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设计测试实验gd
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电子线路,掌握电子线路搭建与调试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电子线路原理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与仿真。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选取了一个常见的电子线路——放大电路作为设计对象。
放大电路是一种将输入信号放大的电子线路,由一个或多个放大器组成,常用于音频放大、视频信号处理等领域。
设计一个放大电路的基本步骤如下:1. 确定放大电路的参数要求,包括输入信号幅值、放大倍数、最大输出幅值等。
2. 选择合适的放大器型号。
3. 根据放大电路要求,计算电路中的元件数值。
4. 利用软件进行电路模拟与仿真,查看电路的输出情况。
5. 搭建实际电子线路,进行调试。
三、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以设计一个音频放大电路为例进行说明。
1. 确定放大电路参数要求假设我们的放大电路要求输入信号幅值为0.1V,放大倍数为50,最大输出幅值为5V。
2. 选择放大器型号根据放大电路参数要求,我们选择了一款标称放大倍数为100的放大器。
3. 计算电路中的元件数值根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电压放大倍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元件数值:- 输入电阻:RI = Vin / Iin = 0.1V / 0.001A = 100Ω- 输出电阻:Ro = 1.8Ω- 输入电容:CI = 10uF- 输出电容:Co = 100uF- 反馈电阻:Rf = (Av + 1) * Ro = (50 + 1) * 1.8Ω= 90Ω4. 电路模拟与仿真利用电子线路设计软件,我们可以对电路进行模拟与仿真。
通过输入目标信号,观察电路的输出情况,优化电路设计。
5. 搭建实际电子线路根据模拟与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在实验室搭建实际的电子线路。
按照之前计算的元件数值,选择相应型号和数值的电阻、电容进行连接。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路的调试和测试。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音频放大电路,并在实验中得到了相应的结果。
将不同幅值的音频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中,观察输出信号波形。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电子线路专题实验Ⅱ一、实验要求:1. 认真阅读学习系统线路及相关资料2. 将键盘阵列定义为0. 1. 2------ E. F,编程实现将键盘输入内容显示在LCD显示器上。
3. 编程实现将日历、时钟显示在LED显示屏上(注意仔细阅读PCF8563资料),日历、时钟轮回显示。
4. 利用D/A转换通道(下行通道)实现锯齿波发生器;输出(1~5V)固定电压转换成(4~20mA)电流。
5. 利用A/D转换通道(上行通道)实现数据采集,将采集信号显示在LED屏上。
程序要求分别具有平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滑动滤波功能。
6. 将按键阵列定义成与16个语音段对应,编写程序,实现按键播放不同的语音段。
二、实验设计思路:本次实验用c语言实现,主要包括LCD,LED,AD,DA,日历芯片,测温传感芯片。
受到嵌入式系统实验的启发,将LCD,LED,I2C总线协议,键盘扫描模块接口写成一个文件库(放在library文件夹下),尽量做到调用时与底层硬件无关。
通过调用库文件中的函数,实现代码的重用性。
键盘,LCD的代码由于与嵌入式实验具有相通之处,因此可将高层的函数(与底层硬件无关的函数)方便地移植过来。
三、实验设计:1.矩阵键盘扫描模块4×4的矩阵键盘,通过扫描可得到按下键的行列值,将行列值转换为相应的对应数字0~F。
函数GetKey()实现获得按键的键值。
对于键盘模块对于对按键的键值识别主要是通过两次扫描而取得。
对于第一次扫描,给四行键全部赋予1,然后读回键盘值,对于第二次扫描,逐行为键盘送1,每次送1后再读回键盘值,若非零,说明此行有键按下,最终确定键值。
通过调用GetKey函数构造GetChar()函数,实现获取键盘字符(’0’~’F’)的功能。
通过调用GetChar()函数构造GetDec()函数,实现获取键盘输入整数的功能,整数范围在0~99999。
有按’C’键回退一格,按’E’清空当前未完输入,按’F’键结束输入的功能。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运放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掌握运放的电路连接及其参数的测量方法。
2.认识电位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电位器的电路应用,掌握电位器的电流、电压特性和回路等效变换。
二、实验器材:1. DC电源2. 示波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运放IC5. 电阻、电容、电位器等被测器件三、实验原理:1.运放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运放是电子电路中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一种电子器件。
它可以将低电平的输入信号变换成高电平的输出信号,并且具有放大、对称、稳定的特点。
2.电位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电位器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值的电子元件,通过旋转滑动电荷的位置,改变电阻值。
它在电路中可以用来调节电流、电压等参数。
四、实验步骤:1.运放的基本连接电路及测量运放参数(1)连接运放为非反馈式电路,输入端分别接地。
(2)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接到运放的正输入端。
(3)连接示波器到运放的输出端,以观察输出波形。
2.电位器的基本测量(1)连接电位器的两端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
(2)通过旋转电位器的滑动电阻,观察电压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放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根据实验结果和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可以验证运放具有放大、对称、稳定的特点。
2.电位器的基本测量通过测量电位器的两端电压,可以发现当电位器滑动电阻位置改变时,电压也会随之变化,验证了电位器调节电压的原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运放和电位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运放的电路连接和参数测量方法,并能正确使用电位器来调节电流、电压等参数。
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运放具有放大、对称、稳定的特点以及电位器调节电压的原理。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设计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子设备的功能实现和性能优化。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电子线路,以实现特定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数字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逻辑门和触发器来设计一个计数器。
