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建议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作为的基础性材料,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降低水利工程功能效果。
为解决好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需要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根本上寻找解决方法,以此来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危害水利工程施工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危害极大,直接影响坝体结构的稳定性。
水利工程主要担负起防洪、用水、航运、供电、农业灌溉等作用,对水利工程自身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较高,水利工程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当混凝土结构初期出现裂缝问题,此时所造成的危害较轻,但随着水流的冲刷、渗透、侵蚀会使得混凝土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逐步扩大,进而腐蚀混凝土内部钢筋结构,降低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形成贯穿性裂缝,形成安全隐患,会影响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
2 混凝土裂缝的常见类型2.1塑性收缩裂缝塑性裂缝主要是在混凝土凝结之前,表面失水而产生的,与施工区域的气候环境有关,如当地气候过为干燥或大风环境下,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形成局部干裂,此时的裂缝长短不一,其形状多以中间宽、两边窄,其长度不超过大于20cm小于3m,呈不规则状态。
2.2干缩裂缝干缩裂缝与水泥品种以及混凝土周边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初期就存在干缩性裂缝,或者在运行5~10年之内出现此类问题。
施工初期产生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此时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较差,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增加水分的流失速度,容易出现干缩型裂缝。
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逐步失去水分,此时产生较大的毛细管张力,而混凝土内部又存在着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问题。
混凝土干缩性裂缝问题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结构内部锈蚀钢筋,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较快,与外部环境形成较大温差,从而容易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温度变化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形成内外温差。
当温差过大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外部产生拉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二)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约束条件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基础、模板等的约束,使其不能自由变形。
当混凝土内部产生的应力超过其约束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产生裂缝。
(四)原材料质量水泥的品种、用量、细度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性能。
骨料的级配、含泥量等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产生影响。
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五)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不当,也会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例如,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浇筑速度过快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振捣不密实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会使混凝土失水过快,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一)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二)优化结构设计减少结构的约束程度,合理设置变形缝、后浇带等,以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三)配置抗裂钢筋在混凝土中配置适量的抗裂钢筋,如温度筋、分布筋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面裂缝处理方法:
- 刮毛槽法:将裂缝部分刮除,重新填充新的混凝土,并在裂缝上方开槽,加入通过裂缝处的混凝土,以增强连接性。
- 粘结剂法:使用聚合物封闭剂等粘结剂填充裂缝,提高表面强度和密封性。
- 表面涂层法:在裂缝位置施加聚合物涂料或混凝土涂层,以增加表面保护和修复原裂缝。
2. 内部裂缝处理方法:
- 注射法:通过注入聚合物封闭剂、混凝土浆或膨胀胶等材料到裂缝处,填充裂缝内部空隙,增强结构的连续性。
- 粘结剂灌浆法:在裂缝内部灌注聚合物封闭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 金属板补强法:在内部裂缝附近安装钢板或金属片,用螺栓或焊接方法固定,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3. 预防措施:
-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干燥或过度湿润。
-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定期维护和修补混凝土坝,检查并处理潜在的裂缝。
- 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裂缝的变化和扩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和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修复效果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中常会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对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下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果温度变化过大,就容易产生裂缝。
2.水分变化: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因为干燥或者湿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收缩或膨胀,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负载作用:长期受到重压或者外界负载作用,如人流、车辆等,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引发裂缝的出现。
4.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适当调整水灰比、材料的选用等因素,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2.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防裂剂,以增加混凝土的柔韧性和韧性,提高其抗裂能力。
