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拓展知识默写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三课前默写汇总

生物必修三课前默写汇总

2020.8.12高二生物课前默写——内环境1、不同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不同,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物: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胞内液和存在于细胞外的细胞外液组成。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组织液、淋巴的与血浆基本相同,但蛋白质明显少于血浆。

3、红细胞的直接生存环境是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存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生存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

淋巴管中的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

4、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水, 无机盐, 激素 , 尿素, O2, CO2 , 血糖,氨基酸,血浆蛋白。

非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糖原等胞内物质。

呼吸酶等胞内酶,膜上的载体和受体。

纤维素,麦芽糖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外界液体。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正常人的血浆pH为 7.35-7.45 。

血浆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关。

6、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且是一种反馈调节。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2020.8.13高二生物课前默写——体温调节1、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2、人的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在寒冷环境中,皮肤里冷觉感觉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量;立毛肌收缩关闭毛孔,减少散热量;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激素增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机体产热量增加;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量。

高中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 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  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语句最新整理第1章第1.2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在化学成分含量上的差别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pH)和温度。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Na+和Cl-等。

血浆的pH为7.35~7.45,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5.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在正常范围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6.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活动。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8.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信息分子。

基因表达、器官、种群和生物圈都存在稳态现象。

9.血浆中水的主要来源有: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5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弧必须结构完整反射才能进行。

2.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细胞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未兴奋部位是静息电位,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主要由K+外流形成的;兴奋部位是动作电位,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主要由Na+内流形成的。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是神经冲动,这是因为未兴奋部位与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方向无论是在膜外还是在膜内,都是由正电荷部位传到负电荷部位。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双向的。

5.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而是通过突触这种结构相联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要点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要点归纳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

其中必修三的课本知识是比较复杂难懂的,这个部分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要点归纳1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突起神经纤维轴突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功能:传递神经冲动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分析综合作用)(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刺激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①突触的结构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树突的'膜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③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二、激素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3、血糖平衡的调节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寒冷、过度紧张等刺激(促进)(促进)(抑制)(抑制)反馈调节(浓度高时)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a、特点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要点归纳2植物的激素调节1、在胚芽鞘中:(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默写单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默写单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背默单必修一(第1,2章)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

2.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3. 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原核生物和病毒只能发生。

4.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比如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和。

5.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生物,但硝化细菌是生物。

6. 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含多;结合水含量多的植物,可增强其。

8.无机盐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其次以的形式存在。

9.非还原糖主要包括:蔗糖和,斐林试剂配方是甲液:乙液:,用法必须现配现用、、。

检测蛋白质时使用试剂,其配方是A液:B液:,用法:要先滴加,目的是,再加,脂肪检测时,鉴定试剂是,所使用的50%的乙醇目的是:。

10.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种,根据是否在人体内合成可分为两类,其中氨基酸有8种。

1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各种氨基酸之间不同,肽键结构:___________12. 脱水缩合场所:,脱去水中,H来自于13.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14. 在食盐的作用下,蛋白质会析出,这个过程蛋白质的结构(是/否)发生改变。

高温条件下,蛋白质会发生,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变得,容易被消化。

15.蛋白质功能:①如构成肌肉;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如血红蛋白;④如蛋白类激素;⑤如抗体。

16. 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其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是由:、、组成;DNA与RNA的不同点是:。

17.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是因为:不同。

某DNA分子中含有n个碱基,理论上可以形成种DNA分子,核酸的功能:。

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必背

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必背

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必背1.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必背篇一光合作用的概念1.概念及其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2.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2.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必背篇二生命的物质基础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三每日背诵材料

高中生物必修三每日背诵材料

考前一撇背诵07 4月27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是主导)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①促性腺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

②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

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3. 免疫系统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4.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破损、突变的细胞以及器官移植中所提供的器官),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5.抗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具有特异性)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形成与分泌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乳汁和组织液中。

6.记忆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

7.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8.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9.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例如细菌外毒素主要是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主要是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病毒感染时,先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彻底消灭。

高中生物必修三背诵

高中生物必修三背诵

必修三背诵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6、“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8、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9、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①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②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0、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

1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

1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1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最新整理)

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最新整理)

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Ⅱ);(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渗透压和酸碱(Ⅰ);(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Ⅱ)。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二、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解惑]①、②、④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三、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一聚焦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完善下面关于体液及内环境各种成分的关系图并思考回答:1.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淋巴因子、组织胺等。

④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2.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3.写出细胞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直接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2个易错点:(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在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1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核控制范围(核质比)大→cell小。

