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2-10章的名词和简答23页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解答【2010级生物科学(师范)版】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解答【2010级生物科学(师范)版】

质粒,如酵母和植物。 ④ 原核生物的DNA位于细胞的中央,称为类核。
真核生物有细胞核,DNA序列压缩为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⑤ 真核基因组都是由DNA序列组成,原核基因组还有可能由RNA组成,
如RNA病毒。
5、转位因子的特点。 (1)结构特点:在转位因子的两端,存在末端重复序列(TIR),在转 位过程中至关重要。 (2)结构特点:绝大多数转位因子含有开放阅读框架(ORF),它可能 编码转座酶,促进转位因子的转位。 (3)结构特点:受体DNA上很短的一段靶序列,由于转位因子的插入,靶序
靶位点连接。最后,填补插入位点两侧的单链区。 (4)分析比较细菌转座子的结构与特点? 答:1974年,随着发现与抗生素抗性有关的基因可以在质粒与细菌的染色
5、简述拓扑异构酶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作用机理。 (1)概念:在真核、原核生物中发现有催化双螺旋DNA的超螺旋化或者回
到松弛态的酶类,即负责DNA拓扑异构体的超螺旋与松弛态相互 间的转化,反应都与链的切断——缝合机制相关。 (2)分类:I型拓扑异构酶,II型拓扑异构酶。 (3)特点: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4)作用机理: ① Ⅰ型拓扑异构酶不需要ATP的能量而催化异构体化,作为反应的中间 产物,在原核生物来说是游离型的5′-OH末端扣3′-磷酸末端与酶形成 共价键,而真核生物是3′-OH末端5′-磷酸末端与酶形成共价键。此酯 键中所贮存的能量,可能在切断端的再结合上起着作用。 ② 在Ⅱ型拓扑异构酶中,DNA促旋酶可单独催化闭环状DNA产生超螺 旋,这是独特的。其它二个型的酶,除可使超螺旋松弛也需要ATP的 能量外,还可催化促旋酶的催化反应。
7、熔解温度(Tm)
Tm是指DNA的热变性过程中,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的增加量达到 最大增量的一半时的温度。 8、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是指在真核、原核生物中发现有催化双螺旋DNA的超螺旋 化或者回到松弛态的酶类,即负责DNA拓扑异构体的超螺旋与松弛态 相互间的转化,反应都与链的切断——缝合机制相关。 9、双螺旋呼吸作用 双链DNA中配对碱基的氢键不断处于断裂和再生状态之中,特别是稳 定性相对较低的富含A-T的区段,在微观上,常会发生瞬间的单链泡 状结构,这种现象称双螺旋的呼吸作用。 10、镜像重复 镜像重复由反方向完全相同的两个序列组成的重复序列。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2.5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5.ORF: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指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序列。

※6.结构基因:决定蛋白质(包括酶)分子一级结构的一段核苷酸顺序(基因)。

这类基因可被转录形成mRNA,并转译成多肽链,构成各种结构蛋白质,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和激素等。

※7.断裂基因:又称隔裂基因,在真核基因中,编码顺序被一个或多个称为内含子的非编码区分隔成几段。

这种由许多交替出现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所组成基因被称作断裂基因。

※8.选择性剪接:是指选择性地对pre-mRNA不同的剪接位点的组合剪接方式.通过选择性剪接,由一条pre-mRNA可生成多条的成熟mRNA.※9.C值: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用以衡量基因组的大小。

※25.酚抽提法(SDS):是一种DNA分离纯化方法,最初于1976年由Stafford及其同事提出,通过改良,以含EDTA、SDS及无DNA酶的RNA酶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用pH8.0的Tris饱和酚抽提DNA,重复抽提至一定纯度后,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透析或沉淀处理获得所需的DNA样品。

※25.凝胶过滤层析:亦称凝胶色谱、排阻色谱或分子筛,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45.退火:热变性DNA一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火”。

※55.多重PCR:指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由于每对引物扩增的片段长度不同,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加以鉴别。

※57.实时荧光定量PCR: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58.荧光域值:以PCR反应的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 一般荧光阈值定义为3个至15个循环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的全部内容。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1、半保留复制:复制时,母链双链DNA解开成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合成新的互补链.子代细胞的DNA双链,其中一股链从亲代完整的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

