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课 教案范文

高中政治课 教案范文

高中政治课教案范文教案名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2. 难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运行机制。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运行机制。

3.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然后进行汇报。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是否深入?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高中政治教案模板5篇

高中政治教案模板5篇

高中政治教案模板5篇高中政治教案模板5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教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高中政治教案模板篇1一、设计思想通过汽车价格变动这个生活例子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汽车价格涨跌的等经济现象,来发现、总结、归纳经济的常识。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视频、文字、图片资料等信息有机整合,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做到教学直观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二、教材分析教材第x课是接着第x课货币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的。

用货币购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毫无疑问会涉及到价格这一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因素。

经济生活中价格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由浅入深地介绍价格变化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

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产生的这些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价格变化还对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本节知识也是新课标中新增内容,教师必须讲得透彻,而且也要讲得生动有趣。

三、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

对生活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

他们正需要在学习中加深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七篇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七篇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七篇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篇1一、总体思路以课程标准、省颁的《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复习课模式,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能力。

具体讲:1、以培养考生的学习方法为根本。

考能力知识是基础,而获得知识和能力,方法具有根本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有了一定文化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应把培养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高考中这失分那失分,根本原因是学、练、考不得其法。

2、以全面培养素质为目标。

指导学生以全面的联系观点抓学习,在学习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开展身心保健活动,又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促进文化学习兴趣与效率的不断提高。

3、以考生为主体。

考试中取得成功取决于考生自己,讲方法、练素质,也取决于学生积极性,在政治课教学复习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总之,要引导学生抓住根本,把握方法,跳出题海,提高效率。

二、具体设计1、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基础能力过关。

①目标:根据学生实际,依纲据本,系统全面复习高中政治高考考点,逐一落实,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知识。

②措施:第一: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模块安排按单元从考点、重难点、易混点、典例分析、讲练结合、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第二:一定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文综考试下的政治试题基础性非常突出,漫画取材于课本,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可适时采取默写和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

第三:加强学法指导,重视训练学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

尤其加强探究题、评析题的解题技巧训练。

第四:继续开展课前时政演讲,把时政学习常态化,“化整为零”。

人教版(202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全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人教版(202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全册的内容。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教材中的关键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掌握相关的分析和评价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鼓励互动和讨论。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包括人教版(202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全册的全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 [单元一:党的纲领和基本经济制度](unit1.md)2. [单元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unit2.md)3. [单元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unit3.md)4. [单元四:中国的领导](unit4.md)5. [单元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度](unit5.md)6. [单元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度](unit6.md)7. [单元七:地方政府和自治区政府](unit7.md)8. [单元八:政党制度与多党合作](unit8.md)9. [单元九: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unit9.md)三、教学方法与活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包括:1. 阅读教材并分析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2.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通过互相交流和思考来加深理解。

3. 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

4. 学术写作和口头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评估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课堂小测、作业和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学术论文或项目报告,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口头表达和演讲比赛,评估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 互评和自评,激励学生互相研究和改进。

通过以上教学评估方法,我们将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课教案

高中政治课教案

高中政治课教案第一节:引言政治课作为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素养以及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展开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以便更好地进行高中政治课的教学。

第二节:教学目标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了解国家政治制度,掌握基本的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持者。

第三节: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交互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了解政治知识。

第四节:教学内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政治基本概念、国家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政治的本质和作用,了解国家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国家法律法规,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第五节:案例分析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治知识。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事件或者政治现象,通过分析其背景、原因、结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政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第六节:课堂讨论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或者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第七节: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

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国家政治机构的运作,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政治决策的过程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高中政治教案【优秀5篇】

高中政治教案【优秀5篇】

高中政治教案【优秀5篇】篇一: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学目标1、阅读课本P43,找到并说出政府的含义和具体要求,能够在合作探究和选择题中做出正确判断,准确率达90%。

2、阅读课本P43-44,找到并记住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依法行政的意义。

3、阅读课本P44,找到并说出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及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和防止决策失误的措施,能在合作探究和选择题中做出准确判断,准确率达90%。

