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的真实声音 评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
建筑历史知识:造就一代天才——建筑大师们的生平和故事
![建筑历史知识:造就一代天才——建筑大师们的生平和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5a0f5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c.png)
建筑历史知识:造就一代天才——建筑大师们的生平和故事建筑历史知识:造就一代天才——建筑大师们的生平和故事建筑是一门极其严谨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项绝对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工程,所以任何一位优秀的建筑师都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们在建筑领域具有卓越的天赋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建筑设计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这些建筑大师们的故事和工作成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建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1.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作品以亲近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为特征。
赖特的作品富有生机和人性化,脱离了传统形式,其代表作包括费恩斯沃思站,格本博物馆和霍托维茨别墅。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追求着一种先锋主义和创新的建筑风格。
2.曼努埃尔·迪亚兹·群萨莱斯(Manuel Diaz González)曼努埃尔·迪亚兹·群萨莱斯是墨西哥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家之一。
他的作品通常以建强调地域文化和历史为特征。
他的代表作包括塔科邦阿斯,联邦厅和墨西哥城文化中心。
3.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í)安东尼·高迪被誉为建筑和设计中的天才。
他的作品常常被认为是现代建筑最神奇和令人着迷的部分。
高迪是加泰罗尼亚当地的一位建筑师,他被称为自然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他的最著名作品是巴塞罗那的圣家堂,这是他耗费一生的作品。
4.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编剧和音乐家。
他的作品包括音乐剧《猫》和《歌剧魅影》,并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奖项。
他在建筑行业的成就体现在他联合创办了TheReally Useful Theatre Company,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让光线做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让光线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0ea7106edb6f1aff001f3b.png)
文章来源于:设计英才网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让光线做设计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
在“建筑艺术”深入人心的过程中,美籍华人贝聿铭显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大师的起步1917年生于广州的贝聿铭,祖辈是苏州望族,他的童年时光在苏州园林里度过。
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贻。
1927年以后,他到上海读完中学、大学,于1935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此后,他先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学习,并在二战期间服役四年。
1945年受聘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纽约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聘用贝聿铭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柴根道夫与贝聿铭互相欣赏,相得益彰,合作达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直至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
——20世纪中国已故著名建筑师
![——20世纪中国已故著名建筑师](https://img.taocdn.com/s3/m/df63a1b5ec3a87c24028c49a.png)
第五章延伸阅读材料(四)——20世纪中国已故著名建筑师20世纪是建筑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流派异彩纷呈,各路名家竞显才能。
在这缤纷的世界里,建筑师如璀璨的群星,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贡献出各自的智慧与才能。
建筑师肩负着时代的责任,他们为时代勾画出美丽的画卷,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构筑巢穴和空间。
建筑师同样还负有历史的责任,他们在为人类发展记录下昨天的辉煌与衰败的同时,还要创造出未来的美丽与发展。
我们所介绍的建筑师是这些璀璨群星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给后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与纪念,但他们没能享受到新世纪的美好与幸福,相继离我们而去。
回顾历史,人们不应忘记他们;展望未来,后代更应该铭记他们的英名。
新世纪到来之时,表达对他们的怀恋,可说是对过去世纪永久的纪念。
庄俊(1888~1990)庄俊先生1888年6月6日生于上海,他于1910年考取清华学校庚款留学生第二届预备班,同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习,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
1914年毕业后被清华聘为讲师和驻校建筑师。
1923年秋,受清华委托,他率领百余名学生赴美留学,本人也于1923~1924年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进修,并到美国各地及欧洲考察建筑。
1925年,庄俊在上海创办建筑师事务所。
