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合集下载

古诗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翻译赏析

古诗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翻译赏析

古诗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翻译赏析“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出自《弟子规全文》之中,其详细解释如下:【翻译】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当子女的应该尽力去准备齐全,父母亲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掉。

【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一言一行都要以父母作为主要的考虑。

要从衣食住上细心观察,使父母的口福不缺,按四季更换衣服,卧宿使其安适,行动有人扶持;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父母所爱之人,我当敬之,父母所愿意的事,我当奉行之,要时时顺着父母的心意,使其心生欢喜。

读懂父母的心声、父母的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相反,当我们起了一个坏的念头,比如说起了贪心、起了跟人家争斗的心以及不好学进取、种种不善的念头,这都是对不起父母啊!这些我们都要小心地把它去除掉,所以这个孝心要从这点点滴滴去养成。

【详解】这一条也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关心体贴父母。

我们都晓得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察亲意。

譬如说看到母亲什么东西比较缺乏,我们应该要主动的为她补充。

母亲喜欢吃好吃的,喜欢吃她经常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也应该要尽到孝心,经常满她的愿望,希望她能吃到她想要吃的。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点,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关心体贴他,双亲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

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也来告诉自己的子女,将来他们长大,我们年纪大的时候,这些小孩他也会记住当时母亲(父母)是怎样来孝敬爷爷、奶奶的。

所以‘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他们的嗜好。

“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

所以母亲或者父亲或者长辈,他们有任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应该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

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b/27420,也应该努力去学习。

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时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这个时候你也应该要尽心尽力在你的课业上努力,让父母得到欢喜。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第一在平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亲母亲,友善兄弟姐妹。

其次在全部平常生活中行为要当心慎重,语言要讲信誉。

和大众相处到同等仁爱,而且亲密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行的事。

假如做了以后,还有剩余的时间精力,就应当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余有利的学识。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亲母亲亲叫你的时候,要马上答应,不可以缓慢;父亲母亲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可以迟延偷懒。

对父亲母亲的教诲,要恭顺地倾听;对父亲母亲的责怪,要服从地接受。

儿女照顾父亲母亲,冬季要让他们暖和,夏季要让他们清爽凉爽。

清晨要向父亲母亲问安。

夜晚要替他们铺好被子;服侍父亲母亲安息。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亲母亲一声,回来也要通告一声,免得父亲母亲牵挂。

平常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理想要努力去达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报告父亲母亲而私自去做。

若是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符合为人儿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不然,一旦被发现,父亲母亲必定会特别悲伤生气。

凡是父亲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必定要全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亲母亲所厌烦的东西,必定要当心地办理掉。

【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假如身体有所不适或遇到损害,就会让父亲母亲为我们担忧;假如在道德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亲母亲感觉丢人。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篇1故事一:文王问安【晨则省昏则定】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

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

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

故事二:陆绩怀橘【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

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

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

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

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故事三:老莱子彩衣娱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

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最好的模范。

故事四:潘京孝顺母亲【亲所好力为具】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

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

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

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

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

弟子规第3课

弟子规第3课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释文: 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 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 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 一定要柔和。
第 3 课 亲所好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释文: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父母心情好 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 不听,还要哭泣恳求, 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 也毫无怨言。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发生的一件 开心的事。
第 3 课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释文: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父 母准备 3 课 亲所好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释文: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 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 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 父母感到丢脸。
第 3 课 亲所好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释文: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 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 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去”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 一个人,下面是古人居住洞 穴的出口。人离开洞穴外出 就是“去”,“去”本来的 意思是离开,引申为去掉, 去除。
请听故事:孙元觉劝父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说一说
如果父母错怪 了你,你会怎 么做呢?
哭闹 解释 生气

弟子规24篇全文

弟子规24篇全文

《弟子规》24篇全文【全文】《弟子规》〔清朝〕李毓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一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第二章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第三章章谨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第四章章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第五章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归,道两亏凡取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望,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第七章而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第八章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涩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凊,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爆,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全文翻译】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9.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9.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易解】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掉(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孝的真谛有一位许老师听蔡老师讲中国文化的课程,听了之后她非常欢喜。

