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辑佚本的体例
文选编纂体例完整版
一、文选编纂背景文笔辨析(渊源观念产生,发展)二、分类37 四部丛刊38骆鸿凯39台湾学者三、文论(应用文)四、编辑体例1、傅刚论文上的2、诗赋骚赋不收乐府选赋要求一、文选编纂背景(一)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1)刘师培《中国古文学史讲义》第三课说:“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
汉魏之际,文家承其体式,故辨别文体,其说不淆”文体辨析是在汉末以后开始的,其学术渊源,却可以追溯至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
向、歆父子整理图书,奏其《别录》《七略》,开中国目录学之先,然其工作的意义却并不仅在目录一门。
《宋书》卷十一《律历志序》说:“汉兴,接秦坑儒之后,典坟残缺,耆生硕老,常以亡逸为虑,刘歆《七略》、固之《艺文》,盖为此也。
”汉朝立国,天下图书颇有散亡,故武帝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至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汉书·艺文志序》)就是说这一工作的本来目的是整理图书,但刘向“条其篇目,撮其指意”的工作方法却对后世的学术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章学诚《校雠通义·叙》说:“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这说明刘向父子所作的是学术史的工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八字是对这一工作的概括。
辨章学术是因为秦火之后,典籍残缺,且师传亦断绝,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说:“秦焚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此遂灭”。
《新唐书·艺文志序》说:“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传之道中绝,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这便是“辨章学术”的背景。
刘向、刘歆父子作《别录》、《七略》,以艺文为对象,剖析条流,使各有其部,总百家之绪,推本溯源,这便是“考镜源流”。
《汉书·楚元王传》中的刘向传、刘歆传说到:“《七略》剖判艺文,总百家之绪,……有意其推本之也。
第6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全唐诗外编》 全唐诗外编》
20世纪 年代中期,王重民赴伦敦、巴黎查阅所 世纪30年代中期 王重民赴伦敦、 世纪 年代中期, 收藏的大批敦煌残卷遗书,辑录到不少唐人“ 收藏的大批敦煌残卷遗书,辑录到不少唐人“佚 成果是《补全唐诗》 诗”。成果是《补全唐诗》及《敦煌唐人诗集残 二种,收佚诗一百七十六首; 卷》二种,收佚诗一百七十六首; 孙望也从《永乐大典》及大量的野史、小说、 孙望也从《永乐大典》及大量的野史、小说、诗 笔记(包括域外汉籍, 话、笔记(包括域外汉籍,如高丽活字校印本 桂苑笔耕录》 中搜求《全唐诗》未载的诗、 《桂苑笔耕录》)中搜求《全唐诗》未载的诗、 成果是《全唐诗补逸》二十卷, 句。成果是《全唐诗补逸》二十卷,收佚诗七百 四十首,句八十七条。 四十首,句八十七条。 安徽大学的童养年完成《全唐诗续补遗》 安徽大学的童养年完成《全唐诗续补遗》二十一 收诗一千一百五十八首,句二百四十三条。 卷,收诗一千一百五十八首,句二百四十三条。 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为《全唐诗外编》 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为《全唐诗外编》,于 1982年正式出版,合收诗人九百三十五位,其中 年正式出版, 年正式出版 合收诗人九百三十五位, 三百九十五位属《全唐诗》不载者。 三百九十五位属《全唐诗》不载者。
全唐诗补
1781年至 年至1788年,即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 年至 年 三年之间,日本学者市河世宁首开为《 三年之间,日本学者市河世宁首开为《全唐 补遗的工作。他编成的《全唐诗逸》 诗》补遗的工作。他编成的《全唐诗逸》三 收诗人一百二十八人, 卷,收诗人一百二十八人,其中八十二人为 全唐诗》所无;收诗七十二首, 《全唐诗》所无;收诗七十二首,句二百七 十九条,也是《全唐诗》所无者, 十九条,也是《全唐诗》所无者,且“各篇 记其所出” 殊为不易。对此, 记其所出”,殊为不易。对此,我国学者亦 有感慨: 补辑唐诗之举, 有感慨:“补辑唐诗之举,首功应推日本学 者”。
辑佚的产生和发展
辑佚的产生和发展辑佚古书的工作,一般认为始于宋代。
清章学诚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伪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收者,为《郑氏周易注》、《郑氏尚书注》。
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三家诗考》。
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遍”(《校雠通义·补郑篇》)清末叶德辉认为,宋人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等书中辑出的《相鹤经》,为辑佚之书的鼻祖。
(《书林清话》卷8)明代也有学者从事辑佚,但大规模地辑佚古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是在清代。
