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一、遗传1.遗传是一种古老的生命现象,具有同源、异构、交叉和重组的特点,及生物起源、物种保持和演进的功能;2.遗传信息是在生物体中存储下来的,以核酸DNA以及表达信息所以RNA为载体;3.遗传机制是指生物体因外界刺激而诱发的变化;有染色体基因数量和结构变化,DNA的修饰和突变,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传播、传递和演化等多种机制;4.遗传的原理是可以把父母两代的特性集结在,通过DNA来继承,从而形成新的一代;5.进化是生物体演变过程中遗传物质经过变异而形成新基因的结果,通过淘汰自然环境不适者而取得适应环境、发展演化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是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是细胞生命史中一个重要的活动;2.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的分割和负责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三个步骤;3.染色体复制:在有丝分裂期间,发生核内DNA褪色,扩增,双分裂和缠结等一系列过程;4.染色体分割过程: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分裂两份,然后染色体分割成两条单分裂染色体就会被拉到细胞质的两侧;5.负责细胞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最后发生的细胞质分裂,是细胞数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质被拉多时,会形成一个胞膜中央的分割带,随着胞膜的被拉变细,最后就把细胞质分成两份,完成了细胞分裂。
三、代谢1.代谢是生物体内一系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以及矿物质相互由酶发生反应、互相转化的过程;2.合成代谢指的是物质由小分子聚集起来构成大分子,从而储存或产生热能;3.碳水化合物代谢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糖有氧和无氧代谢,它利用糖的若干代谢反应获得细胞里的能量;4.脂质代谢指的是脂质的活化、胆固醇的合成、脂肪酸的转化、甘油三酯的氧化,以及油脂的合成和分解;5.蛋白质代谢指的是蛋白质的合成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开始,尤其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3通常涵盖了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2. 遗传变异:-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新排列。
-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3. 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 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唐氏综合症。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6.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生态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7.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
-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和干细胞技术。
-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 生物技术的应用: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8. 生物伦理:-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隐私、设计婴儿等。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考量。
- 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9. 科学探究方法:- 实验设计的原则:控制变量、重复实验等。
-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科学论文的撰写和科学交流。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高中生物必修3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 (内环境)需要记忆的 必修三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分布图:
细胞外液体即是内环境,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还有脑脊液。
我们现在研究的只有前三种。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属于人体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环境产生的)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血浆中的血细胞和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也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液体成分------血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激素、CO 2、O 2、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尿血液 素等)
有形成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细胞与外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食物 O 2 CO 2+H 2O H 2O 、无机盐 尿素、尿酸 H 2O 、无机盐
尿素。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淋巴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存在的物质气体:O2 CO2等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8.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高中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关键。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进化论、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等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态度。
一、进化和进化论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进化是指生物的一代一代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选择和适应。
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和生存的本能,也是生物不断进化和提高自身适应性的结果。
进化论是一种解释生物演化的理论。
它是生物学的核心科学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生态学、进化生物学、人类学等领域。
正确理解进化论,是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提。
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重点学习以下内容:1.生命起源的假说和实验证据2.进化观念、进化论和自然选择论3.生物演化的基本模式和过程4.种群遗传和进化5.地球生物演化历程和物种多样性的格式6.人类演化和人类进化史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
它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重点学习以下内容:1.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类型2.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3.生态系统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机制4.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和互动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6.生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三、基因组学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特征和变异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是了解生命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重点学习以下内容:1.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和结构2.基因信息的复制和传输3.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4.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5.基因组研究和应用6.人类基因组项目和人类健康四、实验技巧和科学态度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的学习中,实验技巧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学原理和知识,同时也可以学会科学的探究和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一、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植物的组成和生长过程: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
2.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需要养分(如氮、磷、钾等)和水分来维持生长。
3.植物的激素调控生长: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4.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花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
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动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2.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无性生殖包括二分法和芽生等方式。
3.动物的生殖系统: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它们通过生殖器官和性激素参与繁殖过程。
4.动物的生殖行为:动物的生殖行为包括求偶行为、交配行为、育儿行为等,这些行为对于确保后代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构成和遗传规律等,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生物的遗传特征。
2.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包括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
3.突变与变异: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发性改变,而变异是指基因座的多态性,突变和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4.进化理论: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进化综合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了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并产生新物种的。
四、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1.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包括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资源非常重要。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一)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二)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
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
