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突破全国卷课件

合集下载

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课件

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课件

关 键 能 力·突 破 要 点
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基础考点] 1.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和隔离法. (2)假设法:在不确定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 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 断该力是否存在.
例1 (2021年武汉质检)水上飞伞是一项锻炼勇气和毅力的水上娱乐
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
F2
不一
定比
玻璃
珠的重力大

F2 F1
=cos
θ<1,故
F2<F1,故 A、B 错误.由以上分析知,θ 略微减小时,sin θ 值减小,F1
增大;tan θ 值减小,F2 增大,故 C 错误,D 正确.
2.(2021年辽宁适应性考试)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
一质量为2m的匀质大球,大球和墙壁之间放置一质量为
律模拟变化
例4 (2019年全国卷Ⅰ)(多选)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
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
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
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
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考点3 动态平衡 [能力考点] 1.动态平衡:物体受力情况在缓慢变化,变化的每一刻物体都可 看作是受力平衡的状态.
2.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
步骤
(1)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解析法 (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3)三力平衡还可列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分析
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

高中物理高考 第2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高中物理高考 第2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 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 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选项C错误; 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 D错误.
例5 如图所示,小车内沿竖直方向的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条与竖直方向 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 × ) 2.轻绳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 3.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 )
方法技巧 提升关键能力
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
轻绳
轻杆
弹性绳
轻弹簧
图示
受外力作用时
拉伸形变、压缩
拉伸形变、压缩
拉伸形变
拉伸形变
判断 正误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 ) 2.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 )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 ) 4.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5.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 )
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专题强化二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专题强化二

4
盘查拓展点
生活中平衡问题的实例分析 力的平衡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解答的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物 理模型,选择合适的的解题方法,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典例】 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 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 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最大静摩擦力Ffm由Ffm=μFN(F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 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 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 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 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 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 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 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站在木板上用力F 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若水平面光滑,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箱子,能使长木板在水平面上 滑动
√A.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f,方向向左
B.A和B保持静止,C匀速运动
√C.A保持静止,B和C一起匀速运动 √D.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F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支持力小于(M+m)g
Ff
mg
2
命题点二
动态平衡问题
1.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力 为零 ,即 F合=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 衡问题,则平衡条件是 Fx合=0,Fy合=0 . (3)常用推论: ①二力平衡:二力等大反向. ②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③多力平衡: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0张PPT)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0张PPT)
答案 CD
1.碰撞: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2.碰撞的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_______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考点2 碰撞问题
远大于
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
弹性碰撞
守恒
_______
非完全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答案 D
考向3 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多次碰撞问题【典例6】 (多选)(2022·全国卷Ⅱ)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考向1 碰撞的可能性【典例4】 (多选)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6 kg·m/s,B球的动量是4 kg·m/s,已知mA=1 kg,mB=2 kg,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A.vA'=3 m/s vB'=3.5 m/s B.vA'=2 m/s vB'=4 m/sC.vA'=5 m/s vB'=2.5 m/s D.vA'=-3 m/s vB'=6.5 m/s

202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202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题型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问题特点
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从 临界 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能够“恰好出现”或“恰 问题 好不出现”。在问题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
“恰好”等语言叙述 极值 一般是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问 问题 题
2.突破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
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用二次函数、讨论分析、三角 解析法
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 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 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对点练1】 (2020·泰安市一轮检测)如图,小球C置于B物体 的光滑半球形凹槽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 态。现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B对A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B对A的压力不变
B.B对A的作用力逐渐变小
√D.C对B的压力不变
解析:对BC整体分析,受力情况为:重力mg、斜面A的支持力 N和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N=mgcos θ,f=mgsin θ,缓慢 减小木板的倾角θ,N增大,f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 的摩擦力逐渐减少,B对A的压力逐渐增大;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A对B的作用力与B和C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对B 的作用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的作用力不变,故 A、B、C错误; 由于半球形凹槽光滑,小球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由平 衡条件可知,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保持不变,则C对B的压 力也保持不变,故D正确。

2019届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

2019届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
1 N 的力,以 O 为作用点,在图 (a)中画出力 F1、F2 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 们的合力 F 合;
②F 合的大小为________N,F 合与拉力 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________. 若 F 合与拉力 F 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 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2018·内蒙古集宁一中月考)在“探究力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首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 套,在保证弹簧秤与木板平行的条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长橡 皮条,使结点到达 O 点,用铅笔记下 O 点位置及两细绳的 方向,如图中的 OA、OB 方向,读出两弹簧秤的示数 FOA =2.7 N、FOB=3.3 N.
对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考查 1.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 O 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 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 和 F2 的图示,并 以 F1 和 F2 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 过 O 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 F 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 O 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 骤 4 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的图示. (3)比较 F 与 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 行四边形定则.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应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 F1、F2 与另外一个力 F′产生相同的效果, 看 F1、F2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 F 与 F′在实验误差 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C.将图甲中钩码取下一个,并将细线用一光滑铁钉 B(可随 时固定)支开,在另一细线上挂上弹簧测力计,使两细线成 一定角度,拉弹簧测力计,如图乙所示,图中 α、β 可测定, 当ccooss αβ=34时,橡皮筋正好位于竖直方向且橡皮筋与细线结 点的位置与步骤 B 中结点的位置 O 重合,此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应为__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 g=10 m/s2).