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批佚书,仅著录于《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即达386种,4926卷,整理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有重要价值的史料。
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薛居正《旧五代史》150卷,郝经《续后汉书》90卷等,均为已经失传的史学名著,它们的辑出,对古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专门以《永乐大典》中收录的方志为对象进行辑佚和研究的活动应该是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的。
由于《永乐大典》网罗宏富,而且整篇整篇地收录原文,因而成为后人辑佚的宝库。
最早知道《永乐大典》价值的应当是清代雍正年间的全祖望。
他在翰林院得见《大典》,赞其“或可以补人间之缺本,或可以正后世之伪书,……不可谓非宇宙之鸿宝也”,认为可从中裒辑经、史、志乘、氏族、艺文五类典籍。
全祖望辑出高氏《春秋义宗》等十种,其中有志乘类《永乐宁波府志》一种。
《永乐大典》征录众多地方志,许多方志久佚于世,赖《大典》得以重现部分内容。
大约从清中叶开始,一些得见《大典》的学者开始注意到该书征录的大量方志。
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特设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当时由四库馆臣所辑宋元旧志有《嘉泰吴兴志》、《嘉定维扬志》、《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淳祐临安志》五种,惜未收入《四库全书》。
71第九章 辑佚PPT课件
原书亡佚而陶氏自类书中抄缀而成的辑佚书 也有相当数量。陶宗仪的辑佚工作充分利用 古类书,对明代及以后的辑佚工作产生重大 影响。不足之处是不注明出处,对明代辑佚 产生不良影响。
5
❖ 三)明代
❖ 明代不仅辑佚活动较元朝大有进展,而且在理论上 也有新的突破。明人辑佚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者皮锡瑞。
2
3.辑佚的意义
❖ 1)丰富祖国文献典籍,增加民族文化积累。 ❖ 2)开掘历史佚籍资料,嘉惠传统学术研究。 ❖ 3)辑汇全部散佚文篇,提供系统文献资料。 ❖ 4)辑补书之缺佚漏佚,使之渐成完书善本。 ❖ 5)揭示文献流传过程,反映文化整体风貌。
3
二、辑佚史
❖ 一)宋代 ❖ 1.陈景元(公元1024-1094,一说1025)辑《相鹤经》
10
11
❖ 四)清代
❖ 清代考据学大兴,由于推崇汉学,而汉代经 说由于时代久远,大部分散佚了,因此,这
些校勘考据学家又千方百计地去搜集古经解,
于是又成了辑佚学家。清代辑佚发展的主要
表现:1)辑佚工作者队伍壮大,出现了以辑
佚为主业的学者;2)辑佚的范围广涉四部,
数量达数千种之多,且卷帙浩繁的大部头辑
14
❖ 13. 章宗源(1752-1800)《隋书经籍志考证》 是一部考证与辑佚并存的著作。其体例有四:
❖ 1.现存之书,不加考证,仅注“今存”; ❖ 2.已佚而有辑本之书,详考源流; ❖ 3.已佚而未辑佚之书,则将所得佚文条附该
是最早的辑佚书。 ❖ 2.高似孙(1158-1231)辑《古世本》 ,是《世本》
的最早辑佚者。 ❖ 3.南宋王应麟(1223-1296),辑《周易郑氏注》、
历史文献的实证:辑佚
机检法:借助全文数据库对古籍电子文
本进行全文检索。
23
佚文的转录
通过抄录、复印、剪贴等手段,将佚文 内容转移到新的文献载体上。 要求是内容要完整、准确,格式要标准 统一。两个重要要求:一是忠于原文, 而是一定要注明出处。
24
佚文的初步厘定和编排 根据佚文文献的类型和辑佚的标准,将 所辑得的佚文按一定的原则、方式排列, 使内容、性质相同的或相近的佚文相对 集中。
书大传》辑本与《驳五经异义》辑本,还 有李贻德的《左传贾服注》辑本。
14
民国的辑佚
民国以后,辑佚进入相对低潮时期,大 规模的综合性的辑佚之作不多,较多的 是一些专书的辑佚 。与辑佚书的低潮相 反,民国以来辑佚理论却有较大的发展, 如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专 门辟有一节“辑佚书”,总结评述了清 代辑佚的成绩,提出辑佚“所凭之重要 资料”、“鉴定辑佚书优劣之标准”等 辑佚理论。
明代辑佚的发展 明代辑佚有一个特征,就是体现了明人 好奇、好异的治学风气。 胡应麟在辑佚理论方面有一定贡献,比 如对关于佚书书的考辨、对佚文的搜集 整理、对时人辑佚现象的总结以及类书 在辑佚中的作用等问题都有一些论述, 代表了明代辑佚理论的发展水平。
12
清代辑佚的发展 辑佚出的文献数量最多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辑佚学者 形成了不同的辑佚流派 辑佚的门类非常广泛 辑佚体例越来越规范
10
元代辑佚的衰落
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说郛》,分类选辑 了历朝“士林罕见”的经、史、小说、 杂记1000余家。它虽然不是一部专门的 辑佚丛书,但其中原书亡佚而陶氏从类 书中抄录而成的辑佚书也有相当的数量, 如汉应劭《汉宫仪》1卷,晋郭颁《魏晋 世语》1卷等魏晋以前古书,都是纯粹的 辑佚之作。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PPT
恒动而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 舟行而人不觉也。” 二是完备资料:尽可能全面地辑录一个时代的文献,对 准确描述一个时代的历史、学术、文化发展水平等都是 必要的。《宋会要》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五是规模过大之书不易流传。如曹魏《皇览》,多达千 篇,传抄不易,至南北朝时已不见完书,仅存节本,隋 代则节本亦不存。
