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DS800-G25磁盘阵列用户手册V1.1

曙光DS800-G25磁盘阵列用户手册V1.1
曙光DS800-G25磁盘阵列用户手册V1.1

DS800-G25

用户手册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

声明

本手册的用途在于帮助您正确地使用曙光公司服务器产品(以下称“本产品”),在安装和第一次使用本产品前,请您务必先仔细阅读随机配送的所有资料,特别是本手册中所提及的注意事项。这会有助于您更好和安全地使用本产品。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日后参阅。

本手册的描述并不代表对本产品规格和软硬件配置的任何说明。有关本产品的实际规格和配置,请查阅相关协议、装箱单、产品规格配置描述文件,或向产品的销售商咨询。

如您不正确地或未按本手册的指示和要求安装、使用或保管本产品,或让非曙光公司授权的技术人员修理、变更本产品,曙光公司将不对由此导致的损害承担任何责任。

本手册中所提供照片、图形、图表和插图,仅用于解释和说明目的,可能与实际产品有些差别,另外,产品实际规格和配置可能会根据需要不时变更,因此与本手册内容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本手册中所提及的非曙光公司网站信息,是为了方便起见而提供,此类网站中的信息不是曙光公司产品资料的一部分,也不是曙光公司服务的一部分,曙光公司对这些网站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不做任何保证。使用此类网站带来的风险将由您自行承担。

本手册不用于表明曙光公司对其产品和服务做了任何保证,无论是明示的还是默示的,包括(但不限于)本手册中推荐使用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适销性和适合某特定用途的保证。对本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保证和保修承诺,应按可适用的协议或产品标准保修服务条款和条件执行。在法律法规的最大允许范围内,曙光公司对于您的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发生的任何损害(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的个人损害、商业利润的损失、业务中断、商业信息的遗失或任何其他损失),不负任何赔偿责任。

对于您在本产品之外使用本产品随机提供的软件,或在本产品上使用非随机软件或经曙光公司认证推荐使用的专用软件之外的其他软件,曙光公司对其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证。

曙光公司已经对本手册进行了仔细的校勘和核对,但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任何错误和疏漏。为更好地提供服务,曙光公司可能会对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软件和硬件及本手册的内容随时进行改进或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本产品的实际情况与本手册有不一致之处,或您想得到最新的信息或有任何问题和想法,欢迎致电400-810-0466或登录曙光公司服务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c12723243.html,垂询。

商标和版权

“SUGON”及图标是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曙光”及图标是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文中“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曙光公司”。

“Intel”、“Xeon”图标是Intel公司的注册商标。

“Microsoft”、“Windows”、“Windows Server”及“Windows Server System”是微软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上面未列明的本手册提及的其他产品、标志和商标名称也可能是其他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并由其各自公司、其他性质的机构或个人拥有。

在本用户手册中描述的随机软件,是基于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的条款和条件提供的,只能按照该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的

规定使用和复制。

版权所有?2013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利保留。

本手册受到著作权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士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手册的全部或任何部分进行复制、抄录、删减或将其编译为机读格式,以任何形式在可检索系统中存储,在有线或无线网络中传输,或以任何形式翻译为任何文字。

电源相关的操作说明

接通服务器电源

要接通服务器电源,请按“开机/关机”按钮。

断开服务器电源

1. 备份服务器数据。

2.按照操作系统文档的说明关闭操作系统。

(如果操作系统自动将服务器置于待机模式,则忽略下一步。)

3.按开机/关机按钮,将服务器置于待机模式。当服务器激活等待电源模式时,系统电源 LED 指示灯将变为红色。

4.拔下所有电源线插头。系统现在即处于断电状态。

电源要求

安装本设备时,必须遵守当地或区域有关安装信息技术设备的电气法规,而且必须由经过认可的电气工程师来完成安装操作。本设备经过精心设计,可在符合国家供电规范的安装环境中运行。有关选件的电源额定值,请参阅产品额定值标签或随该选件提供的用户文档。

安装多台服务器时,可能需要使用其它配电设备来为所有设备安全供电。请遵守以下准则:

平衡可用交流电源分支电路之间的服务器电源负荷。

不允许系统总的交流电流负荷超过分支电路交流电流额定值的80%。

请勿使用普通的电源接线板来连接本设备。

通过单独的电路为服务器供电。

电气接地要求

服务器必须正确接地,以使其正常运行并确保安全。必须遵照以下要求安装本设备:任何区域性或国家/地区的电气连线规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程 364 第 1 至 7 部分。此外,您必须确保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配电设备(如分支连线和插座)均为已列出的或经过认证的接地型设备。

由于连在同一电源上的多台服务器需要将大量电流导入地下,因此曙光公司建议所用的PDU要么固定地连到建筑物的分支电路上,要么配装一根连接工业插头的不可拆卸的电线。那些符合IEC 60309标准的插头均视为适用插头。建议不要使用普通的电源接线板来连接本服务器。

