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人才培养方案临床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的临床医学人才,能够胜任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二、培养内容1.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临床诊断技能通过临床实习、病例讨论、病理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3.临床治疗技能通过临床实习、手术操作、病例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技能,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和治疗效果。
4.医学伦理和医患沟通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学伦理素养,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5.科研能力通过科研课程、实验室实践、论文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三、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本方案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实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导师制度本方案实行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有一名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多元化教学本方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病例讨论、实验室实践、临床实习、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
四、培养评价1.学业成绩评价学业成绩评价包括期末考试、课程作业、实验报告等,评价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临床实习评价临床实习评价包括临床操作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评价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和能力。
3.科研成果评价科研成果评价包括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评价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表现和能力。
五、培养成果本方案培养出的临床医学人才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够胜任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为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成都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剖析 (2)
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患者和医者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三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三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着重于提供系统性、全面性的医学教育和实践训练。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致框架:
第一年:基础医学知识
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科目的学习,掌握人体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培养对药物作用机制、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基本实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培养医学信息检索、医学文献阅读和科学研究方法等基本科研能力。
第二年:临床基础知识与技能
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专业知识。
实习参与,接触真实的临床病例,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学习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第三年:临床实践和综合训练
在临床科室进行系统性实习,深入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参与多学科团队工作,培养协作与沟通能力。
开展科研项目或参与临床研究,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包括医学技术操作、诊断与治疗能力的评估。
此外,为了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能还会安排学生进行社区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和医学志愿者活动等。
最终,毕业生将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临床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基层医疗单位或其他相关临床工作。
具体的培养方案可能会因不同学校、地区和实际需求而有所差异,上述方案仅供参考。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00201k) 一、专业介绍临床医学教育历史悠久,其始于1949年,前身是平原省立医科学校,历经通州医士专科学校、保定医学院等发展历程,1983年改建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2005年并入河北大学,200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专业学生。
临床医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后备师资充足,素质优良,能较好的满足该专业的教学、见习、实验、实习等教学及实践环节的需要。
专业设立了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个满足教学需要的教研室。
具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肿瘤学为河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肾内科、神经内科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
神经外科、肿瘤内科、泌尿外科、康复理疗专业为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急诊医学科、儿科重症、消化内科、新生儿科专业为河北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
临床医学专业依托本校综合大学的治学优势,教育资源丰富,具备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示教室、学术报告厅等教学设施,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与教学环境。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1 / 12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中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并具备持续更新医学业务水平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职业操守、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是医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首先,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
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专业的基础,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临床技能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手术等实践技能的培养。
培养方案要明确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以及相关的考核标准。
其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还应包括临床实习和实践教学的环节。
临床实习是医学专业学生在医院临床部门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培养方案要明确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关的实习指导和考核制度。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临床科研项目,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第三,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还应包括人文素养和专业道德的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高度责任和敏感性的专业,医生需要具备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专业道德。
培养方案要加强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医学道德操守。
