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一、导读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墨刻画了一个富贵之家的兴衰历程,以及主人玉的人生经历。

本导读教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二、导读目标-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和背景-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掌握《红楼梦》的主题和意义- 研究欣赏《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三、导读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解释他为何创作《红楼梦》。

2. 小说背景:解释小说的时代背景和贾府的社会地位,使读者了解小说的社会环境。

3. 主要情节:概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包括贾府的兴衰过程、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等。

4. 人物介绍:介绍一些重要的人物角色,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解析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5. 主题与意义:探讨《红楼梦》的主题和意义,包括对人性、爱情、权力等的思考和揭示。

6. 文学价值:引导读者欣赏《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包括描写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与活动1. 讲解导读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红楼梦》的背景和主要情节。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3. 演绎剧场:学生可分组表演小说中的场景或情节,提高对小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观摩影视剧:观看与《红楼梦》相关的影视剧,比较不同版本对小说的演绎和诠释。

5. 主题阅读:引导学生选择与《红楼梦》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度阅读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2. 演绎剧场评估:评估学生在表演中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3.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考察学生对《红楼梦》主题和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红楼梦》原著小说2. 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批注本3. 与《红楼梦》相关的影视剧资源4. 与《红楼梦》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源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红楼梦》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作品地位。

2. 人物关系: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成员及其关系。

3. 主要情节: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悲剧及作品的高潮、结局。

4. 作品特色:诗词歌赋、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寓意象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情节梗概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作品,总结人物形象、情节特点等。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难点问题,共同完成分析报告。

4.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发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1. 第1-2课时:介绍《红楼梦》的背景、作者及作品地位。

2. 第3-4课时:分析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成员及其关系。

3. 第5-6课时:讲述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悲剧及作品的高潮、结局。

4. 第7-8课时:鉴赏作品中的诗词歌赋、人物描写等。

5. 第9-10课时: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现实意义。

6. 第11-12课时: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难点问题,共同完成分析报告。

7. 第13-14课时:学生代表汇报分析报告,教师点评并总结。

8. 第15课时: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红楼梦》原著,深入了解作品内容,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红楼梦》中某一人物或某一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红楼梦》导读:读回目梳理主线,知读法探索门径教案

《红楼梦》导读:读回目梳理主线,知读法探索门径教案

《红楼梦》导读:读回目梳理主线,知读法探索门径教案任务简述《红楼梦》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其回目简练工整,精要地概括了各章回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初读回目以梳理整本书内容及主线的方法。

《红楼梦》是艺术中的“绝大著作”,其内容之广博、内涵之深厚、艺术之丰美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作为高中生应该如何阅读整本书,在读前进行经验交流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

学习目标1.简介《红楼梦》相关评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梳理整合小说回目,学会整体把握整本书内容及线索。

3.通过交流阅读经验,掌握略读、精读、研读文本等方法。

自主阅读活动设计1.课前自主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前言,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以下内容,撰写读书摘记:①曹雪芹家世与身世遭际;②《红楼梦》内容、结构和艺术特点;③《红楼梦》版本沿革。

2.自主阅读全书章回目录,完成以下任务:①阅读回目,读准字音、节奏,初步理解回目含义;②查阅辞典,疏通回目中生僻字词,深入理解其内涵,如“夤缘”“指迷”“仙醪”“铁槛寺”“箴宝玉”“谶语”“手足眈眈”“笞挞”“戏彩斑衣”等;③梳理整本书的回目,圈点表示人物活动空间转换及家族盛衰变化词,人物称谓及命运归宿词,整合并思考,《红楼梦》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它是围绕哪两条线索交织推进的?3.泛读前五回,给每一章回写一则内容提纲。

学习资源1.介绍长篇章回体及回目的含义,推荐相关的助读资料,提供知识支架。

2.推荐小说的阅读方法和经验,提供方法支架。

学习进程一、深情导入,消除畏难情绪,激发阅读兴趣《红楼梦》是一部什么书?王国维先生说,它是艺术上的“绝大著作”1;周汝昌先生说,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和集大成”2;王蒙说,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语言的百科全书”3。

如此巨著,我们怎能错过?然而,一入红楼,我们却深感楼深似海!很多中学生都觉得《红楼梦》读不下去。

可是,你们知道吗?蒋勋说,《红楼梦》其实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是传统文化中很少能看到的对青春进行描述的作品,而大观园是一座“秘密的青春王国”4。