六是某些官书只存于宫廷秘府,视为秘籍,一旦亡失, 即无法恢复。自汉至宋历朝实录,命运往往如此。私家 所藏珍秘奇书也多秘不外传,一旦遇祸,命运同样如此。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四是雕版印书之后,两种以上相近之图书,往往只有一 种广泛流行,其余逐渐被淹没不闻。如欧阳修重修《五 代史》后,原薛居正《五代史》被学宫削去不刊,逐渐 废止。而清乾隆时期又恢复薛居正《五代史》为正史, 其书已不可得,乃就《永乐大典》及《册府元龟》等文 献中甄录排纂,尽量按照原书体系,重新整理为150卷, 即今日之《旧五代史》。
均导致大量文献被毁。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五厄”指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见《隋书·牛弘传》 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 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
厄; 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
为第三厄; 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二是脱佚之文。指形式上似乎完整保存但实际有文句、 文段脱佚的古籍。如《容斋随笔》提及《太平御览》所 引《史记》、《战国策》文字,“多今本所无”。《战 国策》刘向校定为33篇,今传亦为33篇,但有佚文,王 仁俊辑录《战国策佚文》1卷,可知洪迈所言不缪。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三、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 1、编辑性辑佚 • 2、辑存性辑佚 • 3、辑复性辑佚 • 4、辑证性辑佚 • 5、辑增性辑佚 • 6、辑合性辑佚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自学)
辑佚工作出现较早,至迟在汉代已出现 宋代辑佚方法基本确立 宋代 南宋王应麟 元代 陶宗仪《说郛》 明代 胡应麟《搜神记》 梅鼎祚《古乐苑》《历代文 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清代 王谟 严可均 马国翰 黄奭 王仁俊 当代 王国维 鲁迅 郭绍虞 王重民 唐圭璋 逯钦立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八家后汉书辑注》《东观汉 纪校注》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一、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近人刘咸炘(xì n)说:“辑书,非易事也。非 通校雠、精目录,则讹外百出。”他早年 写过一部《辑佚书纠谬》,书中郑重地指 出了过去辑佚书存在着四大弊病:第一是 漏。第二是滥又分二端:1、臆断,2、非 本书文。第三是误。又分二端:1、不审时 代,2、据误本俗本。第四是陋。又分三端: 1、不审体例,2、不考源流,3、臆定次序。
• 4、字书。
• 字书多引群书以训诂解说,故也是辑佚必采之书。 以《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古代字书为 大宗,以辑前人的文字、训诂、音韵之书。
• 5、杂抄及笔记资料。
• 古人杂抄颇类今读书笔记,所抄者多有后 世亡佚之书,辑佚资料于杂抄中也颇丰。
• 以上五个方面是清人辑佚古书的主要 文献来源。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有类书、子书、史书、文集以及义疏、 注释等诸多内容。总之,一切征引过 佚书章节语句的材料均可加以利用。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辑佚学
• 辑佚: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已经散 佚的书籍重新加以搜辑、整理, 以求全部或部分地恢复原书的面 貌。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 辑本或辑佚本。
辑佚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分支 学科,是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辅助 学科,与校勘学、注释(传注、训 诂)学、目录学、统知识、方法 和理论。
3.子史群书和总集,先秦子书 《孟子》、《荀子》,汉代子书 《春秋繁露》。 4.方志,金石文献汇编和现代考 古发掘文献,也是古文献辑佚的 重要来源(清王昶《金石萃 编》)。
5.梁启超总结辑佚标准: a.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数书 同引,则举其最先者。 b.既辑一书,则必求备。 c.既须求备,又须求真。 d.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整 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
梁启超的辑佚总结(p119) 辑佚的基本方法:首先在于了解和掌握 辑佚资料的来源。 1.类书:唐宋时期的类书保存有丰富的 前代佚书资料,是辑佚书的重要来源。 2.古注:除经注外,南朝宋裴松《三国 志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朝 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等,引书丰富, 都是在辑佚工作中备受重视的古注(胡 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文献亡佚的基本原因: 1.战争和政治剧变使书籍文献横遭厄运, 隋牛弘提出书有“五厄”,明胡应麟提出 有“十厄” 2.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对图书文献实施暴 力焚毁,突出表现为秦代焚书、隋代禁焚 谶纬之书和清代的禁毁图书 3.水、火、蛀虫等自然灾害对书籍的破坏 和损毁。