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可以增加其抗裂能力。
3.控制温度变化: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变化,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或者在施工后及时覆盖保温等。
4.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充分的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内部空隙,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5.加强混凝土的保湿措施: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保湿,以防止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产生收缩引起的裂缝。
6.加强预应力钢筋的设计和施工:在有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应合理设计预应力布置,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预应力良好地控制在混凝土截面内,避免出现局部预应力损失而引起的裂缝。
7.定期检测和维修: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发现裂缝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用钢筋增强,填充防水材料等。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防治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基础沉降:如果建筑物的基础没有正确设计或施工不当,就可能导致基础沉降,压力不均匀分布,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特别是在早期,因此,没有适当控制混凝土收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温度变化:混凝土是一种热胀冷缩材料,在温度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由于混凝土膨胀和收缩不一致,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荷载承载能力不足:如果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承载荷载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5.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例如混凝土的配制不正确、振捣不均匀、浇筑压力太大等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引起混凝土的破坏和裂缝的产生。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如下:1.合理设计和施工:在建筑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基础的均匀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导致的裂缝。
2.控制混凝土收缩和膨胀: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控制剂,如收缩剂和膨胀剂,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此外,在混凝土浇筑后,还可以通过覆盖防潮膜或保湿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3.控制温度变化:可以对建筑物进行绝热设计,增加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遮阳和保湿措施来控制温度变化。
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支撑和加固: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或其他支撑结构,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能力。
5.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及及时修复已经出现的裂缝,避免裂缝扩大和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结构。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很多,防治措施也需要综合考虑,从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着手,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也需要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施加过大的荷载,以减少可能的裂缝产生。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对构筑物外观产生影响,同时关系到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严重时会威胁构筑物安全,因此裂缝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为人们用作建筑物主体的混凝土是当今土木工程极其重要的材料之一,其在现代工程建设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研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有实际意义。
1.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混凝土是一种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当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极容易产生裂缝。
裂缝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
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
材料因素(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容易增大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
(4).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
(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施工因素(1).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
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成因。
(2).水分蒸发、水泥结石和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
(3).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过早拆模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污染,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太大,浇灌中碰撞钢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缝。
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分析

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分析1.建造质量问题:建造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施工质量差,会导致坝体内部应力不均匀,从而引起裂缝。
例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不均匀,或灌浆结构不完善,都会导致坝体内部空洞或孔洞分布不均,进而形成裂缝。
2.温度变化: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大,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
