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规划设计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c06d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a.png)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背景山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区域的地理环境复杂,地形起伏,土地资源有限,雨量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着山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设计策略及实施方案。
重要性1.资源利用优化山地区域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优化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
规划设计可以根据山地区域的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最大化提升土地的价值和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的优化和合理化。
2.环境保护减灾山地区域因地理环境的限制,对自然环境以及人民居住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规划设计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和减小灾害风险,从而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3.社会整合及民生改善规划设计可以促进社会的整合和民生的改善。
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和更便捷的生活设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设计策略1.打造山地特色首先,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山地区域地形特点,并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山地资源的最优利用。
同时,可以针对地形起伏变化丰富的特点,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打造特色鲜明的建筑风貌和生活场景,实现山地居民的愉悦生活。
2.坚持可持续发展其次,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
通过在规划设计中考虑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垃圾管理等环保问题,实现山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3.推动社会和谐最后,规划设计应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人性化规划,充分考虑人口流动、旅游等因素。
同时,规划设计还应该强化社区管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居民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推动山地社会和谐发展。
实施方案1.要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的建设,设立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对山地居住区进行规范管理,解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所需。
2.建立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机制,让政府切实负起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山地建筑设计规范
![山地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2504f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e.png)
结构分析:采用 先进的结构分析 软件对建筑结构 进行详细的分析 和计算,确保结 构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施工监控:采用 施工监控技术对 施工过程进行实 时监测和记录, 及时发现和解决 施工中的问题, 确保施工质量和 安全。
山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设计
05
节能设计措施
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构造,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 利用地形和自然环境,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如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 考虑建筑物的能源系统优化,如采用节能电器、节能空调等。
空间布局
交通组织的合理规划
山地建筑应充分利 用地形特点,合理 规划交通组织,确 保人车分流、交通 流畅。
建筑出入口应设置 在不同标高,以方 便出入,避免陡坡 和长距离爬坡。
在建筑布局上应充 分考虑交通组织, 合理安排车行流线 和人行流线,避免 交叉和干扰。
山地建筑交通组织 应注重环保,采用 生态化设计,如设 置生态停车场、利 用地形建设地下车 库等。
在山地建筑的结 构设计中,应注 重建筑的整体性 和稳定性,避免 因地形复杂而导 致的结构不稳定。
针对不同的地震 烈度,应采取不 同的抗震措施, 确保建筑在地震 中的安全性能。
结构安全性的保障
基础设计:根据 地质勘察资料确 定合理的基础形 式,以提高建筑 物的稳定性。
结构选型:采用 适合山地环境的 结构形式,如框 架结构、剪力墙 结构等,以提高 建筑物的抗震性 能。
保护生态环境
山地建筑应遵循绿色建筑原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 山地建筑应注重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如何做山地建筑规划方案设计
![如何做山地建筑规划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3612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6.png)
山地建筑规划方案设计一、概述山地建筑规划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山地地形复杂,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对于山地建筑的规划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本规划方案设计旨在充分考虑山地地形特点,结合当地资源和文化背景,科学规划山地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山地生态环境,确保规划建设对自然的影响最小化。
2. 文化传承原则:尊重当地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山地建筑的独特韵味。
3. 高效利用原则:充分利用山地空间资源,实现规划建筑的高效使用。
4. 安全稳定原则:考虑山地地形特点,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可靠。
5. 便捷舒适原则: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规划内容1. 建筑布局:通过合理布局分区,充分利用山地地形,保证每个区域的通风采光和自然景观。
采用错落式布局,形成错落有致的山地建筑群。
2. 建筑风格:融合山地文化元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建筑风格。
3. 绿色建筑: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绿色屋顶、绿色墙体和节能设施,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4. 交通设计: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5. 生活设施:统筹规划社区配套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区和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居民生活。