静电释放

防止静电释放

为避免损坏系统,在安装系统或取放部件时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手指或其它导体所释放的静电可能损坏主板或其它对静电敏感的设备。由静电造成的损坏会缩短上述设备的预期使用时间。要避免静电损害,请注意以下事项:

将产品装入防静电包装中,以免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直接用手接触产品。

在将静电敏感部件运抵不受静电影响的工作区之前,请将它们放在各自的包装中进行保管。

将设备从包中取出,不要放下,直接安装到服务器中。如果需要放下设备,请将它放回防静电包中。请勿将设备放在服务器外盖或金属表面上。

当设备仍然在防静电包中时,将它与服务器外部未上漆的金属表面接触至少2秒。这样可以释放防静电包和您身体上的静电。

减少移动。移动会导致您身体周围的静电积累。

握住设备的边缘或框架,小心操作设备。

请勿触摸焊接点.引脚或裸露的电路。

请勿将设备放在其他人可以接触和损坏它的地方。

在触摸静电敏感元件或装置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接地措施。

在寒冷的天气操作设备时应格外小心。供暖系统会降低室内湿度并增加静电。

防止静电释放的接地方法

接地的方法有几种。在取放或安装静电敏感部件时,您可以使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接地方法:您可以使用腕带,该腕带利用接地线与接地的工作区或计算机机箱相连。腕带必须能够灵活伸缩,而且接地线的电阻至少为1兆欧姆的10%。要达到接地目的,佩戴时请将腕带紧贴皮肤。

在立式工作区内,请使用脚跟带、脚趾带或靴带。当您站在导电地板或耗散静电的地板垫上时,请在双脚上系上带子。

请使用导电的现场维修工具。

配合使用耗散静电的折叠工具垫和便携式现场维修工具包。

危险警告声明

【警告】

本产品为A级产品。在生活环境中,该产品可能会造成无线电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用户对干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电源、电话和通信电缆中的电流具有危险性。为避免电击危险:

请勿在雷电期间连接或断开本产品的任何电缆,也不要安装、维护或重新配置本产品。

将所有电源线连接至正确接线且妥善接地的电源插座。

将所有要连接到本产品的设备连接到正确接线的插座。

尽可能仅使用单手连接信号电缆或断开信号电缆的连接。

切勿在有火灾、水灾或房屋倒塌迹象时开启任何设备。

除非在安装和配置过程中另有说明,否则请在打开设备外盖之前断开已连接的电源线、远程通信系统、网络和调制解调器。

声明1:

【注意】

设备上的电源控制按钮和电源上的电源开关并没有断开供给设备的电流。设备也可能有多根电源线。要使设备完全断电,请确保所有电源线都已与电源断开连接。

声明2:

【注意】

切勿卸下电源外盖或贴有以下标签的任何部件的外盖。任何贴有该标签的组件内部都存在危险的电压、电流和能量级别。这些组件内部没有可维护的部件。如果您怀疑某个部件有问题,请联系技术服务人员。

声明3:

【危险】

分支电路负载过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火灾和电击危险。为避免这些危险,请确保系统电气要求未超出分支电路保护要求。请参阅设备随附的信息以了解电气规范。

在通电的服务器内部进行操作

【警告】

服务器通电时,释放到服务器内部组件的静电可能导致服务器异常中止,这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要避免出现这一潜在问题,在通电的服务器内部进行操作时,请始终使用静电释放腕带或其他接地系统。服务器(某些型号)支持

热插拔设备,并且设计为在服务器开启及外盖卸下时可安全运行。对开启的服务器内部进行操作时,请遵守以下准则。

避免穿着袖口宽松的衣物。在服务器内部进行操作之前,请扣上长袖衬衫袖口的钮扣;在服务器内部进行操作时,请勿佩戴袖口链扣。

请勿让领带或围巾垂入服务器内部。

摘下所有首饰,如手镯、项链、戒指和宽松的腕表。

取出衬衫口袋中的物品,如钢笔和铅笔,因为当您在服务器上方俯身时,它们可能会掉入服务器中。

避免将任何金属物品(如回形针、发夹和螺丝)掉入服务器中。

声明4:

【注意】

为减少人身伤害、火灾或设备损坏的危险,为机架供电的交流电源分支电路不得超载。请向制定设备布线和安装要求的电气机构咨询。

声明5:

【注意】

请使用调节式不间断电源(UPS),以免服务器受到电源波动和临时断电的影响。此设备可防止硬件因电涌和电压峰值的影响而受损,并且可在电源出现故障时使系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声明6:

【注意】

当使用电缆管理臂组件时,每条电缆一定要保持松弛,以避免将服务器从机架中拉出时损坏电缆。

声明7:

【注意】

为了减少触电或设备损坏的危险,请注意以下事项:

