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调查技术与方法 田野调查
民族学田野调查复习
田野调查复习民族中心主义:指人们以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理解其他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来理解和判断其他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全盘赞同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
客位研究:即使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
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
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传统意义上的“田野”: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
首先, 在调查中,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要有机地结合。
调查与被调查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只有通过共同生活才能体现。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生活在一起, 就可以逐步摆脱种种客套形式的限制, 广开接触渠道, 加深彼此了解, 易于从各方面理解许多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活动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事实上,许多关键性的情况, 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到的。
我们党倡导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社会学家们提倡的所谓“参与观察法”, 都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也是促进田野调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 历史文献资料与人类学调查资料相结合。
中国传统的实证法与西方理论分析法相结合。
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也称为田野工作,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
是文化人类学家了解人类行为和收集文化资料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和访谈。
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说明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及相互作用,观察是得出有关人们行为的可信报道的最佳途径。
民族学田野调查课程的教学意义和实现方式
民族学田野调查课程的教学意义和实现方式一、田野调查课程的教学意义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途径。
应当充分认识到田野调查对于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与神学和哲学理论不同,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划分以田野调查的经历为基础,所以,一定的田野研究能够成为民族学理论的问题,这是可能的。
在《科学的文化理论》中,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方法上,认为民族学“必须从事民族志田野工作,即经验型的研究……必须同时谙熟观察艺术,即民族学田野工作,同时又是文化理论的专家,两者齐头并进,否则,其中任何一者都毫无价值。
观察就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归类和离析。
建构理论就是总结过去观察到的相关性,并预见其对现有理论难题的经验证实或伪证” [5]。
从本质上讲,田野调查课程是民族学专业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是民族学专业学生真正走向田野的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田野调查有助于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田野调查是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去的一个重要过程,掌握调查方法对学生在以后的民族学研究中影响甚大。
民族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显著的学科,只有通过田野调查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专业的“成人礼”,没有田野调查的严格训练,对民族学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层结构,因此,田野调查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感知,从而巩固、加深学生民族学专业知识。
(二)田野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学科思维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相对静态的形势下教师和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田野调查则不同,面对变幻多端的社会现象,民族学专业的研究者如何从社会表层中探寻社会的深层结构,从复杂中厘定明晰的社会规律,因此,田野是一个动态的运动体。
在田野中,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一切或简单或复杂,或熟悉或陌生的社会现象。
在田野调查中,学生脱离教师指导,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这是民族学专业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环节,所以说,田野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研究生《田野调查方法》课程介绍
研究生《田野调查方法》课程介绍课程简介:民族学是我校重点学科,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的核心基础;《田野调查方法》是一门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特点的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其社会研究与服务能力的基础课。
规范、扎实的田野训练是培养学生社会文化敏感性和磨练其学术感悟力的重要途径。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的源头和实验室,也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收集资料利器,近年来倍受其他学科高度重视,被考古与博物馆学、新闻传媒、民俗学、宗教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公共政策、历史学、旅游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国际政治、艺术学、民族医学、建筑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积极地借鉴,并成为各个学科专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之一。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方法为指导,按照田野调查和社会研究的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注重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意识的培养,不仅仅传授资料收集技巧和工具,更在于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各民族各个地方文化特征,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举的目的。
具体内容涵盖田野调查所要经历的全部过程,第一部分按工作先后顺序划分,包括“前期准备→调查课题的选择→调查方案的设计→田野调查的实施→参与观察社会文化现象→结构性和半结构性访谈→各种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初步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跟踪调查→修改调查报告”;每一项内容中都包含以往的教学实践案例;每一项内容结束后,都安排相应的实训练习。
教学实践分课堂教学、田野调查实践和网络平台三个层面。
课堂教学主要将人类学理论与田野调查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充分领会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前沿及其与田野调查的直接联系,介绍田野调查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理论,以及学生在学习、科研乃至未来的工作中必备的有用工具和技巧,包括熟悉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如何选定研究议题,如何开展研究计划,如何解决田野调查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等。
同时,运用以往学生田野调查资料和案例,使学生在调查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观摩学习其他学生的田野调查实践,并协助学生寻找所学理论和方法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结合点。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汇总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一、调查的目的及其作用简言之,田野考古调查就是运用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田野调查方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下发现更多的古代文化遗存,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和研究。