计数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子线路,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输出相应的计数结果。
三、实验步骤:1. 确定计数器的位数和计数范围。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即可以计数0-15的数字。
2. 根据计数器的位数,选择适当的逻辑门和触发器。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四个D触发器和逻辑门AND、OR和NOT。
3. 根据计数器的功能要求,设计适当的逻辑电路连接方式。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级联连接的方式,将四个D触发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
4. 绘制电路图,并进行仿真验证。
使用电子设计软件,绘制出所设计的电路图,并进行仿真验证,确保电路的功能正确。
5. 制作实际电路板,并进行实验测试。
根据电路图,制作实际的电路板,并进行实验测试,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经过仿真验证和实验测试,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
在输入信号的变化下,计数器能够正确地输出相应的计数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计数器的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数字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电子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并了解了电路设计与实验测试的流程。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例如在实际电路板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布线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子线路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可以加深对电子线路原理的理解。
本次实验以电子线路相关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探讨了电路的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等重要概念,并利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实时观测和测量。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测量和分析电子线路,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使用常见仪器进行有效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实验设备与材料1. 示波器2. 电源3. 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4. 电路板、导线和接线柱等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与结果1. 单电池串联电路实验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单电池串联电路。
通过接线柱和导线将电池与电阻连接起来,并利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电阻值的增加,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而电压保持不变。
这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经过每个电阻时都会减小,但电压保持一致。
2. 并联电阻电路实验接下来,我们搭建了一个并联电阻电路。
通过接线柱和导线将电阻与电池连接在一起,并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结果显示,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一致,而电流随着电阻值的减小而增加。
这表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总和等于输入电流。
3. 电容充放电实验接着,我们进行了电容充放电实验。
通过将电容器连接到电源和电阻上,观察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利用示波器测量电容器上的电压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电容器充电时电压逐渐增加,放电时电压逐渐降低。
同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呈现出指数性质,即初始快速增长或减小,然后逐渐趋于稳定。
4. 交流电路实验最后,我们进行了交流电路实验。
通过接线柱和导线将交流电源与电容、电感等元件连接在一起,并利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且相位差可以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元件实现。
我们观察到不同频率下电路的响应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了交流信号的特性。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学生姓名:沈华学号:5503112052专业班级:通信121班(卓越计划)指导老师:王艳庆喻嵘2014 年 4 月 28 日目录实验一: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实验二: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三: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实验四:温度控制电路设计(实物)实验一、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已知条件:电源9±V或12±V;输入音频电压峰值为5mV;8Ω/0.5W扬声器;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4);三极管(9012、9013);二极管(IN4148);电阻、电容若干基本性能指标:Po≥200mW(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负载阻抗R L=8Ω;截止频率f L=300Hz,f=3400HzH扩展性能指标:Po≥1W(功率管自选)三、设计方案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基本组成框图如下:音频功放组成框图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通过话音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滤波器用来滤除语音频带以外的干扰信号;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信号失真尽可能小的前提下,给负载R(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L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分配各级电路的增益,功率计算应采用有效值。
基于运放TL084构建话音放大器与宽带滤波器,频率要求详见基本性能指标。
功率放大器可采用使用最广泛的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功率放大电路和OCL(Output Capacitorless)功率放大电路,两者均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这种功放电路在具有较高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交越失真小,输出波形好,在实际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负载来说,OTL电路和OCL电路都是射极跟随器,且为双向跟随,它们利用射极跟随器的优点——低输出阻抗,提高了功放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这也正是输出级所必需的。
由于射极跟随器的电压增益接近且小于1,所以,在OTL电路和OCL电路的输入端必须设有推动级,且为甲类工作状态,要求其能够送出完整的输出电压;又因为射极跟随器的电流增益很大,所以,它的功率增益也很大,这就同时要求推动级能够送出一定的电流。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电子线路基本元件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2. 了解电子线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3. 学会使用仪器测量电子线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万用电表
2. 电源
3. 电阻器
4. 导线
5. 电路板
6. 开关
7. 灯泡
实验步骤:
1. 将电源连接好,确保电源开关关闭。
2. 在电路板上布置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器、灯泡和开关。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3.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源的电压为适当的值。
4. 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5. 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值。
6. 关闭电源开关,拆除电路。
实验结果分析:
1. 测量得到的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应当符合欧姆定律,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可以通过计算来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如果实验中的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有差别,需要检查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例如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电压是否调节正确等。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中我能够正确地布置和连接电路,并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
这次实验对于我理解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并培养了我的实验操作技巧。
电子线路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2.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4. 电路仿真与测试5. 电子线路设计三、实验过程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1)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参数,包括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
(2)分析元件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1)搭建模拟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2)测量电路的性能参数,如增益、带宽等。
(3)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1)搭建数字电路,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2)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如与、或、非等。
(3)测试电路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电路仿真与测试(1)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电路的性能和波形。
(2)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电路设计。
5. 电子线路设计(1)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电子线路。
(2)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图。
(3)制作PCB板,焊接元器件。
(4)测试电路性能,验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子元件的参数和特性,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通过搭建和测试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通过搭建和测试逻辑门、触发器等电路,掌握了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功能。
4. 电路仿真与测试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了电路的性能和波形,优化了电路设计。
5. 电子线路设计设计了一个满足实际需求的电子线路,并通过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基本原理和组成的学习,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会了电子线路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篇报告将对我所进行的电子线路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和测试不同类型的电子线路,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电路元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电源:用于提供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源。
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过的元件。
3.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4. 电感:用于储存磁能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5. 晶体管:用于放大和开关电流的元件。
6. 二极管:用于整流和保护电路的元件。
7.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