务必使用电源线的接地插头。接地插头具有重要的安全保护功能。

始终将电源线插头插入随手可及的接地电源插座中。

拔下电源的电源线插头,以断开设备的供电。

不要将电源线放在容易踩到的地方,也不要使其受到旁边物体的挤压。要特别注意插头、电源插座以及电源线与服务器的连接处。

服务器之磁盘阵列RAID——配置方法(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 (软件RAID) ● 硬件RAID (硬件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一、为什么要创建逻辑磁盘?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和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他们只是不同阵列卡产商的不同叫法。 二、创建逻辑磁盘的方式 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即阵列卡的BIOS。(一般用于重装系统或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去创建容器(Adaptec阵列卡)/逻辑驱动器(AMI/LSI 阵列卡)。 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 Array Manager。(这些软件用于服务器上已经安装有操作系统) 三、正确识别您的阵列卡的型号(本文以Dell为例,其实都大同小异) 识别您的磁盘阵列控制器(磁盘阵列控制器为可选项, 如果没有购买磁盘阵列控制器的话以该步骤可以省去) 如果您有一块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 2,PERC2/SI,PERC3/SI,PERC3/DI),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您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3/Di, BIOS V2.7-x [Build xxxx](c) 1998-2002 Adapte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Press CTRL+A for Configuration Utility! >>>

曙光作业管理-调度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Torque + Maui配置手册之抛砖引玉篇 本文将以应用于实际案例(南航理学院、复旦大学物理系、宁波气象局)中的作业调度系统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免费开源又好用的Torque+Maui如何在曙光服务器上进行安装和配置,以及针对用户特定需求的常用调度策略的设定情况,以便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关注MAUI这个功能强大的集群调度器(后期将推出SGE+MAUI版本)。本文中的涉及的软件版本Torque 版本:2.1.7 maui版本:3.2.6p17。 1. 集群资源管理器Torque 1.1.从源代码安装Torque 其中pbs_server安装在node33上,TORQUE有两个主要的可执行文件,一个是主节点上的pbs_server,一个是计算节点上的pbs_mom,机群中每一个计算节点(node1~node16)都有一个pbs_mom负责与pbs_server通信,告诉pbs_server该节点上的可用资源数以及作业的状态。机群的NFS共享存储位置为/home,所有用户目录都在该目录下。 1.1.1.解压源文件包 在共享目录下解压缩torque # tar -zxf torque-2.1.17.tar.gz 假设解压的文件夹名字为: /home/dawning/torque-2.1.7 1.1. 2.编译设置 #./configure --enable-docs --with-scp --enable-syslog 其中, 默认情况下,TORQUE将可执行文件安装在/usr/local/bin和/usr/local/sbin下。其余的配置文件将安装在/var/spool/torque下 默认情况下,TORQUE不安装管理员手册,这里指定要安装。 默认情况下,TORQUE使用rcp来copy数据文件,官方强烈推荐使用scp,所以这里设定--with-scp. 默认情况下,TORQUE不允许使用syslog,我们这里使用syslog。 1.1.3.编译安装 # make # make install Server端安装设置: 在torque的安装源文件根目录中,执行 #./torque.setup root 以root作为torque的管理员账号创建作业队列。 计算节点(Client端)的安装: 由于计算节点节点系统相同,因而可以用如下SHELL script (脚本名字为torque.install.sh)在

全程图解--教你如何做RAID磁盘阵列1

全程图解--教你如何做RAID磁盘阵列 本文将以一款服务器的磁盘阵列配置实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具体配置方法。当然,不同的阵列控制器的具体配置方法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基本步骤绝大部分是相同的,完全可以参考。 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 在本文中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一、磁盘阵列实现方式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的NetWare两种

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 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对象。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 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如Intel的I960芯片,HPT370A/372 、Silicon Image SIL3112A等,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二、几种磁盘阵列技术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软件磁盘阵列实现过程详解

