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相符1 。有报道指 出: 2 , 心肌缺氧缺血时心肌细胞外低钙 , 使复极 过程 缓慢 , 造成心脏 不同部位心肌复极结束的时间各异 , 表现为
Q e 增 大 , Q e 在 反 映心 肌 损 伤 时 , Td值 故 Td 其特 异 性 及敏 感 性 均
数据 以 x ±s 示 , 用 x 验 及 t 验 。 - 表 采 检 检
2 结 果
维普资讯
・
临床 研 究 ・
20 年 9 08 月第 4 卷第 2 期 6 5
新生 息心 害 儿窒 肌损 相关因 临床分 素的 析
史 恪 勤
(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儿科 , 河南商丘 4 6 0 ) 7 00
【 摘要1目的 探讨 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儿 Q T间期 离散度和血清肌酸激酶 同功 酶 B的动态变 化及对 H M程度及预后的 I 影 响。方 法 采用对 6 3例 H M 患儿 发病 4 h内和治疗 7 I 8 d后 Q e Td和 C — B进行检 测 , 与 3 KM 并 2例无窒息新生 儿对 照比 较 。结果 HI M组与对 照组 比较 , 患儿发病 4 h内Q e 8 T d及 c — d治疗 后 , M患儿 Q e HI Td
组 检 测 的 C — B显 著 高 于 对 照组 ( KM P<0 1 , 有 关 文 献 报 道 . )与 0
Qe T d检测 : 测量 H M组和对照组生 后 4 h内 Q c ; M I 8 T d值 HI 组经 7 d的 l6 ,一二磷酸果糖( D ) F P 及复方丹参等正规治疗后 , 再
时龄(6±1.) , 2 2 h 出生体重( 10± 2 ), 8 3 8 4 5 g病史 、 体检 、 胸片及心
新生儿窒息引起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分析

程 , 同程 度的脑损伤病情演 变过程 不 同。小儿 2岁 以前 脑 不 可塑性很强 , 利用这一时期进行恰 当 的治 疗及 早进行 干预 推 进脑细胞的修复 , 神经纤维代偿 性生 长。建立 新 的神 经信 息 传递通路 , 改善 脑功能 , 挖掘 围生期脑 损伤 小儿发 育潜力 , 具 有不可低估 的作 用 j 。但值 得关 注 的一 点是 临床 上在 出生
11 病 例选择 .
心 肌( 能量合剂 、 , 16一二磷 酸果糖 、 复方 丹参 注射 液 ) 维 持 ,
酸 、 、 电 解 质 平 衡 , 给 予 多 巴胺 、 巴 酚 丁 胺 维 持 血 压 、 碱 水 并 多 心率等 稳定 。
gr 分 ≤7分 ; 据 A gr 分 标 准 进 行 , 后 1m n评 分 a评 根 pa 评 生 i 0~ 3分 为 重 度 窒 息 , 7分 为轻 度 窒 息 … 。 ( ) 心 肌 损 害 4~ 2有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联 低电压 7例 , 窦性 心动过 缓 1 7例 , 窦性心 动过速 1 2例 , 房
14 治疗方法 . 选择 病例 条件有 : 1 有窒 息史 , i p () 1r nA — a
常规保 暖 、 改善 通气 、 氧、 给 营养支持 , 护 保
的临床表现 , 如心音 低钝 、 心率 减慢 (<10次/ i ) 心 率增 0 mn 、 快 (>10次/ i) 发绀 、 6 mn 、 呼吸 增快 等 ; 3 心肌 酶谱 检 查均 () 升高 ;4 均排 除先 天性 心脏 病。其 中轻度 窒 息 4 () 6例 , 重度 窒息 1 , 中 3 5例 其 2周 ≤胎龄 < 7周 1 ,2周 > 龄 I3 3 2例 4 胎 > 7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法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生理改变。
新生儿窒息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以下是关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呼吸抑制:新生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极度微弱,持续时间超过60秒。
2.心率下降:新生儿心率<60次/分钟或无法触及心跳。
3.肤色改变:新生儿全身皮肤及黏膜呈现苍白或青紫,尤其是口唇和甲床。
4.肌张力减退:新生儿四肢松软,肌张力明显降低或消失。
5.反射减弱或消失:对刺激的反应差,如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减弱或不存在。
二、Apgar评分Apgar评分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方法,在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分别进行评分。
评分内容包括心率、呼吸、肤色、肌张力和对刺激的反应。
每项0•2分,总分10分。
•7-10分为正常新生儿;•4-6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若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仍≤3分,且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低血糖、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则可诊断为重度窒息。
三、其他诊断依据1.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2.脏器功能损害:可能出现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如心肌损害、肾功能损害、脑损伤、低血糖、低钙血症等。
3.影像学检查:头颅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异常表现。
四、诊断流程医生在接生时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肤色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初步复苏,并同时评估窒息的严重程度。
