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合集下载

电气化铁路知识百题问答(工务)

电气化铁路知识百题问答(工务)

电气化铁路知识百题问答(工务)1.什么是电气化铁路?答:电气化铁路使用电作为牵引动力,其特点是在轨道上运行的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本身无原动力,而是靠外部供电。

2.电气化铁路有哪两部分构成?答: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3.什么是高压?答:高压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如10KV电力线路,25KV接触网线路等。

4.电气化铁路哪些设备部件上带有25KV的高压电?答:在电气化铁路上,下列设备部件上带有25KV的高压电:(1)接触网及其相连接的部件(包括导线、承力索);(2)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一次侧;(3)接触网支柱及其金属结构上,当接触网的绝缘损坏,且末装接地线或接地线损坏时会带有高压电。

5.什么是跨步电压?答:跨步电压是指电气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在走近短路点时,两脚间就受到地面上下不同点之间的电位差。

6.当跨步电压达到多少伏时,将使人有触电危险?答:当跨步电压达到40伏以上时,将使人有触电危险。

7.什么是安全电压?答:安全电压是指对人体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我国规定在高度危险的建筑物中36V及以下为安全电压,在特别危险的建筑物中规定12V为安全电压。

8.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时,如何确保人身安全?答: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时,在切断电源前,任何人与接地点的距离,室内不得小于4M,室外不得小于8M。

接触网断线接地不得小于10M。

必须进入上述范围作业时,作业人员要穿绝缘靴。

实践证明,穿着绝缘靴是防护跨步电压的一种有效措施。

9.试述电击的概念?答: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体内部组织受到破坏。

10.试述电伤的概念?答:电伤是反映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体外部组织受到局部破坏。

11.试述低压的概念?答:低压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如380/220V三相四线制居民生活用电线路,直流220/110V电源等。

12.发生低压触电事故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立即采取哪些措施?答:发生低压触电事故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关断电源闸刀;(2)使用绝缘鉗截断导线;(3)使导线与被害者分开(用干燥的木棍或绳索);(4)把触电者脱离导线(抓住衣服干的部分或用绳索把他拖开),使触电者和土地分离(把绝缘材料、干木材、衣服等垫在触电者下面)。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知识培训讲义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电气化铁路第一节电气化铁路的优越性我国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目前主要有蒸汽牵引、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三种形式。

以电力牵引作为主要牵引方式的干线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始建于1958年,1961年8月15日宝鸡——风州段91km建成通车,采用了较先进的单相工频交流供电方式.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成电气化铁路两万公里,成为继俄罗斯、德国之后世界第三电气化铁路大国。

目前,世界高速电气化铁路最高已达330km/h(德国汉诺威——柏林),最高试验速度已达515km/h(法国巴黎——勒芒—-图尔)。

我国于1998年已建成广深为200km/h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秦沈试验为321。

5km/h。

到2020年,我国将达到电气化铁路总里程5万公里,是铁路建设的高潮。

电气化铁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能力.由于电力机车功率大、速度快,因而能多拉快跑,提高牵引吨数,缩短在区间运行时间,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二、能综合利用资源,降低燃料消耗。

由于电力机车的能源可以来自多方面,因而可以综合利用资源,即是在纯火力发电的情况下,电力机车总效率也可达25%左右,为蒸汽机车的四倍多。

三、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电力机车构造简单,牵引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因而机车检修周期长,维修量少,可以减少维修费用和维修人员。

电力机车不需要添煤、加水和加油,整备作业少,宜长交路行驶,因而可以少设机务段,乘务人员和运用机车台数相应减少.这样就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能改善劳动条件,不污染环境。

由于电力机车没有煤烟,使机车乘务员不受有害气体侵害,同时也对沿线的环境不产生污染。

第二节电气化铁路的组成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组成的。

一、电力机车电力机车由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系统组成。

机械部分,主要包括车体和走行部分.电气部分,主要包括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转换硅机组、调压开关、整流硅机组、平波电抗器、牵引电动机和制动电阻柜等.空气管路系统,主要包括空气制动、控制及辅助气路系统。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研究报告: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研究报告: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班级:电气1103班姓名:张 XX XX学号:201109XX指导老师:王 XX一、摘要中国于1914年在抚顺煤矿使用1500伏直流电力机车。

