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doc

合集下载

论沈从文《边城》的美学追求

论沈从文《边城》的美学追求

论沈从文《边城》的美学追求摘要:沈从文毕生缔造了许多作品如《龙珠》、《长河》、《月下小景》等,但其中最为迷人的,在艺术创作中非常成功,是那些描写湘西偏远地区的边境小镇的新的题材的小说。

他站在一个世外人的角度,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别开生面的湘西风土画。

在这幅画上,不同的颜色带给读者异样的眼睛的不同感觉。

大地颜色的深沉映衬着在这片热土上淳厚古朴的人情世态,彩虹颜色的多样象征着这片热土的美丽缤纷湖光山色,太阳颜色的火红比喻着健康独特的风俗习惯。

这个奇异的风光点缀出一座古老朴素、吉祥如意、和平宁静的边远湘西小村。

关键词:边城;美学;追求《边城》描写了一个简单短小却有极大意义的优美但又充满遗憾的故事:在湘西古朴的大地上,孕育了一个离城市很远的小镇。

在这里住着靠摆渡谋生的相依为命祖孙二人,外公已七旬有余,身板硬朗结实,面目慈祥,古铜色的脸布满了岁月的年轮,孙女翠翠花季少女,亭亭玉立,懵懂羞涩。

他们常常帮助别人,从来不骗人。

在两年前的端午龙舟节,特雷西和当地船共有两个年轻的主人傩送的遇见,彼此喜欢对方。

在这个时候,傩送哥哥天宝也看纯翠翠,然后托人给特雷西爷爷”,发生在同一时间在王集团也赞赏傩送,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轧机的傩送嫁妆。

傩送一心想和翠翠共度一生,不稀罕王集团陪嫁贵重的碾坊,心里只有翠翠,哪怕没有太多的金钱,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俩自家兄弟同时看上了长得俊的翠女。

为了公平起见,于是兄弟俩提出用嗓子发出优美的声音的方式求的翠翠的好感,让翠翠去做决定。

当天宝知道翠翠和傩送的情意,帮助弟弟和翠翠的幸福,决定去海滩,发生了意外死亡的不幸事件。

外公没想到孙女的婚事成这个结果,为此成天操心担忧,死了最后。

作者描写了这样的故事,凄美动人。

小说用中国的语言,家常的谈话,人类最朴实的感情,描写了在水边的船上所上演的见到的事物、人物和故事,体现了自然、民俗的美人性的光辉,像一幅湘西风情画充满了诗情画意,伴着纯正的牧式情歌和地方色彩。

论从小说《边城》到电影《边城》的得与失

论从小说《边城》到电影《边城》的得与失

论从小说《边城》到电影《边城》的得与失作者:魏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0期摘要:小说和电影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但是也有着差异。

本文将从小说与电影的通而不同之处,对电影《边城》改编的得与失作出评价。

关键词:《边城》;小说;电影;改编作者简介:魏瑶,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2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界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部小说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命运悲剧生活。

电影《边城》则是凌子风导演依据小说改编的。

该电影总体来说是忠实于原著的,本文将从小说与电影的通而不同处,浅析该影片“忠实”改编的得与失。

一、相通的情感,应有不同的展现方式观看完该影片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它是一部没有改编的改编电影,它几乎完全忠实于原著。

这种忠实的改编在这部影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达相同思想感情,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曾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电影《边城》在主题上与原著并无出入,也是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

(二)相同的故事结构,不管是小说,还是《边城》影片的结构都是从“今年”的端午倒叙两年前的端午,翠翠和傩送第一次在河边相见;再倒叙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和天宝大老在家中相遇;然后在铺叙大老通过杨马兵走车路向翠翠求婚,大老和二老的同时在上坡上唱歌求爱,老大的自惭隐退以至行船淹死,二老对老船夫的误会和远行,二老父亲顺顺的拒婚,老船夫之死,最后是翠翠在冬日的薄雪中,独自守着渡船,执着而又无望的等待着二老归来。

小说与电影《边城》的文学与影视比较

小说与电影《边城》的文学与影视比较

小说与电影《边城》的文学与影视比较《边城》是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在文学界和影视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在《边城》的文学与影视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来看,《边城》的小说和电影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的时间轴和视角展现故事的发展。

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汉子与美铃之间的纠葛,叙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亲情和个人成长的故事。

而电影则更加注重于通过形象的表达方式传递情感和情节,通过镜头语言、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和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小说和电影也有着各自独到的方法。

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思维描写,深入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选择。

而电影则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镜头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线索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此外,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边城》的小说和电影也各有亮点。

小说中,作者沈从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夸张等,以情景描写和对话展现故事中的冲突和人物关系。

而电影则主要通过画面的构图和配乐来传达情感和情节,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来营造氛围和表达主题。

