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精选18篇)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精选18篇)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精选18篇)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篇1我与孩子同成长有人认为,后进生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像,落后面貌变不了样。

”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我却不这样看,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要想教育好后进生,就需要教师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看待,不冷淡,不讽刺挖苦,不误解,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

我的教育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班有个学生叫覃乐洋。

上课时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和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常常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人头痛。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了我,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于是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进行思考:作为老师的我在纠正自己学生的错误时,我的心态是否会直接影响我所要采取的教育行为呢?我是否有一些过激言行呢?也许作为教育者的我有时是不经意的,也许是当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起气来呢?但是对学生覃乐洋的内心伤害来说是很深的,或许会让他一生都难以抹去.如果我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以正常的心态来处理学生的错误,我的教育行为就会成为教师行为使特出权利的变种,就会变成教师非正常情绪的宣泄.如果我只是图一时宣泄的痛快,出了事儿,没人给我担着啊.因为我的这种行为不受任何保护.甚至是违法的啊.我该怎么办? 这么多年来, 覃乐洋感觉在家庭或者班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于是.为了汲引他人的关注,他可能就回下意识地制造一些小状况,以便引起他人特别注意,他给老师我们捣乱,最起码说明他从心里是喜欢这个老师的,只是他对喜欢老师的表达方式不对, 或且他不会表达. 覃乐洋是头脑聪明,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孩子.但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长忙于工作或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他,造成了他情感的缺失.在加上他家庭的教育也就走向了误区,只关注学生覃乐洋的成绩和分数,而教师有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被应试教育代替了,不仅没有到弥补家庭情感教育空缺. 而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需求也出现了漏洞.在我们老师眼里,学生们的思想,感情,心理,欲望,要求,想法统统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年级排名等等.因此孩子们只是我们老师完成任务的工具,是升学率上的一个数字,是光荣榜上的符号.而我们的孩子却成了孤家寡人了。

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不佳。

为此,本文以情景导入法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张老师,在教学《小草》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张老师决定尝试情景导入法。

三、案例实施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课前准备:张老师收集了关于小草的图片、视频资料,并制作成PPT。

(2)课堂导入:上课伊始,张老师播放一段关于小草的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小草的生命力和顽强精神。

接着,展示PPT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草的外貌特征。

(3)提问引导:张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草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小草的相关知识。

2. 情景模拟,深入理解(1)角色扮演: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小草、阳光、雨露等角色,模拟小草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景。

(2)讨论交流:各小组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讨论小草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3)分享心得: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张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3. 拓展延伸,提高能力(1)写作训练:张老师布置一篇以“小草”为主题的作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描绘小草的成长历程。

(2)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小草的书籍,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四、案例反思1. 情景导入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在本案例中,张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情景导入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育实践教学案例范文(3篇)

教育实践教学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小学语文《夏天》一课为例,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蛙”、“蜻”、“荷”等生字,会写“青”、“绿”、“叶”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夏天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天的景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夏天的景色描写。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夏季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夏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说出夏天的特点,如:天气炎热、绿树成荫、青蛙叫等。

(二)新课教学1.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生字,并组词造句。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书写规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2.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景色。

3. 描写夏天景色(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夏天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天的景色。

(3)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描述,其他学生评价。

(三)实践活动1. 制作夏季手抄报(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夏季手抄报,展示夏天的美景。

(2)评选出优秀手抄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2.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青蛙、蜻蜓等。

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数学(3篇)

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数学(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案例以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为例,通过实践探索,设计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3)学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体会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3)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一块蛋糕被平均分成4份,我吃了其中的1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我吃了其中的1份”?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学习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答案;(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有20人是男生,求男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上传: 廖晓林更新时间:2011-9-24 阅读:406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江西临川一中廖晓林撰写1.短腿是这样伸长的——尖子生的培养札记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理”。

——题记2007年6月23日,高考分数查询开通后,人们第一时间传开了一个喜讯:临川一中高三(2)班的应届生吴振华同学以702分(语文121分、数学137分、英语138分、理科综合286分,加分20分)的高分位居全市理科排名第一、全省第二,录取清华是毫无问题的。

对于自己这份高考成绩,吴振华表示相对高一入学时有着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英语、语文发挥得不错。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更明白,老师们三年辛勤的汗水终于浇开了这朵璀璨的“状元花”。