根据Apgar评分、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迅速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
五、结语新生儿重度窒息是一种紧急且危重的状况,需要医护人员迅速准确地作出诊断,并立即进行有效的复苏治疗,以减少后遗症和死亡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第24页
试验室检验
心肌酶谱检验
正常新生儿CPK主要组成部分为MM, MB极少,不超出5%,而窒息儿MB显著 增高,可达10%以上,尤其是严重窒息 伴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心功效不全者。
窒息儿MB升高是其心肌损害有力证据, 也能够用来与其它新生儿疾病判别。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第25页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第7页
病理生理
。我科曾对因窒息而死亡3例新生儿 进行心脏病理学检验,发觉2例心室 腔扩大,3例皆有广泛心肌空泡变性 及坏死。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第8页
病理生理
有学者进行回顾性研究,Setzer对生后1个月 内死亡新生儿84例进行尸解(有先天性心脏病 者除外),将有乳头肌坏死24例与无乳头肌坏 死者进行比较,发觉体重不一样乳头肌坏死发 生率不一样。
胺 ( dopatamine)、 异 丙 肾 上 腺 素 (isoprenalin)等来增加心肌收缩力, 改进心功效。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第31页
治疗
多巴胺惯用剂量为5~10μg/kg.min, 多巴酚丁胺剂量为5~15 μg/kg.min, 连续静脉点滴, 也可用多巴胺与酚托拉明联合应用,酚
出生体重3000g以上者乳头肌坏死发生率最高, 为59%,体重1500~g者次之,为25%,小于 1500g者最少,为19%。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第9页
病理生理
乳头肌坏死严重程度与窒息程度有亲密关系。 Donnelly 等 研 究 8 2 例 生 后 7 天 内 死 亡 新 生 儿
(排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其它先天畸形及宫内 病毒感染等) 发觉: 有严重窒息而1分钟Apgar评分为0分者全部有 严重缺血性乳头肌坏死。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检测的意义

阳性率 均较轻度窒 息组高 ,经 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显著 意义
( <0 0 ) P .1。
2 2 出生后第 l 轻度 组 C n 检 测 阳性 率经 统 计学 检 验 . 天 Tl 差异无 显著性意 义 (P >0 0 ) .5 ;重 度组 ( I及 C n K—MB 检测均 为 阳性 ,差 异亦无显著性 意义 ( >0 0 ) P .5 。 2 3 出生后第 7天轻 度 窒息 组 的 CI l 测 阳性率 经 统计 . ' 检 n
1 2 2 C l 定 :试 剂 盒 由 加 拿 大 S et l 断 公 司 提 供 , . . Tn 测 pcr 诊 a
除缺氧外 ,多伴 有多器 官功能损害 ,其中心脏为易受 损器官
之一 。据报道 ,新 生 儿窒 息 时心 脏 损伤 发 生率 为 2 . % ~ 80 4 . %,也有报 道 为 6 . %l 。重 者 可 发 生心 力 衰 竭或 心 40 55 l 源性休 克 ,危 及生 命 ,故对 窒 息新 生 儿 心肌 损 害 的早 期 诊 断 、及 时治疗 、疗效评 价及预后判 断尤为重要 。 目前测定 血 清 C K—MB是 诊断 心肌 损害使 用最 多 的生 化指标 ,近 年来 通过进 行 C n 检测 为临床诊断 心肌 损 害提供 了更 特 异 、更 Tl
-
CI l ' 检测 阳性 率经统 计学 检验 ,差 异亦 有显 著性 意 义 (P n
<0 0 ) .5 。 3 讨 论
4 3周 。以上新 生儿全部于 出生后 2 0小时内收 入我科 。
12 方 法 :全部 新 生 儿 均 在 出 生 后 2 . 4小 时 内 ( 生后 第 l 即
实 用 的指 标 。
采用 固相 免疫 检测技 术 ,定性 检测 。Cf l  ̄' 大于 15 gm: n .n / 为 心肌损 害 ,视 为 阳性 。 12 3 统计学 方法 :采用 Y .. 检验 。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进展

医学综述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进展基金项目: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20161416)作者简介:陈成彩,男,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超声诊断。
E-mail :108363047@qq.com ▲通信作者:钟秋红。
E-mail :zhouqiuhong7879@163.com [本文引用格式]陈成彩,钟秋红,梁玉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进展[J ].右江医学,2019,47(2):142-146.陈成彩1,钟秋红1▲,梁玉美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1.超声科,2.新生儿科,百色533000)【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临床诊断进展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003-1383.2019.02.017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一种比较危急和常见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后心功能受到损害,心排出量减少,最后导致多器官损害及功能障碍[1]。
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是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表现[2 3]。
