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教案及点评

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教案及点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一中田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将知识的传授过程转变为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生成和构建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紧扣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统一,力求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列举具体事物,在判断分析中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并进一步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走出判断新旧事物的认识误区。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三大领域来认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变化与发展的分析判断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并能用发展的观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从对苏南模式的分析讨论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解和谐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关注社会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
本框中心内容是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而理解发展观的关键是对发展实质的理解,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有助于认清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区分和把握。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标准,而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如果不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就难以分辨和认识其错误的实质。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激发思维,引入课题(1)展示资料:《南京长江大桥:炸还是不炸?》(学生对此发表个人看法)(2)针对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归纳,让学生初步体会“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一哲学道理。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回忆和巩固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支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帮助学生积极乐观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增强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动性。
学情分析此课是面向高三学生的专题复习课,学生在高一阶段学习了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对宏观调控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此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
这一知识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这一考点上经常丢分。
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专题复习,一方面整合知识,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提高答题正确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手段、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歌曲导入评论自编歌曲《宏观调控之歌》导入主题邯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四中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我相信邯郸四中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邢台一中的政治教师赵明强,很高兴来到邯郸四中与各位同学交流,我希望这节课能感受到你们的热情和优秀。
好吗?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段歌曲,有一个要求:请大家仔细体会歌词并思考这首歌的主题。
(播放音乐)熟悉的旋律、全新的歌词,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这段歌曲是由我的一位同事改词并演唱的,请大家告诉我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对,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幻灯展示课题)作为一节专题复习课,本节课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
活动2【练习】温故知新、构建网络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温故知新、构建网络】,课前我们发了学案,其中第一部分需要大家填空,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完成这个知识网络图。
……(学生填充期间教师写板书——知识框架简图。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政治必修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基本含义,明确实现收入分配的意义以及基本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分配方案,领会分配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多视角探究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缩小收入差距的价值和意义,为今后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作准备。
新设计学情分析经过高一的学习学生有大致的了解,但知识的遗忘,他们也是似懂非懂,这个知识点属于重难点,所以需要老师重点讲解。
重点难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教学过程教师强调:设计分配方案实际上是要我们来切分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新“蛋糕”(国民收入)。
如何将这个“蛋糕”分好,看似简单,事实上却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第一,“蛋糕”是生产企业的劳动者制造出来的,分“蛋糕”先应在企业内部进行(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这时,就应该考虑企业和劳动者这两个因素。
第二,企业的生产不是孤立的,这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
这样分“蛋糕”时,还应考虑代表一定社会的国家这个重要因素(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叫再分配)。
第三,综合起来,“蛋糕”可分为三大块,每一块分多少大家才都没有意见,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就是要综合考虑两大要素:效率与公平。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记录,并归纳总结。
(一)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我们这里讲的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1.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强调: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平均主义是不管付出劳动的多少、不管创造财富的多少,一律实行绝对平均的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分配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全国高中思想政治素质课程一等奖教学设计价格变化的影响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化的含义,并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评价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二,学生研究目标的要点:1.知识目标:了解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之间的一般规律。
要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理解替代品和补充剂的含义。
◎了解商品价格变化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能力。
◎运用商品价格变化影响消费者需求的相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能够根据商品价格变化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