在季节变化、日夜温差大的地区,混凝土重力坝由于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引起坝体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形成裂缝。
3.地震作用:地震是混凝土重力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地震的震源作用于坝体,产生振动波动,会引起坝体应力的变化,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地震还会对坝体的基础和周围的地质条件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裂缝的发生。
4.水压作用:如果重力坝所承受的水压超过了设计允许的范围,或者坝体含水量不均匀,都会导致水压在坝体内部的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坝体内部的应力失衡,最终引起裂缝。
5.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会改变坝体的整体受力状态,从而导致坝体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引起裂缝的发生。
地基沉降通常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水土流失、地下水位变动等原因引起。
对于裂缝的产生,一般会从局部裂缝开始扩展,逐渐发展为全面性的裂缝。
裂缝的产生不仅会对坝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渗漏,进而使下游的土壤受到侵蚀,加剧了裂缝的发展。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减小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为了减小裂缝产生的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振捣到位,避免坝体内部空洞或孔洞的形成。
2.控制温度变化: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使用外加剂等措施,减小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系数,降低温度对坝体的影响。
3.抗震设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使坝体能够承受地震的影响,减小裂缝的产生。
4.合理处理水压: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坝体的水压分布,确保水压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水压过大引起的裂缝。
5.做好地基处理:进行地基加固和加固处理,防止地基沉降,减小地基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以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为题,本文将从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的成因,以及其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是指混凝土坝表面出现的裂纹,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坝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水分变化等而引起的。
混凝土坝内部裂缝是指混凝土坝内部出现的裂纹,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坝内部应力的变化而引起的。
处理混凝土坝表面裂缝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首先是修复混凝土坝表面裂缝的方法。
修复混凝土坝表面裂缝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填缝、喷浆、砌块等。
填缝是指将填缝材料填充到裂缝中,使其恢复原有的结构强度。
喷浆是指将水泥浆料喷射到裂缝中,使其重新粘结。
砌块是指将砖块或石块砌入裂缝中,增加其结构强度。
其次是预防混凝土坝表面裂缝的方法。
预防混凝土坝表面裂缝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另一种是在混凝土坝表面施加适量的防水涂层,以防止外部水分渗透,减少混凝土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接下来是处理混凝土坝内部裂缝的方法。
处理混凝土坝内部裂缝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注浆加固,即将注浆材料注入裂缝中,填充裂缝,增加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另一种是增加加固材料,如钢筋、纤维等,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
最后是预防混凝土坝内部裂缝的方法。
预防混凝土坝内部裂缝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另一种是在混凝土坝内部加固,如设置钢筋、预应力等,以增加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有填缝、喷浆、砌块、注浆加固、增加加固材料等。
预防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的方法有加入适量的掺合料、施加防水涂层、加固混凝土结构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和预防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保证混凝土坝的安全和稳定。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一、背景介绍混凝土作为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重要材料,其强度、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然而,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往往受到裂缝的影响,因此如何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1.混凝土本身原因(1)水胶比过大:混凝土水胶比过大,水灰比偏高,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含量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内部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空隙,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3)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施工原因(1)养护不当:混凝土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应保持适当的湿度,如果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2)温度变化: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果混凝土遭受到快速的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3)施工不当:施工不当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空隙,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1.混凝土本身修复(1)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来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风险;(2)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来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风险;(3)减小水胶比:可以通过减小水胶比来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风险。