2015届高考一轮热点突破ppt课件:求解平衡问题的八种方法(47页)

2015届高考一轮热点突破ppt课件:求解平衡问题的八种方法(47页)
第二章 相互作用
)
第18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解析】 当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 果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通 过前两个力作用线的相交点,把O1A和O2B延长相交于O点, 则重心C一定在过O点的竖直线上,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 1 1 知:BO= AB=1 m,BC= BO=0.5 m,故重心应在距B端 2 2 0.5 m处.A项正确.
第二章 相互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4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5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解析】
对小球受力的分析如图所示,由于木板缓慢转
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N1的方向保持不变,N2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逐渐减小,由图解法可得 N1 逐渐减小,木板对球的支持力 N2′也在逐渐减小,又由牛顿第三定律N2′=N2,所以B正确.
【答案】
B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6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四、三力汇交原理
物体受三个共面非平行外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 用线(或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点.
分解待求力.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 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例证 2】
( 多选 ) 质量为 m 的木块在推力 F作用下,在水
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

高考物理重点专题讲解及突破02 相互作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重点专题讲解及突破02 相互作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2020-2021年高考物理重点专题讲解与突破02:相互作用超重点1:共点力平衡问题1.解决平衡问题的根本思路(1)审读题目信息→弄清问题情景、题设条件和要求.(2)选取研究对象→确定选用整体法或隔离法.(3)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画受力示意图.(4)制定解题策略→合成法、分解法、图解法等.(5)进展相应处理→合成、分解某些力或作平行四边形.(6)列平衡方程→F合=0.(7)分析、求解→应用数学知识.2.处理平衡问题的四点说明(1)物体受三力平衡时,利用力的效果分解法或合成法比拟简单.(2)物体受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3)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且三力构成普通三角形,可考虑使用相似三角形法.(4)对于状态“缓慢〞变化类的动态平衡问题常用图解法.[典例1] (多项选择)(2016·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假设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如此( )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答案】BD真题点评:(1)此题属于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考查了研究对象确实定,物体的受力分析等根本技能,采用了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等根本方法.(2)高考对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考查常设置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类,对静态平衡主要考查合成法、分解法的应用,而动态平衡的考查侧重于解析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的应用.【解析】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大小F T1等于物块a 的重力G a ,C 项错误;以O ′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F T1恒定,夹角θ不变,由平衡条件知,绳OO ′的张力F T2恒定不变,A 项错误;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如此F N +F T1cos θ+F sin α-G b =0 F f +F T1sin θ-F cos α=0F N 、F f 均随F 的变化而变化,故B 、D 项正确.拓展1 合成、分解法解静态平衡问题1.如下列图,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 1的重物,另一端与另一轻质细绳相连于c 点,ac =l2,c 点悬挂质量为m 2的重物,平衡时ac 正好水平,此时质量为m 1的重物上外表正好与ac 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到b 点的距离为l ,到a 点的距离为54l ,如此两重物的质量的比值m 1m 2为(可用不同方法求解)( )A.52 B .2 C.54 D.35【答案】C【解析】方法一:合成法因c 点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均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将力F 与F 1合成,如此sin θ=F 2F 1=m 2gm 1g,而sin θ=l l 2+3l 42=45,所以m 1m 2=54,选项C 正确.方法二:分解法因c 点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在F 、F 1方向上分解F 2,如图乙所示,如此同样有sin θ=m 2g m 1g ,所以m 1m 2=54,选项C 正确. 方法三:正交分解法将倾斜绳拉力F 1=m 1g 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如图丙所示,如此m 1g sin θ=m 2g ,同样可得m 1m 2=54,选项C 正确.拓展2 图解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2.(多项选择)(2017·高考全国卷Ⅰ)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D【解析】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重物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可利用平衡条件或力的分解画出动态图分析.将重物的重力沿两绳方向分解,画出分解的动态图如下列图.在三角形中,根据正弦定理有Gsin γ1=F OM 1sin β1=F MN 1sin θ1,由题意可知F MN 的反方向与F OM 的夹角γ=180°-α不变,因sin β(β为F MN 与G 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故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当β=90°时,OM 上的张力最大,因sin θ(θ为F OM 与G 的夹角)逐渐增大,故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选项A 、D 正确,B 、C 错误.拓展3 解析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3.如下列图,小船被绳索牵引着匀速靠岸,假设水的阻力不变,如此( )A .绳子张力不变B .绳子张力不断减小C .船所受浮力不变D .船所受浮力不断减小 【答案】D【解析】对小船进展受力分析,如图,因为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船处于平衡状态,设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如此有F cos θ=F 阻① F sin θ+F 浮=mg ②船在匀速靠岸的过程中,阻力不变,船的重力不变,θ增大,如此cos θ减小,sin θ增大,根据①式知,绳子的张力增大,再由②式知,船所受浮力减小,故D 正确. 拓展4 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4.如下列图是一个简易起吊设施的示意图,AC 是质量不计的撑杆,A 端与竖直墙用铰链连接,一滑轮固定在A 点正上方,C 端吊一重物.现施加一拉力F 缓慢将重物P 向上拉,在AC 杆达到竖直前( )A .BC 绳中的拉力F T 越来越大B .BC 绳中的拉力F T 越来越小 C .AC 杆中的支撑力F N 越来越大D .AC 杆中的支撑力F N 越来越小 【答案】B【解析】作出C 点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列图,由图可知力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ABC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F T BC =F N AC =G AB ,解得BC 绳中的拉力为F T =G BCAB,AC杆中的支撑力为F N =G ACAB.由于重物P 向上运动时,AB 、AC 不变,BC 变小,故F T 减小,F N 不变.选项B 正确.1.