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纳兰性德《临江仙 寒柳》原文、译文及赏析
《临江仙·寒柳》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临江仙·寒柳》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临江仙·寒柳》原文,《临江仙·寒柳》原文翻译,《临江仙·寒柳》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临江仙·寒柳》原文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二、《临江仙·寒柳》原文翻译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
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
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
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三、《临江仙·寒柳》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提示:以上是婉约词《临江仙·寒柳》原文,《临江仙·寒柳》原文翻译,《临江仙·寒柳》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纳兰性德《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雨》
纳兰性德《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雨》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
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译文:阑干曲折,秋雨绵绵,初放的秋海棠娇美、慵懒,让人生怜。
她在粉墙的角落寂寞兀立,翠绿裙衩般的绿叶托着粉红的花蕾,薄纱般的花瓣上宿雨犹存。
曾将花插在你头上,就着半床的月光痴看睡眼朦胧的你。
花辰旧欢,宛如一梦,这断肠之花哪还禁得起萧瑟秋风呢?
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
出生于满州正黄旗。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
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
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赏析:身在塞上却心系故园,眷念闺中人。
当他得到家书报道秋海棠花开时,便由此花名“断肠”而触动离愁别绪,遂借花抒慨,表达了乡关客愁,相思难耐,柔肠寸断的心情。
上片化虚为实,从想象中落笔,写家中“粉墙东”那“娇墉”、“寂寞”的秋海棠经“三夜雨”后,娇艳地开放。
下片转入追怀往昔,描绘了令人怀恋的往日美好时光和此时“肠欲断”的凄苦之情。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原文|译文|赏析《临江仙·寒柳》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既咏经受冰雪摧残的寒柳,也咏一位遭到不幸的人。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临江仙·寒柳》原文清代:纳兰性德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译文及注释译文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
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
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
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注释(1)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2)层冰:厚厚之冰。
(3)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4)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5)最是:特别是。
(6)繁丝:指柳丝的繁茂。
这两句里的“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7)春山:春日之山。
又,春山山色如黛,故借喻女子之眉毛,或代指女子。
这里指代亡妻。
(8)湔(jiān)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
湔裙,溅湿了衣裙。
见《淡黄柳·咏柳》,此谓亡妻已逝,即使梦里相见,可慰相思,但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李商隐在《柳枝词序》中说: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湔裙来会。
此词咏柳,故用此典故。
(9)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咏柳咏柳,开门见山:柳絮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花儿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咦,说柳絮自然应该,毕竟是咏柳,可这个”花儿”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谁见过柳树开花呢?明明是咏柳,怎么突然出来个扬花呢?正确的答案是:杨花和柳絮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柳树上飘飞的那种一团一团的白色绒毛,现在还是很常见的。
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纳兰性德〔清代〕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
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译文家里已经下了三夜的雨,谁来保护这亭人里娇弱的秋海棠?可惜粉墙的东边寂静无人,秋海棠花绿萼已分,红花上带着雨滴,好像哭泣的美人一样。
还记得海棠花曾在她的鬓边落下,那时她睡眼惺忪,静静感受着这”床月亮的清凉一往日的欢乐时光仿佛在梦中,还没等秋风吹起,我就已经痛断肝肠。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为双调小令。
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塞上:塞边,边界上。
家报:家中信息。
秋海棠:又称“八月春”、“断肠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秋海棠科。
此花叶大棵矮,背有明显的红丝,花小,聚生、粉色。
六曲阑干:指代亭人。
娇慵(yōn g):柔弱倦怠的样子,这里指秋海棠花。
此系以人拟花,为作者想象之语。
粉墙:用白灰粉刷过的墙。
裙衩(chà):裙子和头钗都是妇女的衣饰,这里以女子绿色裙衩比喻秋海棠绿色的枝叶。
绡(xiāo)红:生丝织成的薄纱、薄绢。
