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7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71张PPT)
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 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 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 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主旨句,全诗的精华,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 示出来的?
•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 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 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 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课后作业
背诵这首诗歌 。


— 杜 甫(736年)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诗歌朗诵 品味鉴赏
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杜甫
(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称少陵 野老,后人称杜少陵。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 公认为“诗史”,他本 人也被称为“诗圣”。
返回
主要代表诗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
感情基调
本篇以慷慨悲凉(苍凉悲壮)的调子,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艺术特色: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 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 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 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 照,分外动人。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 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 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立着 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 的诗人,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本诗为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 年夏,他在浙江鄞(yín)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 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 海之作。此时正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 飞来峰抒发胸臆(yì),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 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hún
tún
腊浑

cūn
guān
kòu
村冠 叩
读准节奏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释词语Βιβλιοθήκη 腊月所酿的酒, 称为“腊酒”。
浑浊
指菜肴丰足。 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意思是指山峦重叠, 水流盘曲。
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 的春天景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译诗歌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又浑,在丰收年 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 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五单元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学习目标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位。 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 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 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知识和文化常识。
作家作品
•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 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 ,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 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 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 ,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 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 ,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 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 》《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6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69张PPT)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 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中岳:嵩山。 •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 安市城北。 • 3.夫:读。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 气。夫如何:怎么样 • 4.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 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 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 山东地区。 • 5.青:指山色。
登幽州台歌
赏析
向前看不
张 前
不见
古人,
见古之贤 君
爱 后 不见 来者。 玲
向后望不 见当今明

千金买马 骨?
不出!名这要叫趁 一诺早千啊金!!
你傻吧?
登幽州台歌
一想到天 地无穷无
念 天地 之 悠悠, 尽
独 怆然 而 涕下! 我倍感凄
凉独自落 泪
登幽州台歌
小结


















1、选自《王临川集》
2、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抚 州临川人,北宋杰出 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 著名的“唐 宋八大家之一”
飞来峰,即浙江
绍兴城外的宝林 山,唐宋时其上 有应天塔,俗称 塔山,古代传说 此山自琅琊郡东 武县(现在山东 诸城)飞来,故 名。
(1)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2)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 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3)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 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 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缘 :因为。 (5)眼:视线。 (6)塔:铁塔。 (7)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 策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7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75张PPT)

3.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诗人发表的感概。 因为主人殷勤,所以客人 留恋,表达了诗人对农家 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 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农家——丰年足食
游 山
颔联:村外——景色优美
无喜 限庆
西 村
颈联:村内——民风古朴
向欢 往悦
尾联:希望——随时做客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色彩 明丽的农村风光,展现了农 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 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 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主线突出,层次分明。这首七言律诗 结构严谨,主线突出。诗人紧扣“游”字, 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 村的片段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 来体现,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 写“游”,层次分明。
浮云还在“我”的脚下。由此表明诗人年少 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3.最后一句话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眼 前的利益,应该放 眼大局和长远。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写景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云遮目——站得高、看得远
峰 议论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胸高 怀瞻 抱远 负瞩
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哲理 诗,诗人登上千寻塔远望,踌 躇满志,表现了他不畏困难、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胸怀。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意: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看四周的山都会显得矮小。
3.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尾联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概。
4.如何理解这首诗情、景、理融于一体的特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共77张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共77张PPT)

贤明的君主又会在哪里
深层探究
2、“念天地之悠悠”一句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空 间观念?
这两句是承接上两句“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而来的。前两句表现了两个时 间的交汇,而这一句则给我们一个空间广 阔感。两者结合,表明诗人心中的茫然与 无奈:在这广阔的时空之中,竟然没有一 个可以让自己为之效力的贤明君主!
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 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 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
深层探究
3、颈联的两句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漾,睁大眼
睛,看那暮归的鸟群渐渐消失在崇山峻岭之
中,使人眼眶欲裂。诗人通过心中所感、眼 中所见,从侧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壮丽。
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
面明亮一面昏暗。远望层云生起,不禁心胸 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我)终要登 上泰山的顶峰,放眼一看,所有的山顶都显 得很小。
深层探究
1、诗歌首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问。引起读者的重视,激起读者对泰 山的敬意;同时,借齐鲁大地无边无际来 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诗歌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整体感知
1、根据你听到的读音,给下面 加点字注音。 怆然(chuàng) 涕下(tì) 悠悠( yōu)
整体感知
2、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 前 / 不见 / 古人, 后 / 不见 / 来者。
念 / 天地之悠悠, 独 / 怆然而涕下!
走近作者
基本信息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 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
整体感知
2、根据你听到的朗读,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望岳 ( 杜甫 ) 岱宗 / 夫如何,齐鲁 / 青未了。 造化 / 钟神秀,阴阳 / 割昏晓。 荡胸 / 生曾云,决眦 / 入归鸟。 会当 / 凌绝顶,一览 / 众山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10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107张PPT)
全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其实句句都有 “望”的意思,而且“望”的角度还不同, “望”贯穿全篇。
你能根据上面的提示对此作出具体的解释吗?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远望所见。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 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初见 泰山时的兴奋、仰慕和惊叹之情。接着自问自答, 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 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泰山北为齐, 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 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以距离之 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 山在齐鲁平原上雄伟高峻、拔地而起之势,也表 现出使人对未来的心驰神往。
者 天,抨击时政,提出了 简 许多符合百姓愿望的主
张,多次罢官下狱,政
介 治抱负不得实现。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