她说:“听了三个月的课,觉得自己和家庭很受益,我希望能够回到故乡,把这些德行的教诲、圣贤的智慧,也让故乡的孩子有学习的机会。

”蔡老师听后很高兴,马上拿了很多本《弟子规》、《德育课本》之类的教材送给她,同时把教学经验介绍给她,截至2004年11月许老师在故乡已经讲八个月了。

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女儿!你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你的行为也让爸爸觉得很光荣。

”一个父亲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行为很认同,而且我们相信她的父亲也有造福社会的志向。

当子女继承父母的志向做回馈社会的时候,能真正让父母心生欢喜、心生慰藉。

许老师在教孩子《弟子规》中“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经文之前,她非常用心,首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带回故乡去。

回去之后她教导这一句教诲时,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入则孝’,要能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一定要好好侍奉父母。

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有付出,所以任何人的父母都值得我们尊重、尊敬。

”又解释说:“我们学完之后就要马上做到。

”讲完之后,就让这些孩子拿着她自己买来的荔枝到整个乡里去送给长辈们。

就这样一群孩子在乡里跑得不亦乐乎,每个长辈接到孩子们送来的水果,内心都非常欢喜。

整个乡里,这种敬老爱幼的风气在那一天实在达到了顶点。

第二天,父亲又打来电话给女儿,告诉她:“乡里面很多的长辈都打电话到家里来说,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么样关心自己的家乡。

”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特别欢喜。

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心里也很安慰。

买一件新衣服给父亲可能让他快乐一时,而女儿的行为让他觉得光荣,感到欣慰,可以欢喜一辈子。

所以为人子女在孝顺父母当中,我们一定要从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慧这四个角度来尽心尽力。

弟子规 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 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勿跛倚勿箕踞勿摇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注释: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 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弟子规父母篇的解释

弟子规父母篇的解释

弟子规父母篇的解释弟子规父母篇的解释弟子规中要求子女怎么对待父母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弟子规父母篇的解释吧!弟子规父母篇的解释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4、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5、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6、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8、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9、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0、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1、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2、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3、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4、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之亲所好,力为具

弟子规之亲所好,力为具

亲之好恶,己之方向【原典】: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释义】:父母喜欢的事或物,应该全力去做或者准备;父母厌恶的事或物,要孝心谨慎不去做或者去除。

作为员工,要与企业保持一致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喜好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相反,父母所厌恶的事或物,我们做子女的就要孝心谨慎地不去做或者去除掉。

换句话说,凡是父母喜欢的,我们也要喜欢,凡是父母厌恶的,我们也要厌恶。

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郯国。

本来它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在历史上似乎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起过改变历史车轮轨迹的作用,因此,关于它的史料非常匮乏。

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却被后世的人们记住了,一直到今天。

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一个国君——郯子。

郯,音“谈”。

郯子是一位大孝子。

谁的父母都有年纪大的时候,国君自然也不会例外。

据说郯子的父母老了以后,都得了眼病,而鹿乳能够治这类病。

父母很想吃鹿乳,郯子知道后,当然觉得责无旁贷,于是立即行动,到深山去想办法弄一些鹿乳回来。

但是,事情想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如果说想吃鹿肉,那只要有弓箭就行,但是,如果想得到鹿乳,可就不能把鹿给射死了。

前者是打猎,后者是收集。

为了能够让父母吃上新鲜的鹿乳,郯子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披上鹿皮,假装自己是一头鹿,混到鹿群里面去,然后开始搜集鹿乳。

这应该是个好办法,但是,危险系数也变大了。

有一次,一个猎人在隐蔽处对着鹿群搭弓准备射箭,结果箭头指向的却是群里最特殊的那头“鹿”。

好在郯子及时警觉,赶紧大叫表明自己是人类。

错愕的猎人倾听完郯子的诉说之后,非常感动,并将这件事告诉了其他人。

从此,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后人甚至郯子修了庙,对他的崇敬可以想见。

双亲喜欢的,要尽力去准备或者去做,不喜欢的,就要尽力去除或者不做。

郯子的故事为后人作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作为一名员工,在企业中,也可以化用《弟子规》对我们这方面的教导。

那就是,企业喜欢的,我们也要喜欢,企业厌恶的,我们也要厌恶。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教案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教案