田野考古调查主要是指对古代遗存的地面勘察,其基本目的就是发现古代遗存,特别是那些由于年代久远而被掩埋于地下的遗址。
其作用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考古调查是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1、我们在发掘一个遗址之前一般先要对这个遗址的年代、性质及堆积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掘方案,而要做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同样,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
亦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是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2、考古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考古调查不仅仅是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的一个准备阶段,也是考古学只要调查工作做得细致、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有些情况下既使不发掘,深入,也同样能够解决一些学术问题,特别是在宏观上讨论一个地区内的遗址密度所反映的诸如人类共同体的规模,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情况的变化,及某种文化和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时,考古调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相比较,其优点是工作周期短,工作面积大,耗费资金少,其不足之处则是在获取资料方面,远不如发掘所获那样丰富和系统,因此由其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也有局限,诸如遗址的文化性质、形成过程及系统编年等问题的解决都还有赖于正式的田野发掘。
所以考古调查和发掘是田野考古中互为补充的两种研究手段。
二、考古调查的对象和分类 1、考古调查的对象考古调查的对象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及其相关的各种现象,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遗址A 指古代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并以物质的形式保留下来的空间场所,是人们各种活动形成的遗迹,遗物的集合体,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居住址、城址、矿冶址、陶窑址、古战场、古道路、庙宇、石窟寺及墓葬等等。
B 遗迹主要是指在遗址中由一次短期的人工行为造成的、固定的物质遗存。
田野调查的步骤、方法与技巧
田野调查的步骤、方法与技巧一、田野调查方案的设计(一)设定调查主题调查主题是整个田野工作的核心与灵魂。
主题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田野调查的质量与价值。
(二)选择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地点和被调查人群两个方面。
选择的地点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选择的调查点必须有特色,即该地区的社会或文化形态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个性。
二是选择的调查点必须具有典型性。
至于被调查人群,则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民间身份、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生活状况等。
其中,民间身份主要指被调查者是不是民间艺人?在当地群众之间有没有一定影响?表演的情况如何?等等。
(三)拟定调查提纲调查提纲包括调查目的、初步的调查内容、步骤和实施措施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表述要尽可能做到全面细致,具有可操作性。
将工作目标、人员分工、行走路线、工作时间、采访设备、交通联络、保障措施、成果形式等梳理清楚。
二、田野调查的前期准备(一)心理准备(二)信息准备根据选题和调查提纲做好文献检索和信息搜集。
文献检索可以采用图书馆现有资料检索和计算机在线检索系统。
如果调查前不了解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情况,对该民族和该地区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会在具体操作中处于被动,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有可能会把别人早已调查的结论当作新发现。
如果对该民族和该地区有了较好的信息储备,被采访者就会觉得对他们有一种无形的尊重,容易引发话题的共鸣,便于把问题不断推向深入。
此外,还需要掌握与民俗文化相关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
(三)物资准备包括(1)调研材料、文物资料、地形图、域情简介、工作手册等文字性资料;(2)录音设备、照相录像设备、信息储存设备、计算机、定位仪等资料搜集与处理设备;(3)笔、尺、记录本、记录表格等常用文具;(4)餐具、运动鞋、遮阳帽、水壶、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等简单的生活与医疗物品;(5)为被采访者准备一定数量的小礼物;(6)钱卡、身份证、介绍信等出差必备资料与物品。
田野调查大纲
-研究生课程论文及评阅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论文题目:田野调查提纲设计课程名称:田野调查方法任课教师:***授课时间:2013年3月—6月学号:*************姓名:苑鹏专业名称:民族学所在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田野调查提纲设计一、调查目的以及意义通过此次的调查,了解东北满族村落在适应现代文化过程中的文化变迁,了解并比较满族遗留的文化、习俗、传统与现在村庄中生活习俗等的差别。
通过对比,深入了解,保留更多更有意义的满族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田野调查的地点及周边环境状况时间:2013年7月17日——8月20日地点: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孟家岭镇赫尔苏门满族村调查对象:以四社村民为主要的调查主体,向外延伸。
环境状况: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孟家岭镇位于吉林省梨树县东部半山区,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东辽河西岸。
而本村随受梨树县管辖,但地理位置与公主岭市极近。
本村毗邻东辽河,全村4200亩地,1400余人,288户,约有850左右满族口满族户村民。
三、调查项目一、对村落概况的详细了解(一) 地理与生态村落的详细自然环境、聚落形态、公共设施与标志建筑等(二) 历史与现状1.村落起源关于边壕、柳条边、赫尔苏河、赫尔苏城、赫尔苏门、赫尔苏门满族村的来源2.村落类型本村作为后形成的村子,怎样形成的村落形态,又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样子 3.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4现在的人口状况二、生产生计(一)农作习俗主要关于田作、林产、畜牧、渔猎、园艺、水利等方面,大致有一下方面。
1. 备耕的时间。
主要做什么事。
2. 春耕、整地、选种、试犁、播种等的方式方法以及时间。
3. 夏天有哪些农活。
4. 怎样抗灾、驱害。
5. 各种农作物的灌溉的不同。
6. 不同庄稼施肥有什么不同,肥料的种类、来源怎样。
如何加工使用。
7. 秋收都有哪些农活?收割、打场、摊场、扬场、扇谷、囤粮等如何进行。
8. 农产品加工的俗。
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㊀ 硕博论坛收稿日期:2018-12-29基金项目:2015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面上项目 内蒙古B市社区社会工作模式研究 (15LZUJBWZY029)ꎻ2015中央高校重点项目 西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 (15LZUJBWZD001)ꎻ2017中央高校重点项目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 (17LZUJBWZD023)ꎮ作者简介:东宇轩ꎬ男ꎬ藏族ꎬ宁夏银川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ꎮ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ꎮ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东宇轩(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ꎬ甘肃兰州㊀730020)摘㊀要:我国早期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ꎬ本土化水平并不高ꎬ但随着国内民族学学科发展ꎬ研究方法也愈渐成熟ꎬ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ꎬ田野调查法也日益展现出其重要作用ꎮ但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ꎬ如何去运用这个方法却面临着种种问题ꎬ如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化的差异ꎬ参与观察中价值中立的原则性难题ꎬ学科道德规范与世俗伦理的碰撞ꎬ何为真实性的原则问题等ꎮ即使在田野调查法如此成熟的今天ꎬ研究者进行实际操作时仍然面临不少问题ꎬ而这些问题对民族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ꎮ同时也是对研究者的挑战ꎬ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拥有创新意识ꎬ拓宽思维模式ꎬ为民族学开创新的道路ꎮ关键词:田野调查ꎻ参与观察ꎻ访谈ꎻ民族学学科中图分类号:C9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104-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20㊀㊀在早期ꎬ我国民族学学科研究方法尚未成熟ꎬ大多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或方法ꎬ并没有融入中国多民族国情的特色和地域特点ꎮ如今ꎬ在我国民族学学科蓬勃发展㊁理论体系日益成熟㊁学科内容日渐丰富的情况下ꎬ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ꎬ田野调查法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ꎬ是认识中国社会现实的途径之一ꎬ而本文所要谈的则是田野调查法究竟为民族学学科带来了什么ꎮ㊀㊀一㊁问题的提出从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来讲ꎬ我们需要注意什么ꎮ以笔者在青海的经历为例ꎬ当进入某个村庄进行田野调查时ꎬ为了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ꎬ总是会需要住在某个研究对象家中ꎬ这样无形中会受到他们的很多照顾ꎮ有时他们会自己挤一间屋子ꎬ就为了把另一间屋子空出来提供给你使用ꎻ他们会喊你一起吃饭ꎬ也会专门去买一些他们平时不太容易吃到的食材回来ꎬ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ꎻ也会带你去当地一些景色宜人的地方ꎬ会带你去挖野菜体验他们的生活ꎻ又会在饭后讲述曾经的故事ꎮ他们的热情ꎬ经常让笔者不知所措ꎬ总会想着离开这里之后要好好答谢他们ꎮ然而ꎬ当我们试图留下一些钱来补偿他们平日的花销时ꎬ却都被委婉地拒绝了ꎬ只是告诉我们以后想来了再来ꎬ这里就是你的家ꎮ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看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书中没法学到的ꎬ只有下去亲身经历了才能知道这些未曾感受过的情感关联ꎮ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在进入一个未知的村庄进行研究时ꎬ是否应该撇清身为研究者与当地人的关系?即研究者便是研究者ꎬ不要过多地涉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当中ꎬ避免造成过于主观的评价和记录ꎮ按照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ofWesternPacific)一书中所说: 一位民族学家进行研究ꎬ仅仅局限在文献资料ꎬ或宗教ꎬ或技术ꎬ或社会组织方面ꎬ而省略掉人工的田野访问ꎬ那么他的工作将会有严重的缺陷ꎮ [1]事实上也是如此ꎮ当你融入到他们之中时ꎬ可能才会得. All Rights Reserved.东宇轩: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㊀ 硕博论坛到最为真实㊁最为自然的东西ꎬ若只是作为一名研究者去观察㊁去记录ꎬ或许并不能得到你所想得到的东西ꎬ而是得到了他们想展示给你的东西ꎬ很多情况下受访者通常会在访谈中表演一个他们所认为合适的或者是理想的形象ꎬ这便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ꎬ而不是你想要去看到的东西ꎮ但在参与观察的同时ꎬ也需要在田野调查中保持价值中立ꎮ我们在实际的田野调查中只有保持价值的中立ꎬ以一种冷静㊁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和收集资料ꎬ才能使我们避免过多地卷入当地的社会关系中ꎮ价值中立原则强调的是在调查中坚决避免用现有的理论框架来有意识地收集符合该框架要求的资料[2]ꎮ所以笔者认为ꎬ越是靠近当地人的想法ꎬ可能得到的资料越真实ꎬ但却不可避免地会夹杂非客观的东西在里面ꎬ这并不影响人们来理解你所想要展示的东西ꎬ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ꎮ从学科道德规范上来讲ꎬ我们需要做到什么ꎮ对于被研究者ꎬ在访谈之前研究者理应有责任告知自己的研究内容ꎬ此外ꎬ依靠记忆在访谈结束后根据回忆记录下来每天的对话㊁感受以及经历的事情ꎬ是一种非常取巧而又很有效的做法ꎮ因为在一般情况下ꎬ研究者在被研究者面前进行现场笔记记录难免会打乱访谈的节奏ꎬ此外还会造成被访者不同程度上的紧张ꎬ这也是为何现在多采用录音笔来进行记录的一个原因ꎮ另外ꎬ在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ꎬ向受访者提供帮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ꎬ但一定要保证对受访者信息的保密ꎮ例如ꎬ在访问了青海藏区某个村庄的村民后ꎬ当地村委会通过访问者旁敲侧击想知道村民是否有其他额外收入来源ꎬ或者有无不良行为(比如偷放生的牛㊁与其他村的人打架等)时ꎬ研究者有责任为受访者保密ꎬ但在受访者要求一定的帮助时ꎬ研究者也应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ꎮ在不少村庄都有村内出去的大学生毕业或是假期回来在村里开办免费学校的情况ꎬ帮助这种学校提供一些书籍ꎬ或是志愿当一段时间的老师ꎬ这种研究者能够帮上忙的情况大可不必推卸:我们向他们获取田野资料ꎬ同样向他们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是理所应当的ꎮ但有一点需要注意ꎬ当村内有发生过矛盾冲突的村民均为受访者时ꎬ应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ꎬ并且切记不要给他们透露相互的说辞ꎬ避免发生二次冲突ꎬ这也是田野伦理的要求之一ꎮ作为研究者ꎬ我们在平时的调查中要避免误导受访者ꎬ尤其是在制作调查问卷时ꎬ一定要注意避免提出一些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或答案ꎬ同时ꎬ也要明确告诉受访者我们的调查目的ꎬ让他们能有自己的一个了解ꎬ而不是通过问题的渐入来获得一个机械式的 是 或 不是 满意 或 不满意 的一个回答ꎮ笔者认为ꎬ带有他们自己见解的回答可能才更加能够给我们展现他们内心的想法ꎬ即使这个回答可能会偏离主题或是带有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ꎬ但这仍然能够成为第一手最真实㊁最自然的资料ꎬ可以让人们最直观地了解他们的想法ꎮ从个人道德角度来看ꎬ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ꎮ相信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ꎬ这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ꎮ我们去某个地方进行调查ꎬ有选择调查点的权利ꎬ也有离开调查点的权利ꎬ但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却不一样ꎬ他们并不能轻易地离开生活的地方或是改变自己的生活ꎮ对于他们来说ꎬ我们或许就像是过客ꎬ我们研究的课题可能并不能帮他们的忙ꎬ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生活的现状ꎮ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青海曾经访谈过的一位寡妇ꎬ她问道: 你们做这个调查能不能让国家给我们村提供帮助? 笔者竟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ꎬ本想回答说虽然现在不行ꎬ但有一天一定会有的ꎬ却被老师阻止打断了ꎮ当时老师告诉我: 我们只是研究者ꎬ不能随便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ꎬ你让她拥有了期望ꎬ总有一天会因为失望而拒绝别人的ꎮ 这也让笔者深思ꎬ我们一味地向他们获取我们想要的资料ꎬ我们完成了调查ꎬ完成了研究ꎬ离开了这里ꎬ他们却仍然过着似乎没有盼头的日子ꎬ也许等待他们的是下一批调研者ꎬ来问着不同的问题ꎬ他们可能会再次向调查者问及 你们做这个调查能有什么用? 但当调查者离开之时ꎬ什么都没有改变ꎬ这让笔者不禁感到了自己的无力ꎮ从以往对田野调查法的研究来看ꎬ我们能够得到什么ꎮ这一点可以明显地从时间跨度上得出结论ꎬ民族学学科对于这种方法理解的深度一直在不断加深ꎬ从而体现出时间阶段性ꎮ例如ꎬ在每隔几年的民族学年会之后ꎬ以及国家课题的更新和民族学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ꎬ可以看出ꎬ对于田野调查法的理解从最初的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ꎬ以及布朗的«安达曼岛民»中融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ꎬ学习他们的语言ꎬ参与他们的生活ꎬ以实地研究为主ꎬ走进去ꎬ再走出来ꎬ以一种最初的姿态诠释了参与观察法ꎮ紧接着是对参与观察法的升华ꎬ融入了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解ꎬ由于田野调查.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硕博论坛耗时巨大但却杯水车薪ꎬ通过对资料收集的高度精炼ꎬ以及学科特点的融合理解ꎬ做到了数据学科化ꎬ并通过统计学分析调查数据ꎬ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ꎮ到如今ꎬ学科的理解不断加深ꎬ田野调查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ꎬ统计的科学性在调查的深度和跨度下显现出其局限性ꎬ即数字并不能代表一个田野点所蕴含的所有内容ꎬ有很多非常有深度和内涵的东西是数字远远不能表达出来的ꎬ此时研究者结合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及准确的文字表达则成了升华田野调查的有效方法ꎬ通过人性化的描述ꎬ以及朴实的语言来描述调查对象的真实生活和状态ꎬ并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和记录来弱化学科令人望而却步的过度专业化的表达ꎬ从而拉近读者与田野中研究对象的距离ꎻ而另一方面则运用严谨的语言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作为支撑ꎬ使得研究经得起推敲并且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推演ꎮ可以说ꎬ田野调查法正以时代可鉴的速度在民族学学科中发展着ꎬ并且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空间ꎮ㊀㊀二、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具体方法20世纪初ꎬ以马林诺夫斯基㊁布朗等人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主张ꎬ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当下社会的研究或分析上ꎬ其中以马林诺夫斯基的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为代表ꎬ提出了一种实地调查的方法ꎮ马林诺夫斯基在写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时ꎬ曾就调查资料的收集㊁田野工作的开展等方面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谈了自己的感慨ꎮ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 想象一下你突然被抛置在靠近土著村落的一片热带海滩上ꎬ孑然一身ꎬ全部器材堆在四周ꎬ而带你的小艇已是孤帆远影ꎮ当你在附近某个白人(商人或传教士)的家里搞到住处之后ꎬ除了立即开始你的民族志工作外ꎬ也别无选择ꎮ [3]从这简单的话语中可见展开田野调查的困难ꎬ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学家必须从书本中走出来ꎬ到田野中生活ꎬ学习他们的语言ꎬ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ꎬ在最近的距离去观察研究对象ꎬ与他们对话并做好记录ꎬ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ꎬ信度也会更高ꎮ这便是如今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最早的前身ꎮ田野调查法是每个民族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的方法ꎬ同时也是展开调查的必要手段ꎮ田野调查法ꎬ就是研究者深入实际或现场做系统的调查研究ꎬ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ꎬ也叫实地调查或现场调查ꎮ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汪宁生教授指出ꎬ参与观察方法的重要内容有:(1)调查者住在调查地区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ꎮ一般是一年ꎬ使其有机会看到当地人一年内因季节而异的生产活动㊁宗教仪式和节庆事件ꎻ(2)学习当地语言ꎻ(3)调查者要像当地社会成员一样生活ꎬ深入到人民生活之中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3]ꎮ然而ꎬ大多数刚刚接触这种方法的初学者大多都只是从书本文献中学习这种方法以及田野调查的操作过程ꎬ真正学会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并规范书写的人却不多ꎮ大多数人可能非常清楚在调查前该做些什么事前准备ꎬ比如确定选题㊁编写提纲㊁拟定调查计划㊁阅读文献资料㊁准备调查问卷或拟定调查问题等这些书面工作ꎬ但当他们真正进入田野点后该如何行事则成为一件非常具有经验性的问题ꎮ如何运用平时所学的各种研究方法ꎬ抑或是在进入田野点后该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ꎬ接触后该如何进行对话ꎬ对话内容该如何记录ꎬ以及对话的内容是否会涉及田野伦理问题ꎬ语言不通或研究对象不愿意进行交流等情况ꎬ这些经验性的问题除了去不断经历且积累以外并不能从外部解决ꎬ因为这并不是靠书本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ꎬ盲目地使用这种调查方法是否会将刚刚入门的研究者带偏等ꎬ种种思考油然而生ꎬ这也使得笔者开始质疑田野调查法究竟有没有起到它原本被期待的应该起到的作用ꎬ还是会在人们展开调查时错误使用了这种方法ꎬ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区或麻烦ꎮ在民族学实地调查的长期实践中ꎬ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ꎬ参与观察和访谈法是田野调查最常用的调查法ꎬ即具体方法技术ꎬ也是如今民族学学科开展田野调查运用最广泛的方法ꎮ参与观察者一定是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之中ꎬ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ꎬ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ꎮ由于社会规则与现实行为存在着差异ꎬ研究者通过访谈了解当地人的观念和想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ꎮ访谈的对象以个人或一个家庭为单位ꎬ内容既可以围绕访谈对象自身的情况ꎬ也可以了解其他问题ꎮ对访谈的对象要精心选择ꎬ或者有阅历ꎬ或者是知情人ꎬ或者具有典型性ꎮ另外ꎬ还有调查会㊁问卷法㊁谱系调查法㊁自传调查法㊁定点跟踪调查法㊁文物搜集法㊁概率取样等ꎮ民族学实用调查法多种多. All Rights Reserved.东宇轩: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㊀ 硕博论坛样ꎬ不论哪一类型的调查ꎬ单用一种方法都是不行的ꎮ作为一个专业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ꎬ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方法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㊁为我所用[4]ꎮ从工作的程序来看ꎬ田野调查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ꎬ即准备工作阶段㊁实地调查阶段及整理分析阶段ꎬ每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都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工作的进程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工作阶段ꎬ一个好的选题和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发掘有争议㊁有潜力的论点是调查研究的灵魂所在ꎬ而在进行工作时ꎬ不断增加的调查次数以及不断推进的调查深度则决定了调查数据结果的成熟程度ꎬ虽然每个人的调查方式风格迥异ꎬ但基本上大同小异ꎬ我们能做的则是锦上添花ꎮ㊀㊀三㊁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意义及作用1.田野调查法对民族学学科的意义通过对田野调查法的历史性分析ꎬ可以明显看出从中国民族学产生至今ꎬ其重要的程度㊁地位的提升㊁运用领域的更加广泛ꎬ以及田野调查法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已经成为民族学研究中的一种趋势ꎮ从事民族学研究ꎬ主要是发掘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涵㊁弘扬和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ꎮ这不仅仅是了解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ꎬ而且通过调查研究还可以提高研究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5]ꎮ而对于民族学学科来讲ꎬ这不仅仅是一种调查的方法ꎬ更多的是一个学科生存下去的手段ꎬ而如何去运用则取决于学者们自身ꎬ我可以用ꎬ他也可以用ꎬ但我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用方法以及知识理论去武装自己ꎬ这些并不足以使我们能够无懈可击地面对众多问题ꎬ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ꎮ虽然田野调查是民族学成熟的标志ꎬ但并不代表每个地域㊁每个民族的调查都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这种方法去进行调查ꎬ我们仍然需要对我们所选取的田野点以及研究对象进行多元化分析ꎮ比如ꎬ田野点的传统文化㊁历史㊁人物㊁社会现象等ꎬ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东西ꎬ也是我们如何进行研究的背景ꎮ除此之外ꎬ研究者不能盲目地进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去ꎬ我们要带着问题ꎬ要有针对性ꎬ要清楚我们想要去了解的东西ꎬ这不是一份问卷几十个问题所能代替的ꎬ并且在调查中我们的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ꎬ而是在参与和融入中不断地调整㊁追问㊁了解他者的生活㊁他者的历史及他者的习惯ꎬ等等ꎮ在言语的交流之间ꎬ或许我们又有了更多想要了解的东西ꎬ抑或想要告诉世人的东西ꎬ这些都可以在不脱离初心的基础上加入到我们的研究之中ꎮ比如ꎬ仅仅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一衣着特点非常细微的记述ꎬ就会改变人们对这个民族整体服饰的理解ꎮ所以说ꎬ田野调查对于民族学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ꎬ我们既要严谨地使用ꎬ也要大胆地拓展和深入ꎬ这样才能使这个学科不断进步并生存下去ꎮ2.田野调查法对民族学学科的作用虽然田野调查起始于人类学ꎬ但如今可以明确说田野调查推动了不仅仅是民族学的发展ꎬ更多的是民族学的成熟ꎬ它为这个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ꎬ同时也为中国民族事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ꎮ许多学者沿用着这种方法前往全国各地进行田野调查ꎬ日复一日ꎬ年复一年ꎬ在艰苦的调查环境下依然不忘初心ꎬ每一次与研究对象的接触ꎬ每一次不同语言在话语间的传递ꎬ每一次奋笔疾书的记录ꎬ都在不断地充实着研究者的内心ꎬ同时也维系着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情谊ꎬ这些在当今社会中所欠缺的东西正在被民族学挽回ꎮ田野调查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ꎬ它也是一种力量ꎬ维系民族的力量ꎻ它是一种信念ꎬ坚强学者的信念ꎻ它是一种血液ꎬ流淌于中华大地ꎬ弥漫在每一个田野点上的研究者的内心ꎬ从而使民族学工作者能够深入乡野㊁涉足都市㊁心系农工㊁体验变迁ꎬ在通过与不同群体进行接触㊁对不同地域进行观察ꎬ以及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基础上ꎬ真实㊁深入㊁系统㊁全面地使不同群体的生产㊁生活㊁习俗㊁信仰得以呈现ꎬ这种呈现看似无章无序ꎬ实则灵动自然ꎬ加之通过进行适度的引导与合理而有限的解读ꎬ真正使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他者的悲欢离合㊁喜怒哀乐ꎬ并不由自主地与他者产生共情ꎬ进而理解他者的社会与文化ꎬ这或许就是田野调查法对民族学学科的作用所在ꎮ㊀㊀四㊁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展望纵使田野调查法使得民族学成熟ꎬ但它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ꎮ时代在不断地发展ꎬ而人们的理解也在不断丰富ꎬ虽然田野调查法具有鲜明的多样性ꎬ但这并不能解决其中不少理论的适用性问题ꎬ如何使研究方法能够经得起时代的推敲ꎬ在多年以后仍然能够为人们所用ꎬ这成为当代民族学发展的重要问题ꎮ.