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5、特点:传递方向: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传递效率: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计算规则: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约占)和(约占)。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含、、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邻近,但又不完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浸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浸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浸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的浸透压。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品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响;若食品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响。
( 3)温度:正常的温度保持在度左右。
6、列举惹起组织水肿的要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固状态;( 2)调理体制:当前以为是机保持稳态的主要体制,此中在此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但保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能力是的。
(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 4)参加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加物质互换的系统:、、和。
起调理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理)、内分泌系统(体液调理)、免疫系统(免疫调理)第二章第一节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构造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此中效应器是指。
2.反射发生的条件:。
3.喜悦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觉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成明显的的过程。
4.喜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类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 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②受刺激时 : 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细胞体积的2/3,细胞外液约占1/3,主要由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因此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也不属于体液或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包括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包括O2、CO2等。
调节方面则包括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和消化酶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蛋白质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相关,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酸碱度方面,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在7.35-7.45之间。
缓冲对包括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温度方面,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四、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而非静态不变。
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稳态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
然而,人体稳态调节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必要的条件。
组织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和渗透问题。
代谢废物运输困难主要是由于淋巴管堵塞,而渗透问题则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归纳必修三的生物知识不复杂,知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有点多。
要求学生当天学完的知识要当天复习,不能拖着,不然很快就会忘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归纳篇1一、生长素的发现: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四、其他植物激素: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相应的格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物质DNA与基因
1.1 DNA的结构和特点
1.2 基因的概念与特征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2.1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2.2 RNA与蛋白质的合成
3. 遗传的分子机制
3.1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
3.2 突变的类型与影响
二、进化与适应
1. 进化的基本概念
1.1 进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进化的证据与支持
2. 物种起源与发展
2.1 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机制
2.2 物种形成与分化
3. 进化的因素与作用
3.1 自然选择的原理与应用
3.2 适应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1. 物质的循环
1.1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1.2 水的循环与水系的重要性
2. 能量的流动
2.1 光合作用与光能转化
2.2 生物能量的转化与代谢
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调控
3.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平衡与调节 3.2 生物能量的流动与食物链的构建
以上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主要包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内容。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应知应会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应知应会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什么是体液?包括哪几部分?含量约各占少?2、细胞外液包括哪几部分?各组分的关系是?(画图表示)3、什么是内环境?其作用是?4、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有哪些?5、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化学成分相近,主要的差别是?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哪些?7、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8、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什么物质的含量有关?9、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什么物质?10、人的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约为多少?11、正常人血浆pH值为多少?12、血浆pH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由几部分构成?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4、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哪些?举例?5、反射的结构基础是?6、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7、反射形成的条件是?8、静息电位的特点?形成原因?9、兴奋时动作电位的特点?形成原因?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是?11、局部电流形成的原因和方向是?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是?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4、什么是突触?突触由哪几部分构成?15、常见的突触类型?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17、递质的释放是什么方式?是否耗能?18、兴奋传递中信号的转变?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19、传递特点?原因是?20、什么是激素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关系?21、常见的内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是什么?22、熟记抗利尿激素、TRH、生长激素、TSH、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和生理作用。
23、举例说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哪些方面?24、什么是血糖?血糖的正常范围?25、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6、最主要的来源和去路是什么?27、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内分泌细胞分泌?28、血糖调节的方式?主要是哪种调节方式?29、在你吃饭后,你的血糖含量是如何保持稳定的?30、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31、糖尿病形成原因?32、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有哪些方式?33、简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34、什么是反馈调节?35、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36、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38、免疫系统的组成是?39、免疫器官的种类和作用?40、免疫细胞的种类?41、免疫活性物质的种类?42、T细胞和B细胞的起源和成熟的场所?4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44、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45、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46、体液免疫参与的细胞?47体液免疫的过程?48、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49、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50、细胞免疫的过程?51、细胞免疫的“作战武器”?5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53、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体现了T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哪种方式?54、抗体是由什么细胞产生?它的作用是什么?抗体的化学本质?55、其合成的场所是?分泌出细胞外的方式是?抗体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合成及分泌出细胞外需要哪些细胞器参与?56、淋巴因子来自于什么细胞,其作用是?57、溶菌酶有何作用?58、免疫过强会造成哪些疾病?59、过敏反应的特征是什么?60、免疫过弱会引起哪些疾病?6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62、免疫学的应用有哪些?