4、通过演讲,能够培养自身的法治和责任意识,感悟政府的依法行政,自己也能为其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1、政府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2、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依法行政的意义。

教学过程1、自主回答预习检查问题:⑴依法行政的含义——针对学习目标1⑵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针对学习目标1⑶权力行使的环节——针对学习目标32、情境导入:观看《投其所好》的反腐题材的小品,感悟出国家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不能滥用,应该依法行使!3、问题探究一——针对学习目标2⑴探究问题:暴力执法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⑶展示内容:小组1展示:暴力执法泛滥下去,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人权。

小组3展示:暴力执法泛滥下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不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

小组5展示:暴力执法泛滥在全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推动全社会尊法重法守法。

⑷师点拨:各组展示地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公民、政府、法制建设。

4、问题探究二——针对学习目标1⑴探究问题:分析三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个具体要求?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⑶展示内容:小组2展示:第一组镜头体现了合法行政。

小组3展示:第二组镜头体现了程序正当。

小组6展示:第三组镜头体现了权责统一。

5、问题探究三——针对学习目标3⑴探究问题——材料中政府是如何决策的?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⑶展示内容:小组4展示:“通过网络调查、走访社区等形式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民主决策;小组6展示:“聘请专家对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体现了科学决策;小组8展示:“政府法制部门要负责对决策内容进行合法评判”体现了依法决策。

普通高中政治教学教案

普通高中政治教学教案

普通高中政治教学教案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学教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份普通高中政治教学的教案范本,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案的开头部分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应该涵盖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形成。

例如,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掌握民主与法治的基本概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接着,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紧扣教材,同时结合时事政治,使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例如,在讲解“民主”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最近的社会事件,让学生讨论并分析其中的民主原则是如何体现的,这样的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一环。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中心,因此,教师应当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例如,在进行“法律与道德”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理解法律的作用和道德的重要性。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不可忽视。

教师应当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观点,给予适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种双向交流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案的最后部分,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作业和评价方式。

作业应当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价则应注重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是结果,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一个高效的政治教学教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师生互动及合理的作业与评价。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题为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5篇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5篇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5篇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1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2.提示与建议(1)演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如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间的关系。

(2)策划一个项目:如学习生活中的课程组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

二、高考考点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知识梳理】1、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及要求(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具体说来,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3、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

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了。

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辩证法等。

2. 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商品与货币、剩余价值等。

3. 政治学:国家与政府、民主与法治、国际关系等。

4. 法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立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结合时事热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6.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小组合作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

2. 教学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6篇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6篇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本框题是本课乃至于本单元教学的落脚点。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是为了使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消费观指导自己的消费,所以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正确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认知图式。

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1、知识分析从地位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的三课的第2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而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其正确消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因此,它在整课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教学的关键部分。

从具体内容看:本框题包括两目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两个问题,其内在联系是先分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合理的消费者。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1)关于消费心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但是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

认识源于实际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认识的形成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指导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各种消费心理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一旦形成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

所以在教学中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或提供典型案例,去分析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呈现不良消费心理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体会、感悟、认同正确消费心理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分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本教案旨在针对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份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政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政治理论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政治学科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 政治体系的结构和职能;3.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运行机制;4. 政治参与与国家治理;5. 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讨论和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与学生讨论政治相关话题,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概念澄清:向学生介绍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确政治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探讨政治体系的结构和职能,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运行机制。

4. 辩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性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政治参与与国家治理的关系,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5. 观点交流:引导学生展开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

2. 教师评价: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发挥创新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统编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统编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课程课时2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高中政治必修1统编版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教材主要围绕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展开。

首先阐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提供历史背景。

接着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阶段和标志性事件,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时期的斗争情况。

最后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以及对中国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四、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学生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对党的认同和拥护。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认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事件的能力,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对策略。

3.法治意识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相关法治探索实践,使学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4.公共参与激发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相关探究活动,提高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包括重要事件和阶段划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深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理论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关键问题,激发思维和表达能力。

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战略决策等内容,增强理解能力。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归纳总结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三大领域中的事物变化和发展规律。