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心肌损害发生概率为40% 70%[4]。
因此,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程度对有效地治疗患儿和提高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损害标志物、超声心动图等,其中心电图、心肌损害标志物及超声心动图是心肌损害的治疗及临床判断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
笔者就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相关指标进行综述。
1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暂时性呼吸困难、心功能异常等,严重者可出现急促呼吸和急性心力衰竭等[5]。
根据《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6],出生时有窒息的新生儿可诊断为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为:①心率减慢(<100次/min )、心音低钝;②烦躁哭闹、青紫、呈现心力衰竭表现;③循环不良如面色苍白、指端紫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前胸)>3s ;④严重心律紊乱和/或心跳骤停。
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对诊断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中的价值

结 果 表 明 , 息 组 心 肌 酶 谱 各 项 数 值 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窒 组 ( 0 0 )重 度 窒 息 组 心 肌 酶 活性 比轻 度 窒 息 组 也 明 P< . 1 ; 显 升 高 ( 00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5 , 3 讨 论 新 生儿 窒 息 是 新 生 儿 期 常 见 疾 病 , 是 新 生 儿 致 残 、 也 死 亡 的重 要 原 因之 一 。窒 息 时 全 身 血 液 重 新 分 布 , 脏 器 各 缺 氧 缺血 , 导致 脏 器 功 能 损 伤 , 中 心 肌 损 害 的 发 生 率 较 其 高 。缺 氧 时 细 胞 内 有 氧 氧 化 为 无 氧 酵 解 取 代 , 肌 细 胞 能 心 量代谢发生 障碍 、 T A P耗竭 , 接导致 心肌 损害 。心 肌 直 细胞 的生 物 膜 首 先 受 损 , 肌 酶 逸 出 , 致 血 清 中 心 肌 酶 心 导 活性 增 高 。C A T — H D L H J‘ 存 在 于 心 脏 及 K、 S 、 B H、D 泛 其他组织 的细胞 中 , 敏感 性高 、 特异性 低 。而 C K~MB在 心 肌 细 胞 中含 量 最 高 , 心 肌 特 异 性 同 丁 酶 , 敏 感 性 和 是 其 特异性高 。据报道 J用血清 C , K—MB与心 电图做双盲同 步 测 定 ,6例 心 肌 损 害 患 者 中 , 1 6例 C K—MB增 高早 于 心 电图 变 化 2~ 4h 故 心 肌酶 活性 , 其 是 C 2 o 尤 K—MB活 性 检 测 , 早 期 对 新 生 儿 窒 息 心 肌受 损 状 况 进 行 评 估 。 能 窒 息后 心肌 损 害 临 床 表 现 多 样 , 度 表 现 为 暂 时 性 呼 轻 吸 困难 或 无 明 显 临 床 症 状 , 症 表 现 为 青 紫 、 吸 急 促 和 重 呼 心 力 衰竭 J 。早 期 表 现 无 明 显 特 异 性 , 往 容 易 忽 视 .如 往
新生儿窒息后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肌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

新生儿窒息后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肌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窒息缺氧时造成机体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使各个系统受到损害,心脏是常见的累及器官,可使全身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脑的血液供应,加重了脑的损伤,所以对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将通过动态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l)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来探讨新生儿小同程度窒息后心脏收缩功能与CTnI的动态变化,以期指导临床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金华市中心医院儿科从2003年1O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62例,均符合新牛儿窒息诊断标准。
根据出生时Apgar评分分成:重度窒息组(Apgar评分≤3)共31例,男17例,女14例,出生体重(3205.95±327.99)g,胎龄(38.5±1.267)周,其中9例表现为呼吸增快、呼吸窘迫,7例有双下肢水肿皮肤苍白、四肢末端发凉,11例心电图有改变(4例偶发室早,其余为sT-T压低),重度窒息组均未机械通气,其中有部分患者行床边心脏超声;(2)轻度窒息组(4≤Apgar评分≤7)共31例,男12例,女19例,出生体重(3212.33±269.15)g,胎龄(38.8±1.43)周,其中5例表现为一过性呼吸增快,6例一过性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男13例,女17例,出生体重(3309.33±247.54)g,胎龄(39.1±1.19)周。
1.2方法1.2.1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安静1.2.2 CTNI标本的采集与测定二组分别于生后24h、48 h、72h、1周内经桡动脉采血2ml送检。
