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含解析201909233101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含解析201909233101

科学研究题25.( 2019·泰安)在整理实验室时,同学发现7 瓶不一样的无色溶液(见以下图),此中2、3、7 号试剂瓶标签完整损坏,4、5 号试剂瓶标签部分损坏。

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 7 号溶液分别是10% 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 Na2CO3溶液、 10%CaCl2溶液、 10%稀盐酸中的一种。

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①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②研究部分溶液混淆发生的反响。

【查阅资料】① CaCl 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响;②Ca( OH)+NaHCO═ CaCO↓ +NaOH+HO NaOH+NaHCO═ Na CO+H O23323232【实验研究】(1)分别取2、 3、 4、 5、 7 号溶液于 5支试管中,向此中分别滴加 1 号溶液,发现3、 4、5 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 3 种溶液呈 ______(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 ),由该实验可确立的溶液为 ______(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2)分别取 2 号 5.55g和 7 号 3.65g 溶液,混淆平均后,逐滴加入 5 号溶液。

第一察看到有气泡冒出,而后有积淀析出。

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积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 5 号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 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

依据图示达成以下问题:①7 号溶液是 ______(填名称);②图 1 中 b 点数据为 ______g;③图 2 中 h→ k 段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取 3 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必定量的 6 号溶液,察看到溶液变污浊,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 Na2CO3;③ NaOH、Na2CO3;④ NaOH、Ca( OH)2;⑤ ______。

【实验反省】剖析上述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5 号试剂可能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B.该实验没法确立各样试剂,没有达成实验目的①C.图 1 中 b→ c 段反响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状况可用图 2 中 h→ k 段表示D.碳酸氢钠既能与碱反响,又能与酸反响分析( 1)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分别滴加 1 号溶液,发现 3、4、5 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 3 种溶液呈碱性。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食品包装袋中气体、干燥剂等》(wurd版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食品包装袋中气体、干燥剂等》(wu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食品包装袋中气体、干燥剂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这种食品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不会危害食品安全。

某同学找来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对它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

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

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

(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①生石灰②铁粉③氢氧化钠固体④硅胶(化学式SiO2nH2O,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活动与探究】(3)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④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理由是。

(4)实验探究:(5)实验2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所得溶液中的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6)请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我们除可以使用这些保鲜剂外,还可以采用的保鲜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解:(3)在①-④的物质中,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4)样品为黑色固体,而氧化钙为白色固体,查阅资料中可知硅胶为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故该保鲜剂一定不是①④;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故保鲜剂中存在铁粉,故填有效;(5)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故溶质中一定有生成的氯化亚铁,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故溶质中海油过量的氯化氢;(6)食物的腐败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原因,若要使食物保鲜,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化学性质稳定的氮气,或是把包装袋抽成真空。

故答案为:(3)③;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4)①④;有效;(5)HCl、FeCl2;(6)在食品袋中充氮气(或真空包装)。