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硕博论坛首先ꎬ民族学研究需要坚守田野调查ꎬ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根本遵循ꎮ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ꎬ不到田野里去ꎬ就很难深入理解我们所研究的问题ꎮ巩固本学科最具生命力的研究方法是基础ꎬ而在此之上的创新意识则是必不可少的ꎮ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ꎬ要使田野工作卓有成效ꎬ调查者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的训练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文化人类学理论ꎬ才能通过实地调查升华和建构出新的理论ꎬ也才能对不同社会形态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ꎬ从而保证调查材料和研究成果的质量ꎬ进而不断推动民族学学科的发展[6]ꎮ要在原本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ꎬ老一辈学者的理论功底深厚并且经验丰富ꎬ但依然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ꎮ这也就是说ꎬ民族学需要多元化理论升华ꎬ而不仅仅是从本学科理论出发ꎬ如何吸纳其他学科知识来弥补民族学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仍然值得不断探索ꎮ其次ꎬ民族学研究需要大量 新血 ꎬ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推陈出新ꎮ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ꎬ民族现象的复杂性㊁民族问题的重要性㊁民族研究的时代性ꎬ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丰沃的土壤ꎬ民族学人适应时代呼唤ꎬ响应国家需要ꎬ产出了很多有影响的重大成果ꎮ民族学已经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领域之一ꎮ全球化时代民族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现象ꎬ时代对民族学提出的任务依然重大ꎬ但我们的学科应对明显不力ꎮ当前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ꎬ还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ꎬ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㊁实现共同团结奋斗㊁共同繁荣发展的任务很重ꎮ作为民族领域的专家学者ꎬ应当具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ꎮ民族学必须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加强重大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ꎬ适时提出符合实际和现实需要的话语体系与学术概念ꎬ建立包容开放的民族理论体系ꎬ指导民族政策的适时调整ꎬ为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7]ꎮ如今的民族学成果缺乏大胆的推论以及持续的调查研究ꎬ对于敏感问题抑或棘手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缺乏相关合适的应对手段ꎬ如果一个学科的研究失去了敢为人先的勇气ꎬ那么退步是早晚的事情ꎮ这就要求我们扩充民族学学科的阵容ꎬ增加田野点以及加大对民族学硕士㊁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ꎬ不要用僵化固化思维去浇筑理论方法㊁思维模式等ꎬ只有不断推陈出新ꎬ才能展望更为远大的未来ꎬ从而不断壮大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发展ꎮ参考文献:[1]㊀任瑞羾.对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中参与观察法的理解与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4(1):56-58.[2]㊀陈鹏.田野调查法及其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ꎬ2009(5):45-47.[3]㊀张文生.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启示 读«西太平洋的航海者»[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09(1):75-77.[4]㊀李月英.田野调查: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J].今日民族ꎬ2007(9):45-49.[5]㊀妮玛娜姆.人类学㊁民族学研究的田野考察方法及应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03(4):17-19.[6]㊀冯学红.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几个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ꎬ2007(5):77-80.[7]㊀王延中.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7(4):5-14.(责任编辑:赵广示) . All Rights Reserved.。
民族学考研 田野调查课程的实现方式
民族学考研田野调查课程的实现方式一、课程设置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民族学考研课程设置中,应该包括田野调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素养。
田野调查课程可以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也可以作为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一部分融入其他课程中。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确保田野调查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明确,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田野调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田野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田野调查中,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田野调查课程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学生需要亲自参与到田野调查的实践中,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和观察。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田野调查计划的设计、实地考察的组织和实践报告的撰写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田野调查的全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
四、实践指导在田野调查课程中,教师的实践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田野调查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田野调查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评估可以包括实践报告、调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
通过评估,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素养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提供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六、资源支持实现田野调查课程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的支持。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实践场所和设备,如田野调查实验室、图书馆等。
同时,还可以邀请民族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指导。
实现民族学考研田野调查课程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实践指导、评估方式和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实践和指导,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研究素养。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着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关于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课程改革的若干研究
关于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课程改革的假设干研究关于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课程改革的假设干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志阅读的文本选择和质性研究能力的培养困境两个维度,对民族学人类学专业中的根底课程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假设干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民族志质性研究课程改革Several Studies on the "Ethnological Field Methods" Curriculum ReformLIANG YanAbstract:By reading culture plight of ethnographic text selec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capabilities of the two dimensions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ethnological fieldwork," the curriculum reform a number of studies,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five proposals.Keywords:Ethnography; qualitative research; course reform民族学、人类学在当代被定为一门有着自身独到的方法论、解释体系及认知体系的现代学科。
其独特的方法论指的就是以田野调查为主的质性研究的运用。
现代人类学认识论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其一,为了获得资料,人类学家到底该与被研究的“当地社会〞形成何种关系?进行何种程度的参与与互动?其二。