CTNI测定采用美围Beekman A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试剂全由Beekman公司提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特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特点范勇波;宋文秀【摘要】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myocardial damage is one of multiple organ damages in neonatal asphyxia.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after neonatal asphyxia is the newbor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neonatal death and disability. The light hypoxic ischemic myocardial injury in newborns is temporary elevated myocardial enzyme,while in the serious cases heart failure and eventually cardiogenic shock may occur. Its severity is related to the cause of neonatal asphyxia at birth and the severity of asphyxia: the more severe the myocardial injury is, the more serious the myocardial damage is. Therefore, the key to reduce the hypoxic ischemic myocardial damage is the early and correct asphyxia recovery.%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是新生儿窒息后出现的多器官损害中的一种.而新生儿窒息后最严重的损害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轻者出现一过性心肌酶升高,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最终导致心源性休克而死亡.其严重程度与出生时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窒息的严重程度有关,窒息越严重,心肌损害越严重.因此,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关键是及早进行正确的窒息复苏.【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07【总页数】4页(P1360-1363)【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肌酸肌酶;肌钙蛋白【作者】范勇波;宋文秀【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儿科, 广东珠海 519000;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儿科, 广东珠海 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2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1]。
小剂量多巴胺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心 肌 损 害
从 分子水平 改善心肌细胞 的能量代 谢 ; 能 激 活磷 酸果糖激 酶和丙酮酸激 酶的活性 ,
促进糖 的代谢 和钾 离 子 内流 , 加 A P 增 T
di1 . 9 9j i n 10 —6 4 . 09 o:0 3 6 /.s . 0 7 s 1x 20 .
血清肌酸激酶恢复 时间 比较 : 治疗组
要激 酶 , 中 C 其 K—MB对 心 肌损 害 的诊 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其对新 生儿
窒息后心肌损 害 的诊 断 和评 估心 肌损 害 的程度有很高的敏感性 , 观察其恢 复快 慢 对于判断心 功能 的恢 复状 况亦 有重要 意
义。
要 目的 : 察 小 剂 量 多 巴胺 及 16 观 ,
脏器损 害, 其心脑 并发 症的存在 对预后有 重 大影 响 。我 科 于 20 06年 2月 ~20 0 8年 6月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和 F P治疗 4 D 2例 新生儿窒息 后心肌 损害 , 疗效 满意 , 报 现
告 如下 。
有显效意义 ( :27 1P< . 5 。 t .4 , 0 0 ) 不 良反 应 : 两组 均 未 见 明显 不 良反
应。 讨 论
资料 与 方 法
新生儿窒息发生后 , 可致多脏器缺氧 缺血性损害 , 由于心肌 细胞 对缺氧的易感
选择符合 以下条件的 8 3例住 院新 生 儿作为治疗对象 : ①有 重度窒息 史 , pa A gr
性高 , 心肌极 易受 累 , 心肌缺 氧 缺血使 心 肌有 氧代谢受 阻 , 氧代 谢增 加 , 无 细胞 能
量代谢 障 碍 , T A P生 成 减 少导 致 心 肌 损 害… , 低氧 血症 和 酸 中毒 使 代谢 过 程 中
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上的临床意义分析及治疗体会

王 焱
( 都 市 双流县 第 一人 民 医 院儿 科 四川成 都 6 0 0 ) 成 1 2 0
【 要】 摘 目的 探讨 心肌酶 谱检 查对 新 生儿 窒息 心肌 损 伤的诊 断价 值 。 法 方 将 我院 9 例窒 息新生 儿分 为重度 窒息 纽 , 0 轻度 窒息纽 ,
As h x a u -gr up c id e p y i s b o h l r n LDH , HBDH , K , K-MB r i nii a ty h g r ha o t o r u S, e r s h x a gr up c id e C C we e s g f c n l i he t n c n r l g o p’ s ve e a p y i o h l r n