6. 自然保护:保护山地的植被和野生动物,合理利用山地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四、规划实施1. 项目选择:选择适合山地地形的建筑项目,包括度假村、度假别墅和山地公园等。
2. 方案设计: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
3.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建筑施工符合规划要求,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
4. 运营管理:建成后进行规划运营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环境维护和社区服务等。
5. 监测评估:定期进行规划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结语山地建筑规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山地地形特点和生态环境,确保建筑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7f34214b73f242336c5f0e.png)
扩大其服务半径 。
山地建 筑整体特点以外部景观为 主 , 内部 景观为辅 。山地 住
宅项 目大多依山 、 临湖 、 靠海 、 江 , 者通过 其 自身 的地 势 高度 滨 或 当倾斜角度大 、 台地问高差 明显时 , 划难 度大 , 各 规 较难 做到 拥有 开阔的视野。因而在 山地住 宅项 目中, 多数项 目以外部景 观 人车分流 。一般 以 s形 或 回形 路线 , 盘旋上 升 , 通过 台地 间 的车 为主要 看点 。如黄石仁 智 山水 就是北 依大 众 山, 临磁湖 , 眺 南 远 道衔接 , 越各 台地 。根据建 筑 布局情 况 , 山地住 宅 的建筑 楼 长 江。在建 筑排 布 、 型设计 重点考 虑对 外部景 观 的利用 、 穿 沿 户 营销 体位置而设 , 多设置在两 台地之间 , 以便扩 大其 服务半径 。城市居 推广中多是以外部 景观 为主打卖 点 。景观 细节处 理多采 用 明显 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定居住 区建筑用地 适用 坡度 的值为 0 3 的台地 式园林 手法 , . %一 如春森彼岸 。 1% , 0 机动 车道 最大坡度不 大于 8 。黄石 仁智 山水项 目的用地 % 水 景是台地园林 中不 可或缺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山地 的雨 水 坡度在 1 %~ 0 0 5 %之间 。在这样 的场地上 , 大部 分小 区车行 动线 径 流量 根据汇水 面积 , 场地 坡度 以及 降雨强度 的不 同而不 同 , 相 纵坡接近最大极 值 , 过大 的纵坡 路不 适合 兼作入 户路 , 坡 过大 同的是都要解决 防洪 的问题 , 常结 合泄洪 通道 , 纵 通 根据 高差带 来
第3 8卷 第 5期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62c4c7bed5b9f3f80f1c3a.png)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摘要: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重要构成部分,在开拓生存空间、提高居住体验和促进建筑事业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联系实际工程案例,从建筑布局、道路组织、空间设计等方面着手,对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展开详尽探讨,也希望文章所阐述内容能够为类似项目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也加快了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涉及到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城市用地紧张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山地居住区因其所体现出的自然生态、回归自然等优势特征,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市场前景也十分巨大,对山地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还能够满足现代人们拥抱生态居住需求,以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朝着崭新方向发展[1]。
基于此,对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展开研究和分析。
1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对山地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需要严格遵循以下要求:(1)因地制宜的建筑布局,与平地居住区相比较,山区居住区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建筑选址和布局难度,再加上山地地势所体现出的起伏多变特征,需要在建筑布局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确保建筑物与山地地形协调统一;(2)自然起伏的建筑天际线,由于山地地势起伏和高差比较大,在进行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怎样对其进行协调和利用,一般情况下针对地势较高台地区域,可以对楼层较高建筑进行设置,而针对地势相对较低区域则可以对多层、低层建筑进行设置,具体操作中也要结合地形和建筑高差,使整体建筑形态呈现出依山起伏、高低错落和层次分明形态,整体建筑美观性和艺术性也会得到提高;(3)科学合理道路组织形式,山地居住区道路受地势影响比较大,怎样对道路走线进行设计和确定,直接关系到山地居住区规划成败,结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居住区车行道路纵坡需要控制在0.3%~8.0%以内,因此针对坡度较小区域,就可以遵循功能性原则,采用与地形等高线垂直、斜交的方式进行设计,若地形坡度比较大,就可以采取斜切等高线方式对道路加以设计,以更好满足人们行车要求;(4)依托地势打造居住区景观,在对山地地区进行开发和利用时,更加侧重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因此在进行山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对水文景观、自然景观加以打造,以满足现代人们拥抱生态居住需求[2]。
浅析山地居住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浅析山地居住建筑规划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cc20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c.png)
CHENGSHIZHOUKAN 2019/36城市建筑工程竹径云山二期竖向设计一、项目概况“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心区,距离杭州市中心16公里,距离良渚遗址保护区2公里。
既紧靠著名的文化遗址,又有距杭州市区中心最近的丘陵绿地和水网平原相结合的生态环境。
竹径云山二期项目,位处良渚文化村南区核心,背倚太璞群山环抱,毗邻良渚港河,背山望远,大气磅礴。
坐享良渚文化村15六大醇熟生活配套,自带约7200方新街坊商业配套、约10万方矿坑探险公园休闲配套,以装修成品演绎万科杭州十余年精工大成。
设计传承良渚文化村精工品质,尊重原始地势,因地制宜,取法自然。
二、规划构思理念根据当地的总体规划,良渚组团是杭州城市地域向西北扩张的重要区域。
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与规划设计要点的规划设计要求等为基本依据,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居民居住要求和符合一般规划层次的要求。
基地生态景观条件较为优越,地形变化丰富,最大化利用和挖掘景观资源是项目在当地确立其特色的关键所在。
所以规划需要通过整体设计使方案能“借远景、框中景,纳近景”,使建筑与环境能够和谐共生。
项目在规划设计中以社区使用者为设计原点,充分考虑人的尺度与行为流线在基地中所产生的感受,力求在设计中突破传统规划场所空间,创造出步移景异,景观视线丰富的新型社区。
在规划上对场地不利因素进行改善和屏蔽,并充分利用原有的景观优势,同时以独特的户型产品和良好的内部环境,实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本案用地较大,且地形条件复杂,传统的大园区的规划模式难以满足和合理解决项目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规划将住宅分为大小、形态各不相同的组团进行布局,创造“公共场所——邻里组团”两级空间模式。
