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情及民俗民风

合集下载

凉山州彝族传统民居介绍

凉山州彝族传统民居介绍

凉山州彝族传统民居介绍一.彝族民居简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彝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自己灿烂的文化。

在长期的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米的温凉地带。

民间有俚语:“彝人住高山”。

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凉山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

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

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

历史上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域无集镇无街市。

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凉山彝族住宅不尚深宅大院。

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

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

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

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

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的别号。

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凉山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

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

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

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凉山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

凉山高寒山地彝族的农耕礼仪

凉山高寒山地彝族的农耕礼仪

凉山高寒山地彝族的农耕礼仪
凉山高寒山地彝族的农耕礼仪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农耕生活中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

这些礼仪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彝族人民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凉山高寒山地,彝族人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荞麦等农作物。

在播种、耕耘、收割等各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农耕礼仪。

播种前,彝族人民会进行祭祖仪式。

他们会到田间地头,点燃香火,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农作物丰收。

同时,他们还会杀鸡宰羊,将鸡血羊血洒在田间地头,以示驱邪避灾。

耕耘时,彝族人民会进行耕牛仪式。

他们会选择一头健壮的牛作为耕牛,用它犁地耕田。

在耕牛仪式中,彝族人民会为耕牛准备祭品,祈求耕牛能够为主人带来好运和丰收。

收割时,彝族人民会进行祭神仪式。

他们会到田间地头,燃起篝火,祭拜神灵,感谢神灵保佑农作物丰收。

同时,他们还会将收割的农作物带到村里的广场上,与村民们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除了农耕礼仪外,凉山高寒山地彝族人民还有许多与农耕生活相关的传统习俗和信仰。

例如,他们相信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会有一些神秘力量保佑它们生长,因此在耕种期间不能喧哗吵闹,以免
惊扰到这些神秘力量。

这些传统习俗和信仰不仅丰富了彝族文化,也使得彝族人民在农耕生活中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之,凉山高寒山地彝族的农耕礼仪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农耕生活中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

这些礼仪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彝族人民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礼仪和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彝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四川凉山的风俗

四川凉山的风俗

四川凉山的风俗
四川凉山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的地区,拥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和传统。

以下是一些四川凉山地区的主要风俗:
1. 火把节: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人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祈求神灵保佑,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2. 彝族舞蹈:凉山彝族舞蹈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披毡舞》、《大刀舞》、《跳月》等。

这些舞蹈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3. 婚俗:凉山彝族的婚俗非常独特。

传统的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天,期间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如求婚、送聘礼、迎亲等。

在婚礼上,人们会唱歌、跳舞、喝酒,以表达祝福和喜悦。

4. 饮食文化:凉山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

彝族人喜欢吃烤肉、荞麦面、酥油茶等传统食品。

此外,凉山的酿酒文化也非常悠久,著名的有“凉山酒文化博物馆”。

5. 毕摩文化: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摩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主持祭祀、卜卦、治病等活动。

以上是四川凉山地区的一些主要风俗和传统文化,这些风俗和传统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展示了凉山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凉山概况

凉山概况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凉山概况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凉山旅游,祝您们在这里玩得开心、愉快,我叫谢艳霞,很荣幸为大家讲解,希望我的讲解会使您们满意,如果您们有什么要求或问题,请及时告诉我,我将尽力满足大家。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43,79%。

海拔约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称之为“西昌——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称,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

凉山是古“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司马迁、诸葛亮、忽必烈、徐霞客、马可.波罗等都有曾在凉山游历、活动的记载。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在会理举行了永垂青史的会理会议,并在冕宁彝海与彝族首领歃血为盟。

凉山是一个资源十分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重要组成部分。

他囊括了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

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

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

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

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

凉山自然风光雄奇秀美,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民族民俗风情别具特色。

著名的有泸沽湖、邛海、螺髻山、马湖等风景名胜区;大风顶、冶勒等自然保护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西昌地震碑林等。