2.施工过程控制(1)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施工后,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养护,并保持适当的湿度;(2)减少温度变化:可以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来降低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如采取遮阳措施、增加水泥的用量等;(3)施工质量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内部没有空隙,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风险。
3.裂缝修补(1)封闭裂缝:对于裂缝比较小的混凝土表面,可以采取封闭裂缝的方式进行修补,可以采用填充胶等材料进行填充;(2)植筋加固:对于裂缝较大的混凝土表面,可以采取植筋加固的方式进行修补,可以采用钢筋等材料进行加固;(3)表面修复:对于混凝土表面的破损、剥落等情况,可以采用表面修复的方式进行修补,可以采用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修补。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6 期 ..1 1 P4 .
() 3 由于人们 的生活工作 习惯 , 水情况昼 夜差距大 , 用 要针
对昼夜用水情况 的不 同选择水泵 的不 同工况 点,尤其 是对高层
和 小 区 , 充 分 考 虑 水 泵 的选 用和 搭 配 , 括 使 用 变频 泵 ; 应 包
工阶段撤除养护开始的, 早期 的干燥收缩裂缝 比较细微, 往往不 为人们所注意 。 随着时间推移, 混凝土的蒸发量和干燥收缩量逐
渐增大 ,裂缝也逐渐 明显起来。一般混凝土 9 d干缩率为 0 4 0 .~ 0
0 6 流动 性 混凝 土 为 0 6 0 8 这 是混 凝 土 结构 较 普遍 地 发 . %, 0 . . %, 0 0
裕 的水分,在养护较好 的情况下毛细管中很少 出现缺水干燥现
象, 因而很少发生 自生干燥 收缩 。对 于水 胶 比小于 03 . 5的混凝 土 , 凝后 水化 收缩与 自生干缩率可达 00 .3 初 .1 0 %。因此 , 0 对于 水胶 比低的混凝土,应在初凝 时水 泥石 结构未达 到很密实 的情 况下及 时养护, 否则极易产生混凝土 自内而外的 自生干缩裂缝 。
建材发展导 向 21 0 0年 O 8月
水利 ・ ・ 水 电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梁 志 明
( 东 茂名 广 550) 2 0 0
摘 要 : 混凝土坝裂缝 的产生在所难免 , 其对混凝土坝有 巨大危害 。裂缝的出现降低 了混凝土坝 的完整性 、 抗渗性和耐久性, 影响 了 大坝 的安全 。以下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 因及机理分析 , 论述 了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控制措施和 处理措施 。 关键词 : 工程 ; 水利 混凝土重力坝 ; 裂缝成 因: 控制措施 ; 处理措施
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一、材料因素:1.水灰比过大或过小: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例,如果比例不合适,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容易产生裂缝。
处理措施是在施工前进行良好的设计,确保水灰比在合理范围内,并控制好配合比例。
2.使用劣质材料:劣质材料容易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容易出现裂缝。
处理措施是要选择合格的材料,并在施工前进行检测和验收。
二、施工因素:1.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收缩: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体积变化,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就会出现裂缝。
处理措施是在施工前进行恰当的温度控制,避免温度变化过大。
2.缺乏养护措施: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否则易出现裂缝。
处理措施是在施工后进行充足的养护,包括保湿和防止温度过快下降。
3.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如未能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加工和浇筑,也容易产生裂缝。
处理措施是在施工前进行良好的施工计划,并培训工人掌握良好的施工技术。
三、使用环境因素:1.荷载作用:超过混凝土承受荷载的范围,会引起裂缝。
处理措施是在设计阶段确保荷载不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或者在需要承受更大荷载情况下采取增强措施。
2.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处理措施是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温度应力,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缓解应力。
比如采取伸缩缝、预应力等方法。
3.地基不平坦或不坚固:地基不平坦或不坚固也会导致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
处理措施是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地基情况,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和加固。
综上所述,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材料因素、施工因素和使用环境因素。
对于每一种原因,都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控制好水灰比,选择合格材料,恰当控制温度,进行充足养护,掌握良好施工技术,合理设计承载能力等等。
这些措施能够降低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风险,延长混凝土地面的使用寿命。
大坝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其控制措施

大坝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其控制措施对商品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商品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大坝商品混凝土裂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商品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映),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商品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商品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商品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商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商品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商品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商品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二、温度应力的计算分析(一)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早期:自浇筑商品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商品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商品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二)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大坝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大坝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摘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大坝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类似工程可作借鉴参考。
