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艺术的欣赏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的审美意义悲剧,作为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矛盾所造成极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主要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愿望及理想,而这种愿望却具有着极其困难的实现方式。
悲剧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完善的艺术类别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我们现在所发展和研究的美学上的悲剧都是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悲剧的起源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
尼采写过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他的第一步著作,被学者们看作他的哲学的诞生地。
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悲剧的本质。
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
”对于同一个概念,亚里斯多德是这样认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
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
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
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
而黑格尔则认为: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
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
简析《红楼梦》的悲剧艺术
简析《红楼梦》的悲剧艺术摘要:综述了前人对《红楼梦》的研究,这篇论文认为悲剧美是一种最高艺术形态的创造,而《红楼梦》这座古代艺术的高峰创造的女性悲剧、家庭悲剧、人的毁灭之悲剧,在今天还有他不朽的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将永远闪烁不息的思想和艺术光芒。
道德分析它所创造的女性悲剧、封建婚姻悲剧在妇女得以解放的今天,同样常常上演,那是因为人们总拿婚姻作砝码去追逐金钱、名利、地位。
接着分析它所创造的家庭悲剧的历史、美学哲理意蕴。
再分析家庭悲剧彻底性在后四十回大打折扣及女儿悲剧最深刻之处在于身在悲剧中的人却不能感受自己的悲剧,最后分析人的觉醒才刚开始就见了人的毁灭。
关键词:悲歌、吞噬、才见觉醒、就见毁灭、不朽的价值。
一别林斯基说:“戏剧类的诗是诗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艺术的冠冕。
而悲剧又是戏剧类的诗的最高阶段和冠冕。
因此,悲剧包括戏剧类的诗的整个本质,容纳了它一切因素。
”可见,悲剧美是一种最高艺术形态的创造,而《红楼梦》以其浑然一体的整体悲剧艺术屹立成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可见,只有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女人如果只是花鸟,只是玩物,它们的毁灭顶多能搏得几声叹息,一番惆怅,《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形是美的,而且内心更美。
请看《红楼梦曲子》黛玉是“世外仙妹寂寞林”;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湘云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雾月光风耀玉堂。
”妙玉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艳,却不知太高人愈炉,过洁世同嫌”。
这难道不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女性颂歌的大联唱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啊?全书无处不在的悲与愁,压抑着所有拜读《红楼梦》的人。
浅析余华《活着》悲剧性艺术
浅析余华《活着》悲剧性艺术李丰谷【摘要】“Living”reveals Fugui’s hard struggling life in a suffering situation. Fugui survived the pains of family ruin, fighting,hunger,and family departure. Yuhua’s“Living”is a typical tragedy,which is flooded with the omnipresence of death and the spate of suffering. It also shows us something full of legends and tragic life,which gives us spiritual shock.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tragedy of the novel "Living" from three aspects:the survival tragedy,the death narrative,and the difficult life situation.%《活着》向读者展示了福贵在苦难境遇中的艰难挣扎。
福贵历经家庭败落、战争饥饿、亲人别离,最终忍受了这些灾难,活了下来。
余华的《活着》是典型的悲剧小说,无处不在的死亡、接二连三的苦难充斥了小说的始末。
据此也向我们展示了福贵充满传奇而悲情的一生,由此带给我们心灵上极大的震撼。
文章试图从生存灾难、死亡叙事、生命困境三个方面探析小说《活着》的悲剧性艺术。
【期刊名称】《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9)001【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悲剧;生存;死亡;生命【作者】李丰谷【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悲剧”一词发源于古希腊,作为文学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西方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
悲剧艺术的欣赏
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和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
而中国悲剧艺术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悲剧艺术的鲜明特征,它唤起人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激发人们对审美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 悲剧艺术从广义上讲,就是以悲剧故事为体裁的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民族艺术.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条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各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在我国,关于“悲剧”一词,据考证直至晚清时才偶然在一些文论中出现。