干线铁路电力机车采用单相交流 25000伏50赫电流制。

1958年制成第一台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电力机车。

1968年改用硅整流器成功,称“韶山1”型,持续功率为3780千瓦。

干线电力机车向大功率、高速、耐用方面发展,客运电力机车速度已从每小时16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并向250公里迈进。

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州电力机车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6Y1型干线电力机车。

1961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到凤州线建成,由于6Y1型机车性能不过关,国家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口了部分6Y2型电力机车。

1969年,在株洲工厂设计试制出第一台机车SS2。

其小时功率4800kw,最高速度100km/h, 6轴。

采用高压侧调压开关32级调压,硅整流器整流,800kw,6级低压脉流牵引电动机,并大量采用了其他先进技术。

后经两次改造,于1978年投入试运行。

1978年底,株机厂试制出的SS3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二代(级间相控调压、交直传动)客货用电力机车。

1992年,SS6B型电力机车作为郑宝铁路电气化工程提供的国际招标第三批电力机车。

二、引言我国正处于铁路高速发展时期,作为铁道专业的学生,除学校开设的方向专业课《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外,更应该自主去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的信息与知识。

此次,为了全面认识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写下这个报告,为学习电气化铁道系统打下基础,为我国的电力机车的发展迈出不可或缺的一步。

三、研究方法通过去图书馆查找图书资料,上网百度网络信息,寻找老师及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记录并整理所得信息。

四、内容正文6Y1型电力机车1957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初赴前苏联考察。

dt电气化铁路简介

dt电气化铁路简介

什么是电气化铁路?简单的说,就是指列车的动力是由电来提供的,在电气化铁路的上方悬空架设着电源线,列车的机车向上伸出两个导电的"臂"从电线上得到电能供给车上的大型电动机。

电气化列车的主要优点就是对环境污染很小,并且动力也很容易加大。

电气化铁路电气化铁路electric railway用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879年在德国柏林建成。

中国于1961年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

电气化铁路问世后发展很快,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成为电气化铁路为主的铁路运输业,大部分货运量是由电气铁路完成的。

电气化机车上不设原动机,其电力由铁路电力供应系统提供。

该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构成。

来自高压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经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后,送至铁路架空接触网,电气机车通过滑线弓受电,牵引机车行驶。

供电制式分为直流制、交流电?。

电气化铁路与现有其他动力牵引的铁路相比,具有的优越性是能源节省,其热效率可达20%~26% ;运输能力大,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业少、耗能少;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劳动条件也较好等。

目前,我国列车牵引方式有蒸汽机车牵引、内燃机车牵引和电力机车牵引三种,其中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

电力牵引具有马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使用电力牵引的区段,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大为降低,同时,机车性能、工作条件等较内燃机车更好。

是我国铁路牵引动力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鸡至凤州区段的铁路干线,于1958年至1962年间建成并立即投入了运营。

此后,鹰厦、湘黔等干线也陆续建成电气化铁路区段。

火车)为主,所行走的铁路。

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对电气化铁路进行分类:供电导线类型:第三轨、高架电缆供电类型:直流供电、交流供电导线类型轨道供电采用轨道供电的电气化铁路通常铺设有额外的供电轨道,用来连接电网和机车,为机车提供电力供应,亦被称为第三轨供电,这条轨道被称为第三轨。

中国铁路发展史试题库及答案【非常全面】

中国铁路发展史试题库及答案【非常全面】

中国铁路发展史试题库及答案【非常全面】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A)。

A、成渝铁路B、天兰铁路C、京广铁路D、青藏铁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铁路建成于(C)年。

A、1950B、1951C、1952D、195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通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铁路是(D)?A、兰新铁路B、滇越铁路C、青藏铁路D、天兰铁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在(C)年正式通车?A、1956B、1957C、1958D、1959孙中山提出的10万英里铁路计划是否完成?(B)A、是B、否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铁路总里程为(C)。

A、22810公里B、24810公里C、21810公里D、23810公里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诞生于哪一年?(C)A、1873年B、1879年C、1876年D、1890年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叫什么名字?(A)A、京张铁路B、吴淞铁路C、滇越铁路D、胶济铁路第一条中国自主修建的铁路诞生于哪一年?(D)A、1881年B、1891年C、1895年D、1905年京张铁路自北京(B)到张家口,全场201.2公里。

A、海淀B、丰台C、顺义D、昌平1911年发生的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是(A)的前奏。

A、武昌起义B、义和团运动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民国时期,以下哪个地区几乎没有铁路?(D)A、华北B、西北C、东北D、西南民国期间最著名的铁路计划是孙中山提出的(D)?A、8万英里铁路计划B、20万英里铁路计划C、15万英里铁路计划D、10万英里铁路计划中国第一条投入商用的铁路建成于(C)年?A、1875B、1877C、1876D、1879中国第一条投入商用的铁路是(D)?A、京绥铁路B、粤汉铁路C、京张铁路D、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投入商用的铁路是由(C)在上海铺设的吴淞铁路。

A、美国人B、法国人C、英国人D、日本人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铁路总量仅为(D)。

A、400公里B、200公里C、800公里D、500公里现国家铁路局的前身“铁道部”成立于1949年(D)。

我国铁路的发展史

我国铁路的发展史

世界海拔最高达铁路----青藏铁路
•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 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 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 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 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 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 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 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成 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欧美日本等开 始大规模研制并运用动车组。我国也于20 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动车组。 中国铁路开行的CRH动车组已知有CRH1, CRH2,CRH3,CRH5。中国铁道部将所有 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动车 组—吴淞铁路
• 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 1876年,英国商人在 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 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 上的第一条铁路。在 此以前,英国商人曾 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筑 一条 500米长的小铁路, 只能供人玩赏。
我国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 1881年河北省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了从唐山至 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条铁路长9.7公里,后展筑至天津,称 为唐津铁路。1890年自唐山展筑至山海关,称为关内外铁路。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
• 宝成铁路是中国一条 从陕西省宝鸡市通往 四川省成都市的铁路, 全长668.2公里,于 1958年建成,是中国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也是沟通中国西北与 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 线
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 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 站,西跨黄河,越海拔 3000米的乌鞘岭,沿祁连 山北麓入河西走廊,经武 威、张掖、酒泉,出嘉峪 关,经玉门、疏勒河,沿 马鬃山南麓西进,跨红柳 河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再沿天山南麓,经哈密、 鄯善及吐鲁番盆地北缘, 在达坂城穿过天山至乌鲁 木齐西站,全长1903公里, 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最 长的铁路干线。

电气化铁道基本知识

电气化铁道基本知识

一、电气化铁道概述
各型机车的轮周功率、计算速度、 各型机车的轮周功率、计算速度、在不同限制坡度上的牵引重量
一、电气化铁道概述
(三)电气化铁道的组成 • “三大元件”: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 所和接触网 )、电力机车。 • 牵引变电所:沿铁路线建设的、专供电力 机车牵引电能的变电所。 • 接触网:一种悬挂在电气化铁道线路上方, 并和铁路轨顶保持一定距离特殊形式的输 电网 。
六、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 “长回路影响” 长回路影响” 长回路影响
– 吸流变压器励磁电流的影响 – 由于接触网和回流线对通信线的相对位置不同而产 生的环路影响 – 钢轨的感应电流对通信线产生的二次感应影响等。
• “半段效应” 半段效应”
– 当电力机车的运行位置和吸上线不相重合时,整个 馈电回路的一小部分仍按“接触网一钢轨”的不对 称方式供电,造成对通信线的一定影响,使“吸一 回装置”在半段长度里失去防护效用 。
支柱
接触网的地线
一端接支柱
火花间隙 一端接钢轨
地线
1 一承力索; 2 一吊弦; 3 一接触线; 4 一弹性吊弦 5 一定位管; 6 一定位 器; 7 一腕臂; 8 一棒式绝缘子 9 一水平拉杆; 10 一悬式绝缘子; 11 一支柱 12 一地线; 13 一钢轨。
支持装置
承力索座 平腕臂 棒式绝缘子
一、电气化铁道概述
(二)电气化铁路运输的优越性 1 .电力牵引可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能源 2 .电力牵引可提高列车的牵引重量,提高列车的 运行速度 3 .电力牵引制动功率大,运行时安全性强 4 .电气化铁路运输的成本费用低 5 .电力牵引易于实现自动化,利于采用先进科学 技术,利于改善劳动条件,利于环境保护。
四、供变电装置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的发展史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今交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机车在交通生活等领域发挥着在当重要的作用。