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参与的细胞器:间期:核糖体,中心体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纺锤体)末期: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合成)线粒体全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默写过关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默写过关

1、果蝇的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1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进行果 蝇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检测 3 条染色体。 3、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 4 的,原因 5 是 。
4、神经调节作用的途径是 6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是:静息电位→ 7 刺激→ →电位差→ 8 →兴奋传导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特点: 9
1、激素调节有 应的靶器官等特点。
1

调节的作用途 径是 3 ,反应速度 4 ,作用范围 5 ,作 用时间 6 。
3、人体体温调节的感受器有 7 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有 10 主要有 9 。 和8 。
,散热器官
1、激素调节有 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 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等特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途 径是 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 局限,作用时间 短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完成反射 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 2、静息状态时,膜电位为 内负外正 受到刺 激后,受刺激部位膜电位变为 内正外负 ; 3、某部位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 “正”→“负” “负”→“正” .这个负 由 ,膜内由 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称为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就 是动作电位。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是: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特点: 双向 传导 6、兴奋是以 电信号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传导
6、兴奋是以 10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1、果蝇的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 4对同源染色体。进行果蝇 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 3、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 单向的,原因 是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 。 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神经调节作用的途径是 反射弧;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是: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双向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特点: 传导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默写清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默写清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默写清单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胞液和存在于细胞外的组织液组成。

2、由水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体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毛细血管→组织液→细胞→淋巴→血液循环的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比较多。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稀释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离子组成、pH 值、渗透压。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无机盐和有机物。

8、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碳酸氢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等离子有关。

9、体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11、目前普遍认为,负反馈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紊乱。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

(原因:传入神经纤维与传出神经纤维不同)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4、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静息电位。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动作电位。

绘图表示。

5、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刺激部位流向相邻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相邻部位流向刺激部位。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外电流方向一致。

6、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而形成。

其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隙。

7、在突触信号转变过程中,信号会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经过突触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生物必修三部分默写

生物必修三部分默写

4章默写班级 姓名 总分 种群的特征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定义强调同一 同一 的 个体。

意义,种群微观上是生物 的基本单位,宏观上是生物 的基本单位。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计算你家的人口数量用 (范围小,个体大的对象)计算某片地里的狗尾草密度用 (植物或运动能力弱的动物,蚯蚓,虫卵)计算这片地理的田鼠密度用 (运动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变化种群特征的相互关系群数量变化的“J ”型曲线和“S”型曲线: “J ”型曲线前提条件: 和 时,一般适于自然种群的增长的理想状态数学模型 公式曲线图“S ”型曲线前提条件: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结构总是___________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___________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_增高。

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___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就会___________,有时会___________在一定的水平。

捕杀害虫应在 点以前,因为种群增长速率尚未达到最高点,捕杀后不易恢复。

捕鱼应在 点以后,捕捞量应 因为当种群数量减少到环境预测变化方向 直接影响影响数量变动 决定大小和密度承载力一半时,种群增长率达到最高,捕杀后易恢复。

画出培养液中酵母菌增长曲线图,和增长速率图下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

(3)种群的增长速率由慢变快是从哪一点开始的影响该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第年后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5)你认为种群增长速率在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6)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1.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基因:DNA分子中控制特定性状的功能单位。

•染色体:基因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可见的有形结构。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包括个体的性状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隐性和显性因子构成、性状的分离与重新组合两个基本规律。

•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表现,而隐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被掩盖,直到存在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生物种类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进化主要通过突变、遗传漂变、基因流动、选择等方式进行。

•适应与适应度:适应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而适应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相对能力。

进化的证据•同源性与类似性: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种类中有相似性,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比较解剖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生化对比: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生化反应和分子结构,可以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可比性的胚胎发育:不同物种的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具有相似的特征。

2. 生物的分子基础DNA与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

•RNA:核糖核酸,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转录DNA、翻译蛋白质等。

蛋白质合成•转录:在细胞核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为mRNA。

•翻译:在细胞质中,mRNA的信息被翻译成为蛋白质。

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生物体通过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3. 生物多样性物种与分类•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殖特征,并能够繁殖后代的生物群体。

•分类:将不同物种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生物分类系统•生物五界分类法: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

高中生物必修三背默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背默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背默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三背默知识点在高中的学习中,生物学科是重点,在考试中占了很大的分值比重,那么你想知道自己必修三的生物知识掌握了多少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背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三背默知识点篇1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1)成分: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

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课本P931、过程2、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拓展知识默写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2、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则会造成组织细胞或。

