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研究-毕业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2024年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范文

《2024年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范文

《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融服务工具。

然而,伴随其便利性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与合法权益,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的义务,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现状目前,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密技术、身份验证、风险控制等。

这些措施在保障用户资金安全、防止非法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网络犯罪手段的不断升级,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网上银行应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一)技术保障义务网上银行应持续更新和优化其安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等,以确保用户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同时,应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

(二)身份验证义务网上银行应采取多层次、高强度的身份验证措施,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例如,采用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动态口令等多种验证方式,以提高验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信息保护义务网上银行有义务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获取。

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四)风险控制义务网上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对可疑交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事件。

同时,应定期向用户提供风险提示和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问题尽管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技术更新滞后、身份验证方式单一、信息保护不力、风险控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

(二)改进建议1. 加大技术投入,持续更新和优化安全技术,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防护能力。

2. 丰富身份验证方式,采用多种验证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毕业论文“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毕业论文“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学校毕业论文题目: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学号:_____ __ ___姓名:_____ __ _______班级:____ ____专业:______ 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 _______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的普及和网购意识的日益增长,网上银行业务也开始发展起来。

网上银行的兴起伴随着一个弊端,那就是网上银行操作的风险性,为了能更好的避免这些风险,我们对网上银行的操作进行了各种防护手段,更好的让客户知道如何操作是安全的。

网上银行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它给银行带来的表面变化是减少了固网点和经营成本,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不间断服务。

更深刻的变化是在于,银行由经营金融产品的中介机构开始向提供信息和投资理财的服务性机构转换。

这是金融业经营理念上的重大变化,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险。

对网上银行进行安全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网上银行业务。

中国农业银行是成为国内实现全国连通“网上银行”的大众普及型银行。

目前,无论是网络银行技术,还是业务量均在国内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被许多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列为首选的网上支付工具。

【关键字】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安全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系统风险农行目录1网上银行概述 (1)1.1网上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1.1.1信息技术革命是网上银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1)1.1.2网上银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1)1.1.3网上银行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1)1.2网上银行的发展状况 (1)2中国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系统功能和特点 (1)2.1系统功能 (1)2.1.1用户管理功能:包括增加用户、日志查询。

(1)2.1.2K宝管理功能:包括安装K宝、删除K宝。

(1)2.1.3数字证书管理功能:包括证书申请、下载、更新、查询、备份、恢复。

我国网上银行采用的安全技术与措施分析

我国网上银行采用的安全技术与措施分析

我国网上银行采用的安全技术与措施分析————————————————————————————————作者:————————————————————————————————日期:我国网上银行采用的安全技术与措施分析一、实验目的与内容登陆国内各家网上银行,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了解我国网上银行采用的安全技术与措施(或手段等),从而对比分析各家银行的网银业务中,安全措施的严格性与可靠性、方便性等。

二、实验过程1﹒中国建设银行网络安全是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http://www。

ccb。

com)应用的关键和核心.为了能让客户安全、放心地使用网上银行,建设银行制定了以下安全策略,以全面保护客户的信息资料与资金的网上交易安全:(1)短信服务建设银行网上银行提供了从登录、查询、交易直到退出的每一个环节的短信提醒服务,客户可以直接通过网上银行捆绑其手机,随时掌握网上银行使用情况。

(2)动态口令卡动态口令是一种动态密码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客户每次在网上银行进行资金交易时使用不同的密码,进行交易确认。

建设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动态口令卡是一种大小、形状与银行卡一样的卡片,俗称刮刮卡.每张卡片覆盖有30个不同的密码,客户在使用网上银行过程中,需要输入交易密码时,只需按顺序输入刮刮卡上的密码即可,每个密码只可以使用一次。

(3)网银盾如图1所示,为中国建设银行网银盾:图1 中国建设银行网银盾(4)双密码控制,并设定了密码安全强度网上银行系统采取登录密码和交易密码两种控制,并对密码错误次数进行了限制,超出限制次数,客户当日即无法进行登录。

在客户首次登录网上银行时,系统将强制要求用户修改在柜台签约时预留的登录密码,并对密码强度进行了检测,要求客户不能使用简单密码,有利于提高客户端的安全性。

(5)交易限额控制网上银行系统对各类资金交易均设定了交易限额,以进一步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

如表1,为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限额表:表1 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限额表(6)E路护航网银安全组件“中国建设银行E路护航网银安全组件”,包括网银安全检测工具、网银安全控件、密码保护控件等一系列安全增值服务,并且通过升级至最新的网银盾管理工具,可进一步提升网银盾的安全性,实现“所见即所签”功能,有效防范木马病毒的侵袭,通过使用网银盾证书更新工具,在客户端进行证书更新,提高证书更新成功率。

