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合集下载

新中国初期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的第一课。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主要历程。

一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下面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本课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理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运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下面的意义;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有效历史信息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中国初期开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正确的建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2难点:建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的依据。

五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及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

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历史学习情境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讨论法与讲述法相结合,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答案 C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
3、以学定教,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通 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的习惯,尽量避免教师单纯讲授的做法。
六、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查找新中国外交成就的 资料、图片、邮票,或 举行小型展览会、 或撰写图文对照的历史小论文。
(二)新课导入
建议选择以下一种方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 语言或直观、形象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新中国初 期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外交岁月。
影响: 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 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 先行、互利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四)教学评价
在学习交流中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效 度,给予适时适度地评价,对学生在自主学习 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关心 国际形势变化,增强其主动了解国际社会、关 心国内外大事的兴趣,并树立热爱祖国的强烈 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探究:
同以往相比,我国在新时期所奉行的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哪些特点?
七、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蕴含在历史事件中的巨大 精神财富。要把改革开放以后的外交政策的调整放到 世界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中去思考;用发展的 和联系的观点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和世 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
方案一:数据导入
据导入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列强签定的不 平等条约有一千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 个,租借地上百个,租界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 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就多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 里。外人评价说;“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 常低落的阶段”。
方案二:语言导入
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 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 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16张PPT)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1949年10月1日,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 楼上向全世界庄严 宣告: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等项原 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 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进展,达成协议。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 么情况提出求同存异? 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 谈判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求同 存异?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谈判的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亚非会议上各国代表对周总理发言的反应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印度总理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美国记者
想一想: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起何
作用?万隆精神是什么?
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万隆精神: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 国友谊的精神。
辩论:弱国是否有外交
• “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落后就要挨 打” ,强权即公理。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 力在外交中的作用。
• “弱国有外交”强调的是弱国的团结、 外交家的努力、良好的机遇等。
• 作为中国,应大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为建立国际政治新 秩序,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而努 力。
提出原因: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②与会国家 间的矛盾和分歧,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 和疑惧。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6 人民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6 人民版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8、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国家是B( )
A法国
B 苏联
C 英国
D 美国
9大、意1义94在9于年(底,)《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在当时的最
A 加深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巩固了中苏两党的团结
C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的内一 地瓦九 位国五 参际四 加会年 国议四 际。月 会这, 议是周 ,中恩 并国来 起第率 了一中 积次国 极以代 作世表 用界团 。五出
大席
周 恩 来 在 万
2.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 的“同”包括
a.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b.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B
1A4日、内新瓦中会国议第一次以世界五大B国万之隆一会的议地位参加的国际A会议是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15.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D)
A.反对殖民主义
B.和平共处
C.反对霸权主义
D.求同存异
16、亚非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D C亚非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概述新中国初期周恩来外长的 主要外交活动。
1.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首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关于恢复印度 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
4.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3、在上述国际环境下,美国对华政策是 (A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课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题,包括国际形势、对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外交政策的制定。

一、国际形势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形势复杂且严峻。

冷战格局逐渐形成,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敌视。

此外,台湾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外交课题。

中国需要在这个国际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二、对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新中国初期,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为了互助关系最紧密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此外,中国还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朝鲜、越南等建立了友好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争取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尤其是亚非国家。

1955年,中国主持并举办了万隆会议,成立了亚非会议组织,标志着中国在亚非地区的领导地位。

三、外交政策的制定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成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家的立场。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四、外交成就与挑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

中国成功地恢复了对台湾的控制,台湾问题成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议题。

此外,中国还成功地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一些外交挑战。

尽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敌视。

此外,中国还需要解决与周边国家的边界争议和领土问题。

总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32 人民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32 人民版