惺忪(xīng sōng):形容刚刚睡醒,神志、眼睛尚模糊不清的样子。
旧欢:指往日的欢乐情怀。
赏析词前“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寥寥十三个字,如云出岫,把纳兰心中的孤寂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离人在异乡收到了家书,也许一低头便柔肠寸断了。
上片化虚为实,从想象中落笔,写家中“粉墙东”那“娇墉”、“寂寞”的秋海棠经“三夜雨”后,娇艳地开放。
秋海棠香艳而多情,想来纳兰每每看见时必会想起心上人。
“已分裙衩绿,犹裹泪绡红”,花朵娇红,枝叶青绿,像极了红衫绿裙的美人伫立在粉墙下。
许多男人形容女子容貌时都爱说“花似人艳,人比花娇”,似乎很矫情。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1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原文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黄陵庙侧水茫茫。
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
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翻译斜阳落日送走最后一声蝉鸣,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黄陵庙边的江水卷起阵阵涛声。
楚山的红树笼罩在茫茫烟雨里,烟雨隔断了高唐台下的迷梦。
江水摇碎岸边渔船的灯影,远处白蘋飘散着浓浓的香风。
涛声仿佛湘妃在弹奏凄清的怨曲,那朱红的瑟弦凄切的悲鸣,久久地迥荡在蓝天白云中。
注释银蟾:月亮。
潇湘:潇水和湘水合称,均在湖南境内。
黄陵庙:即湘妃祠,旧址在今湖南湘潭附近。
高唐:楚国台观名。
风飐碎:指风吹渔灯,灯光或明或暗,点点碎碎。
飐,风吹颤动。
白蘋:水中浮草。
灵娥:即湘灵。
湘灵即湘妃。
韵清商:音调哀怨,是清商怨曲。
朱弦:瑟弦的美称。
赏析毛文锡这首《临江仙》,取材于江湘女神传说,但表现的内容实是一种希幕追求而不遇的朦胧感伤,主题与词题是若即若离,恰好反映了从唐词多缘题而赋到后来去题已远之间的过渡。
“暮蝉声尽落斜阳。
银蟾影挂潇湘”。
起笔词境就颇可玩味。
时当秋夕,地则楚湘。
从日落到月出,暗示情境的时间绵延,带有一种迷惘的意昧,词一发端,似已暗逗出一点《楚辞》的幽韵。
“黄陵庙侧水茫茫”。
接上来这一句,便点染出幽怨迷离之致。
写黄陵庙,点追求怨慕之意,而黄陵庙侧八百里洞庭烟水茫茫境界的拓开,则是此意的进一步谊染。
“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词境又从洞庭湖溯长江直推向三峡。
楚江红树,隐然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的意味。
而烟雨高唐,又暗引出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传说: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宋玉《高唐赋》),襄王梦遇神女,实则“欢情未接”,以至于“惆怅垂涕”(均见《神女赋》)。
这与二妃追舜不及实无二致。
句中下一“隔”字,则词人心神追慕之不遇,哀怨可感。
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卜算子·新柳原文: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卜算子·新柳翻译及注释翻译新柳的形态娇柔瘦弱,柔嫩的柳丝像娇弱的女子一样无力垂下,怎么能经受住春风的舞动。
二月的春风年年多事,将柳枝吹成鹅黄的颜色。
同样是垂柳,在夕阳西下的岸边,朦朦胧胧的烟雨中却更加怜爱。
钱塘苏小的门前那青翠的柳荫,枝繁叶茂,迷离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注释1多事二句:谓二月春风将柳枝吹成鹅黄色的丝条,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可怜生:犹可怜。
生,无意。
3苏小:即苏小小。
苏小小有二,且都为钱塘名妓。
一为南朝齐人。
《乐府寺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娼也。
盖南齐时人』。
」一为南宋人。
清赵翼《垓余丛考·两苏小小》:「南宋有苏小小,亦钱塘人。
其姊为太学生生赵不敏所眷,不敏命其弟娶其妹名小小者。
见《武林旧事》。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小。
」卜算子·新柳赏析古典诗词中杨柳被赋予了多种喻义,但多是藉以抒发艳情,或是表达离愁别绪等等。
本篇虽题作「咏柳」(一作「新柳」),可实际上作者别有寓托。
有人以为是用象征的手法,借咏柳来写一个年方及笄的歌女。
此可备一说。
这首小词用笔空灵清丽,虽刻画,但不伤其神理,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斯是妙绝。
上片侧重描画弱柳之形,但已是含情脉脉。
下片侧重写其神韵,结处用苏小之典,更加迷离深婉,耐人寻味。
诗词作品:卜算子·新柳诗词作者:【清代】纳兰性德诗词归类:【咏物】、【柳树】、【寓人】、【歌女】。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原文、译文及赏析
临江仙•寒柳临江仙•寒柳纳兰性德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译文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世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
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
皎洁的明月五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
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注释(1)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2)层冰:厚厚之冰。
(3)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4)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5)最是:特别是。
(6)繁丝:指柳丝的繁茂。
这两句里的“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7)春山:春日之山。
春山山色如黛,故借喻女子之眉毛,或代指女子。
这里指代亡妻。
(8)湔(jiān)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
湔裙,溅湿了衣裙。
见《淡黄柳•咏柳》,此谓亡妻已逝,即使梦里相见,可慰相思,但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李商隐在《柳枝词序》中说: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湔裙来会。
此词咏柳,故用此典故。
(9)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古诗临江仙·丝雨如尘云着水翻译赏析
古诗临江仙·丝雨如尘云着水翻译赏析《临江仙·丝雨如尘云着水》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丝雨如尘云着水,嫣香碎拾吴宫。