M y c r ilE z me i o aa p y i o a d a Ij r l ia in f a c o a da n y n Ne n tlAs h x a My c r il nu y C i c lSg ii n e n c
W ANG Ya n
Sh a gl u t Sih a Po ic Ch n d i t P o l S Ho pt lDe at n f e a r s。 ih a 6 0 0 C n u n i Co n y, c u n rvn e, e g u Fr e pe s ia , p rme to P diti Sc u n 1 2 0。 hia u s c
结论 窒息新 生儿心肌 酶谱 明显改 变, 与窒息程度 相关 , 且 心肌酶谱 测定 能够反映 新生 儿 窒息后心肌 损害 、 程度 , 生 儿窒息 心肌 损 对新 害的早 期诊 断 与干 预有 重要 临床 意 义 。 尤其C - B K M 可作 为 窒息 心肌损 害 的早期 , 敏 、 异 的重要 诊 断指 标 。 灵 特 【 键 词 】心肌酶 谱 新 生 儿 窒息 心肌 损 伤 关 【 图 分 类 号 lR7 . 中 5 2 3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l1 7 — 7 22 1 )7a-0 1-0 文 6 4 0 4 (0 o o () 0 4 2
3项指标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3项指标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张薇;羊玲;钟丽花【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17【摘要】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64例,同时还选取32例健康且足月的新生儿,采用酶动力学法和免疫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新生儿血清cTnI、Mb和CK-MB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的血清cTnI、Mb及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窒息组的cTnI、Mb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程度越重,cTnI、Mb和CK-MB水平越高,二者呈正相关(r=0.504、0.658、0.673,P<0.05).有心电图改变的窒息新生儿cTnI、Mb和CK-MB的阳性率高于无心电图改变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Mb和CK-MB水平变化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指标,亦可早期发现新生儿的心肌损伤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总页数】3页(P2601-2603)【作者】张薇;羊玲;钟丽花【作者单位】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海口 570000;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海口 570000;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海口 57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付小云2.N 端脑钠肽原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检测及意义 [J], 陈邹阳3.BNP联合CK-MB及cTnT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J], 行亚军;霍晓慧4.血气分析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意义 [J], 曹丽红;胡毓祺5.血气分析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意义 [J], 曹丽红;胡毓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反射减弱 9例 , 消失 5例 , 肌张力下 降 3 , 9例 激惹 1 , 6例 惊厥 2 。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两组 , 8例 其中治疗组 3 7例 , 对照组 3 2例 , 两组 在性别 、 出生体 重、 娩方 式 、 分 缺氧 程度 、 心肌酶谱增高程度等方 面差 异无统计 学意 义 ( 0 0 ) 具 P> .5 ,
有 可 比性 。
常情况下 心肌糖代谢是 以有氧代谢 为主 , 明心肌细胞 对缺 表
氧 非 常 敏感 。心 肌缺 氧缺 血 时 , T A P耗 竭 , 致 心 肌 损 害 , 导 同
时持续缺氧 可导致肺循环压力 和阻力增高 , 右心室后负 荷增
加 , 重 心 肌 缺 血 J 另 外 , 氧 使 体 内正 常 氧 化 过 程 不 能 加 。 缺 进 行 , 黄 嘌 呤 、 嘌 呤 氧 化 酶 过 剩 , 成 大 量 的氧 自 由基 , 次 黄 形
新 生 儿 窒 息合 并 心 肌 损 害 患 儿 共 6 9例 , 随机 分 为 治 疗组 3 7例 和对 照 组 3 2例 。两 组 均 给 予 吸 氧 , 参 丹
注射液 , 能量合剂静脉点滴 , 1次/ , 一疗程 , d 7d 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 2 0m / k d 和维生素 C2 0 0 g ( g・ ) 0
意 , 总结报告如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采 用 S S 7 0统 计 软 包 进行 数 据 处理 , P 0 以 0 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 照组, 异有 统计学意 义 ( = 差 7 8 2 P= .00 , 表 1 .1 , 0 2 )见 。
C 、 声 检 查 或 腹 腔 穿 刺 。部 分 患 者 血 淀粉 酶 出现 反 应 性 升 T超
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临床分析