合力的大小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 1-F 2|≤F 合≤F 1+F 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超重点2:力的合成和分解(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最大值: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 1+F 2+F 3.②最小值: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如此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如此合力的最小值为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大小之和.2.共点力合成的方法 (1)作图法.(2)计算法.F =F 21+F 22F =2F 1cosθ2F =F 1=F 2 3.力的分解问题选取原如此(1)选用哪一种方法进展力的分解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下的力时,常按实际效果进展分解.(2)当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或物体所受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4.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的几种情形实例分解思路拉力F 可分解为水平分力F 1=F cos α和竖直分力F 2=F sin α重力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F 1=mg sin α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 2=mg cos α重力分解为使球压紧挡板的分力F 1=mg tan α和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F 2=mgcos α重力分解为使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F 1=mg tan α和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F 2=mgcos α小球重力分解为使物体拉紧AO 线的分力F 2和使物体拉紧BO 线的分力F 1,大小都为F 1=F 2=mg2sin α[典例] 如下列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 1的重物.在绳上距a 端l2的c 点有一固定绳圈.假设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 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如此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m 1m 2为( )A. 5 B .2 C.52D. 2思路点拨:解此题要抓住以下三点: (1)绳子上的拉力一定沿绳.(2)“光滑钉子b 〞,说明bc 段绳子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m 1g . (3)依据“ac 段正好水平〞画出受力分析图. 【答案】C[规律总结] 关于力的分解的两点说明(1)在实际问题中进展力的分解时,有实际意义的分解方法是按力的作用效果进展分解,其他的分解方法都是为解题方便而设的.(2)力的正交分解是在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时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分解的目的是更方便地求合力,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解析】方法一:力的效果分解法钩码的拉力F等于钩码重力m2g,将F沿ac和bc方向分解,两个分力分别为F a、F b,如图甲所示,其中F b=m1g,由几何关系可得cos θ=FF b =m2gm1g,又由几何关系得cos θ=ll2+l22,联立解得m1 m2=52.方法二:正交分解法绳圈受到F a、F b、F三个力作用,如图乙所示,将F b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m1g cos θ=m2g;由几何关系得cos θ=ll2+l22,联立解得m1m2=52.模型1 “动杆〞和“定杆〞模型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可以沿着杆,也可以不沿杆,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是动杆还是定杆.(1)假设轻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如此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假设C为转轴,如此轻杆在缓慢转动中,弹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2)假设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如此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图乙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弹力的方向不沿杆的方向.模型2 “活结〞和“死结〞模型(1)当绳绕过滑轮或挂钩时,由于滑轮或挂钩对绳无摩擦,因此绳上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即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例如图乙中,两段绳中的拉力F1=F2=mg.(2)假设结点不是滑轮,是称为“死结〞的结点,如此两侧绳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例如图甲中,B点固定,B点下面绳中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mg,而B点上侧绳AB中的拉力随杆的转动而变化.[典例4] 如下列图,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ACB =30°,g取10 m/s2,求:(1)轻绳AC段的张力F AC的大小;(2)横梁BC对C端的支持力的大小与方向.[思路点拨] (1)绕过滑轮的绳为“活结〞,两段绳子拉力相等.(2)横梁固定在墙内为“定杆〞,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答案】(1)100 N(2)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解析】物体M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判断,与物体相连的轻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取C 点为研究对象,进展受力分析,如下列图.(1)图中轻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AC段的拉力大小为:F AC=F CD=Mg=10×10 N=100 N(2)由几何关系得:F C=F AC=Mg=100 N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1.[“活结〞“死结〞模型] (多项选择)(2017·高考某某卷)如下列图,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假设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如此衣架悬挂点右移【答案】AB【解析】此题考查物体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衣架挂钩为“活结〞模型,oa、ob为一根绳,两端拉力相等,设绳aob长为L,M、N的水平距离为d,bo延长线交M于a′,由几何知识知a′o=ao,sin θ=d L ,由平衡条件有2F cos θ=mg,如此F=mg2cos θ,当b上移到b′时,d、L不变,θ不变,故F不变,选项A正确,C错误.将杆N向右移一些,L不变,d变大,θ变大,cos θ变小,如此F变大,选项B正确.只改变m,其他条件不变,如此sin θ不变,θ不变,衣架悬挂点不变,选项D错误.2.[“定杆〞“动杆〞模型] (多项选择)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是这类结构的简化模型.图中轻杆OB可以绕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OA和杆OB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悬挂物的重力为G,∠ABO=90°,AB>OB,在某次产品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中保持A、B两点不动,只缓慢改变钢索OA的长度,如此关于钢索OA的拉力F1和杆OB上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从图示位置开始缩短钢索OA,钢索OA的拉力F1先减小后增大B.从图示位置开始缩短钢索OA,杆OB上的支持力F2不变C.从图示位置开始伸长钢索OA,钢索OA的拉力F1增大D.从图示位置开始伸长钢索OA,杆OB上的支持力F2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C【解析】设钢索OA的长度为L,杆OB的长度为R,A、B两点间的距离为H,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知,GAB=F1AO=F2BO,所以从题图所示位置开始缩短钢索OA,钢索OA的拉力F1减小,杆OB上的支持力F2不变,即选项B 正确,A 错误;从题图所示位置开始伸长钢索OA ,钢索OA 的拉力F 1增大,杆OB 上的支持力F 2不变,即选项C 正确,D 错误.一、单项选择题 1.如下列图,不计重力的轻杆OP 能以点O 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 端用轻绳PB 挂一重物,另用一根轻绳通过光滑定滑轮系住P 端。