《红楼梦》阅读导读课教案

《红楼梦》阅读导读课教案

《红楼梦》阅读导读课教案1. 课程介绍- 本阅读导读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

-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和主题,并探讨其中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

2. 教学目标- 了解《红楼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 掌握《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红楼梦》简介-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其创作背景。

- 概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 分析《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红楼梦》的结构与人物- 解读《红楼梦》的结构,包括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区别。

-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 探讨《红楼梦》中的宗法制度和女性地位。

第三课:《红楼梦》的主题与意义-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如爱情、权力、财富等。

- 探讨《红楼梦》中的人性和道德问题。

- 讨论《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课:《红楼梦》与当代文学- 比较《红楼梦》与当代文学作品,探讨其共性和差异。

- 分析《红楼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 总结《红楼梦》对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4.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阅读《红楼梦》的选段和相关文献。

-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 辅导学生写读后感和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5.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互动参与情况。

- 学生提交的阅读笔记和课后作业情况。

-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评估问卷调查。

6. 参考资料- 曹雪芹. 《红楼梦》.- 王国维.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 教案

红楼梦导读 教案

红楼梦导读教案教案标题:红楼梦导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

2. 理解《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掌握《红楼梦》中的重要主题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1.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探讨《红楼梦》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红楼梦》的复杂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准备:1. 《红楼梦》原著及相关资料。

2. 幻灯片或投影仪。

3. 学生阅读材料和讨论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兴趣。

二、了解《红楼梦》(15分钟)1. 介绍《红楼梦》的情节梗概,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了解。

2.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包括贾宝玉、林黛玉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重要作用。

三、探讨《红楼梦》的主题(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红楼梦》中的主题,如爱情、权力、家庭等。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四、文学欣赏与批判思维培养(20分钟)1. 阅读选段:选择《红楼梦》中的经典段落,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选段中的语言、形象和象征意义,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红楼梦》导读的内容和收获,展望后续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讨论,探究《红楼梦》中的其他主题和意义。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比较分析其与《红楼梦》的异同。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和质量。

2. 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发展程度。

教学资源:1. 《红楼梦》原著及相关资料。

2. 幻灯片或投影仪。

3. 学生阅读材料和讨论题。

名著导读课《红楼梦》教案

名著导读课《红楼梦》教案

名著导读课《红楼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4. 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

- 分析《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 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 通过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1个课时)1. 介绍《红楼梦》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学生自主阅读《红楼梦》的简介和第一回的内容。

第二课时:《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个课时)1. 分析《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小组讨论《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2个课时)1.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2. 学生撰写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的短文。

第四课时: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2个课时)1.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

2. 学生撰写《红楼梦》的读后感或写一篇与《红楼梦》相关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学生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对《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有基本了解。

2. 学生能够描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4.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六、参考资料1. 《红楼梦》原文和相关研究资料。

2. 中国古典文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名著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红楼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等。

2. 人物介绍: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3. 情节梳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贾府的兴衰等。

4. 主题思想:揭示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衰亡,反映人性的善恶美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分享阅读心得。

3. 欣赏法:品味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分享阅读心得。

4. 赏析重点:分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讲解艺术特色。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案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1. 引入新课: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 赏析重点:分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讲解艺术特色。

3.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后续课时依次类推,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红楼梦导读初中语文教案

红楼梦导读初中语文教案

红楼梦导读初中语文教案【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 掌握小说的一些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4.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红楼梦》的内容简介和人物介绍;2. 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讲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介绍小说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红楼梦》教材或阅读材料;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老师简单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第二步:内容讲解(25分钟)1. 老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重点强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避免徒长的叙述。

2. 老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与小说故事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片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步:词汇讲解(15分钟)1. 老师逐个讲解《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如“金陵十二钗”、“宝玉”、“黛玉”等等,并通过例句讲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2. 老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根据给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自己合作练习使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2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学生间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并进行适当的解答。

2. 老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习《红楼梦》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多涉猎这一经典名著。

六、课堂延伸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红楼梦》为题材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读后感;2. 学生可自由选择将作品进行朗读或展示。

七、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红楼梦》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但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要督促学生多多进行阅读和写作,加深对这一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感受。