电力机车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

电力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中的电力机车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

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关键词;韶山系列电车中国电车发展一·电力机车相关历史背景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

1842年苏格兰人R.戴维森首先造出一台用40组电池供电的重5吨的标准轨距电力机车。

由于电动机很原始,机车只能勉强工作。

1879年德国人W.VON 西门子驾驶一辆他设计的小型电力机车,拖着乘坐18人的三辆车,在柏林夏季展览会上表演。

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

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实验。

电力机车用于营业是从地下铁道开始的。

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

干线电力机车在1895年应用于美国的巴尔的摩铁路隧道区段,采用675伏直流电,自重97吨,功率1070千瓦。

19世纪末,德国对交流电力机车进行了试验,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二·电力机车在中国发展历史中国于1914年在抚顺煤矿使用1500伏直流电力机车。

干线铁路电力机车采用单相交流25000伏50HZ电流制。

1958年制成第一台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电力机车。

1968年改用硅整流器成功,称“韶山1”型,持续功率为3780千瓦。

1957年中国组织了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到苏联考察。

中国铁路电力机车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铁路电力机车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电力机车的现状与发展铁路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深刻影响着所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土安全、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地缘政治的深入发展,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凸现铁路产业的比较优势。

全球范围内对铁路运输需求的上升,促进了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

在铁路牵引动力中,电力机车具有其他机车无可比拟的优势。

由于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牵引力大、不污染空气,因此发展很快。

一、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中国电力机车在40多年的风雨中不断发展进步,前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发了四代产品,累计研制17种机车共生产2500多台。

在1983年以前,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缓慢,主要原因:(1)基础差。

(2)中国铁路政策:重修建铁路,轻机车车辆制造。

(3)中国铁路牵引动力政策是“内电并举,以发展内燃机车为主”。

(4)先进技术引进少。

(5)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干扰。

第一阶段,1956一1968年,是中国电力机车早期引进仿制。

1956年,中国政府提出:要迅速地、有步骤地研制使用电力机车。

1957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初赴前苏联考察。

考察团用半年时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以当时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电压制,作出了机车的设计方案。

考察团回国后,组成电力机车设计处,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全面设计。

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州电力机车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

6Y1小时功率3900kw,最高速度100km/h, 6轴。

机车经环形铁道运行试验,由于作为主整流器的引燃管不能正常工作返厂整修。

1959年起,株州工厂和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株洲所)等厂所联合对6Y1机车进行了多次试验,做了很多改进,到1962年共试制5台机车,并在宝凤线上试运行。

我国铁路的发展

我国铁路的发展
我国的铁路布局和发展
铁路枢纽及其布局
铁路(railway,railroad,rail) 是火车、城铁等交通工具的轨道.铁路 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 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但 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 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 称轨道运输。铁路运输是已知陆上交 通方式中最有效的一种。
沿线经济发展情况。要达到一定的经济需求,例 如货运量和客流需求才能修。然后沿线不同城市 不同的经济情况,会导致不同的线路走向。例如 京沪线就要途径天津,因为天津的经济地位重要。 2、地形。铁路不一定走直线。沿线的山脉河流 等对其走向有较大的影响。 3、沿线的人口。 4、 地方政府的决心。修铁路是要征地的。如果地方 政府不配合那是根本修不起来的。而有的地方政 府在中央有人,那么铁路就会优先经过他们那个 地方。
第一条沙漠铁路
穿越茫茫腾格里沙漠的中国第一条沙漠铁 路——包兰铁路,经过当地人民防沙治沙, 在铁路沿线建起绿色屏障,至今已安全畅 通41年。这一治沙工程被誉为“世界奇 迹”,并荣获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 保护奖”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位于青藏线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
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
我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 路——1876年通车之时算起,是123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 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有118年了。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 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 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旧中国的铁 路事业,虽是史无前例的产业,但却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它的建设、 发展和经营都被控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手里,其发展 之缓慢和经营之惨淡,自不待言。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 为其物质基础,但由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70年代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 仅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 的辉煌成就。 当然,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在其长达5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不 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和由弱变强的渐进过程,在其 前进的道路上不乏平坦与坎坷,欢欣与痛惜,经验与教训,胜利与失败。 这 50年是中国铁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的50年,这50年 又自有其曲折的变化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铁路进入改 革开放新时期。在新的路线和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铁路事业推陈出新, 突飞猛进。