1949年以后,先后在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建工部中央设计院和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任总工程师,直至1958年退休。
1927年,他与其他建筑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建筑师公会(1931年改称中国建筑师学会),当选为首任会长,以后又多次被选为会长。
庄俊早年配合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Murphy)做清华学校校园规划及清华一些早期建筑的设计,其完成的主要设计项目有:上海金城银行,济南、哈尔滨、大连、上海、青岛、徐州等地的交通银行,汉口大陆银行,南京盐业银行,中国科学院上海理化试验所,上海大陆商场,上海孙克基妇产科医院以及住宅、别墅等。
庄俊先生于1990年4月25日病逝于上海。
沈理源(1890~1951)沈理源先生1890年7月11日生于浙江,他于1909年考入意大利拿波里奥工业大学,攻读土木和水利工程。
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言语评论
![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言语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2db6fd4b73f242326c5f20.png)
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言语评论一、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代表作有马赛公寓、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等。
1、建筑风格评价: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2、经典言语:⑴"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他们使我们能够清晰的辨认"⑵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评论: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在具体设计上,柯布西耶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一方面使建筑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技术的原则。
他是第一个提倡巴黎提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的人。
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Ieoh Ming Pei)贝律铭(Ieoh Ming Pei),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律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肯尼迪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等。
梁思成建筑近代建筑大师的传世之作
![梁思成建筑近代建筑大师的传世之作](https://img.taocdn.com/s3/m/e2571b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d.png)
梁思成建筑近代建筑大师的传世之作梁思成建筑:近代建筑大师的传世之作近代中国建筑界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建筑师,而梁思成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伟大人物,梁思成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建筑作品。
他的建筑风格独特,注重融合中西文化元素,对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作品深受世人的喜爱与推崇。
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出生于1901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奠基人和亲历者之一。
他曾前往英国、美国及欧洲多个国家学习、考察,使他深刻理解了西方建筑文化,而又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无比的热爱。
他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梁思成的一系列建筑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热爱和理解。
例如,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西部硕士住宅区、甘肃敦煌莫高窟文化研究中心等。
这些作品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的各种构件、传统园林的元素等,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
另一方面,梁思成也非常重视西方建筑的学习和吸收。
他认为现代中国建筑必须与时俱进,吸纳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他研究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打破了传统建筑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建筑设计更富有创意和现代感。
梁思成的建筑作品还注重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他在设计中注重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他的作品兼顾了功能、美观和实用性,体现了他对于建筑人性化设计的追求。
除了上述作品,梁思成还参与了许多其他项目,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山西太原胜利堤工程、北京天津大运河文化博览城等。
这些作品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体现了他对于建筑艺术的热情和执着,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总之,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位重要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了创新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为中国现代建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认识一个真实的柯布西耶
![认识一个真实的柯布西耶](https://img.taocdn.com/s3/m/97f9c9ff770bf78a652954e4.png)
认识一个真实的柯布西埃勒·柯布西埃(l887~1965)被誉为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激情的建筑师。