红楼梦导读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红楼梦导读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红楼梦导读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红楼梦导读教案名著导读《红楼梦》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人物关系等。

(2)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3)分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4)掌握名著欣赏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的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2.《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描写。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程】导入:清朝的时候流行一句话:开卷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就算你读了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等,你不读《红楼梦》的话,你的知识还不够。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

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认为它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是了不起的。

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畅谈中国这部伟大的经典作品《红楼梦》。

一、展示课题:名著导读《红楼梦》二、导读名著1.《红楼梦》的背景知识展示课件,老师还可做如下补充:《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写成于清中期,《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

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长久以来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中国清代的曹雪芹。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使用的写作方法是“真事隐,假语存”,脂砚斋的批语是:文笔细如牛毛。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教案名著导读之红楼梦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教案名著导读之红楼梦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教案名著导读之红楼梦【教案名称】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教案名著导读之红楼梦【教学目标】1. 通过导读名著《红楼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通过学习名著《红楼梦》,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世界,培养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掌握《红楼梦》中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观。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堂教具:《红楼梦》原文、名著导读讲义、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等。

2. 教师准备:深入研读《红楼梦》、准备案例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名著导读的主题,告诉学生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了解《红楼梦》(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导读中对《红楼梦》的介绍,边读边记录重要的人物和情节。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红楼梦》的初步认识。

三、解读《红楼梦》(3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讲义等教具,以互动形式给学生讲解《红楼梦》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梳理和复述,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

四、探究《红楼梦》中的文化背景(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红楼梦》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课本、资料等自行调研和总结《红楼梦》中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观。

五、情感交流与表达(20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对他们的情感有何影响,让学生进行回答。

2. 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对《红楼梦》中情感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可以选择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红楼梦》的情感认知和感受。

六、作品创作和分享(3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可以是小说、故事、诗歌等形式,内容要与《红楼梦》相关。

初中语文红楼梦导读课教案

初中语文红楼梦导读课教案

初中语文红楼梦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目录,了解小说的基本框架和人物关系。

2. 学习运用圈点勾画法阅读目录,抓住关键信息,梳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贾探春等人物的命运走向。

3. 合作探究,学习从性格和价值观、命运等角度鉴赏人物的方法。

4. 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发现、鉴赏其他红楼人物,提升名著鉴赏水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长篇巨著的兴趣。

2. 教学难点: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人物海报3. 卡纸4. 马克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的目录,强调目录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在阅读目录时的发现和感受。

二、学习圈点勾画法(10分钟)1. 讲解圈点勾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2. 学生实践运用圈点勾画法阅读目录,教师巡回指导。

三、梳理人物关系(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位人物,用圈点勾画法梳理该人物的命运走向。

2. 各组汇报人物关系梳理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四、合作探究(15分钟)1. 引导学生从性格、价值观、命运等角度鉴赏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贾探春等人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全班交流。

五、自主发现(10分钟)1. 学生自主选择一位红楼人物,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长篇巨著的方法和技巧。

2. 推荐阅读《红楼梦》相关资料,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阅读导读,学生对《红楼梦》的基本框架和人物关系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运用圈点勾画法阅读目录,梳理人物命运走向。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鉴赏人物,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但在自主发现环节,部分学生对红楼人物的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

《红楼梦》导读教案

《红楼梦》导读教案

《红楼梦》导读教案一、导读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

通过导读,学生将能够了解小说的背景、重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二、导读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向学生简要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曹雪芹以及小说的成书过程。

可以提及曹雪芹家族的背景和他自身的生平,以及小说面世后的反响。

2. 重要人物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可以从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介绍。

3. 故事情节梳理:通过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可以以章回结构为线索,简要介绍每个章回的主要情节和事件。

4. 主题与意义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和意义,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或价值观。

可以就家族衰落、人性的探讨以及女性地位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导读方法1. 导读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红楼梦》的背景、人物和情节。

要注意使用简明的语言,避免涉及复杂的法律内容。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导读内容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他们对小说的深入理解。

3. 阅读指导: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小说。

可以提供一些阅读问题或注释,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情节和人物的细节。

4. 典型章节解析:选取《红楼梦》中的典型章节,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章节,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导读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质量,评估他们对导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写读后感、参与小组讨论或回答问题等,用于评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导读效果评估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导读教案中的内容和方法,以提升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以上是《红楼梦》导读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和学生们。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阅读和理解《红楼梦》的部分章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红楼梦》的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阅读和理解《红楼梦》的部分章节。