最后,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领域不断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临床实习和实践教学的环节,人文素养和专业道德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在当今社会,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对于医学领域来说,优秀的临床医生更是尤为重要。
鉴于此,为了培养更多的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详细可行的培养计划。
一、项目概述本培养计划旨在发现和培养具有临床医学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栋梁之才。
二、选拔和选拔标准1.选拔范围:全国范围内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
2.选拔标准:根据学术成绩、实践经验、科研能力和医学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三、培养阶段与内容1.初级培训阶段初级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基础医学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基础医学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课程,学生可以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临床实践在初级培训阶段,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临床实践,通过观察临床诊疗过程、参与医患沟通等方式,了解临床医学的实践操作,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2.中级培训阶段中级培训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课程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学习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学科的相关课程,并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到两个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2)实践经验通过临床实习和轮转,学生将进一步提高临床技能和实践经验,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高级培训阶段高级培训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
该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术研究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有机会参与临床科研项目,了解科研方法和过程,并逐渐独立完成一定的科研课题。
(2)临床实践和指导在高级培训阶段,学生还将参与医院的临床工作,同时担任指导学生的角色,培养他们的临床指导和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
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医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掌握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及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
3. 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医学发展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2. 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3. 临床专业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
4. 实践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践教学:加强临床见习和实习,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五、考核评价
1. 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实习考核: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
3.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经考核合格,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医学专业代码:100201K一、培养目标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及“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医教结合,面向基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2.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关爱病人,尊重病人人格,尊重个人信仰,保护病人隐私;坚持预防为主,着力减轻和祛除患者的病痛,提供临终关怀,始终将病人及社区具名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尊重同仁,具有相互关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树立卫生经济学观念,坚持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
4.充分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能够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让其充分理解并参与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终身学习观念,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自我完善,勇于创新,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方法。
(二)知识要求1.掌握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学会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2.掌握医学人文相关知识,认识到环境、社会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能够用于指导学习和医学实践。
3.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和急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和产后的保健原则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4.掌握预防医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4左一、培养目标1.理论基础: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2.实践经验:通过实习、规培等途径,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诊疗能力。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们要根据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到最实用的知识。
1.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让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实践课程:安排实习、规培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诊疗能力。
4.跨学科课程:开设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学科思维。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课堂讲授: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模拟教学:利用模拟人、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练习临床操作。
4.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参与诊疗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们要选拔优秀的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指导。
1.学生评价: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2.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3.行业反馈:加强与临床医学行业的沟通,了解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士
学士
硕士 学士 学士 硕士 学士
医学 医学 医学 医学 医学 医学 医学 医学 医学
全科医学导论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概要 内科学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外科学 急诊医学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 11 个,校外实习基地 54 个。
表 11 临床医学专业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场地 仪器设备数
急救模拟
1
完整模拟人
模拟人
1
高级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 JC-CPR3500B
模拟
1
控制出血大腿模型
JC-W3008
模型
1