为进一步加快全州发展步伐,构建和谐凉山。

全州上下抢抓机遇,正在为建设经济腾飞、民族团结、人民生活富足的新凉山而努力奋斗。

大凉山彝族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凉山彝族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凉山彝族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大凉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山脉,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延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同时,大凉山也是彝族聚居区,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旨在介绍大凉山彝族的冷知识,从大凉山的地理特点、彝族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大凉山彝族的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大凉山的地理特点方面,其地形复杂多样。

大凉山地域广阔,包含了多个山脉和高原地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贡山,达到了6050米。

大凉山的气候多样,由于地形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特征。

这种特点也影响了当地彝族人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方式。

彝族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他们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体系丰富多样,包括了民间传说、祭祀习俗、舞蹈音乐等元素。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大凉山彝族的文化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大凉山彝族的生活方式也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彝族人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他们根据地域的差异,采用了不同的农耕和畜牧方式。

他们还以独特的服饰、建筑风格和饮食习惯著称,这些都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凉山彝族的冷知识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大凉山的地理特点和彝族的历史与文化,还能够深入了解大凉山彝族的生活方式。

这些冷知识的揭示将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地区的彝族人民及其文化的影响和意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大凉山彝族的冷知识,为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做出更多的努力。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1.1 概述:在这个部分,我将简要介绍大凉山彝族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对这个主题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这个部分将介绍整个文章的结构安排,包括各个章节的标题和内容概要。

1.3 目的:在这里,我将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并撰写这篇文章,以及本文的目标和意义。

2. 正文:2.1 大凉山的地理特点:这一部分将详细描述大凉山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强调其独特性和对彝族文化的影响。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民俗的影响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民俗的影响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民俗的影响凉山彝族自治州,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拥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对当地彝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凉山地处四川西南部,地势起伏较大,高山深谷纵横交错。

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首先影响了彝族的居住方式。

在高山地区,彝族多选择依山而建的碉楼式建筑,用石头和木材搭建而成,既能抵御寒冷的气候,又能防御外敌入侵。

而在河谷地带,房屋则多为土木结构,以适应相对温和的气候和便利的交通。

气候方面,凉山地区气候多样,既有高寒山区的寒冷气候,也有河谷地带的温暖湿润气候。

这使得彝族的服饰民俗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高寒地区的彝族服饰厚重保暖,多采用羊毛、羊皮等材质,色彩以深色为主。

而在温暖的河谷地区,服饰则较为轻薄,色彩更为鲜艳,且装饰更为丰富。

在饮食民俗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样显著。

由于山地众多,耕地资源有限,彝族人民主要种植荞麦、土豆等耐旱作物。

这些作物成为了他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山区丰富的野生资源,如菌类、野菜等,也被纳入了他们的餐桌。

为了保存食物,彝族还发展出了独特的腌制和熏制技术。

交通的不便也是凉山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特点。

这使得彝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有限。

这种封闭性在语言、歌舞等民俗方面得以体现。

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其语言结构和词汇丰富多样,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彝族的歌舞,如达体舞,节奏欢快,动作粗犷有力,充满了山地民族的豪放与热情。

在宗教信仰和祭祀民俗方面,凉山的自然环境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山、森林、河流等自然元素被视为神灵的象征,彝族人民通过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例如,火把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最初就是为了祈求消除虫灾、保佑庄稼丰收。

在婚姻民俗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过去彝族的婚姻范围相对较窄,多在本部落或相邻部落之间进行。

而在现代,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丧葬民俗中,凉山的自然环境也有所影响。

凉山民族调研报告

凉山民族调研报告

凉山民族调研报告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地区,拥有多个少数民族群体居住。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凉山民族的生活、文化、传统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需求,我进行了一次凉山民族的调研。

调研发现,凉山州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是最大的民族群体。

这些民族在凉山州各县都分布广泛,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在农业方面,彝族和藏族是农耕文化的代表,他们传承了千年的耕作和养殖技术,种植大米、玉米、高粱等多种农作物,养殖牛、羊等家禽家畜。