人类学这种知识的内部,是以接近真相的程度划分等级的,这种知识的等级与被研究社会中另一种知识的等级如何贯穿?而答复这两个核心问题都需要对这种特殊的方法论的培养才能获取相应的外乡知识。
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对民族旅游研究意义探析
2019年8月下半月刊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对民族旅游研究意义探析史映蕊本文通过梳理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发展历程、定义、要义以及全面了解认识民族社会的重要意义,从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论角度出发,探究目前民族地区开展的旅游业。
一、田野调查法内涵在西方,民族学田野调查被通称为田野调查工作(Field Work)。
民族学田野调查法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住居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和建立理论通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论之一,也是撰写“民族志”(Ethnography)的主要根据。
田野调查是在民族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项科研活动,其过程要求在严密的科学研究规程控制下实施,调查结论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筛选整理。
民族学在创立之前,关于各个族群的原始资料都是由非民族学家,如航海家、传教士等人收集,主要目的也是记录他们所遇见的奇风异俗并非为了科学研究之途。
随着全球殖民统治时期到来,大量原始落后民族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为了有效管理控制这些被殖民者,有少量西方国家研究者专门从事被殖民群体的文化研究工作,民族学逐渐发展为服务于殖民统治之需。
20世纪初期,以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当下社会的分析与研究上,并提出了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要求人类学家从传统书斋和“安乐椅”中走出来进入到土著居民区中去,学习当地土语,与当地土著居民生活在一起,便于对他们直接观察了解,就此获得第一手资料。
马林诺斯基于1914年跟随蒙德人类学考察队到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进行考察时开创了参与观察法,史称“马林诺斯基革命”,随后将其确立为民族学田野工作的标准。
以参与观察法为核心的田野调查研究法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工作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随着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不断运用和完善,于19世纪后期出现了大量运用田野调查法的民族学经典之作,如美国民族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人的成年》、怀特的《街角社会》、普理查德的《努尔人》等。
浅谈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案例二:对某农村地区的经济田野调查
总结词
经济田野调查需要全面、客观地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详细描述
在某农村地区,调查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当地农民的经济状况、生产方式 、生活水平等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调查者能够客观地了解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问题,为制定 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浅谈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民族学田野调查概述 • 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 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步骤与过程 • 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民族学田野调查案例分析
01
民族学田野调查概述
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含义
定义
民族学田野调查是民族学者在特定社区中进行的实地调查, 旨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现象, 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记录、分析和解释。
半结构化访谈
半结构化访谈是一种有预设问题的访谈方式,通过与当地人进行有目的的交谈,以获取更加系统和深入的信息。
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是一种针对群体的访谈方式,通过组织当地人进行讨论和交流,以了解他们的共同看法和文化特征。
问卷调查法
要点一
纸质问卷
纸质问卷是一种传统的调查方式,通 过发放问卷给当地居民填写,以收集 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为制定合理的文化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THANKS
挑战与前景
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民族学田野调查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方法的不断创新,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02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观察法
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民族学田野调查中常 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直接观察, 可以获取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包括对当地人的行为、语言、 文化等方面的观察。
民族学的调查方法
民族学的调查方法民族学的调查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中最核心的研究方法之一。
田野调查是指学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收集关于特定民族或文化群体的数据和信息。
田野调查能够直接接触到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语言、艺术等方方面面,具有深入、全面的优势。
同时,田野调查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时间、经济等限制可能导致调查范围有限,观察者主观因素可能影响数据的客观性等。
文献研究是民族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各类档案资料等的搜集和分析,从中推测了解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
文献研究不需要实地调查,适用于已经有详尽记录的群体或事件的研究,可以拓展研究范围、提供背景资料,但也有可能因为文献存放不全、被篡改等原因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
比较研究是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结构等进行比较和对比,以找出异同之处、发现民族间的共通性和特殊性。
比较研究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数据,进行跨文化的思考和分析。
比较研究有助于摆脱单一民族的视角,提供多样性的研究范式。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外,民族学研究还可以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方法,比如统计学、语言学、人类遗传学等。
统计学方法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得出民族群体特定现象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语言学研究可以通过对特定民族的语言进行分析和比较,了解语言对文化的塑造和反映。
人类遗传学方法可以通过基因分析,探索民族起源、迁徙和演化等问题。
综上所述,民族学的调查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综合运用可以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现象等。
民族学的调查方法
民族学的调查方法
民族学的调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田野调查: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田野调查,也就是研究者亲自到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或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交流。
通过与民族群体的成员亲近接触,研究者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情况。
2. 口头历史调查:民族学研究者通常会采用口头历史调查的方法,通过与民族群体的长者或传统知识持有者进行交流,收集关于该民族的历史、传统故事、传统技艺等方面的信息。
3. 访谈和观察:研究者会通过与民族群体成员进行访谈和观察,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4. 参与观察:研究者可能会选择参与民族群体的日常活动,如参与他们的宗教仪式、传统节日等,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5. 文献调查:民族学研究也会涉及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以补充田野调查的实地观察和采访所得到的信息。
通过这些调查方法,民族学研究者可以全面了解和分析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特征、社会生活和历史传统,从而揭示他们的文化认同和社会结构。
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
