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分析之言情剧

电视剧分析之言情剧
电视剧分析之言情剧

言情剧

言情剧是描写男女之间情感的电视剧。

1、言情剧中的这个“情”字,是指爱情。最典型的言情剧是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如《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六个梦》《情深深,雨蒙蒙》。言情剧围绕“情”字做文章,相爱的男女由于家庭,社会地位,世俗偏见和其他种种人为因素经受了种种磨难,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几乎成了所有言情剧的模式。

2、言情剧往往情节发展较慢,情感较为深沉,有时甚至带有悲凉以为,比较讲究画面,注意意境的渲染和氛围的营造。

3、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感情的度,防止矫情。

4、它的生存元素在于:故事富于戏剧化,不这样不足以对爱情形成足够的考验;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可以是不对称的,从而形成爱情历程中的曲折悲欢,在经过一番磨难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符合不经世事的年轻人对于爱情的想象。

5、在演员使用中偏重青春靓丽型。

青春偶像剧

青春偶像剧其实也应该纳入言情剧的范畴,多以爱情为题材,但与一般的言情剧相比,它又有自己较为独特的创作模式。最先兴起于日本。

1、青春偶像剧是商业化运作的结果,它的市场定位是青少年。是为了满足青少年对偶像的

崇拜心理制作出来的艺术产品。它的核心在于对剧中偶像的塑造。偶像代表人们超越现实的渴望,人们把自己难以企及的梦想寄托在所崇拜的人物身上,而偶像本身也是通过想象对现实人物理想化的结果,带有梦幻般的色彩。偶像人物应该具有常人所没有的人格魅力,他们具有现实的真实感,同时又要按照观众所希望的那样去进行美化。男主角外表帅气,个性鲜明,忠实于爱情;女主角则漂亮单纯,可爱乐观,对爱情的追求始终不渝。

2、偶像剧多以爱情为题材,人物形象比较平面化和类型化。

3、围绕男女恋情组织戏剧情节

4、结构较为单纯

5、在观念方面既追求传统又符合现代潮流。

文艺片

之所以把文艺片也算作一种类型是因为文艺在这里实际上也是一种商业元素。文艺片拍成电视剧风险很大。所以电视的接受方式不适合文艺片。电视的接受是在一个半公开的场合,一方面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有一种家庭的私密性,一方面对于具体个人来说,又处于与家人共享的公开状态。所以并不适合作为文艺的熏陶。

文艺片大多要有唯美的倾向,这是最鲜明的标记,也是观众最乐于接受的特色。这种唯美倾向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语言,人物形态,服装等等,在细节处做文章。比如《大明宫词》的语言有明显的话剧特点。

一个最不起眼的小角色也能慷慨说出有哲理的话来。

细节上的精雕细刻、服装,道具都有明显的叙事功能,包括油画般的画面色彩,明显是精心制作的精装之作。

社会伦理剧

伦理剧顾名思义就是以电视剧为媒体,倡导和宣扬某种社会伦理观念、道德问题的电视剧,

带有很强的理性因素,然后绝不是经常说的宣传剧。

首先,为了吸引观众,试图通过揭示某种社会伦理观念来打动观众,所以必须要考虑到这种观念为观众所接受的可能性。

其次,其宣传和探讨是通过生动的情节来实现的。

第三,它不仅宣扬道德理论观念,而且很注重表现人的情感。往往是通过浓厚的情感来达到宣扬伦理观念的目的。

政治剧(反腐倡廉)

三个看点:

1、情节看点

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致使题材本身就蕴含着复杂的矛盾冲突。并由此可能衍生出生动复杂的故事及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人生命运。

2、艺术看点

注重把自身所开掘的深刻主题(思想性)尽可能艺术化,同时又都要注重令各自所采用的审美形式(艺术性)尽可能地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3、清官看点

现实题材中的反腐倡廉剧中有不少实际上表述的同样是历史中的“清官情结”。

存在问题

1、情节相似:剧中的主要斗士的家庭都是不完整或不和谐的,家里都有一个让人操心的孩

子。

2、正反主角的搭配失衡:对手戏的精彩在于成为对手,主要正面角色的人格魅力与形象魅

力应当有足够的吸引力,至少不能输给对手。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赏析 教学大纲 【说明】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纪录片赏析》课程在引导学生赏析世界纪录片大师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观照大师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在此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纪录片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流派加以阐述,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其树立正确的纪录片创作观念。 教材选用依据:我国影视界对纪录片理论的研究滞后,目前适合于高校影视专业纪录片课程的教材并不多见。本课程在兼顾本校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建立起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教法: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把赏析优秀纪录片作品和对纪录片理论的梳理相结合,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 第一章纪录片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纪录片的概念、分类及界定,使学生对纪录片本体有基本的认识。 内容要点:1、纪录片定义 2、纪录片类型 3、纪录片观念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举例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 2、有人建议应把纪录片放在社会学、人类学的坐标系中加以研究,你如何看