而布朗族、阿昌族等一些小族群则以狩猎、捕鱼为生。

凉山州的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多彩,民族服饰、音乐舞蹈、民间习俗等都有独特的特点。

例如,彝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款式独特,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而藏族的传统服饰则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刺绣闻名。

此外,彝族、藏族等民族还保留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舞蹈文化,如彝族的火把舞、藏族的藏戏等,都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凉山州的少数民族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首先,教育问题是凉山州少数民族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缺乏,学校设施不完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导致许多少数民族的孩子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和通信不便,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

此外,环境保护问题也是凉山州少数民族面临的挑战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措施帮助改善凉山州少数民族的生活。

首先,加大投入,在教育方面提供更多资源,改善学校设施,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条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凉山州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通过本次调研,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凉山州的民族文化和问题所在。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凉山州少数民族的发展需求,采取相应措施,为凉山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大凉山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大凉山

家乡的风俗--大凉山
我的家乡位于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大山里---大凉山。

是中国西部山脉,是大雪山的支脉,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大凉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地形地势复杂,气候差异性较大,主要景点有泸沽湖、彝海结盟遗址、灵山寺等。

其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

那里有着神秘美丽的泸沽湖,从攀枝花驱车前往泸沽湖。

没有高速路,只有崎岖的山路,回家的路上总会有人晕车,有人高反。

开车很久才能看见几户人家。

那里住的都是彝族人,大山里没有公交车,卡车喷上绿色油漆拉一个帆布篷,就是当地的交通工具。

孩子们到县城上高中要坐这样的车,五六十公里颠簸路走上两个小时,五十元路费。

他们上学不管年龄,读到几年级就一起读。

文理科还是老式的纯文纯理科。

每次过年回家,坐着这一路坐车,我看着绵延不绝的山,逐渐开始理解爸爸妈妈走出大山是有多么不容易。

但是当我翻过一座山,然后眼前又有一座山,咬牙翻过眼前的山,后面又有一座山等着。

就这么一座一座的山,真的会让人感到绝望。

当地的土特产还有野生花椒、苦荞、土豆野苹果。

野苹果规模不大,零散的生长,但那里交通并不发达,而且运输成本高,因此很多产品都会被滞销。

国家的扶贫办好在修了很多和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凉山与外界交流更顺畅!
我虽然没有居住过在大山深处,但是一座一座的山,已经逐渐消耗掉了我所有美好念想。

住在家乡那些天,虽然住宿条件不好,但是我觉得很安心。

因为看到厨房升起炊烟,我就知道这就是人间。

这就是我的家乡----大凉山。

简要州情与民族习俗

简要州情与民族习俗

凉山彝族自治州州情与民俗简介基本州情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

辖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616个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2009年全州总人口473.04万,其中彝族231.07万,占总人口48.85%;汉族225.55,占总人口47.68%;藏、回、蒙古等民族占3.47%。

2009年凉山州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7.1亿元、增长15.7%,增速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6.8亿元、增长37.3%;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71.6亿元、增长19.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9亿元、增长30.3%,增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增长57.9%,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增长8.4%。

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七位。

凉山州府西昌市平均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终年常青之树,四时不败之花,因海拔较高,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雅称,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

特色资源凉山是一个资源十分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特色资源包括: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

理论蕴藏量达7100多万千瓦,可开发量4952万千瓦,占全省三分之一,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骨干电源点,国家在“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上规划的14座大型电站中,凉山境内就有10座。

目前国家级大型电站溪洛渡、瀑布沟、锦屏等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全州地方中小电的开发已进入高潮。

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

凉山地处著名的攀西裂谷成矿带,境内矿产资源十分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采选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