另外,小说和电影的受众也有所不同。

《边城》的小说作为文学作品,更多地面向有阅读兴趣和文学修养的读者,通过文字的表达传递情感和思想。

而电影则更具视觉冲击力,能够更直观地表达情感和情节,吸引广大观众的关注。

尽管小说和电影在表现形式、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价值。

小说能够通过文字的表达更加准确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而电影则通过形象的表达更直观地传递情感和情节,给观众带来更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综上所述,《边城》的小说和电影在文学与影视的比较中各有特点和魅力。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它们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呈现了边疆地区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

《边城》版本汇校述评

《边城》版本汇校述评

在研究方法上,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版本研究者们多采用文献考据、历史 地理信息分析等方法,也有学者运用数理统计和可视化技术进行定量分析。这些 方法多样化,既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 可能性。
通过对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版本研究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其研究成果丰 富,对其历史演变、文献传承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对不同版 本的比较研究,揭示了版本之间的差异和特性,对于正确理解《论语》的内涵和 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版 本的全面性研究不够,对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及与同时代学派的关系等问题仍有待 进一步探讨。
最后,我想说,《边城》这部作品,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改编,都给我们留 下了深刻的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了湘西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也让我们看到了 人性的复杂和善良。读《边城》,看《边城》,不仅是一次文学艺术的享受,更 是一次关于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内容
近十年来,沈从文的《边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部小说以湘西为背 景,展现了一个诗意盎然、充满人情味的世界,以及一种深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形 态。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对《边城》的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扩展到了文化、历 史、社会等多元领域。
《边城》不仅仅是一部描绘湘西风土人情的小说,它更是一首赞美人性、赞 美生活的诗篇。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读完 《边城》,我们仿佛可以在心中描绘出一个美丽而哀伤的边城世界,感受到那种 深深的情感。
在读《边城》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沈从文先生的写作风格。他的笔 触细腻入微,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语言清新自然,让人感受到湘西山水 的灵性。他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要一直读下去。
然而,将《边城》改编成电影并非易事。在众多版本的电影中,以1984年凌 子风导演的电影版《边城》最为著名。凌子风导演充分地理解了沈从文先生的原 著,通过电影语言,将原著中的风土人情、人物性格以及故事情节等元素完美地 展现出来。然而,电影的时长毕竟有限,无法完全展现出原著中的细腻情感。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摘要:1953年,香港永华影业公司的导演严俊根据《边城》拍摄了电影《翠翠》。

影片在原作情节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动,作为原作者,沈从文却对该片极为失望。

1983 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凌子风将《边城》改编为同名电影,广受好评。

凌子风的执导的《边城》,虽尽可能还原原著,但由于电影的特性,开辟了一些美,也不可避免的对美造成一些破坏。

本文将结合原著,以凌子风执导的《边城》为对象,对小说和电影从美学角度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边城;小说;电影一、电影、小说的界定与联系人们常说电影就是兼具文学性、戏剧性、音乐性的综合艺术。

《电影艺术词典》中,对电影的界定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①小说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典型的叙事体文学”②。

英国作家伊丽莎白・鲍温说过:“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

”电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诞生之初,电影就把创作的眼光投向了小说。

如1902 年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就是改编自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

从那以后,许多中外名著都搭上了这趟改编列车,如《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阿Q 正传》等,掀起了一股小说改编热。

电影和小说能够通过某种途径发生转换,就说明二者之间有着相似性。

但是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和小说表现出面貌迥异的美学特征。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可以视之为从一种美学形态到另一种美学形态的转换。

二、造型之美电影《边城》的造型包括色彩、光线、画面等方面。

纵观整部电影,总体颜色较为素雅清丽,以湘西上的茶峒乡为故事发生的地方,山清水秀,举目间自成一派风景。

拍摄地点皆取自湘西,与原著中风格相近。

人们的穿着也多半以自己印染的素色衣服为主,在青山碧水的呼应下,在色彩上,将湘西边境小乡村的安逸、简单和淳朴凸显出来。

浅析《边城》的美学价值

浅析《边城》的美学价值

浅析《边城》的美学价值内容提要:沈从文的《边城》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湘西淳朴的风情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美丽的山乡风景,纯真质朴的人性美,真挚感人的人情,还有那独具特色的民俗,无不彰显着这部作品的独特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风俗美沈从文的《边城》似一幅水墨画,以其纯美的民族风貌,朴实而厚重的风土人情展现在我们面前,透过那简单而真实的情节,朴素而淳朴的情感及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我们体味到这部小说所展现的唯美的艺术价值,他的美学思想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边城》中讲述了湘西边城一个老船夫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描写了老船夫外孙女翠翠和当地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

作者用他那善于说梦、写梦、画梦以至诱人做梦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离都市繁华和喧嚣的质朴、恬静而又浪漫柔美的世界。