2. 教学难点:(1)分析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2)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红楼梦》第一回,了解作品基本情节。

(2)学生总结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学生阅读《红楼梦》第二章,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

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合作探讨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学习《红楼梦》中的重要章节,如“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等。

(2)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通过学习《红楼梦》,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他们既感到陌生,又充满好奇。

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古文词汇的理解,人物关系的复杂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理解文本,感受作品魅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人物关系的理解2.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教师引导解答。

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和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事先阅读《红楼梦》,了解文本内容,熟悉人物关系。

2.准备相关的人物关系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以及作品的基本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人物关系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与作品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你认为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王熙凤在作品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学生阅读作品中的一个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情节,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性格。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语文教案红楼梦导读教案

语文教案红楼梦导读教案

语文教案红楼梦导读教案篇一导读:红楼梦导读教案一、导读内容介绍《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本教案将通过导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该作品的基本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核心情节,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导读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曹雪芹;2. 熟悉《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3. 掌握《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故事线索;4.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导读步骤第一步: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曹雪芹是中国清代作家,也是《红楼梦》的作者。

他生活在一个贫困但卓有才情的家庭中,从小受到优良的家庭教育。

曹雪芹的父亲是乾隆时期的官员,他熟读典籍,精通诗词,深受父亲的熏陶。

在家庭的环境和熏陶下,曹雪芹非常早就开始写作,并在写作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文学才华。

《红楼梦》是曹雪芹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他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和象征手法,通过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崛起和衰落,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荣辱兴衰,以及人性的善恶和欲望的冲突。

第二步:主要人物介绍《红楼梦》中有众多主要人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林黛玉、贾宝玉、贾母和王熙凤。

林黛玉是贾府的女儿,她聪明、敏感,善于诗词和绘画。

她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悲剧的命运,是小说中最受读者喜爱的角色之一。

贾宝玉是贾府的偏爱之子,他聪明而多情,善于宴客和写作。

他与林黛玉有着特殊的感情关系,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贾母是贾府的家族长辈,她是一个有着宽阔胸怀的善良老人,也是众多人物中的政治中心。

王熙凤是贾府的嫂子,她机智聪明,精于算计和权谋,有着很高的社交能力。

她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三步:基本情节和故事线索《红楼梦》的情节错综复杂,篇幅庞大。

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是故事的主线。

整个故事以贾府为背景,通过描绘贾府家族的兴衰、荣辱和人物的情感纠葛,展示了封建社会的沉浮和悲剧的命运。

名著导读红楼梦教案

名著导读红楼梦教案

名著导读红楼梦教案篇一:红楼梦教案《红楼梦》研究性学习教案一高一A部语文组蒋利一、研究背景、目标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煌煌巨著《红楼梦》,公认为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影响跨越时空种族,海内外早有了对它进行专门研究的“红学”,研究著述繁多。

时至今日,伴随着同名电视剧的广为播放,《红楼梦》已呈普及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学生为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而学习研究《红楼梦》也成为必然要求,也成为高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

不夸张地说,不懂一点《红楼梦》,只能算半拉子中学生。

我们通过研读《红楼梦》,籍此探索研读文学名著的具体方法二、学习任务:通过对原著和众多鉴赏评论文章的阅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创作风格等。

2、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通过对一部作品的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小说的方法,增强文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

024、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5、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6、关注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人生思考,滋养人文情怀。

三、成果形式:1、请提炼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认识,参阅相关资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

可以是小型学术论文,鉴赏评论文字,也可以是读后感,随想,等等。

2、总结扩展阅读全过程中的得失利弊,写一篇学习随感。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过程和资源:(一)准备阶段:1、尽量读完原著(利用课外时间完成)2、观看电视剧《红楼梦》片断(1课时)。

反思:(1)你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那些你阅读中很宝贵的第一感觉,是否记在随笔上了?(2)关于《红楼梦》,哪些问题是你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能具体明确地把问题描述出来吗?阅读原著时有没有对问题涉及的内容做重点关注?(3)准备阶段你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何?提醒您注意,它将直接影响到您下一步学习的质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篇导读《红楼梦》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篇导读《红楼梦》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篇导读《红楼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出版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3. 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思考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二、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及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课本中的《红楼梦》导读部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红楼梦》封面,并进行简单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作者和出版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并简述它的出版历史,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小说主要内容(15分钟)教师通过阅读课本中的《红楼梦》导读部分,向学生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对小说的整体结构有所了解。