软件磁盘阵列RAID0实现过程详解 很多朋友在升级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硬盘,这时候用多块硬盘组成RAID性能将会有很大提升;但是几百元一块的RAID控制卡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再加上受硬盘容量大小必须相同的限制,于是Windows 2000/XP自带的软RAID功能就成为了大家的最爱。怎样实现软RAID 呢?下面笔者将给大家一步一步介绍。一、简单认识软RAID 软RAID不需要RAID控制卡,它通过软件进行控制。Windows 2000/XP支持该功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软RAID的基本知识。 在Windows2000/XP中,物理硬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磁盘,一种是动态磁盘。基本磁盘是包含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驱动器的物理硬盘,可以被其他操作性访问;动态磁盘可通过Windows 2000/XP中的“磁盘管理”升级得到,只包含由“磁盘管理”创建的动态卷,并由“磁盘管理”程序管理,所以不能被其他操作系统访问。 软RAID被Windows 2000/XP称为卷。要在Windows 2000上使用软件RAID,必须把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才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我们所需的带区卷(RAID0)。卷有多种格式,下面是我们组建软RAID 0涉及的几种。 1.简单卷:构成单个物理磁盘空间的卷。它可以由磁盘上的单个区域或同一磁盘上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区域组成,可以在同一磁盘内扩展简单卷。安装操作系统的简单卷成为引导卷。 2.跨区卷:简单卷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的物理磁盘,这样由多个物理磁盘的空间组成的卷就称为跨区卷。简单卷和跨区卷都不属于RAID范畴。 3.带区卷:以带区形式在两个或多个物理磁盘上存储数据的卷。带区卷上的数据被交替、平均(以带区形式)地分配给这些磁盘,带区卷是所有Windows 2000/XP可用的卷中性能最佳的,但它不提供容错。如果带区卷上的任何一个磁盘数据损坏或磁盘故障,则整个卷上的数据都将丢失。带区卷可以看做硬件RAID中的RAID0。 二、建立带区卷(RAID0) 了解了有关知识后,让我们看看如何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带区卷。下面已Windows 2000为例,给大家介绍。建立带区卷必须对硬盘重新格式化,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建议将硬盘数据备份后,删除Windows 2000所在分区以外的所有分区。 接着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2000,然后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如图1)。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分区或卷的详细情况,下半部分显示物理磁盘的状态,在这一部分的左边显示物理磁盘的两种类型。图中的磁盘0、1都是物理磁盘,并且现在都是基本磁盘,我们要把它们升级到动态磁盘并创建一个带区卷。 接着就是升级到动态磁盘。在磁盘0或磁盘1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U)”,出现对话框后在磁盘0和磁盘1前面打勾并确定,几秒钟后升级就完成了,此时在“磁盘管理”中磁盘0和磁盘1已经变成动态磁盘了,并且Windows 2000所在分区变成包含引导信息的简单卷,也就是引导卷。而其他空间则变成未指派空间。 然后创建带区卷。未指派空间可以创建简单卷或者带区卷,在磁盘0未指派空间上点右键并选择“创建卷”;点击“下一步”后选择“带区卷”,将磁盘0和磁盘1添加到右边的“选定的动态磁盘(S)”一栏中(如图2),按下一步后,Windows提示指派驱动器号(可以由Windows 指定也可手动分配,一般以系统默认即可),然后需要进行格式化.可以选择FAT32和NTFS 作为带区卷的文件系统,然后选择簇的大小和卷标,簇越大磁盘性能越高但造成的空间浪费

曙光集群用户使用手册

1. 登录和文件传输 登录方式为ssh,与telnet功能类似,推荐的登录工具为putty或者Secure Shell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2723243.html,/html/download/ser/20070917/35112.html,绿色版无需安装) 在地址栏输入本集群的登录地址(node1对应的局域网IP),点击“打开”,就会出现登录窗口,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 文件传输为sftp,与传统ftp类似,但其协议更安全可靠,推荐工具为filezill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c12723243.html,/p/filezilla/download?filename=FileZilla_3.3.2_win32.zip,绿色版无需安装)

输入登录地址222.222.21.29,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端口填22(本软件支持ftp,端口为21),点击快速连接,即可使用,操作办法与常用ftp工具类似。

2. 图形窗口支持 Linux推荐使用vnc。vnc可以将用户的操作状态保持在服务器端,即使断开连接也不会影响到正在进行的操作、计算等。 登录到linux服务器中,在命令行运行vncserver。第一次运行时需要输入VNC登陆用的密码: 根据提示输入新的vnc密码。此密码与用户登录密码无关,将在登录vnc时需要。 此处提示的node1:2即为vnc成功打开的端口。 运行vncclient,输入登录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点确定,输入前面设置的密码,即进入了图形窗口。

注意: 1、在第一次启动了vncserver之后,vnc的连接一直可用,全部图形窗口保持在Linux 服务器上。因此,只在每次服务器重新启动后运行一次vncserver即可,由于用户较多,请勿启动多个。 2、如果需要使用node2的图形界面,可执行ssh -X node2。 3. 作业提交 3.1. Fluent 3.1.1. 图形方式运行 首先通过VNC登陆到图形界面,如果没有Terminal的话在桌面点击左键选择Xterm,输入以下命令即可运行:

海康威视磁盘阵列使用说明

海康威视磁盘阵列使用说明 一.登录 1.存储系统默认登录账户为:web_admin 密码为:123 2.登录时应以高级模式登录 二.设定IP SAN的访问IP 管理员可以通过与存储设备相互连通的网络,来设置IP SAN的访问IP。存储设备分为管理网口和数据网口,可以通过管理网口或者数据网口连接管理PC 连接管理网口后,用户可以将用来进行存储管理的设备IP改为同网段的IP,确认网络连接正常后,便可以在IE中输入:https://192.168.10.138:2004来登录IP SAN的管理界面。 一.网络配置 下图是系统正常登录后的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1.进入系统后,可以首先进入网络管理,在进入网络管理界面后首先要进行网口绑定:点击“绑定管理”按钮,在弹出的界面选择要绑定的网口且绑定模式为“虚拟化”,在点击“创建绑定”并确认绑定成功 2.接下来就是“网口管理”,网口管理即就是修改系统IP