2)学生通过合作研究,理解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同时培养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辩证思考,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1)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新事物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广泛的社会需要。

2)学生通过辩证思考,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各种错误标准,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辨和认识其错误的实质。

四、价值判断,关注社会生活1)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讨论,认识到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2)学生通过对苏南模式的分析和讨论,关注社会生活,理解和谐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达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同时,紧扣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统一,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维度发展。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思辨能力。

本文通过引入南京长江大桥炸与不炸的讨论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并结合人类的进化图,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也是变化发展的。

同时,从三大领域列举相关事例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让学生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变化发展的。

接着,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判断哪些事物属于“发展”,进而认识到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再次分析六幅图片,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并掌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最后,通过播放情景小品《传统与时尚的冲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评析小品中的相关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传统与时尚的看法。

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进一步归纳出判断新旧事物的错误标准。

最后,展示《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苏南模式下的环境之痛》,让学生畅谈感想,鼓励学生以网民身份,发email到省长信箱,为江苏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5篇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5篇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5篇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能力目标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学难点: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和平与发展就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学生活动:在图片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主学习本课涉及的2个概念:和平与发展的含义。

学生独立查找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之间修正补充,完成相关概念的建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2、精讲点拨探究一:在当代,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什么呢学生:学生各抒己见,并利用手头资料,讨论出课文主要内容: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探究二:你是怎么看待当前的和平形势 (学生分组讨论)1. 各小组进行交流,相互之间展开讨论,学习别人观点。

教师:当今的和平形势仍然很严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探究三: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那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呢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均为罕见。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全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了《政治与生活》、《政治与经济发展》、《政治与法律》、《政治与文化》等主题,涵盖了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政治学科的相关问题。

- 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政治学科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政治与生活1.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个人生活中的政治问题,并汇报讨论结果。

3.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政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二课时:政治与经济发展1.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析历史事件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当今社会中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第三课时:政治与法律1. 探究法律与政治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政治属性。

2. 分析法律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3. 通过讨论案例,深入理解政治与法律的相互影响。

第四课时:政治与文化1.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作用。

2. 探讨政治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分析政治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关系,并进行思考性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教材- 多媒体设备- 课堂讨论案例以上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想,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中政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政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政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一个单元,旨在通过整体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学科的核心概念、原则及其实践应用。

具体任务包括:系统地教授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的正确认识;通过案例分析和时事讨论,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度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面向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他们在经过初中的政治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但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质疑和挑战权威,这为政治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如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际政治格局等。

(2)学会运用政治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对政治现象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

(3)培养运用文献、网络等资源搜集政治信息的能力,学会整理、归纳和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4)掌握政治辩论、讨论的基本技巧,提高沟通、表达和说服他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时事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

(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政治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感情,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不同的政治观点,形成包容、开放的心态。

(3)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态度。

2023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5篇

2023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5篇

2023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5篇2023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设计1一、重点难点1.重点各类银行的职能2.难点银行的体系和职能二、教学方法本框介绍的是各类银行的性质特点,学生较易发生职能上的混淆,因此,采用对比的方法,较能鲜明地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便于掌握。

同时可采集部分资料,给学生加以介绍,加深对有关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比较导入法问学生见过“中国银行”没有;见过“中国人民银行”没有二者是不是一家银行如果不是,那它们有什么区别有关内容就是本框所讲的。

引出本框内容。

2.复习提问式为了使导入新课做到承上启下,可采取先复习再导入的方法。

设问:银行的含义是什么银行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对其内容的回答,进一步指出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见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银行,那么我国银行是怎样分类的各自的职能怎么样这便是第二框的主要内容。

3.直述导入式本框题的基本内容是讲银行的主要职能,根据第一框题的内容,已经大体介绍了银行的基本业务。

所以本框题就从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做的具体工作入手,引出这些具体工作不是某一家银行所能承担的,而且同是贷款,像三峡工程、工商企业或农村居民个人,情形也是不一样的,这就直接引出了了解银行分类及其职能的必要性。