在我们听着遥远山乡的鸡鸣狗吠,嗅着边地泥土的芬芳之时,带我们进入一个温情脉脉的和谐世界。

故事在湘西的各种风俗民情中展开:端午节赛龙舟赶鸭子,中秋节男女月下对歌,春节耍龙灯、舞狮子……浸润于这些场景中的边城,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祖孙之情,男女之爱,兄弟之情,邻里之睦……在纯澈明净的风俗画卷中,作者把自己的希冀与追求投射在淳朴美好的人物身上,潜心营造一片宁静安逸的和谐世界。

《边城》把沈从文先生对生活所有的爱与美都包含在了其中,让作品处处洋溢了动人的美感。

一、青山绿水,风景美。

沈从文是从泥土中滚出来的作家,他的艺术带有湘西边地人民特有的气质特有的色彩。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沈从文总感到一种永恒的宁静和庄严。

红雨随心,青山着意,沈从文笔下的大自然总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欢悦情调,而人则赋予大自然以灵性。

“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

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

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的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皆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摘要】《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和电影《边城》的美学比较,从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描写、美学风格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小说与电影在美学表达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在表达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美学比较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作品的审美视野,提升对文学和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美学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边城》这部作品。

【关键词】关键词:边城,小说,电影,美学比较,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描写,美学风格,主题表达,理解作品,表达方式特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边城》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部小说,首次发表于1934年。

小说以云南省边境小城“汀洲”为背景,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冲突、爱恨情仇以及人性的复杂情感。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乡土小说的巅峰之作”。

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边城》于1997年上映,导演由王竞执导,投资方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该电影也在亚洲范围内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电影的上映使得“边城”这个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也为小说的名声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关注。

小说和电影的结合,使得《边城》这个作品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下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对《边城》小说和电影的美学比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美学比较,可以丰富我们对文学和电影艺术的理解,也能够拓宽我们对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视野。

1.2 研究意义《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小说与电影在美学上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分别通过文字和影像来传达情感和思想,因此比较它们在美学上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艺术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优劣。

沿着叙述的脉络行走--小说《边城》与电影《边城》叙事结构比较

沿着叙述的脉络行走--小说《边城》与电影《边城》叙事结构比较
的文 字 谱 写 了一 曲 湘 西 喑 哑 的 田园 牧 歌 就 是 这 样 . 1 9 3 4年 的沈 从 文完 成 了 他 对 边 城 时 间 与 空 间 的 双 重 1 9 4 9年 之 后 , 凌 子 风 计 划 拍 摄 电影 《 边城》 , 并 向 隽培编写 . 加 人 沈 从 文 意 见 的 剧 本 沈 从 文 在 意 见 里 的指导 . 如“ 翠 翠对爱 情的感觉 是朦 胧 的 . 盼 处 处 注
认识 些 中国文 字 . 在 那个 社 会 里生 活 . 而 且 极关 心 全 个 叙 说 使 湘 西 成 为 了一 种 文 化 的表 征 . 一 个 被 充 分 意象 民族在 空 间 于时 间所 有 的好 处 与坏 处 的 ” 人 但 随着 叙 化 了的 文 化 符 号 同 时 . 沈 从 文 所 建造 的希 腊 小 庙 又
电影 难 以企 及 原 著 的 思 想 与情 感 高 度 . 似乎成 了
自己 的叙 述 . 也 打开 了 自己 . 让 自身 温柔 的情 感飘 荡 在 笼 罩 住 他 们 的 生 存 充满 着 悲 悯 情 怀 的作 者 . 用 沉 静
种情绪 、 心理 、 氛 围笼 罩 整 个 作 品 的 本 领 , 陀 思 妥 耶 抵 达 。 沿 着 自然 脉 络行 进 的叙 述 . 在 第 三 章 里 微 微 跳 动 沈 从 文 先 生 征 求 剧 评 .之 后 的拍 摄 使 用 的是 姚 云 、 李
直 以“ 乡下 人 ” 自居 . 其 实 经 历 了 五 四启 蒙 和城 市 生 意 ” . “ 黄 狗 的 出 现 不能 使 用 得 太 多 ” . 等等 。
活 的沈 从 文 不 可 能再 是严 格 意 义 的 “ 乡下 人 ” . 他 自己
也 未 必 不 清 楚 这 一 厢情 愿 偏 执 的 自我命 名 与 这感 叹 所有 改 编 电影 的 宿 命 与 尴 尬 这 是 因 为想 象 艺 术 更 容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边城》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其情节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描述了小镇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

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其中最著名的一部是1947年由导演孔烈执导的黑白影片。

小说和电影均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下面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叙事结构小说的叙事结构非常复杂,分为前叙和后叙两部分,前叙主要是讲述了小叮当和赵四的恩怨,后叙则聚焦于泼墨图之间的纠葛。

同时,沈从文运用了大量的回忆手法和联想手法,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沈家庄的民风民俗以及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相比之下,电影剧情比较简单,主要聚焦于若干个家庭之间的争斗和日常生活,情节易于理解,适合广大观众欣赏。