地址,进入网口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可在此修改系统的访问IP地址 图2 二.创建RAID 1.网络管理之后就是RAID管理,首先要创建阵列,进入“阵列创建”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输入阵列名称,并将阵列类型选为RAID5,然后在可用物理盘中勾选至少3块盘创建阵列,选好后点击“创建阵列”即可。 2.第二步则要进行“阵列重构”,阵列重构是对于已经存在的阵列中,某个物理盘出现不稳定或者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为了拯救出故障硬盘中的数据而设定的,从而达到保护数据和恢复阵列的完整性。但,前提是系统中存在可用的物理盘,并且和出故障的硬盘容量大小相同。如图4所示 图4 初始时候阵列自动重构状态默认是关闭的,首先我们要开启自动重构然后输入阵列名称并选择1块可用物理盘,点击“重构阵列”(阵列重构一般是在有故障盘的时候才会用到)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RAID磁盘阵列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RAID磁盘阵列 本文将以一款服务器的磁盘阵列配置实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具体配置方法。当然,不同的阵列控制器的具体配置方法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基本步骤绝大部分是相同的,完全可以参考。 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 在本文中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一、磁盘阵列实现方式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如微软的

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代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对象。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 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如Intel的I960芯片,HPT370A/372 、Silicon Image SIL3112A等,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二、几种磁盘阵列技术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

曙光I P M I系统管理平台 用户使用指南 目录

概述 IPMI是智能型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的缩写,它是管理企业级服务器系统中所使用的采用的一种工业标准。它为服务器的监控提供了一种智能的管理方式,用户可以利用IPMI监视服务器的物理健康特征,如温度、电压、风扇工作状态、电源状态等。它能够不依赖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即使系统本身的运作不正常,或是由于任何原因而无法提供服务,IPMI仍可正常运作。它适用于Windows、Linux、Solaris或其它混合型操作系统。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定义了一系列的统一的基于接口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监视器系统硬件健康(风扇速度、温度、电压、电力供应等等)、控制系统组件、和用于以后测试用的关于重要系统事件存储的数据。IPMI提供了远程平台管理功能。 ?基板管理控制器(BMC) 在IPMI 中关键的组成部件是基板管理控制器(BMC),BMC 芯片集成于服务器的主板上。BMC 在IPMI 架构中负责监视和控制系统的可管理设备。BMC 通过智能平台管理总线(IPMB)连接着许多传感器。一个子集有12C 总线。系统软件与BMC 之间的通信用一个keyboard controller style(KCS) 接口。 BMC 具有以下功能: 1.通过系统的串行端口进行访问 2. 故障日志记录和 SNMP 警报发送 3.访问系统事件日志 (System Event Log ,SEL) 和传感器状况 4.控制包括开机和关机 5.独立于系统电源或工作状态的支持

磁盘阵列配置全程解

磁盘阵列配置全程解(图) 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本文要以一个具体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为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一、磁盘阵列实现方式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 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 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

可以实现RAID 1功能。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代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对象。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如Intel的I960芯片,HPT370A/372 、Silicon Image SIL3112A等,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二、几种磁盘阵列技术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适用于音、视频信号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但由于没有数据冗

曙光负载均衡系统用户手册

负载均衡产品用户手册

声明 本手册的用途在于帮助您正确地使用曙光公司产品(以下称“本产品”),在安装和第一次使用本产品前,请您务必先仔细阅读随机配送的所有资料,特别是本手册中所提及的注意事项。这会有助于您更好和安全地使用本产品。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日后参阅 本手册的描述幵不代表对本产品觃栺和软、硬件配置的仸何说明。有关本产品的实际觃栺和配置,请查阅相关协议、装箱单、产品觃栺配置描述文件,或向产品的销售商咨询。 如您不正确地或未按本手册的指示和要求安装、使用或保管本产品,或让非曙光公司授权的技术人员修理、变更本产品,曙光公司将不对由此导致的损害承担仸何责仸。 本手册中所提供照片、图形、图表和揑图,仅用于解释和说明目的,可能与实际产品有些差别,另外,产品实际觃栺和配置可能会根据需要不时变更,因此与本手册内容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本手册中所提及的非曙光公司网站信息,是为了方便起见而提供,此类网站中的信息不是曙光公司产品资料的一部分,也不是曙光公司服务的一部分,曙光公司对这些网站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不做仸何保证。使用此类网站带来的风险将由您自行承担。 本手册不用于表明曙光公司对其产品和服务做了仸何保证,无论是明示的还是默示的,包括(但不限于)本手册中推荐使用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适销性和适合某特定用途的保证。对本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保证和保修承诺,应按可适用的协议或产品标准保修服务条款和条件执行。在法律法觃的最大允许范围内,曙光公司对于您的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収生的仸何损害(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的个人损害、商业利润的损失、业务中断、商业信息的遗失或仸何其他损失),不负仸何赔偿责仸。 对于您在本产品乊外使用本产品随机提供的软件,或在本产品上使用非随机软件或经曙光认证推荐使用的专用软件乊外的其他软件,曙光公司对其可靠性不做仸何保证。 曙光公司已经对本手册迚行了仔细的校勘和核对,但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仸何错误和疏漏。为更好地提供服务,曙光公司可能会对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乊软件和硬件及本手册的内容随时迚行改迚和/或修改,恕不另行通知。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収现本产品的实际情冴与本手册有不一致乊处,或您想得到最新的信息或有仸何问题和想法,欢迎致电我们或登陆曙光公司服务网站垂询。