实验过程:1. 实验一:搭建简单的电路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我们观察到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测量了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
接下来,我们将电容器替换为电感器,观察到了电感器的磁场储能和释放的现象。
2. 实验二: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晶体管来设计和测试放大电路。
首先,我们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搭建了一个共射极放大电路,并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放大效果。
接着,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进行了比较,包括共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 实验三:整流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二极管来设计和测试整流电路。
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半波整流电路,并观察到了输入交流信号被转换为输出直流信号的过程。
接着,我们又搭建了一个全波整流电路,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整流电路的输出效果,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我们发现,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充电时间常数与电容器的电容量成正比,而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在放大电路中,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带宽20Hz---20KHz,输出功率0.5W,效率为65%,输出无明显的波形失真。
2、用WEB仿真(打印出仿真设计报告)。
3、搭建电路系统,测试设计主要参数。
二、设计原理及依据(原理图)低频功率放大器是由波形变换,桥式整流电路,电压放大以及功率放大器组成。
一,波形变换波形变换主要完成小信号波形转换使正弦波形变成方波;桥式整流电路使波形没有突,变变成类似于阶跃信号的波形信号;功率放大级则实现对信号的电压和电流放大任务;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则为整个功放电路提供能量.由于方波中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波形变换电路提供方波,可通过对方波信号的测试来检验功放的转换速率、失真度、效率等指标,保护电路可以有效地保护负载不过载,对功率放大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桥式整流器三、功率放大电路该电路是把上面的通过电压放大电路放大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保证在输出端有良好的输出,该电路采用采用专用的功放集成芯片,它是一款功率放大集成块,体积小巧,外围电路简单,且输出功率较大。
该集成电路内部设有过载过热及感性负载反向电势安全工作保护。
四,电路设计的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可由分立元件组成也可以由集成功放组成。
分立元件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如果电路选择得好,参数选择恰当,元件性能优良,设计和调试的好,则性能也很优良。
在分立元件组成功率放大电路中由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器件组成的核心电路,提供了自由调整的余地。
但分立元件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性能会低于一般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而且为了不致过载、过流、过热等损坏元件,需要加以复杂的保护电路。
五、设计结果与分析功率参数带宽参数频带宽度为20Hz—20KHz功率p=2.257*2.257/10=0.519w实验结语: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各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电路有很好的低频率响应特性,可以对同向低频信号较好的放大。
电子线路测试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测试实验报告姓名:陈材茂班级:自动化学院自1101班学号:U201113512时间:2013.5.28教师:罗杰成绩:语音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2.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3.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实验元器件名称型号数量功能电阻10Ω 1 1.2k 1 10k 2 100k 3电容0.05µf 1 1µf 3 10µf 1 250µf 1运算放大器NE5532 1 前置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LM386 1 功率放大电路喇叭8W 1 输出信号电路板 1导线若干电位器10K 1 调节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直流电源 1三:设计任务和要求1.该放大电路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1)功能要求:具有话音放大、音量控制、功放功能 (2)已知条件: 集成功放LM386高阻话筒20k Ω,输出信号5mV 集成运放NE553210Ω/2W 负载电阻1只 8Ω/4W 扬声器1只 音源(MP3 or PC ) 电源电压±9V(3)技术指标要求: 额定功率:Po ≥0.3W 3%) 负载阻抗:RL=10Ω频率响应:fL=50Hz ,fH=20kHz 输入阻抗:Ri>>20k Ω(4)音响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音响放大器输出失真度小于某一数值(如<5%)时的最大功率称为额定功率。
其表达式为L2oRV=P式中,RL 为额定负载阻抗;V o(有效值)为RL 两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
Vo 常用来选定电源电压VCC(5)输入阻抗将从音响放大器输入端(话音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阻抗称为输入阻抗Ri 。
如果接高阻话筒,则Ri 应远大于20k Ri 应远大于500k Ri 的测量方法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测量方法相同。
话音放大器 有源带通滤波器 功率放大器扬声器话筒o cc 22VV2.实验原理和实验电路根据技术指标要求(1)音响放大器的输入为5mV 时,输出功率大于1W (Po= Vo 2/RL )则输出电压Vo>=2.5V 。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多种电子电路,验证和应用电路设计的原理和知识。
实验材料
-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 工具:示波器、万用表、电源等
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指导书给出的电路图,搭建基本电子电路。
2. 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观察。