2、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有些食品不允许添加防腐剂,因此有些食品包装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将家中一包(如图1)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带到学校,并邀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包保鲜剂的成分是什么?是否还有效?[查找资料](1)微生物在有养分、充足的氧气和水等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2)常见具有吸水性的固体物质有以下几种: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铁粉(3)在溶液中:Fe+2FeCl3═3FeCl2【活动与探究】初步探究: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①~③的物质中,适合做食品保鲜剂的是(填编号).实验探究1:打开这包保鲜剂的包装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观察到为黑色固体;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振荡,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物质化学式).实验探究2:同学们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论]该保鲜剂中的成分有(填化学式),则该保鲜剂效(填“有”或“无”).[反思与评价](1)通过探究,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说明该保鲜剂的保鲜原理是.(2)图2实验装置中有一明显缺点,应如何改进.【答案】解:(2)初步探究:生石灰和铁粉都具有吸水性,都可以做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实验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有铁粉,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由于盐酸过量,溶液中还有未反应的氯化氢.实验2:一氧化碳与保鲜剂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说明保鲜剂部分变质成氧化铁,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实验结论】一氧化碳与保鲜剂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说明保鲜剂部分变质成氧化铁,因此该保鲜剂中有:铁和氧化铁,则该保鲜剂有效.【反思与评价】(1)铁粉吸收氧气和水而生锈,因此铁粉可以做保鲜剂.(2)在装置②中的导气管口点燃(或在导气管口套一气球收集过量的CO.故答案为:[活动与探究]①③实验探究1:FeCl2实验探究2:3CO+Fe2O32Fe+3CO2[实验结论]Fe、Fe2O3;有[反思与评价](1)铁粉吸收氧气和水而生锈;(2)在装置②中的导气管口点燃(或在导气管口套一气球收集过量的CO,合理即可).3、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锈蚀的条件》(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锈蚀的条件》(wo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锈蚀的条件》1、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和锈蚀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铁丝燃烧如图1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Ⅰ、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1)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2)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3)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的原因.探究二:铁粉腐蚀的条件如图2所示,将所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广口瓶内氧气含量几乎为零),记录量筒的起始和最终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4)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过程.(5)实验开始后,广口瓶温度上升,说明铁锈蚀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6)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实验③表格空白处样品的组成是.(7)该装置还可能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答案】解:探究一:(1)为防止燃烧产生的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2)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铁丝不能燃烧;(3)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因此铁丝燃烧更剧烈;探究二:(4)因为广口瓶中铁生锈所以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减小所以量筒中的水会进入广口瓶,加入NaCl后所需时间缩短,故答案:加快;(5)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故答案:放热;(6)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并比较①方案中实验设计,控制铁和水的用量相同不加碳进行即可.故答案为:(7)因为量筒内液体减少的体积即为广口瓶内所含有的全部氧气的体积,所以氧气的体积含量是答案:探究一:(1)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2)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3)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探究二:(4)加快;(5)放热;(7)19.2%;滤纸包占有一定体积.2、张敏发现家中炒过咸菜后未及时清洗的铁锅,比洗净未擦干的铁锅更易生锈.难道是在有盐存在的条件下铁生锈的速度加快了吗?小敏针对问题展开了探究.(1)铁生锈的本质是铁与反应的结果.【提出猜想】有盐存在的条件下,铁生锈的速度会加快吗?(2)工业生产中用稀盐酸除去铁质器械表面的铁锈,请写出除锈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探究】铁生锈的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设计】小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3)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A瓶铁钉表面先出现红色物质.【实验结论】(4)铁生锈的速率还与有关.【进一步猜想】(5)你认为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填一种即可).【拓展与延伸】在查阅资料后,小敏设计了一组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及有酸存在条件下铁生锈的情况.实验记录如下:(6)分析以上实验,二氧化碳会促进铁的生锈,请结合以上实验和你学过的知识大胆分析其原因,你的分析是.(7)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以上实验中得到的信息有(答一点即可):.【答案】2332(4)氧气浓度;(5)温度(合理均可);(6)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除去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比潮湿的空气生锈少,而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实验1、2均具备,从而说明二氧化碳会促进铁生锈;(7)酸能更快促进铁生锈(合理均可).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实验二:某同学在家中发现,炒完菜的铁锅表面容易生锈。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共43分)1、(湘潭市20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________(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B紫色石蕊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2、(镇江市2019).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选序号)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4)实验室用和稀反应制取FeS 和H2SO4反应制取H2S。

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3、(湖北2019)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d________.(2)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选用________(填“C”或“D”)装置;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

(3)制氢气时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4.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装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wo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1、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 (填“成立”或“不成立”),再集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4)你认为(1)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答案】解:(1)活泼金属锌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答案为:Zn+2HCl═ZnCl2+H2↑;(2)盐酸先与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发生反应,待氧化铝除去后,铝与稀盐酸接触而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未去膜的铝片表面有氧化铝(氧化膜),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3)【提出合理假设】铝的小颗粒呈黑色与反应中出现的“灰黑色沉淀”颜色相近,可猜测灰黑色可能为未完全反应的铝或是铝与未完全溶解的氯化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铝(或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得出结论】实验①加入适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说明该灰黑色沉淀不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即猜想c 不能成立;实验②加入适量的水和③加入适量的乙醇都可观察到有固体物质被溶解,说明固体中还含有易溶于水和乙醇的氯化铝,因此,通过三个实验的探究可判断沉淀为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不成立;铝和氯化铝;(4)对于金属纯度的影响、所用盐酸浓度的影响等,小明的方案中都没进行必要的控制且操作中也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所以不能据此实验判断两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故答案为:不能;设计方法角度: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盐酸的浓度等相关变量相同;操作可行性角度: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实验。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