他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传世之作:1946年~1957年相继建造的“马赛公寓”体现了柯布西埃对单元型住宅的理解,这是第一个真正单元型的住宅建筑,包含了复式住宅的概念,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而其在后期创作的“朗香教堂”,则完全是充满激情的创世之作,简直是一座让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为纪念这位建筑大师,在柯布西埃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联合国曾以他的名义将那一年定名为“国际住房年”。
人们说:“如果不理解柯布西埃的话,就很难理解现代建筑”,但要想真正理解这位建筑大师似乎并非易事。
柯布西埃提出的理论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矛盾。
柯布西埃提出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道出了建筑要满足功能要求的重要性:建造一座建筑、住宅,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
但他又说:建筑往往被“贬低到仅仅有功能用途的水平”,“这仅仅是构筑物,不是建筑。
建筑只有在产生诗意的时刻才存在,建筑是一种造型的东西。
”再有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一书发出了民主乃至于民粹的精神号召,被称为“建筑中民主和科学的宣言”,但柯布西埃又倡导把他的“新建筑五原则” 尽量适用于任何建筑地段条件,使其成为通用的建筑模式。
迄今为止对柯布西埃其人及其作品的诠释和评价褒贬不一。
虽然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经典著作,但此书也引发了许多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将其讽刺为狂热大言、芜杂混乱。
面对这样一位颇具争议性的建筑大师,我们究竟应该找到怎样的一条途径,才能更真实的接近他,走进他的艺术世界呢?近期由宁波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勒·柯布西埃全住宅》一书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此书由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著,曹文珺翻译。
著者在对有关柯布西埃的大量资料进行详实调查、对其设计的住宅项目进行精细梳理后,最终确定了106个住宅项目。
赖特
![赖特](https://img.taocdn.com/s3/m/cd661a51ad02de80d4d8402b.png)
赖特:顶级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美讯在线网 2009年 05月 26日 16:56 来源:贵人网建筑大师赖特“美丽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的技术完成的艺术品。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大师赖特的奇思妙想造就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建筑佳作,其设计理念是对20世纪建筑和艺术的革新。
作为举世公认的建筑大师,尽管赖特已辞世将近半个世纪,但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力迄今犹存,许多作品都是现代建筑师们争相模仿的不朽之作,不少革新派的建筑作品也都打上了深深的赖特烙印。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在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 Center 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死去,享年91岁。
他的父亲WilliamCary Wright是一个音乐家、传教士;他的母亲Anna Lloyd Jones来自一个位于威斯康星州的Spring Green附近的威尔士家庭,是一个老师;赖特有两个妹妹,Jane(生于1869年)和Maginel(生于1877年)。
早年,他们一家人过一种游牧式的生活,在1878年来到Madison之前,他们曾经在Rhode Island、Iowa、和Massachusetts住过。
从11岁开始,赖特在Madison 待了九年,他总是和他的叔叔James Lloyd Jones一起在Taliesin hill附近的农场里度过夏天。
其时,他的父亲在Unitarian教堂里当牧师。
这段早年在威斯康星州农村的生活经历对赖特的影响非常深刻1885年他的父母离婚了,那之后赖特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亲。
为了支持这个家庭,赖特开始为Allan Conover工作,此人是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院长。
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赖特花了两个学期的时间学习土木工程,同时他还为建筑师Joseph Lyman Silsbee画图、监督Unity小教堂的施工。
建筑大师访谈录
![建筑大师访谈录](https://img.taocdn.com/s3/m/e8a53f096c85ec3a87c2c59c.png)
Tadao Ando安藤忠雄“建筑必须创造这样一种场所,其精神的活力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
”Mario Botta马里奥·博塔“不要主观想象建筑是什么样子,让您所感受到的事物本身的秩序来告诉您应该怎样去设计。
”Ben Van Berkel本·范·贝克尔“我不太相信从上至下的技巧,我对从下至上的哲学更感兴趣。
”Aantiago Calatrava卡拉特拉瓦“如果我们将工程看作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优良的历史传统定会得到复兴。
”David Chipperfield大卫·奇普菲尔德“我认为判断建筑学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它看起来像什么;另一个是它的野心如何。
”Peter Eisenman彼得·埃森曼“克服建筑的存在性,推出一种永久性的,怎么看都是建筑的建筑,打破形式与功能之间所谓的必然联系,是我建筑设计中的重点。
”Terry Farrell特里·法雷尔“毋庸置疑,建筑学和都市化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成就。
”Nicholas Grimshaw尼古拉斯·格雷姆肖“我认为建筑能存活的时间取决于人们想让它们存在多久。
”Frank Gehry弗兰克·盖里“如果,非要说什么是我对建筑实践的最大贡献,我会说是'眼手'之间协作的成就。
这就意味着我变得非常擅长于建造我想象的一个画面或一种形式。
”Von Gerkan冯·格康“从广义来说,建筑就是由人的创造力和人的精神所设计的人文环境中的一切东西。
它是教市的生存空间、公园和风景,它是建筑物以及我们的生活空间中的内部设置。
”Steven Holl斯蒂文·霍尔“建筑思维是一种在真实想象中进行思考的活动,这种活动在开始时是由某个想法引发的,而想法来自场所。