3.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电路的变化和性能。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的搭建和观察,我们验证了电子电路设计的原理和知识。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观察到了电路的不同性能表现,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本实验对我们加深了对电子电路设计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将理
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中。
同时,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电路设计的方法
和策略。
注意事项
- 在搭建电路时,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电路图进行操作。
-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清晰地记录相关数据,方便后续
的数据分析。
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
2. 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等。
3. 熟悉电子线路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4. 通过实验,验证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子线路是指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信号的传输、处理和转换。
本实验以共射放大电路为例,介绍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板、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2. 电子元器件: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
四、实验内容与过程1. 实验内容(1)共射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2)直流工作点分析(3)交流小信号分析2. 实验过程(1)共射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首先,根据实验电路图,在实验板上连接共射放大电路。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并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
(2)直流工作点分析根据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公式,计算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晶体管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放大电路的增益。
(3)交流小信号分析根据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分析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增益等参数。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验证分析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共射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根据实验数据,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为0.5V,输出信号为4V,放大倍数为8倍。
2. 直流工作点分析根据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公式,计算晶体管的静态电流为10mA,静态电压为5V。
3. 交流小信号分析根据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模型,计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0kΩ,输出电阻为1kΩ,电压增益为80。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搭建方法,熟悉了电子线路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了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搭建过程中元件焊接不良、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全)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班级:2013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原理图转化成接线图的方法;2.掌握定理的实验验证方法;3.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直流稳压电源(1台);2.万用表(2只);3.滑动变阻器一只。
4.电阻100Ω、200Ω、300Ω、360Ω、510Ω、620Ω、1kΩ、1.8kΩ、2.7kΩ、3.3kΩ各一只。
三.实验内容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分别用:100Ω、200Ω、300Ω、360Ω、510Ω、620Ω、1kΩ、1.8kΩ、2.7kΩ、3.3kΩ,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并设计表格记录测量值。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2 3 4 5 6 7 8 9 10I/mA0.09 0.10 0.11 0.12 0.13 0.15 0.18 0.22 0.25 0.31 100ΩU/mV9.1 10.2 11.1 12.3 13.2 15.3 18.2 22.3 25.5 31.6I/mA 0.10 0.12 0.15 0.16 0.20 0.24 0.29 0.31 0.35 0.39 200ΩU/mV 20.1 24.5 30.8 31.8 40.4 49.7 58.3 61.8 70.7 78.2U/I图像如下:实验证明欧姆定律成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图像可知U-I关系几乎为一条直线,满足R=U/I的关系。
五.问题与讨论1.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什么?答: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得到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同时可以减小误差。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试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电阻/Ω 5 10 20电流/A 0.4 0.3 0.2答:在接入的R改变的时候,总电阻在改变,导致a、b两点的电压在改变,无法达到控制变量法,所以导致不成反比。