基于混沌加密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混沌加密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混沌加密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门。

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无需人力资源和场地等基础设施,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在网上银行中,身份认证是保障用户安全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短信验证码、数字证书等。

然而,这些方式都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容易被黑客攻击或者声称者非法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因此,如何提高网上银行身份认证的安全性是一项亟需研究的问题。

混沌加密技术是一种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并已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

其特点在于其非线性、不可预测、杂乱的动态特性,加密效果良好且不容易被破解。

本课题将采用混沌加密技术进行网上银行身份认证,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的现状分析。

2. 混沌加密技术的介绍和原理分析。

3. 基于混沌加密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4. 安全性分析和实验验证。

5. 结论和展望。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混沌加密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2. 实验分析法:通过建立实际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系统,来验证基于混沌加密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学分析法:通过数学方法对混沌加密算法进行分析和验证。

4.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混沌加密技术在网上银行身份认证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提出基于混沌加密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并设计实现相应的系统。

2. 充分分析混沌加密算法在身份认证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用户体验的可能性。

3. 对混沌加密算法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4. 通过实验验证和统计分析,证明本课题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网上银行的身份认证与安全防范

网上银行的身份认证与安全防范
在被调查 的 1 个经济发达城市 中,1 7 0 6 . %的个人用户、 6 5. 61 %的企业用户关 心网络安全。调查数字表 明,目前
安全 是 网银用 户最 为 关 心 的 问题 。
网上银行 的运 营模式与传统 银行有很 大区别 。它 通 过互联 网和金 融专 网在线为客户办理结算 、信贷服
20 0 6年 1 月 1 2 5日,F A公 布 了( 06中国网上银行 CC 20 用 户行为调查 报告》 ( 0 6中 国网上银行 成长指数研 、2 0
究报告》 。报告表 明: 所调查 的 1 个城市 中,3 %的网 0 3. 6
民使用个人 网上银行 ,比 2 0 年 的 1 . 05 94 %增加 了 1. 4 2
客户和银行的合法权益 ,促进 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 、
笔网上业务在首信 电子商城平 台交易成功 。 近几年 , 网上银行交 易额跨跃式发展 。20 0 6年 , 我 国网上银行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 网上银行用户达到 50 4 0多万 , 交易额近 9 0多万亿元 , 年增长率高达 3%。 0
用互联 网的特点对传统银行业务有所创新 , 如网上投资
理财、 电子支票 、 电子汇票、 电子汇转等。 由于法规 与政 策因素 , 目前 , 网上银行 和网上购物 大多以卡基作为支付工具 , 即以各类银行卡账号作为支 付的基础 。 中国的网上银行几乎 与国际上先进 国家的网上银
健全 的法律法规环境 是网上银行 、电子商务 的保
有序发展 。其 中 , 2 条规定“ 第 6 银行应确保 电子支付业
务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保证 重要交易数据 的不可抵赖 性、 数据存储 的完整性 、 客户身份 的真实性” 第 3 条规 。 4 定 “ 提倡由合法 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 。第 2 5条规定 “ 银行应根据审慎性原则并 针对不 同客户 , 在

网上银行论文(网上银行 论文)关于网上银行的论文:网上银行交易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网上银行论文(网上银行 论文)关于网上银行的论文:网上银行交易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网上银行论文(网上银行论文)关于网上银行的论文:网上银行交易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近年来,网银的安全问题屡掀波澜。

在体验网银快捷便利的同时,广大网银客户该如何识别和防范网上银行的交易风险并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呢?一、客户要识别安全标志网银客户在网上交易过程中,要确认是否被引入安全的加密传输通道。

这一通道由网银服务方提供,目前普遍采用SSL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作为技术支持。

该协议为网络连接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器认证以及信息完整性认证,由于很好地解决了互联网明文传输的不安全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实施SSL安全保障的标志,就是网站取得SSL数字证书。

VeriSign是全球最大的数字证书颁发机构,向网站、软件开发商和个人提供信任服务,负责签发专门针对网站鉴别和加密的SSL服务器证书。

VeriSign通过与中国内地数字认证服务商合作,提供服务器证书、代码签名证书、邮件证书等各类安全数字证书。

VeriSign SSL证书主要有三种:Secure Site、SecureSite Pro和Secure Site Pro with EV。

Secure Site是128位支持型服务器证书,其加密强度依赖于浏览器支持的加密位数,不支持SGC(Server Gated Cryptography,一种强制实现128位高强度加密的技术),如果浏览器只支持40位或56位加密,拥有该证书的服务器也只能按照40位或56位来加密信息传输,不能强制实现128位加密;Secure Site Pro是128位强制型服务器证书,支持SGC技术,不管用户使用支持40位、56位还是128位加密的浏览器,都能强制实现128位加密传输,确保机密信息的安全;Secure Site Pro with EV也是128位强制型服务器证书,全球统一标准的严格身份验证的可扩展证书,是Secure Site Pro 的升级产品,它可以让浏览器地址栏显示为绿色,提升在线用户的信任感。