2019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2章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课件

2019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2章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课件

解析:结点 O 处电灯的重力产生了两个 效果,一是沿 OA 向下 的拉紧 AO 的分力 F1, 二是沿 BO 向左的拉紧 BO 绳的分力 F2,画出 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 F1=sinG45°=10 2 N,F2 =tanG45°=10 N,故 FA=F1=10 2 N, FB=F2=10 N,故 A、D 正确。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知识梳理 自我珍断 考点一 力的合成方法及重要结论 考点二 力分解的两种常用方法 考点三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实例分析 核心素养 “死结”和“活结”模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力的合成和分解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如果一个力 产生的效果 跟几个 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 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 ,原来那几个 力叫做 分力 。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 的关系。 2.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 同一点 ,或作用线的 延长线 交于一点的力如下图所示均是共点力。
可能与分力大小相等,故 B 正确,
C.合力的大小不可能小于每一个分力 C、D 错误。
的大小
D.合力的大小一定比一个分力大,比
另一个分力小
考点二 力分解的两种常用方法
2.(2018·江苏南通如皋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为 80 N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 面上,当用一个 F=20 N 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 ) A.60 N,方向竖直向下 B.100 N,方向竖直向上 C.0 D.80 N,方向竖直向下
核心素养 “死结”和“活结”模型
[即学即练] 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
与轻杆,A 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 A 点 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 端 吊一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 B 端, 用拉力 F 将 B 端缓慢上拉,在 AB 杆达 到竖直前( ) A.绳子拉力不变 B.绳子拉力减小 C.AB 杆受力增大 D.AB 杆受力不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新人教版
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
(2)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画出弹簧弹力 F与弹簧长度L的F-L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5.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 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 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 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6.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 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 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 量,以免增大误差。
[考点对练]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 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 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 度。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在图坐标纸中描 点,请作出F-L图线。
3.实验器材 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笔、重 垂线、坐标纸等。
4.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 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固 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即弹簧的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求出 弹簧的伸长量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 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重力弹力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重力弹力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2021/12/13
第九页,共四十页。
判一判|——易混易错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 (5)F=kx 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 ) (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 ) (8)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 )
3.方向:总是 ___竖_直__向__下____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 ____质__量______分布和 _____形_状_____有关.
2021/12/13
第六页,共四十页。
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____形__状_(_x_ín_g_z_hu或àn) _____体__积__(t_ǐj_ī)_的变化叫形变.
2021/12/13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板块 考点突破 二
记要点、练高分、考点通 关
2021/12/13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考点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自主练透
|记要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多用来
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反 思 总 结 |
杆弹力的“按需提供”
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来确定,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
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
2021/12/13