已探明矿种84种,有相当储量的达60种,其中钒钛磁铁矿、富铁矿、轻稀土氧化物、铜、铅、锌等矿富甲全国,被誉为“中国乌拉尔”。

凉山彝族民俗民风

凉山彝族民俗民风

凉山彝族民俗民风凉山彝族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少数民族。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蜀身毒道”、“灵关道”、蜿蜒于崇山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封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

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瞩目。

金沙江滔滔不绝的源泉之水,滋润了西南高地这片神奇而馥郁的土地,也孕育了一个个富有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

凉山自古以来还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凉山地区的历史,是以彝族为主体,包括藏、汉、回、傈僳、傣、蒙古等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

在大小凉山,彝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人民长期交错而居,有着十分久远的友好历史。

而各民族族群文化之间,也在不断碰撞、交流、互渗、融合、变异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给凉山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彝族人以红色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象征尊贵、庄严,黄色象征美丽、光明。

所以,这些图案,一般都以黑色铺底,再漆以红、黄两色相间,对比鲜明,富有立体感,像黄茅埂上美丽的索玛花,更像彝家少女多彩的百褶裙。

看到这些精美的酒具,你不能不惊叹彝族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凉山彝族地区幅员辽阔,虽然都是彝人聚居地,但是由于生活习俗、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文化也有着各自的特色,彝绣也是如此。

美姑地区的服饰作为凉山州“衣诺”方言地区服饰的典型代表,有着显著特点。

美姑地区彝族服饰上常见的纹样包括: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器物纹样等。

物纹样常见的有蟹足纹、羊角纹、牛角纹、马牙纹、牛眼纹、鸡冠纹等,多以牛、羊的纹样为主,而这些纹样多取材于彝族人的生产生活当中,牛羊是主要的家禽。

是对游牧祖先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代表着幸福、财富。

摄友圈组织的凉山过新年摄影采风活动过新年杀年猪的场景。

浅谈凉山州自然环境对当地彝族风俗习惯的影响

浅谈凉山州自然环境对当地彝族风俗习惯的影响

浅谈凉山州自然环境对当地彝族风俗习惯的影响摘要: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

在四川省的一个地区—凉山州,在这个地区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的立体气候以及江河纵横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的彝族的风俗习惯与其他地区的彝族相差较多,无论是当地彝族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还是他们的人文风俗都有他们的特殊性。

关键词:凉山州自然环境彝族经济风俗教育提纲:1.凉山州区域概况2.凉山州区域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2.1历史原因2.2思想观念落后2.3农业经济基础薄弱2.4生态环境脆弱3.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风俗的影响3.1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食物结构的影响3.2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3.3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婚姻的影响4.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教育的影响4.1直接影响4.1.1入学年龄4.1.2教学质量4.1.3语言与成绩密切相关4.2间接影响5.结论目录1.凉山州区域概况2.凉山州区域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2.1历史原因2.2思想观念落后2.3农业经济基础薄弱2.4生态环境脆弱3.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风俗的影响3.1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食物结构的影响3.2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3.3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婚姻的影响4.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教育的影响4.1直接影响4.1.1入学年龄4.1.2教学质量4.1.3语言与成绩密切相关4.2间接影响5.结论浅谈凉山州自然环境对当地彝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张菊摘要: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

彝族风俗 凉山彝族的丧葬文化有什么特别

彝族风俗 凉山彝族的丧葬文化有什么特别

彝族风俗凉山彝族的丧葬文化有什么特别>凉山是彝族聚集最多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自己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在彝族文化中是特别重要的仪式,而且在丧葬时他们会聚集在一起饮食,彝族称之为“古止古舍切”。