百花冷暖避东风。
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
可能留蝶抱花丛。
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前言】《临江仙·丝雨如尘云着水》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
双片六十字,每片各五句三平韵,不换韵。
全词抒写暮春时节,作者愁病交加万般无奈的情景,隐含兴亡之悲。
【注释】①“丝雨”二句:意谓细雨蒙蒙,云中夹带着水气,吴宫里残花散落了满地。
嫣香,娇艳芳香的花。
②“酷怜”二句:此言最让人怜惜的是那娇美的宫花极易败落,故而连小燕子也学着人的样子怜惜起花来,它紧紧依偎在花下。
偎红,紧贴着红花。
③恹恹:精神委靡不振貌。
④“不成”二句:意谓燕子成双成对地飞去了,反而笑那屋宇梁上空空。
杏梁,用文杏木制成的屋梁。
宋晏殊《采桑子》:“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赏析】此词抒写暮春时节,愁病交加,万般无奈的情景。
词中用“吴宫”、“杏梁”等语皆作泛指,其中深含了兴亡之悲,似有深藏的隐忧,空灵含蕴而有味可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纳兰性德描写柳树的诗词《临江仙·寒柳》阅读
纳兰性德描写柳树的诗词《临江仙·寒柳》阅读临江仙·寒柳清代:纳兰性德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译文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
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
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
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遂将愁思寄给西风,不过,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注释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层冰:厚厚之冰。
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最是:特别是。
繁丝:指柳丝的繁茂。
这两句里的“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春山:春日之山。
又,春山山色如黛,故借喻女子之眉毛,或代指女子。
这里指代亡妻。
湔(jiān)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
湔裙,溅湿了衣裙。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咏柳咏柳,开门见山:柳絮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花儿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咦,说柳絮自然应该,毕竟是咏柳,可这个”花儿”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谁见过柳树开花呢?明明是咏柳,怎么突然出来个扬花呢?准确的答案是:杨花和柳絮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柳树上飘飞的那种一团一团的白色绒毛,现在还是很常见的。
柳絮为什么又叫杨花呢?这是子从父姓,因为柳树有个别名叫“杨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其实就是“飞絮何处是”,但这里特别用了“飞花”的意象,除了造成叠音的声音效果之外,还因为杨花作为诗词当中的一个意象符号,独有一些复杂的含义。
杨花是一个飘零无助的意象。
传说,杨花如果飘落到水中,就会化为浮萍。
这个传说细想一下是非常凄凉的,因为杨花本身就是飘零无根之物,好容易在水里落了脚,却又化为浮萍,依然是个飘零无根之物。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临江仙》原文及赏析1原文: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
清游如此太多情。
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
茨茹荷叶认零星。
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诗词赏析:此词首两句点明时刻,以下写景,呈现出一片朦胧夜色。
荒村人静,遂觉茨菇荷叶,凡舟中所能辨识者莫不饶有诗趣。
“渔梦”语双关,可解作静极欲眠,亦可释为隐遁之想。
“凉帖地”之“凉”字,“咽虫声”之“咽”字,均可见作者体物炼字之工。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2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赏析】黄昏送别,孤帆远征。
回头重重烟柳,淡云暮烟。
待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淮月朦胧。
晨风轻浪,离愁更浓。
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风格柔丽,抒情宛转。
语言美,意境尤美。
沈雄《古今词话》:《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江行夜泊之景。
“暮天”二句晚霞如绮,远雁一绳。
“轻浪”二句风起深宵,微波拍舵,淰淰有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相见客中情味也。
昌图爵里无考,选词家有列入唐词末者。
《柳塘词话》卷二沈雄云:有以徐昌图之《临江仙》为仙侣,而牛希济之《临江仙》为南吕者,其宫调自别,亦可也。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3原文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翻译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
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
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
忆往昔多少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却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还有谁会怜悯你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好,都没有这份心情了。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咏柳咏柳,开门见山:柳絮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花儿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咦,说柳絮自然应该,毕竟是咏柳,可这个”花儿”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谁见过柳树开花呢?