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

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答案】滴入酚酞溶液的多少、滴入酚酞溶液的浓度大小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杂质等.(1)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隔绝氧气2232(3)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②F2.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原理:Cu2O+H2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答案】探究一:【设计实验】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探究二:(1)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3)③②④①.(4)c.3.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化学兴趣小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查阅资料化学式酸碱性与稀盐酸作用毒性NaNO2碱性放出棕红色气体有NaC1 中性不反应无(3)提出猜想: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猜想Ⅲ:只含有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4)进行探究)通过实验,猜想成立.(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蒸发.【答案】(3)Na2SO4、NaNO2(4)NaNO2、Na2SO4,NaCl(5)Ⅱ(6)AgNO3+NaCl=AgCl↓+NaNO3(7)过滤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Ⅰ.Na2O、C;Ⅱ_________ 、C;Ⅲ.NaOH、C;Ⅳ.Na2O、Na2CO3、C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验证猜想】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结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答案】【提出猜想】4Na+CO22Na2O+C;【实验】Na2CO3;Ⅲ;NaOH中有氢元素而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Ⅲ错误;【验证猜想】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产物判断)(1)(2)有白色沉淀生成(3) CuSO4(或CuCl2)Na2O完全除去Na2CO3,以免Na2CO3干扰NaOH的检验;【结论】Ⅳ.5.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 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与稀H2SO4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方案2 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次称量;(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答案】方案1:溶液变为蓝色;方案2:(1)①②③;(2)H2+Cu2O2Cu+H2O;方案3:(1)4;(2)cく.6.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边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提出问题】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Ⅰ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猜想一不成立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猜想二成立B 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如果看到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1)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实验探究】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3)浓盐酸7.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题型针对性练习 20实验探究题(2)(word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题型针对性练习 20实验探究题(2)(word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题型针对性练习20实验探究题(2)1.NaOH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NaOH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查阅资料】酚酞溶液是由酚酞和90%的乙醇水溶液配制而成的。

【猜想假设】猜想1.Na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2.NaOH溶液中Na+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3.NaOH溶液中的(填化学符号)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总结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1还需要补充一个“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的实验验证,你认为该同学想法(填“是”或“否”)。

【拓展延伸】固体NaOH容易吸水潮解,实验室储存NaOH固体应该,露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易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同学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现象。

【在阅资料】CaCl2、NaCl的溶液是中性,Na2CO3溶液显碱性。

【实验报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实验探究二】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混合后的成分。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

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5)甲同学猜想NaCl:乙同学猜想:NaCl、CaCl2: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你的猜想:。

【交流讨论】(6)你认为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某金属工艺品是否是铁,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 B.获得结论 C.收集证据 D.反思与评价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氧气比负极产生的氢气多B.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C.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得二氧化碳B.用适量的水能区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C.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至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然后再测定5.小强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C.认为此现象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6.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A.A B.B C.C D.D7.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

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

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B.由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C.由图2可见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由图3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8.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A B.B C.C D.D9.某同学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物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酸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10.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wo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小组同学首先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装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位于瓶内中间,而装足量白磷的燃烧匙却浸没在蒸馏水下。

他们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被点燃,燃烧现象为。

【提出问题】红磷在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再次被点燃。

(1)红磷属于(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意,得出结论: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可行”或“不可行”)的,其理由是。

【拓展延伸】附加分:若正确回答下列小题,将获得 4 分的奖励,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 分。

实验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如图2.则,在图中(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 AB 段、CD 段、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1、2、3、【答案】解:红磷被点燃,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故填:产生白烟。

【实验验证】(1)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填:单质。

(2)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2H3PO4。

故填:P2O5+3H2O2H3PO4。

(3)根据题意可知,氧气没有完全反应,猜想①正确。

故填:①。

【反思交流】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其理由是红磷完全反应后,装置中剩余有氧气。

故填:不可行;红磷完全反应后,装置中剩余有氧气。

【拓展延伸】在图中C点时红磷燃烧熄灭;AB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氧气几乎不消耗;CD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红磷熄灭,温度下降,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下降,氧气上浮;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wo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1、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也可吸附有异味的物质,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1)请找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规律①;②。

(2)某兴趣小组各成员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相同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水的量不同,于是展开了探究。

所用二氧化氮气体的体积均为200毫升,吸附剂有粉末状和块状的木炭、活性炭各5克,实验温度为20℃、30℃。

【提出问题】吸附剂吸附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a、可能与温度有关b、可能与吸附剂种类有关 c、可能与吸附剂颗粒大小有关【设计并实验】请填写实验设计表中空白处,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3)请提出一种与上述不同的合理猜想并设计出实验方案。