待这个问题? 第二章纪录片本质属性的研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辩证的理解纪录片真实性的内涵。 内容要点:1、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2、如何辩证的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你怎样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 2、你怎样理解纪录片中的“扮演”? 第三章纪录片的界定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我国纪录片史上关于纪录片的两次界定,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在本质与形态上与其他片种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要点:1、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区别与联系 2、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与联系 3、我国纪录片的两次界定的文化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图示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区别与联系? 2、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章罗伯特·弗拉哈迪及其作品分析

电视剧《奋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电视剧《奋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电视剧《奋斗》 (2) (一)《奋斗》 (2) (二)主要人物介绍 (2) (三)电视剧《奋斗》的影响 (3) 二、《奋斗》的审美体验分析 (3) 三、《奋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4) (一)年青一代 (4) 1、陆涛: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4) 2、米莱:富家女的蜕变成长 (4) 3、夏琳:渴望温暖不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5) 4、向南和华子:万水千山总是情 (5) 5、杨晓芸、瑶瑶和露露:爱情和婚姻的幸福 (5) (二)《奋斗》中的父亲形象 (6) 1、徐志森 (6) 2、陆亚迅 (6) 四、《奋斗》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7) (一)生活状态的自主选择 (7) 二、时尚生活背后的传统价值回归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电视剧《奋斗》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80后们的感情历程奋斗经历,深入地刻画了陆涛、夏琳等年轻一代的偶像。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群,但他们都是为了理想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失落了理想,而有人却朝着理想一直走下去。期间有人失败,也有人成功,但最终,他们都找到了奋斗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关键词:《奋斗》陆涛目标启示 一、电视剧《奋斗》的简介及其积极意义介绍 二、《奋斗》的审美体验分析 三、《奋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1、80后的人物形象:完美主义人物代表和现实主义人物代表 2、《奋斗》中的父辈人物形象 3、《奋斗》中的其它人物形象 此部分的总结:《奋斗》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原因分析总结 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基于收视群体进行人物形象塑造 社会意识的融入 四、《奋斗》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电视剧《奋斗》 (一)《奋斗》 《奋斗》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爱情励志电视剧,由著名导演赵宝刚执导的青春偶像与现实题材结合的电视剧,佟大为、马伊俐、李小璐、文章、王珞丹、朱雨辰等主演。这部讲述80后,特别是北京80后的青春情感和奋斗历程的电视剧,不仅将年轻人的愤世嫉俗、叛逆迷茫、情感混沌融入进去,还着重描写了六个刚毕业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奋斗。 32集青春偶像剧《奋斗》从众多日、韩、港、台青春偶像剧的包围中脱颖而出,以青春励志的名义,亮相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电视台地方频道,收视一路飘红,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成为北京地区的收视冠军,大结局更是以7·71的收视率完美收场。《奋斗》被评为每个“80后”必看的电视剧,主人公的言行被“80后”争相效仿,至今热议不断。 (二)主要人物介绍 陆涛,是一个有才华,有激情,努力,但也非常敏感脆弱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前夕,同窗高强的死亡令陆涛和他的好友们怆然地离开了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进入社会,陆涛的生活突然发生很多转变——他有了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 女主角夏琳服装学院毕业后,曾经在俱乐部“炒更”,在华文唱片当企宣,在宣颐广告公司当业务员。生活积极,感情真挚。夏琳和陆涛一见钟情,但在恋爱的过程里,二人波折不断,看似一对小夫妻,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被所有人担心着。直到最后,两个人才终成眷属。 杨晓芸性格泼辣却不失可爱,她为人豪爽,对情感不加掩饰,虽然天天与向南吵吵闹闹,却依然甜蜜。杨晓芸也有件烦心事,命中注定,总跟那些有浪漫色彩的白马王子——也就她心中的理想情侣失之交臂。在和向南的恋爱,结婚,离婚,复婚的经历里,她其实都在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在剧中,她是四个女孩中惟一一个已经结了婚的。生活中,她一直都希望以自我为中心,以为成熟,其实她的想法在外人看来很幼稚。 向南,一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傻得可爱。他先是对杨晓芸一见钟情,在没有经过家长的同意下和她一起偷户口本,愣头愣脑地闪电结婚,然后又在婚姻生活中继续愣头愣脑,晓芸怀孕了都有意不想让她生,说是生不起,怕生出来的孩子做社会的底层人物,害得最后晓