但是与小说不同的是,在电影中对于一些角色的刻画不够丰富,而这些角色在小说中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比如小说中的黑鸟和子玉,他们的生死事件在小说中非常重要,但在电影中却没有像小说那样被重点呈现。

二、情感表达小说中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深刻,尤其是对于爱恨情仇的描写,让人深入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爱情主题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对小镇上的男女感情和婚姻观念的描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伦理风俗和人性弱点。

沈从文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非常出色,让读者很容易勾勒出每个人物的形象,同时又有很多隐晦的暗示和讽刺之处。

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则相对来说单纯,情节紧凑,表现方式比较直观。

虽然电影中对于细节的刻画不够细致,但是对于主要人物的刻画还是颇为深刻的。

比如男主角小叮当的演绎,虽然在小说中人物性格非常复杂,但是电影中演员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也能够表达出其内心的矛盾和体现出其人物性格的较为丰富的一面。

三、美学特点小说和电影在美学特点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小说更加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其中包括对于语言的运用、对于风景描写的要求等等。

整个小说有一种沉静、深沉、内敛的美感,既不浮华也不尖锐。

边城 小说与电影的对比分析(1)

边城 小说与电影的对比分析(1)

谢谢观看
• 建议加一张幻灯片来阐述我们比较的中心、 主题。就这些内容来看,比较散乱。主题我 个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性格导致悲剧。
开,梦摘虎耳草的用意照应翠翠的心理,这份青涩的爱情始终与虎耳草相粘连。经 历了四次情节的重复,对应翠翠心从犹忐忑不安到心意已决的变化。
2.关于妓女的描写
• 小说:对妓女用了较多笔墨的描写,如:由于边地 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 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 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 …这些人既重义 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 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 电影:旁白中并没有把小说中的人物背景讲清楚。 仅用了水手们交谈的几个镜头带过。
电影:影片用浪漫主义手法展示出民国初 年湘西小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情伦理,另 一方面又揭示了封建落后的愚昧思想对人 的束缚和造成的悲剧。
相同:1.着重描写自然风景
• 小说:“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皆各 在分定的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 待”,在这个作者描写的湘西小城中,环境优美, 幽静,与世隔绝,就像桃花源中,每个淳朴的乡民 自得其乐,和谐,憧憬。 “翠翠抱膝在月光下……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 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身边草丛中虫 声繁密如落。”淡雅的月光,衬托出翠翠的美丽。 • 电影: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特写镜头,把优美静谧的 湘西小城刻画出来。
6.爷爷将逝
• 手法不同: 小说:以“假如爷爷死了……”等话语或心理活动做铺垫 暗示爷爷将离世 电影:以雷雨傍晚及晚上爷爷的一连串艰难的动作来刻画 即将离世的爷爷 • 意义: 小说:老人是苗族古老历史文化的象征 ,他的慢慢老去 象征着苗族文化的地位愈加危险。小说表示的是对苗族文 化的依恋与惋惜。 电影:电影传达出来的是苗族文化自身艰苦的挣扎。

文字与影像之边城

文字与影像之边城

文字与影像之边城书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差别便在于欣赏者扮演的角色不同。

在观看电影抑或电视剧时,我们容易成为一个围观者,处在剧情之外,剧中展现出的景色便是整个世界,而其不曾展现的,也就成为了我们的视觉死角。

然而在看书的时候,我们总是能作为一个创造者参与其中,就像“盗梦空间”中所说的造梦者一样,读的越是细致,体会的越是深刻,书中的世界就会慢慢伴随着我们的潜意识在脑海中铺陈开来。

我们有意识地去具体化那些建筑、风光以及人物的一颦一笑,但有时感觉它自己就完成了。

我认为,这就是二者的差别所在。

就拿沈从文老先生所作的《边城》来说,故事展开在茶峒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城,电影中经常用整幅整幅的大画面表现茶峒的优美环境,小溪、**、大山、绿草、渡船人、翠翠和狗,短短的几分钟内,便能让观赏者最直观地感受到了故事的大背景和周围意境。

大画面一向比较容易把握,电影中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人头攒动,通过叫喊传达出欢乐热烈的气氛,却难以去放大细节。

但小说中却是通过细节描写,横纵并行,编织出寂静的山野或是热闹的大场面。

电影情节基本按照书中所言顺序发展,但也有不少描绘小山城风土人情的细节由于电影的特殊要求,穿插在主线剧情的发展之中加以展现。

对次要的内容进行删减,对主线情节进行重组,导演在这方面能灵活处理,使得电影情节发展顺畅,加强了观赏性。

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与评析

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与评析

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与评析边城小说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以描绘边塞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纯纯的爱情故事。

这部小说深受读者的喜爱,也因此一直备受影视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以及对其进行评析,探讨影视作品如何展现小说原作的魅力。

一、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小说中生动描绘的角色形象、丰富的情节结构以及独特的叙事风格,给了影视改编团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灵感。