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 轻率,少谋略,连吃为军曹。在极度苦闷

忧愤的情况下,诗人登上蓟
北楼,写下了这一名作。
前 不见 古人,

后 不见 来者。

念 天地 之 悠悠,

独 怆然 而 涕下。

(chuàng) (tì)

译 理 解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往前 古代那些能够礼 往后 后世那些重视人 看 贤下士的圣君。 看 才的贤明君主。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到
西


西







(位于陕西) ( 位 于 湖 南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24张ppt)
______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诗中的“不畏” 我们读出了诗人自信向 上、勇往直前、无所畏 惧的进取精神。
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陆贾《新语》 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曹植《杂诗》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从诗中的“不是”, 我们读出了诗人甘愿奉 献的肝胆忠心。
小结:
我们从“不见”中读出了陈子昂怀才不遇的悲叹, 从“不畏”中读出了王安石不惧困难的远大抱负,从 “不是”中读出了龚自珍不甘沉沦、为国效力的执着奉 献。一样的“不”字,不一样的情怀。
3.读《望岳》和《游山西村》原文及注释,发现“不”字, 体会情感。
“未了”“无时” 《望岳》中“末了”即不尽,不尽的还有什么? 《游山西村》中“无时”即随时,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痴 迷,以至于要不定时而且晚上也要来拜访呢?
四、精读《望岳》《游山西村》
1.读诗有感情
音乐美: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读出重音、读好韵脚
诗情美:慷慨激昂、赞美之情\赞 美之情
泰山简介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 泰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 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 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 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古体诗:《登幽州台歌》
歌,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 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 杂言,富于变化。我们熟悉的有《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助读材料: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 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 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 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 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 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 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 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 幽州台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共51张PPT)

这首诗,句式有何特点?有什么用?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 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 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 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 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 情景。全诗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 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 力。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此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 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 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 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 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 意义。
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
王之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 向上的人生态度。
写作艺术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 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 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 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 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 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 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 日的形象。 2.哲理美。 3.虚实相生 。
首联赏析
——远望
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 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 明朗,也更强烈。
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 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
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地 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 烘托出泰山的高。
颔联赏析
——近望
能否通过对这两句的品读,各用一 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 “神”或“秀”,“高”。突出 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 形象。
莫笑
不要笑这里的酒菜没有大酒店里的 精致。
陆游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 间,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

板书设计
望岳
写景 抒情
远望——巍峨高大 近望——神奇秀丽
凝望——心胸坦荡 愿望——勇攀绝顶
不怕困难 勇攀高峰 俯视一切
随堂练习
1.背诵课文,并用楷书默写。 2.课外阅读积累杜甫的名作。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飞来峰
R·七年级语文下册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年),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 革家。谥号“文”,故世称王 文公。
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 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树立了“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
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 横。著作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课堂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飞来峰上所看到的 景物,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站得高
看得远
写景(充满生机)
抒情(踌躇满志)
随堂练习
1.背诵课文,并用楷书默写。 2.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油 然而生的是怎样的心情?与同学交流。
游山西村
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有怎 样的政治抱负呢?
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 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比较阅读 《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导学课件PPT》最新精品优秀完美获奖实用ppt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导学课件PPT》最新精品优秀完美获奖实用ppt