辑佚的源流: 始于宋代(南宋王应麟); 明后期祁承(左火右業); 因《四库全书》而展开大规 模搜集佚书,开展辑佚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一、总集的生成及其编纂体例所谓总集,指的是按照一定的体例收录不同作者诗文作品的图书文献。
在中国古代图书文献中,春秋时代编纂成书的《诗三百》应是第一部诗歌总集。
但早在西汉,人们就把《诗三百》视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从东汉刘向(前77-前6)父子的《七略》开始,历代书目都将《诗经》列入“经部”,而不把它当作总集[①]。
刘向辑录的《楚辞》,收录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宋玉(生卒年未详)等人的诗歌作品,原本也应属于诗歌总集。
《四库全书总目》卷148《楚辞章句》提要即云: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辨》、《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前200-前168)《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前154-前93)《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十六篇,是为总集之祖。
[②]但在历代书目中,又一直以“楚辞”别为一门,与集部的“总集”、“别集”并立[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148“楚辞类序”称:《隋志》集部以“楚辞”别为一门,历代因之。
盖汉魏以下,赋体既变,无全集皆作此体者,他集不与楚辞类,楚辞亦不与他集类,体例既异,理不得不分著也。
[④]按《隋书》卷35《经籍四·集志》分集部为三类:楚辞类、总集类和别集类。
其“楚辞类序”云:《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
……其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前53-18),嘉其文彩,拟之而作。
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
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之文人,咸不能逮。
[⑤]既然后世文人在楚辞写作的体例与风格两方面都难以为继,那么就只能将楚辞单列一类,与后世的总集判然而别。
正因为如此,《四库全书总目》卷186“总集类序”说: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
……《三百篇》既列为经,王逸所裒,又仅《楚辞》一家,故体例所成,以挚虞《流别》为始。
其书虽佚,其论尚散见《艺文类聚》中,盖分体编录者也。
第七章 辑佚
张舜徽:
(1)取之唐宋类书,以辑群书。
(2)取之子史及汉人笺注,以辑周秦古书。
(3)取之唐人义疏,以辑汉魏经师遗说。
(4)取之诸史及总集,以辑历代遗文。
(5)取之《经典释义》及《一切经音义》, 以辑小学训诂书。
五、辑佚应具备的知识
一是古典文献知识。含文字学、音韵学、 版本学、目录学、辨伪学、考据学、史源 学等基础知识,校勘学、注释学、编辑学 等文献整理基本方法,古籍相关知识和阅 读积累,文献检索知识等。
2、辑佚学 辑佚学是关于古书辑佚工作的系统知识、 方法和理论,是中国文献学的内容之一, 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也是从 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最早提出“辑佚学”一词的大概是清人皮 锡瑞,他在《经学历史》中提到“校勘、 辑佚之学”。
二、辑佚的产生及意义——有佚才有辑 天灾:)南北宋之际的藏书家尤袤,曾从 《文选》六臣注中抄出李善注,亦可
看作辑佚之作。
(4)高似孙辑过《世本》
郑樵“书有名亡而实不亡”
2、明代的辑佚活动 (1)辑佚成果: 胡应麟: 《百家异苑》《搜神记》《柯山集》等 辑佚理论上:如关于佚书的考辨、对佚文搜 辑的途径、对时人辑佚现象的总结、类书在 辑佚中的作用等问题 代表了明代辑佚理论的发展水平。
3、辑佚的意义 第一、辑佚为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和极大的方便。 第二、辑佚可推动历史文献学其他学科的 发展。 第三、辑佚是文献流通和保存的重要手段。
第四、辑佚也是青年文史工作者训练基本 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辑佚的发展
第八章 文献的辑佚与辨伪
第三節:古文獻輯佚的基本方法
一、佚文獻的認定
1、文佚的認定 2、書佚的認定 ①、書佚認定的原則:其一、凡見于前代文獻稱引,而后代書目不 著錄者,一般認定書佚;其二、凡見于前代書目著錄的圖書,而后 代書目不見著錄者,可基本認定為書佚。 ②、佚書查找的途徑:其一、憑借常用書目;其二、專題、類書書 目的應用;其三、據存求佚,根據國內外編制的各種藏書目錄,確 定知而未見之書的存佚。 ③、輯本查找的途徑。搞清前人的輯佚成果。孫豈治、陳建華《古 籍佚書輯本目錄》收1949前輯佚書。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
二、辨偽的方法
1、 前人對辨偽方法的總結 (1)朱熹所说:“熹窃谓生于今世而读古人之书,所以能辨其真伪者, 一则以其义理之当否而知之,二则以其左验之异同而质之。未有舍此 两途,而能真正臆度悬断之者也。”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