控制出血手臂模型
JC-W2008
模型
60
打结训练模型
SUSO300021AD 训练打结
C
1
电子打结训练模型
SUSO300052BD 训练电子打结
C
6
多功能小手术训练工具箱 SUSO300023AD 放置器械
大学
医学
诊断学
蔡培
男
汉族
大学
学士
医学
外科学
曹伟
男
汉族
大学
学士
医学
儿科学
曹雁南
男
汉族
大学
学士
医学
外科学
晁华绒
女
汉族
大学
学士
医学
五官科学
车晓林
男
汉族
大学
学士
医学
外科学
陈小茹
女
汉族
大学
学士
医学
儿科学
崔海洋
男
汉族
大学
学士
理学
医学统计学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科学精神、良好医德医风、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临床医学人才。
他们应具备独立诊治疾病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在医疗、科研、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内容1.医学理论基础。
学生应全面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理解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2.临床医学实践。
学生通过临床轮转实习,学习和实践各科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培养临床思维和病人管理能力。
3.医学科研。
学生应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方法,能够进行医学研究和文献综述,掌握基本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4.专业管理和人文素养。
学生应了解医学伦理和法律,掌握医学管理和卫生政策的基本原则,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社会和患者情感关怀,提升医德医风。
三、培养模式1.教学模式。
采用问题驱动、任务型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实践模式。
设置临床轮转实习课程,让学生在医院和社区的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实践,亲身接触患者和疾病,实际操作诊疗和治疗方法。
3.科研模式。
建立科研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推动学生参与实际的医学研究和课题探究,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讲座、讨论和研讨会等形式,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实习实训。
设置系统的临床轮转实习,让学生参与和观察临床工作,学习医生的诊疗技能和沟通能力,实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科研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医学研究和文献综述,学习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拥有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和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能够满 足学生临床实践的需求。
优秀的师资队伍
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 的教育教学和指导。
就业前景广阔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可在各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临床医学及相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 素质评价结果,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05
培养特色与优势
培养特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注重学生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 域的全面发展,同时针对临床医学专业
进行深度培养。
注重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通过科研项目、创新实践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推动
临床实习
临床技能培训
通过临床实习,培养学生掌握 临床诊断、治疗、手术等技能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思维培养
通过参与临床病例讨论、病情分析 等,培养学生具备临床思维能力和 独立处理病人的能力。
医患沟通能力
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具 备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水 平。
学术科研训练
科研项目参与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或医院的科研 项目,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
识。
学术论文撰写
通过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提 高其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和学术素
养。
学术会议交流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 术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增
强学术交流能力。
04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01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组织
成立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对教学活动进行
全面、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训练、科研训练等多方面的教育方式,培养能够胜任临床医学工作的专业人才,并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跨学科的支持。
临床医学是医学领域的核心,是医疗实践的主要方面,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目标1.掌握医学知识,熟练运用基本的医学技能。
2.具备临床医学思维和分析疾病的能力,能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3.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尊重生命、维护患者权益、关注患者痛苦。
4.掌握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和技能,能够预防和处理医疗事故。
5.能够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工作,不断提升临床医学的水平和质量。
二、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注重基础医学的教学,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同时加强临床医学相关知识的教学,如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
2.实践教学:包括临床实践、救护实践和临床技能操作实践等。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实践技能,增加实际经验。
3.临床实习:要求学生在临床医学环境中实习,了解临床医学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包括带头负责诊断、治疗和预防病情,掌握现代医疗设备的使用、熟悉标准的临床实践,维护医疗秩序等。
4.科研训练:加强与临床医学研究相关的课程和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严密方法,以便能够开展科学研究,获得相关的科研成果。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
2.临床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3.实践课程:包括救护实践、临床操作实践等。
4.科研课程:包括医学研究方法、统计学、流行病学等。
四、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通过笔试、课堂测试等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实践考核:包括临床实习考核、操作实践考核等,考核学生操作实际情况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科研考核:包括论文撰写、科研成果评定等,考核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013版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厦门大学医学院
年级: 2013 学生院系: 学制/学位 五年制,医学学士
2013版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系专业:临医学最少要求学分: 242