我深知,吴振华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

他基础较好,悟性也高,但学习上文理不均衡,对理科兴趣很浓,特别是对物理有着很高的天赋,而文科成绩却相对比较薄弱,刚升高中时语文和英语只有90来分,出现了“限制因素”。

对此,我个人集合全体任课老师的智慧,为吴振华精心研制了一个“伸长短腿”的教辅计划:一、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继续培养他对物理的天然兴趣,让他参加物理竞赛培训,由物理学科骨干教师付建国担任主教练,悉心辅导,使他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争取清华、北大的保送指标;二、精心做好他的思想工作,激发他对英语、语文等文科的学习兴趣,根据他的学习情况精心定制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和实施方案,使他能够全面发展。

由此,真正意义地做到了“培优”、“扶弱”、“治拐”。

我先是让吴振华担任物理课代表,使他保持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彰显个性;到了高二,又将他升为班上的学习委员,突出能力,同时兼顾各个学科的学习。

与此同时,班上还为他专门订阅了英语、语文等文科方面的报刊资料,如《杂文报》、《满分作文》、《高考作文向导》、《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以开拓他的视野,为他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趣味数学课堂,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描述1. 课堂情境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有趣的数学图片,如“动物排队”、“数字猜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

(2)新授课环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新知识,如“数字接龙”、“找规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

(3)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一系列趣味性强的练习题,如“数学接龙”、“数字迷宫”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通过趣味数学课堂,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趣味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数学素养,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趣味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成功之处(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兴趣本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趣味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分析100例

【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分析100例

【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分析100例一、案例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在一个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小明在上课时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调查。

1.原因分析:(1)小明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2)小明的家庭环境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影响了他的学习情绪;(3)小明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如阅读障碍等,导致他在课堂上无法跟上进度。

2.解决措施:(1)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可以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3)教师可以针对小明的学习困难,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克服学习障碍。

二、案例2:学生课堂纪律问题在初中三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小华经常在课堂上讲话、打闹,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原因分析:(1)小华可能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无法遵守课堂纪律;(2)小华可能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导致他在课堂上寻找其他方式来发泄情绪;(3)小华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多动症等,导致他在课堂上无法安静下来。

2.解决措施:(1)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2)教师可以与小华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3)教师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帮助,对小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克服心理问题。

【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分析100例三、案例3:学生缺乏自信问题在一个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小李在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缺乏自信。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调查。

1.原因分析:(1)小李可能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导致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2)小李可能受到了同学的嘲笑或老师的批评,导致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3)小李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导致他在课堂上无法积极参与。

2.解决措施:(1)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美,帮助小李建立自信心;(2)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小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3)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小李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自信心。

教育实践教学案例分析(3篇)

教育实践教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案例以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为例,分析了教师如何运用互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草原》的主要内容,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美景。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是什么样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2. 互动环节(1)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草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朗读结束后,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朗读感受。

(2)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色的特点和行为。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3)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草原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草原吗?”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草原的美丽和独特。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随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文《草原》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得到培养。

三、案例分析(一)互动教学策略的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如朗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互动教学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高中教育教学案例范文(优秀5篇)

高中教育教学案例范文(优秀5篇)

高中教育教学案例范文(优秀5篇)教育教学案例篇一一年前,当我还在为走出自己的落魄而进行着无畏的抗争,我接手了20__级5班——这个个性突出,谁都感头痛臭名远播的班级。

走进这个班级,我是充满自信的,因为我相信自己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磨练,没有改造不好的班级。

兴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勇气支撑着,在报道注册的前一天,由原任班主任协助,我招来了范方宇、卓嘉、何纯阳等几个个性学生回校服务。

兴许这些服务的学生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将一个个学生最为看重的干部职位授予给他们。

尤其以冲动出名的范方宇竟然“荣升”为大队委。

而胆小怕事成绩不好的卓嘉也当上了中队长。

兴许正是这些超出常规的意想不到的规矩一项项出台,诸如杰出学生、班级名言、各项能手、特色朝会、轮换干部等一一展示出来,这无形地给曾经涣散的集体注入了从未有过的活力,给每个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期待。