凉山彝族传统的丧葬习俗是火葬,火葬在凉山彝族地区传袭甚久。

葬礼的规模视死者的年龄而定。

规格无统一的标准,视家庭条件以及亲族网络关系的强弱来定。

丧葬的礼仪是基本相同的,大体可以分为收殓、丧集、守灵、出殡、聚食等程序。

在凉山彝族地区,不管是男是女,不论名望高低尊卑,辞世后家人和邻居都给他穿上黑白蓝配套的丧服。

合唇瞑目蜷腿,两手交叉于胸前,手指轻轻扣拢成拳。

盖上披衫,将遗体侧身放在木制的尸架上。

男的左侧在下,这是因为男的右手需要拿剑防身,女的需要左手在上,便于抓羊毛捻线。

遗体可以放在家里,也可以搭上布棚放在院子里,近邻听到哭声,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不沾亲的都纷纷哭着赶来合力料理丧事。

寨人到齐,长辈们择吉定下出殡日期,出殡日期是根据辞世者属肖、命宫、死日查经掐算而定。

而辞世者的命宫是根据辞世者出生之日的“弹布”所在方位而定。

出殡日期确定以后分头给居住在远处的亲友报丧。

出殡前夕彝族称之为“撮热”,意为集中人。

这天是丧期中最热闹的一天。

凡是来参加丧葬的人都定在这天到齐,祭品也是这天送来。

奔丧者多以一个家支或村寨为单位,客人中有提酒的,牵牛羊的,还有悬举着祭帐的。

临近了人人都得大哭一场。

之后劝诫家属节哀,主方则就地用酒给他们洗尘,简要介绍死因及生平事迹,然后统一安排食宿。

守灵是凉山彝族地区丧葬的一大习俗,也是各村寨间团结互助和亲戚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现。

彝族认为老人辞世是青笋脱壳,菜熟叶黄,是人们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用不着过分悲伤。

因此灵前既有悲戚的哭声,也有乐天的酒语,还有扣人心弦的摔跤比赛。

最吸引人的则莫过于答辩贤言巧语了,通常以宾主对垒的形式,引经据典临场发挥相结合,双方常常争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

“阿古荷”是贯通这一夜的活动,鸡鸣之后更盛,通常组织许多人,排成队以领唱的形式为死者指路送魂。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是云南民族村除泼水节以外的品牌大型节庆活动。

每年火把节期间,景区都会推出一些别具特色的节庆活动。

在保留“祭火、巡游、、火把打跳以及激情火把狂欢”等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火把节还特别邀请了彝族哑巴表演队、白族唢呐乐队、斗羊队等,进一步丰富和营造“精彩火把节、经典火把节、欢乐火把节”三个时间段。

同时还新推出了“火把节选美、纳西族东巴祭火、火把跳赛”等项目。

除了阵容强大的少数民族拦门敬酒迎宾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红、大三弦等乐器伴奏外,还有刺激好看的牛王争霸,斗羊比赛,激情热闹的彝族祭火仪式,将民间民俗的味道彻底还原,让游客感受多个少数民族的激情四射,体验独具特色的狂欢盛事。

准备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

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彻夜不息。

选人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

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

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

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多种条件。

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

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

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狂欢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

关于大凉山的家乡习俗作文

关于大凉山的家乡习俗作文

关于大凉山的家乡习俗作文The hometown customs of Daliang Mountain are rich and diverse, reflecting the unique culture and traditions of the local people. 大凉山的家乡习俗丰富多样,反映了当地人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These customs have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they continu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aily lives of the people in this region. 这些习俗已经世代相传,它们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hometown customs in Daliang Mountain is the traditional Yi ethnic group's Torch Festival. 大凉山最显著的家乡习俗之一是传统彝族的火把节。

This festival is celebrated with great enthusiasm and includes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traditional dances, bullfighting, and the lighting of torches. 这个节日以极大的热情庆祝,其中包括传统舞蹈、斗牛和点燃火把等各种活动。

It is a time for the community to come together and celebrate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这是一个让社区共同聚集并庆祝他们文化遗产的时刻。

In addition to festivals, the people of Daliang Mountain also have unique customs related to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除了节日,大凉山的人民还有与婚姻和家庭生活有关的独特习俗。