电视剧市场总体分析报告

中国电视剧市场总体分析报告(上) 热度 1已有 729 次阅读2009-9-16 18:16 | 弄了好几天才弄完,内容比较多,请您慢慢看,别累着,没意思的地方就漏掉别看了 目录 1 电视剧产业概况 1 1.1中国电视剧产业迈入繁荣发展期1 1.2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 1 2 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发展与走势 2 2.1电视剧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并趋于成熟完善2 2.1.1电视剧产业链的成熟2 2.1.2电视剧产业链的发展2 2.2电视剧产业发展趋势 3 2.2.1电视剧市场化程度将继续增强3 2.2.2政府监管更注重宏观与微观结合 3 3 电视剧市场分析 4 3.1电视剧市场的新趋势 4 3.1.1“订单化生产”成为电视剧市场运营新模式 4 3.1.2卫视竞争拉动了电视剧购买价格 5 3.1.3数字技术兴起提供了电视剧播新平台 6 3.2 我国电视剧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 6 3.2.1制作体制的完善增强了市场空间的扩展力 6 3.2.2资本社会化为市场空间的开拓提供保障7 3.2.3市场交易多样化优化了市场运作空间7 3.2.4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空间7 3.3 中国电视剧的市场营销分析7 3.3.1电视剧营销的方法7 3.3.1电视剧市场已经渐入“整合营销时代”8 3.4 中国电视剧竞争分析 10 3.4.1电视剧播出放量增长,竞争激化10 3.4.2抢夺电视剧资源的竞争11 4 电视剧产业投资分析12 4.1电视剧的市场力量13 4.2电视剧投资与回报13 4.3电视剧主要融资模式14 4.4融资环境14 5 民营企业投资电视剧取得大发展14 5.1民营影视公司占据半壁江山14 5.2民营影视公司经营模式15 1 电视剧产业概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影视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广播影视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听广播、观电影、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

影视作品分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文明逝去的渐近线 -------浅评《最后的山神》影视纪录片 定居就像一条线划开了鄂伦春的过去与现在。《最后的山神》是纪录片导演孙曾田1992年拍摄的,该片以兴安岭一个部落为拍摄对象,以孟金福夫妇为主要人物,用镜头表述了鄂伦春人的文化样貌与生活面貌。鄂伦春人的文化是独特的,他们以林为灵,对身边周遭的物象充满了虔诚,但从导演的镜头告诉我们了一幕幕关于鄂伦春文明,也关于鄂伦春文明的消逝。本片从具有深意的解说词、表现力丰富的镜头语言、动人的细节与音乐,为观众画出了一条逝去在鄂伦春文明上的渐近线。 解说词是直白的,浸染着关于信仰、关于虔诚的深意。 “孟金富的枪太老了,老到找不到相同型号的子弹”,他不愿意换枪,不愿意用捕猎架子,因为他认为“像那种不分老幼的猎杀,山神是不会高兴的”,一支“老去”的枪,一句内心的话语,解释了孟金富对山神的敬畏,折射出他对眼前尚存着这片土地上供养着自己与族人的生灵的虔诚。“孟金富的山林是又神灵的,而郭保田的山林只是山林”,一句对比着的解说词,道出前者生于山林,后者长于山林,前者的信仰还尚存,后者的信仰已渐隐,对,这是一种无形的渐隐,与生活方式无关。“死去一个老人,鄂伦春又离山林又远了一步”,这里的解说词显然已经成了一种隐喻,死去的老人,逝去的文化,青黄不接的习俗都在解说词里,靠近了逝去。解说词,通俗却不简单,它在讲着一个与鄂伦春信仰,以及与萨满虔诚相关的故事片段。 镜头语言是丰富的,动静大小之中捕捉到了正在消逝于山林中的鄂伦春。 本片中多处运用了空镜头,于开片兴安岭的树林处,于兴安岭的夏天处,于感叹动物越来越少处,于萨满舞跳动之前。一组组空镜头,将我们带到了兴安岭,带到了鄂伦春,走进了孟金富,这些空镜头都是生动的,全然的而又自然的接触到了这山林的文明。同样本片呈现了许多特写,于那树上的山神像,于制作桦皮船,于孟金富失落时,于他妻子回眸凝视间,于那多次沉落西边的残阳......每一次特写带来的视觉停留,总能让人思绪也停留,停留在鄂伦春文明的印记上,停留在这神性兴安岭。固定镜头也是片中最常见的,孟金富每一次拜山神,孟金富静坐狩猎,哪怕是孟金富跳起的萨满舞,仿佛导演想用这固定的镜头让大家看到、听到、回忆到鄂伦春的虔诚,这些流逝的虔诚走得能慢一点,再慢一点。镜头不会讲述,但它的丰富表现,已经渗透到了鄂伦春的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山林。 细节是动人的,音乐也是动人的,都挑起人们关于鄂伦春的思考。 雕刻着山神像的树木被砍罚了,孟金富感觉到自己也被砍伐了一样,哀婉的音乐油然而起。画面中看到孟金富安静得坐着,抽着烟的沉思着,应该是沉思着关于山神去哪儿了吧,或许是,因为响起的音乐回答了他思考的结果。片尾处,孟金富答应摄制组跳一支萨满舞,镜头捕捉到了孟金富母亲抽着眼而不开心的样子的细节,一曲舞蹈过后,响起的同样与砍伐山神树一般的哀婉之声,这或许在是祭奠,祭奠远去的山神如同老母亲口中的唠叨,“山神不会再回来了”。不尽然的细节与音乐,让这条线画得越来越清晰,让人思考着他的尽头。 新年为马系红带祈求福祉、捕猎前跪拜树上的山神像、夏天孟金富刮胡须让他能匹配上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正月十五跪拜月亮之神、没有铁钉的桦皮船、动物越来越少的静默、悬于山林间的“风葬”以及最后一支萨满舞,这就是鄂伦春,一张张来自这里的文明画面,都一一的存在了本片的解说词中,镜头下,细节与音乐里,最后也全都一一部交付给了屏幕前的观众。当片尾以定格于孟金富走在一片白茫茫蜿蜒曲折的雪地里时,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回味且清晰想法:鄂伦春的文明走在逝去的渐近线上。