4. 人物关系图(20分钟)教师将主要人物的姓名写在黑板上,并以箭头表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人物之间的纠葛和矛盾。

5.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指导学生整理出小说中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地位的思考。

6. 人物形象的塑造(20分钟)教师以一些典型的人物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何通过对话和行为来体现,讨论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和效果。

7. 小说的主题和思想(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社会问题、人生哲理等,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能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预下一课《红楼梦》中的片段,做好课前准备。

五、作业布置学生根据导读部分的要求,自行阅读《红楼梦》相关内容,做好课后复和笔记整理。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红楼梦》的理解和观点,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上是一份关于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篇导读《红楼梦》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文学导读《红楼梦》经典文学导读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文学导读《红楼梦》经典文学导读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文学导读《红楼梦》经典文学导读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经典文学导读《红楼梦》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公开课的经典文学导读提供指导,针对《红楼梦》进行教学设计。

本教案将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评估方法四个方面。

教学目标- 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掌握一些常用的文学分析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教学内容1. 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 介绍清代社会背景和文学环境- 简要介绍曹雪芹及其作品《红楼梦》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介绍《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角色,如贾宝玉、林黛玉等- 分析小说中的一些关键情节和主题,如贾母的选秀、荣府的衰落等3. 文学分析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介绍一些常用的文学分析方法,如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等- 教授相应的文学分析技巧,并举例解释4.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提供《红楼梦》中的短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品味- 引导学生提出对于小说中人物行为、情节发展等方面的批判性观点和思考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2.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对小说的初步认识和观点3. 教授文学分析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于《红楼梦》4.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和展示5. 分发短文段,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和批判性思考6. 进行小结和总结,回顾教学要点和学生的研究成果评估方法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讲解环节的参与情况2. 问题回答: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检验对《红楼梦》的理解程度3. 文学分析作业:布置文学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情节或主题4. 文学欣赏反思:要求学生写一篇对于文学欣赏的反思和批判性观点以上为《红楼梦》经典文学导读教案的简要设计,希望能为您的公开课提供一些参考。

如有需要,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初中教案:文言文阅读——《红楼梦》导读

初中教案:文言文阅读——《红楼梦》导读

初中教案:文言文阅读——《红楼梦》导读文言文阅读——《红楼梦》导读一、《红楼梦》概述《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文学巨著,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瑰宝之一。

该小说以贾宝玉为主角,设立豪门宅第“贾府”为背景,以贾、史、王、薛四家为主要人物,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爱情和悲喜,展示了封建官僚社会的堕落和腐败,以及人性的复杂和感情的纠葛。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

二、《红楼梦》中的文言文阅读1.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红楼梦》是一部兼具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作品。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正式书面语言,其特点是古朴、精深、含蓄。

通过阅读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2. 导读《红楼梦》的目的导读《红楼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以及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之后深入阅读提供基础。

通过导读,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背景知识,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主题,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红楼梦》导读的教学方法1. 分段式导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红楼梦》,可以将导读内容分段进行。

比如,可以按照作品的不同章节或者依据故事的发展将《红楼梦》进行分段,然后按照每一段的重点或者主题进行解读。

这样的分段式导读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小说的内容和结构。

2. 借助多媒体材料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在导读《红楼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材,比如可以播放经典的电视剧版本,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呈现红楼梦的插图和音频。

这样的多媒体素材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红楼梦》导读的实施步骤1. 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首先,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然后,简要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发展历程,让学生知道小说的创作动机和历史价值。

2. 简要概括《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在导读中,可以简要概括《红楼梦》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红楼梦》导读教案

《红楼梦》导读教案

《红楼梦》导读教案“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回应学生在寒假的阅读过程中提出的三类疑难困惑:语言文化类、人物情节类、抽丝剥茧类。