关键词:温度;大坝混凝土;裂缝;收缩;安定性;裂缝控制一、前言大坝混凝土体积大,多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大都是带裂缝工作的,不过有些裂缝非常细小(缝宽小于0.05mm),对结构物的危害不大,不需处理。
但有些裂缝宽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在有外部荷载或物理及化学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致使混凝土碳化、保护层脱落及钢筋锈蚀,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遭到破坏,发现不及时就会发生重大事故。
对于此种裂缝就必须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
本文正是针对此种裂缝进行探讨的。
二、大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大坝混凝土裂缝就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大体可分以下几种:1、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
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选用水泥品种的不同,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
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为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混凝土的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引起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如果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
大坝混凝土的收缩现象中比较常见的有干燥收缩、温度收缩、自身(水化反应)收缩和塑性收缩。
2、温差裂缝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大坝混凝土因其体积大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大坝混凝土像进水口、挡墙、尾水墩等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容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土则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此时,混凝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
当温差产生的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
坝顶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处理及建议

坝顶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处理及建议
《坝顶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处理及建议》
坝顶混凝土路面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缺陷,主要成因有: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混凝土强度不足、施工温度过高、养护不当等。
处理方法:1. 对裂缝表面进行清理,清除污物、油污及灰尘;2. 对深度较大的裂缝,可采用植入玻璃纤维布的方法,将玻璃纤维布植入裂缝;3. 补强混凝土,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修补,使混凝土结构更加结实;4. 涂刷抗裂涂料,有效缓解路面温度变化带来的裂缝扩大。
建议:1. 混凝土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技术指导;2. 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施工温度应适当控制;3. 加强养护,及时修补路面裂缝,防止裂缝扩大;4. 采用抗裂涂料,防止裂缝扩大。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以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混凝土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拦截和调节水流,防止洪水和提供水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水压的作用,混凝土坝可能会出现裂缝,这可能影响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至关重要。
我们来讨论混凝土坝表面裂缝的处理方法。
表面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温度变化以及水分渗透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修复表面裂缝,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填缝剂:使用合适的填缝剂来填充表面裂缝。
填缝剂可以是聚合物改性的水泥浆料或聚合物树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候性。
在填充裂缝之前,应将裂缝清理干净,并确保表面干燥。
2. 表面涂层:涂覆一层特殊的表面涂层可以隐藏裂缝,并增加混凝土坝的外观美观。
表面涂层通常由聚合物树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材料制成。
涂层应具有耐候性和耐磨性,以确保长期有效的保护。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混凝土坝内部裂缝的处理方法。
内部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膨胀和结构变形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修复内部裂缝,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注浆修复:注浆修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利用压力将浆料注入裂缝中,填充并增强混凝土结构。
注浆材料可以是聚合物、水泥浆料或其他适用的材料。
注浆修复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注浆浆料充分渗透并形成坚固的修复层。
2. 预应力加固:预应力加固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先应力来抵消混凝土的内部张力并增强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在混凝土坝上安装预应力钢筋,并施加预应力。
预应力加固需要精确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上述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预防和处理混凝土坝裂缝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裂缝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维护包括保持坝体的清洁和干燥,控制水分渗透,并及时修复任何损坏或破损的部分。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的处理方法包括填缝剂、表面涂层、注浆修复和预应力加固等。
大坝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对策

3 . 1 2骨科 真 空降 温法
容许范围, 当由于存在配筋设计方案欠妥 、 混凝土材料性能不达标, 或者是施工 过程出现了地基沉陷、 施工荷载过大等因素从而导致坝体结构产生受力裂缝 。