琅琊榜人物性格分析 《琅琊榜》的人物性格分析

琅琊榜人物性格分析《琅琊榜》的人物性格分析 《琅琊榜》的人物性格分析2020年下半年,《花千骨》、《琅琊榜》、《伪装者》等多部电视剧相继上映,收视率节节攀升。其中《琅琊榜》因其制作良心受到一致好评,我在电视剧上映前没看过原著,不是《琅琊榜》的原著党,后来被高中的室友带入坑,它既有《甄嬛传》中惊心动魄的宫心计,也有金庸小说中的江湖风云,故事节奏紧凑,提炼人的智商,演员角色考究。由于不同环境中角色反应出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我个人没有专业的去探索研究的素养,对于分析剧中的性格特点方面有时候还是会模糊不清、不够全面。以下是我就看到的内容和感受来评论剧中几个人物的性格特质:梅长苏/苏哲/林殊——影响性+服从性曾为赤焰少帅的林殊,十三岁即上战场,聪颖慧黠,奇兵绝谋,敌人闻风丧胆。这时他是影响性主导,从未想过自己和亲人会被最信任的盟友且有血缘关系的皇帝怀疑和背叛。十七岁时赤焰军遭陷害全军覆没,林殊侥幸存活后改名梅长苏,成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盟主。二十九岁的他虽病体单薄,但气质清雅、才冠绝伦,蝉居琅琊榜榜首。经历过背叛和怀疑,亲人战友蒙冤死去的他化名苏哲,以白衣之身回到金陵成为靖王的谋臣。他已不是往日的林殊,低眉浅笑、语声淡淡,没人能看透他所思所想,闪动着沉沉眸色算计险恶人心。这样外表下的苏哲依旧心怀国家,心智坚韧,虽然心中情意无限,身怀的使命让其不敢有一点怠慢和私情。这

时他以服从性为主导,更多关注如何把一切都安排好,让计划一步一步的实现。霓凰——影响性+服从性+稳定性霓凰是林殊的未婚妻,幼时与林殊哥哥一起玩耍,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这是影响性为主导。二十七岁时强敌楚国兴兵,云南王穆深战死之后,霓凰便临危受命,血战楚骑于青冥关。从此,霓凰代幼弟镇守南边,南境全军皆归于其麾下,可说是巾帼不让须眉。面对赤焰冤情,她不相信林家会做出谋反这样的事,但皇命不可违,还有幼弟和整个穆王府需要她守护,这时的霓凰是服从性作为主导。与梅长苏相识后,深知自己的林殊哥哥身负重任,一直隐忍地爱着梅长苏。这里她是稳定性做主导。靖王——稳定性+支配性萧景琰是皇七子,幼时最听皇长兄的话。林殊和霓凰叫他一起去一个皇兄不让他去的地方,他死活不同意。这里靖王很固执,自己认定的事别人无法改变,支配性特质为主导。赤焰冤案后,萧景琰回到朝堂发现证据确凿,也一直坚信大皇兄与林家是被冤枉的,因此被冷落十二年。但无论面对再多不公与薄待,他也不愿为当初的立场向父皇请罪,只是默默接受一道道诏令,奔波于各个战场,远离皇权中心,甘于不被重视。同时也担心皇宫中母妃受自己牵连,所以一直隐忍。这里对待皇权和不公他是用稳定性特质来面对,但对待赤焰军的一切,却又是绝不妥协的支配性特质。誉王--服从性+影响性萧景桓是太子最大的对手,被皇后视为已出,本人又聪明倜傥,最会讨皇帝开心,故得到诸般殊宠。誉王为人虚伪圆滑,对于皇位的野心和执念已经浸入血液。一心拉拢麒麟才子,最