明明是咏柳,怎幺突然出来个扬花呢?正确的答案是:杨花和柳絮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柳树上飘飞的那种一团一团的白色绒毛,现在还是很常见的。
柳絮为什幺又叫杨花呢?这是子从父姓,因为柳树有个别名叫“杨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其实就是“飞絮何处是”,但这里特别用了“飞花”的意象,除了造成叠音的声音效果之外,还因为杨花作为词当中的一个意象符号,独有一些复杂的含义。
杨花是一个飘零无助的意象。
传说,杨花如果飘落到水中,就会化为浮萍。
这个传说细想一下是非常凄凉的,因为杨花本身就是飘零无根之物,好容易。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纳兰性德-翻译、注释、赏析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纳兰性德〔清代〕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翻译:窗外,雨打芭蕉声声,唤起了我对于往事的思忆,痛得心欲破碎。
临睡前还展开旧时书信,看着那写满相思情意的书笺,记起当时她书写鸳鸯二字时还不熟练的模样。
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
在这个冷冷的雨夜里,点着一盏孤灯,独坐这幽暗窗前。
料想你我的缘分已尽,可谁又道得清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注释:点滴芭蕉,雨打芭蕉:此谓夜雨唤起对于往事的思忆。
旧时书:爱人当初临摹的书法本子。
“鸳鸯”二句:追忆当初书写鸳鸯二字的情景。
缃帙,套在书上的浅黄色布套,此代指书卷。
幽窗:幽静的窗户。
赏析:该词上片回忆往事,抒写了词人与妻子之间的回忆。
下片描写周围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痛之情。
全词借景抒情,将词人内心的哀愁与对妻子的无比怀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窗外雨滴落在芭蕉上的声音,仿佛是在敲打着词人不眠的思绪。
从前伊人对镜梳妆,娇颜正好。
即使相偎临窗看雨,亦难掩蜜意浓情。
但如今却是夜雨迷离,孤枕难眠。
那一声声雨打芭蕉,直将人带进那无尽的回忆中去。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这无尽的夜雨,正似那无尽的愁丝落入心间。
那些深深浅浅的忧伤,仿佛总是。
追逐人的心灵,就如这雨打芭蕉声,让人无法逃避。
一点一滴尚可以承受,但雨中的千滴万点却无法承受。
即算是干滴万点,一时一刻倒也罢了,而这月月年年常年不息的哀苦,难以承受。
容若心中的那种哀婉深痛,可想而知。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旧时书,不是指书籍或书信,而是指当初爱人所临摹的书法本子。
这一句承首句而来,无眠时回忆往事,不由得又展开她昔日所临的小字书卷。
睹物思人,那清秀的笔迹,一如伊人的容颜。
一握柔荑,手有余香。
当初的温馨景象仍然历历在心中,但那个沉静柔婉的人儿,却已经不知去向了。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1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译文及注释译文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
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
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
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
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注释1.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
落尽:凋谢之意。
2.翻:翻飞。
3.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
全句意谓蝴蝶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
4.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
古代传说失国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逊位后隐居山中,其魂化为杜鹃。
又经常于夜间呜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之句。
5.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6.寂寥:冷冷清清。
7低迷:《古今词统》、《古今词话》、《历代诗余》等本中均作“凄迷”。
低迷,模糊不清。
8.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
9.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
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
10.持:拿着。
罗带:丝带。
11.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赏析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独处伤怀,春怨无归的怅恨、无奈之情。
首句由写景入,点明时间、环境,先营造出了一种春尽无归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伤春怀忧的情势,也昭示出全词的主旨和思路。
“蝶翻”句是反写,眼中所见之活泼欢快,更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苦无奈。
《临江仙》原文和翻译译文
《临江仙》原文和翻译译文1、《临江仙》原文和翻译译文《临江仙》原文和翻译原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