由于碱基互补,两个子细胞的DNA双链,都和亲代母链DNA碱基序列一致。

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2、半不连续复制:领头链连续复制,随从链不连续复制,这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3、双向复制:复制时,DNA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

4、冈崎片段:DNA复制时,随从链形成的不连续片段。

5、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从一个DNA 复制起点起始的DNA复制区域称为复制子。

6、引发体:复制起始时,原核生物由解链酶、DnaC、DnaG、结合到DNA复制起始区域形成的复合结构,叫引发体.7、领头链:DNA复制时,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叫做领头链.8、随从链:DNA复制时,不能顺解链方向连续复制,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的子链叫做随从链。

9、端粒: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由末端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10、框移突变:指由于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突变引起的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其后果是翻译出的蛋白质可能完全不同.11、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

12、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的过程.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1、转录: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1. 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的基因。

2. 假基因:DNA序列与有功能的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

3. 沉默突变:突变的密码子编码同样的氨基酸,不会引起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上的改变。

4. 无义突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肽链合成中断。

5. 移码突变:又称移框突变,在基因的编码区缺失或插入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缺失或插入的核苷酸不是3的倍数,造成了阅读框架的改变。

6. 转座子:发生转座的DNA片段。

7. 流产合成:若δ因子未能脱离核心酶,则新合成的RNA小片段会脱离复合物而重新启动转录。

这种现象称无效合成或流产合成。

8. 启动子:是连接在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是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9. 操纵子:由操纵基因以及紧接着的若干结构基因共同组成的一个超基因的功能单位。

其中结构基因的转录由操纵基因所控制。

10. 调控基因:通过翻译和转录产生调节蛋白,该蛋白与操纵基因相互作用,控制下游基因转录。

11. 操纵基因:指能被调控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之间,常与启动子临近或部分重叠。

12. 阻遏蛋白: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被关闭,为负调控,其调节蛋白称为阻遏蛋白。

13. 衰减子:当mRNA开始合成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提前终止,产生仅有约140nt的RNA分子。

这个区域称为衰减子或弱化子。

14. 分解物阻遏:在培养基中同时加入葡萄糖时,细菌则优先利用葡萄糖。

只有当葡萄糖耗尽时,乳糖才能诱导基因的表达。

15. 绝缘子:真核生物基因组得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

16.启动子P: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17.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

18.操纵基因0:能被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

19.调节基因:编码合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调节蛋白)的特异DNA序列。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1-1 微生物 1-2 菌落与菌苔1-3 细菌与放线菌1-4 鞭毛与菌毛1-5 芽孢 1-6 芽殖与裂殖1-7 细菌细胞壁与肽聚糖1-8 荚膜1-9 伴孢结晶1-10 质粒1-11中间体 1-12内含物颗粒 1-13革兰氏染色反应 1-14真菌、霉菌与酵母1-15孢囊孢子与分生孢子 1-16病毒与噬菌体1-17温和性噬菌体与烈性噬菌体1-18化能异养与化能自养1-19光能自养与光能异养微生物 1-20培养基1-21鉴别性培养基与选择性培养基 1-22发酵作用1-2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1-24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1-25细菌型酒精发酵1-26连续培养1-27水分活性1-28抗生素1-29消毒、防腐与灭菌 1-30氨基酸自养型与异养型微生物1-31碳氮比值 1-32 恒浊器与恒化器化工原理1-1 因次一致性原则1-2 恒压过滤1-3 饱和浓度1-4 相对湿度 1-5 重力沉降 1-6 牛顿粘性定律 1-7 水力半径 1-8 热对流 1-9 稳定流动 1-10 沉降速度1-11 辐射传热1-12 运动黏度 1-13 相对挥发度 1-14 体积流量1-15 泵的压头 1-16 滤饼空隙率1-17 传热1-18 精馏分子生物学1-1 基因与基因组 1-2 内含子与外显子 1-3 中心法则1-4 半保留复制1-5 冈崎片段 1-6 寡聚核苷酸1-7 核小体1-8 复制叉1-9 操纵子 1-10 增强子1-11 插入序列(IS)1-12 分子克隆1-13 翻译 1-1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15 基因重组 1-16 C-文库 1-17 转基因生物1-18 限制性物理图谱1-19 密码子 1-20 有意义链与反意义链1-21 断裂基因 1-22 结构基因1-23 RNA剪接1-24 核酶1-25 逆转录酶 1-26 单顺反子与多顺反子酶工程1-1 固定化酶 1-2 固定化细胞1-3 包埋法固定化酶 1-4 吸附法固定化酶1-5 酶 1-6 酶液的浓缩1-7 酶的干燥 1-8 酶的等电点沉淀1-9 SOD 1-10 酶催化的专一性2-1 简述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