二、辨偽的方法
1、 前人對辨偽方法的總結 (2)胡應麟《四部正訛》系統總結辨偽“八法” ①、核之《七略》以觀其源 ②、核之群志以觀其緒 ③、核之并世之言以觀其稱 ④、核之異世之言以觀其述 ⑤、核之文以觀其體 ⑥、核之事以觀其時 ⑦、核之撰者以觀其托 ⑧、核之傳者以觀其人
中國古典文獻學
第八章
古典文獻的輯佚與辨偽
泛濫無歸,終身無得。得門而入,事半功倍。
張之洞:《輶軒語·語學·論讀書宜有門徑》
第八章
古典文獻的輯佚與辨偽
第一節:古典文Hale Waihona Puke 的亡佚第二節:前人的輯佚工作
第三節:古文獻輯佚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古文獻中的偽書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附:先秦常用書的真偽情況)
古典文獻的輯佚與辨偽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
二、辨偽的方法
2、 今人對辨偽方法的總結 ①、從目錄文獻入手,考察古籍文獻的流傳以辨真偽 ②、從歷史事件入手,考察其發生的時間與作者在世的時間以辨真偽 ③、從作者生平入手,考察作者生平事跡和著述等以辨其真偽 ④、從文風語體入手,考察其出現的特定文風、詞語、文體等以辨其 真偽 ⑤、從徴引文獻入手,考察其與傳本的異同、時代的前后等以辨真偽 ⑥、從思想內容入手,考察其體現的學術觀點等以辨其真偽
地方志的体例与编纂
概述叙述的是条理脉络,而不是繁冗细节,阐述的是一地一事之大本,而不是微言末端,所以概述撰写应该内容精确凝炼,文字清晰简要,这样才能达到虽不尽读全书,已领略全志精要的目的。
记与志:
“记”与“志”都是记述的意思,为志书的分类形式。 大事记的特点是依时记述,文字简洁,利于查找,便于阅读。 何谓大事要事?简言之就是关乎全局大势,在社会上、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事件。
关于志书的编纂构想,在《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中共提出了三个问题,即志书的类型、名称与断限。
一、关于地方志编纂的基本构想
类型:
地方志书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域志,一种是专志。 地域志就是以地域为记述对象的志书,专志就是以专项事物或人物为记述对象的志书 。
名称:
各级地方志书的名称一般都以现行的行政建置名称冠名,比如《河南省志》、《西城区志》、《延庆县志》等,河南、西城、延庆都是行政区域名称。 以行政区域冠名的志书名称也有变化,但变化很小,比如省志,有的就叫作通志,两者的意思一样,可依作者而定。
关于地方志的编纂,梁启超认为要“有义法,有条贯”,(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志书编纂要科学,篇目设计要合理。
关于地方志的行文章学诚认为:“全书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矩准绳”(章学诚《与石首王明府论志例》)。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意思是奏议的写法应该典雅,书信和论说文应该条例明晰。
录:
主要指附录,即附于书后或相关章节之后录之。 一些不能入于正文,而又有特殊价值的资料,即可用附录形式保存下来。如历代的官方文件与重大决策,重要成果,遗文佚事,史实考辨,前代志书考跋,序言等或因过长过细,或因文意不能容纳而无法弃之者,即可入于附录。 附录不易太多,全书50万字,附录占了一半,显然冲淡了内容。附录选用也不易滥,应选用比较重要、比较关键、有价值的资料,能够写入正文的尽量入正文。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一、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近人刘咸炘(xì n)说:“辑书,非易事也。非 通校雠、精目录,则讹外百出。”他早年 写过一部《辑佚书纠谬》,书中郑重地指 出了过去辑佚书存在着四大弊病:第一是 漏。第二是滥又分二端:1、臆断,2、非 本书文。第三是误。又分二端:1、不审时 代,2、据误本俗本。第四是陋。又分三端: 1、不审体例,2、不考源流,3、臆定次序。
• 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中又补 充了“五厄”为“十厄”:六:隋炀帝杨 广曾下令搜焚天下纬书;七,唐代安史之 乱,两京图书毁于兵燹;八,唐末黄巢起 义攻陷长安洛阳,宫庙焚荡殆尽,四部御 书十二库,一时散失。九,宋朝图书一盛 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毁于金国攻陷卞 京的靖康之灾;十,南宋图书,一盛于淳 熙,再盛于嘉定,而终毁于蒙古骑兵“绍 定之祸”。
• 三、辑佚工作条件和特性
• 辑佚的三个条件:1、原来就有一个独立的 文献单位。2、这个文献单位现在不存在了 或有缺陷。3、客观上存在着可辑的内容或 资料。 • 辑佚的两个特性:1、还原性:力求全面真 实地恢复原有文献模式,不是主观地创造 一个模式。2、可辑性:即第三个条件。
• 四、辑佚的意义和价值
乾隆 禁书 四库 之烬
侵略 毁抢