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进步参与经济举动的实践本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变化,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价格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是学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讨论和探究教学法是主要方法。
课程计划设计-同学们,我们都在经济生活中,时刻感受着生活价格的变化。
1的影响。
不久前,学生们利用周末做了一份关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糊口影响的调查报告。
学生们构成操演小组,或者观光大型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采取访谈、成绩单、问卷等形式。
调查城市居民。
基于各实践小组的调查结果,我将向大家展示两个更具代表性的调查报告:(1)调查对象:超市员工物价上涨的影响:①肉类贩卖的下降。
(2)鸡蛋和海鲜贩卖增长。
(3)大米、面条和蔬菜的贩卖变化不大。
(4)特价期间销量增长。
(2)调查对象:行人和物价上涨的影响:(文字记录)①不能加油或吃肉。
2)月支出增加,但必须购买食品,一些有价值商品的消费减少。
(3)私家车使用量减少。
4)用海鲜和鸡蛋代替猪肉,尽量用电器做饭。
(5)跟着价格的上涨减少商品的购买。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分工,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关心国内外时政的良好习惯。
2.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评论通过快递哥窦立国的演讲视频导入活动2【活动】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评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加强宏观调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活动3【活动】重难点突破评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1)什么是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含义分解:①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③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2.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政治必修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2)

课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2015.4.16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和评价四种消费心理
2、理解并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各种消费心理的能力
2、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
3、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自觉
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难点: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根据新课程“重探究、重过程、重体验”的理念, 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图片等),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言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
准备
图片资料、探究问题、幻灯片课件
板
书
设
计。
【教学设计】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教案及点评

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教案及点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将知识的传授过程转变为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生成和构建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紧扣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统一,力求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列举具体事物,在判断分析中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并进一步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走出判断新旧事物的认识误区。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三大领域来认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变化与发展的分析判断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并能用发展的观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从对苏南模式的分析讨论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解和谐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关注社会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
本框中心内容是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而理解发展观的关键是对发展实质的理解,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有助于认清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区分和把握。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标准,而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如果不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就难以分辨和认识其错误的实质。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激发思维,引入课题(1)展示资料:《南京长江大桥:炸还是不炸?》(学生对此发表个人看法)(2)针对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归纳,让学生初步体会“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一哲学道理。
【K12学习】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能辨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教案设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刻感受着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1的影响。
前段时间,同学们曾经利用周末,做过一份《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
同学们组成实践小组,或者走访各大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在街头巷尾,采取访问、笔录、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
综合各实践小组的调查结果,我把两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大家: (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价格上涨的影响:①肉类销量有所减少。
②鸡蛋、海产品销量有所增加。
③米、面、蔬菜销量没有太大变化。
④特价活动期间,销量增加。
(二)调查对象:行人、价格上涨的影响:(原话实录)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费增多,但食品类商品不得不买,一些贵重商品消费减少。
③使用私家车次数减少。
④用海产品、鸡蛋代替猪肉,尽量使用电器做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能辨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教案设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刻感受着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1的影响。
前段时间,同学们曾经利用周末,做过一份《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
同学们组成实践小组,或者走访各大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在街头巷尾,采取访问、笔录、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
综合各实践小组的调查结果,我把两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大家: (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价格上涨的影响:①肉类销量有所减少。
②鸡蛋、海产品销量有所增加。
③米、面、蔬菜销量没有太大变化。
④特价活动期间,销量增加。
(二)调查对象:行人、价格上涨的影响:(原话实录)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费增多,但食品类商品不得不买,一些贵重商品消费减少。
③使用私家车次数减少。
④用海产品、鸡蛋代替猪肉,尽量使用电器做饭。
⑤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的购买。
⑥对生活的影响不大。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一、价格的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咱班有两个同学根据我们的调查,模仿电视正在热播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段小品——《家有儿女之价格篇》。