其实《红楼梦》本就是一个气象万千、神秘莫测的“大观园”大,越是深入,越会发现这里边有无穷的奥妙值得探究。

仿照《红楼梦》的回目名,给本节课拟了个标题——“观奇书初探红楼梦,聚云端指迷主题词”,主要是分享三个有助于大家解读《红楼梦》的主题词。

二、主题词一:情《红楼梦》第一回就说这本书“大旨谈情”。

这里的“谈情”,“谈”的是什么“情”?串讲绛珠还泪报恩、宝玉情赠旧帕(“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前世命定的爱情)、元妃省亲落泪(归家情更怯,对泣还强笑的骨肉亲情)、钗黛相结金兰(推心置腹、知人冷暖、无关风月、只为真心的友情)、姥姥义救孤女(时移世易、境遇逆转后,仍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情义)等事例,表明《红楼梦》中蕴含着悲天悯人、共情博爱的大情怀。

三、主题词二:痴由情生痴。

“痴”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1. 世人之痴:《好了歌》写尽世人之痴,这样的“痴”自然是不该沉湎耽溺的。

2. 作者之痴作者曹雪芹的自题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曹雪芹自诩“痴人”。

“莫说曹翁痴,更有痴似曹翁者。

”《红楼梦》里有哪些“痴人痴事”呢?3. 书中之痴黛玉葬花、宝玉不肖、香菱学诗、龄官画蔷、晴雯补裘……以上种种“痴”能否被轻飘飘一句“人间不值得”否定?细按第一回中的“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人生其实是一场循环,“空”是起点,“痴”是过程,最终的结局还是“空”。

既然人生的结局万事成空,那么人生的过程是不是就不值得了呢?正因为结局注定是空,人生的意义恰恰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而当我们经历了这一生,追求了、迷恋了、付出了,也在人生的过程中真情实感地体会到了喜怒哀乐、爱憎嗔怨,发现这世间还有值得我们留恋的、不舍的、爱的、恨的人或者物,我们仍然可以说一声“人间值得”、“不枉此生”,这就是一种无怨无悔的“痴”的态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
小说作品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 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 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主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 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 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红楼梦》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1
《红楼梦》的别名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 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 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 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 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 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 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 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 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 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 曰“金陵十二钗”……
三十八年(1699)四月,第三次南巡。以江宁织
造署为行宫(第一次接驾)
四十二年(1702)二月,第四次南巡,第二次接
驾。
四十四年(1705)三月,第五次南巡,第三次接
驾。曹寅进献樱桃。奉旨刊刻《全唐诗》。
四十六年(1707)二月,第六次南巡,第四次接
驾。康熙为《全唐诗》作序。
《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 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 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 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 以后他以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 没有流传下来。
16
青埂峰顽石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17
木石前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
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
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
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
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
(1715?──1764?) 名 霑,字梦阮,号雪芹,又 号芹圃、芹溪居士。祖籍 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 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
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
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
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
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
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
纨裤”“饫甘餍肥”的豪
华生活。
5
雍正五年曹雪芹 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 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 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 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 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 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 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 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 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 地。大约在一七六四年 除夕,因贫病无医,加 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 而离开了人间。
13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 楼梦 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 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 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 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 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
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
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
曹雪芹西山故居6
曹雪芹的家世:
曹寅
曹玺
曹锡远—曹振彦—
曹宣
曹顒 yóng—?雪芹(霑)
曹頫fǔ(嗣)—?雪芹、 曹顺 曹頔dí 曹颜 曹頫(出嗣)
曹尔正—曹宜—曹颀
康熙六次南巡,曹家四次接驾
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首次南巡,曹玺已于
六月去世,康熙至署抚慰诸孤。
二十八年(1689)二月,第二次南巡。
高鹗续书(违背原意说、完璧说、双两 说、关于残缺美)。
9
谁都一满 解云把纸 其作辛荒 中者酸唐 味痴泪言 ?,。,
题 石 头 记
10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 五回构成,它们在全书中 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是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 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 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 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 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 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12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 都 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 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 案 交代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 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 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 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 的情节。)
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原
因、封建末世无可挽回的崩溃趋势)
艺术结构的严密性。(极为严密的网式结构、
前五回的艺术提示、宝黛爱情悲剧之线与四大家族的衰亡过 程互相连接互为因果交叉递进)
人物刻画的逼真性。(生活细节、追踪蹑迹)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 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4
曹雪芹
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
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 漫主义色彩。
15
女娲补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 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 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 “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 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 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 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 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 所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