在整体空间形态上,通过交错变化,建筑层数局部跌落,结合山体形成高差等方式为本案创造丰富多变的天际线形态。
以120平米叠拼、180平米低层排屋的套型进行有机的组合,创造出尺度宜人、私密有度、别具一格的社区内部环境。
山地景观设计方案
![山地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5d07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5.png)
山地景观设计方案山地景观设计方案:山地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山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和活动方式。
下面是一个山地景观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一、设计目标:1.充分利用山地的地形特点和自然资源,打造独特的景观。
2.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需求。
3.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二、景观设计内容:1.步道系统:在山地中设置一条蜿蜒曲折的步道系统,使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山地风景。
设计步道时要考虑到地势的变化,设置合适的护栏和防滑措施。
2.观景平台:在山地的高处设置观景平台,提供一个俯瞰山地全景的视角。
观景平台可以使用木质或石材材料,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休息区:在山地的适宜位置设置休息区,提供供游客休闲、用餐和休息的场所。
休息区可以设计成露天的座椅和遮阳伞,或者是带有休息亭的草地。
4.水景设计:利用山地的溪流和瀑布资源,设计水景区域,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水景,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
5.儿童游乐区:设置适合儿童游玩的儿童游乐设施,如溜滑梯、秋千和攀岩墙。
同时,要注意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证儿童的安全。
6.植物景观:在山地中适当的位置种植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的植物景观。
选择适合山地气候的植物,并注重植物的搭配和植被的疏密程度。
7.环境亮化设计:在夜晚通过灯光的设置,让山地景观在夜晚也能给人带来美丽的享受。
灯光可以照亮步道、观景平台和水景区域。
三、环保措施: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山地的破坏,如避免砍伐大量树木,保护山地植被的完整性。
2.在建造过程中减少对地质条件的破坏,避免过度挖掘和土壤侵蚀。
3.设置垃圾回收区域,提倡游客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4.合理使用能源和水资源,减少能源浪费和水资源的消耗。
以上是一个山地景观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更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如何做山地建筑场地规划方案设计
![如何做山地建筑场地规划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570f9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0.png)
山地建筑场地规划方案设计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城市中,山地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景观和空间氛围。
因此,对山地建筑场地规划方案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山地建筑场地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以达到合理利用山地资源,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目的。
三、基本原则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山地建筑场地规划的基本原则,要充分考虑山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山地环境的生态平衡。
2. 山地特性山地具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山地的特性,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并提升建筑的观赏性和适应性。
3. 文化传承山地建筑场地规划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融入到规划设计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群体。
4. 社会服务山地建筑场地规划要注重为社会公众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娱乐休闲需求,建设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四、方法与技术1. 场地调查在规划设计之前,要进行详细的场地调查和分析,包括山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的信息,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2. 规划编制根据场地调查的结果,结合规划要求和设计目标,制定合理的山地建筑场地规划方案,包括用地结构、交通布局、绿化景观等方面的设计内容。
3. 设计表达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现代设计技术和工具,采用三维模型、虚拟漫游等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规划设计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可持续发展在山地建筑场地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问题,使建筑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山地城市住宅规划设计
![山地城市住宅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261414a76e58fafab003ed.png)
工程 科技 I l J
山地城市住宅规划设 计
霍 岩
( 芬 河 市城 乡规 划 勘测 设 计 院 。 绥 黑龙 江 绥 芬 河 17 ̄ ) 53
摘 要 : 对 山地城 市住 宅规 划设 计 进行 了分 析 。 针 关 毽 词 : 地住 宅 ; 划 ; 境 山 规 环
在我国建筑业 的发展中 , 山地城市建筑的 况 , 确定地块的价值排序 , 进而确定住宅产 品的 化又串联一体 , 结合绿化 , 现多种类型的景 可展 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个重要项 目类型 。正确 排布 。 产品排布原则 :. a 按照地块属性及控详规 色沿着 山地住宅小 区的道路前行。 处理好山地城市建筑,利用地形条件创造独特 划要求对地块进行划分。临近城市的主界面通 对于山地住宅项 目来说 ,竖向设计尤为重 风貌, 可使城市景观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美 国 常人流量较大 干扰亦较大 , 宜排布便于与城市 要, 其不但关系到项 目的土方工程量, 也关系着 建筑师赖 特认 为 : 只要基地 的 自然 条件有特 达到共享的公共配套设施及低价值、 户型、 “ 小 刚 项 目的土地利用率。随坡就势地设计建筑物的 征, 建筑就应象从基地 自 然生长出来那样 与周 性需求为主的住宅产品;临近 自然景观的主界 正负零标高 ,并处理好项 目内道路与外围城市 厨环境相协调。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中也十分强 面通常处于环境幽静的项 目深处 , ” 宜最大化地 道路的衔接 , 使得项 目 空问组织 流畅 . 生活出行 调“ 枕山而居 , 天人合~” 。故而说, 山地地形 利用其 自身的景观优势 , 在 利用建筑物问高差进行 日 照折减, 在 排布高价值 、 大户型 、 舒适便捷 。 上构筑 的建筑物 , 其根本特征为“ 山就势、 改善型需求为主的住宅产品 ;园区中心部位通 卫生间距的控制下提高建筑密度 ,并可利用高 依 自 然 天 成 ” 。 