收缩 功 能障碍 。同时低氧 状 态下体 内大 量氧 自由基和脂 质过 氧 I 2 J 吴蓉洲 , 李伟 , 吴起朝等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 诊 断新生儿窒息心肌 化 物酶 迅速升 高 , 直接 破坏 细胞膜 结构 , 细 胞膜通透 性发 生改变 , 损 害的研 究 Ⅱ 】 . 中国危重病 急救 医学 , 2 0 O O , 1 2 ( 3 ) : 1 6 5 — 1 6 6 . 细 胞 内心肌 酶 及其 同工 酶释放 入血 增加 ,血 清心肌 酶 及其 同工 酶 [ 3 】 I c h i b a H, Ta ma i H, Ne g i s h i He t a 1 . Ma g n e s i u ms t u d y g r o u p
临 床研 究
新 生 儿 窒 息 所 致 心肌 损 伤 临 床 分 析
郭豫坚 昝玲艳
云南省 昆明市 东川 区人 民医院儿科 6 5 4 1 0 0
【 摘
要】目的: 对新生儿 窒息所致心肌损伤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选取 2 0 0 9 年1 1 月至 2 0 1 3 年1 1 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 1 2 0 例,
主 ,对缺 氧 极为 敏感 ,因此 窒 息缺氧 时心 肌极 易受 累 ,引起 心肌 床价值 和临床 意义 。
损 害。 心 肌缺氧 时有氧 代谢 受阻 ,脂肪 酸分解 受到抑 制 ,加上无
氧代 谢增加 后酵解产 生大 量酸性 物质 , 过 度堆积 导致细胞 酸 中毒 , 参考文 献 1 】 朱 文英 . 新 生儿 窒 息心肌 酶谱 检 测的 临床 分析 【 『 】 . 中国血液 流 引起心 肌细 胞能量代 谢障碍 ,A T P生成不足 ,A T P / A D P 比值 降低 , 【
1,6-二磷酸果糖(FDP)佐治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

1,6-二磷酸果糖(FDP)佐治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疗效观察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疗效。
方法:将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9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加维生素C,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FDP 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简单、安全、方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1,6-二磷酸果糖;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致残及死亡的主要高危因素[1]。
窒息后对肌体的损害是全身性和多脏器的,而心脏也是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
有报道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心肌损害(HIM)的发生率达65.5%,心衰发生率达26.3%,病理证实的围生期窒息缺氧缺血心肌损害(HIM)率为37.85%[2],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科采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依据虞人杰等[2]提出的窒息并心肌损害参考依据,将我科2003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并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早产儿19例,足月儿21例,出生1分钟Apgar评分0~3分18例,4~7分22例。
治疗组52,其中男30例,女22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28例,出生1分钟Apgar评分0~3分23例,4~7分29例。
两组在胎龄、日龄(h)、性别、出生体重、窒息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并且两组在治疗前心率、心电图、ST-T波改变及血肌酸磷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增高也具有可比性(P>0.05),各组患儿父母职业的分布、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及家庭状况相仿。
1.2方法1.2.1药物干预法措施两组入院后均采用相同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保暖,保持气道畅通,维持血气PH值在正常范围,维持良好的血流灌注,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等;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常规静脉给予维生素C滴注,维生素C100~300 mg/(kg·d),连用10 d。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的效果。
方法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对比组间血清心肌指标及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心肌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心肌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效果显著。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钠;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新生儿窒息可引发新生儿心肌细胞受损[1]。
致使新生儿心搏出量大幅度降低引发心力衰竭。