接触网工期末考试题

接触网工期末考试题

问题1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01.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在(),正式通车于1961年8月。

A.宝成线 B.成昆线C.渝怀线 D.湘黔线问题1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A问题2 文本问题 2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2007年4月3日,()的高速电气化铁路创下了世界极速—574.8km/h。

A.法国B.日本 C.德国D.美国问题2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A问题3 文本问题 3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牵引供电回路是由()构成。

A.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地或回流线-牵引变电所 B.牵引变电所-接触网-馈电线-电力机车-钢轨、地或回流线-牵引变电所 C.牵引变电所-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地或回流线-牵引变电所 D. 牵引变电所-供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地或回流线问题3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A问题4 文本问题 4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某横腹杆式钢筋混凝土支柱型号为:H(48-25)/(8.7+3) ,其中的48是指()。

A.垂直线路方向支柱容量B.顺线路方向支柱容量C.支柱地面以上部分长度D.支柱埋在地下部分长度问题4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A问题5 文本问题 5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绝缘锚段关节的装配应能满足被衔接的两个锚段在电气上是互相绝缘的,所以工作支和非工作支的接触线之间、承力索之间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投影都必须保持()的绝缘距离。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问题5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D问题6 文本问题 6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在四跨锚段关节处,位于两根转换支柱中间的的那根支柱称为()。

A.定位柱B.中间柱 C.中心柱 D.转换柱问题6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C问题7 文本问题7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限制钢化玻璃绝缘子在电气化铁路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昂贵B.自爆率高 C.耐振动性能差 D.自洁性能差,易老化问题7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B问题8 文本问题8 得0 分,满分10 分错误测量绝缘子串电压分布时,应从()测量。

电气化铁路概述

电气化铁路概述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在跨跃式发展新思路的指引下,全国路网整体规划的战略部署正在稳步实施。

电气化铁路以其高速、重载、环保的优势已成为铁路发展的必然。

本文意在对新建电气化铁路牵引站的供用电相关技术及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1 电气化铁路概述用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 879年在德国柏林建成。

中国于l961年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一一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

电气化机车上不设原动机,其电力由铁路电力供应系统提供。

该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构成。

来自高压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经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后,送至铁路架空接触网,电气机车通过滑线弓受电,牵引机车行驶。

供电制式分为直流制。

电气化铁路与现有其他动力牵引的铁路相比,具有的优越性是能源节省,其热效率可达20%~26%,运输能力大,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业少、耗能少、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劳动条件也较好等。

(1)电气化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原理。

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是在铁路沿线建设若干个牵引变电站,由电力系统双电源供电,经牵引变压器降压为27.5kV后通过牵引网向机车供电,电力机车采用25kV单相工频交流电压,在架空接触导线和钢轨之间行驶。

电气化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单相牵引变压器,从电网两相受电,对三相对称的电力系统来说,电铁牵引负荷具有非线性、不对称和波动性的特点,将产生负序电流和谐波电流注入电力系统。

(2)电气化铁路的心脏一~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国家电力系统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换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单相交流电。

牵引变电所从国家电网引入千伏或l10千伏三相交流电源将三相电转换为适合电气列车使用的单相交流.5千伏电源并送上接触网.除此而外,它还起着供电保护测量控制电气设备,提高供电质量。