分子生物学2-10章的名词和简答

分子生物学2-10章的名词和简答

二核小体: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DNA和蛋白质构成的紧密结构形式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成染色质丝,是细胞核染色体主要存在形式。

内含子/外显子:在初始转录产物mRNA加工产生成熟mRNA时,被切除的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在成熟的mRNA或蛋白质中存在的相应序列称为外显子正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往紧缠的方向捻转时,会产生一个左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变。

这样形成的螺旋为正超螺旋。

负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向松缠的方向捻转时,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迫。

这样形成的超螺旋为负超螺旋。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亲代DNA的两条链解开,每条链作为新链的模板,从而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一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复制叉一个正在复制的DNA双螺旋分子复制处解链呈Y形的部位。

滚环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

复制叉沿着环状模板链滚动,每一轮新合成的一圈DNA链取代上一轮合成的DNA链,由此产生线状多联体DNA分子。

校正作用有些基因在突变过程中丢失的遗传信息可能通过RNA的编辑得以恢复ARS酵母细胞基因组中能够充当复制起始位点的DNA序列。

能够支持质粒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独立复制。

转座子具有完整转座元件的功能特征并能携带内外源基因组片段思考题:(1)DNA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

(2)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有操纵子结构。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是单拷贝的,但rRNA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

非编码的DNA所占比例很少,类似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DNA具有多调控区。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第一章名词解释1、基因(gene) 就是贮存遗传信息的核酸(DNA或RNA)片段,包括编码RNA与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以及转录调控序列两部分。

2、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指基因中编码RNA与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它们在原核生物中连续排列,在真核生物中则间断排列。

3、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编码区与非编码区间隔排列。

4、外显子(exon)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成熟RNA中都存在的核酸序列。

5、内含子(intron)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中出现,但在成熟RNA 中被剪接除去的核酸序列。

6、多顺反子RNA(polycistronic/multicistronic RNA)一个RNA 分子上包含几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原核生物的绝大多数基因与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多顺反子RNA。

7、单顺反子RNA(monocistronic RNA)一个RNA分子上只包含一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真核生物的绝大多数基因与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

8、核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就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转录初始产物,含有外显子与内含子转录的序列,分子量大小不均一,经一系列转录后加工变为成熟mRNA。

9、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mRNA分子上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碱基)序列,编码一个特定的多肽链。

10、密码子(codon)mRNA分子的开放读框内从5' 到3' 方向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为一组,编码多肽链中的20种氨基酸残基,或者代表翻译起始以及翻译终止信息。

11、反密码子(anticodon)指tRNA分子反密码环中间3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它们与mRNA上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确保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按照密码子对号入座。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

重要名词:(下划线的尤其重要)1.常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较低,碱性染料着色浅而均匀的区域,是染色质的主体部分。

DNA主要是单拷贝和中度重复序列,是基因活跃表达部分。

2.异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质压缩程度较高,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区域。

着丝粒、端粒、次缢痕,DNA主要是高度重复序列,没有基因活性。

3.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的,组蛋白H3、H4、H2B、H2A各两份,组成了蛋白质八聚体的核心结构,大约200bp的DNA盘绕在蛋白质八聚体的外面,相邻两个核小体之间结合了1分子的H1组蛋白。

4.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其与DNA组成核小体。

根据其凝胶电泳性质可将其分为H1、H2A、H2B、H3及H4。

5.转座子: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和自主复制的一段DNA序列。

6.基因: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它包括结构蛋白和调控蛋白。

7.基因组:每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的数目及其所携带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8.顺反子: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的DNA 单位组成。