故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
近年来随着果糖二磷酸钠的研发与应用。
其可用于改善成人心肌受损细胞的恢复之中。
但其是否可应用于新生儿还尚处于商榷阶段。
鉴于此,本文笔者特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患儿92例,作为研究主体,就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效果展开探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开展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
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胎龄36-41周,平均胎龄(37.1±2.3)周;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胎龄34-40周,平均胎龄(37.3±2.1)周。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基本数据资料的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不明显(P>0.05),符合实验分组的比较标准。
(1)纳入标准:纳入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率不齐患儿。
(2)排除标准:排除新生儿黄疸;心肌功能正常新生儿。
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新生儿窒息常规综合治疗。
为患儿开展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baby心肌损害诊断标准

病理表现
• 缺氧缺血心肌损伤病理表现主要为心肌细 胞的坏死,尤其是心内膜下及乳头肌心肌 细胞的坏死。
临床表现
• 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表现多样,轻度则表 现为暂时性呼吸困难或无明显临床症状, 重症表现为青紫、呼吸急促和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提出新生 儿窒息 心肌损害诊断依据): • 1、有明显窒息及围产缺氧病史;
诊断依据
确诊须具备缺氧病史、临床表现的①、② 项加心电图及酶学异常。特别是对窒息缺 氧后心肌严重损害的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 变应予重视。
诊断依据
• 各项辅助检查有助于缺氧缺血心肌损伤的 判断。x线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肺部充血 表现。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新生儿缺 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表现为二、三尖瓣高速反流,左、 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明显减退,肺 动脉压力增高和室壁运动的异常。
• 1991年Katona发现部分窒息缺氧心肌损害 死亡患儿中,心脏病理组织学为类似心肌 梗死改变。2000年Ranjit提出窒息后心肌缺 血包括:①短暂的三尖瓣反流;②二尖瓣 反流;③短暂心肌缺血(TMI)。并指出心 电图对诊断TMI有重要价值,表现有T波倒 置和异常Q波。
பைடு நூலகம்
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
概述
• 窒息所致缺氧缺血可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发生障碍、ATP耗竭,导致心肌损害;同时 持续缺氧可导致肺循环压力和阻力增高, 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氧耗增加,从而加重 冠状动脉供血的心内膜下心肌和左室后壁 的心肌缺血。
概述
• 目前尚无窒息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统一诊断 标准,1995年Gonzalez将窒息后心肌损害 分为轻微症状和主要症状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的缺血性乳头肌坏死。 有乳头肌坏死者临床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
肌缺血的表现。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
窒息后乳头肌坏死的解释
心脏收缩期心内膜下压力高于心外膜, 心肌收缩时心内膜下的心肌要做更多的 功。
然而心内膜下的心肌,尤其是乳头肌, 位于冠状动脉循环的远端,供血差。因 此,心内膜下的心肌及乳头肌容易缺氧 缺血。
因此生后有一定程度酸性代谢产物累积 ,pH偏低,PaCO2偏高,HCO3-减少,但 很快即恢复。 而窒息儿,由于缺氧造成明显的呼吸性 和代谢性酸中毒,pH明显降低,PaO2降 低,PaCO2升高,HCO3-明显减少,与正 常新生儿比较,酸中毒持续时间长,恢 复慢。
精品课件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检查
窒息儿有心肌损害者心肌酶升高 目前临床意义比较大的是肌酸磷酸激酶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
。我科曾对因窒息而死亡的3例新生 儿进行心脏病理学检查,发现2例心 室腔扩大,3例皆有广泛的心肌空泡 变性及坏死。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
有的学者进行回顾性研究,Setzer对生后1个 月内死亡的新生儿84例进行尸解(有先天性心 脏病者除外),将有乳头肌坏死的24例与无乳 头肌坏死者进行比较,发现体重不同乳头肌坏 死的发生率不同。
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叶鸿瑁
精品课件
前言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 的各种病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 常呼吸,引起缺氧,导致全身多脏器损 害,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 原因之一。