电视剧市场总体分析报告

中国电视剧市场总体分析报告(上) 热度1已有729 次阅读2009-9-16 18:16 | 弄了好几天才弄完,内容比较多,请您慢慢看,别累着,没意思的地方就漏掉别看了 目录 1 电视剧产业概况1 1.1中国电视剧产业迈入繁荣发展期1 1.2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1 2 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发展与走势2 2.1电视剧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并趋于成熟完善2 2.1.1电视剧产业链的成熟2 2.1.2电视剧产业链的发展2 2.2电视剧产业发展趋势3 2.2.1电视剧市场化程度将继续增强3 2.2.2政府监管更注重宏观与微观结合3 3 电视剧市场分析4 3.1电视剧市场的新趋势4 3.1.1“订单化生产”成为电视剧市场运营新模式4 3.1.2卫视竞争拉动了电视剧购买价格5 3.1.3数字技术兴起提供了电视剧播新平台6 3.2我国电视剧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6 3.2.1制作体制的完善增强了市场空间的扩展力6 3.2.2资本社会化为市场空间的开拓提供保障7 3.2.3市场交易多样化优化了市场运作空间7 3.2.4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空间7 3.3中国电视剧的市场营销分析7 3.3.1电视剧营销的方法7 3.3.1电视剧市场已经渐入“整合营销时代”8 3.4中国电视剧竞争分析10 3.4.1电视剧播出放量增长,竞争激化10 3.4.2抢夺电视剧资源的竞争11 4 电视剧产业投资分析12 4.1电视剧的市场力量13 4.2电视剧投资与回报13 4.3电视剧主要融资模式14 4.4融资环境14 5 民营企业投资电视剧取得大发展14 5.1民营影视公司占据半壁江山14 5.2民营影视公司经营模式15 1电视剧产业概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影视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广播影视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成

名著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被明代人所称为“四大奇书”之一,是传统积累型小说,且它是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的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西游记》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古型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特点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

描述性统计分析报告--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详解

第六章:描述性统计分析-- 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详解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第一步是下面进行正确统计推断的先决条件。SPSS的许多模块均可完成描述性分析,但专门为该目的而设计的几个模块则集中在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中,最常用的是列在最前面的四个过程:Frequencies过程的特色是产生频数表;Descriptives过程则进行一般性的统计描述;Explore过程用于对数据概况不清时的探索性分析;Crosstabs 过程则完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统计描述和一般的统计检验,我们常用的X2检验也在其中完成。 本章讲述的四个过程在9.0及以前版本中被放置在Summarize菜单中。 §6.1 Frequencies过程 频数分布表是描述性统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Frequencies过程就是专门为产生频数表而设计的。它不仅可以产生详细的频数表,还可以按要求给出某百分位点的数值,以及常用的条图,圆图等统计图。 和国内常用的频数表不同,几乎所有统计软件给出的均是详细频数表,即并 不按某种要求确定组段数和组距,而是按照数值精确列表。如果想用Frequencies过程得到我们所熟悉的频数表,请先用第二章学过的Recode过程产生一个新变量来代表所需的各组段。 6.1.1 界面说明 Frequencies对话框的界面如下所示:

该界面在SPSS中实在太普通了,无须多言,重点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功能如下:【Display frequency tables复选框】 确定是否在结果中输出频数表。 【Statistics钮】 单击后弹出Statistics对话框如下,用于定义需要计算的其他描述统计量。 现将各部分解释如下: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人物形象分析