美国
资本主 义阵营
苏联
社会主 义阵营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国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最突出特点)
际 形
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势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有利 因素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不 利
国家实力 新中国刚建立,经济落后 因
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利益 保障国家独立、自由和领土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 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 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 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关 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 苏联。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时间:1953年12月
(2)原因:面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 经济的任务;两大阵营对立, 世界不太平
(3)目的: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 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4)内容: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练习反馈
3、“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D )
A、站在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一边 B、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C、站在苏联一边 D、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4、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D )
A、亚非会议时 C、周总理访问缅甸时
B、周总理访问印度时
D、周总理接见印度访华代表团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③意义: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
会议。
5.实践: 走出去
走向国际舞台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通过和平谈判结束印度支那战争
(2)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①背景: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材料6: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的制定
1949
(成立之初:三大方针)
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3
(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打破封锁的实践 1949——195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与苏联结盟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954 1955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A.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B.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

——先建交后谈判
1949.10—1950.10 (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与17国建交
• 苏联
• 阿尔巴尼亚
• 保加利亚
• 越南
• 罗马尼亚
• 印度
• 匈牙利
• 瑞典
12充..1大分7•••••多个体朝 捷 波 蒙 民数国现主克鲜 兰 古国家“德斯家一国洛为边伐人倒克民”民外主交国原家则发•••• 丹缅瑞芬挥麦甸士兰的作用
教材版本:人民出版社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一年级 册别:必修一 章节: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的的外交课件