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节

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节

思考感悟
1. 性质相同的力效果一定相同吗?
提示: 性质相同的力, 效果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效果相同的力, 性质可以
相同, 也可以不同.
栏目 导引
第2章
力与相互作用
共点力的平衡
二、重力
地球 1. 产生: 由于________的吸引而使
物体受到的力.
2. 大小: G=mg. 竖直向下 3. 方向: 总是___________.
4. 重心 (1)定义: 为了研究方便认为各部分 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的点.
栏目 导引
第2章
力与相互作用
共点力的平衡
(2)位置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 几何中心 其____________. ②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 悬挂法 均匀的物体, 重心可用__________确 体的接
触面垂直, 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即弹
力一定沿OB方向, 选项B正确.
栏目 导引
第2章
力与相互作用
共点力的平衡
二、怎样正确理解摩擦力 1.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中“相 对”的含义 物体A受B的摩擦力作用, A相对B运 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其中的“相 对”意指以B为参考系判断A的运动
栏目 导引
第2章
力与相互作用
共点力的平衡
(2)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时, 作出的 有向线段 表示物体受到某一力的___________.
4. 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的力, 如
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场力、分子力、核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2章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粤冀渝湘)适用) 第2章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粤冀渝湘)适用) 第2章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 根据本实验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E. 在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 一位置O.
例2 (2018·天津卷·9(2))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 (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B_C_.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
(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 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图所 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B___.
解析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测力计读数应尽可能大一些,标注细绳方向的 两点离结点应尽可能远一些,标度应尽可能小一些,故选B.
4.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 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 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拉力F′的图示.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2
解析 两力均为4 N,且相互垂直,则其合力大小为F=4 2 N>5 N,超 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弹簧测力计无法测出物体所受的合力,故 不能使用量程为0~5 N的弹簧测力计.
12
2.(2017·全国卷Ⅲ·22)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22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

22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
A.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
B.仅将D端缓慢沿杆向上移,细线上拉力变小
C.仅将E端缓慢沿杆向左移,细线上拉力增大
D.仅将D端缓慢沿杆向下移,滑轮C接触到杆OA之前,不可能出现DC段细线水平的情况
3.(2023天津一中质检)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的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1固定在 点,光滑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 向左移动少许,而物体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①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
②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的直线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这样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变为 ;
③尽量不分解未知力。
【最新高考题精练】
1.(2023年1月浙江选考·2)如图所示,轻质网兜兜住重力为G的足球,用轻绳挂于光滑竖直墙壁上的A点,轻绳的拉力为 ,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为 ,则()
(2)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方法归纳】
1.力的效果分解法
(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把力按实际效果分解的一般思路
2.力的正交分解法
把力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做力的正交分解。
A.2 N≤F≤14 N
B.2 N≤F≤10 N
C.两力大小分别为2 N、8 N
D.两力大小分别为6 N、8 N
12.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高中物理高考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2章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中物理高考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2章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l
√B.dF
l
d
C.2dF
D.2lF
图8
45
解析 斧头劈木柴时,设两侧面推压木柴的力分别为 F1、F2 且 F1=F2, 利用几何三角形与力的三角形相似有 Fd=Fl1=Fl2,得推压木柴的力 F1= F2=dl F,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
45
5.(正交分解的应用)如图9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
图7所示),当对磨石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为F的推力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向
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F-mg)cos θ
B.(F-mg)sin θ
C.μ(F-mg)cos θ
D.μ(F-mg)tan θ
图7
解析 磨石受重力、推力、斜壁的弹力及摩擦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由图可知,F一定大于重力mg;先将重力及向上的推力合成后,将二者 的合力沿垂直于斜壁方向及平行于斜壁方向分解,则在沿斜壁方向上有 Ff=(F-mg)cos θ,在垂直斜壁方向上有FN=(F-mg)sin θ,则Ff=μ(F- mg)sin θ,故A正确.
123
02
考点二 力的分解的两种常用方法
基础回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_三__角__ __形__定则. 2.分解方法: (1)按力产生的 效果 分解; (2)正交分解. 如图5,将结点O受力进行分解.
图5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 方向的物理量,叠加时遵循 平行四边形 定则, 如速度、力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的物理量,求和时按 代数 法则相加,如路 程、速率等.
和β.若α=70°,则β等于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器材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

突破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1]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刻度尺(2)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3)200 (4)CBDAEFG[由题引知·要点谨记]1.实验器材的选用[对应第1题]弹簧的伸长量应由刻度尺测出。