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
她想起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
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
当初想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蘋回归。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5篇)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5篇)1.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第1篇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译文及注释译文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
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
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
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
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注释1.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
落尽:凋谢之意。
2.翻:翻飞。
3.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
全句意谓蝴蝶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
4.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
古代传说失国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逊位后隐居山中,其魂化为杜鹃。
又经常于夜间呜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之句。
5.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6.寂寥:冷冷清清。
7低迷:《古今词统》、《古今词话》、《历代诗余》等本中均作“凄迷”。
低迷,模糊不清。
8.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
9.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
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
10.持:拿着。
罗带:丝带。
11.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赏析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独处伤怀,春怨无归的怅恨、无奈之情。
首句由写景入,点明时间、环境,先营造出了一种春尽无归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伤春怀忧的情势,也昭示出全词的主旨和思路。
“蝶翻”句是反写,眼中所见之活泼欢快,更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苦无奈。
纳兰性德《临江仙》霜冷离鸿惊失伴
纳兰性德《临江仙》霜冷离鸿惊失伴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译文:秋霜冰冷,一只离群的孤雁失去了它的伴侣;而有一个人与它是同病相怜。
想要寄封信给远方的人,却因为忧愁太多,信改了一遍又一遍也没法定稿,两行眼泪不觉落在灯前。
不要望着明月思虑往事,(月亮)也知道年年消减了容颜。
不知从哪儿传来了一声响亮的鸟叫,西风吹着形单影只的孤雁,正是早秋的天气。
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
出生于满州正黄旗。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
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
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咏物抒怀之作,明写离群之孤雁,实为顾影而自怜。
纳兰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往往与亲人朋友是聚少离多,一旦在路上,便是风餐露宿,鞍马劳顿,没有了父母的嘘寒问暖,没有了妻子的耳鬓厮磨,没有了知己的开怀畅饮,只能形孤影单地独自前行,此时见到同样离群的秋雁,便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
上阕首联,好一个“同病相怜”!一下子就把人和雁,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距离拉近了,合二为一;接着的“愁多书屡易”,“月明思往事”等句,便全写自己的感受了,最后写道“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这一句既可以看成写雁,实际上也是在写人,一语双关,留给我们一个极富画面感的联想空间。
《临江仙》诗词鉴赏(15篇)
《临江仙》诗词鉴赏(15篇)《临江仙》诗词鉴赏(15篇)《临江仙》诗词鉴赏1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注释】①南枝:向南,亦即朝阳的梅枝。
②玉瘦檀轻:谓梅花姿态清瘦,颜色浅红。
檀:原为木名,此处指浅绛色。
③羌管休吹:意谓不要吹奏音调哀怨的笛曲《梅花落》。
④暖风迟日:语出孙光宪《浣溪沙》词: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
迟日:春日,语出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赏析细读这首赏花词,发现李清照选取的角度十分特别。