【答案】解:(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沸点越高,越易被活性炭吸附;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活性炭吸附,故填: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沸点越高,越易被活性炭吸附;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活性炭吸附;(2)(Ⅰ)①和②中,实验温度相同、吸附剂形状相同,吸附剂种类不同,所以①和②对比探究吸附剂种类对吸附效果的影响;(Ⅱ)①和③应该在吸附剂种类相同,温度相同,吸附剂颗粒大小不同的条件下探究吸附剂颗粒大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所以③中的温度也应为20℃;(Ⅲ)②和④探究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所以吸附剂的种类与颗粒大小应相同,只是温度不同,如选择30℃;故填:(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是否与其多少有关呢?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分别在相同体积的两瓶NO 2气体中,各加入不同颗粒大小、不同质量的活性炭,比较相同时间内气体褪色的程度;故填:【提出猜想】和吸附剂的多少有关;2、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 3),可预防碘缺乏病。

(1)人类膳食中缺碘易患 。

(全国版)2019版中考化学复习主题训练(五)科学探究作业(含解析)

(全国版)2019版中考化学复习主题训练(五)科学探究作业(含解析)

[主题训练(五) 科学探究]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J5-12.下列实验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12.8 g食盐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37.5 ℃C.用10 mL量筒量取5.6 mL稀盐酸D.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3.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D.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4.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B.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用二氧化锰、氧化铜和过氧化氢溶液比较二氧化锰、氧化铜的催化效果D.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6.鉴别下列各组中的三种物质,所选试剂或用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 )7.将CO、CO2、H2、H2O(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的剩余气体是( )A.CO2、H2OB.HCl、CO2C.HClD.CO28.图J5-2是干燥、收集某气体的装置。

由实验装置可以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在表中找出相对应的选项( )图J5-2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用100 mL量筒量取2 mL水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10.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A.水、AgNO3溶液、稀硝酸B.水、NaOH溶液、稀盐酸C.水、KOH溶液、稀盐酸D.水、KOH溶液、稀硫酸11.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12.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B.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C.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D.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1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酚酞溶液遇到白醋不变色B.向石灰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4.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

2019年湖南长沙市中考化学题型专项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PDF)

2019年湖南长沙市中考化学题型专项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PDF)

猜想 2: SO24- ;
猜想 3: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向 5 mL 5%的 H2O2 溶
猜想 1
木条不复
1 液中加入水,并伸入
(填“成立”或“不成

带火星的木条
立”)
—1—
向 5 mL 5%的 H2O2 溶 2 液中加入稀硫酸,并
猜想 2 不成立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向 5 mL 5%的 H2O2 溶
第三次 70% 燃烧比 80%的弱,燃烧时间比 80%的短
第四次 60% 燃烧比 70%的弱,燃烧时间更短,
第五次 50% 铁丝没有燃烧
—7—
(1)进行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需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
(2)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要研究铁丝的粗细对燃烧现象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
目的的是
— 10 —
钠溶液增加的质量
酸的接触面积越大,二氧化
D组
碳的产生速率越快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有同学指出第②组实验不能得出该结论,原因是

【实验反思】写出你认为会影响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
因素
。请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答案】【实验与分析】15% 快 等于 小于 (1)进
行多次重复实验 (2)不能确定两支试管中石块所含碳酸
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反思】温度(合理即可) 在不同温
度下,取两份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加入到两支试管
中,再向其中分别加入质量和形状大小相同的碳酸钙,记录
— 11 —
各收集一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与上一空对应即可)

辽宁省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19年辽宁省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19抚顺)25.(8分)为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化学小组同学用各自实验台上提供的药品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组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此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乙组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了“怪现象”﹣有气泡产生。

同学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乙组同学所用的NaOH溶液已变质,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NaOH、Na2CO3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①操作I的名称是②滴加酚酞溶液后的现象为,证明猜想二成立。

③小丹同学用CuSO4溶液代替酚酞溶液也证明了猜想二成立,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交流】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应密封保存。

(19 本溪)25. (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 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CaO+H2O = Ca(OH)2② (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1: 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 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 1. 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2. 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出是。

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股分成。

探究活动Ⅱ: 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 猜想一: MaOH猜想二: NaOH Na2CO3猜想三: NaOH Ca(OH)2[讨论交流] 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安徽中考化学必考题实验探究题 类型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word版有答案)

安徽中考化学必考题实验探究题 类型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word版有答案)

安徽中考化学必考题实验探究题类型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一、中考真题:1、(2019•安徽)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质量/g 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实验1 5 - - 171实验2 5 MnO20.5 49实验3 5 Fe2O30.5 58实验4 5 KCl 0.5 154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

(3)写出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实验2、3、4中加入药品后有无催化作用;(2)除了加入药品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对比可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2所用时间最短,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是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催化剂KCl越来越多;(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答案】(1)对比实验(2)MnO2(3)2KClO32KCl+3O2↑(4)有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5)收集气体的体积二、抓分技巧: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进行猜想:内因:①反应物的种类(即反应物的性质);②反应物的浓度(溶液通常指溶质的质量分数、固体通常指纯度);③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通常指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④反应物的微观构成(离子构成)。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探究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探究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科学探究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 (“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