建国初期的的外交课件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 不 经济上制裁、军事上威胁、外交上孤立的 利 政策,给中国的安全和亚洲的和平带来严 重威胁。 社会主义阵营 VS 资本主义阵营
突出特点
结论:
建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的原因有:
1、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决定的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
3、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有着密切联系
二、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17国建立友好关系
1949年10月2 日,中国和苏联 建交。
苏联是第一 个承认并与新中 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
练习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约》的签定所产生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 )
“一边倒”
想一想: 建国初期为什么实行“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如何评价?
(1)原因: ①由社会制度决定
②由建国初期的安全和建设的客观要求决定
③由中国与美苏的关系决定: (2)含义: 并不意味着无条件服从苏联 ,或是与美的 绝对对抗。事实上,中国在联苏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独 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在抗美时,也存在一定条件下讲和的 一面。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具体内容有哪些? 2、建国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一、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削弱)
国 际 环 境
有 利
社会主义阵营 (建立)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高涨)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
C.不结盟
B.另起炉灶
B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练习2:(2015·湖南常德模拟)新中国成立 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 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答案 C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优质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优质课件
2021327chenli15时间时间成就成就意义意义194910194910195010195010与苏联等与苏联等1717个国家个国家建交建交195319531954195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原则19541954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1955参加万隆会议参加万隆会议2021327chenli16在近代都有在近代都有被被殖民主义殖民主义奴役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共同要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2021327chenli17时间时间成就成就意义意义194910194910195010195010与苏联等与苏联等1717个国家建交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政策195319531954195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题的基本准则19541954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新中国首次首次以世界以世界五大五大国之一国之一地位参加地位参加19551955参加万隆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的联系2021327chenli18莫斯科日内瓦新德里2021327chenli19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环境国家性质建国后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参加万隆会议1955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021327chenli20周总理外交经典语录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战后世界形势图
社会主义营
资本主义阵营
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课件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 可 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C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 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思考: 1、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2、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
A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 封锁中国的政策
B 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外交成就2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 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 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思考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会为众多国家接受, 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⑴ 符合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 旨
⑵ 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⑶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外交成就3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 国际会议
外交成就4
4、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 存异”方针
同:共同的遭遇、 (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任 务和要求。(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
和平的愿望)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26张PPT)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26张PPT)
பைடு நூலகம்
[史论形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 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 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 间的经济关系。
(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际关系应遵循平等的基本原则。
(二)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成就)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非洲民族 解放运动高涨形势下。 2、时间:1955年 3、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4、参加代表: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中国是 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 5、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 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6、阻力: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 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 解和疑惧。
4、内在联系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核心和基础。 ②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保证。 ③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 (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5、意义: ①国际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 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国内意义:是我国处理国与国关系,参与国际 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 局面奠定基础,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7、成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8、成功原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 促 进——体现中国的作用(历史纵横) 9、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 多的亚非国家建立是外交关系——1950年第二次 建交热潮。 ②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 会议(特点)。 ③会议铸就了万隆精神: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 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 友谊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 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1949.10.3) 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保加利亚(10.4)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10.6) 瑞典(1950.5.9) 朝鲜(10.6) ——第一个与中国 捷克斯洛伐克(10.6) 建交的西方国家 波兰(10.7) 英国 蒙古(10.16) ——最早承认中国的 民主德国(10.27) 西方大国(1950.1.6) 阿尔巴尼亚(11.23) 1954.6,互设代办处 越南(1950.1.18)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 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 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回答: 1、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2、会议出现什么危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 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
帝国主义干扰破坏和与会国产生矛盾和分歧 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求同存异”
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异”指的是什么?
—— 周恩来
新旧中国外交的根本区别:
“跪倒在地办外交”
“挺直腰杆办外交”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萨本望
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 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 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知识梳理 外交基本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苏联 美国
资本 主义
对立
社会 主义
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给新生的中国带来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形势?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建国后的外交形势
主要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有利: 不利: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思考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会为众多国家接受, 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⑴ 符合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 旨 ⑵ 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⑶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联合国宪章》(1945)的原则和宗旨:
• 宗旨: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 权利权力及自决原则为根 据的友好关系; 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 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 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 题,并不分种族、性别、 语言、宗教,增进并激励 对于全人类的人权及基本 自由的尊重; 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以达到上述共同目的。
利 大
弊多
一边倒?
联苏中间 道路源自附美新中国实行 “一边倒”方针必要 性? 苏联 美国
资本 主义
对立
社会 主义
①由国家性质决定;
②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
③由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决定。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外交成就1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 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 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同:共同的遭遇、 (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共同的任 务和要求。(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
共同要求)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4、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起什么作用?万隆精神是什么?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万隆精神: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
纵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个阶段:
Ⅰ 20世纪50年代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Ⅱ 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Ⅲ 改革开放后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昨 日 的 思 考
共同探究
屈辱
你能用一两个词 概括旧中国的外交 历史吗?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 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 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2、国内原因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 英明的外交决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成就5
一九五五年四月,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万 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 谴责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 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 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 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 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5、 “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求同存异”方针使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理解,有利 于亚非国家团结一致,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有 利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
外交成就的原因:
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
1、国际原因
2 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 3 亚非拉许多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赢得 民族独立 1 卓越 的外交家
新 中 国 一边倒 初 出现第一次建交热潮 期 初期实践成果 的 与苏联结盟 外 交 外交政策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走向国际舞台
外 交 成 就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外交政策的制定 1949
初期实践成果 1949——1950
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3
走向国际舞台 1954 1955
材料一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 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 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 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 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 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开始就中印关于中国西藏与 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 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双方同意,五项原则被载入了
该协定。图为1954年4月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印驻华大
使赖嘉文在北京签署上述协定。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 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方针 含义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 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另起炉灶” 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 平等外交关系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 “一边倒” 在国际交往中不 义阵营一边 致处于孤立地位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
“打扫干净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 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 屋子再请客” 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 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 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 系的基础。
(1949.10—1950.10)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外交成就2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 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A、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 取敌视态度,不与中国建交; B 、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 建交并互派大使; C 、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 处于孤立地位;
外交成就4
1954年日内瓦会议 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 相国际舞台,周恩来 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 想象的精彩.中国在 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达成《关于恢复印度 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 议》,从而结束了法 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 达八年的殖民战争,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 世界的紧张局势。中 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 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
A 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B 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
外交成就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
2、发展完善 3、内容分析 4、意义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土完整(最基本) •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内政 • 平等互利 • 和平共处
内容上更加充实、 完整和条理化,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 原则:
各国主权平等;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会员国不得侵犯它国的领土完 整或政治独立; 不得干涉它国内政;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非会 员国遵循上述原则; 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在本质上 属于任何国家内管辖的事 项,但这项规定不应妨碍 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以 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