1.剧本改编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首先需要根据小说原作撰写剧本。

剧本需要忠实地还原小说中的情节和角色,同时也可以适当删减或调整以适应影视表现形式的需要。

剧本改编要求编剧具备对原著的深入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小说的核心主题和情感内核。

2.角色塑造影视改编中角色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鲜明且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何将其具象化成适合镜头语言的形象是关键。

演员的选角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找到能够恰如其分地演绎小说中角色的演员,使观众在观影时能够更好地产生共鸣。

3.视觉表现边城小说中描绘的边塞景象给了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想象空间。

导演和摄影师可以运用镜头语言,通过精细的画面构图、灯光布置等手法,将小说中的景色和氛围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音效和配乐的运用也能增强观影时的代入感,使观众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中。

二、对边城小说影视改编的评析1.忠实还原小说精神边城小说的影视改编需要忠实还原小说中的核心情感和主题,使观众在观影时能够感受到小说中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只有将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原著的思想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成功的改编效果。

2.创新与再创作在影视改编中,创作者也可以适当进行创新和再创作。

通过一些艺术手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使得影视作品在传递小说原著精神的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

创新与再创作的良好平衡,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一部既忠于原著又具有独立个性的优秀影视作品。

3.观众的接受度与评价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观众的接受度与评价。

《边城》沈从文电影

《边城》沈从文电影

《边城》沈从文电影《边城》沈从文电影影评篇一外公年逾七十,身体硬朗;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外祖父是个摆渡人。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

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郁郁寡欢,最终在风雨之夜去世。

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课文是这样的,电影也是这样的。

中学那会儿,我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丫头,似乎和文中的翠翠年龄相仿,可我只看情节,看的是热闹,看完就算,至于当时老师告诉我些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模模糊糊有什么淳朴的乡土民风之类的,还记得那个地方很美。

现在再看电影,感受颇深。

岁月给我了太多成熟的思想,我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心情随着电影中的情节跌宕起伏。

我喜欢那个有山有水,民风朴实的小镇,喜欢那里人们悠闲自在,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看着电影,我甚至向往那个地方,想去实地感受一番,也想去那里生活,真美!看着善良的翠翠和勤劳帅气的傩送燃起朦胧的爱情小火苗时,真为她们高兴。

可隐约中我还是记得这是个悲剧,但是我真希望编剧不要破坏这么美的乡村生活,让他们各得其所多好。

可惜,生活不是我想象,电影也不是我想象。

那个暴风雨之夜,爷爷和翠翠的爸爸妈妈一样永远离开了她,只剩下翠翠守着那个茅草屋,守着那只渡船,好在唯一忠诚也很通人性的大黄狗依然不离不弃。

电影画面停留在那条清澈见底的河上,河上有那条渡船,渡船上有翠翠,让我忘不掉的是,翠翠那忧郁、期待的眼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谈电影《边城》的改编-精选文档

我谈电影《边城》的改编-精选文档

我谈电影《边城》的改编《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1984年被导演凌子风拍成同名电影,1985年获中国电影节第五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被赞是“没有改编的改编”[1]。

但是,通过原著和影片的比读,笔者发现电影《边城》还是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拙见如下。

第一,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能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令读者过目难忘。

一部成功的电影,由于它独特的视听效果,人物形象的传神塑造更是不可或缺。

电影《边城》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是存在问题的。

如:演员戴呐饰演的翠翠给人一种形似神不似的感觉――只是外部形象(年龄、外貌)与原著比较符合,性格上就比较单一,也太过严肃了些。

如有这样一个情节:翠翠挖鞭笋时无意中听到二老与脚夫关于“碾坊”与“渡船”的谈话,知道二老喜欢的是“渡船”,回家后,当爷爷看到篮子里的虎耳草时,原著中翠翠的表现是“脸红了,半天不说话”,“两颊绯红跑了”[2]。

充分体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的娇羞。

而电影中的翠翠却是面无表情地走开了;并且翠翠的性格当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快乐――原著《边城》共21章,在前19章里翠翠都是一个快乐的女孩子。

如:翠翠“为人天真活泼”“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翠翠依然是个快乐人……”“翠翠在塔下玩得极高兴”“翠翠自己守船,心中却古怪地快乐高兴”……而电影中的翠翠却实在缺乏快乐活泼的因子;还有翠翠的歌声,原著中也多次写到,如“翠翠轻轻地无所谓地唱着:‘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过渡人走了,翠翠就在船上又轻轻地哼着巫师迎神的歌玩”。

沈从文写到翠翠的歌声,不仅使她具有边城人独有的特质,而且表现了翠翠隐约感觉到自己爱情受到了威胁,她希望“神”来帮助自己,她甚至因此还想到了愿望达成后的“秋末酬神还愿”的情景。

而电影中的翠翠从来没有唱过歌,只朗诵过几句“白鸡关出老虎咬人”的歌词,这对翠翠性格的塑造远比不上让翠翠唱出优美抒情的民歌来得直接和传神;另外电影中对翠翠心理活动的揭示更是少得可怜,而原著中却通过梦境的描写、全知视角的叙述等方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