集体在悄然间发生着裂变,学生在期待与希望中同过去告别,家长在惊喜中发现孩子正完成着质变……这些都是我能预测到的,因为前面的班级也是这样在我引领下走向了“成功”。

尽管改变固然可喜,但问题并不因进步而消亡。

于是,在进入到第二学月,我感受到了危机与沉重,一方面是蒙自豪、何纯阳、胡朝峻等学生学习非常吃力,另一方面则是李嘉杰、许健明、梁科等优秀学生的思想弊端逐渐显现,再加上班级似乎被某种的东西压抑着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我一直不曾解决的反思与奖状的均衡调空等一同暴露,使我有一种难以招架的感觉。

不过,面对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在一次又一次思考中寻找着突围。

庆幸的是,不管我的精神陷入到如何蛮荒的尴尬境地,但我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

因为思考,我终于发现了平凡的生命因执着而美丽,因为执着的美丽,我坚守出了蒙自豪八篇作文的奇迹,坚守出了改造姚飞的成功案例,坚守出了没有预想到的区级先进集体,坚守出来了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数人均成绩的飞跃……回望生命,遗憾与愧疚充盈在我的心间,因为走过的路不可能从不过,现在,我最需要做的,就是将身后的门关上,用思考的力度憧憬着生命的现在和未来……教育教学案例篇二《一次真好》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3篇)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科学探索》课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案例描述《科学探索》课程是一门以探究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本案例的具体实施过程: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以“磁铁的奥秘”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磁铁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磁铁有什么性质?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探究活动①观察磁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②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实验:a. 将磁铁分别靠近铁钉、铜钉、铝钉等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磁铁是否能够吸引它们。

b. 将磁铁分别靠近小磁针,观察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c. 将磁铁分别靠近指南针,观察指南针是否发生偏转。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磁铁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性质,以及磁铁能够使磁针和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特性。

③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磁铁的性质,如磁性、极性等。

④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

(3)总结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

三、案例反思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展示磁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磁铁的兴趣,为后续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 引导探究,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案例范文10篇

教育案例范文10篇

教育案例范文10篇教育案例范文教育案例范文(一):数学的人文性教学(多片断式)【案例背景】数学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幅儿童画: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

有人想,六比六,平均每只猫吃一条鱼,省得六只猫争抢打架。

听听一个学生是怎样说的:“太美了,舍不得吃!”多么具有人性化的语言啊。

说起数学,缺乏数学素养的人会认为数学是个枯燥乏味的学科,尽和抽象的没有情感的冷冰冰的数字打交道。

然尔数学其实是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性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资料、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提出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数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习得,更是学生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

数学不能仅仅当作是数学,更不能仅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它。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仅在于培养出能够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公民,我们还要让我们所有的人,成为幸福的人”。

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数学教学中更就应要以人为本,体现它的人文性。

我们对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现状调查。

对数学教学中教师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调查统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中要把这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教学的始终。

我们对不一样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有些教师的备课中有了体现,而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浓浓的人文性的课很少,能有所体现的也不多,更多的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学任务的完成。

我们有必要在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上作些探讨。

【案例描述】一、关爱——苛刻。

案例1:三角形的认识教学。

教学A:师:我们已经明白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为什么是“围成”,而不能说成“组成”呢?生:“围成”是指三条边连接起来。

而“组成”可能三条边没有连接在一齐。

师:对,他说得很好。

所以我们必须要说“围成”。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堂高中物理课上,教师采用趣味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并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节初中英语课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英语课文的图片和音频,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运用游戏教学法在一堂小学数学课上,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中学历史课上,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不同能力学生差异化教学在一节高中化学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制定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教学效果。

7.激发学生创造力在一节小学美术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8.情景模拟教学在一节高中英语口语课上,教师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9.创新教学方法在一堂小学科学课上,教师采用了实践性、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10.个性化辅导在一节中学数学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以上是10个教育教学典型案例的示例,每个案例都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这些案例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教学案例六篇

教育教学案例六篇

教育教学案例六篇1、全员育人由于我所教学科特殊性,每班每周仅有一节音乐课,所以我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非常有限,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个周二上午,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上课,预备铃已经响完,班里学生的说话声却还在继续,这个时候有一个女孩站起来用很大的音量喊道:“不要说话了,你们没有听到铃声嘛?吵死了!”但是其他学生依旧在自说自话,甚至有一个男生回到:“就你最吵你还管别人!”眼看气氛变得尴尬,我及时进行教学秩序的管理,同时避免了学生之间的直面冲突。