降低电力牵引负荷对公共电网影响的作用。

为确保牵引供电万无一失牵引供电系统都采用“双备份”模式,两套设备通过切换装置可以互为备用,并随时处于”战备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历程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历程
一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历程 二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三 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技术发展
1825年英国人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开创了人类轨 道交通新纪元。我国于1881年修建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 各庄煤矿铁路;1909年由詹天佑工程师主持的我国第一条自 主设计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通车,拉开了我国铁路发展 的序幕
日本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高铁里程(km) 1836
699
236
427
日 本:东海道、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 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新干线网络
法 国: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 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线 德 国:汉诺威-维尔茨堡线
世界 上经 济和 技术 最发 达的 国家 推动 了第 一次 高铁 建设 高潮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二次高潮(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第二次建设高潮时期世界高速铁路新建里程
电气化铁路建在山区,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后—电气化铁路走向平原(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初)
“六五”期间,修建了京秦线、成渝线、贵昆线(贵阳
南至水城西)、太焦线(长治北至月山)等电气化铁路, 共计2506km
“七五”期间,电气化铁路开始进入陇海和京广繁忙 干线,还修建了我国第一条以运煤为主、开行万吨重载列 车、年运量已达4亿吨的大秦电气化铁路,共计2764km
系统电能质量带来一定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 应用:应用最广泛
什么是高铁?
欧洲铁路联盟19EC)对高铁给出了确切的定义:
1)新建铁路运行速度达到或超过250km/h 2)既有线通过改造使基础设施适应速度200km/h
我国高铁速度目标值定义在200km/h及以上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全长 2298公里,成为世界上干线最长的高速铁路

分析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

分析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

分析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摘要】本文从电气化铁路的开展动手,对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原理、牵引变电站及接触网、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提呈现阶段国内外应采取的措施,文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自1879年世界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在德国柏林建成以来,电气化铁路开展疾速。

1961,年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的宝鸡至凤州段建成,电气化铁路开展五十多年。

随着大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城际铁路等项目的开工,现代铁路对电气化的请求越来越高,估计到2020年,中国铁路电气化率可达60%。

电气化铁路有着俭省能源、运输功率大、运输成本低、车辆周转快、维修成本低、以及耗能少污染少等多方面的优点,同时,也存在挪动性和动摇性大、负序及谐波电流影响电能质量招致三相电压不均衡、波形畸变及电压闪变等问题需求处理。

1.电气化铁路概述1.1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原理与传统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运转的动力不是自带能源机车,而需牵引供电系统送电以提供动力。

铁路沿线有若干个牵引变电站,经降压器降压至27.5kV,再经过牵引网向电力机车供电,牵引变电站采用双线双变供电以保证供电的牢靠性,两路供电互为热备用。

机车普通为25kV单相工频交流电压,行驶在架空接触导线与钢轨之间。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变压器普通为单相,从电网两相受电。

牵引供电系统一次侧包括牵引变电站及接触网。

每个牵引变电站有两个供电臂,当牵引变电站停电时,两接触网臂便可经倒闸由相邻两牵引变电站供电。

1.2 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是电气化铁路的中心。

牵引变电所的主要任务是将由电力系统接入的三相高压电变为可供电力机车运用的单相交流电。

普通来说,牵引变电所内设备分为一次和二次设备,其中一次设备主要功用为完成电能的保送、变换、分配等,包括接触高压电气设备如母线、避雷器、互感器等;二次设备则请求智能化与集成化,构成牵引变电所系统,为变电所的远动控制提供可能。