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立体,从 社会的历史背景来剖析“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回顾新中国以来特定历史时期土地改 革的一个断面,藉此烘托一个地地道道黄土汉子――孙少安的革命与成长。他的社会阶级 属性;人物本身的个性及其命运;主人公的婚恋观念等。剧版映射着一代青年农民对土地 的热爱,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婚姻的质朴。 关键词:孙少安;人民公社;农业生产;阶级性;爱情 1. 历史断代的人物命运 《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中期十年间,中国农村 改革,除旧布新的一部现代历史剧。电视剧版的它基本符合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的历 史基调,对于所处时代人物的刻画也基本还原了那个时代农村革新的思潮。孙少安这一人 物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孙少安,陕西省黄原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人。文化大革命的一场浩劫,初中毕业 的孙少安,读书生涯就基本完结。孙少安也和村里普通的孩子一样,依旧遵循着他的父辈 的足迹,面朝黄土背朝苍天,面对时代给定他的生活和命运。 贫困是当时整个以农业生产,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农业人口都面临的一种社会 的现状。为促生产,人民公社、农业合作社、农业学大寨等农村的基层革新如火如荼,人 定胜天的思路就是向天讨要温饱。然而这些农村改革的后期,社会机制慢慢地扭曲、走样:不贴实际的浮夸;大锅饭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高度集中的劳动方式,分 配中的平均主义等。这些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也阻止了农村经济的整体 发展。思想认识的教条,劳动实践的形式主义,举大家之“亏”力,维护一种集体的存在感。这本就违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仅仅是为了摆脱一种贫困现状, 却无形忽略了人本身作为集体的劳动主体的存在,加剧了贫困悲剧。 田福军下乡调研,高专员视察:农民无食吃、无衣穿……观音土、树叶、树皮, 群众面如菜色地承受饥贫,口中还高喊“感谢党!”觉悟里,一切都是公共的,个人的思 想和实践往往不会成为实际生产劳动的主流思路,所以也得不到太多支持和贯彻。这种被 淹没,被无关痛痒地扼阻,只因为这是个从全国到省部、到黄原、到石圪节公社,再到自 然村落的双水村,从上至下的隶属关系,政治阶级关系脉络的梳理。孙少安毫不例外,他 也只是黄原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一队普通的一个贫苦农民,日子过得?j惶。 2. 朴素的贫农阶级意识 孙少安是个地道的农民,他不像他的姐夫王满银那样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爱做发 财梦,也不像金家湾的金富谋求财富“不择手段”。孙少安之所以十八岁能被选作双水村 一队队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唯一可以称道的也仅仅是因为他这个年轻后生淳朴、厚

纪录片专业影评怎么写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 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 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

电视剧人物分析

电视剧人物分析 ------以闯关东为例分析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有关电视剧人物塑造的基本知识。下面我结合闯关东这部电视剧简要素数一下我对人物塑造的的理解 电视剧与其他叙事艺术如电影,戏剧一样,都是以写“人”作为其核心任务。可以说,在电视剧中,一切都是为人物服务的。没有能够脱离人物的纯粹事件,没有与人物无关的环境描写,剧中所有的冲突与对抗更是紧紧依附于人物。观众观看电视剧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剧中人物的关注。他·她的命运,她·他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观众的心。而一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被观众深深记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剧中出色的人物形象。因此电视剧人物形象的艺术性策划在电视剧策划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自明。 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最直观的是人物肖像与造型的塑造。肖像特征是人物的职业身份,生活处境,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等特征的综合体现。创作者往往根据这样一些特殊限定,从中抓取那些可以实现外化的外表特征细节进行造型设计。 《闯关东》中那文的形象由牛莉扮演,牛莉演那文堪比晓旭演黛玉。,牛莉丰满的脸庞、圆润的下巴和嘴唇,蛮有点富家小姐的味道,一种曾经养尊处优的痕迹若有若无地随时流露出来。正好与那文的格格身份相匹配。 通过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赋予人物形象以强烈的视觉能量,进而加强性格表达,可以说已经成为当前电视剧创作的一个自觉追求。 《闯关东》中服装设计恰到好处,以那文为例,生长在王府,从小锦衣玉食,穿着打扮自然别具一格。以她常穿的那套白色对襟为例看上面绣满了深色花纹,高雅别致,在配上墨绿色百折裙,非常好看,把她和劳动人民(文他娘)、读书人(玉书)明显区分开来,