论网上银行身份验证的安全性-精品文档资料

论网上银行身份验证的安全性-精品文档资料

论网上银行身份验证的安全性Online Banking Authentication SecurityChen Qin1,Zhang Chu2,Liu Delong2(1.Benxi Health School,Benxi117022,China;2.Dali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621,China):As a new Financial business platform,online bank has been used widely by customers.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ank on the net identity check a security trading system the core of online security.The existing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ools i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in various defects,from new dynamic password technology with the managementpolicy could be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Keywords:Online bank;Security;Authentication;Dynamic password;Arithmetic;User;Banking system网上银行是传统银行在现有的实体店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平台来为客户提供各种在线金融业务。

借助与互联网,银行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多样便利的金融服务。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公开,开放的网络。

网上银行系统也使的银行的内部网络暴露在公开的环境下,面临着病毒、木马、钓鱼等网络攻击带来的严峻挑战。

这些攻击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实时性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盗取客户的密码,账户等信息,从而实现资金的转移,损害到银行及其客户的利益。

论网上银行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论网上银行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Ke wo d : l e a k S c r y Auh n iain Dy a cp s r ; i mei ; e ; n igs se y r sOni n ; e u i ; t e t t ; n mi a wo dAr h t Usr nb t c o s t c Ba k n y tm
网上 银行是 传 统银行 在现 有的 实体店 基础 上 ,利用互 联 网作 为新 的平 台来 为客户 提供 各种 在线 金融业 务 。借助 与互联 网 ,银 行实 现 了任 何 时间 , 任何 地点 , 任何 方 式的 多样便 利的金 融服 务。 但 是另一方面 ,由于互 联网是一 个公开 ,开放的 网络 。网上 银 行系统 也使的银行 的内部 网络暴 露在公 开的环境下 ,面 临着病毒 、 木马 、钓鱼等 网络攻 击带来 的严 峻挑战 。这些攻击利用 网络 的开放 性,实时性可 以在 短短的 时间内盗取客户 的密码 ,账户等信 息,从 而实现 资金 的转移 ,损害到银行 及其客户 的利益 。因此 ,如何保 障 网上交 易系 统的安全 ,关系到银行 内部甚至整 个金融界 的安全 。 为防止 网上 银行 的交 易服务器 受 到攻击 ,银 行方 面往往 采取 以下 多种措 施 :多 重防火 墙 ,杀毒系 统、冗余 系统 ,权限系 统【。 l 】 有 了这 些看似 铜墙 铁壁 的防御 系统 ,非法用户 较难 以入侵 到 网上银 行 内部 ,但 是一 旦银行 客户 的密 码被 盗取 ,非法用 户披 上 合 法用 户 的外衣 ,便 能够轻 而 易举 的绕 过 重重 的防护 系统 ,简单 直 接地 接触 到网上 银行 系统 。缺 乏有 限的 身份认证 保护 , 网上银 行 其他 的安全 防护 措施 如 同虚 设 。 由此可见 身份 验证 技术 即密码 技术 是 网上 银行 安全 技术体 系 的核心 ,只有 保障 算法和 密钥 的安 全 ,才 能保 障密码 及 身份认 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二级学院物联网与软件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发任务书日期年月日
1.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含技术要求、图表要求等):
一、毕业论文内容
从网上银行的风险出发,探讨网上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防火墙
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信息加解密技术),分析网上银
行身份认证机制(如动态密码口令、网银数字证书、CA数字证书等),
最后分析网上银行认证系统的研究发展方向。

二、毕业设计要求
a.论文中包括对网上银行安全技术以及身份认证的比较、分析
b. 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⑴开题报告
⑵中期报告
⑶毕业设计(论文)打印稿2份。

按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谢辞、
参考文献、附录、英文原文(英文原文不少于5000单词)和中文翻译两份顺序编排。

⑷毕业设计(论文)光盘(含论文、软件、电路图、答辩用的PowerPoint文件等)
⑸毕业设计辅导记录
3.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峰;关振胜; 网上银行身份认证与交易安全防范探讨[J]; 信息网络安全;2008
年02期
2、顾洁;面向无线社区的身份认证及密钥管理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谢颖莹;基于PKI的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
5毕业设计辅导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