牵引变电所接入国网侧为220kv或入110kv的三相交流电,将其转变为源将27.5kv的单相交流电电气列车运用。

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

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
12
四、接触网
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 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 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 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 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 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 输电线路。 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 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 成。 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一般根 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 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6
牵引供电系统
将电能从电力系统传送到电力机车的电力设备总称为 牵引供电系统。 P153
7
一、牵引供电方式
1.直接供电方式: 牵引变电所通过 接触网直接向动 车组供电,回流 经钢轨及大地直 接返回牵引变电 所
2.BT供电方式
在牵引供电 系统中加 装吸流变 压器和回 流线。
优点:电路简单、 设备少,施工方 便
缺点:空中产生强 大磁场,对邻近 的广播、信号造 成较大干扰
优点:增加回流 线减少了干扰
缺点:阻抗较大 ,造成很大的 能力浪费。
目前已很少使用
3.AT供电方 式
在牵引供电 系统中并 联自耦变 压器
优点:有效减弱 接触网的电磁 干扰;又能适 应高速、大功 率的电力机车 运行
AT供电方式与BT 供电方式相比 较
16.7Hz,
2.工频单相交流制: 50Hz,60Hz---单相 ,主要用于大运量、 重载的铁路运输,额定电压为27.5kV,被广泛采用
3.三相交流制: 淘汰
4
现代电力牵引都以公用电网配电,实质上是取用经变换的单 相电。 在我国,矿山电力牵引、城市轨道交通都采用直流制,北京地 铁750V直流供电电压,上海地铁1500V直流电压; 干线电气化铁路都采用工频(50Hz),额定电压为27.5kV或 2×27.5kV的单相交流制。

劳动安全安全题库

劳动安全安全题库

一.选择1 电气化铁路由电力机车和()两大部分组成。

AA牵引供电系统 B牵引变电所 C接触网 D牵引网2 接触网正常工作电压为()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

CA 15B 20C 25D 303 新建电气化铁路在牵引供电设备送电前15天,建设单位应将送电日期通告()沿线路内外各有关单位。

AA铁路 B公路 C马路 D道路4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为()铁路。

DA 京沪B 沈大C 京广D 宝成5 电力机车在运行中如发生故障须上车顶检查维修时,()断电降弓,并按规定办妥停电手续,验电接地后,方准登顶作业。

BA 尽量B 必须C 最好D 应该6 电力机车与蒸汽、内燃机车相比较,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电力机车的优势?DA 功率大B 干净,环保C 操作简单D 体型小巧7 如接触网临时停电,在未办理停电接地之前,()登上机车或车辆的顶部进行作业。

AA 严禁B 允许C 应该D 可以8 接触网基本由()、吊弦、承力索、支撑定位装置、绝缘子、支柱等六部分组成。

BA 钢丝绳 B接触线 C馈电线 D 钢轨9 以下哪一项不是铁路职工的”四做到“内容?DA 班前充分休息B 工作精力集中C 正确着用护品D 认真瞭望进路10 世界上第一台电力机车和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首次展出是在()。

B A中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11 处理辅助电机故障时应使用()先行放电后,再进行作业。

BA接地线 B 绝缘导线 C 铜线钢丝绳12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从()年开始修建的。

CA 1949B 1953C 1958D 197513 高处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

CA 戴好绝缘手套B 穿好绝缘鞋C 系好安全带D 穿好防砸鞋14 电气设备分为()、备用(冷备用及热备用)、检修三种状态。

AA 运行B 试验C 停机D 待机15 将设备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的操作叫()作业。

CA 检修B 停机C 倒闸D 转换16 通过操作()、断路器以及挂、拆接地线将电气设备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使系统改变了运行方式。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位于四川省、甘肃省跟陕西省境内,从陕西省的宝鸡市到四川省的成都市,全长为668.198公里。

宝成铁路是在1952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的,在1958年6月宝成铁路开始进行电气化的改造,并在1975年的时候首先实现中国铁路电气化。

宝成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脉,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

这条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宝成铁路主要承担西南、西北两大地区间的物资交流,是全国铁路网的骨架,对于沿线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山岳铁路,1952年7月1954年1月分别在成都和宝鸡两段开工,1956年7月13日在黄沙河接轨,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

线路离宝鸡后进入秦岭山区,沿清姜河盘旋迂回,以长隧道通过秦岭垭口,沿嘉陵江南下抵广元,共16次跨越嘉陵江。

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

全线最长的是新会龙场隧道,长4245米。

宝成铁路建成后,由于坡度大、隧道多,进行了电气化改造。

第一期工程宝鸡至凤州段91公里电气化夜1961年完成。

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

这条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是沟通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

修建宝成铁路时在悬崖绝壁上架起了通往工地的栈道
1956年7月13日,宝成铁路全线接轨,工程人员互相庆贺。

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贺龙、聂荣臻参加通车典礼。

跨越崇山峻岭的宝成铁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