开场白:“我重走”的启示(4.24日晚上,五岁小朋友)•親所好,力為具•經文講解•“好”,父母的喜好、嗜好。

“力”,盡心盡力。

“具”,為他們準備和去做。

•亲所好:善体亲心:身、心、志、慧•身:1、关心照顾衣、食、住、行。

第一个念头都是想父母的需要和喜欢(但只行孝道,榜样照后人)。

(力:念念先想到:父母念子长流水,子年父母树尾风。

一念孝心起,阴德护子孙。

)正面1:新加坡的老人博物馆。

这样去体会老人的感觉和需要。

反面1:一次回家匆忙买四样,母亲都给女儿带回来了,因为都是甜的。

我忏悔不已。

因在:从小不习劳,感恩心不够,体会父母需要的细腻度就不行。

孟佩杰八岁开始照顾大小便失禁的妈妈。

孩子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反思:反倒是每次回家都在父母身边感觉到他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爱”;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真谛在他们身上;他们是儿女的雷锋、郭明义、大圣大贤;一拓展就是泛爱众的大爱。

而他们都是从贫苦中历练出来的;母亲哭曰:我想孩子。

2、感悟:像父母感受我们需要一样去体会他们所好。

切入点1: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做家务既尽孝又带动孩子(一学长不请保姆了孩子有改变)。

切入点2:小时母亲好菜好饭每次都首先盛一碗送爷爷奶奶的种子。

最好的…..最先供养父母就是身教开始,就是对子孙的保护(阴德庇荫)。

子孙善果;使我力我能趋吉避凶遇到圣贤教诲。

自己善果1:《陈遗饭感》:又宋初吴郡人陈遗,少为郡吏,母好食锅底饭。

遗在役,恒带一囊,每煮食辄录其焦以贻母。

后孙恩乱,聚得数升,恒带自随。

及败逃窜,多有饿死,遗以此得活。

…..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

遗还入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

出自《南史.孝義列傳》;•心:•1、安心、放心:•《论语》:父母惟其疾之忧。

母活一百岁,常忧心八十儿?•疾病:《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生气能有好身体吗?冷漠能有好身体吗?悖道能健康吗?•贫穷:老师让我家安装好的灯具,自己安装简易灯具我悟了;安父母心。

弟子规原文(5篇)

弟子规原文(5篇)

弟子规原文(5篇)弟子规原文1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若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故事“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董遇巧用三余: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弟子规原文对译文

弟子规原文对译文

弟子规原文对译文弟子规原文对译文《弟子规》教给我们孝亲敬老,尊师重学的道理,那么大家学习了原文以及翻译了?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对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

处事要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二、入则孝出则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当父母呼唤的时候,应当即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做的事,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听明白。

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冬天寒冷的时候要照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侍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外出办事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挂念。

居处要安在固定的地方,职业要稳定不能轻易变化。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文】不要因为事情小就自作主张,假如自作主张的去做事,就不符合做儿子的礼仪。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要私自把它们藏起来。

假如你把东西藏起来,一经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

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文】如果身体受了伤,就会给父母带来忧愁。

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译文】父母关爱我,我孝敬父母又有什么困难呢。

父母憎恶我,我还能克尽孝道,这种孝才算是真正有孝道。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文】父母如果有过错,作子女的应该善意规劝使其改正,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说话时声音一定要轻柔。

《弟子规》全文doc

《弟子规》全文doc

《弟子规》全文.doc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文化家孔子的弟子们学习的一本教育规范。

它是一本旨在培养孩子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的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

本文为《弟子规》的全文。

一、弟子规前言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二、弟子规第一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三、弟子规第二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战舰,或舟楫,既蓄势,载以待。

或缓装,或疾趋,既有信,成事乎?或短长,或疾徐,或强弱,或先后。

或数穷,或芸遗,一失俱,信之者否?寄信书,有两札,急与速,仁者达。

札有六,载明要,曰好德,曰好学。

曰好问,曰好仁,曰好友,曰好静。

曰好照,曰好思,凡此六者,人之所同求也。

四、弟子规第三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迟。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五、弟子规第四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守约束。

孝于亲,所以养,莫善于孝子。

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弟子规里面的故事故事一:文王问安【晨则省昏则定】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

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

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

故事二:陆绩怀橘【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

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

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

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

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故事三:老莱子彩衣娱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