过项 目自身的景观塑造 ,通常兼备环境及 交通 差制造 出半山车库等项 目 公共配套设施 ,进一 山地住宅建筑欲营造出 良 的人居 环境 . 便利双重优势 , 好 宜排布高价值 、 大户型 、 次改 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再 个重要 的前提就是需要强调对于原有环境的 善性需求为主的住宅产品。b充分 利用地块 的 发展 山地住宅 至少有 以下三 个方 面的优 . 融合及地方历史文脉的继承,因此在规划设计 高差使得土地利用最大化。建筑宜平行地块等 势 : 其一 , 能更好地满足人们“ 回归 自 灵 然” 开始就要 求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 自然 山体 , 高线布置,如受朝向等因素制约而必须垂直地 追求 ; 其二 , 山地住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 的健康 少做开挖 ,少做 台地 ,有效减少对于山体 的破 块等高线 ,则宜通过建筑单体单元 间正负零标 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 , 山地住宅有着高绿 坏。 原有环境之中起伏跌宕、 蜿蜒曲折的地貌特 高的错动来适应等高线 的变化 ,减少土方工程 化率 、 低密度 、 良好的通风采光三大先天优势 , 征得 以保留 ,为下一阶段小区内部环境的营造 量 。 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 提供 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强调对原有山体 山地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顺应地形。山地 总之 ,如 何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升业 主的居 的保留可以有意识建立起建筑与环境在肌理质 地形复杂 、 特征 明显 , 高差 比平原地形大得 多 , 住 品质 , 营造一个 集山、 建筑和人文融合一 水、 地上的联系,通过对建筑表面的处理来保 持与 规划 中要顺应原有地形地势 的起伏变化 , 山 体 的氛围 , 山地住宅能够被市场和消费眷认 依 是 周边环境的一致 。 就势布置道路系统 : 主干道不必 太宽 , 在满足 可的前提。 另外 , 山地住宅建设除 了满足一般住 山地住 宅 由于地形 状况复杂和环境 条件 消防环道 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 面要求 宅 的规划要求外 , 还要有生态保护 、 山体维护 、 各异 , 其布局也是多种多样 的, 但基本原则是要 的同时保证车流顺畅即可 ,次干道则结合地形 泄洪防灾等更多的要求 。这要求开发者有更高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与自然环境设计适合相 及建筑 群组 自由舒展 , 灵活布置 ; 并尽量 完善、 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作为设计者 , 自然地形 应地块的布局模式。山地住宅设计与其他住宅 利用原有路网基 础, 以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 , 地貌必须充分考虑 和利用 , 变难点为优势 , 使土 类型相 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与自然景观的融 使土方工程量达 到最小 , 而降低建造成本。 从 山 地价值最大化。 合是最完美的。 地住宅项 目蜿蜒 曲折的道路, 既是交通的动脉 , 根据 地块 的地 形地 貌 ,结合周边 环境情 又形成不断延伸 的观景线,使视线走廊层层变
关于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关于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adbc5fc7c1cfad6195fa73b.png)
类 ,本文所 指的 山地 城市泛 指城 市选址 和建设 在 山地地 域上 的城市 ,
态 和环境特 征 。山地城市具 有两个 方 面的 自然特 征 :一 是城 市修建 在
当它 成为积极 因素 时 ,会 使城 市景 观十分 和谐 、完美 。反 之则会使 城 ③社 会 因素 。社会 因素 一般会 从两个 方面产 生影 响 :一方面 ,人
城 程一样 ,它 的历史源 远流长 。城 市设计 ,是 在充 分研究 城市地 理 、生 象 》中所说 的那 样 , “ 市 居 民依 靠 标志 系统 做 向导 的趋 势 日益增
态 、文 化 、社 会 、经 济 、美学 等相关 因素的 条件下 ,对 城市空 间形体 加 ,也 就是说 ,对独 一无 二 的特殊性 关注胜 过 了对 连续性 的关 注” 。
城 市空 间 即在 城市 范 围 内 ,由建 筑 物 、广 场 、道 路 、水 体 、绿 让人们不仅 能欣 赏山水景 观 ,还能参 与城市 的空间活动 。
化 、标 志物 、城市小 品等共 同围合 、界定 而成 的空 间 。山地城市 建设
定 了山地城市 在用地方 面 的布 局 。对 于复 杂 的地形 ,要遵循 优先 布置
是 二维用 地 ,而 山地城市 是三 维用地 ),在 自身空 间形态构 成方 面 , 山地城市 比平原城市 更有优越 性 。 2山地城 市道路交 通 .
成 不 同的城市 空间布 局 。对于 山地城 市而言 ,水是其 景观和形 象的重
要组成 部分 。设计 山地城 市时 ,应该 充分利 用 自 水体 ,形 成城市景 然
②组 织 借 山用水 的城 市 景观 序 列 。 山地城 市 的空 间形 式应 运用 多种构 图要素 ,使 空间序 列丰 富多彩 、极具 戏剧性 。在设计 中要充分
山地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浅析以重庆山地居住区为例
![山地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浅析以重庆山地居住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c5dc72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e.png)
架空式
(1)架空式示意图
建筑物底面与坡地局部或完全分离
对山地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
(1)吊脚式示意图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车行交通
(1)台地式道路交通法
(2)运用“S”型道路
高差小,道路系统完整串联
高差大,各台地间设置独立交
通,产生尽端路
有效减少对于山体的破坏 曲线型道路来限制车速 多角度的提供景观视点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人行交通
(1)水平步道
(2)人行坡道
(3)人行梯道
坡道、梯道和水平步道是构成山地环境中步行系统的三种核心要素。
一方面能给人们减少人车混合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享受山地地形地貌带来的特殊观感。
常规人行交通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人行交通
山地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浅析
以重庆山地住区为例
目录
Content
1 绪论 2 现状山地住区设计概述 3 山地城市住区案例解析 4 山地住区设计要点总结 5 结语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
1.1研究背景
1 我国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山地城镇数量多 2 山地城市形态与平原城市形态差别很大 3 平原地区的住宅发展模式对于山地环境来说并不完全适用
3.1 以重庆春森彼岸住区为例——交通动线
(1)车行交通动线设置
地上车行流线
地下停车库范围 地下车行流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地下车库出入口
人车分流
3.1 以重庆春森彼岸住区为例——交通动线
(2)人行交通动线设置
入口电梯
步行小路
除了在同一标高平台上的水平园路外,还有衔接各台地、具有明显高差的台阶、坡
实例分析山地建筑规划设计
![实例分析山地建筑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e1a0eaee06eff9aff80701.png)
实例分析山地建筑规划设计发表时间:2021-01-06T02:09:50.019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26期作者:毋飞飞樊文波[导读] 基于我国山地面积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多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自己的居住地瞄准山地。