2 . 1 . 1 低 热混 凝 土, 又 称低 发 热温 升 混 凝土 。混凝 土 的 水化 热 温 升是 温 凝 3 . 3坝 体 混凝 土要 分段 浇筑 并接缝 设 置要 点 土最高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伴随发热温升出现的热量外散则可以降低一 坝体混凝土须按照分段( 分块) 分层施工, 按适当的间隔时间依序分块 浇 些混凝土的蓄热量和实 际温升度。降低混凝土发热量主要依靠合理选配材 通 过缩 短块 长 以减 小 基底 对块 体 变形 的 约束 力 , 通过 缩 短块 厚 以便 于 内热 料, 如低 热 水 泥 、 低 水 泥量 、 掺 混 合材 、 外 加 剂 以及 大 骨 料 等 , 是 大 坝之 类 混 凝 筑; 外散和避免蓄热太高。 其在各个块体之间的预 留缝则大多在间隔一段时间之 土 的主要 裂 控手 段 。 或 向预 留槽 内填灌混凝土) 将各单个块体连接成整体。混凝土 2 . 1 . 2低温混凝土, 又称低浇筑温度混凝土。夏季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后压灌水泥浆( 5 m~ 2 0 m 长划分为若干段。 块体浇筑层厚度 常高达2 5 ℃ ~3 0  ̄ C 。 如果通过预冷材料降至1 O ℃就等于将混凝土工程 的最高 大坝的分缝分块应沿坝轴方向按1 夏季一般 l m~2 m , 其他季节可以适当增加 。 温度( 1 . m a x ) 和 内外温差( △T d ) 各降约1 5 ℃一2 0 ℃, 并因此收到相当大的减免温 是影响内热外散速率的重要因素, 要 严格 按照 设计 要求 和施 工要 点进 行沉 降 缝 、 伸缩 缝 的施工 。 裂效果。目前, 美 国在此方面的技术相 当成熟, 并已成为国际标准的施工方法。 在 坝体 施工 时,
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建议

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建议各种混凝土坝以及其他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的。
这种裂缝,特别是其中的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对混凝土坝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渗能力具有严重的危害。
为了确保混凝土大坝的安全和长期正常运行,必须对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施工期有计划地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养护方法,防止产生裂缝。
1 混凝土坝裂缝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1.1混凝土的特点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随着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水泥的品种越来越多,常用的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O3)、铁铝酸四钙(4CaO.AlO3.FeO3)。
水泥遇水后的凝固过程是一种化学放热反应,放出可观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与水、砂及石子四种主要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和物,经硬化后所得到的人造石料。
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但它的抗拉强度很低,容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1.2表面裂缝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混凝土随着水化热的逐渐释放而升温,产生内外温差,特别是当气温骤降时,内外温差更大,此时由于内部混凝土产生膨胀,外部混凝土产生收缩,互相约束,将使混凝土产生强迫变形,并由此引起表面温度应力,这个应力是拉应力,当它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方向不规则、深度不深。
1.3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当混凝土逐渐散热降温时,体积将随之收缩,若受到基岩(或老混凝土)的约束,不能自由收缩将产生强迫拉伸变形而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这种由基础约束产生的温度裂缝,称为基础约束缝。
它大体垂直基岩面,由下而上地开展,宽度较大(可达1~3mm),延伸长,切割深(缝深达3~5m以上),当裂缝垂直于坝轴线时称为深层裂缝。
水坝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水坝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摘要:在水库蓄水期间,坝坡容易出现局部裂缝,发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坝基基础土体的湿陷变形引起的。
水坝混凝土结构开裂后,其性能与原状混凝土性能相差很大,则严重影响结构的长期安全和耐久运行。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从各个环节提出了预防裂缝的综合措施,提到采用充填式灌浆法处理土坝宽深裂缝,用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裂缝的发生。
关键词:水坝裂缝;混凝土;充填式灌浆法;预防措施Abstract: in the reservoir impounding period, dam slope prone to local crack, happen the cause of the tear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dam foundation soil foundation caused by deformation of wet fall. Dam cracking of concrete structure, its performance and the original concrete performance can vary widely, are in serious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long-term safety and durability 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structural cracks cause and mechanism, and put forward to prevent from each link of cracks in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mentioned the filling type grouting method to deal with wide deep cracks modes, to ensure quality of concrete,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racks.Keywords: dam crack; Concrete; Filling type grouting method; Prevention measures近几年,在水坝工程施工、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工程不同程度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已列为水库工程质量检查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建议
发表时间:2009-02-13T15:45:37.000Z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9月下供稿作者:肖文强[导读] 分析了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裂缝的危害,提出预防裂缝的主要措施。
摘要:分析了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裂缝的危害,提出预防裂缝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坝;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前言各种混凝土坝以及其他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的。
这种裂缝,特别是其中的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对混凝土坝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渗能力具有严重的危害。