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最好的模范。

故事四:潘京孝顺母亲【亲所好力为具】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

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

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

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

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

乡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母子的大恩,就立生祠来纪念。

后来潘京的儿子潘浚,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士,一直做到相当宰相的「尚书」职位。

潘京自己立身行道,善体亲心,发扬母亲的美德,造福乡里,把孝推到最高点,这是真正利己利人的世间豪杰啊!故事五:闵子骞劝父留母【亲所恶谨为去】孔子弟子闵子骞,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再生了两个弟弟。

弟子规入则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弟子规入则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弟子规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读物,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弟子规的内容涵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儒家核心思想,对于塑造 人格、规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弟子规强调孝道是为人之本, 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教导孩子 们如何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弟子规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律 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 时、守信、整洁等。
尊重父母意愿
对于父母明确表示厌恶的事物或行 为,子女应尊重并尽量避免。
改正自身不良习惯,让父母放心
自我反省
审视自身是否存在不良习惯,如 懒惰、浪费、沉迷网络等。
制定改进计划
针对自身的不良习惯,制定具体 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持之以恒
在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需要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直至形成
良好习惯。
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
增进亲子沟通
多与父母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增进相 互理解。
参与家庭活动
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如共同做饭、打扫卫生、观 看电影等,增强家庭凝聚力。
关心父母健康
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帮 助和支持。
PART 05
弟子规入则孝的启示
REPORTING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孝道精神
弟子规强调孝道是为人之本,通过践行孝道,可以培养个 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良好风尚。
弟子规还鼓励孩子们积极学习 、勤奋努力,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
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弟子规所倡导的孝道、礼仪等传 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积极 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家
庭和睦。
弟子规中的自律精神和良好行为 习惯对于现代人的个人成长和职
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弟子规打印(全)

弟子规打印(全)

弟子规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即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弟子规《亲所好,贻亲羞》

弟子规《亲所好,贻亲羞》
弟子规 qīn suǒ hào 亲 所 好,
lìwèi jù 力为具,
qīn suǒ wù 亲 所 恶 , jǐn wèi qù 谨 为 去。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莫 言 深 闺 空 寂 寞
译文

父母喜欢的事情,


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 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 自己的坏习惯)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怎样才能身体健康?

1、饮食方面:不能挑食 2、定时定量的体育锻炼(家务) 3、爱护自己的精神和心理
多思多虑伤精、话多伤气、欲望多伤神



董卓的恶行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 来到国都,废黜汉少帝刘辨,改立刘协为傀 儡帝。董卓生性残忍,总揽朝政后,控制着 全国的军队,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 天下的百姓任意欺凌。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 的震怒,朝臣王允等人联合起来,一举将董 卓除掉。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牵连,当时他 的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也被处死。董卓的 恶行不仅使自己身首异处,还连累年迈的老 母无法尽享天年,实在是可悲啊!
译文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 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 伤害。 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 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 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 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你生过病吗?
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的?

你知道吗?

1、父母喜欢吃什么? 2、父母喜欢做什么事情? 3、父母喜欢我们做什么? 4、父母最不喜欢做的事情? 5、父母最不喜欢我们做的事情? 6、我们应该怎样去体贴父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哪些是父母不喜欢的东西或不喜欢的事呢?
(父母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

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我们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让父母欢心。

)五.总结。

1.“亲所好,力为具”就是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应从三个方面来做: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父母不喜欢我们做的,所有不好的习惯我们都应该努力去改正。

2.我们不仅应做到老师刚才所讲的几点,就如前面老师所讲的我们应该眼睛要亮,心要细,时时处处感受父母的需要,及时地行孝。

3.同时看到爷爷奶奶,别人的爸爸妈妈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也要及时帮助。

4、当我们努力地落实《弟子规》,我们就为我们的好德行,好习惯这件美丽的衣服增添了一份光彩。

希望同学们回去能与家人一起好好的学习力行《弟子规》。

板书:
好习惯,好德行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养身:端水、做家务事
夹菜
捶背……
养心:保持健康的身体
恭敬……
养志:认真学习
立志力行……
落实《弟子规》
亲所恶谨为去:所有的坏习惯都应努力去改正。

板书设计是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

板书量的多少也因课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