第一个画面是描绘春天的来迟,梅花的不开放;第二个画面是描绘梅花的凋零,浓香之吹尽,而梅花盛开的场面只是在清梦中一闪而过。
在词人的眼中,梅花似乎没有经历过枝头烂漫的好时光。
这样苦心积虑、独具慧眼的艺术选择,只是要赋予咏梅以悲苦的含义。
事实上,南渡漂泊的词人也无心赏识灿烂绽放的梅花,只是躲在房中,空任大好春光在身边悄悄流逝。
一旦来到户外,梅花却又已经残败。
其中,憔悴损、玉瘦檀轻等形象的描绘,仿佛是南渡后在愁苦中煎熬的词人外貌形态的写照。
上下片为谁、有谁知的两度追问,又透露出世无知音的痛苦。
身为女人,李清照无法真正干预闺房外面的世界,徒唤奈何。
这样的托物言志法,与南渡前咏梅花之作,甚至是咏其他花卉之作,都有很大的差别。
【赏析】细读这首赏花词,发现李清照选取的角度十分特别。
第一个画面是描绘春天的来迟,梅花的不开放;第二个画面是描绘梅花的凋零,浓香之吹尽,而梅花盛开的场面只是在清梦中一闪而过。
在词人的眼中,梅花似乎没有经历过枝头烂漫的好时光。
这样苦心积虑、独具慧眼的艺术选择,只是要赋予咏梅以悲苦的含义。
事实上,南渡漂泊的词人也无心赏识灿烂绽放的梅花,只是躲在房中,空任大好春光在身边悄悄流逝。
一旦来到户外,梅花却又已经残败。
其中,憔悴损、玉瘦檀轻等形象的描绘,仿佛是南渡后在愁苦中煎熬的词人外貌形态的写照。
[清]纳兰性德《临江仙绿叶成阴春尽也》原文、注释、赏析
[清]纳兰性德《临江仙绿叶成阴春尽也》原文、注释、赏析[清]纳兰性德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2。
留将颜色3慰多情。
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4。
独卧文园方病渴5,强拈红豆酬卿。
感卿珍重报流莺6。
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注释:1、《临江仙》:唐教坊曲,双调小令,性德所用此格为六十字,上下片各为三平韵。
2、守宫:蜥蜴的一种。
古人用朱砂喂养蜥蜴,久之,蜥蜴通体呈赤红色,喂满七斤朱砂后,再将蜥蜴捣碎,点在女性身体上,其赤红色终身不会褪去。
只有在夫妻同房后,红色的守宫砂才会褪掉。
因此古人常用查看守宫砂的方式,检验女子是否还保有处女之身。
此处形容樱桃的颜色如朱砂。
星星:形容樱桃个小,色泽晶莹。
亦同“猩猩”,即猩红色。
3、颜色:樱桃的浓红色。
另,樱桃有益脾美容之功效。
4、玉壶冰:据说魏文帝曹丕爱上了一个叫薛灵芸的'美人,薛灵芸离开父母的时候,伤心欲绝,一路泪流不止。
泪水流到玉唾壶里,壶都被她的眼泪染成了红色,等到了京师一看,壶中的眼泪已凝结成血一般的鲜红。
此以红泪喻樱桃之色泽晶莹。
5、独卧文园方病渴:据说汉代才子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患有消渴疾(或即今之糖尿病,口渴消瘦为其主要症状),称病闲居,后文人常以“文园”自居,以“文园病渴”指文人患病。
此为纳兰性德自比。
6、流莺:樱桃的别名。
古时樱桃又称“含桃”,因这种小小的水果常常被莺含在口中。
赏析:此词曾一度被解读为爱情词,尤其是其中有些关键词如“守宫”、“红豆”等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实则此阕为谢师词,馈赠樱桃之人应为性德座师徐乾学。
康熙十二年(1673),十九岁的性德参与会试,一路奏捷,没想到殿试前夕因突发“寒疾”而功败垂成,徐乾学遂馈赠樱桃以慰之。
词中“守宫”、“星星”、“泪”、“冰”、“红豆”、“流莺”等均喻樱桃之色泽形体。
且在古典诗文中,樱桃还别有寓意。
樱桃价高,自唐朝始形成了一个惯例——新科进士会在庆功宴上用樱桃款待客人,谓之“樱桃宴”。
因此徐乾学“饷”性德以樱桃,实为安慰病中的性德:虽然他与进士功名失之交臂,但在老师心目中,已经把他当成名副其实的新科进士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江仙•寒柳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译文
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世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
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
皎洁的明月五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
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注释
(1)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2)层冰:厚厚之冰。
(3)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4)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5)最是:特别是。
(6)繁丝:指柳丝的繁茂。
这两句里的“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7)春山:春日之山。
春山山色如黛,故借喻女子之眉毛,或代指女子。
这里指代亡妻。
(8)湔(jiān)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
湔裙,溅湿了衣裙。
见《淡黄柳•咏柳》,此谓亡妻已逝,即使梦里相见,可慰相思,但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李商隐在《柳枝词序》中说: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湔裙来会。
此词咏柳,故用此典故。
(9)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咏柳咏柳,开门见山:柳絮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花儿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咦,说柳絮自然应该,毕竟是咏柳,可这个”花儿”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谁见过柳树开花呢?