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9.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真核基因转录的产物是单顺反子mRNA,即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每个基因转录都有各自的调控原件。

多顺反子是指原核生物一个mRNA分别编码多条多肽链,而这些多肽链对应的DNA片段位于一个转录单位内,享用同一对起点和终点。

10.转录单位:即转录时,DNA上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一段序列。

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往往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基因,基因之间为间隔区,转录之后形成多顺反子mRNA,可以编码不同的多肽链。

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一般只有一个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RNA,只编码一条多肽链。

11.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重叠基因有多种重叠方式,比如说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几个基因重叠等等。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绪论1.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2.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3.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4.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答案1.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现代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and简答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and简答题

1.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基因组基因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指某个特定物种细胞内全部DNA分子的总和。

3.顺反子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质的DNA 单位组成。

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4.基因表达DNA分子在时序和环境的调节下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系统转变成蛋白质分子(或者RNA分子),执行各种生理生化功能,完成生命的全过程。

5.ribozyme【已考试题】即核酶,由活细胞所分泌的具有像酶那样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6.SD序列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段保守序列,能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被认为在核糖体-mRNA的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7.RFLP即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指限制性酶切位点上的遗传差异。

这些差别引起相关限制性酶切割产生不同长度片段。

RELPs可用于遗传作图,将基因组与常见的遗传标记联系起来。

8.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相关位置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9.内含子和外显子真核细胞DNA分子中能转录到mRNA前体分子中但会在翻译前被切除的非编码区序列称内含子。

而编码区称为外显子。

10.C值和C值反常现象C值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但也存在某些低等生物的C值比高等生物大,即C值反常现象。

原因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大量非编码序列。

11.卫星DNA在DNA链上串联重复多次的短片段碱基序列。

因能在密度梯度离心中区别与主DNA峰而单独成小峰而得名。

12.重叠基因一段能够携带多种不同蛋白质信息的DNA片段。

13.断裂基因【已考试题】在DNA分子的结构基因内既含有能转录翻译的片段,也含有不转录翻译的片段,这类基因称断裂基因。

14.复制子【已考试题】DNA分子上一个独立的复制单位,包括复制原点。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

一、名词解释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

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

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名词解释DNA克隆将某种DNA片段与DNA载体连接成重组DNA,导入细胞进行复制,并随细胞分裂而扩增,最终获得该DNA片段的大量拷贝。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二、简答题①简述基因克隆的基本原理。

将某种DNA片段与DNA载体连接成重组DNA,导入细胞进行复制,并随细胞分裂而扩增,最终获得该DNA片段的大量拷贝。

②何谓目的基因?写出其主要来源或途径。

既是指有待克隆的DNA,又是指有待研究或应用的克隆产物。

从组织细胞提取逆转录合成PCR扩增化学合成③简述作为基因克隆的载体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能自主复制;具有两个以上的遗传标记物,便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有克隆位点(外源DNA插入点),常具有多个单一酶切位点,称为多克隆位点;分子量小,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

简述乳糖操纵子正、负调节机制。

无乳糖有葡萄糖,不转录有乳糖有葡萄糖,低转录有乳糖无葡萄糖,高转录转录水平调控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RNA聚合酶、调控序列和调节蛋白试举例说明基因表达的特异性。

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甲胎蛋白基因在胎儿肝细胞表达,合成大量甲胎蛋白,自出生至成年后该基因基本沉默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甲胎蛋白基因只在肝细胞内表达基因表达的条件特异性在乳糖充足而葡萄糖缺乏时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高水平表达三、论述题在有葡萄糖存在时,细菌是不利用乳糖的;当葡萄糖耗尽后,细菌才利用乳糖。

试用乳糖操纵子解释其机制。

试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异同。

原核生物转录水平调控的特点σ因子决定RNA聚合酶识别的特异性多顺反子mRNA操纵子是主要调节机制转录和翻译紧密偶联阻遏蛋白介导的负性调节为主转录起始是调节的关键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节特点转录水平为调节的关键环节转录以正性调节为主转录调控中需多种转录因子,始终体现了蛋白与蛋白、蛋白与DNA间的作用单顺反子,一种蛋白的多个亚基涉及多个基因的协调表达调控染色体结构影响基因表达转录与翻译分开进行,且为断裂基因,增加基因表达调控的层次名称解释:1.密码子mRNA编码区从5’端向3’端每三个相邻碱基一组连续分组,每一组碱基构成一个遗传密码2. 核蛋白体循环一个核糖体在完成一轮翻译之后解离成亚基,可以在mRNA5’端重新组装,开始新一轮翻译,形成核糖体循环问答题:1.简述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物学名词解释6DNA和RNA的结构Polynucleotide chain:多核苷酸链。