论从小说《边城》到电影《边城》的得与失

论从小说《边城》到电影《边城》的得与失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论从小说《边城》到电影《边城》的得与失魏瑶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摘 要:小说和电影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但是也有着差异。

本文将从小说与电影的通而不同之处,对电影《边城》改编的得与失作出评价。

关键词:《边城》;小说;电影;改编作者简介:魏瑶,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167-02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界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部小说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命运悲剧生活。

电影《边城》则是凌子风导演依据小说改编的。

该电影总体来说是忠实于原著的,本文将从小说与电影的通而不同处,浅析该影片 “忠实”改编的得与失。

一、相通的情感,应有不同的展现方式观看完该影片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它是一部没有改编的改编电影,它几乎完全忠实于原著。

这种忠实的改编在这部影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达相同思想感情,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曾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电影《边城》在主题上与原著并无出入,也是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

(二)相同的故事结构,不管是小说,还是《边城》影片的结构都是从“今年”的端午倒叙两年前的端午,翠翠和傩送第一次在河边相见;再倒叙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和天宝大老在家中相遇;然后在铺叙大老通过杨马兵走车路向翠翠求婚,大老和二老的同时在上坡上唱歌求爱,老大的自惭隐退以至行船淹死,二老对老船夫的误会和远行,二老父亲顺顺的拒婚,老船夫之死,最后是翠翠在冬日的薄雪中,独自守着渡船,执着而又无望的等待着二老归来。

小说《边城》在影视化传播中的差异性表达

小说《边城》在影视化传播中的差异性表达

品位·经典文艺评论19【作者简介】 张茜,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小说《边城》在影视化传播中的差异性表达○张 茜(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摘 要】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界兴起了一股“现代文学改编热”,一系列文学经典被改编成电影,借助电影这一媒介走向新的传播路径。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也搬上银屏,融入小说的影视化浪潮中,实现从小说到电影的形态转换。

本文将小说与凌子风导演的电影《边城》进行比较,通过画面场景的营造、声音元素的融入和故事情节的取舍等几方面,寻找小说在影视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 《边城》;……小说电影;……影视化传播;……差异性表达文学作品从作家笔下诞生到走进更广阔的大众视野,离不开文化传播这一重要过程。

传播者依托一些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可以实现文学作品的社会共享,挖掘和扩展作品更多的价值,而影视改编便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经典的传播。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文艺事业在文学和电影两个重要领域的共同作用下,迎来了一股小说影视化的热潮。

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小说,纷纷进入电影工作者的视野。

导演、编剧倾心合作,在尽最大努力遵从原著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部部优秀的电影,使小说文本变成光与影的融合,吸引更多观众走近这些名家名作,扩大作品受众面和流传度,为文本解读提供更多视角。

与此同时,这一热潮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优质的素材,这些被改编的小说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丰富的审美意味和独特的艺术个性,这给电影改编带来了肥沃的创作土壤和良好的文本基础,有利于维持电影作品面向大众市场时的可观性、审美性和受众度。

《边城》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以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情调以及健康朴素、未经雕琢的原始美,构筑起了一座“世外桃源”,《边城》便凭借这种独有的艺术品质获得了导演们的青睐。

1984年,由凌子风导演、沈从文亲自参与剧本修改的电影《边城》摄制完成,并获得当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和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最佳大奖。

浅析《边城》中的悲剧美

浅析《边城》中的悲剧美

浅析《边城》中的悲剧美作者:黄金玉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黄金玉内容摘要:《边城》这部小说是沈从文先生利用田园牧歌形式描述的边陲小城爱情故事,但是在故事的表达和叙述中,沈先生利用细腻的文字将翠翠的爱情故事进行了完美的演绎,虽然辞藻并不“风花雪月”,但是在近乎“素描”的写作手法中却将笔者对人性的思考、爱情的执着、命运的感叹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描写,字里行间更是透漏出令人动容的悲切更是让文章的开放式结尾充满了悲剧式的色彩。

关键词:边城悲剧美矛盾《边城》是一个悲剧小说,但是在悲剧中却隐含这一种另类的悲剧美,这部小说不仅仅是沈先生抒情式小说的代表作,更是寄托着沈先生对“爱情”与“美”的理解,悲剧美更多的表现是人性美和人生美。

沈先生自己在谈到《边城》的创作灵感时曾说“《边城》更像是一部人生,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并且符合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先生利用平实的文字描述了一个瑰丽并且温馨的“世界”,这个“世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或许在完美世界中的不完美爱情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一种悲剧,那么这些悲剧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从人性角度、爱情角度和生命角度来探讨沈先生对悲剧美的表现和描述。