(5)《己亥杂诗(其五)》:此诗作于清道光十九 年己亥年(1839)。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 杭州,后又北上接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 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 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 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组诗,此诗属于其中第五 首。
2. 内容梳理 (1)《登幽州台歌》: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 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 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四句描绘 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全诗前后句两相映照, 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2) 《望岳》: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 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诗人 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 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 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3)《登飞来峰》: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 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 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 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 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 法的前奏。
(7)《望岳》中极力描写泰山的高大和秀美的诗 句是:______造__化_钟__神__秀__,__阴_阳__割__昏__晓________。 (8)《望岳》中表现诗人超凡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会__当__凌__绝_顶__,__一__览__众_山__小_________。 (9)《游山西村》中描写山间水畔景色、寓含丰 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____山__重__水__复__疑_无__路__,__柳__暗_花__明__又__一__村______。
名师导练
【阅读】 整体感知: 1. 用原文语句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句子 是:__念_天__地__之__悠__悠_,__独__怆__然__而_涕__下______________! (2)《登幽州台歌》中写生不逢时的句子是:_____ _前__不__见__古__人_,__后__不__见__来_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亥杂诗(其五)》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 别绪的句子是:_浩__荡__离__愁_白__日__斜__,__吟__鞭__东__指_即__天__涯__。

统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统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1
新课·讲解
赏析三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 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 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 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 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 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 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5
知识·链接
关于幽州台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 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 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 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 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 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0
知识·链接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1
知识·链接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2
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 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 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 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 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 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 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
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曲同工之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题:本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 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游山西村
陆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代爱国诗人。存诗九千多首。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 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 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朗读诗歌莫笑/农家游/腊山酒西浑,村丰(年七/律留)客/
足鸡豚。 陆游
tú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
xiāo
guān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
古风存。
kòu
朗读赏析
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
游山西村(七绝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
陆游
丰收的喜悦
首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 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喻为“诗 史”;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 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 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 《石壕这吏首》诗《是新现婚存别杜》诗《中垂年老代别最》早《的无一家 别首》。)唐。玄诗宗歌开风元格二沉十郁四顿年挫(。736),年轻的 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 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 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 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 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刻于碑
龚自珍
朗读诗歌
龚自珍
hài
浩荡/离愁/白日/斜
gōng
,
吟鞭/东指/即/天涯
yín


落红/不是/无情/物
gèng
,
朗读赏析
己亥杂诗(七绝)
龚自珍
“浩荡”写出 离愁的深广
“落红”是借代修辞 象征崇高献身精神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间接抒情:
《土地的誓言》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
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
望岳
杜甫
激趣导入
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 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 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 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 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 怎样的一番景色!
哲理:困境中 往蕴含着希望
热情好客
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村美景哲理句
颈联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民风淳朴
尾联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叩门。
抒写愿望
成语:柳暗花明: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主旨:抒发对农村秀美风光和淳朴民风的喜爱、赞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登飞来峰
王安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 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 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 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 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 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
朗读诗歌
登飞来峰 ( 七绝)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朗读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夸张
浮云寓指眼前的困 难、障碍、挫折等。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侧面写高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 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困难所吓倒。
创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 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 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轻气盛,抱负 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 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创作背景飞来峰,又名灵鹫峰,相传有一天,
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 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 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 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 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 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 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 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 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 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 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 “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 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
创作背景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 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 人普遍的人生目标。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 的宫廷诗人,他在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任山东兖 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信守着“奉儒守官” 的信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朗读诗歌 未了。 望 岳 (五
dài 律)
liǎo
造化/钟神杜秀甫,阴阳/割
昏晓。 zì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
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诗歌赏析
望 岳 “望”统领全文
杜甫

首联
岱宗夫如何?齐问鲁青未了。

颔联 对 造化虚钟神秀,阴人阳割昏晓实。
偶写

颈联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夸归鸟。

尾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绵延不 以距离之
远望绝树木 远烘托山
葱神郁奇秀 之高
近 细望 望丽高伟云翻鸟大 儿涌云雄 归 想巢 象
愿望 登顶
虚实 结合
雄心壮 志 人生哲 理
人生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不怕困难, 永攀人生高峰,才能达到美好境界。)
赏析内容
主旨
这首诗赞美了泰山高大雄 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抒发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积极 进取的精神。
《登幽州台歌》是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吊古伤今的生 命悲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 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 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 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 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朗读诗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念/天地/
ch之uà/n悠g悠tì,独/怆然/而/ 涕下。
诗歌赏析
时间无 限 空间无穷
登幽州台歌 (古体诗)
陈子昂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来者见/来者。
暂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念/天地/之/悠悠, 壮志难酬、空老一生 孤寂悲愤
创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 州。武则天委派侄子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 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 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 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 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 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 春,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 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 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 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 湖的三山乡。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 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 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 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 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 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 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激趣导入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 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 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 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陈子昂是唐 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清代人思想家、文学 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 南归。他在诗、文、词方面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 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 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 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己亥杂诗》共 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 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 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 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独/怆然/而/涕下。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无限 感慨 ,
抒发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孤寂之情。
风格:苍凉悲壮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
这首诗看起来比较消极,但其实较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