包含磷酸⼆酯⼆架与结合有碱基的核糖的单链DNA。

Nucleoside:核苷。

核糖通过1位糖苷键连接到⼆个碱基上形成。

核苷没有磷酸分⼆。

Nucleotide:核苷酸。

⼆个在1位连接碱基,5位连接⼆个或多个磷酸的核糖。

Phosphodiester linkage:磷酸⼆酯键。

不断重复,构成多核苷酸链的糖-磷酸⼆架。

Purine:嘌呤。

Adenine:腺嘌呤。

Guanine:鸟嘌呤。

Pyrimidine:嘧啶。

Cytosine:胞嘧啶。

Thymine:胸腺嘧啶。

Base flipping:碱基翻出。

单个碱基从双螺旋中突出的现象。

Tautomeric:互变异构。

Denature:变性。

温度或pH过⼆时,DNA双链分开的过程。

Annealing(renature):复性。

变性DNA的互补链重新聚合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Hybridization:杂交。

两条单链核酸形成杂交分⼆的能⼆。

Hyperchromicity:增⼆性。

DNA变性后,吸光度在260nm处明显增强的现象。

Tm (melting point):熔点。

DNA的吸光度增加到最⼆值⼆半时的温度。

Linking number:连环数。

要使两条DNA链完全分开时⼆套链必须穿过另⼆条链的次数。

Twist number:扭转数。

DNA⼆条链完全缠绕另⼆条链的次数。

Writhe number:缠绕数。

双螺旋DNA的长轴在三维空间⼆重复地⼆我交叉的次数。

Topoisomerase:拓扑异构酶。

催化DNA产⼆瞬间的单链或双链的断裂⼆改变连环数的酶。

Ribozyme:核酶。

催化⼆化反应的RNA酶。

7 染⼆体、染⼆质和核⼆体Chromosome:染⼆体。

由DNA和与其结合的蛋⼆质构成。

Chromatin:染⼆质。

DNA的⼆段给定区域及其结合蛋⼆。

Histone:组蛋⼆。

⼆的碱性DNA结合蛋⼆。

分子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掌握分子生物学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冲分子水平上阐述核酸与蛋白质、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学科。

广义:它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生命本质的学科。

2.熟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看书本自己熟悉就好)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第一节:DNA结构3.掌握DNA一级结构的概念、连接方式;一级结构: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两个核苷酸之间通过3ˊ, 5ˊ-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聚体。

4.掌握DNA二级结构的内容(双螺旋要点,稳定因素);特点:(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构成双螺旋结构。

存在大沟与小沟。

(2)磷酸和脱氧核糖位于外侧,嘌呤碱和嘧啶碱层叠于螺旋内侧,相邻碱基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3)双螺旋的直径为2nm,顺轴方向每隔0.34nm有一个核苷酸,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约有10个核苷酸。

稳定因素:(1)碱基堆积力(2)氢键(3)相反电荷的稳定作用5.熟悉DNA二级结构的多样性;A、B和C型右手螺旋DNA 与Z-型左手螺旋DNA ;6.了解三链DNA、四股螺旋DNA和超螺旋DNADNA的拓扑学性质表示参数:(1)连接数L(Linking number)(2)缠绕数T(Twisting number)(3)扭曲数W(Writhing number),L=T+W第二节: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1. 掌握核酸变性、复性、分子杂交、增色效应、减色效应、Tm的概念DNA变性:DNA分子中有序的双螺旋解离成无序单链的过程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链又可以重新地合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分子杂交:有互补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的过程增色效应: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Tm:核酸加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2. 熟悉影响核酸变性的因素、变性核酸的特点特点:(1)溶液黏度降低(2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3)增色效应3. 了解核酸复性的动力学4. 掌握Southern blotting、Northern blotting的目的,了解其过程目的:Southern blotting—鉴定检测DNA的杂交方法Northern blotting—对mRNA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第三节:基因的概念1. 熟悉基因概念的发展历程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概念,约翰逊提出基因,基因型,表型的概念2. 掌握基因、顺反子、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重叠基因、假基因、跳跃基因、持家基因、奢侈基因的概念基因gene: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顺反子Cistron:编码一个蛋白质的全部组成所需信息的最短片段断裂基因split gene: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是连续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隔开。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Chapter 1 Introduction一名词解释1.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解读人基因组上的所有基因、24个染色体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分为两个阶段:DNA序列图以前的计划和DNA序列图计划。