为了确保混凝土大坝的安全和长期正常运行,必须对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施工期有计划地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养护方法,防止产生裂缝。
1 混凝土坝裂缝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1.1混凝土的特点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随着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水泥的品种越来越多,常用的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O3)、铁铝酸四钙(4CaO.AlO3.FeO3)。
水泥遇水后的凝固过程是一种化学放热反应,放出可观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与水、砂及石子四种主要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和物,经硬化后所得到的人造石料。
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但它的抗拉强度很低,容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1.2表面裂缝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混凝土随着水化热的逐渐释放而升温,产生内外温差,特别是当气温骤降时,内外温差更大,此时由于内部混凝土产生膨胀,外部混凝土产生收缩,互相约束,将使混凝土产生强迫变形,并由此引起表面温度应力,这个应力是拉应力,当它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方向不规则、深度不深。
1.3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当混凝土逐渐散热降温时,体积将随之收缩,若受到基岩(或老混凝土)的约束,不能自由收缩将产生强迫拉伸变形而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这种由基础约束产生的温度裂缝,称为基础约束缝。
它大体垂直基岩面,由下而上地开展,宽度较大(可达1~3mm),延伸长,切割深(缝深达3~5m以上),当裂缝垂直于坝轴线时称为深层裂缝。
当平行于坝轴线时,则称为贯穿裂缝。
1.4干缩裂缝及其产生的原因由于混凝土坝体内湿度变化很小,表面湿度变化较大,如施工中养护不良,表面受到内部的约束,将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形态细微,略成网状,仅限于极浅的表层。
2 裂缝对混凝土坝的危害平行于坝轴线的贯穿裂缝,会削弱坝体承受水压荷载的刚度,影响大坝的整体性,恶化其受力状态,严重影响坝体的安全运行。
迎水面的深层裂缝与水相通,在运行中使坝基大扬压力分布大为恶化,有压水进入缝内,又会将裂缝进一步被“撕开”,继续向下游发展,同样有很大的危害。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容易形成应力集中,成为深层裂缝扩展的诱发因素。
与大气、库水和河水相接触的坝面上的表面裂缝,将影响混凝土的抗风化能力和坝体的耐久性。
3 预防混凝土坝裂缝的主要措施做好混凝土温控,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防止裂缝的主要措施有: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人工冷却散热和表面保护等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基础容许温差、上下层混凝土温差、混凝土内表温差,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相临坝体的高差,浇筑时间不宜间隔太久。
3.2根据混凝土温控要求,做好混凝土浇筑分层分块,并据此进行混凝土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及仓面设备的配置。
3.3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3.3.1浇筑低流态混凝土或干硬性混凝土。
3.3.2使用外加剂。
3.3.3加掺合料等综合措施。
在水泥中加掺合料以代替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3.3.4采用微膨胀低热水泥。
3.3.5做好混凝土级配设计的优化,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大骨料粒径,改善骨料级配。
3.3.6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和减少单位水泥的用量,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有效措施。
3.4合理安排全年混凝土浇筑量,充分利用冬春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特别是大量浇筑基础部位的混凝土,在夏季应考虑在早晚进行混凝土浇筑,中午停止。
3.5利用浇筑层顶面散热,削减水泥水化热温升。
夏季减少浇筑层厚度,保证正常的间歇时间,在浇筑层顶面集水、浇水或层面喷雾,以加速表面散热。
3.6在骨料堆上洒水、喷雾、料堆加高、地垅取料、冷却水拌和、加冰拌和混凝土等措施,必要时可采取骨料预冷及埋设冷却水管进行初期通水,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和浇筑温度。
3.7做好混凝土坝面、层面、侧面的保温和保湿养护。
应通过保温设计,选定保温材料,确定保温时间。
孔口、廊道等通风部位应及时封堵。
寒冷地区特别要重视冬季的混凝土表面保温。
3.8混凝土人工冷却。
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以控制混凝土浇筑块的最高温度以满足基础温差、内外温差和上下层温差要求。
3.9混凝土表面保护。
在低温季节,通过对混凝土表面保护可以减少混凝土温度内外温差,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防止产生裂缝。
在高温季节,对混凝土进行表面保护,应防止高温热量向混凝土到灌。
对混凝土进行表面保护可防止混凝土超冷,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延缓混凝土的温降速度,以减少新老混凝土上、下层的约束温差。
3.10延长对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和保温时间。
《DL/T511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实践经验表明,如果在28d以后停止养护,混凝土还会出现温度裂缝、干缩裂缝,表面养护28d是不够的。
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确定对混凝土表面养护时间,加强养护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DL/T511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28d龄期内的混凝土,应在气候骤降前进行表面保护”,这里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28d龄期以后的混凝土,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一般不需要进行表面保温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气温、气温年变幅、最大寒潮期间气温下降情况,及时制定对混凝土表面保温的措施,延长对混凝土表面保温的时间,这样可控制或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坝出现裂缝。
结语
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是混凝土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确定允许温差标准后,应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气象资料、施工条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后,制定温控措施,严格控制拌和机出机口的混凝土温度,加强混凝土坝表面的养护和保温,做好基础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同时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抗裂能力,是完全可以控制混凝土坝裂缝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