2.实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对应第(2)题](1)应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l0;然后测出悬挂钩码后弹簧的长度l,则x=l-l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一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那几个力叫做.(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的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或作用线的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和.如图甲所示.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乙所示.4.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2)遵循原则:定则或定则.(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分解;②正交分解.答案:1.(1)产生的效果合力分力(2)等效替代 2.同一点延长线 3.(1)合力(2)①共点力大小方向②首尾相接4.(1)分力(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3)效果知识点二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的量,相加时遵从.2.标量:只有大小,方向的量,求和时按相加.答案:1.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 2.没有代数法则(1)合力及其分力均为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力.( )(2)合力及其分力可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3)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4)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5)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其分力大.( )(6)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答案:(1)√(2)×(3)√(4)√(5)×(6)√考点共点力的合成1.合成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3.重要结论(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2)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4.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考向1 作图法的应用[典例1]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 1、F 2、F 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 1+F 2+F 3,方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 3,方向与F 3同向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 3,方向与F 3同向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合力大小[解析] 先以力F 1和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合力与F 3共线,大小F 12=2F 3,如图所示,合力F 12再与第三个力F 3合成求合力F 合.可见F 合=3F 3.[答案] B考向2 计算法的应用[典例2] (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kLB.2kLC.32kL D.152kL [解析] 发射弹丸瞬间两橡皮条间的夹角为2θ,则sin θ=L22L =14,cos θ=1-sin 2θ=154.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F 合=2F cos θ.F =kx =kL ,故F 合=2kL ·154=152kL ,D 正确.[答案] D考向3 合力范围的确定[典例3] (多选)一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现将水平面内的三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 N、2 N、3 N.下列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2 NB.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4 NC.物体可能仍保持静止D.物体一定被拉动[解析] 两个2 N的力的合力范围为0~4 N,然后与 3 N 的力合成,则三力的合力范围为0~7 N,由于最大静摩擦力为5 N,因此可判定A、B、C正确,D错误.[答案] ABC[变式1] (多选)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现保持两力之间的夹角θ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当0°<θ<90°时,合力F一定减小答案:BC 解析:设有两个共点力F1、F2,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0°<θ≤90°时,合力随着其中一个力的增大而增大,如图甲所示,选项D错误.(2)当θ>90°时,若F2增大,其合力先变小,后又逐渐增大,如图乙所示.所以选项A 错误,选项B、C正确.1.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时,其合力也一定.2.作图法求合力,需严格用同一标度作出力的图示,作出规范的平行四边形.3.计算法求合力,只需作出力的示意图,对平行四边形的作图要求也不太严格,重点是利用数学方法求解.考点力的分解1.按力的效果分解(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再根据两个分力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相似等)求出两分力的大小.2.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两个力的合力唯一确定,但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不一定唯一确定,即已知一条确定的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如果没有条件限制,一个已知力可以有无数对分力,若要得到确定的解,则必须给出一些附加条件:(1)已知合力和两个不平行分力的方向,可以唯一地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对力F进行分解,其解是唯一的.(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分解也是唯一的.(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力F进行分解,如图所示,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①F2<F sin θ时无解;②F2=F sin θ或F2≥F时有一组解;③F sin θ<F2<F时有两组解.考向1 按力的效果分解[典例4] 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B为固定铰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墙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及滑块C的重力不计,图中a=0.5 m,b=0.05 m,则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的比值为( )A.4B.5C.10D.1[解析] 按力F的作用效果沿AC、AB杆方向分解为图甲所示的F1、F2,则F1=F2=F2cos θ,由几何知识得tan θ=ab=10,再按F 1的作用效果将F 1沿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下分解为图乙所示的F 3、F 4,则F 4=F 1sin θ,联立得F 4=5F ,即物体D 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 的比值为5,B 正确.