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作者:东宇轩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02期摘;要:我国早期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本土化水平并不高,但随着国内民族学学科发展,研究方法也愈渐成熟,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也日益展现出其重要作用。
但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去运用这个方法却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化的差异,参与观察中价值中立的原则性难题,学科道德规范与世俗伦理的碰撞,何为真实性的原则问题等。
即使在田野调查法如此成熟的今天,研究者进行实际操作时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民族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是对研究者的挑战,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拥有创新意识,拓宽思维模式,为民族学开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田野调查; 参与观察; 访谈;民族学学科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104-05DOI:10.15958/ki.jywhlt.2019.02.020在早期,我国民族学学科研究方法尚未成熟,大多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或方法,并没有融入中国多民族国情的特色和地域特点。
如今,在我国民族学学科蓬勃发展、理论体系日益成熟、学科内容日渐丰富的情况下,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田野调查法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认识中国社会现实的途径之一,而本文所要谈的则是田野调查法究竟为民族学学科带来了什么。
从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来讲,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以笔者在青海的经历为例,当进入某个村庄进行田野调查时,为了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总是会需要住在某个研究对象家中,这样无形中会受到他们的很多照顾。
有时他们会自己挤一间屋子,就为了把另一间屋子空出来提供给你使用;他们会喊你一起吃饭,也会专门去买一些他们平时不太容易吃到的食材回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也会带你去当地一些景色宜人的地方,会带你去挖野菜体验他们的生活;又会在饭后讲述曾经的故事。
他们的热情,经常让笔者不知所措,总会想着离开这里之后要好好答谢他们。
浅谈民族学田野调查
访谈法
开放式访谈
与目标群体进行自由交谈,了解其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
半开放式访谈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对目标群体进行访谈,以获取更具体的 信息。
封闭式访谈
针对特定问题,对目标群体进行结构化访谈,以收集定量数据。
问卷调查法
纸质问卷
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目标群体,由其自行填 写。
电子问卷
通过在线平台将问卷发放给目标群体,由其在 线填写。
04
田野调查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规 范
遵守被调查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原则
尊重被调查者的隐私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应尊重被调查者 的隐私权,不泄露其个人信息和家庭 、社区的秘密。
获取知情同意
在调查开始前,应向被调查者充分说 明调查的目的、方法和可能涉及的隐 私内容,并征得其知情同意。
注意与被调查者建立良好关系
制定访谈提纲
针对需要访谈的对象,制定访谈提纲 ,包括访谈目的、内容、方式等。
选择调查地点与对象
选择调查地点
根据研究目的和调查范围,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包括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 。
选择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和调查范围,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准备调查工具与资料
准备调查工具
根据调查需要,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如录音设备、照相机 、测量工具等。
跨学科合作
未来民族学田野调查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人 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以实现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民族学田野调查将 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调查方法
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对民族旅游研究意义探析
2019年8月下半月刊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对民族旅游研究意义探析史映蕊本文通过梳理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发展历程、定义、要义以及全面了解认识民族社会的重要意义,从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论角度出发,探究目前民族地区开展的旅游业。
一、田野调查法内涵在西方,民族学田野调查被通称为田野调查工作(Field Work)。
民族学田野调查法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住居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和建立理论通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论之一,也是撰写“民族志”(Ethnography)的主要根据。
田野调查是在民族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项科研活动,其过程要求在严密的科学研究规程控制下实施,调查结论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筛选整理。
民族学在创立之前,关于各个族群的原始资料都是由非民族学家,如航海家、传教士等人收集,主要目的也是记录他们所遇见的奇风异俗并非为了科学研究之途。
随着全球殖民统治时期到来,大量原始落后民族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为了有效管理控制这些被殖民者,有少量西方国家研究者专门从事被殖民群体的文化研究工作,民族学逐渐发展为服务于殖民统治之需。
20世纪初期,以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当下社会的分析与研究上,并提出了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要求人类学家从传统书斋和“安乐椅”中走出来进入到土著居民区中去,学习当地土语,与当地土著居民生活在一起,便于对他们直接观察了解,就此获得第一手资料。
马林诺斯基于1914年跟随蒙德人类学考察队到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进行考察时开创了参与观察法,史称“马林诺斯基革命”,随后将其确立为民族学田野工作的标准。
以参与观察法为核心的田野调查研究法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工作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随着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不断运用和完善,于19世纪后期出现了大量运用田野调查法的民族学经典之作,如美国民族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人的成年》、怀特的《街角社会》、普理查德的《努尔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一个民族或社区做调查,即通过勘测、询问、交谈、观察等手段取得所需的研究资料,这就是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即我们常说的民族调查和社会调查。
田野调查方法的产生?①进化论的观点: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学说,实证经验研究,神造物中不变论②自然科学的方法G.弗雷诺共列举了十几种症候:嫌事物的难吃,环境的不清洁,当地人民不友好,不理睬,或者像猴子一样的围观或取笑,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思念亲人或朋友,最后会因思想苦闷二采取各种逃避手段(如饮酒、阅读小说或大睡其觉),甚至是怀疑自己究竟是干什么来了。
还有人遇到偷窃、揶揄、讨食及报道不实各种干扰,幸好这不是普遍现象。
人权,调查事先要取得当地人民的同意,应该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包括礼仪、禁忌、宗教信仰直到日常生活习惯,不能伤害当地人感情②调查者应该充分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权。
有些涉及婚姻、身心缺陷以及过去犯罪等事当地人不愿告知,对此你又义务为之保密。
为了说明问题而不得不写入调查报告的,亦应该姑隐其姓名。
③调查者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当地人民族做好事,不能一味的从当地人民索取材料而对他们的疾苦漠不关心。
当然,做好事也不能也救世主和改革家自居④调查者一个绝对忠实于自己的工作,调查的材料要反复核对,务使符合真实情况,才能笔之于书。
调查所获不求其多,但不能有假,以免谬说流传,贻误后世。