3、维持渗透压的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需要\不需要)经过消化被吸收。

维持渗透压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和。

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系统的消化,分解后才能被吸收。

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4、参与维持PH的HCO3-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与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CO2+H2O H2CO3H+ + HCO3-而形成的。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或中。

这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5、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

当某种原因使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6、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是因为:(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7、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做血液生化六项检查时,如果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

这表明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动脉硬化等。

8、健康人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

这一现象说明10、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

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清除航天服内、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

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与压力服(给宇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围创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气候环境,有利于13、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沿导线的传导都表现为,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14、动物激素的应用很广,有利有弊。

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

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时(口服/注射)来治疗。

在鱼类养殖时,给雌、雄亲鱼注射激素类药物,促进卵细胞和精子的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某些人给猪饲喂类药物,以提高瘦肉率。

某些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睾丸酮(激素)衍生物(兴奋剂的一种),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

15、在紧急情况下,紧急信号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一方面促进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它的释放,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提高其兴奋性,(与甲状腺激素具有作用)使机体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同时作用于其他组织,使肺通气量增加,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液重新分配到骨骼肌和肝脏,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等。

在这一过程中,交感神经和的作用(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配合,有利于机体应付紧急的情况。

16、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必修3第36页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关系。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使其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

由此可以看出,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

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生存年。

17、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

如牛奶、、等。

18、以下行为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填写编号),因为这些行为中都可能接触到含有HIV的。

(1)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2)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3)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4)与艾滋病患者拥抱;(5)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6)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7)输入含有HIV的血液;(8)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9)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10)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19、胚芽鞘是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它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0、右上图是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化学结构,它是由它能抑制过程中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也能诱导。

21、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

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如右图1所示,形态学上端朝上)。

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2所示)。

结论: 1.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

2.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第23题图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

为什么?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

为什么?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22、在居室内养花,花盆往往要放在窗户附近有阳光处。

有的书上建议应该每星期将花盆旋转1/4周。

这个建议有什么科学道理? 。

23、设计一个于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幼嫩植株长成如上图所示形态的实验方案,并说明其原理.(1)实验方案:______(2)设计的原理:_____ .24、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和,以免由于,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5、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

26、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这是因为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

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降解。

没有了,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

然后,(2)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_____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和化学鉴定,在植物体内也发现了植物体自身合成的激素——赤霉素,并成功提取用于农业生产。

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9、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论理解种群特征和个体特征: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

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等。

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30、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32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已经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

所以国家对现行政策进行了调整,实施二胎政策。

31、假如你承包了一个鱼塘,正因放养多少鱼而困惑:如果放养密度过大,鱼加剧, 会增加;如果放养密度过小,水体的资源和空间不能充分利用.要解决这个难题,应遵循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基本原理,既要使生物资源的产量达到最大,又不影响生物资源被利用的持续性。

要使鱼类捕获量达到最大,应使鱼类种群数量等于,此时人们所得到的鱼类捕获量最大,而且种群数量不会下降(不会影响其持续产量)。

32、群落的结构包括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都是通过形成的。

33、要探究某几种植物的根系之间是否存在竞争现象,设计实验的大致步骤:(1)选择的植物(一般用本植物)应能适应同一环境,植株大小。

(2)实验前做必要的观察记录,如植株的(尤其是根)情况。

(3)设立对照组(单独种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实验组(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并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

(4)比较分析根系的。

(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5)解释实验结果。

34、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不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鸽的种群数量较多时,鹰攻击的成功率较低 B若鹰的数量减少,则鸽的数量会一直增加C鹰与鸽等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鸽→鹰 D鹰的存在,不利于该群落中鸽等生物的进化(1)该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的影响,例如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的捕捉等。

37、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

通过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或延长,使之成为立体和立体,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例如,水田养鱼、果园养鸡等。

38、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的桑基鱼塘,其生产方式是:“以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桑”。

请回答:(1)在某一批家蚕饲养过程中,如果投放的桑叶总能量为A,到结茧之前,这批家蚕的蚕体所具有的总能量为b。

则能量A减b主要包括等;如果把其中的鱼塘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从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有等。

(2)桑基鱼塘生产方式比单纯养鱼或栽桑的生产方式好,主要原因是:①②等;此外,还可以避免蚕粪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在桑基鱼塘生产方式中,合理控制各个环节的生产是必要的。

如果在一个较小的鱼塘中一次投放过多的蚕粪,将造成鱼塘水质的污染。

若污染较轻,则一段时间后,水质可以逐渐好转,这是因为;若污染较重,则可能导致塘中鱼类死亡,其直接原因可能有等。

39、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图a中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都与图b相同。

(1)分析这两幅图,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40、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