清乾隆年间(1736—1795),乾隆帝采取寓禁于征的 手段,广泛查禁“违碍”、“悖逆”之书,范围之 广,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其在位60年,禁毁书籍约 3100余种、151000多部,销毁书版80000块以上。 清咸丰初年,太平天国军与清军在江南征战,攻城 掠地。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所藏 《四库全书》,毁于此时。著名的天一阁在战火中 损失大半。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侵略军洗劫、焚烧圆明园, 文源阁《四库全书》及长春园味腴书屋《四库荟要》 被毁。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翰林院被焚,《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及 《四库全书》底本部分遭焚毁,部分被八国联军掠 走,零星卷帙散落民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 焚毁、劫掠图书馆及典籍无数,如1932年上海涵芬楼 40万册藏书被炸毁烧掉。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牛氏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 之盛极矣,未几而烬于广陵。唐开元之盛 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二宗,洊 如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图史, 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真之祸成 矣;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而蒙古之 师至矣。然则六朝之后,复有五厄。大业 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靖康四也, 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经籍会 通》)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二)辑佚的类型 辑佚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 有不同的说法。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类型划分,辑佚 可以分为辑佚书、辑佚文和辑佚诗三 种。因为辑佚文和辑佚诗的数量极少, 所以辑佚通常是指辑佚书。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存世情况划分, 辑佚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全书已经完全亡佚,通 过辑佚,让失传的文献重现于世; 第二类是全书基本存世,但有少 量缺失,通过辑佚,把缺失的部分补 全;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三辅黄图》:“未央宫有石渠阁, 萧何所造,……藏入关所得秦之图 籍”。 又:“天禄阁,藏典籍之所,萧 何所造”。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西汉组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的整理书籍的活动。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汉成帝 河平三年(前26年)曾组织人力对国 家藏书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诏学 有专长的“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 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 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 技”。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第二,在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没 有完备时,所有书籍全靠手写,假若 某类之中有一部删繁存简足概括多种 内容的书籍出现,便大家都传抄此书, 而抛弃其他各家了。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辑佚
辑佚
5、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
• 《太平御览》卷619引《三国典略》: “初侯景来,既送东宫妓女,尚有数 百人,景乃分给军士。夜于宫中置酒 奏乐,忽闻火起,众遂惊散,东宫图 籍数百橱,焚之皆尽。”《隋志· 经籍 志》:“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书 及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大凡七万余 卷。周师入郢,咸自焚之。”
• 与司隶校尉、御史大夫中丞(案《唐 六典》、《太平御览》引无‘大夫’ 二字)皆专席坐,京师号曰‘三独 坐’,言其尊重如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嘉庆宫火
• 嘉庆二年乾清宫火,其东侧昭仁殿所 藏天禄琳琅四百余种宋元抄校善本荡 然无存。
14、太平天国起义
• 所到之处,有书必焚,凡孔孟之书绝 不放过。人斥之为“较秦火尤甚”。
15、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
• 文源阁《四库全书》及味腴书屋《四 库全书荟要》等毁于一旦。
16、庚子事变
•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英、法、 德、美、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 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因为 翰林院坐落在东交民巷,此中藏书被 八国联军焚毁殆尽。如存放《永乐大 典》的敬一亭被毁,从此该书不存。