凉山州情及民俗民风

凉山州情及民俗民风

凉山州凉山州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北起大渡河,南极金沙江,东抵四川盆地,是川滇古陆隆起带,有着高原,山地,峡谷,丘陵,盆地等多种地形,最高海拔有5938米,最低处海拔305米。

被称是“世界的地址博物馆”,凉山州幅员6300多公里,相当于两个海南省那么大。

辖西昌,盐源,美姑,越西,木里等十七个县市,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

首府西昌是凉山州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文明的航天城。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地方,总人口470余万,有彝族,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傈僳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纳西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凉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最后废除奴隶制的地方,也是我国人造卫星升起的地方。

凉山过去鲜为人知,诸葛亮曾说他是不毛之地,很多人说到凉山都会把同荒凉联系在一起,其实凉山并不凉。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立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西汉的司马迁,蜀汉诸葛亮,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都在这里有过游历和活动的记载。

凉山州不仅历史悠久还有着多种多样丰富的资源,是攀西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邓小平也曾跨这里得天独厚。

首先,丰富的气候资源,凉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降雨丰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显著特点,有着丰富风能和太阳能。

二水力资源,凉山州境内有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及其支流50多条,水量充沛,流速快,落差大,含泥沙量小,水资源十分的丰富。

三凉山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凉山幅员6万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00多平方公里。

安宁河两岸地区,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是川西南的粮仓,已列为国家和省的重点农业开发区。

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州森林覆盖率28.6%,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有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有飞播林和各种经济林。

凉山彝族民俗与礼仪

凉山彝族民俗与礼仪

凉山彝族民俗与礼仪第一章人生礼仪第一节出生与成长第二节婚娶第三节丧礼第四节供祖灵与送祖灵第二章传统节庆第一节火把节第二节彝族年第三节其它节日(烧狗节、儿童节、母亲节) 第三章建筑第一节居住环境第二节房屋类型第三节装饰与俗信第四章服饰第一节义诺式第二节圣乍式第三节所地式第四节丧服与祭祀服第六节饰品第五章饮食第一节饮食习惯与餐具第二节作物与肉食第三节汤菜第四节烟与酒第六章迎来送往礼俗第一节待客与做客之礼第二节邻里间和长辈与晚辈礼仪第三节异性间的礼仪第四节礼俗禁忌第七章音乐舞蹈第一节民歌第二节乐器第三节舞蹈第八章民间文学第一节寓言与童话第二节神话与史诗第三节传说与故事第四节尔比与克哲第九章宗教信仰第二节苏尼第十章习惯法第一章人生礼仪第一节出生与成长一、出生与洗礼在彝族家庭中,孩子出生当时父亲一般要回避,不在出生现场,接生一般由婆婆、嫂嫂或有接生经验的邻居已育妇女来承担。

接生时,先烧一锅干净的开水,用在火上烫过的剪刀将婴儿的脐带剪断,并用干净的布包好,将婴儿从头到脚的进行清洗,给婴儿裹上事先准备好的襁褓,胎盘要埋在一棵果树下,禁忌胎盘被吃或被烧。

做完这一切后,父亲才回家杀鸡,高高兴兴的请参加接生的吃饭。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现在也有杀小猪的,但是鸡是必须杀的。

孩子出生后三至七天之内,请会计算岁位、命宫和属相的长者为婴儿择方向、择吉日,举行出家门仪式。

举行出家门仪式时,父母根据经济条件准备牲畜邀请亲朋好友以聚餐形式祝贺。

婴儿出家门仪式的程序是一样的。

首先于太阳初升时将婴儿抱出家门见天,请一位属相相和并且家庭人丁兴旺而又健康的小孩为婴儿做剪发,剪发者象征性在婴儿头上剪三下,再由婴儿父母从右至左进行剪剃。

用一块小布将剪下的婴儿头发包好缝在婴儿的衣服或帽檐上,直到把衣服或帽子穿破。

剪头时并不是把头剪光,儿子要在头的左右和前面各留一小撮,女儿要在头顶留一圈。

剪完头后再给婴儿洗澡,洗澡水要从流淌着的河水中去取,且不能在半路上将水倒洒,洗完澡后再给婴儿穿上当天现做的婴儿服,彝族一般羞于在婴儿出生前制作婴儿服。

四川大凉山彝族天菩萨习俗,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

四川大凉山彝族天菩萨习俗,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

四川大凉山彝族天菩萨习俗,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
四川大凉山让你感受彝族的风情,让你目睹天菩萨的独特民俗传统。