”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如果您旁边是一堆屎,为什么要和它们和谐。
”Jacques Herzog雅克·赫尔佐格“建筑就是建筑。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讲解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b7d6b4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e.png)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讲解
现代建筑是20世纪初大规模应用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强调形式
与功能的结合、材料和技术的创新、简洁、不加装饰的设计风格。
现
代建筑风格的产生得益于工业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诸多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初期,现代建筑的兴起被视为一种革命,试图打破传
统的建筑风格,追求更简洁、更实用的设计风格。
代表人物有勒·柯
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
这些先锋建筑师强调建筑应该是“机器
的美学”,主张建筑与机器一样,追求效率、标准化和精密化。
尤其
是在工业时代,现代建筑将工业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导入到建筑设计中,设计了许多具有鲜明现代风格的建筑。
但是,现代建筑也受到了批判。
尽管它有诸多优点,如提高了建
筑的效率和质量,但它也被认为缺乏人文性和个性化。
建筑的规整性
和简洁性使得这些建筑都很像,缺少了各具特色和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现代建筑在建造时往往忽略了建筑的环境和地域特色,造成了严重的
文化和艺术破坏。
总的来说,现代建筑虽然在建筑设计中有较大创新,但在实践中
也存在不足。
在设计时应更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保护文化遗产,并注重人文性和个性化的发展。
历史趣谈:现代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 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历史趣谈:现代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 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252a2e30e2bd960590c677e6.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现代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导语:阿尔瓦阿尔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世的一位芬兰现代建筑师,在七十八年的生命中,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现代建阿尔瓦阿尔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世的一位芬兰现代建筑师,在七十八年的生命中,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而且阿尔瓦不单单是一位建筑大师,也是一位家居设计大师,所以阿尔瓦阿尔托作品涵盖了许多方面。
阿尔瓦阿尔托作品中非常有名的建筑有麻省理工的学生宿舍,还有玛利亚别墅、于韦斯屈莱大学,这些建筑一般学建筑的人都会十分熟悉。
这些作品创作于一九四五至一九五三年间,这段时期阿尔瓦的作品臻于成熟,喜欢用自然材料与精致的人造物件进行对比,而外部结构喜好用红色砖块砌筑而成。
人们将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称为红色时期,而相对应的,在这时期之前和之后,他都处于白色时期。
虽然前后有着差异,但他这两段白色时期的作品都简单纯洁,充满自由感。
维保图使馆、芬兰珊纳约基市政府中心分别是这两段时期的代表作。
在家居家具方面,阿尔瓦阿尔托作品也非常著名。
尤为有名的是他所创作的花瓶,据说至今还是芬兰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芬兰家具设计的代表——一个叫做ARTEK的家居品牌,主要设计生产的就是这位设计大师的作品。
从这个公司生产的家具那简洁的线条及明快色调中,就能感受到阿尔瓦的人文情怀。
阿尔瓦的情怀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消失,而在长存于世的房屋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家具中保留下来,给居住者和使用者一种温馨的感觉。
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代表人物,是一位伟大的艺术设计家,阿尔瓦阿尔托建筑理念充分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的建筑中生活常识分享。
建筑大师的真实声音 评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
![建筑大师的真实声音 评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c5af4317375a417866f8f8d.png)
. P . Ou d)和丹 下 健 三 ( K e n z o T a n g e o读者 可 以亲 耳 想 。建筑 师的言语和作者 的简要评论伴 随着 2 0 0张现 J 代 建 筑 标 志 性 作 品 的黑 白 照 片 ,包括 平 面 图 、 速 写 和 聆听 1 6位 最 著 名 的 现 代 建 筑 大 师讲 述 了他 们 作 品 背 后 的 思 想 和 观 念 .这 些 作 品 属 于 建 筑 史 上最 重 大 的 一
品,旁观者 的评价和看法 固然重要 当局者 的所思所 言 更是不可 或缺 。比较而言 ,前者更 为严谨和专 业 , 学术 性强 ,后者相对轻松和随意 ,趣味 性浓 。 : I 3述历史不是新鲜事 ,人类所 有的历史最初都是 由 口述 来传承的 。然而在 录音设 备出现之前 ,前人的 声音 是没有 办法保存下 来的 。正如历 史学家威廉 . 莫 斯 ( Wi l l i a m Mo s s)建议的 : “ 历史学是一种让我们 了 解已经发 生 的事 情的方式 ” ,而录音 是一种高 品质 的
师光辉的人们能聆听其声音 。
筑 师访谈 的大多数内容 , 分别纳入 以 “ 概述” 、 “ 技术 ” 、章节之 中。
其 中技 术 、 社 会 、 艺 术 被 作 者 认 为 是 塑 造 现 代 建 筑 的
彼得及其同事试图做一些另类的事情——从 内部的视 角来讲述一些早期的故事 。现代建筑奠基者对其正在
到的 1 0位 之 外 ,还 有 阿 尔 瓦 阿 尔 托 ( A I v a r A a l t o) 、
马塞尔 . 布鲁尔 ( Ma r c e l B r e u e r ) 、皮埃尔 一 路易吉 - 奈 尔维 ( P i e r L u i g i N e r v i ) 、 ( R i c h a r d N e u t r a) 、 J J P乌德 ( J .