一.人性道德视角下的悲剧美黑格尔悲剧冲突论是以哲学理论体系作为基本体系,“美是理性的感性体现”,这种理论认为悲剧不是因为个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个人偶然原因在悲剧描述中往往是表象原因,悲剧的实质是人类意志理念具有能动作用,是绝对理念分化出来即对立统一体,因而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相对于绝对正确的“永恒正义”来说,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

这种人性道德的代表性冲突或反目的性冲突才是悲剧的发生根本,但是无论悲剧结果如何,悲剧都是人类到的本性的升华体现。

《边城》中,傩送与翠翠之间的爱情破碎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傩送心中更重要的是手足亲情,傩送认为大老的死是由于翠翠,故此原文中叙述傩送和翠翠的爱情用了这样一句话:“对于老船夫的意思,俨然不明白似的,一同把日子打发下去”。

试析小说《边城》人物形象电影改编的得与失

试析小说《边城》人物形象电影改编的得与失

试析小说《边城》电影人物形象改编的得与失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是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而电影,是一种将表演、视觉、听觉集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

电影自从问世以来,就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起初大部分电影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小说。

小说改编成电影,对于电影来说,就有了丰满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并能反应一定的社会现实,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

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得意之作,它完成于1934年春,那正是沈从文爱情甜蜜、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当时社会虽然并不太平,但总体上还是比较不错的,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湘西小城,让处于迷茫的人们看到人性的质朴,回归于人本来的善良和美好之中。

1984年凌子风导演的电影《边城》拍摄完成,这是凌子风导演生涯中一部重要的作品,他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因此电影《边城》更注重对于美的表达,淡化了许多“不美”的因素。

虽然对《边城》电影改编的研究很多,但是缺少对小说《边城》电影改编更细致的研究,也缺少对电影改编的评价。

因此本文主要抓住人物形象、主题、细节和情节等内容,探索电影改编的得与失。

(一)翠翠性格表现的缺失翠翠是《边城》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这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故事也由她来展开。

她皮肤黑黑的,眸子清澈如水,除了她的外貌让人觉得舒服之外,她的性格活泼开朗、善解人意,是美丽的凤凰女子,她生长在茶峒的绿水青山中,是大自然的女儿。

沈从文将很多美好赋予到这个女孩子身上,可以说沈从文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她身上。

而凌子枫电影中的翠翠,是由戴呐饰演的,当时的戴呐并不知名,也没有丰富的经验,而凌子风坚持用她来演只是由于她的形象与原著中翠翠的形象极为接近,基本上塑造了一个沈从文式的翠翠,翠翠的台词基本都没有做太大的改变,电影中的翠翠和小说中的一样,与傩送彼此深爱着对方,她只是单纯的爱着傩送,无关傩送显赫的家庭条件,更没有任何世俗的原因,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更没有海誓山盟,是原始乡村孕育的朴素纯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二、造型之美
电影《边城》的造型包括色彩、光线、画面等方面。

纵观整部电影,总体颜色较为素雅清丽,以湘西上的茶峒乡为故事发生的地方,山清水秀,举目间自成一派风景。

拍摄地点皆取自湘西,与原著中风格相近。

人们的穿着也多半以自己印染的素色衣服为主,在青山碧水的呼应下,在色彩上,将湘西边境小乡村的安逸、简单和淳朴凸显出来。

在摄影的光线上,由于灯光效果远不如今天,夜里光源严重不足,人像轮廓边缘模糊,脸部凹凸的明暗突出,场景就几乎是看不见了,只剩一片黑。

这在翠翠初遇傩送二佬那场戏尤为明显,背景画面几乎是成片的黑色,特写镜头有打光,翠翠的脸还看得清,肤色黑黝的金平(一名水手)和傩送二佬大致上和背景融在一起,只有白牙和带油光的一点脸颊在发亮。

但没有借用人为光源却也使得画面真实自然,给人一种真实的傍晚的视觉效果。

虽然条件有限,但是在画面安排上合理有序,主次分明。

例如,拍摄渡船时的固定机位和赛龙舟时的镜头移动,主体被摄物始终在画面中心,一目了然。

而画面中的人物表现,也表现的比较合理。

在电影中,饰演翠翠的演员戴呐年龄小且没有表演经验,动作表情都有些欠缺的地方,但正是缺乏表演经验,在爱情这种题材里,恰好把翠翠在爱情里的那一
分青涩懵懂给表现出来。

在河边等爷爷,偶遇二佬拌嘴时的单纯可爱;让爷爷唱歌时的快乐,和爷爷赌气时的稚气;摆渡时把红包还给中年女子的淳朴而执着,无一不刻画出翠翠这个湘西女孩的单纯美好。

翠翠拦住卖皮纸的小伙子一事,被提前至影片开始部分,使得线索更清晰,人物更鲜明,让观众领悟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孕育如此精灵纯粹的人是如此自然而然。