2、王莽之乱,宫室图书并毁
• 《后汉书· 儒林传》:“昔王莽、更始 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 落。” 《七略》著录图书603家,13, 219卷。《隋书· 经籍志》称《七略》 所载“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王莽之 末,又被焚烧。” 《文献通考》说: “王莽之乱,焚烧无遗。”
3、东汉末年董卓之乱
11、李自成起义
•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26《黄氏千 顷斋藏书记》:“·· ·岁积代累二百有 余载,一旦突遭焚如,销沉于闯贼之 一炬,内阁之书尽矣···自丧乱以来, ··· 载籍之厄,未之有也。” • “呜呼,甲申之乱,古今图籍书史一 大劫也。”( 《跋宋本汉书》 )
第六章_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概述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 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 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 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三是保存文献:文献代有出现,代有消亡。《永乐大典》 四是存目备考:散佚文献的原文已无从辑录,而文献的
名目尚可考见,将这些资料汇集为佚书目录,此项工作 对了解文献流传或学术变迁的情况也是很有帮助的。 五是合力作用:与古籍版本、校勘、注释、辨伪等工作 相配合,可以有效地加强其他工作的效果。
4、辑佚工作的意义 一是恢复旧典:将散佚文献钩稽出来使之重获流传。 《太平御览》卷三六引《尚书考灵曜》一条佚文:“地
恒动而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 舟行而人不觉也。” 二是完备资料:尽可能全面地辑录一个时代的文献,对 准确描述一个时代的历史、学术、文化发展水平等都是 必要的。《宋会要》
狭义辑佚单指辑佚书; 广义辑佚有辑佚书、辑佚文、辑佚诗、辑佚书目等散佚的基本状况 先秦文献流传到汉代者,多载于《汉书·艺文志》。
《汉志》所收文献614种,现仅存87种(其中完整42种, 残本45种)。两汉旧籍新书总数约有2000种,而《四库 全书总目》收录仅100种,今存汉人著述(含辑佚本) 总约120种。秦汉文献遗存至今实为少数。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1、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一是辑佚能详考佚书、作者而撰写叙言者为优,否则次
之;叙言学术水平高者为优,否则次之。 二是辑佚能博取群书,所辑佚文遗漏少者为优,否则次
辑佚
辑佚辑佚是针对散佚文献的整理活动,有其独立的工作方法与工作程序。
一、散佚文献及其类型散佚文献:那些已知确实存在过,后来则因失去原始存在状态而为人们不易获见的文献。
如《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书籍,到梁代阮孝绪编定《七录》的时候已经亡佚552家,仅存44家。
散佚类型:1.散佚之书指某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在历史上曾经存在并流传过,而在后世此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已经不存,只有个别篇章字句以某种形式被其他文献转引而保存下来。
如东汉王朝四次递修而成的《东观汉纪》,作为记述东汉史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许多资料不见于南朝人范晔所修的《后汉书》。
魏晋时期此书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
然早在董卓之乱时此书就已散佚。
尽管如此,《隋书·经籍志》仍著录有143卷,而到宋代的《直斋书录解题》仅记为10卷,《宋史·艺文志》只著录8卷,可知此书在唐宋间迅速散亡。
至明中叶,10卷本与8卷本也已不传,仅一些零篇散句见载于类书、史注等文献中。
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据《永乐大典》各韵所载辑录为24卷本。
2.散佚之篇某些作品确系某作家(或某一时期)的创作,但在编辑该作家作品全集(或该时代总集)时,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作品没有收录在内。
如《诗经》是一部汇集上古至春秋时代的诗歌谣谚的作品总集,然后先秦著述中所引之诗未见于《诗经》的亦复不少,这些诗篇通常被称为“逸诗”。
对此现象,古人曾提出两种解释,一是说这些诗是在“采诗”过程中未被采入;一是说这些诗是由整理《诗经》的人删除的。
3.脱佚之文在某些看似完整的传世文献中,实际上存在着曾被其他文献征引却不见于其传本的文句。
如司马迁的《史记》据其自序看有130篇,今所见亦为130篇,似为完书,事实上此书西汉时已有缺佚,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曾做过一次补撰,到班固撰《汉书》时又有“十篇缺,有录无书”,故今天所看到的“全本”可能是后来又有人补撰而成的。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上元张灯”条曾经提到《太平御览》所引《史记·乐书》之文为今本所无。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ppt课件
ppt课件
9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ppt课件
10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 1、确定范围 • 首先需要确定一部亡书是否值得从