修订说明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全球国际医学最低标准和我国医学标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坚实医学基本理论、 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质、终生学习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基础的合格临床医学人才。 素质要求: 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目标与 知识要求: 规格要求 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熟练的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基本方法, 掌握疾病的产生原因、发病机制以及对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基本技能,具有对急、难、 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掌握临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维和分析判断方法; 能力要求: 得到医学科学思维和科研方法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专业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公共基本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方向性课程、其它教学环节。学生在学期 间必须至少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242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基本课程31学分,通识教育课程17学分,学科类通修课程 82学分,专业或方向性课程59学分,以及其他教学环节53学分。 【公共基本课程】 公共基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都要修习的思想政治课、军事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和体育。本专业学生需在本模块中完 成31个学分的学习,其中包括12门31学分的必修课。港澳台或海外生可免修其中的思想政治课、军事理论等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全校统一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包括4门7个学分的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语文、 高等数学E、新生研讨课),以及选修10学分的跨学科基本课程(全校性选修课)。跨学科基本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在人 文、自然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广泛的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掌握不同学科领域的最为基本的知识、原理与方 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至少应在本学科专业大类之外修满10个学分。 【学科通修课程】 学科通修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本模块必修课共37门79学分。选修需完成3学分,为引导学 生合理分配各学期的选修计划,规定每学期需完成的最低选修学分如下:一、二年级3学期3学分。 【专业方向性课程】 选课说明 专业方向性课程,是专业课,包括医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本模块必修课共17门50学分。选修需完成9学分,每学期需完 成的最低选修学分如下:三年级2、3学期3学分,四年级1学期2学分,四年级2.3学期4学分。 【其它教学环节】 其它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考试、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课等。共5门51学分的必修内容和2 学分的选修内容。 军事训练(海外生免修)安排在大一入学时,其中包括入学教育内容。毕业实习(必修)从大四小学期开始,到大五2学期末 结束。 创新创业训练内容包括创新实验、创业训练以及创业实践项目等,社会实践包括2周的社区医院实习和2周的其他内容实践。 毕业技能考试,在毕业实习结束前由实习医院考核。 毕业考试为理论考试,共4张卷:①内科学卷②外科学卷③妇科学卷④儿科学卷。有一卷不及格,需补考通过,才能录入 成绩,否则以最低分数试卷的成绩计分。 【短学期修读说明】 短学期一年级不安排必修课程,二年级开设1门必修课程和社会实践,一、二年级学生除必修课和可选的全校性选修课外, 还可选修学科通修课程,该学期一般开设4-5学分的课程,学生可自由搭配选择不少于3学分的课程。三至四年级进入临床 阶段,由于临床课程课时量大,又增加了见习环节,因此必须将长学期和小学期打通,要求学生临床阶段修满11学分的通 识类院选课。
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1. 基础医学知识,学生在前期会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
2. 临床医学知识,学生会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
科学、精神科学等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
3. 临床实践,学生需要进行临床实习,亲身参与临床工作,例
如在医院的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从而熟悉临床工作流程和规范。
4. 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
了解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5. 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医学科研基本能力,包括文献
检索、论文撰写等科研技能。
6. 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等。
7. 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诊疗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技能。
总的来说,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医学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成为具备扎实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的合格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代外科学的范畴及其分类,并由此理解学习和掌握外科基 外科学各论
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常
见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2
预防和治疗原则;训练学生外科手术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和
162
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无瘤观念。通过学习,学生要
在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强调树立全心
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序 课程 号 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 内容
总学 时数
诊断
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检体诊断
学 1
能,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收集病史,独立进行全身体格 检查和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 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常见症状 144
实验诊断
影像诊断
外科 通过对外科学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外科发展史,熟悉现 外科学总论
3、在健康保健岗位:需掌握社区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及儿童保健 工作内容;掌握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实施、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的 基本知识;掌握妇女保健的概念及孕期、围婚期、产褥期、围绝经期 妇女保健的内容;掌握亚健康人的保健指导、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的 内容;熟悉流行病学调查、卫生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在技能运用上 应具有婴幼儿、儿童、妇女、老年人及亚健康人进行检测、保健指导 的技能;具有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卫生统计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及沟通表达能力。在职业素养上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保健和 临床专业知识、高度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政策水平、预防为主的群体 保健观念。
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科 学
3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 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
包括呼吸病 学、循环病 学、消化病
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 学、泌尿系统 疾病学、血液
附4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专业代码:630101 二、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适 应医疗卫生行业需求,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基础知识; ◆掌握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和法律基础知识;