序列图前计划包括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

2. RFLP (restrict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 variation from one individual to the next in the number of cutting sites for a given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in a given genetic locus.3. DNA指纹:基因组中存在着多种重复序列,拷贝数从几个到数十万个,可分为串联重复序列和分散重复序列。

根据个体重复序列拷贝的位置和数目的差异,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获得具有个体特异性的DNA片段。

可以作为亲缘关系或个人身份的鉴定。

4.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一个群体中,基因组内某一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出现2种或2种以上不同核苷酸的现象,在群体中相应频率为1-2%。

如果低于这个频率,可视为点突变。

二简答1.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subject of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To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metabolism, heredity and variation, aging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t grew out of the disciplines of genetics and biochemistry.2. Major events in the genetics century第二章核酸、蛋白质结构一选择题:B, E, D, A, A二名词解释1.Transfection:describes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material into eukaryotic cells using a virus vector or other means of transfer. The term transfection for non-viral methods is most often used in reference to mammalian cells, while the term transformation is preferred to describe non-viral DNA transfer in bacteria and non-animal eukaryotic cells such as fungi, algae and plants.2.Configuration:The configuration of a molecule is the permanent geometry that results from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its bonds. The ability of the same set of atoms to form two or more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is stereoisomerism.Configuration is distinct from chemical conformation, a shape attainable by bond rotations.3.构象:(Conformation, generally means structural arrangement),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是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空间排列。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DNA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基因的分子之一,它由四种碱
基以线形方式排列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RNA
RNA是核糖核酸,在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三种RNA分子与蛋白质合成不同的阶段相关:mRNA、tRNA和rRNA。

转录
转录是DNA基因的信息在RNA上的复制过程。

在此过程中,DNA作为模板被RNA聚合酶复制成RNA分子。

翻译
翻译是基于RNA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mRNA编码的信息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并由tRNA递送。

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内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遗传特征的单位。

它们由DNA编码,位于染色体上。

简答题
1. DNA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由四种碱基以线形方式排列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2. RNA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三种类型?
答:RNA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RNA共有三种类型,包括mRNA、tRNA和rRNA。

3. 转录和翻译是什么?
答:转录是 DNA 的信息在 RNA 上复制的过程,翻译是基于RNA 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 基因是什么?
答:基因是生物体内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遗传特征的单位,由DNA 编码,位于染色体上。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朱玉贤 第3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朱玉贤 第3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绪论1.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答: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答: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完整版)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完整版)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1.操纵子(operon):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个基本转录单位,由编码序列及上游的调控序列组成。

编码序列通常包括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由启动序列(启动子),操纵序列(操纵基因)及其他调节序列构成。

2.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是真核基因表达是调控转录过程的特殊DNA序列,以转录因子结合而起作用,通常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3.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与其他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基本转录因子和特异性转录因子。

4.启动子(promoter):位于结构基因上游,与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异DNA 序列,与基因转录起始有关。

5.增强子(enhancer):指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的特殊DNA序列,作用特点是无方向性,位置或距离不固定。

6.沉默子(silencer):某些基因含有负性调节原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7.基因表达调控(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指细胞或生物体在接受环境信号刺激时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做出应答的分子机制。

8.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是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重组后具有复制和表达功能。

9.基因工程:按照人为预愿获得目的基因,与载体拼接形成重组体,重组体转入宿主细胞,筛选和鉴定出含阳性重组体宿主细胞,经大量增殖,最总获得该目的基因决定的大量表达产物的过程。