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2、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内因和外因分别是?3、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运输方式是?5、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什么特点?6、两重性的含义是?7、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9、根向地性和茎背地性的原因有?10、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11、无子番茄是怎样形成的?12、植物激素有哪几大类?主要作用分别是?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什么是种群?2、种群数量特征有哪些?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3、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适用范围是?注意事项是?4、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5、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6、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哪些常见类型?7、如何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8、“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是?增长速率如何变化?9、“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是?增长速率如何变化?10、“K”值的含义是?11、渔业捕捞中维持种群数量为K/2的原因是?12、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3、计数前,应对培养液所做的处理是?原因是?14、计数时培养液如何滴加?多余的液体如何处理?15、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如何计数?16、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采取的措施是?17、在计数时只记(被、不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18、计数结束后血球计数板如何清洗?19、什么是群落?20、群落的特征有哪些?21、什么是丰富度?常用的统计方法是?我国从南方到北方,群落的丰富度有何变化?22、群落的种间关系有哪些?各举一例。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一、遗传与进化1.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性状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自由分配定律。
2.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指控制遗传特征的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
3.突变:指基因或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
4.DNA与RNA:DNA是遗传物质,存储了生物体遗传信息;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传递基因信息的作用。
5.DNA复制:指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为细胞分裂和生殖提供了遗传物质。
二、细胞分裂与生长1.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3.无丝分裂:是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包括发芽、分裂、成熟和死亡四个阶段。
4.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
5.组织与器官: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单位,不同的细胞组合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三、基因工程1.DNA技术:通过基因重组、DNA复制与突变等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操作和改造。
2.基因克隆:将特定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分离并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其表达目标蛋白质。
3.转基因生物: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生物体中,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功能。
4.DNA测序:指确定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基因研究和基因工程的关键技术。
此外,生物必修3还包括了基因和性别、人类遗传病、进化论与发展生物学等内容。
学习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规律,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主要涉及生物领域的细胞与遗传、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等内容。
下面
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生物的营养物质与能量转化:了解生物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以及生物体
内的吸收、消化和代谢过程。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重点学习细胞的结构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以及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的转运、合成、分泌等。
3. 遗传的基本规律: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结构,重点学习遗传的法则,
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联显作用、基因突变等。
4. DNA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学习基因的概念、基因的位置和表达等。
5. 遗传的分子机制:重点学习DNA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分子机制,包括DNA聚
合酶的作用、mRNA的合成和转运等。
6.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了解生物的进化概念和证据,以及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包括
自然选择、适应性放大等。
7.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态位、能量流动等。
8. 生物的种群动态: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重点学习种群的增长和变动,包括生殖力、死亡率、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知识点是生物必修三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对生物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一、植物生长发育1.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的萌发、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叶的生长、开花与结果等。
2.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有机物,释放氧气。
3.植物荷尔蒙:植物体内的植物荷尔蒙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生理过程。
4.植物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营养器官的无性繁殖等。
二、动物生殖和遗传变异1.动物生殖方式: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包括有两性生殖、半两性生殖、无性生殖等。
2.生殖细胞的形成:有丙肝心脏的动物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交换和随机分配,从而形成基因的重组与遗传交换。
3.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分离、自然选择等因素会导致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
4.基因的联锁与分离:染色体上基因的距离决定了它们是否进行联锁,而联锁与分离现象则影响着基因的组合与遗传变异。
5.基因的突变与表型: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个体的基因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变异。
三、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态因子(如水、气候、土壤等)和生物群落组成,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完整系统。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同时物质也通过营养链和营养网进行循环。
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4.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专门位置,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
5.生态平衡调节:生态平衡调节通过食物网中的捕食、竞争和共生等相互作用来控制各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以上是植物生长发育、动物生殖和遗传变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等①体液: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②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全数体液的2/3。
③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全数体液的1/3。
④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⑤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为组织细胞通过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⑥淋巴:小部份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内悬浮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能够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注意:血液并非满是体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组织液↑淋巴循环淋巴循环: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聚集到淋巴管中,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血液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份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类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类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份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总结: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必然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要紧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要紧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二、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
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样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的稳态1、转变规律: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份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稳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复杂度、活动、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继承与变异等。
2.生物的组织结构:细胞是生物组成和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等。