西萨·佩里: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
![西萨·佩里: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https://img.taocdn.com/s3/m/a75f78b5524de518964b7dd9.png)
西萨·佩里: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作者:赵婷婷来源:《疯狂英语·读写版》2019年第05期Born on Oct. 12, 1926 in Argentina, César Pelli wa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20th centurys outstanding architects.After earning a bachelors degree in architecture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ucumán, Pelli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attend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where he received a masters degree in 1954. He began his professional career with the firm of Eero Saarinen & Associates. He worked on the Trans World Airlines terminal at the 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New York City. Pelli was director of design at Daniel, Mann, Johnson & Mendenhall in Los Angeles from 1964 to 1968 and at Gruen Associates, also in Los Angeles, from 1968 to 1977. During those years he perfected the technology of glass skins, producing buildings of lightweight, translucent (半透明的) quality.By the mid⁃1990s, Pelli was known for the lightweight, almost tent⁃like, appearance of his buildings, which were often surfaced in glass or a thin stone veneer(饰面薄板). His projects displayed a fascination with abstract, crystalline(透明的) glass shapes shot through with lines of coloured stone or metal. Among his best⁃known works are the Pacific Design Center in Los Angeles, the US embassy in Tokyo, the expans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New York City, the World Financial Center and Winter Garden in New York City, the Canary Wharf Tower in London, and the Carnegie Hall Tower in New York City. The Pacific Design Center, notable for its reflective, opaque(不透明的) blue?glass exterior and geometric design, brought Pelli early recognition. His Museum of Modern Art gallery expansion and residential tower was hailed(赞扬) as an innovative reworking of an important cultural landmark. Pelli also designed the two circular, step⁃tapered(锥形阶梯的) Petronas Twin Towers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Upon completion in 1996 they became, at 452 metres (1,483 feet), the tallest buildings in the world, and in 2004 Pelli received the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for his design.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Pelli continued his decades⁃long career with a commission to design the Connecticut Science Center in Hartford. It was completed in June 2009.Throughout his career Pelli lectured and published extensively. He won more than 80 awards for design excellence, including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1995 Gold Medal, its highest honour.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ere did César Pelli receive his masters degree in 1954?2.What were the surfaces of César Pellis buildings usually made of?3.For what building did Pelli receive the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Vocabulary1.outstanding adj. 杰出的2.architect n. 建筑师3.technology n. 工艺4.fascination n. 魅力5.renovation n. 翻新6.residential adj. 住宅的mission n. 委员会8.extensively adv. 广泛地Difficult sentences1.After; ; ; ; ;(earn) a bachelors degree in architecture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Tucumán, Pelli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attend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 ; ; he received a masters degree in 1954. 在图库曼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佩里搬到美国就读伊利诺伊大学,在那里他于1954年获得了硕士学位。
介绍建筑名人的作文
![介绍建筑名人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848c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6.png)
介绍建筑名人的作文建筑界的传奇——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全名为查尔斯·爱德华·让纳雷·勒·柯布西耶,通常被称为勒·柯布西耶,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建筑设计领域,还对城市规划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早年他学习雕刻,后转向建筑。
1907 年他开始受到艺术批评家沃拉尔的影响,并结识了当时的先锋派艺术家。