湖南城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27摘要:基于我国山地面积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多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自己的居住地瞄准山地。
本文以凉山州木里县天和广场项目规划设计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部分单体方案设计的过程,对山地建筑进行设计研究,希望对于日后的山地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山地建筑规划;项目定位;总规划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
木里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基地周边多为藏族,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习俗。
周边的商业模式以沿街小商业为主,中心地段经济繁荣,设施配套齐全,具有浓厚的生活氛围。
周边建筑层数不高,有独特的藏区风貌。
图1 产地现状图二、项目组成本项目为高层住宅和大型商业,配合沿街商铺,以及配套用房(物业用房设置在6#栋地下一层和夹层,消防控制室设置在5#栋一层,地下室设置1层车库)组成的综合性居住小区。
三、项目定位本项目利用地形高差因地制宜考虑建筑的合理性,通过建筑消化室内外高差,利用高差打造立体商业。
3.1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设计的整体规划尊重基地内原有肌理以及周边环境,车流、物流、人流的导入与城市交通有良好的衔接,满足所需的复合功能和人群聚集的需求。
3.2亲切的关怀——以人为本项目设计结合商业区以及住宅的运作,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色,满足购物、休闲、娱乐、居住等需求。
3.3进步的灵魂——继承并创新发展设计构思既要延续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汲取当地藏族民居建筑元素。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1ecd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3.png)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第一部分:山地建筑设计的背景和概述1、山地建筑设计的定义和特点山地建筑设计是一种专门针对山地地理环境的建筑理念,它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在适应和利用山地地形、地貌、地质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
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适应性:山地建筑设计应考虑所在地域的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特点。
这种设计方法旨在与山地环境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以创造宜人的建筑空间。
(2)生态可持续性:山地建筑设计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采用可再生、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和能源,以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3)空间多元化:由于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山地建筑设计在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功能安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多元化特征。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在建筑内部和外部创造多层次、多角度的空间体验。
(4)形式独特性:山地建筑设计的独特性表现在形式、风格和造型等方面。
这种设计方法注重从山地环境中寻找灵感,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建筑形式,使建筑成为山地景观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山地建筑设计是一种关注环境、注重创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它在适应和利用山地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充分展现了山地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
2、山地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山地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其地形、地貌、气候等多重因素都与平地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山地环境对建筑设计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适应:山地环境的地形起伏大,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如何适应地形、利用地形是山地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
建筑物的布局、朝向、高度等方面都需要与地形相协调,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山地环境。
(2)地质问题:山地环境的地质条件复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地质问题,例如土地的承载力、地震、滑坡等。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解读_以_天安金域兰湾_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解读_以_天安金域兰湾_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6672d0d52ea551810a68779.png)
2008年第8期总第122期福 建 建 筑Fujian A rchitecture &Constructi on No8・2008Vol ・122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解读———以“天安金域兰湾”为例陈利兰(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50001)摘 要:本文通过天安金域兰湾的设计实践,总结了山地居住区的形态特征,设计主导思想,并从总体规划、单体建筑设计、绿化景观设计、挡土墙的布置与设计等多角度介绍山地居住区设计的常用设计手法,对山地居住区的建筑个性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山地居住区山地建筑融合自然中图分类号:T U984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35(2008)08-0032-03M oun ta i n residen ti a l area plann i n g and design i n terpreta tion———D 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f T i a n ’a n ji n yu lanwanChen L ilan(China Building Plan&Design Research I nstitute P 1R 1C 350001)Abstract:Thr ough the design’s p ractice of p r oject Tian’a n jinyu lanwan,the thesis su mmarizes the 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s’t opography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oriented phil os ophy 1This thesis intr oduces the most -used design technique by p resenting overall p lanning,single building design,landscape design and retaining wall layout &design in 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s 1The writer has made s ome useful exp l orati on in building diversity in the 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 1Keywords: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s mountain building envir on mental -friendly作者简介:陈利兰,1971年11月出生,女,工程师,建筑设计专业。