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请特别注意其中有关价格的情节。
来自生活的报告人物:妈妈一一刘梅儿子一一刘星地占、:客厅内妈妈:(提着满满两大袋东西,累得气喘吁吁,推门进来)刘星刘星,快来接东西! 可累死我了!2儿子:(快步过来,接过妈妈的袋子):呵,真沉呢!咱家中大奖了您这么可着劲儿的往家买妈妈:哎,刘星,今天我可遏上好事了。
今天商场在搞优惠大展销呢,要让利消费者。
心动不如行动,我就赶紧行动了。
对了,刘星,我给你买了件羽绒服,快试试。
儿子:啊这大夏天的您买羽绒服干啥啊妈妈:(有点得意)你看哪,这些羽绒服,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我给你和,J、雨、小雪各买了一件。
儿子:我看啊,您是被人给忽悠了。
妈妈:小孩子你懂什么啊。
儿子:那这一包呢,这包东西也是优惠商品妈妈:哪是优惠啊那价格,嘿,涨得比商场的电梯还快呢!儿子:(有些困惑)我就奇了怪了,上次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非要等降价再买,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呢妈妈:你就看吧,这猪肉、鸡蛋、大米、白糖价格虽然都在涨,可也总得买呀,总不能把脖子扎起来吧。
.儿子(噘着嘴):哎呦妈啊,告诉你买点儿猪肉回来做红烧肉,你怎么就买了这么点啊妈妈:你就别提这猪肉了。
那价格涨得都快赶上火箭了!这猪肉没法吃了,以后就吃鸡蛋吧,鸡蛋也很有营养阿,我给你做蒸鸡蛋,炒鸡蛋,煎鸡蛋,鸡蛋汤儿子:好了好了,您快别说了,说得我都恶心了。
妈妈:嘿,你还恶心呢,这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人也多了,这鸡蛋的价格也在涨呢。
儿子:(有点疑惑)看这两大包东西,降价的买,涨价的也要买,真是想不通。
探究问题: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却非要等降价再买。
”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么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买牛肉的人都多了。
”为什么呢能否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 31、一般规律探究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学生分析:总结:羽绒服在夏天处于销售的淡季,供过于求,价格较低,消费者此时购买可以得到价格上的实惠,因此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
当2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我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说,也就是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这是价格影响需求的一般性规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探究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却非要等降价再买。
”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么分析:小品中涨价也买的商品:猪肉、鸡蛋、大米、白糖。
这类商品,价格往往相对较低,而且对于生活是必需的,属于生活必需品。
这类商品的需求量也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但是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
价格涨了,也不能把脖子扎起来不买;价格跌了,也不能买很多放在家里,因为会变质。
可以等降价再买的商品:汽车、高档家电、笔记本电脑、名贵首饰等。
这类商品价格昂贵,并不是生活必需的,属于高档耐用品。
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往往显著减少对其的需求,甚至暂时不需求:而在价格下降时,人们也会显著增加对其的需求。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到价格的影响较大。
3、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探究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也多了。
”为什么呢能否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分析:猪肉和鸡蛋都很有营养,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部分需求。
两种商品功能相同或者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_需要,这两种商品称之为互为替代品。
猪肉和鸡蛋属于互为替代品。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人们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
4我的生活体验:很多家庭主妇,包括我,在肉价上涨之后,就经常用鸡蛋炒菜了。
类似的商品还有哪些请同学们举例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举例:教师举例:汽油和汽车——引出疑问:汽油和汽车属于互为替代品吗分析:对照含义,汽油和汽车不是互为替代品,而是互补商品。
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作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会使该商品需求减少,也会使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随之减少。
我的生活体验:我家买了汽车,油价上涨之后,如果没有特殊事情,就骑自行车上班,健身环保又省钱。
学生举例:、可见,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把我们刚才共同探究学习的成果总结一下:一、价格影响生活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生活是门艺术,消费是门学问,如何利用消费的学问,创作生活的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把握和运用价格影响需求的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把自己有限的收入,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价格的上涨,生活的压力之下,仍然可以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经济生活中,价格的涨落是最正常的一种现象了。
对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积极面对,乐观生活。
大家一定也感受到了,最近物价已经开始逐渐下降,一直备受我们家庭关注的猪肉的价格,在持续上涨的势头下也开始有所回落了。
二、价格影响生产猪肉价格下降之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反响呢让我们继续来关注《家有儿女》,倾听来自生活的声音——《家有儿女之价格篇(续集)》。
5来自生活的声音人物:妈妈一一刘梅儿子一一刘星表舅一一某养猪大户地点:客厅内叮咚叮咚妈妈:来喽来喽。
(热情地)哟,大表哥啊,快请进快请进。
刘星,快给你表舅倒水。
表哥,你怎么有空来啊,听说你在乡下养猪j雇人数钱都数不过来呢表舅:这倒是真的,我前些日子贷款办养猪场,银行的人在帮我数贷款呢。
妈妈:哦。
表哥,你这提的啥呀我说你来就来吧,客气啥啊。
表舅:这是我自家的猪宰杀的肉。
全国人民都知道你家没肉吃了,今天我特地给刘星带了一块,自己的肉,别客气。
妈妈: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刘星,快谢谢你大表舅。
儿子:(有些痛苦)啊,又是猪肉阿,最近猪肉价格一降,我妈这两天饭桌上没别的了,吃的我都快长猪毛了我。
妈妈:你不是爱吃吗让你一次吃个够。
表舅:都是让这猪肉闹得。
我也是为猪肉来的。
妈妈:怎么回事啊表舅:这不前两年吧,看人家养猪赚钱,俺也养,结果猪肉价格跌到底了,没办法,俺赔了钱把猪都杀了卖了吃了。
这吃下去还没消化呢,猪肉价格那涨的..(快赶上火箭了。
俺赶紧地贷款买猪建养猪场,心想这下可赶上好时候了,这投进去的钱还没回来呢,猪肉价格叉跌了。
俺这回回养猪回回赔,把头都想成猪脑袋了也想不明白。
你家老夏是大知识分子,帮俺想想主意。
.儿子:杀猪焉用宰牛刀,不就是个猪肉的事吗,我帮你想。
.妈妈:(严厉地)刘星,太人说正事呢,你别乱吹阿,小,心闪了舌头! -儿子:妈,我今年上高中了,好歹也算个小知识分子吧,我正学习经济学理论呢。
学以致用嘛。
表舅:那是学问挺高的。
俺就拜托你了。
提出探究问题一一探究问题1:猪肉为什么重新回到了家庭的餐桌6学生分析:因为最近猪肉价格下降了。
探究问题2:近期猪肉价格为什么会下降学生分析:教师总结:从20XX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高涨,养殖户的利益显著增加;而且,国家加大对养殖户的补贴力度。
在各种利益刺激下,生猪饲养量迅速增加,猪肉供给得到了保证,持续高涨的猪肉价格在20XX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回落。
(填图)猪肉价格上涨—一农民盈利——扩大养殖规模——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下跌疑问:前期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学生分析:教师总结: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20XX年,猪肉价格跌到低谷,农民养猪不赚钱:而饲料价格上涨后成本压力增大,养猪很难盈利,一些地区农户就开始退出生猪养殖。
再加上南方生猪蓝耳病以及雪灾的影响,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
(填图)猪肉价格下跌——农民亏损——缩小养殖规模——供不应求——猪肉价格上涨把这两个阶段联系起来:价格下跌获利减少生产缩小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生产扩大获利增多价格上涨可见:价格调节生产从价格对生产调节的这一过程,我们也可以发现,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使价格呈现出一种波动,这正是价值规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