彝族男性的“天菩萨”发型与彝族“万物有灵”的信仰有关。

《炯炯有神》摄影邱太建
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彝族,男性的'天菩萨'发型传统,是当地原始宗教崇拜的遗留。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肌肤毛发为父母所赐,所以倍加珍惜,过往的
蓄发行为由此产生。

彝族男子的一生中发型要经历几次成长转型的变化。

婚后的男子会请人在头顶梳小辫子盘在头上,当地人称'如且'。

现在一般人不分阶段,彝族男子特殊发型统称'天菩萨'。

'天菩萨'的头发只能修短,绝对不可以随意剃光,无论多长都尽量保留。

而且彝族人忌讳别人抚摸自己的'天菩萨'。

只可近观,不可把玩。

彝族男性的“天菩萨”发型与彝族“万物有灵”的信仰有关。

彝族民间传统认为世间万物包括天地、山水、植物、动物以及人类都有灵魂。

灵魂依附于人体,头发拥有离天最近离地最远至高无上的地位。

自然而然头发成为铭记祖先与天地对话的使者。

七月的凉山州文章

七月的凉山州文章

七月的凉山州文章摘要:1.凉山州的地理位置和概况2.七月份凉山州的气候特点3.凉山州七月份的节日活动4.凉山州七月份的旅游推荐5.游客在凉山州七月份的注意事项正文:凉山州位于我国四川省的西南部,地处横断山脉,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七月份是凉山州的夏季,此时的气候宜人,绿意盎然,是游客前来旅游的好时机。

一、凉山州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横断山脉,东邻宜宾市,南接云南省,西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靠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州总面积6.04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 万,主要有彝族、汉族、藏族、苗族等民族。

二、七月份凉山州的气候特点七月份凉山州的气温适中,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早晚温差较大。

此时正值雨季,降雨量较多,湿度适中,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阵雨,为绿意盎然的凉山州增添了几分生机。

三、凉山州七月份的节日活动1.火把节:七月份彝族火把节,是凉山州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2.凉山州国际马拉松比赛:每年七月份,凉山州都会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吸引国内外众多选手参赛,游客可以现场观看比赛,感受运动带来的激情。

四、凉山州七月份的旅游推荐1.邛海:邛海是凉山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七月份的邛海湖水清澈,阳光明媚,游客可以欣赏湖光山色,享受休闲的度假时光。

2.螺髻山:螺髻山位于凉山州西北部,七月份正是绿树成荫,瀑布飞流,游客可以徒步探险,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五、游客在凉山州七月份的注意事项1.携带雨具:七月份凉山州降雨较多,游客出行时请携带雨具,以防突发的阵雨。

2.防晒措施:虽然七月份凉山州的气温不高,但紫外线辐射较强,游客出行时需做好防晒措施。

3.尊重当地风俗:凉山州是多民族地区,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需尊重当地民族风俗,避免冒犯。

总的来说,七月份的凉山州气候宜人,节日活动丰富,风光优美,是游客前来游玩的好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山州
凉山州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北起大渡河,南极金沙江,东抵四川盆地,是川滇古陆隆起带,有着高原,山地,峡谷,丘陵,盆地等多种地形,最高海拔有5938米,最低处海拔305米。

被称是“世界的地址博物馆”,凉山州幅员6300多公里,相当于两个海南省那么大。

辖西昌,盐源,美姑,越西,木里等十七个县市,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

首府西昌是凉山州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文明的航天城。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地方,总人口470余万,有彝族,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傈僳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纳西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凉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最后废除奴隶制的地方,也是我国人造卫星升起的地方。