曙光Gridview2.0安装维护手册2.0

Gridview2.0 安装维护手册

Gridview2.0安装维护手册 目录 1、系统安装 0 1-1、安装条件 0 1-2、 GRIDVIEW2.0安装前设置 0 1-3、 GRIDVIEW2.0安装 (5) 1-3- -1、管理节点安装 (5) 1-3- -2、计算节点安装 (7) 1-4、安装后的验证 (8) 1-4- -1、管理节点验证 (8) 1-4- -2、计算节点验证 (9) 2、系统卸载 (10) 2-1、管理节点卸载 (10) 2-1- -1、卸载步骤—计算中心版 (10) 2-1- -2、卸载步骤—数据中心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计算节点卸载 (10) 2-2- -1、批量卸载—计算中心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2、手动卸载—计算中心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批量卸载—数据中心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4、手动卸载—数据中心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维护 (11) 3-1、配置文件 (11) 3-1- -1、安装配置文件 (11) 3-1- -2、 PORTAL相关配置文件 (12) 3-1- -3、告警预处理相关配置文件 (12) 3-1- -4、 LOG配置文件 (13) 3-1- -5、采集相关配置文件 (13) 3-1- -6、 HIBERNATE配置文件 (16) 3-1- -7、作业调度管理进程配置文件 (18) 3-2、设备信息导入及参数设置 (19) 3-2- -1、设备信息导入 (20) 3-2- -2、采集参数设置 (22) 3-2- -3、告警参数设置 (22) 3-2- -4、设备使用配置 (23) 3-3、运行状态检查 (24) 3-3- -1、采集器运行状态检查 (24) 3-3- -2、告警预处理服务运行状态检查 (25) 3-3- -3、 TOMCAT服务运行状态检查 (25) 3-3- -4、作业调度管理进程状态检查 (25) 3-4、故障处理 (25) 3-4- -1、网络故障 (25) 3-4- -2、应用程序故障 (25) 3-5、系统日志 (26) 3-5- -1、采集系统日志 (27) 3-5- -2、告警预处理系统日志 (28)

磁盘阵列配置安装

RAID磁盘阵列|1|1 据统计60%的企业关键数据都存储在企业内部员工的PC机和笔记本 电脑上。对这部分的数据的存储管理及备份管理本应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因为用户过于分散及管理工作过于琐碎等原因,反而疏忽了对这些机器上的数据的管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数据丢失。 磁盘阵列的使用方式根据具体需求的不同,连接和配置的方式可谓 是多种多样,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本方案将采用IBM DS4200 磁盘阵列柜为模型,列举目前最具代表性 的配置安装方式供客户参考。 磁盘阵列配置安装

典型用户网络结构: 2.1连接示意图如下: 如图所示,公司、学校。内网有文件服务器1台、WEB 服务器1台、OA 服务器一台、MIS 服务器1台、SQL 数据库服务器1台、共有办公电脑X 台左右客户需求: 1. 公司,学校。需对企业局域网内的PC及工作站终端重要数据备份至服务器 2. 将服务器上的数据备份到磁盘阵列 3. 服务器系统备份、重要PC系统备份 4. 保证公司文件资料的安全性 硬件需求: 1. 服务器一台 2. 磁盘阵列柜一台 综合分析: 此方案硬件连接方便,只需增加存储设备,和一台服务器就能建立 硬件平台,成本小且组建迅速。 典型用户网络结构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公司现行的网络结构,增加此 方案中磁盘阵列容易实现,能满足客户的多重基本需求,有立竿见影的 作用且使用效率高,硬件方面设备维护简单,数据集中管理,唯独各种 数据(邮件,myserver等)的备份都需要手动操作。但可以使用恰当的 软件弥补该缺点,智能自动备份各种数据