待学生安静后,我停顿了大概一分钟的额时间,让学生们自我冷静了一下,随后就刚才学生的冲突,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下思想疏导,“同学们,首先老师现在说的话没有批评任何人的意思,只是想一起来探讨一下碰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班委来组织课堂纪律,是班主任允许且没有任何义务的,因此我们应该感恩班委的付出与辛苦,但是因为班委跟大家一样只是一个初一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处理方式让大家不舒服了,我们不应该当面产生冲突,这样做会影响到自己、对方、甚至是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情绪,那么为了不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同学们可以私下向对方提建议,如果觉得不方便的话也可以由班主任或者其他认可教师进行转达。

我们应该给彼此一个成长的空间,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组建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说完后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我便开始了我的教学。

在接下来的一周我再踏进这个班级时明显感觉到气氛变得融洽了许多。

这件事让我非常欣慰,也切实体会到了全员育人的意义。

2、在课堂中建立自信一学期过得飞快,在本学期我负责了某年级十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回想这一学期的课堂是值得反思的,也让我有许多收获。

九月,我为孩子们上了第一堂美术课堂,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十分紧张的,因为不管是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对于我来说,我们彼此都是十分陌生的,所以第一堂课,在我进行了自我介绍后,我让学生们拿起一张小纸条,写下了几个关于美术的问题,我们互相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10篇

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10篇

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10篇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一):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一、问题的提出xxx是一个班上的一个捣蛋孩子,他不遵守纪律,上课随便,经常没有书本和笔,课堂上不认真学习,课下不完成作业,爱和同学打架。

问问理由不少。

为此老师没少批评他,但是效果不佳。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了彻底帮忙他改正缺点,我首先了解家庭状况。

他是一个外籍学生,父母带着他从外地来潍坊打工,因为父母都年龄比较大了,从小溺爱,加之父母都没文化,导致孩子养成很多不良习惯。

于是,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注,期望他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关爱。

1、捕捉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因为王卿轩的学习习惯和他家长不配合的问题,他的作业从来没有值得表扬之处。

有一次,他的一篇课堂作文写的有些水平,我当着全班的面读了出来,还对他赞赏有加。

看着他有点骄傲的表情,我打心里高兴。

之后他一有点成绩,我就表扬,还把他写的一首小诗,贴在后墙的展示板上。

2、课间谈心,拉近师生距离。

自从得知这孩子的家庭状况,我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我想我就应走进这个孩子的心里。

我开始慢慢接近他,跟他聊天。

聊他的爱好和兴趣,聊他的特长和得意之处……虽然他一向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貌,看着确实不让人喜欢,但我还是会刻意地去摸摸他的头。

平日,我经常让他给我干一些事情,干完后及时给予表扬。

遇到不完成作业,就让他在我的办公桌上写,这样他就会不自在,问我能不能回教室完成,我说不行,在我面前写,他很快就写完了,我警告他,以后再不完成作业就到我办公室写,一段时间作业单上没有他的名字。

我感觉到从那一天起,他开始喜欢我了。

经常告诉我班内的新状况。

三、效果为师之道,在于以身作则,用行动感染学生,成为表率。

我想我会更有信心地用自己完美的心灵和辛勤的劳作去引导这些可爱的孩子茁壮成长。

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二):问题的提出说谎是一种用语言虚构、捏造事实来掩盖自己的意图,或用不正确的方式隐瞒部分或全部事实的欺骗行为。

教育教学实践类案例(3篇)

教育教学实践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导向。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其教学目标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以某中学八年级语文课堂为例,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实践。

二、案例实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字词、句子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爱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课文第一、二段,重点分析父亲的背影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父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父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父爱是什么?父爱有哪些表现形式?从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1)课文描写了父亲哪些行为?(2)这些行为体现了父亲的哪些品质?(3)你从这些行为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父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分析父亲的背影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父爱。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给予评价和补充。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 总结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手法,如对比、细节描写等,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案例反思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教学案例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

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

我说:“仙女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

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

A 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我肯定了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接着,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己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

”我称赞道。

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

这时我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

”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我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

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点评:我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

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