电子线路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线路实习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线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掌握以下内容:1.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使用;2. 电路原理图与实际电路之间的转换;3.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4.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基础实验:电路元件识别与测试(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
(2)实验内容:识别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并使用万用表测试其参数。
(3)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器材:万用表、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b. 识别电子元件:根据元件的外观、颜色、符号等特征,识别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
c. 测试元件参数: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反向电阻等参数。
2. 基础实验:电路原理图与实际电路转换(1)实验目的:掌握电路原理图与实际电路之间的转换方法。
(2)实验内容:将给定的电路原理图转换为实际电路,并进行组装。
(3)实验步骤:a. 分析电路原理图:了解电路的结构、元件参数、连接方式等。
b. 转换电路原理图:根据电路原理图,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绘制实际电路图。
c. 组装实际电路:按照实际电路图,将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连接好导线。
3. 基础实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使用(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
(3)实验步骤:a. 了解仪器原理: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仪器的原理和功能。
b. 操作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学习仪器的操作方法。
c.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波形等参数;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值的信号;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
4. 综合实验: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1)实验目的:掌握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电子工程中的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总结

电子工程中的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总结电子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学科领域,其中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是电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子工程中,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学习后,我对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所学到的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进行总结,分享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经验。
1. 实验准备在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前,首先要进行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准备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实验步骤的研究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充分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
2.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电子电路实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在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电路设计任务,例如放大器的设计、滤波器的设计等。
在进行电路设计时,我通常会首先分析电路的需求和性能指标,然后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和器件参数,最后进行模拟仿真和优化,确保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 电路实现电路设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电路的实现。
电路实现主要包括元器件的选取和电路的布局。
在选取元器件时,我通常会根据电路需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器件,并进行性能测试和筛选。
在电路的布局中,我会考虑到信号的传输和分布规律,合理安排电路的结构和布线,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电路测试电路设计与实现完成后,就需要进行电路测试。
电路测试是验证电路设计和实现效果的关键环节。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找出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电路测试过程中,我通常会使用测试仪器和设备,例如示波器、信号源等,对电路进行各种电性能测试,例如频率响应、幅度响应等。
5. 实验总结通过电子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对实验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作为高频电子的老师,高频基础实验可以说算得上是让学生一次崭新的实验尝试。
比如说:新奇,原则性强等等,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悉,喜欢,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
算起来虽只让学生做了六次实验,仅仅只是初步接触,当却感觉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些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要做好高频电子实验,需要意识到如下几点:1、充份的复习就是必要的。
以往搞电子技能教学实验与考核实验台电工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看一下步骤,原理一带而过。
这样搞实验时便可以吃大亏。
通常在实验前得花上一个小时回去复习。
这样试验结果就是令人满意的。
2、需要预先对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在碰到问题时会合理的去分析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有血的教训的,由于某个学生对过程中一个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出现了重做的悲惨命运。