[答案] B[变式2]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用光滑挡板A 、B 挡住,挡板A 沿竖直方向,挡板B 垂直于斜面,则两挡板受到小球压力的大小之比为 ,斜面受到两小球压力的大小之比为 .答案:1cos θ 1cos 2θ解析:根据两球所处的状态,正确地进行力的作用效果分析,作力的平行四边形,力的计算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边角计算,从而求出压力之比.球1所受的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第一,使物体欲沿水平方向推开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甲所示,由此得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F 1 =G tan θ,F 2=Gcos θ.球2所受重力G 有两个作用效果:第一,使物体垂直挤压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F 3=G sin θ,F 4=G cos θ.所以挡板A 、B 所受压力之比为F 1F 3=1cos θ,斜面所受两个小球的压力之比为F 2F 4=1cos 2 θ.考向2 力的分解的唯一性和多解性[典例5] (多选)已知力F ,且它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 2的大小为33F ,方向未知,则F 1的大小可能是( ) A.3F 3 B.3F 2C.23F3D.3F[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因为33F >F2,从图上可以看出,F 1有两个解,由直角三角形OAD 可知:F OA =F 2-⎝ ⎛⎭⎪⎫F 22=32F .由直角三角形ABD 得:F AB =F 22-⎝ ⎛⎭⎪⎫F 22=36F .由图的对称性可知:F AC =F AB =36F ,则分力F 1=32F -36F =33F ;F ′1=32F +36F =233F . [答案] AC[变式3] (2017·河北唐山模拟)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3mgB.32mgC.12mg D.33mg 答案:C 解析:将小球的重力分解如图所示,其中一个分力等于施加的力的大小.当施加的力与OA 垂直时最小,F min =mg sin 30°=12mg ,C 正确.(1)力的分解问题选取原则①选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力的分解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下的力时,常利用三角形法或按实际效果进行分解,若这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可选用正交分解法.②当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时,常用正交分解法.(2)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考点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正交分解法的基本步骤(1)建立平面坐标系:正交的两个方向可以任意选取,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但如果选择合理,则解题较为方便.选取正交方向的一般原则:①使尽量多的矢量落在坐标轴上;②平行和垂直于接触面;③平行和垂直于运动方向.(2)分别将各力沿正交的两个方向(x轴和y轴)分解,如图所示.(3)求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的合力F x和F y,则有F x=F1x+F2x+F3x+…,F y=F1y+F2y +F3y+….3.结论(1)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F x=0,F y=0.(2)如果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F x=ma,F y=0;如果物体在y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 x=0,F y=ma.[典例6]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多选)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绳OO ′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解题指导] 以O ′点为研究对象,由三力平衡分析绳OO ′的张力变化情况;以物块b 为研究对象,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分析物块b 所受支持力及与桌面间摩擦力的变化情况.[解析]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大小T 1等于物块a 的重力G a ,C 项错误;以O ′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T 1恒定,夹角θ不变,由平衡条件知,绳OO ′的张力T 2恒定不变,A 项错误;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则F N +T 1cos θ+F sin α-G b =0 f +T 1sin θ-F cos α=0F N 、f 均随F 的变化而变化,故B 、D 项正确.[答案] BD[变式4] (2017·河北衡水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F 1F 2为( )A.cos θ+μsin θB.cos θ-μsin θC.1+μtan θD.1-μtan θ答案:B 解析:第一次推力F 1=mg sin θ+μmg cos θ,由F 2cos θ=mg sin θ+μ(mg cosθ+F2sin θ),解得第二次推力F2=mg sin θ+μmg cos θcos θ-μsin θ,两次的推力之比F1F2=cos θ-μsin θ,选项B正确.正交分解法的适用原则正交分解法是分析力或其他矢量问题的常用方法,往往适用于下列情况:(1)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的情况.(2)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的情况.(3)只分析物体某一方向的运动情况时,需要把不沿该方向的力正交分解,然后分析该方向上的受力情况.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间的夹角的关系是( )A.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0°≤θ≤180°)的增大而增大B.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0°≤θ≤180°)的增大而减小C.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力的夹角无关D.当两个力的夹角为90°时合力最大答案:B 解析:当两分力大小一定时,两分力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2.[力的合成]如图所示,由F1、F2、F3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F1<F2<F3.根据力的合成,下列四个图中三个力F1、F2、F3的合力最大的是( )答案:A 解析:由三角形定则,A中F1、F2的合力大小为F3,方向与F3相同,再与F3合成合力为2F3;B中合力为0;C中F3、F2的合力为F1,三个力的合力为2F1;D中的合力为2F2;其中最大的合力为2F3,故A正确.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F2,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1逐渐变小B.F 1逐渐变大C.F 2先变小后变大D.F 2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滑轮两边绳的拉力均为F 1,设动滑轮两边绳的夹角为θ,对动滑轮有2F 1cos θ2=mg ,当重物上升时,θ2变大,cos θ2变小,F 1变大;对该同学,有F ′2+F 1=Mg ,而F 1变大,Mg 不变,则F ′2变小,即对地面的压力F 2变小.综上可知,B 正确.4.[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 N ,则( )A.F 1的大小是唯一的B.F 2的方向是唯一的C.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 2可取任意方向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由F 1、F 2和F 的矢量三角形并结合几何关系可以看出:当F 2=F 20=25 N 时,F 1的大小是唯一的,F 2的方向也是唯一的.因F 2=30 N>F 20=25 N ,所以F 1的大小有两个,即F ′1和F ″1,F 2的方向也有两个,即F ′2的方向和F ″2的方向,故C 正确.5.