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 3N 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 2的含量远大于O 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 却远多于Mg 3N 2,合理的解释是 。

答案:解:(1)镁条燃烧水槽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 22MgO 。

故填:2Mg+O 22MgO 。

(2)不同意他的观点,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故填:不同意;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3)【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故填: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2、某组同学对上述部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发现有的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而有的质量减少。

对此,该组同学展开进一步的定量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1所示,实验前天平平衡。

①将注射器中适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科学探究题》1、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

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g。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反思】(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答案】解:(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故填: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2)①为了防止固体药品粘在容器壁上,可将液态的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故填:A;②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看到固体药品完全消失了,就证明样品已完全反应;故填: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3)①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而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均没有气体生成,由实验现象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故填:镁;氢氧化镁沉淀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故填:1.20;②设生成55.6mL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xMg+H2SO4=MgSO4+H2↑24 2x 0.0556L×0.09g/Lx=0.06g若剩余固体全部为氧化镁,则含镁元素的质量为:所以固体样品是由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三种物质组成的;故填:Mg、MgO和Mg(OH)2;(4)根据试验提供的数据可知,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假设全部为镁)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但是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氢气的质量),只能计算出固体样品中所含单质镁的质量,不能计算出其他成分的质量。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含2013试题,含详解)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含2013试题,含详解)

实验探究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

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

得到了如下数据:试剂1试剂 2 温度/℃溶解后温度/℃静置后温度/℃试剂3 温度/℃混合后温度/℃0.5gNa2CO310mLH2O 20.0 23.3 20.010mL HCl(20%)20.023.70.5gNaHCO310mLH2O 20.0 18.5 20.010mL HCl(20%) 20.20.8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2.“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是今日枣庄的城市名片,而她又素以“煤城”著称。

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变为清洁能源。

煤的气化和液化流程如下图所示:【查阅资料】水煤气是混合气体,由两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组成,可以燃烧。

【提出问题】水煤气是什么?【猜想假设】根据资料和反应物判断,水煤气可能是:①一氧化碳和氢气;②二氧化碳和氢气。

(1)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一种,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猜想。

(2)你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可能的现象为。

【实验结论】(3)那么,猜想(填序号)是合理的。

3.(2013陕西)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

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

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答案】滴入酚酞溶液的多少、滴入酚酞溶液的浓度大小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杂质等.(1)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隔绝氧气2232(3)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②F2.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原理:Cu2O+H2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答案】探究一:【设计实验】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探究二:(1)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3)③②④①.(4)c.3.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化学兴趣小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查阅资料化学式酸碱性与稀盐酸作用毒性NaNO2碱性放出棕红色气体有NaC1 中性不反应无(3)提出猜想: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猜想Ⅲ:只含有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4)进行探究)通过实验,猜想成立.(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蒸发.【答案】(3)Na2SO4、NaNO2(4)NaNO2、Na2SO4,NaCl(5)Ⅱ(6)AgNO3+NaCl=AgCl↓+NaNO3(7)过滤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Ⅰ.Na2O、C;Ⅱ_________ 、C;Ⅲ.NaOH、C;Ⅳ.Na2O、Na2CO3、C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验证猜想】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结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答案】【提出猜想】4Na+CO22Na2O+C;【实验】Na2CO3;Ⅲ;NaOH中有氢元素而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Ⅲ错误;【验证猜想】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产物判断)(1)(2)有白色沉淀生成(3) CuSO4(或CuCl2)Na2O完全除去Na2CO3,以免Na2CO3干扰NaOH的检验;【结论】Ⅳ.5.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 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与稀H2SO4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方案2 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次称量;(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答案】方案1:溶液变为蓝色;方案2:(1)①②③;(2)H2+Cu2O2Cu+H2O;方案3:(1)4;(2)cく.6.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边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提出问题】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Ⅰ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猜想一不成立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猜想二成立B 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如果看到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1)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实验探究】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3)浓盐酸7.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容: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①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固体溶解。

②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③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木条复燃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 (填化学式)。

④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 小结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中装置B 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 盛装澄清石灰水、D 盛装浓硫酸,E 、F 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首先关闭活塞K 、K 2,打开活塞K 1、K 3、K 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 的作用是 ;(2)依次关闭活塞K 1、K 3、K 4,打开活塞K 2、K ,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E 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 ,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 ,再次打开活塞K 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 (3)同学们根据E 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