3、对一些实验注意事项必须在乎。
这里可不是说道我弄坏了什么东西,而是基于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水火无情,电更无情。
可能将就是由于我的原因吧,我每次使学生实验时,似乎对学生很不安心,堪称事必躬亲,再三嘱咐,这也存有一个好处:试验失效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恩生性也大大增加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总结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的高频电子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的一些基本理论了。
比方说lc谐振电路,频带的展宽等。
让学生了解到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仪器便可以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中去。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
课堂教学就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想要电工电子电力拖曳教学实验考核台高频电子实验之所以可以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被视作学校开放性实验室,与其在实验中和学生跑在一起的原则就是密不可分的。
期望以后除了机会入这个实验室。
电子设计实验心得(2):首先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更多了比赛锻炼身体的机会和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非常感谢一直以来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就是你们教授了我们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多样的实践经验,再次非常感谢我的战友陈伟群、梁爽——就是你们的引导和秉持铸就了我们的顺利,最后我想要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就是你们对我一直以来的希望和严苛的建议,才并使我没退出自己,不懈努力坚忍!自从大二听说了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那时,一颗小小的种子就已默默埋入了我的心底,我大一成绩不好,还挂过科,对人生没有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压跟随器
• 实验电路 • 实验内容
–
A
vO
+
vI
RL 100Ω
– 输入1kHz正弦波(Vipp= 1V) – 测量输出电压Vopp – 设计实验表格,记录有RL和无RL时的Vo
• 注意:运放的正负电源接法
•
信号地、电源地、示波器地连通
•
先做图4.4.12(a)
2、反向比例加、减法电路
100k
课前准备好
实验目的与要求
基本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与步骤
预习阶段准备 好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表格
组装电路--PCB板设计
课上做实验
装调电路--PCB板安装调试 搭建实验测试平台--测试方法的设计 观察实验现象与结果--仪器使用 记录实验数据与波形--仪器使用
课后整报告
处理实验数据 绘制图表和波形 总结实验结论 思考题 经验与体会
• 交流耦合 • 通过电容隔离直流分量,仅显示交流分量 • 频率很低的信号使用交流耦合可能产生积分效果,导致测量 不准
关心信号的直流分量时必须设置耦合方式为直流耦合。 例如观察正方波、正三角波、整流输出波形时,必须 设置为直流耦合。 通常情况可设置为交流耦合。
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
• 屏幕上看到的波形可以调节大小,并不意味着测量的 信号被调大调小
(b) 共阳极LED
注意:与发光二极管一样,需要串限流电阻
集成电路
注意引脚排列,以及正负电源、地的引脚。
注意:缺口向左,先查询引脚排列关系,再确定 各个引脚功能、连线。
26
常用仪器的使用
万用表 稳压电源 波形产生器 示波器 面包板
万用表
只显示4位有效数字,注意测量精度,应以最接近的量程进行测量
稳压电源
稳压稳流模式切换
稳流调节
稳压调节
稳压/稳流输出(可调) 5V稳压输出 注意:红正、黑负,绿地(一般不接地)
计数输入
信号源
函数信号输出
TTL信号 注意:同步输出为5V正方波,只能调节频率 (如果发现测量到的信号总是方波,无法调幅度, 需要检查是否输出端口接到了”同步输出”)
频率显示 信号频率调节
峰峰值显示
注意: 此处示数不太准,一般以示波器读数为准
示波器
• 示波器的主要功能是:精确地再现时间和电压幅度的 函数波形。用它可以即时地观察电压幅度相对时间的 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波形的质量信息,如幅度和频率 ,不同波形的时间和相位的关系
• 在概念上,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的测量的目标是 相同的,而在实际结构上它们的内部采用的技术不同 ,所以它们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
二、集成运放的使用
1、引脚图
调零 1 输入- 2 输入+ 3
V- 4
8 NC 7 V+ 6 Vo 5 调零
NE5532引脚排列图
内部集成了两个运算放大器,可任选一个使用 +12V 8765
VCC 2OUT 2IN- 2IN+
NE 5532
1OUT 1IN- 1IN+ VEE
1
2
3
4
-12V
二、集成运放的使用
怎么算成绩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实验完成情况:25% 实验报告规范化:10% 选作内容:5%
考试占总成绩的60% 操作考试: 30% 笔试: 30%
特别提醒: 本课程无补考,缺课三次无成绩
本课程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重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材与资料
• 罗杰《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四版)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8
• 触发电平(Trigger level) • 触发电平必须处于信号的波峰和波谷之间
正确设置触发源和触发电平是稳定显示波形的前提, 如果发现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不稳定,需要检查触发源
和触发电平是否被正确设置了。
示波器通道耦合的设置
• 在CH1和CH2的设置中可以选择耦合方式,以观察不同波形
• 直流耦合 • 不通过电容,直流和交流分量都得以显示
• 导线的金属丝不要外露过多,一般7- 8mm。
• 导线尽量紧贴面包板,不允许“搭桥”、 跨越器件。
怎么放器件
• 器件尽量水平放置,垂直放置时一定要注意跨 越面包板的凹槽,否则短路。
• 注意集成电路的放置方向,一般缺口向左。 • 器件(包括电阻)要尽量紧贴面包板。 • 器件(尤其是电阻)的金属丝不要外露过多。 • 连线前要仔细核对引脚
关键:正确选择触发源、触发电平、通道耦合方 式;根据读取的波形参数判断是否期望的信号。
练习内容
• 输入带直流偏置各个幅值档的1khz正弦 信号,
– CH1,CH2同时观察信号发生器输出 – 注意示波器上两通道“零电平”指示箭头的
位置
信号发生器调offset加入直流分量。 CH1,CH2分别设置直流耦合、交流耦合, 观察显示波形的区别。
第一部分 仪器使用 (续)
电子线路的安装
• 设计原理图 • 布局、布线
–面包板+导线+器件
• 电路测量
–核对原理图,连接关系 –测量电路 –检查,调整布线
为什么叫“面包板”?