明明是咏柳,怎么突然出来个扬花呢?正确的答案是:杨花和柳絮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柳树上飘飞的那种一团一团的白色绒毛,现在还是很常见的。
柳絮为什么又叫杨花呢?这是子从父姓,因为柳树有个别名叫“杨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其实就是“飞絮何处是”,但这里特别用了“飞花”的意象,除了造成叠音的声音效果之外,还因为杨花作为诗词当中的一个意象符号,独有一些复杂的含义。
杨花是一个飘零无助的意象。
传说,杨花如果飘落到水中,就会化为浮萍。
这个传说细想一下是非常凄凉的,因为杨花本身就是飘零无根之物,好容易在水里落了脚,却又化为浮萍,依然是个飘零无根之物。
“飘零无根”至此便有了一种宿命的悲剧感。
看,柳絮(杨花),其命运即便终于能摆脱飘泊无根,也只是沦落泥泞而已,益发可悲。
——当然,这都只是附着在柳絮(杨花)之上的文学意象,如果从科学角度说,柳絮其实是柳树的种子,被绒毛包裹着随风飘飞,找地方去生根发芽、孕育新生去了。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容若发问柳絮飘飞生涯的命运归属,自问
自答说“层冰积雪摧残”,意思是和“已作沾泥絮”差不多的,只是,“层冰积雪”也是个由来有自的文学符号,在字面意思之外还有其特定的所指。
“层冰积雪”,语出《楚辞•招魂》:“层冰峨峨,积雪千里”,如果联系一下《招魂》的上下文,意义就更加明确了: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层冰峨峨,积雪千里些。
归来归来,不可以久兮。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那么,如果把“飞絮飞花何处是”与“层冰积雪摧残”在《招魂》上下文的背景里联系起来,就会读出新的一层意思:柳絮离开了柳树的怀抱,如同魂魄一般散漫地飞向极北极北的天堂,可那里太寒太冷了呀,为什么你不回来呢?——这时候再来联系一下词题的“寒柳”,咏的是“柳”,为的是“留”。
这首词的主题至此而明朗,两个字悼亡。
“疏疏一树五更寒”,“疏疏一树”正是寒柳的意象,而“五更寒”原本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意象,此时交迭在一起,却把夜阑、更残、轻寒这些意象付诸于柳树身上,使柳树获得了人格化的色彩,使柳树更加顺理成章地成为词人的情感投射的客体。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递进一层,似在说明月无私,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照耀,一般关怀。
貌似在写明月,实则是容若自况:柳树就算“疏
疏”,就算“憔悴”,也减不了自己一分一毫的喜爱;伊人就算永诀,也淡不去自己一分一毫的思念。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下片转折,由柳树而及女子,由当下而及回忆,是说:最是在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去想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春山,作为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既可以实指春色中的山峦,也可以比喻为女子的眉毛。
宋词有“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便是以春山喻眉,以秋水喻眼,而一“扫”一“裁”,是形容女子描眉画眼的可爱的梳妆动作。
春山既然可以比喻为女子的蛾眉,便也可以用作女子的代称,容若这里便是此意。
由柳叶的形态联想到蛾眉的妙曼,联想到心爱的女子,曾经的故事……
接下来仍是追忆那位女子,即“湔裙梦断续应难”。
湔jian,这里是洗的意思。
旧日风俗,三月三日上巳节,女人们相约一同到水边洗衣,以为这样可以除掉晦气。
上巳节和清明节隔得不远,所以穆修有诗说“改火清明度,湔衫上巳连”。
这种户外聚众的日子往往提供给了男男女女们以堂而皇之地偷偷约会的机会。
这首词,曾被那位对纳兰词评价不高的陈廷焯赞为纳兰词中的压卷之作,不知道容若听到了会不会高兴一些呢?无论如何,“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都是性灵之句,非挚情挚性之奇男子无以得之。
纳兰何以有此“憔悴也相关”,“西风多少恨”的伤感情调?清朝气数正旺盛,却有此醒人气的词人和词作,真是可悲可叹可钦啊!
这首作品是纳兰集中得后人推誉最力的佳作之一,不但多种选集阑入,陈廷焯
甚至作出“言之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之“压卷之作”的崇高评价。
“压卷”与否姑且不置论,“言之有物”则可以作点简单分析。
咏物为古典诗词之大宗,而原其宗旨,“物”本是外壳,是媒介,抒情才是本质,是核心。
所以咏物之作要求摹写神理而不能徒赋形体,同时还要不粘不离,保持一个恰好的分寸。
以此绳衡这首小词,在“层冰积雪摧残”、“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等句刻画出那婀娜杨柳的“寒意”之外,词人更着重“摧残”、“憔悴”、“梦断”、“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的情感的抒写,亦将他复杂凄咽的内心感受特别深曲又特别准确地传递出来。
写寒柳而字里含情,弦外有音,此之谓“言之有物”。
还要深思一层,“言之有物”之“物”究竟能否落实呢?有文章指出这首词借咏柳而寄寓对亡妻的哀思,实亦即悼亡之作。
作为一种猜测容或可以,但作为学术研究,在本篇不能肯定作年在其妻逝世之后的情况下,则不可以武断地这样定论。
如果说里面寄托有纳兰一贯婉转哀凉的身世之感,那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