10.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又称基因重组。

11.DNA克隆:在体内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适当细胞内,使其在细胞内扩增和繁殖,从而获得该DNA分子大量拷贝的过程,又叫基因克隆或重组DNA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核小体: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DNA和蛋白质构成的紧密结构形式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成染色质丝,是细胞核染色体主要存在形式。

内含子/外显子:在初始转录产物mRNA加工产生成熟mRNA时,被切除的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在成熟的mRNA或蛋白质中存在的相应序列称为外显子正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往紧缠的方向捻转时,会产生一个左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变。

这样形成的螺旋为正超螺旋。

负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向松缠的方向捻转时,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迫。

这样形成的超螺旋为负超螺旋。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亲代DNA的两条链解开,每条链作为新链的模板,从而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一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复制叉一个正在复制的DNA双螺旋分子复制处解链呈Y形的部位。

滚环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

复制叉沿着环状模板链滚动,每一轮新合成的一圈DNA链取代上一轮合成的DNA链,由此产生线状多联体DNA分子。

校正作用有些基因在突变过程中丢失的遗传信息可能通过RNA的编辑得以恢复ARS酵母细胞基因组中能够充当复制起始位点的DNA序列。

能够支持质粒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独立复制。

转座子具有完整转座元件的功能特征并能携带内外源基因组片段思考题:(1)DNA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

(2)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有操纵子结构。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是单拷贝的,但rRNA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

非编码的DNA所占比例很少,类似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DNA 具有多调控区。

与真核生物类似,具有可移动的DNA序列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基因组较庞大:2.大量重复顺序3.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4. 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

7.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具有端粒结构3) 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DNA 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链接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4) DNA复制精确性的分子机理;1.严格的碱基配对2.DNA聚合酶对碱基的选择3.DNA聚合酶的校读功能4.修复(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直接修复、SOS)三转录:以DNA的碱基序列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RNA分子的过程。

模板链:DNA复制或转录时作为模板指导新核苷酸链合成的DNA链。

多顺反子:编码多条多肽链的顺反子。

5’帽: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特殊的帽子(cap)结构。

它由甲基化鸟苷酸经焦磷酸与mRNA的5'末端核苷酸相连,形成5',5'-三磷酸连接(5',5'-triphosphate linkage)。

3’polyA尾巴:通常位于mRNA上的150-200个腺苷酸残基(又称为特殊的尾巴结构)。

UTR(Untranslated Regions)即非翻译区,是信使RNA(mRNA)分子两端的非编码片段。

5'-UTR:从mRNA起点的甲基化鸟嘌呤核苷酸帽延伸至AUG起始密码子,3'-UTR从编码区末端的终止密码子延伸至多聚A尾巴(Poly-A)的末端。

启动子:决定RNA聚合酶转录起始位点的DNA序列。

原核-10区(Pribnow box)和-35区(Sexfama box:原核生物基因的-10区含保守的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TATAAT”(Pribnow box或-10序列),-35区含TTGACA共有序列. -35序列(Sexfama box)与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特异识别有关, -10区富含A-T对,利于DNA局部解链, -10与-35之间的距离明显影响转录速率。

TATA box(Goldberg-Hogness box):在起始位点+1上游约20-30bp处, TATA 盒结合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起始.动物和低等真核中的一致序列为TATA(A/T)A;CAAT box:约在启动子的-80处,动物和低等真核中的一致序列为GC(T/C)CAATCT;增强子:增强基因启动子工作效率的顺式作用序列,能够在相对于启动子的任何方向和任何位置(上游或下游)上都发挥作用。

RNA的剪接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变位剪接:许多基因可进行可变剪接将不同的内含子切除,外显子和内含子均可选择地被切除或保留而产生不同mRNA分子并具有特殊功能。

核酶: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核糖核酸RNA编辑:是RNA分子上一种转录后修饰现象,包括插入、缺失或核苷酸的替换思考题:(1)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1) 半衰期短:转录与翻译同步,翻译没有完成可能mRNA 5’端就开始降解;2) 多顺反子形式:操纵子-功能相关的几个基因一起转录为一条mRNA 分子;3) 无5’帽结构,3’没有或很短polyA尾巴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mRNA前体长5-10倍以上,加工为成熟mRNA的结构与DNA序列有差异:1) 5’端存在帽结构2) 3’端polyA尾巴真核细胞mRNA结构为:5’cap-5’UTR-coding region-3’UTR-polyA tail,病毒mRNA亦是单顺反子结构。