1917 年柯布西耶移居法国,同年他还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他游历了欧洲和北非,同时对日本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设计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强调了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和水平长窗的设计,这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机器美学的追求,认为建筑应该像机器一样简洁、精确和高效。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国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的首府行政中心、朗香教堂等。
其中,马赛公寓是柯布西耶的重要作品之一。
这座公寓大楼共有 18 层,可容纳 337 户人家,可供 1600 人居住。
大楼的设计采用了“模数”体系,即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单元来构建整个建筑。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和经济性,还为后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除了建筑设计,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和家具设计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的理念,强调城市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由孤立的建筑物组成。
他的家具设计也具有简洁、实用的特点,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之作。
柯布西耶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作品和理念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20世纪经典建筑
![20世纪经典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76fbef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5.png)
20世纪经典建筑回顾:20世纪建筑经典再有几个月的时间,人类就要迈入21世纪,把什么样的世界带人下一个世纪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人们说,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这是因为它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当我们即将迈上新世纪的台阶时,不妨回首曾经留下的座座纪念碑,去感受前辈百年探索与进步的节奏,领悟探索者凝聚在建筑中的丰富内涵。
本世纪的建筑潮流,是从摆脱希腊——罗马式和哥特式束缚开始的,被称为建筑的革命。
事实上,不论你对这些建筑做出何种评价,都无法否认20世纪是建筑艺术上最丰富多彩的100年,尽管其中不乏丑陋、怪诞、无聊甚至一无可取的糟粕,但无法掩饰的是,本世纪的世界建筑群星璀璨,绚丽多姿。
因为我们看到,在20世纪的100年里,古典复兴派、新理性主义、当代乡土派、后现代派、简洁派、前卫派、新表现派、解构派、高技派、生态派、仿生派,以及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行为建筑学等等学派与理论不断出现。
他们留下的林林总总的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仿生建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建筑奇迹,更看到了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新时代中逐渐成长。
建筑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成熟及扩展。
尤应指出的是,20世纪有一批倡导改革的建筑师,屹立起无数建筑经典。
所以我们认为,创新与发展是20世纪建筑创作的主旋律,也应成为人类应特别把握并借鉴的建筑经典。
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往往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及艺术品质,无论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好的,还是或科学或艺术的单体杰作,都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本书都作了遴选。
限于篇幅及选取原则的非权威性,本书举例的仅仅是一种探索及示范,未被收录的肯定是绝大多数,不妥之处,还请同行指正。
下面以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在《回顾20世纪的建筑》一文中用32个字所作的描述作为对本世纪建筑辉煌的概括:“推陈创新,全面跃进,百花争妍,百家争鸣;曲折演变,持续出新,同而求异,多而流行。
建筑大师的真实声音评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
![建筑大师的真实声音评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https://img.taocdn.com/s3/m/c2b4ab0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9.png)
建筑大师的真实声音评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
大的建筑师访谈》
王伟鹏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16(000)005
【总页数】1页(P157)
【作者】王伟鹏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宁波大学建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1;G256.4
【相关文献】
1.格罗皮乌斯: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教育大师 [J], 张旺春
2.文学口述史:访谈者的声音 [J], 陈全黎
3.高迪: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 [J], 黄维
4.20世纪浙南山区土医口述史访谈工作初探\r——基于庆元县30例田野采访的思考 [J], 邹赜韬;吴学清
5.对话大师2016:法国规划(建筑)大师访谈辑-AS建筑工作室合伙建筑师Marc LEHMANN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大师之一柯布西埃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大师之一柯布西埃](https://img.taocdn.com/s3/m/dcd880a8f121dd36a22d8216.png)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 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 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 柯 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 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 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就是一个著 名的代表作。从1922年开始,柯布就 构思了可供300万人共同生活的巨型城 市规划,他做过很多城市规划方案, 形式感很强,却被认为缺乏可操作性。