山地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分析
![山地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2df1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7.png)
山地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02-04T01:47:24.0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4期作者:熊正[导读] 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山地地貌,国土山地面积占比接近七成,全国山地城镇接近五成,地形起伏变化使得山地城市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恒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623摘要: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山地地貌,国土山地面积占比接近七成,全国山地城镇接近五成,地形起伏变化使得山地城市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山地建设必须要充分考量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环境塑造等需求,相较于平原城市而言存在更加显著的难度,山地的地理符号使得山地城市更加丰富多样且富有变化,这也使得城市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山地城市的建设项目设计既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又要考虑到环境的协调性,营造出舒适实用的建筑环境,同时将山地城市的特有风貌呈现出来。
山地建设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要立足于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结合城市建设与发展需求,实现项目功能性、人文性、特殊性的全面融合,将山地建筑的作用全面发挥和呈现出来。
关键词:山地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地质学范畴的山地是指地表形态起伏、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地貌,目前我国还未形成山地城市的定义,通常所说的山地城市是主要地貌为山地的城市,特殊的地形使得山地城市在城市环境、市政布置、居住区建设方面受到显著的影响与制约。
中国的山地城镇占比超过半数,地貌起伏、环境多样、交通复杂,这些典型因素都使得山地城市的规划建筑设计面临着更大挑战。
一、山地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一)地形影响土地开发山地建设项目的用地较为复杂,在山地环境中开展建设活动,错落的地形给规划建筑设计带来了诸多难度,能够开发和利用的土地规模有限,一般山地项目的土方量较大,导致土方成本较高,这就需要在建设用地范畴选择经济性更为突出和集中的地块作为主要开发对象。
可开发土地受限又导致部分地块建筑密度过高,而地形复杂区域则出现土地利用率过低的现象。
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
![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7fdc0d700abb68a882fb6a.png)
深圳星河丹堤
区位:深圳,宝安,梅林关口 占地:20万㎡ 建面:36万㎡ 容积率:1.8 建筑密度:20% 物业类型:12栋高层,大量别墅 绿化率:38%
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
区位:北京,朝阳区,朝阳公园 占地:7万㎡ 建面:32万㎡ 容积率:4.6 建筑密度:14% 物业类型:11栋高层
东莞世纪城国际公馆2期
度假氛围 KPI体系
整体规划
景观园林 建筑立面 建筑户型
保持整体环境原生态
山地与建筑结合:采用架空式和地表式接地 交通体系随势而就,打造台地环境,步随景移,吸
引出行 大型社会性活动地点放在地势平坦之处,保证
社区内外使用时交通便捷 利用台阶、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噪音
尽量保持山地原生态
山体融合
充分考虑通风
山地建筑与山地环境景观的关系
山地建筑单体设计 与布局
日照关系 减小噪音 建筑通风
本项目此次为东 西向坡地,不涉 及日照关系
充分利用声音在竖向转 播上的减弱,利用台地、 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 噪音
本项目要注意河 风对局部小气候 的影响
利用风压改变风向
利用涡风及绕山风
斜列增加迎风面
点式减小挡风面
山之建筑
生态脆弱性
山地生态环境自成平衡, 在进行开发时容易引起生 态上的“蝴蝶效应”
视景独特性
由于地势变幻,每一个点 都从有不同的角度看到的 景观有所不同
山地景观对景观设计的解读
环境原生态 生态脆弱性
对山地景观设计时的解读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注意保持原有 景观,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链, 以免引起局部环境恶化,如水土 流失等
视景独特性
利用山势变化,采用移步换 景的景观设计方案,做到步 步有景
如何做山地建筑规划构思方案设计
![如何做山地建筑规划构思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79ea9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6.png)
山地建筑规划构思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居住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城市建筑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生活品质和环境的要求,而山地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正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项目选址于山脉之间,周围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开发山地建筑项目。
二、规划目标1. 利用山地地形,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建筑。
2. 注重人文关怀,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地建筑。
3. 提升项目的整体品质和形象,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和居住。
三、规划原则1.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在规划建筑时,尽量避免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保护植被和动物。
2. 注重和谐,尊重传统。
在设计建筑风格时,融合当地文化传统,既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又不失山地建筑特色。
3. 强调功能性,兼顾实用。
在规划建筑功能时,考虑居住者的实际需求,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空间。
四、规划布局1. 居住区:设计独立别墅和联排别墅,每栋别墅占地面积适当,保留足够的绿化空间和私密性。
2. 商业区:规划商业街道和休闲广场,设置餐饮、购物等娱乐设施,吸引游客和居民。
3. 公共设施:设置健身房、游泳池、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五、建筑设计1. 建筑形式:选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融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
2. 建筑风格:在建筑外观设计上,采用欧式、中式或现代风格,结合山地特点,塑造独特的建筑形象。