精品课件
前言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窒息引起的缺 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已有不少报道,及时 的诊断治疗是窒息复苏及复苏后处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件
Normal Heart
left oblique view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临床主要表 现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
患儿表现心率快,心音低钝,奔马律, 呼吸频率加快,紫绀,呼吸困难,有三
凹征,呼气时有哼哼声,两肺可听到湿 性罗音。 肝脏增大。 低血压、末梢循环不良。
及其同功酶(CPK及CPK-MB) Nelson等测定窒息儿CPK总酶及其同功酶
并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发现窒 息儿及正常新生儿CPK总酶皆高于年长儿 的正常值(60~80μ/L),窒息儿最高 可达3110u/L。
精品课件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检查 CPK同功酶包括CPK-MB段、CPK-BB段及
CPK-MM段,BB段主要来自颅脑、甲状腺 、前列腺。MB段主要来自心肌。MM段主 要来自骨骼肌。
精品课件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检查 正常新生儿CPK的主要构成部分为MM,MB
很少,不超过5%,而窒息儿MB明显增高 ,可达10%以上,尤其是严重窒息伴三尖 瓣关闭不全及心功能不全者。 窒息儿MB升高是其心肌损害的有力证据 ,也可以用来与其它新生儿疾病鉴别。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部分患儿窒息缺氧缺血可影响心脏窦房 结,出生后可表现窦性心动过缓,心室 率可慢至60~80次/分,多数3~4天后恢 复正常。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部分病儿于左下胸骨缘三尖瓣听诊区可 以听到由三尖瓣乳头肌坏死造成的三尖 瓣关闭不全引起的返流性杂音。
对有杂音的病儿做心导管及造影检查, 可见造影剂由右心室返流至右心房及肝 静脉,证实有三尖瓣关闭不全。存活者 于生后2周杂音消失,说明三尖瓣关闭不 全是可以恢复的。
精品课件
Normal Heart
left oblique view
精品课件
Normal Heart
right obli位以前乳头肌最多见,后乳头 肌也可受累,可以为单侧心室的乳头肌 损害,也可为双侧损害,偶尔伴有同侧 或对侧心室壁的损害。乳头肌缺血性坏 死可以发生在乳头肌尖部、中部、基底 部的中心或心内膜下。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
60年代人们就对窒息患儿心脏的病理变 化进行研究,Burnard等检查因窒息死亡 的新生儿心脏发现其重量大于相应体重 的对照组,多数有心室肥大,说明窒息 患儿的心脏负荷增加。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
以后有不少学者对此类患儿的心脏进行 详细的病理解剖学检查,对心室壁和乳 头肌进行切片,做组织学检查,发现有 乳头肌缺血性坏死,主要表现为心肌细 胞分解、空泡变性、凝固性坏死及钙化 等。
精品课件
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ST抬高单向曲线
病理性Q波形成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 我科曾对42例窒息儿观察心电图改变,5
例正常,其余有ST-T异常,肢体导联低 电压、Q-T延长、心室肥大、房室传导阻 滞、异常Q波、早搏、窦性心动过缓等。
精品课件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 正常新生儿分娩时有一定程度的缺氧,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我科曾对33例窒息儿于生后3天内照胸片 测心胸比,<0.6者3例,~0.7者26例, >0.7者4例,最大为0.76,平均值为 0.64±0.05。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改变主要为心肌缺血的改变,表
现为心电图各导联ST下降,T波低平、倒 置,严重者可有类似心肌梗死的改变, 表现ST段弓背抬高,异常Q波 。 部分病儿有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心电图异常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最长者 需2个月。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死亡。因为窒息缺氧可造成多器官系统 损害,患儿的表现可多种多样,心肌损 害的表现应仔细辨认,做到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患儿心脏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心脏增 大的程度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致, 严重者可扩大到左腋部。
肺血管可见充血,肺水肿,肺内可见云 雾状阴影。如伴有肺炎、肺不张、呼吸 窘迫综合征等,可有各该病本身的表现 。
出生体重3000g以上者乳头肌坏死发生率最高 ,为59%,体重1500~2000g者次之,为25%, 小于1500g者最少,为19%。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
乳头肌坏死的严重程度与窒息的程度有密切的 关系。
Donnelly等研究82例生后7天内死亡的新生儿 (排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其它先天畸形及宫内 病毒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