凉山过去鲜为人知,诸葛亮曾说他是不毛之地,很多人说到凉山都会把同荒凉联系在一起,其实凉山并不凉。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立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西汉的司马迁,蜀汉诸葛亮,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都在这里有过游历和活动的记载。

凉山州不仅历史悠久还有着多种多样丰富的资源,是攀西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邓小平也曾跨这里得天独厚。

首先,丰富的气候资源,凉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降雨丰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显著特点,有着丰富风能和太阳能。

二水力资源,凉山州境内有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及其支流50多条,水量充沛,流速快,落差大,含泥沙量小,水资源十分的丰富。

三凉山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凉山幅员6万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00多平方公里。

安宁河两岸地区,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是川西南的粮仓,已列为国家和省的重点农业开发区。

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州森林覆盖率28.6%,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有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有飞播林和各种经济林。

草地覆盖40%以上,优良饲草上百种。

州内的野生草本植物更是丰富,已发现药用植物2400多种,有“川南中药草宝库”之称。

全州共有4000余中植物,1200余种,和近千种微生物,是各类动植物的基因库。

五矿产资源,凉山地处攀西大裂谷成矿带,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现已探明矿种82种。

其中富铁矿,铜,锌,锡,银等中矿储量居四川省第一位,轻稀土保有氧化物矿床是我国第二大稀土矿床。

有特大型和大型矿床30处,中型63处。

适合建设综合性和集团性工业基地,凉山是未来的“工业天赋”,是中国的乌拉尔,
六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凉山不仅有着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无论是凉山皎洁硕大的月亮,还是明媚灿烂的阳光,是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川南胜景的邛海泸山,还是香格里拉的最后家园木里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无不向往。

自2006西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全州目前共有4A 级景区四个,3A级景区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

凉山名族风情浓厚,这个名族,主要是指彝族。

彝族是凉山的主体民族,关于彝族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无一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2570~255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在解放前长期处于封闭的社会形态,抗拒外来文化,也封闭自己的民族文化,很少与外民族交流,凉山彝族完整的保留了几千年来的彝族古老文化。

彝族,是一个有自己语言和文字的古老民族,由于历史上迁徙时间和居住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所地,什乍,依诺三大方言区,后来也被称为大裤脚,中裤脚,和小裤脚。

虽然这些地区的方言在发音上有所不同,但地区间的交流也没有什么障碍。

彝族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

在高山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带多聚居。

一个血缘家支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血缘较近的各支分散相邻。

按彝族习俗,儿子结婚后需另外建房居住,父母随最小的儿子居住。

彝族的饮食原料及食用方式有独特的风格。

主食型食物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

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

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

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

彝族婚姻的特点是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

彝族传统婚姻中有转房习俗,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丈夫去世后,子女又尚未成年,则须转嫁给死者的同胞兄弟或近亲叔侄称为“吃绝业”。

新中国成立后,同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的限制已被打破,彝族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自由恋爱,出现了跨族别婚、跨等级婚、跨国界婚。

彝族的礼仪风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婴儿诞生是件大喜事,按照传统习俗要举行许多仪式。

这些仪式主要有降生礼、出户礼、祝福礼、拜望礼等,以示庆贺。

少女成年,要举行成年仪式。

彝族少女成年的换裙仪式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俗称“换童裙”。

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

最佳婚龄是17、19岁。

女子如果过了17岁还未出嫁,则要再举行一次成年礼。

彝族人热爱生命,认为有是有灵魂的,即使死去,也只是身体的死去,灵魂仍然存在,所以彝族的葬礼也是非常隆重的,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

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
彝族的节庆多彩多样,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节庆;有以欢庆丰收、庆祝胜利为主的庆祝节庆;有以歌舞戏曲活动为主的社交娱乐节庆等。

主要的节庆有:彝族年。

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

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