形势与政策(3) 必修
形势与政策(4) 必修
三生教育(1)
必修
三生教育(2)
必修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 必修
就业指导课(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 必修
就业指导课(2)
专业 医用化学
必修
基础 医学遗传学
必修
课程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 必修
学
局部解剖学
必修
生理学
必修
生物化学
必修
专业必修非核心课程,《大学 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总 共 36 学时,其中理论课 18 学 时,以专题讲座形式完成,实 践课 18 学时,以案例分析、 职场人物访谈、模拟面试、创 业计划大赛等形式完成,分别 安排在第二、第四学期,每学 期理论课和实践课各为 9 学 时;《三生教育》课总共 34 学时,其中理论课 18 学时, 以专题讲座形式完成,实践课 16 学时,以主题班会、消防 演习、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开 展,分别安排在第一、第二学 期,每学期理论课和实践课各 为 9 学时和 8 学时;o《形势 与政策》课总共 64 学时,分 四个学期安排,每学期 16 学 时,结合每周政治学习完成;
◆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具有诚实守信,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不过度医疗;
◆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关心和救助老、弱、病、残及困难群体;
◆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具有扎根农村,为农村基层卫生事业贡献终身的信念。
五、就业岗位与资格/等级证书
序号
面向的职业岗位
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备注
能;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的技能;具有 对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及主要慢性非传染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及综合监 控、预防及管理能力。在素质上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 业精神,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把预防和控制疾病,保护人群身心健康 作为己任。
2、疾病治疗岗位:在知识方面应该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及农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知识。在技能应用上应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独立进行 诊断和治疗的技能;具有对农村重大传染病及时诊断、早期处理的技 能;具有对农村常见急危重症,具有初步救治和转诊的技能。在职业 素质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工 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具备扎根农村,为基层卫生事业贡献终身 的信念。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 课 6 学时均安排在课余进行;
体系概论(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必修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2)
体育(1)
必修
体育(2)
必修
英语(1)
必修
英语(2)
必修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形势与政策(1) 必修
形势与政策(2) 必修
4、疾病康复岗位:应掌握康复疗法处方制定、各种恢复性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训练的知识;掌握解决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
常见的脑卒中、颅脑损伤、小儿脑瘫及脊髓损伤后遗症患者、糖尿病
患者、高血压患者、肥胖症患者及残疾患者等康复治疗知识。技能运
用上具备康复疗法处方制定的技能;具备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维
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2、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
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
备注
妇产 科学
4
儿科 学 5
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
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
免疫学及病原微生 必修
物
病理学
必修
药理学 诊断学
必修 必修
专业 外科学
必修
核心
内科学
必修
课程
妇产科学
必修
儿科学
必修
临床综合技能实训 必修
康复医学
必修
专业
预防医学
必修
必修 中医学基础
必修
课程 传染病学
必修
五官科学
必修
急救医学
必修
全科医学及社区公
共卫生服务规范
医学心理学
专业 选修 课程
高等数学 精神医学 社会实践
根据学生的学识基础及职业成长规律,遵循“知识、技能、素质 并行”的原则,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理论、实践、素质培 养的系统化设计,形成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完整统一的六模块课程 体系。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对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涉及乡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农村卫生一线工作的乡村医生问卷,发现在职基层医生的主要工 作是家庭访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传染病、慢性病监测、管理和 预防,执行传染病上报制度;定期开展防疫、接种工作;对农村常见 病、多发病、地方病、老年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 助检查,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初步诊断和处理;进行初 级卫生保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治疗、预 防与康复;测量生命体征,动、静脉取血,口服给药、肌内注射、皮 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输液,雾化吸入,吸氧,导尿,灌肠,消毒, 隔离技术,痰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等。 但是,因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层次等多重原因,医生的“预防、治 疗、保健、康复卫生宣教和计划生育”等综合能力普遍薄弱,医疗技 术和医疗服务能力不强。不能完全适应基层卫生服务的要求。为了更 好地服务基层卫生医疗事业,迫切需要面向基层的“下得去、留得住、 用得上”高素质医学人才。针对基层医生的工作任务及目前存在的问 题,应需具备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1、疾病预防管理岗位:在知识上应该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 识;掌握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及主要慢性非传染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掌握卫生防疫工作的基本要求;熟悉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 流行规律。在技能上应该具有进行预防医学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基本技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分为外科总论及外 科学(各论)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 临床综合技能实训安排在周 末及实习前进行,考核成绩以 百分制计算,但不计学分。
专业必修非核心课程
2 学分,业余时间选修 4 学分,业余时间选修 2 学分,业余时间选修 假期安排,每周计算 1 学分。 每年最多 2 周,实践地点建议 选择医院进行。
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遵循从医学基本技能训练→临床专业
技能训练→教学见习→毕业实习逐步递进的原则,形成以“应用性和
实践性为基本特点,以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校内外
交替、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与理论教学相伴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必修/选 修)
说明
公共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 必修 基础 律基础 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必修
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乡镇卫 1
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执业助理医师
主要就 业岗位
2
医药用品行业
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资格证书
3
健康康复保健保健按摩师六、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