竖排每5孔连通 横排全连通,一般用于做电源正负极输入,
或公共地。
怎么连导线
• 通常将电源正极红线,负极黑线。准备 两根长导线,可重复使用。
10 g
BS201 BS202
9 8 76 f ab
a
fg b
e d c·h
ed ch 1 2 3 45
10 9 8 7 6 g f VCC a b
a
fgb
BS211 BS212
e
d
c ·h
e d VCC c h 1 2 3 45
a b c d e f gh
a b c d e f gh
+VCC
(a) 共阴极LED
2、双电源的连接
RF
-15V
稳压电源
15V
15V
R1
+
vI
R– F
-15V
– A
+
+15V
+
vO R+–F 15V
0V
注意:先调好15V,关上电源,接线,核对无误,再开电源
电源地、信号地、电路地必须连到一起,作为共同的零电位参考点!
二、集成运放的使用
2、芯片安装
缺 口
三、实验内容
• 反向比例放大 • 反向比例加法电路 • 反向比例减法电路 • 积分电路
– 不同比例的地图纸张面积不同,并不意味着中国面积可以不 是9.6Mkm2
• 屏幕上出现了稳定的波形,并不意味着那就是你所期 待的输出信号
– 空气中有大量的电磁波,即使把探头裸露在空气中,也能测 量到正弦波
• 屏幕上仅微小峰峰值的直线,并不意味着那不是你所 期待的输出信号
– 由于灵敏度和耦合方式的设置不当,观察到仅是信号纹波
• 实验电路 • 实验内容
V i1
10k 1 –
1k
10k V
2
+
+15V
Vo
i2
– vi1输入1kHz正弦波
-15V
R
– Vi1pp=0.5V;
– Vi2pp=0.2V,0.3,0.4(调电位器Rp)
– 设计实验表格,记录数据(2~3组)
数据参考表格
反相比例加法,反相比例减法(各填一个表格)
vi
1 0u F
电解电容 10uF 有极性 1uF=106pF
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A
K
A
K
D1
有极性
D2
有极性
LE D
注意:发光二极管正向工作电压一般1.5-3V,允许的电流2-20mA。 绝对不要直接接在稳压电源上!(思考:需要串多大的限流电阻?)
三极管
金属外壳封装
塑料外壳封装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BS201/202(共阴极):每段最大驱动电流约10mA BS211/212(共阳极):最大驱动电流约15mA
平时成绩考核依据
每阶段实验结束时现场验收实验结果 验收时需
本次实验的预习实验报告 演示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回答老师的相关提问 课后整理数据,下次课提交最终实验报 告
这学期要做些什么
怎么做
2 供电使电路工作
3 信号激励输入
4 测量电路输出
vi1
R1 10KΩ
RP 1KΩ
R2 5.1KΩ
vi2
1 布局布线
源和信号发生器的读数。
问题Top5
• No.1:导线或器件接触不良
–金属丝太短,导线、器件插入不深
• No.2:连线出错
–短路、断路
• No.3:信号线接触不良
–信号源或示波器的信号线接触不良
• No.4:器件损坏
–芯片脚断、烧化,面包板进水、生锈
• No.5:没通电
–电源没开、电源线没接,信号源没开、信号源没接
• 设置示波器,目的就是使示波器的屏幕上能稳定的显 示出完整的波形(周期完整,幅度完整)
示波器
用CH1测量Probe信号,通常用以检查示波A器u是toSet自动设置 否正常、测量线是否正常(使用A主tuo菜Se单t)功能选择
子菜单功能选择 Probe信号输出
同时两通道测量信号输入
自动测量菜单
子菜单切换
垂直调节 水平调节
进行水平和垂直调节,观察波形变化
找到对应的调节旋钮,观察调节效果
找到对应的调节旋钮,观察调节效果 画波形时的坐标原点
示波器的触发
示波器触发的设置
• 触发电路对触发源信号进行判断,满足触发条件则记录、显示一 屏波形 • 波形在屏幕上左右移动的本质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