以来,见你没少往古桥下跑,东瞅瞅,西敲敲,大伙说你是盼着古桥垮了,好向上面申请救济款,以便从中捞……”
声音小得没人听得见。

屋外的大狼狗汪汪地叫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

天气预报说了,近期还将有持续暴雨,省市县层层拉响了防汛警报。

村委会也早作了安排,这会儿,马主任正带着工作队现场走访……
丙成说:“郭书记,你大人大量,快替大家拿个主意吧。

上面要不拨款,我们各家凑也行。


郭支书翻大伙一眼,说:“钱,我来想办法,力,大家得出。


“要得要得!”大伙就兴高采烈地散了。

有人见,第二天一早,郭支书拎着包朝镇上去了。

几天后回村,他就给望眼欲穿的乡亲们一个天大的喜讯:修桥款弄到了,钢筋水泥什么的都联系好了,接着就送来,天晴就动工……
时不我待,趁着阳光天气,两台吊车就轰轰隆隆开进断桥现场,洪水也下降了许多,山寨老少能动的都出来了,大伙说说笑笑,干得热火朝天……
郭支书和马主任在现场指挥。

马主任抹了抹烟嘴,递给郭支书,白烟就从郭支书的鼻孔里冒出来,一脸欣慰。

马主任感慨道:“老伙计啊,真是难为你了,镇上县上一毛不拔,得亏你家老大开明啊,从自己公司支持50万。


郭支书笑:“我们养育下一代图啥,不就是为我们修桥修路修康庄大道嘛。


马主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半个月之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大桥就牢牢地架在了天河上,连接着山寨与外面的世界。

可是随后,村里传出了关于郭支书的风言风语,说是郭支书这回,准是贪了不少上面的修桥款,有人甚至闹着要找郭支书讨工钱。

风言风语被马主任苦口婆心压了下去,大伙听说是郭支书的大儿子公司出的钱,又有话说了,不仗着他老爹是个支书,他能开公司吗?再说,50万啊,没有好处的事情,傻子才干!
马主任听了,哭笑不得。

坐在断桥的残垣上,凝视着旁边雄伟的新桥,郭支书缓缓地吐着烟,对身旁的马主任喃喃道:“汛期过后,我就辞职了,但愿这座桥能管一百年,一万年!”
倏地,山洪从马主任的眼眶奔涌而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描写古桥被毁,洪水泛滥,村民过河极其不便,不仅巧妙点题,也为下文郭支书带领村民设法修桥作铺垫。

B . 小说中的马主任虽是一个次要人物,但通过他之口交代了资金来源的相关背景,从而使主人公郭支书的形象更鲜明。

C . 古桥冲垮后,文章将郭支书“不急”和乡亲们“急啊”进行对比,充分体现出不同人物在修桥问题上完全不同的立场和复杂心情。

D . 小说通过描述山寨部分村民对郭支书的误会与猜疑,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2)小说中的郭支书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断桥”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 (9分) (2019高二上·鹤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

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

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

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认为,欺凌事件如果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就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劣。

她向记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学长得黑,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

到了课间,几个男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一起取笑她。

后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

”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为,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

“对于老师、家长讲的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已经‘免疫’了。

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他们之后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防治校园欺凌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
材料二:
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某一环节的缺失,对此,父母难辞其咎。

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

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则。

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象,早早地把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

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园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为结局。

一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差不多已完成。

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替代不了中小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疏浚与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材料三:
美国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应对“school bullying”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校园霸凌中校方责任刍议》)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年来,众多校园欺凌案频频曝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B . 欺凌事件发生在课间、校外,未能引起老师的重视,是校园欺凌现象越演越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C . 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危害不容小觑。

受害者在遭受语言欺凌时,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或随之出现逃避、辍学甚至精神等问题。

D . 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凌事件,有效法律手段的缺失,使霸凌者变本加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校园霸凌案发生的原因,但材料一主要从学校的角度加以分析;材料二则主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探究。

B . 材料二认为,校园霸凌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

“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这种处世态度,会使孩子将暴力奉为真理。

C . 因为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一个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

D . 美国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应对校园霸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伴而行;二是不跟霸凌者去偏僻的地方;三是勇敢机智应对霸凌者;四是事后要寻求帮助。

(3)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7高一下·蚌埠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

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⑴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临邛令缪②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
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英才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

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③,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⑵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

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

③著:穿。

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

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赀:通“资”,钱财。

B . 使从者谢吉谢:告诉
C . 相如与俱之临邛之:到……去
D . 窃闻长卿好之窃:私下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却又志气不衰”的一组是()
A . 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B . 因病免,客游粱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C . 家居徒四壁立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D . 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买田宅,为富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

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 . 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 . 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

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 . 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4)
把课本和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②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三下·武邑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 . 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 . 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 . 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文原句。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 ;数月之后,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 。

________ ,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③吾入关,________ ,________ ,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某中学高三年级举行“家·国·天下——十八岁成人典礼”,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生动,有文采;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隆重的十八岁成人典礼! 接下来,请尊敬的老师们见证我们成长的誓言!
9. (5分)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下面是某市一则公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
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保障公共安全和老百姓地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城市污染,本市决定在过年期间,不容许燃放烟花爆竹,一旦发现,将严惩不贷,希望大家无条件配合!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20高一上·凤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

在你走过的十五六年的岁月中,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让你驻足回首,虽时空阻隔,却仍然能感受到永不褪色的温度。

请以“记忆的温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1-2、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7-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1、
9-1、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