2.2 双机热备方案: 根据ds4300磁盘阵列具有双控制卡的特定本节采用全冗余建议方案 采用2 台IBM p5 520 服务器运行应用,分别运行HACMP 软件, 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采用2 台2005 -H08 光纤交换机建立存储局域网环境,分别连 接两台p5 520 服务器和磁盘阵列。2 台光纤交换机可以避免单点故障。 采用IBM DS4300 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读取效率。 2 台p5 520 分别通过2 根光纤连接到2 台存储光纤交换机, DS4300 通过4 根光纤连接到2 台存储光纤交换机,如此连接即保证了可靠性,又提高了数据访问的效率。 硬件需求:(所有配置只提供参考,具体根据需求提供详细配置) 服务器:IBM p5 520 2 台;2 颗1.5GHz/1.65GHz 的power5 处 理器,4GB 内存。 2 块73GB 内置硬盘: 用于安装操作系统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 用户使用指南 目录 概述 IPMI是智能型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PlatformManagementInterface)的缩写,它是管理企业级服务器系统中所使用的采用的一种工业标准。它为服务器的监控提供了一种智能的管理方式,用户可以利用IPMI监视服务器的物理健康特征,如温度、电压、风扇工作状态、电源状态等。它能够不依赖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即使系统本身的运作不正常,或是由于任何原因而无法提供服务,IPMI 仍可正常运作。它适用于Windows、Linux、Solaris或其它混合型操作系统。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定义了一系列的统一的基于接口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监视器系统硬件健康(风扇速度、温度、电压、电力供应等等)、控制系统组件、和用于以后测试用的关于重要系统事件存储的数据。IPMI提供了远程平台管理功能。 基板管理控制器(BMC) 在IPMI中关键的组成部件是基板管理控制器(BMC),BMC芯片集成于服务器的主板上。BMC在IPMI架构中负责监视和控制系统的可管理设备。BMC通过智能平台管理总线(IPMB)连接着许多传感器。一个子集有12C总线。系统软件与BMC之间的通信用一个keyboardcontrollerstyle(KCS)接口。 BMC具有以下功能: 1.通过系统的串行端口进行访问 2.故障日志记录和SNMP警报发送 3.访问系统事件日志(SystemEventLog,SEL)和传感器状况

4.控制包括开机和关机 5.独立于系统电源或工作状态的支持 6.用于系统设置、基于文本和操作系统控制台的文本控制台重定向 IPMI的相关配置 获取/配置IP地址等信息 IPMI必须配置IP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后才能进行远程管理,配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在BIOS下进行配置 在启动时按del键(有些为F2键)进入BIOS界面。 选择“Advanced”-“IPMIConfiguration”-“SetLANConfiguration”对IP、掩码、网关和MAC进行设置。IP的分配方式可以选择静态“static”或动态分配“dhcp”。注:各种BIOS界面可能会稍有区别,大同小异。以下为另一种界面: 设置完毕后按F10保存退出。 用DOS工具进行获取/配置 用IPMICFG软件获取。可用IPMICFG在DOS命令行下获取、配置IP等信息。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配置 在windows系统下,可以使用工具直接对ipmi地址进行配置 1)通过以下命令查看IPMI设备通道信息 Ipmitool–imsLanprint0查看0通道信息。 Ipmitool–imsLanprint1查看1通道信息。 该命令会列出IPMI的配置信息,包括IP,子网掩码,MAC地址等 一般情况下,IPMI在0或1通道。上示图例中,IPMI设备在1通道。 注:–imsLanprint将列出所有通道的信息。出现上图所示信息,则表明设备支持IPMI。 2)配置IP获取方式为静态方式 –Imslanset1ipsrcstatic 注:该命令行中“1”为通道号,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下同。 3)配置IP地址 –I 4)配置子网掩码 –I 5)配置网关 –I 6)查看配置是否生效

raid的做法及主板raid开启设置方法

手把手教你做raid各主板raid开启设置方法 图片教程版 一、RAID介绍 RAID是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磁盘阵列”。后来RAID中的字母I被改作了Independent,RAID就成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 RAID的优点 1. 传输速率高。在部分RAID模式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的速率。因为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2. 更高的安全性。相较于普通磁盘驱动器很多RAID模式都提供了多种数据修复功能,当RAID中的某一磁盘驱动器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RAID中的其他磁盘驱动器来恢复此驱动器中的数据,而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实现,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RAID的分类 RAID 0,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为任何一个磁盘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所以安全系数反倒比单个的磁盘还要低。一般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大型游戏、图形图像编辑等。此种RAID模式至少需要2个磁盘,而更多的磁盘则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RAID 1,镜象磁盘阵列。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此种RAID模式每组仅需要2个磁盘。