4.生物的物质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异,生物的主要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的组织结构: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根、茎、叶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途径、光合产物的利用等。
3.植物的物质的运输和代谢:植物的物质的运输方式、根的吸水与运输、叶片的气孔和气体交换、植物的代谢过程等。
4.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殖:植物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三单元: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動物基本身體结构:雙體構造、器官系統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适应生境的特征: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行为特征等适应不同生境的特点。
3.动物的运动与调节: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等内容。
4.动物的营养和消化:动物的营养方式和途径、消化吸收的过程、呼吸和排泄等内容。
5.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繁殖方式、发育的过程、内节肢动物的变态等内容。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1.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的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结构、基因的表现形式、基因的多态性等内容。
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正交配和连锁互换等遗传规律。
3.DNA与遗传信息传递: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合成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等。
4.进化与自然选择:物种的起源和发展、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等。
5.动物和植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农业和医学的应用等。
第五单元:生命系统的稳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生态系统的层次、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高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C摆布(一般不超过1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一般机体经由进程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举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举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根蒂根基:神经系统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突起轴突神经纤维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进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作者:————————————————————————————————日期: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淋巴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存在的物质气体:O2 CO2等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8.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11.血液酸碱度调节的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如乳酸):乳酸+N a H C O3乳酸钠+H2C O3H2O+C O2由肺将C O2排出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如N a2C O3):N a2C O3+H2C O3N a H C O3由肾脏排出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人的体温:37℃;渗透压:770kPa;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恒温动物,体温不变,则产热 = 散热。
3.酸碱缓冲对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9.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10.O2浓度最高:红细胞;最低:组织细胞;CO2浓度最高:组织细胞;最低:红细胞。
11.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结论: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之一坏了,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传出神经,效应器之一坏了,无效应。
反射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形成。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2.非条件反射:先天的,低级的,脊髓控制(膝跳反射,眨眼)。
条件反射:后天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3.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通过突触判断。
4.神经元的生理特性: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骨骼肌的特性:受到刺激能够收缩。
5.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
神经纤维由长的树突、轴突和髓鞘构成。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外流)。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内流)。
注意:此时K+外流和Na+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方向:双向传导。
方式: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方式传递。
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使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的类型:①轴突--细胞体型②轴突--树突型突触前膜:轴突末端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组织液。
突触后膜:细胞体或树突的膜。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
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神经递质分为兴奋类和抑制类。
神经递质最终去向:被水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
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信号在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8.只有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才是双向的,正常机体是单向传导的。
9.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包括大脑皮层,脑干,下丘脑,小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
扎针不缩手,憋尿反射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感觉中枢(痛觉,渴觉,饿觉,温觉,冷觉);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能力。
下丘脑:血糖平衡、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有关。
脑干: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身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婴儿排尿反射)。
10.大脑皮层言语区:W:写字V:看书S:讲话H:听W坏:失写症V坏:失读症S坏:运动性失语症H坏:听觉性失语症11.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12.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H+、乳酸,和K+,组织胺等化学物质调节生命活动,1.体液调节:通过激素,CO2激素调节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汗腺、泪腺、乳腺、肝脏等。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等。
3.激素调节(间接参与生命活动)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本质:有机物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
固醇类:性激素,醛固酮。
氨基酸类:甲状腺激素。
4.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的细胞。
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使尿液减少。
6.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甲亢: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巨人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呆小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肢端肥大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7.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促新代谢,促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
促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激素。
促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促进泌乳方面:催乳素与孕激素。
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与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
8.正常人的血糖:0.8-1.2g/l(80-120mg/dl)低血糖血糖浓度50-60mg/dl高血糖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糖尿病表现:高血糖、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少。
(三多一少)9.血糖三个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10.胰岛素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11.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1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2.人体散热途径: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呼吸、排尿和排便。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4.体温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脾)、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3.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形成的。
4.B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抗体本质:免疫球蛋白。
5.体液免疫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抗体(不是细胞)。
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不是细胞)。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6.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细胞7.体液免疫: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