他丰富多变作品和充满 激情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 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 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 系列的别墅建筑、马塞公寓 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 划到加尔新城,从《走向新 建筑》到《模度》,他不断 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 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 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 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 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萨夫伊别墅
• 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是现代主义建 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 (Poissy),由现代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于 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 构。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 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 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 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 度地让光线射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萨伏 伊别墅被列为法国文物保护单位。
•
他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 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 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后来他把其中发表 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 筑风格,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
马赛公寓
• 1952年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了一座举世瞩 目的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大楼,它像 一座方便的“小城”。被人们称为“马赛 公寓”的建筑,是勒· 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 作之一。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以现代建筑五大师谈现代建筑的不同点
![以现代建筑五大师谈现代建筑的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caaffb5ef7ba0d4a733b68.png)
建筑理念
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 “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表现方式,决不是形式地追求‘风格特征’”。 在设计原则和方法上,20 年代和 30 年代间,格罗皮乌斯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首位。他认为这才是新建筑的特点。
技术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 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
格罗皮乌斯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材料
他主张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新材料,同时为了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二、勒·柯布西耶
三、阿尔瓦·阿尔托
芬兰建筑师阿尔瓦· 阿尔托(Alvar Aalto)从他的家
庭和文化背景直接继承了一种价值体系,即对西 方人文主义的尊重——这些传统根植于文艺复兴 和古典主义的遗产,同时保留了对自然的专注与 投入,担负起芬兰本土文化意义上的责任。他对 自然形式、材料和空间的敏感,也来源于其内心 深处对芬兰旷野的体验。
有机建筑理论的创立者
美国文化的代表
建筑理念
崇尚自然的“有机建筑” 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的活动,目的,技术和自 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
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
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 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
主要理念: (1)主张革新,反对复古,建筑应随时代向前发展,不能从形式上追求风 格。 (2)强调现代工业对建筑的影响,提倡走工业化道路,坚持装配化生产。 (3)具有不断前进的美学观,主张唯心的抽象艺术。 (4)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设计原则上把功能和 经济放于最重要的位子。 (5)在建筑教育上从基本技术出发,让学生先掌握技术,在熟练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力。 (6)同时注重建筑的艺术性,认为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 神上的需求。
建筑解说词
![建筑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9573e8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a.png)
建筑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座令人惊叹的建筑。
这个建筑物位于市中心,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建筑。
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这座建筑
的历史、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座建筑的历史。
这座建筑是由著名建
筑师设计的,建于上世纪初。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融合了当时最时尚
的风格和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
这座建筑在建成后就成为了当地最优
秀的建筑之一。
在二战期间,这座建筑没有被炸毁,成为了当地一座
重要的历史建筑。
后来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这座建筑得以保存至今。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这座建筑的建筑风格。
这座建筑采用了传统
的中式建筑风格,但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语言。
整座建筑物高大宏伟,一直延伸到某个角落,彰显出它的庄严和
尊贵。
同时,建筑顶部的设计非常讲究,像是一件艺术品。
建筑的外
立面还装饰有精美的浮雕和彩绘,让人们在细节中寻找美的感觉。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座建筑的艺术特色。
建筑内部的布局非常
科学合理,每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墙上的装饰和内部细节设计
都彰显出艺术家的创意和精神。