文化人类学调查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全面调查,即对一个人口不多的群体或地区做全面详细的调查,最后可以写成一本描述文化各方面的民族志②定向调查,对一个或几个群体地区做专题调查,用以验证或检查某一人类学理论问题,或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问题调查方案中药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对象和地点、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你自己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如何进行调查。
就是西方人拟定计划时常说的五个W(where when what why how)其中既包括了必要性和地区过去已有同行做过调查,有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必须查阅,以便了解前人做过哪些调查,取得什么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①根据调查课题性质而有各方面专家参加②由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领导③调查人员中最好包括女性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性别差异会有不同的观点,女人看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观点。
们绘制的地图和当地人绘制的地图。
②摄影设备③录音设备在特殊的宗教仪式中,是辅助手段,长时间的记录是④记录表格人口调查表、亲属称谓表、气候、生产、历法的表格。
⑤药品感冒、外伤、防蚊虫、肠胃药、掌握调查区的流行病,照顾好自己的特殊病,药品可以多带,送给当地人,⑥个人证件⑦仪器设备⑧生活用品,特殊宗教习惯的人要考虑周全。
老幼都是潜在的报告人,都有可能向你提供材料。
明白事理,对你工作目的有充分理解而又愿意提供材料的人,还要根据问题选择报告人。
专门职业者在有关领域总能提供出比他人更多的材料,被称为专门报告人。
通晓本民族的各方面情况,掌握资料全面准确的人。
报告人要诚实,不论提供材料多少,都应该是真实的能力③威望: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给予的荣誉。
调查者住在调查地区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一般是一年,使他有机会看到当地人民一年内因季节而异的生产活动、宗教仪式和节庆事件。
②学习当地语言③调查者要像当地的社会成员一样的生活,深入到人民生活之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
①一种为结构性访问,即按照预定计划提出一个问题,请报告人依次回答②非结构性访问,即提出一个范围较大的题目,由报告人自由陈述。
以考试为喻,前者类似回答问题,后者类似作文题。
①当报告人用自己的概念,术语和分类来描述文化现象时,应当充分进行记录②开始调查阶段应集中访问一些不会引起误会的问题③访问要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有时还要安排好日程,但又有灵活性④访问时要把调查提纲列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来提问⑤访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先从收集个例入手⑥一次访问的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对有些少数民族,谈话太多容易感到疲劳。
⑦最重要的是在访问过程中,要对报告人充分尊重,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他们说话,不能表现出一点点的轻视、忽视或嘲弄的态度。
实录:记录仪式及重大活动,按时间顺序记录全过程及细节,务求详细具体③原文:记录重要任务的口述自传,重大事件参加者的回忆,神话传说,审判和神判的对话,要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④日记:记录调查者每天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情况,印象感想以及遇到的困难。
个人日记和工作日记⑤图表:记录器物结构,产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
”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量增长,人口变化等等不宜用文字记录的东西⑥谱系:用于调查家庭组织,婚姻,继嗣和亲属制度的重要方法,是以一套固定符号代表不同性别即彼此关系,用图解法代替文字描述的方法。
理想的行为规范②用具体的事实来对照一般陈述性③对来源不同的材料相互核实,去伪存真。
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的一切文化。
假如再把这种文化优劣归咎于人种差异,便成为种族主义,种族主义只不过是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极端形式。
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
”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由此导致旧事物的丧失,或由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活变化,在没有替代物的情况下由于长期直接接触而使各自文化发生规模变迁,便是涵化。
文化恢复:文化从消失或即将消失到恢复的过程,随着被涵化民族的觉醒,他们希望找回已丧失的固有文化,如通过残存的老人追忆来恢复久已不再举行的仪式节庆,重新穿上民族服饰和重新学习本民族语言。
互惠式是不经过市场也不通过政治力量的直接交换,以物换物,送礼和回礼。
①一般互惠:指不计算交换物品的价值,也不指明回报时间的互惠式交换②平衡互惠:指在预定时期可获回报价值相等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③复兴互惠:指望从对方余产品的集中和分散。
如一个扩大家庭即为一个生产单位,各人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媒介按照供求关系为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关于禁止的规则:①乱伦禁忌:是婚姻规则中最重要的一条,父母子女之间,同胞兄弟妹之间性行为的绝对禁止②外婚制和内婚制:外婚制禁止在亲属群体内部进行婚配,实是乱伦禁忌的延伸;内婚制则是禁止在本地区,本民族或自己所属等级或种姓或宗教团体之外选择配偶。
内外婚制并不矛盾。
⑵关于优先或加强的规则:①交表婚:一个男子应该或必须与之父亲的姐妹子女或母亲的兄弟子女缔结婚姻。
②平表婚:一个男子应该或必须父亲兄弟之女,或母亲姐妹之女为妻。
③夫兄弟婚:一个男子应该或必须娶其已故兄弟之妻为妻。
④妻姐妹婚:一个男子应该或必须续娶其已故妻子指姐妹为续妻。
方③双方居住:夫妻任与自己的亲属居住在一起,走婚和不落夫家。
④两可居住:根据需要和便利,可已选择居住在夫妻的任何一方⑤从舅居住:与丈夫舅舅的亲属住在一起。
家庭:由一个丈夫几个妻子或一个妻子几个丈夫及未婚子女组成,与多偶制婚姻相适应③扩大家庭:具有亲属关系的不止一对的配偶及他们的子女组成。
或女方一方计算世系。
②一个社会中有人实行父系继嗣,有人实行父系继嗣,或者一代实行父系,下一代实行母系③双重继嗣:父系和母系这两种继嗣制度并存,各:⑴血亲和姻亲:①血亲是通过父母子女关系及同胞关系追溯出来的关系并得到社会承认②姻亲是婚姻的结果,指的是自己配偶的亲属或自己亲属的配偶⑵回避和亲呢:在亲戚之中,对有些人的行为和态度有特殊的规定,这就是回避(发生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和亲昵(对某些亲属可以特别亲近)⑶亲属称谓:是有亲属关系的人们相互称呼的提套术语①爱斯基摩制,只区分父母兄弟姐妹②夏威夷制:只区分不同代的和不同性别的亲属,同代同性别的亲属使用同一种称呼③易洛魁制父亲与父亲的兄弟不加区别,母亲的兄弟另有称谓,注意区分平表兄弟与交表兄弟。
④奥马哈制:仅注意父方亲属代与代的区别而忽视母方亲属中代与代的区别呼⑤克劳制:仅注意母方亲属代与代的区别而忽视父方亲属中代与代的区别呼⑥苏丹制使用描述的方法,对父母兄弟的姐妹及其子女各有单独称。
民族群体简称族群,是由自认有共同来源的一群人组成。
成丁礼以后社会才能承认为成年人。
成丁礼是从青春期转移到成年期的标志。
男女分开进行,男性的成丁礼较为常见,因为成丁礼经常成批举行,所以不一定与个人性成熟相一致。
内容:长期与家人分离,集中训练或幽居独处,经受艰苦生活,告知原来只有成年人才知道的秘密(本社区的神话传说,道德规范等教育)。
最后以经受一次重要的考验或对身体进行改变(凿齿、纹身、割包皮等)作为整个礼仪的高融合,即先使参加者离开青年时期,经受隔离考验之后,再使他们进入成年时期。
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
用当事人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处在对方的位置来看事物,处在对方的位置来看问题,用当地人的观点和分类系统,来理解、分析,看待当地存在以及发生的事与物。
主位体现的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以他者的文化黑心为思考的起点。
从你观察的他者的文化内部逻辑来了解,描述该文化发生的文化事实。
客位:指调查人员等外来者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
是调查人员对被调查者的事物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的主位,在文献回顾和结语部分体现客位。
客位的观点取决于是否有具有解释力。
以自己思考的起点,将当地人变成一个外在的观察对象。
你自己作为一个外来的学者,吧当地人视为外在于你的对象加以观察,以你自己的内部逻辑来了解,描述该文化发生的事实。
主观:从自己的内心想法来看待事物,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事物的意义,唯心主义。
强调个人的心理存在,以我的观点看问题,是以我为中心的的唯心主义,客观:客观存在,不以自己的意识为转移,以物质事实存在为唯一,主观无法使之改变,从物质层面看,客观隐含着世界的许多事实真理。
小公牛、小母牛的例子:哈里斯印度圣牛的研究,他在印度某一区发现,公牛犊比母牛犊的死亡率高一倍,①主位的观点:当地人不承认故意缩短小公牛的生命,解释为小公牛吃的少,比较虚弱,容易生病②客位的角度,认为当地人很少需要畜力,于是当地人在饲料缺少的情况下,文化有声的选择杀死小公牛一适应当地的生态和经济的需求。
哈里斯认为①人类学研究人类生活,可以通过访谈了解当地人的思想,也可以亲自观察被研究对象的实际活动来了解文化行为。
②思想活动是与行为活动有差别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极为复杂,辨明而这的差别并不能解决如何才能全面说明整个文化的问题③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即时间参与者本人和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做出科学客观的客观评价。
由此可看出来,主位分析完全依赖于报道人的解释,如果报道人认同某个材料的描述与解释,那么该材料就被视为正确。
客位分析则不完全依赖与报道人的描述,还依赖与许多观察者的运用公认的科学标准所得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