事辑佚,如本身是一部无价值之书, 徒费精神。确定一部待辑的古籍之 后,应当知道现存佚文佚篇的范围。
ppt课件
4
• 三、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
• 1、人祸:文禁(如焚书坑儒、四库禁 毁)、战乱(八国联军、日本焚掠)
• 书厄:十厄* • 2、天灾:水灾、火焚。 • 3、自然淘汰:质量不高、价值不大、
流传不广。
ppt课件
5
• 五厄:《隋书·牛弘传》记载:隋文帝秘 书监牛弘曾上书建议广开献书之路,并列 举了书所遭受的五厄:一是秦始皇焚书; 二是王莽之乱,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 焚烬;三是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四是西晋 末年,刘(渊)石(勒)凭陵,京华覆灭, 朝章阙典,从而失坠。(包括八王之乱); 五是南朝梁武帝末年,“候景渡江,破灭 梁室,秘书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 内书史,宛然尚存”,“及周师入郢, (萧)绎(梁元帝)悉焚之于外城。”
ppt课件
1
• 辑佚:“辑”,搜集、编辑;“佚”,散佚。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
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
之文字逐一搜辑、整理,按一定的方法原则
加工后编辑成册(篇),最大限度地恢复佚
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工作,或
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辑佚有广义、狭义
之分。狭义的辑佚单指辑佚书。广义的辑佚
ppt课件
11
• 2、准备工作 • 首先要判定辑佚的文献是否真佚。 • 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参考文
第一节古书散佚的原因和辑佚的产生
• 郑樵这些说法,大致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有的 古书亡佚了,可以根据另外的古书重新编写;一是 有的古书亡佚了,它的内容保存在另外的古书当中, 可以重新录出。前一点言之太易,做起来却比较难; 后一点对于从古籍中辑录佚书,确实大有启发。这 在八百年前的南宋初年学术界,诚然是一种创见, 无异于替当时学者指出了一条辑佚的途径。所以章 学诚在《校雌通义、补郑篇》中赞扬“郑樵论书, 有‘名亡,实不亡’,其见甚卓”。
如隋书卷四十九牛弘传记载弘在开皇初年做秘书监时曾上表诸开献书之路其中指出古今书籍经过了五次大的灾明朝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中谈到古书的散亡时认为牛弘所论都是隋唐以前的事从隋唐到宋末还有西汉自武帝以后奖励献书访求遗书到刘向刘故校书积书有三万余卷王莽末年焚烧无遗这是书的第二次厄运
第八章 辑佚
第一节 古书散佚的原因和辑佚的产生
一、辑佚的概念
• 古代文献,在前代《艺文志》、《经籍志》或其 他目录书中已著录了的,往往经历了一个时期后 却找不到了。于是有些好学博览之士,想方设法, 希望通过其他书籍中引用的材料,把这些散佚的 文献重新搜辑、整理出来,力图恢复作者原书的 面貌,使之成为足本。这便是辑佚。
• 辑佚是随着古文献的大量散佚而产生的。辑佚也 是整理古代文献的具体工作之一,我们除了要懂 点校勘知识之外,也要了解辑佚方面的知识。
第六,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中在少数人之手。 深闭固藏,不肯借人阅览,把它看成奇货和古董。 特别是海内的孤本,收藏家更是讳莫如深,不肯轻 易给人知道,这也容易造成书籍的亡失。
• 例如《后汉书》的作者,先后有十几家之多,而 以三国时吴人谢承的写作为最早。因为流传不多, 致早就散佚。《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承《后汉书》 130卷,可知其内容丰富,作者时代又早,远胜 于范哗之书,学者们深以不得见是书为憾。但至 清乾嘉时,竟还有人保藏着这部书。当阮元任浙 江学政时,章学诚即致书托其设法访求此书。 《章氏遗书·外集二·与阮学史论求遗书》一札中 言之甚详。其书今尚在人间否,不得而知。从这 些事实,可知我国书籍中的一部分秘册孤本,确 是被少数收藏家所垄断以致湮没散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制订辑佚本的体例
目前在理论上辑佚学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科学的体例;同时,所辑佚文献诸方面情况差异太大,在体例上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所以在搜集佚文过程中或在编辑之前,只能根据辑佚对象的特点,吸收前人的成果,制订出辑本的体例。
依据以往比较规范的辑书经验,辑佚书体例大致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其一,辑书前有序言。
序言的内容包括有原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卷数、内容、亡佚过程等,以及有关的考证文字。
如果此书有前人辑本,还会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另外,辑书的编次与原书编次的比较,辑本所据的资料来源,选辑的原则,基本情况,校勘、注释、版本等问题,以及辑本的意义等。
在序言中都多有讨论。
其二,所辑佚文均就有后注,注明出自何书。
来源多种的,应一并列出,并比较其异同,说明取舍及存疑情况。
其三,对各条佚文均应加以考订,以确保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