磁盘阵列详解配置

磁盘阵列(Disk Array) 1.为什么需要磁盘阵列 如何增加磁盘的存取(access)速度,如何防止数据因磁盘的故障而失落及如何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一直是电脑专业人员和用户的困扰;而大容量磁盘的价格非常昂贵,对用户形成很大的负担。磁盘阵列技术的产生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 1 过去十年来,CPU的处理速度增加了五十倍有多,内存(memory)的存取速度亦大幅增加,而数据储存装置--主要是磁盘(hard disk)--的存取速度只增加了三、四倍,形成电脑系统的瓶颈,拉低了电脑系统的整体性能(throughput),若不能有效的提升磁盘的存取速度,CPU、内存及磁盘间的不平衡将使CPU及内存的改进形成浪费。 目前改进磁盘存取速度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磁盘快取控制(disk cache controller),它将从磁盘读取的数据存在快取内存(cache memory)中以减少磁盘存取的次数,数据的读写都在快取内存中进行,大幅增加存取的速度,如要读取的数据不在快取内存中,或要写数据到磁盘时,才做磁盘的存取动作。这种方式在单工环境(single-tasking environment)如DOS之下,对大量数据的存取有很好的性能(量小且频繁的存取则不然),但在多工(multi-tasking)环境之下(因为要不停的作数据交换(swapping)的动作)或数据库(database)的存取(因为每一记录都很小)就不能显示其性能。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安全保障。其二是使用磁盘阵列的技术。磁盘阵列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当作单一磁盘使用,它将数据以分段(striping)的方式储存在不同的磁盘中,存取数据时,阵列中的相关磁盘一起动作,大幅减低数据的存取时间,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磁盘阵列所利用的不同的技术,称为RAID level,不同的level针对不同的系统及应用,以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 一般高性能的磁盘阵列都是以硬件的形式来达成,进一步的把磁盘快取控制及磁盘阵列结合在一个控制器(RAID controller)?或控制卡上,针对不同的用户解决人们对磁盘输出入系统的四大要求: (1)增加存取速度, (2)容错(fault tolerance),即安全性 (3)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 (4)尽量的平衡CPU,内存及磁盘的性能差异,提高电脑的整体工作性能。 2.磁盘阵列原理 磁盘阵列中针对不同的应用使用的不同技术,称为RAID level,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而每一level代表一种技术,目前业界公认的标准是RAID 0~RAID 5。这个level并不代表技术的高低,level 5并不高于level 3,level 1也不低过level 4,至于要选择那一种RAID level的产品,纯视用户的操作环境(operating environment)及应用(application)而定,与level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RAID 0及RAID 1适用于PC及PC相关的系统如小型的网络服务器(network server)及需要高磁盘容量与快速磁盘存取的工作站等,因为比较便宜,但因一般人对磁盘阵列不了解,没有看到磁盘阵列对他们价

曙光DS800-G25磁盘阵列用户手册V1.1

DS800-G25 用户手册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

声明 本手册的用途在于帮助您正确地使用曙光公司服务器产品(以下称“本产品”),在安装和第一次使用本产品前,请您务必先仔细阅读随机配送的所有资料,特别是本手册中所提及的注意事项。这会有助于您更好和安全地使用本产品。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日后参阅。 本手册的描述并不代表对本产品规格和软硬件配置的任何说明。有关本产品的实际规格和配置,请查阅相关协议、装箱单、产品规格配置描述文件,或向产品的销售商咨询。 如您不正确地或未按本手册的指示和要求安装、使用或保管本产品,或让非曙光公司授权的技术人员修理、变更本产品,曙光公司将不对由此导致的损害承担任何责任。 本手册中所提供照片、图形、图表和插图,仅用于解释和说明目的,可能与实际产品有些差别,另外,产品实际规格和配置可能会根据需要不时变更,因此与本手册内容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本手册中所提及的非曙光公司网站信息,是为了方便起见而提供,此类网站中的信息不是曙光公司产品资料的一部分,也不是曙光公司服务的一部分,曙光公司对这些网站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不做任何保证。使用此类网站带来的风险将由您自行承担。 本手册不用于表明曙光公司对其产品和服务做了任何保证,无论是明示的还是默示的,包括(但不限于)本手册中推荐使用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适销性和适合某特定用途的保证。对本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保证和保修承诺,应按可适用的协议或产品标准保修服务条款和条件执行。在法律法规的最大允许范围内,曙光公司对于您的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发生的任何损害(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的个人损害、商业利润的损失、业务中断、商业信息的遗失或任何其他损失),不负任何赔偿责任。 对于您在本产品之外使用本产品随机提供的软件,或在本产品上使用非随机软件或经曙光公司认证推荐使用的专用软件之外的其他软件,曙光公司对其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证。 曙光公司已经对本手册进行了仔细的校勘和核对,但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任何错误和疏漏。为更好地提供服务,曙光公司可能会对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软件和硬件及本手册的内容随时进行改进或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本产品的实际情况与本手册有不一致之处,或您想得到最新的信息或有任何问题和想法,欢迎致电400-810-0466或登录曙光公司服务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c12723243.html,垂询。 商标和版权 “SUGON”及图标是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曙光”及图标是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文中“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曙光公司”。 “Intel”、“Xeon”图标是Intel公司的注册商标。 “Microsoft”、“Windows”、“Windows Server”及“Windows Server System”是微软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上面未列明的本手册提及的其他产品、标志和商标名称也可能是其他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并由其各自公司、其他性质的机构或个人拥有。 在本用户手册中描述的随机软件,是基于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的条款和条件提供的,只能按照该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