翠翠和??爷靠摆渡的工钱为生,生活简朴,一身素色衣服,一根光溜溜的麻花辫,一双璀璨如星的眸子,一张青涩又美丽脸庞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通过在色彩、光线以及人物的具体表现,将湘西的风土人情在视觉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让观众留下了质朴又美丽的湘西视觉印象。

在小说里,文字描写也可以实现画面感的获取。

但是和影视直观看到具体的色彩、光线形成的明暗对比,画面里人物及动作相比,更考验作者的功力。

但这并不意味文字的表达效果不如电影,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影视效果。

《边城》中,沈先生做过这样的描述,春天只需注意凡是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时晒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③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在电影中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然而在小说中,语言可以不被时间和空间约束,作者依附构思,以文章风格为基础,就可以进行无限的想象和创作,将茶峒的秀美与诗意的形象刻画的很充分。

三、逼真性与假定性融合之美
从改编的角度看,凌子风执导的《边城》无限靠近原著,尽力减少影视与文本的差距。

这就意味着电影的表现内容要与原著中相同,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情态。

电影用镜头真实的记录下客观世界,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

通过不同景别的运用,从整体环境的把握,到具体细微的表情、心理状态,都能够进行精确的再现。

这种逼真性,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够跟随影片的内容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和反应。

《边城》描述的人情、自然、风俗,源于作者沈从文先生的理想世界,是他发于自己所生长的故乡,又将她进行美化和赞扬后的产物。

从这个角度出发,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具有假定性。

但二者都是对真实世界的抽离和升华,这让电影和小说成为一种艺术,而不是简单的模拟在逼真与假定之间。

文字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符号,这让每一个读者的接受都具有一些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来自于读者自身的个性、
经历、文化水平等等。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翠翠的形象,这就使得读者既沉浸在内容中,又游离于内容,发挥无限的想像和创造。

对白的口语化,也让读者有亲切之感。

比喻的运用,也增强了画面感,让读者觉得真切。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④以当地人熟知的弓和弦作喻体来比喻溪流与山路的关系,以小喻大,新鲜别致,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沈先生还善用合成词的附加式,例如:湿淋淋的爬上岸,笑嘻嘻的说,声音哑沙沙的,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小说中这些合成词的附加式,使用起来信手拈来,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使文章音韵和谐。

四、?动之美
电影通过不同的镜头语言和蒙太奇手法展现出时空变化。

在这种运动变化之下,蕴含的意义也能够展现影片的美感。

小说在运动性上也是如此,通过合理的铺垫和陈述,在时间和空间的叙述上可以自如切换。

电影《边城》维持了小说的节奏,故事徐徐展开。

在空间上的表现不是很突出,端午赛龙舟的部分,拍摄渡船时用固定机位,最多是用了摇镜头来给予整体表现,更多的是和气、快乐的表现,主体被摄物始终在画面中心,一目了然;在时间表现上,在白天黑夜的切换过硬,虽有点突然但也没大碍。

影片开头,翠翠听到远处传来的锣鼓声,跑到山坡上侧耳倾听,回想起两年前的事情。

镜头切换过于直白,缺少
一丝韵味,然而在小说中,就不会出现这种生硬感。

可是一会儿那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还是两年前的事。

文字比画面的叙述结构更缜密,读者也随之进入翠翠两年前的记忆。

在这方面,小说比电影从容的多。

影片结尾处,爷爷去世,翠翠一个人守着渡船,转眼间就到了大雪纷飞的季节,她还在等一个不知道何时回来的人。

影片运用蒙太奇手法,快速跳跃时间,让观众迅速感受到翠翠的执着,对翠翠感到深深的怜惜。

大雪纷纷的下着,落到翠翠的肩上,她眼眸低垂,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动态的飞雪和安静的女孩形成反差,单薄的,孤独的,美丽又执着的形象得到了强化,一种清冷安静的美感体现出来。

这里,电影通过这种时间上的运动,给人直观的感受和冲击。

小说中,仅仅用一句话为全文做了收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十几个字,却给读者无穷的想象,也隐藏着一丝悲哀,这个人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了,但翠翠会等着他。

不回来翠翠怎么办?回来的话多久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是不是孤寂中的安慰?
五、总结
综上所述,电影和小说有着相似的美学特点,也有因自身的媒介属性不同带来的差异。

一直以来,写作水平较高的
小说,电影翻拍很少实现超越;成功的电影,倒是推销了不少以前不卖座的小说。

这里当然不是否定那些之前不卖座的小说,只是媒介属性不同,自身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也有不同,就不可能带来整齐划一的传播效果。

电影让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走入群众中去,这里面就包括不认字的非阅读人群。

同时,优秀的视觉和听觉设计和制作也给人带来享受;小说则是电影创作无限的源泉,虽然我们不支持一直吃文学改编的老本,但是不可否认,离开文学的沃土,电影就丧失了艺术价值的根基。

二者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互荣共生。

注释:
①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
②李荣启.文学语言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4.
③沈从文.边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
④沈从文.边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