主体内容教学1.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讲清一点,我国现阶段银行分类和依据是按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2.各类银行的性质和职能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各类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然后完成以下表格:投影表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上表,教师加以总结。

投影资料1:中央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无论是银行金融机构,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都要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和管理。

中央银行的设立,使得政府拥有了一个管理全国金融机构和货币金融活动,从而能有力地贯彻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权力机构,所以,人们常把中央银行称为“银行的银行”。

投影资料2:商业银行是我国在1994年金融体制改革中由过去的专业银行改变而成。

高中政治课教案设计

高中政治课教案设计

高中政治课教案设计导语:高中政治课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解析。

一、教学目标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政治知识和参与政治实践,使学生具备批判思考的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国家理论体系:从国家的概念、成立、发展和演变等角度讲解国家理论体系,使学生了解国家的本质和作用。

2. 政治制度与法治: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对国家管理的重要性。

3. 政治经济学:学习基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掌握经济与政治相互关联的理论和实践。

4. 政治文化与道德: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和道德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5. 政治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政治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分享观点和进行互动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政治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4. 视听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和图像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5. 辩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辩论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问题回答的数量和质量、参与讨论的积极度等。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如阅读笔记、课后习题等,检查他们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考试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和思维能力进行评价,考察他们对政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结语: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多样化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课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课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课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的内容,该课程主题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公民权利的含义、来源和保障,以及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内涵和关系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本节课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和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内容和法律保障,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和范围。

(2)了解公民义务的含义、种类和履行方式,明确公民义务在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身权益和履行义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珍视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热情,提高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是实现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重要基石。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维护自身权益与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教授年级:高中二年级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我们的民族精神》
授课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节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感知,使学生增强对其的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并在学习中逐步内化,升华其情感,陶冶其情操,激发正能量,增强其责任意识,并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行动报效祖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为新时期合格的社会主义有志青年。

☆知识目标
1.了解感知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核心
3. 理解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4. 认识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5. 内化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意识
☆能力目标
1.可以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2. 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3. 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4.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2.理解爱国主义的实质
3掌握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主要
4.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一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
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人民顽强抵御外敌、建立新中国、申奥成功等相关图片以及聆听国歌,使学生感悟并思考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所体现的是什么精神。

(4分钟)
学生回答: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等
教师评价总结:体现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爱国等)——1分钟
教师:举出具体的例子,如修筑万里长城、苏武牧羊、抵御外敌、
文天祥的事例、郑成功收复台湾等让学生体会其中所体现
的民族精神——2分钟
学生活动:集思广益,举出更多实例,并指出所体现的民族精
神——2分钟
2.学习探究——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71-72页的内容,并思考总结(3分钟)教师补充升华:它的作用主要是:(4分钟)
●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

●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

↘凝聚力量的作用;激励人心的作用;具有“支柱”功能;
指路明灯”的作用;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
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
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重点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以及浏览图片(72-76页)归纳总结民族精神内涵的几个方面〖-3分钟〗
教师:通过你们的阅读及思考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2分钟)主要体现:



✓自强不息
4. 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当代中学生营应该怎样践行?(一分钟)
学生举手回答:努力学习、发扬优良传统等
教师活动:ppt向学生展示几组图片例如:抗日救国的先烈、西藏、新疆的反分裂活动等
教师点评(3分钟):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我们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成为栋梁,建设祖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辛勤劳动,建设祖国
◆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彩
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性
重点掌握和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体现
教师板书(2分钟)
a)新民主主义时期: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岩
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b)改革开放新时期: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6.重点:熟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师活动:用ppt向学生展示世界形势以及中国目前所面临
的国际困境——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等(3分钟)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观看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的感受,进而选
派代表归纳总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
要意义。

(3分钟)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书写板书(3分钟)
✓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方面
✓国际竞争力方面
✓社会主义建设方
六、巩固练习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如下习题: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 ,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中华民族之魂。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和
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3.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
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4.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 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主题。

5.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本质上是一致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是,。

4.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5.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___的历程之中,体现在的各个时期。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鲜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