3. 室内设计:注重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和舒适性,采用天然材料,打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六、景观规划1. 绿化设计:在规划中注重绿植的选择和布局,打造丰富的景观效果,提升整体的环境质量。
2. 水景设计:在规划中设置水池、喷泉等水景设施,增加项目的美观度和活力。
3. 公共空间:设置休闲广场、步道、花园等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放松休闲的场所。
七、总体评价本山地建筑规划构思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注重环境保护和居住舒适性,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0c4a35a0116c175e0e488a.png)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行列式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
基本形式 前后交错
左右交错
前后左右交错
PPT文档演模板
拼接
成组改变朝向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行列式布置
PPT文档演模板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周边式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混合式布置— 行列式与周边式的结合,常以行列式为主,少量
建筑沿道路或院落布置周边布置,形成半敞开式院落。
PPT文档演模板 北京垂杨柳居住区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PPT文档演模板
行列式
周边式 点群式 混合式
单周边式
PPT文档演模板
双周边式
自由周边式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周边式布置
Hale Waihona Puke PPT文档演模板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点群式布置—建筑围绕中心景观或设施自由组合,形成组团
PPT文档演模板
住宅区规划山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点
•知识点回顾
点群式布置
PPT文档演模板
(三)山地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二,建筑单体的多样化处理
除了山地建筑群体布置必须适应地形变化外,有 的个体建筑也应作某些特殊处理,如采用筑台,提高勒脚、 错层、跌落、掉层、吊脚与架空、附岩、悬挑和分层入口 等,使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节约用地,争取建筑空间, 解决建筑与地形、自然气候等多方面的矛盾。
如何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
![如何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c3ff6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3.png)
如何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山地建设规划,是指在山区进行各类建设活动前,通过地形图来分析山地地形特征,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和规划。
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描绘地表形态的专业图件,其标示了山地的高度、坡度、地貌等信息,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
一、地形图的意义和价值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符号,反映了地面高程的变化,是山地地形的图形化表达。
对于山地建设规划来说,地形图具有以下意义和价值:1. 提供高程和坡度信息:地形图测绘了山地地势的高低差异和变化趋势,能够提供山体高程和坡度的详细信息。
这对于规划道路、水利工程等建设项目十分重要。
2. 揭示地貌特征:地形图展示了山地地表的起伏、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有助于判断地质构造、地貌演化等现象,从而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3. 分析水资源和水文特征:地形图可揭示山地水系组成、发育程度等信息,并提供山地区域水资源分布、径流路径等水文特征,为山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4. 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域:地形图能够识别山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区域,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防灾示警。
二、地形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进行山地建设规划时,合理运用地形图可以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形图使用方法和技巧:1. 识别坡度和陡坡区域:通过观察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密度和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初步判断山地的坡度和陡坡区域。
在建设规划时,要特别关注陡坡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2. 分析地势起伏和坡向:地形图标示了山地的地势起伏和坡向,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山体的形状和坡度变化。
在选择建设用地时,应充分考虑地势起伏和坡向,并结合土地利用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3. 分析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分布:地形图不仅展现了山地水系的组成和分布,还可以反映山地地表径流规律。
规划者可以根据地形图提供的水资源信息,合理规划山地水利工程和供水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规划设计前言:前几天官方发布了最新的 SketchUp 8.0 版本。
SketchUp 成长到今天,因其自身友好的界面、易操作的优势和及时反映设计师想法的能力逐渐成为建筑规划设计常用工具。
无论是摩天大楼还是独栋别墅,小区规划还是建筑单体,SketchUp 在方案推敲和方案表现上都显示出了不错的实力,那么在山地规划设计中 SketchUp 表现又如何呢?由于 SketchUp 对曲面建模、异形建模能力对比 3ds MAX 等类型的 3D 软件来说弱了许多,所以当需要表达复杂山地环境和山地道路时就会令接触 SketchUp 不久的设计师头痛。
我目前所在的城市是美丽的山城重庆,大大小小的项目几乎都围绕着山地设计展开。
自己上学期跟着导师做了两个投标项目,一个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一个是面江靠山的山地住区设计,最近又和几个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了一个山地别墅区概念设计,通过这些实践我才算开始真正地接触了山地设计。
设计工作中我一直在不断学习,尝试如何让 SketchUp 在山地规划设计中有更好表现,并且在这个过程里走了不少弯路,有过很多次失败,甚至和设计团队成员还有过关于这方面技术问题的争执,现在回想这些事情,我都觉得很有意义,所有这一切都在帮助我进步。
现将 2010 年上半年的经验教训在此成文,不是什么教程,不是高手经验,只是自己设计工作中某一环节的方法和思路的总结,这是自我反思提高的分享文章,希望这点分享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这篇文章主要是总结关于山地设计现状分析阶段中SketchUp 山地地形建模的问题,下部则会详细介绍关于山地道路建模的经验教训。
说明:现在回想走过的种种弯路,原因就是自己总企图让一个软件是万能的,妄想用一个软件搞定所有的事情,但事实证明我是错的。
每个软件都有他所长,如同人一样,总有这样那样的优缺点,所以找到自我、取长补短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这次总结的目的就在于找到 SketchUp 这个软件最适合在山地规划设计中发挥效能的方面。