同时人物形象的塑造还要注重人物刻画的扁,圆 创作者要完成一段特殊的叙事,必须依靠人物来完成叙述的每一个环节,人物身上于叙事无关的属性,无益于叙事的统一,只会干扰叙事。所以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戏剧作品,都需要一种只体现但以叙事功能的人物,称之为“扁形人物”,扁形人物性格明晰,形象突出,塑造简单,功能强大。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可信度低。因为他来源于创作者的需求而不是现实生活。在一些风格特殊而且不需要完全参照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如喜剧,闹剧,荒诞剧或非现实的特殊形象中扁形人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可是在绝大部分的作品中,需要的是与扁形人物相对应的另一种人物—圆形人物。 所谓圆形人物,是指有多个侧面并有发展的人物。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任务的多重性,比如多重性格,复杂身份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维”的正确认识,“维”在戏剧影视人物形象上的准确定义指的是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统一。作品中的主人公必须是所有人物中维度最多的,否则就会出现创作中心偏移,主人公与其他人物关系失衡登问题。 闯关东中潘五爷即为一个扁形人物阴险毒辣,老成稳重 他是老朱家在哈尔滨的死对头,他的存在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体现老朱家闯关东的艰难与朱开山的英勇厚道足智多谋的所必需的其次是人物性格的刻画 对电视剧来说,人物形象是电视剧作品的灵魂,而这个灵魂是否能深入人心,人物性格是关键。 性格人物的特点是是多面性和不稳定性。电视剧对人物多重性甚至分裂性的描写,主要目的或主要任务大致来说有三个: 第一为刻画复杂真是的人性做努力第二通过刻画人物性格的多重甚至分裂可以有效地触及人物生存活动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是作品的社会内涵以开掘第三一些作品关注人物性格中偏于消极性质的成分,突出她们进而加以艺术处理,一次完成特殊

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实训一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实训目的 目的有三:(1)掌握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2)学会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3)学会使用Excel计算各种描述性统计指标,能以此方式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二、实训要求 1、已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数据整理中的统计计算问题;理解描述性统计指标中的统计计算问题;已阅读本次实训指导书,了解Excel中相关的计算工具。 2、准备好一个统计分组问题、准备好一个或几个描述性统计指标计算问题及相应数据(可用本实训所提供问题与数据)。 3、以Word文件形式(其中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用Excel制作)提交实训报告(含:实训过程记录、疑难问题发现与解决记录(可选))。此条为所有实训所要求。 三、实训内容和操作步骤 (一)问题与数据 有顾客反映某家航空公司售票处售票的速度太慢。为此,航空公司收集了解100位顾客购票所花费时间的样本数据(单位:分钟),结果如下表。

航空公司认为,为一位顾客办理一次售票业务所需的时间在五分钟之内就是合理的。上面的数据是否支持航空公司的说法顾客提出的意见是否合理请你对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数据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 (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 (3)分析顾客提出的意见是否合理为什么 (4)使用哪一个平均指标来分析上述问题比较合理 答:(1): 2: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中位数为众数为1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3):合理,虽然他的平均数是<5属于正常范围,但是依旧有将近20%的购票时间>5分钟属于超过正常范围,那就是速度太慢了。平均数不能代表一切。 所以顾客提出的理由是正确的,购票太慢的现象确实存在。 (4):平均数比较合理,它能较好的反映购票的大概时间。比较有代表性! 实训二用Excel数据分析功能进行统计整理 和计算描述性统计指标 一、实训目的 学会使用Excel数据分析功能进行统计整理和计算各种描述性统计指标,能以此方式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二、实训要求 1、已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理解统计整理和描述性统计指标中的统计计算问题;已阅读本次实验导引,了解Excel中相关的计算工具。 2、准备好一个统计分组问题、准备好一个或几个数字特征计算问题及相应数据(可用本实验导引所提供问题与数据)。 3、以Word文件形式(其中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用Excel制作)提交实训报告(含:实训过程记录、疑难问题发现与解决记录(可选))。此条为所有实训所要求。 三、实训内容和操作步骤