UTR为DNA转录没有加工的不翻译区。

2)RNA转录的基本过程及加工方式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1.模板识别阶段主要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转录起始前,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分开形成转录泡以促使底物核糖核苷酸与模板DNA的碱基配对。

2、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3、转录起始后直到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是通过启动子阶段,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率也越高。

4、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的过程就是转录的延伸。

5、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杂合物分离,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加工方式:切除内含子(剪接)、加帽、加尾等,以及甲基化、巯基化、异戊烯化、假尿苷形成.3)列举几个RNA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如TATA box)及其作用方式INR: 转录起始+1上游邻近序列, 确定真正的起始位点, 一致序列为PyAPyTCPyPyPy(HIV-1、ML病毒);TATA box:在起始位点+1上游约20-30bp处, TATA盒结合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起始.动物和低等真核中的一致序列为TATA(A/T)A;四名词解释移码突变:在基因编码区,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导致三联体密码子阅读方式的改变,从而使该基因的相应编码序列发生改变。

简并密码:一种氨基酸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

具有简并性的密码子就叫作简并密码子。

第二密码系统:结合不同氨基酸的不同tRNA结构被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蛋白质翻译后残基的修饰及多肽的折叠方式氨基酸活化:由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其对应tRNA结合形成氨酰-tRNA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结合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一簇正在合成肽链的核糖体。

每个核糖体可以独立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信号肽: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一段20~30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

将分泌蛋白引导进入内质网,同时这个肽段被切除。

蛋白质的折叠许多蛋白或多或少的折叠为其最终的三维形状。

半胱氨酸间形成的二硫键(—S—S—)可稳定多肽链的排布。

多肽链的折叠由其氨基酸顺序决定而不是随机折叠为多种形式,折叠的动力学过程非常迅速(1s),肽链先产生二级结构如螺旋和平面,而后通过疏水区段的堆积连系为“熔球”(molten globule)状态,然后氢键和疏水互作形成域及亚域并进行对接(docking)-扩散-碰撞,成为最终折叠状态。

分子伴侣: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以及细胞器中可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的一类蛋白质。

简答题-1)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机制;机制:1.氨基酸的活化;2.翻译的起始;3.肽键的生成;4.肽链的终止;5.蛋白质前体的加工;6.蛋白质的折叠;7.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遗传密码的破译及其特征;破译:以均聚物,随机共聚物和特定序列的共聚物为模板指导多肽的合成;2.核糖体结合技术。

特征:1.密码的连续性;2.密码的简并性;3.密码的通用性与特殊性4;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原核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与结构;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由50S和30S大小亚基组成,大亚基含23S rRNA、5S rRNA和蛋白质,小亚基含16S rRNA和蛋白质。

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由60S和40S大小亚基组成,大亚基为28S、5.8S 和5S rRNA,小亚基为18S rRNA,及多种蛋白质.蛋白质合成后转运的分子机制。

1.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输:(通过线粒体膜的蛋白质是在合成以后再运转的。

这个过程有如下特征:①通过线粒体膜的蛋白质在运转之前大多数以前体形式存在,它由成熟蛋白质和N端延伸出的一段前导肽(leader peptide)共同组成。

②蛋白质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运转是一种需能过程;③蛋白质通过线粒体膜运转时,首先由外膜上的Tom受体复合蛋白识别与Hsp70或MSF等分子伴侣相结合的待运转多肽,通过Tom和Tim组成的膜通道进入线粒体内腔。

)2.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输:(叶绿体定位信号肽一般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决定该蛋白质能否进入叶绿体基质,第二部分决定该蛋白能否进入类囊体。

在这一模型中,蛋白质运转是在翻译后进行的,在运转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五名词解释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在特殊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

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粘性末端与平末端:限制酶的切口不都是一长一短的, 一长一短的叫黏性末端,一样长的叫平末端.克隆:一个共同前体通过无性繁殖而形成的一群基因结构相同的细胞或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