本文修改期间,著名建筑网站 ArchiCN 中文建筑资讯站团队成员之一刘子安设计师在给我的文章修改建议中也提到类似观点,很感谢刘子安设计师。
QQ 交流记录我觉得很有价值,部分分享于此:[津]刘子安 2010-09-07 23:46:16……另外,看你文章中的说明部分我有些感触。
你所领悟出来的道理有些像马云在《赢在中国》栏目中的一次点评,他说(大意如此):“人们创业成功的方法有千百种,而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种,无非是贪婪什么的。
”……山地规划设计中现状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分析山地这种特殊基地环境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各个因素,从而得出用地适宜度的分析结论。
这些具体结论会指导设计师找到合理正确的山地利用方式,进而形成合理的规划以及建筑设计方案。
例如:通过坡度分析可明确山地地形的陡缓程度,判断不同地段的利用可能性,对工程经济的影响程度,或者通过坡向分析得出某一区域的日照优劣以及所受风影响的具体情况等等。
由于山地地形环境复杂,牵涉自然环境因素较多,如需要高效、准确、清晰的分析成果(图像、数据),多数设计师会通过 CAD 地形图以及 GIS 软件生成模型信息进行分析图制作。
您如果对 SketchUp 有所了解就很容易判断出单单运用 SketchUp 进行山地地形的现状分析是极其低效和不专业的做法。
那么 SketchUp 能在现状分析阶段做点什么贡献呢?图 1 一次项目中的 GIS 分析图,直观的数据和图例对于现状分析来说一目了然当 GIS 这类软件的科学分析给我们带来理性认识的同时也需要设计师对项目有着深刻的感性体验。
这种感性体验通常情况是经过设计师对项目实地调研而获得的,感性认识程度取决于设计师实地调研的时间长短、细致度。
而设计师对场地的感性认识直接影响到方案创作。
著名的卢浮宫扩建工程中,贝聿铭在得到总统亲自邀请后,三个月里租住于卢浮宫旁,深入研究,细致观察。
三个月后得到灵感才最终正式接受密特朗的邀请。
可我们没有贝大师的条件,国情所致,如今我们接触到的多数方案总是会出现设计周期很短的情况,所以从时间上来讲在前期调研中就会出现很大困难,而且地形是处于山地地区这就难上加难了。
我最近所涉及到的两个投标项目都是在重庆郊县地区,远的地方自己开车来回也得花掉七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实地调研的机会很可能仅仅只有一次。
2010年 2 月底我们接到一个大学校区规划项目,其占地大概就有 1100 亩地,因为离市区较远、时间有限,我们的实地调研就只有一上午时间。
加上基地处于山地丘陵地带、交通不便,要想把整个场地走完实属不易。
车行困难时纵然你是极度敬业、精力充沛、决心步行,可是走在山路之中也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那么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SketchUp 就该登场了。
利用其高效快速的建模能力,直观便捷的三维观察方式再配合回来之后实地调研的照片以及 Google Earth 相关卫星图片我们就可以在工作室里准确有效地模拟、再现基地场景了。
地形建好以后,您可以毫不费体力地从这个山头跳到百米开外的那个山头、或者你想去调研时没去过的那个山谷回头看看视线遮挡也没问题,在虚拟山地模型中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满足您!图 2 占地约 1100 亩的场地地形图 3 场地内的模拟很多时候,一个项目的方案设计是时间短任务重的,那么调研回来之后尽快地进行山地建模,使得模拟地形能够以最短时间呈现在设计团队每个成员面前就是很必要的,这样设计师才能更快地进入方案创作状态,所以关键词是:高效。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说有了 SketchUp 等软件的场地模拟就能代替设计师的实际场地调研了,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应该多深入调研才是可行之道。
回到正题,以我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简单总结 SketchUp 在山地地形现状分析中的用途如下:1、有利于设计师实地调研回来后通过 SketchUp 模型对场地有进一步认知,例如山形、山势、空间关系、视线分析、日照模拟等等;2、这种类似于沙盘形式的模型方便了设计团队对基地情况进行初步讨论和交流;3、方便于设计师第一时间通过模型演示和甲方沟通交流;4、建立大概的基地周边山地环境有利于方案设计过程中多方案比较,特别是山地建筑空间关系的推敲。
这些是我能想到的,欢迎您的补充。
图 4 SketchUp 梯田式山地建模在 AiTOP 专业作者团队中,包秀远设计师是 SketchUp 高手之一,他曾提到过自己的模型制作理念:“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技巧、适当的效果。
”这一点我很赞同,换成我自己的观点就是:高效、实用、直指设计目标。
从前面的文章分析描述不难看出,SketchUp 山地地形建模的目标应该是:高效、准确地建模。
如何能达到高效准确地建模则需要对山地建模方法有所了解并通过掌握和分析自己的工作方式,自行体验和训练来找到适合具体项目的最短最快建模途径。
根据实践经验,我总结了目前我所学习到的几种制作山地模型的方法:第一种,面生成模型——即大家最早采用的将等高线封面,然后按一定高度拉高再生成梯田式山地模型,如图 4;第二种,线生成模型——利用等高线和 Sandbox 地形工具生成平滑曲面的山地模型;这种方法我主要学习于 AiTOP一书中的山地建模一章内容,当然网上也有其他利用各种插件进行建模的方式;第三种,点生成模型——我所知道的主要是利用湘源控规这个基于AutoCAD 平台开发的规划设计与管理软件中的地形工具来生成模型然后导入SketchUp ,如果数据精确那么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平滑曲面山地模型。
相关视频教程在湘源控规主页上提供有在“点、线、面”山地模型生成方式中,以面生成模型的方式似乎是最早一种,大多数初学者也都在利用这种方式。
其优势在于建模方式简易,山势的表达明显而突出,用于小范围的山地建模没有问题,适合初学者上手并完成任务。
但是这种以面生成模型的方法在大范围建模时就会因为模型信息中“面”数量过多而让电脑运行变缓,不利于继续建模或是演示操作。
从 SketchUp 5.0 版本新增了 Sandbox 地形工具以来,我个人认为用线生成模型的方式更为高效、实用。
不建议使用梯田式这类地形建模方法,原因简单,首先将等高线都封面然后拉伸本来就多了一道很麻烦的工序,如果是场景较大的山地模型,那么模型信息中“面”数就会剧增,直接违背了 SketchUp 建模需要“省面”的基本原则,而且占用资源还很有可能不利于后期多方案比较的效率。
当然,如果您想追求梯田式特殊效果那就另当别论了。
图 5 以上是同一块地形的建模对比,不难看出梯田式模型会比曲面山体的面数多得多(曲面模型的面数:7452,梯田式建模的面数:15789)以点生成模型方式也是我最近才学习到的,实质上是利用 CAD 地形图本身的数据在湘源控规软件中生成山地模型,然后导入到 SketchUp 中继续进行加工处理。
初看是个相当高效的方法,但还是有缺陷。
这种方式的建模有两个事情需要注意:首先,这种建模方式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字转高程”,在这个阶段,湘源控规这个软件主要是利用 CAD 地形图中 GCD 图层(碎部高程记注点)的标高数字转换为相应标高的一个个点,然后通过这些点定位生成三维模型。
这需要你拿到的地形图是比较准确的,并且没有在转手过程中被他人破坏过,数据能够齐全。
要不然看似简单易行的方法会因为原始数据的问题折腾你一天,目前我遇见过的情况有几种是无奈的,比如地形图是 tif 文件插入CAD ,那地形图就只是个图片,比如发现标高数字是个块而不是字体,就无法利用“字转高程”命令,想替换字体又发现需替换的标高数字有几千个,工作量巨大……总之有时候看似轻松而捡便宜的办法反而更让您头痛,更让您费时。
另一个问题是,湘源控规生成的山地模型缺少了直观可见的等高线,这也不利于观察、分析地形。
地形的等高线排列疏密度可以直观清醒地判断出山地地形的坡度大小,所以保留为好。
图 6 湘源控规生成地形关键一步——字转高程图 7 湘源控规生成的地形,只需导入 SketchUp 进行加工处理目前自己算是大概了解了 SketchUp 基本的山地建模方式,当然每种方法各有优势。
如何利用?如何提高效率?作为初学者,我认为真正的高效率是在您面对正式工作时选择自己会出问题最少的一条路径,然后踏实地做好,保证任务的完成,再在平时练习中多做试验找到优化方法。
对于方法我想没有绝对的好坏,总的来说应尽量根据不同情况各取所长吧。
图 8 一个山地住区投标项目,设计是由前辈所做,我主要任务是负责建模,在这次建模中综合运用了较多的山地建模方法以高效、实用的目标来看待 SketchUp 山地地形建模工作,我觉得SketchUp 山地地形建摸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当你拿到 CAD 地形图时,由于地形图本身表达的内容较多,信息量大,会导致文件过大,所以需要适当地精简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