[正交分解法的应用](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μmgB.μ(mg +F sin θ)C.μ(mg -F sin θ)D.F cos θ答案:BD 解析: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 、推力F 、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沿水平方向建立x 轴,将F 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 ),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x 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 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F cos θ=F f ,F N =mg +F sin θ,又由于F f =μF N ,所以F f =μ(mg +F sin θ).故B 、D 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可能受到 3 个或 4 个作用力 B.斜面对木块 B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A 对 B 的摩擦力可能为 0 D.A、B 整体可能受三个力
10
解析:选 BD.对 A、B 整体,一定受到重力 G、斜面支持力 FN、水平力 F,如图甲,这三个力可使整体平衡,因此斜面 对整体的静摩擦力可能为 0,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 面向下,B、D 项正确;对木块 A,受力如图乙,水平方向 受平衡力,因此一定有静摩擦力 FfA 与水平力 F 平衡,C 项 错误;对木块 B,受力如图丙,其中摩擦力 Ff 可能为 0,因 此 B 可能受 4 个或 5 个作用力,A 项错误.
2
【典题例证】 (18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的 物体甲通过 3 段轻绳悬挂,3 段轻绳的 结点为 O,轻绳 OB 水平且 B 端与站在 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2 的人相连,轻绳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 态.(已知 sin 37°=0.6,cos 37°=0.8,g 取 10 m/s2.设最大 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1
2.(多选)(2017·湖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 A、B 两球质量均为 m,固定在轻弹簧的 两端,分别用细绳悬于 O 点,其中球 A 处 在光滑竖直墙面和光滑水平墙面的交界 处,已知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OAB 恰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 A.球 A 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弹簧对球 A 的弹力大于对球 B 的弹力 C.绳 OB 对球 B 的拉力大小一定等于 mg D.绳 OA 对球 A 的拉力大小等于或小于 1.5mg
(3)当甲的质量增大到人刚要滑动时,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 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1 分)
7
当人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Ffm=μm2g(1 分) 由平衡条件得 FOBm=Ffm(1 分) 又 FOBm=34m1mg(1 分)
联立得 m1m=4F3OgBm=4μ3mg2g=24 kg(1 分)
14
解析:选 AD.A、B 之间的弹力方向沿 A、 B的弹力 F1、A 对 B 的弹力 F2,根据共点力平衡 条件有,F2cos α=GB,F2sin α=F1,解得 F1=GBtan α,F2 =coGsBα.若将 A 向右移动稍许,α 变大,可见 F1、F2 都变大, B 错误,D 正确.以 A 和 B 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F=F1=GBtan α,则 F 随 α 的增大而变大.地面对 A 的支持力始终等于 A、 B 的总重力,是不变的,A 正确,C 错误.
3
(1)轻绳 OA、OB 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质量 m2=60 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3,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 m1 最大 不能超过多少?
4
[解析] (1)以结点 O 为研究对象,如图 1,沿水平方向和竖直 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 FOA 分解,由平衡条件有
13
3.(多选)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4圆 周的柱状物体 A,A 与墙面之间放一光 滑的圆柱形物体 B.对 A 施加一水平向左 的力 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 A 的位置向右移动稍许, 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 ) A.水平外力 F 增大 B.墙对 B 的作用力减小 C.地面对 A 的支持力减小 D.B 对 A 的作用力增大
12
解析:选 ACD.对球 B 受力分析,据共点力平衡可知弹簧和 绳对球 B 的作用力大小均为 mg,选项 C 正确.对同一弹簧 而言,产生的弹力处处相等,故弹簧对球 A 的弹力等于对球 B 的弹力,选项 B 错误.对球 A 分析可知,一定受重力、弹 簧的弹力、墙面的支持力作用,可能受地面的支持力和绳的 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也可能有一个为 0,当地面 对球 A 的支持力为 0 时,绳上的拉力最大,等于重力和弹簧 竖直方向的分力之和,即 1.5mg,故选项 A、D 正确.
FOB=FOAsin θ(2 分)
5
FOAcos θ=m1g(2 分) 联立得 FOA=cmos1gθ=54m1g(2 分) FOB=m1gtan θ=34m1g(2 分) 故轻绳 OA、OB 受到的拉力分别为54m1g、34m1g.(1 分)
6
(2)人在水平方向受到 OB 绳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受 力如图 2 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f=FOB=34m1g,方向水平 向左.(3 分)
15
4.如图所示,3 根轻绳悬挂着两个质
量相同的小球并保持静止,绳 AD 与
AC 垂直.现对 B 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
的力 F,使 B 缓慢移动到图中虚线位
置,此过程中 AD、AC 两绳张力 TAC、TAD 的变化情况是( )
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物理问题是高考物理中常用 的方法之一.近几年全国卷高考题中重复着重的进行了命题 考查.2016 年全国卷乙 19 题、24 题均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 静态平衡中整体、隔离法的应用;全国卷甲 14 题考查了动态 平衡中整体、隔离法的应用;其他年份也做了重点考查.
1
【重难解读】 共点力平衡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命题考查: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静态平衡问题:力的合成法或分解法 结合整体隔离的研究思路进行求解. (2)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解析法、图解法和相似三 角形法均可在不同情况下求解问题. (3)共点力平衡下的临界和极值问题等.
即物体甲的质量 m1 最大不能超过 24 kg.(1 分)
[答案]
5 (1)4m1g
3 4m1g
3 (2)4m1g
水平向左
(3)24 kg
8
解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9
【突破训练】 1.(多选)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 A、B 两木块,木 块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 F 作用于木块 A,使木 块 A、B 保持静止,且 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