在这座建筑中,艺术与建筑完美融合,成为了一份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总的来说,这座建筑是一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建筑师在设计中
深入挖掘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建筑的艺
术特色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成为了当地一座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
产。
我相信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收获绝对的美感体验和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
中央公园 纽约最伟大的建筑
![中央公园 纽约最伟大的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5c5708b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2.png)
中央公园纽约最伟大的建筑
张卫宁
【期刊名称】《房地产世界》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追求与塑造由来已久。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19世纪奥斯曼的巴黎改造;从中国早期的“营国制度”到传统山水城市的“风水术”,从霍华德的“城市中的花园”,到柯布西耶的“花园中的城市”理论,都是人类文化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不同理解与塑造。
显然,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要求来自于人与自然共生的概念,同时也来自于人们对舒适与美的追求。
只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古代和传统的城市形象塑造与现代城市形象塑造的立足点有着根本的不同。
笔者有幸曾对纽约城市形象进行过实地考察,仅从纽约中央公园来看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就受益匪浅。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张卫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41
【相关文献】
1.陈云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战略家--就"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的商榷 [J], 王杰
2.建筑大师的真实声音评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J], 王伟鹏
3.纽约中央公园拟建女性历史人物雕像 [J], 胡金莹
4.纽约最勇敢的人,工作在最棘手的地区纽约紧急服务小组 [J], 萨默尔·M·凯兹;朱默青
N选出人类史22座最伟大建筑中国两建筑入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旁观者 的评价和看法 固然重要 当局者 的所思所 言 更是不可 或缺 。比较而言 ,前者更 为严谨和专 业 , 学术 性强 ,后者相对轻松和随意 ,趣味 性浓 。 : I 3述历史不是新鲜事 ,人类所 有的历史最初都是 由 口述 来传承的 。然而在 录音设 备出现之前 ,前人的 声音 是没有 办法保存下 来的 。正如历 史学家威廉 . 莫 斯 ( Wi l l i a m Mo s s)建议的 : “ 历史学是一种让我们 了 解已经发 生 的事 情的方式 ” ,而录音 是一种高 品质 的
t h e Gr e a t e s t Ar c h i t e c t s of t h eT we n t i e t h Ce n t u r y
作 者 :J o h n P e t e r
出 版 杜 :H a r r y N A b r a m s , I n c
对于 口述史来说 总是难 以避免回答如下的问题 :
正 在 被 讨 论 的 建 筑 作 品 的 设 计 者 ,是 否 是 作 品 的 最 佳
者 的社会 良知 ,坚信城 市规划和简化的设计能够提高
民众 的生 活 品质 。
审判者 .那些玩家们是游戏的最佳审判者吗7大多数
人 和 历 史 学 家 同样 认 为独 立 的 局 外 人 做 出 的 评 价 会 更
次 运 动 ,由 此 历 史 变 得 鲜 活起 来 。
模型 。每一张都 附有简要 的解 释性说 明 ,增加了文章
中 的信 息 。 大幅 原 创 的 建 筑 师 抓 拍 肖像 — — 采 访 时 拍
摄 的——增强 了本 书个 人化和对话式的特性 这些访
谈 和 建筑 师及 其 作 品 的 照 片 一 起 反 映 出 早 期 现 代 主 义
本 书 的 内 容 主 要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 哿建 l
加公正而精确 。现代建筑史的书籍 中有很多的确是 由
那 些 素 养 很 高 的作 者从 9 1 、 部 的 视 角 来 写 的 。但 是 约翰 ・
必不可少的 但在 半个世 纪前 ,却极少有人想到要;
著名现代建筑 师的话语保 存下来 ,使无数不能亲炙大
王伟鹏
WA N G We i p e n g
建筑 大师 的真实声音
评介 《现代建筑 口述史— —2 O世纪最伟大 的建筑 师访谈 》
Th e R e a l Vo i c e s o f Ma s t e r Ar c h i t e c t s
R e v i e w o f T h e Or a l Hi s t o r y o f Mo d e r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 I nt e r v i e w w| t h
历 史 素 材 。虽 然 现 今 对 历 史 的 记 录 ,图 像 、声 音 已 是
. P . Ou d)和丹 下 健 三 ( K e n z o T a n g e o读者 可 以亲 耳 想 。建筑 师的言语和作者 的简要评论伴 随着 2 0 0张现 J 代 建 筑 标 志 性 作 品 的黑 白 照 片 ,包括 平 面 图 、 速 写 和 聆听 1 6位 最 著 名 的 现 代 建 筑 大 师讲 述 了他 们 作 品 背 后 的 思 想 和 观 念 .这 些 作 品 属 于 建 筑 史 上最 重 大 的 一
出 版 时 间 :1 9 9 4来自年 I S BN : 9 7 8 0 81 0 9 3 6 69 0
中 图 分 类号 :T U 0 9 1 ; G 2 5 6 . 4
文 献 标 识 码 :C
文 章 编 号 :1 0 0 5 — 6 8 4 X ( 2 0 1 6 ) 0 5 — 0 1 5 7 — 0 0 1
t he Gr e a t e s t Ar c hi t e c t s o ft he T we nt i et h Ce nt ur y
书籍信息 ( 中文版即将面世 ) 书名 T h e O r a l H i s t o r y o f M o d e r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t e r v i e w w i t h
做 的事 情 的思 考 和 论 述 ,对 真 正 理 解 他 们 已 完 成 的 创
时至今 日 ,由经过严格专业训练 的学者 写的现代
建 筑 史 著 作 已 经 蔚 为 大 观 了 ,而 现 代 建 筑 创 立 者 的 真 实 言 论 和思 想 却 少 见 记 录 。 为 了理 解 这 些 大 师 及 其 作
大概是 2 O世 纪 2 O年代 到 6 O年代 。 建 筑 师 们 的 对 话 反 映 出世 界 范 围 内 的现 代 建筑 思 潮 以及受 到现代 绘画 和雕 塑影 响的众 多建筑 师的思
师光辉的人们能聆听其声音 。
筑 师访谈 的大多数内容 , 分别纳入 以 “ 概述” 、 “ 技术 ” 、 “ 社会 ” 、 “ 艺术”以及 “ 杰作 ”为标题的五个章节之 中。
其 中技 术 、 社 会 、 艺 术 被 作 者 认 为 是 塑 造 现 代 建 筑 的
彼得及其同事试图做一些另类的事情——从 内部的视 角来讲述一些早期的故事 。现代建筑奠基者对其正在
到的 1 0位 之 外 ,还 有 阿 尔 瓦 阿 尔 托 ( A I v a r A a l t o) 、
马塞尔 . 布鲁尔 ( Ma r c e l B r e u e r ) 、皮埃尔 一 路易吉 - 奈 尔维 ( P i e r L u i g i N e r v i ) 、 ( R i c h a r d N e u t r a) 、 J J P乌德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