纪录片影评

至亲至爱的伟大亲情 _____评纪录片《俺爹俺娘》摄影师焦波用朴实无华的镜头,拍摄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子主要记录的是几十年来,摄影机下俺爹俺娘容貌、境遇、生活的变迁。正如焦波自己所说:“这可以表现责任制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然而,我想焦波没有说出来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儿女流落何方,父母永远牵挂,在家盼望着游子的归来。 一开始,传入耳朵中就是回荡在山村中的声声鸟鸣和鸡叫,平和安宁的氛围和浓浓的乡音使我倍感亲切。一点点看下来,不得不说影片把最普遍不过的父母与儿女之情以及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像抽丝剥茧般呈现在观众眼前,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唯有泪千行。 本片的线索很明显。表面上看是以给父母亲拍摄的照片为线索,每一张照片都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实际上,影片是以时间向前推进的,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爹娘一点点变老了,儿子越来越大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条时间轴把三十多年里爹娘的生活点滴串了起来,更以一个农村家庭为着眼点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变化。虽然凌乱但不松散。 影片中父亲背诗的场景反复出现了几次,一次是《登鹳雀楼》,一次是过年时的《元日》,还有一次是跟小孙女一起背的《静夜思》,这既刻画了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渴求知识的父亲形象,与父亲对儿子求学寄予厚望想呼应,同时也透过诗篇的内容展现出老父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感受时代新生活,安享天伦之乐。 影片在镜头处理上非常灵动,照片的选取和镜头的渲染搭配得非常得当。印象非常深刻的其中有一张母亲站在田地里的照片,母亲年纪大了总还是要上田干活,母亲觉得活着不干活就失去了意义。母亲小小的身躯站在大片空旷的田地里,那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每一个孩子的神经,让人感觉到就是这样渺小而又伟大的母亲养育儿女一生,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生活。还有当焦波去大姐家看望母亲时,在临走时母亲渺小的身躯又站在了窗户前,对他挥手告别,身躯变得越来越小,母亲的那种对儿子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也在这镜头中被延伸到每个人心里。纪录片中也大量出现了空镜头,没有具体的人物,只有运用的照片和一些乡村的景,这种镜头的渲染反而给人一种淡淡的美感体验。 声音的处理也是不得不提的,应该说基本全程都是同期声录制,大量运用自然音响,这就把乡村生活的原貌给展现了出来,更加贴近生活,更为真实亲切,也使人物形象更易走入人的心中。影片中的旁白解说也给影片增色不少。一般性的话语却在情节发展和感情抒发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docx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电视剧在这个多元化思潮汇集的社会背景下成为了文艺作品的主要力量,每一个电视剧创作者都要思考如何为时代凝神聚气,传递积极正向的精神和意识。只有无愧于时代的电视剧作品才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 一、基于成长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 罗伯特·麦基是底特律优秀的编剧,其在《故事》著作中曾写道:“优秀的作品在揭示人物真相的同时还会仔细刻画描写出人物本性变化轨迹,无论朝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欢乐颂》这部电视剧就围绕“五美”的个性成长讲述了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 电视剧《欢乐颂》第一季里一系列故事以不断揭示人物真相展开,所有情节的发展与铺垫都从客观角度上为人物性格的发展与转变奠定了基础,最后在第二季中实现了质的转变。 (一)职场精英——安迪 安迪是现代都市里具有代表性的职场精英,其特立独行、逻辑严密。高智商、低情商的安迪在职场上永远公私分明,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她精明干练,但生活中的安迪却与人疏离,缺失亲情的她虽然愿意载送邻居上班,却没有表现出与更多人接触的意愿,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是避之不及。安迪的人生就好比辉煌的乱世,久经大起大落的安迪身上总是透出一种可以搞定一切的自信。 在家庭方面,安迪经历了外公、父亲抛弃妻、女的遭遇和弟弟遗传了家族精神病的事實,自己身上还携带着随时可能发作的家族遗传精神病基因;在事业方面的无比自信、从容、风光和骄傲仍旧抵不过感情上的恐惧、自暴甚至抓狂,最终因为无法承受和处理好与魏兄的感情结束了恋情;在生活方面,安迪扮演了一个“大家长”的角色,每天上下班顺路带着关关,帮助邻里妹妹,帮曲筱绡解决了工作上的难题,并一步步开始面对和接受自己的身世,实现了自我突破,还勇敢地接受了包奕凡炽热的情感追求,同时也愿意在感情中为对方付出。曾经那个一提到生父魏国强就情绪崩溃的她,却在看到爱人陷入孤立无援时愿意主动找魏国

怎样写电视片分析

考试内容:这里的影视作品可能是电影或电视剧,也可能是电视散文,还可能是专题片或纪录片,还可能是综艺节目片等等,考生观摩后,当场写出一篇评析性的文章。 考试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悟、鉴赏和借鉴,因此影视作品的分析是影视导演专业入学考试的首要一环。 应试指导:在这一考试科目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可能是故事片也可能是纪录片,还可能是综合艺术片等等。不论所提供的影视作品是哪种类型,分析总要从艺术分析的角度进行而不能是复述性的内容概括或泛泛而谈的观后感。考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画面、音响、音乐、解说、主持等各方面的要素,对其主题内容、结构框架、制作造型等方面作出艺术性的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深刻,有独特的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具有自己个性的构思。 1、评析策略 对一部比较完整的故事片类型的影视作品,常见的具体的评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评片名 片名,是影视片的具体名称。片名不但是个称谓的符号,还包含着如下涵意:1)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制作者对观众的诱导和暗示,因为它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容。2)统领意义。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着给观众联想的余地,起到审美作用,但最实际的,还应看片名是否承当了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换一个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视片内容相关或者一致。有的好片名不仅仅切合影视片内容,而且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则更有评论的必要。 (2)评导演 1)导演构思。为了把剧本转化成影视片,导演要从整体上构想未来影视片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影视片的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确定和追求,又有对各门类艺术家的具体要求。这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2)导演手段。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要在影视片中利用多种具体的表现手段,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亿时亿影视片的具体情况,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