而古代文学往往把那些悲惨之作称为“怨谱”或“哀曲";在民间,老百姓则称之为“苦戏”,这可以视为中国悲剧艺术的最初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艺术是有明确的文化理想和价值目标的;反映的是人们在对苦难命运具有大致认同的基础上,怀着悲壮的豪情践履自己使命的情操。
那些悲剧人物往往不畏险恶,甘愿为承担时代的苦难而付出,甘愿将其牺牲纳入道德的谱系中,牺牲者并因此获得精神的永生.同时,由于社会分为不同的政治集团、不同的结构层次,这种道德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也会各不相同,而道德标准的异化也会滋生痛苦哀伤的情愫,因此而在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道德生命同样会喷发出情感的岩浆,从而凝铸成悲剧艺术的基石。
中国悲剧艺术的艺术特征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悲剧艺术中,悲剧人物的人格形象,是伴随着悲伤苦难而逐渐在大众审美过程中被不断接受和确立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悲剧艺术才总是有一种英雄的壮丽色彩,而在人们的情感反应中,也总是带着惊奇和赞叹的成份。
悲剧艺术强调群体与个人二元价值的弹性选择,悲中有怨,怨中有悲,呈现出价值评判式的矛盾冲突的展示方式,从而构成中国悲剧艺术的独特模式。
一、叙事的冲突性。
歌德说:“悲剧的关键在于冲突得不到解决,而悲剧人物可以由于任何关系的矛盾而发生冲突,只要这种矛盾有自然基础,而且真正是悲剧性”。
如梁祝的故事不仅感动了一代代少男少女,而且也令许许多多的成年人为之伤感。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艺术魅力而著称。
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
本文将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探讨其在戏剧表现、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艺术表现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戏剧结构的巧妙安排和对语言的运用上。
首先,莎士比亚善于运用五幕式戏剧结构,通过布局合理的情节安排和戏剧冲突的升华,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其次,在语言运用上,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抒情诗歌和散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白和独白的处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从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人物塑造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深刻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哈姆雷特、李尔王还是麦克白等角色,他们都展现出复杂多维的性格特点和深层次的内心挣扎。
莎士比亚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内涵,使角色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主题思想莎士比亚悲剧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涉及广泛,例如命运与自由、权力与野心、理性与情感等。
他通过悲剧作品探讨人类生存和道德伦理等重要问题,深刻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莎士比亚对政治、社会和人性议题的深刻触及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大的时代永恒意义。
结语总之,莎士比亚借助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法和深刻细腻的情感描绘,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以其卓越的创作成就和深远的艺术影响力,成为了悲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正是由于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被誉为“戏剧皇帝”,他不朽的艺术作品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追求文学创作之美。
《悲剧的诞生》中的文学艺术鉴赏
悲剧的诞生中的文学艺术鉴赏1. 引言悲剧是一种古老而受人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它探讨着人类存在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着《悲剧的诞生》这一主题展开,探讨该书中对悲剧的定义、构建等方面进行鉴赏。
2. 悲剧的定义在《悲剧的诞生》中,作者对悲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定义。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通过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挣扎来表达真实感情并引起观众共鸣的艺术形式。
作者详细解释了悲剧所包含的元素、结构以及其对观众产生情感上震撼力等方面内容,并将其与其他戏剧类型进行了对比。
3. 构建悲剧作品在《悲剧的诞生》中,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构建一个成功的悲剧作品需要考虑到多个要素。
首先是人物角色的塑造,其中包括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处理、人物性格的刻画等。
其次是剧情的发展,包括情节冲突的设置、高潮和转折点的处理等。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舞台设定、对白语言、音乐与舞蹈等方面对悲剧作品效果产生的重要影响。
4. 古希腊悲剧与现代悲剧《悲剧的诞生》中也探讨了古希腊悲剧与现代悲剧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虽然两者在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上有很大不同,但都力求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类命运之残酷以及深入思考存在意义等问题。
同时,本书还提供了一些经典的古希腊悲剧作品供读者参考。
5. 对《悲剧的诞生》评价最后是对《悲剧的诞生》本身进行评价。
该书以其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悲剧以及构建一个成功作品所需要的要素而广受好评。
读者普遍认为该书对于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各类悲剧作品都具有较大的帮助。
6. 结论总结而言,阅读《悲剧的诞生》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悲剧的本质和构建要素,还能为我们深入鉴赏悲剧作品提供指导和启示。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并感受到悲剧艺术所带来的力量和情感冲击。
以上是对《悲剧的诞生》中的文学艺术进行鉴赏的简要内容介绍,非常详细地探讨了该书中对悲剧定义、构建等方面内容。
希望能为读者对悲剧文学艺术产生兴趣并增进其欣赏水平提供一定帮助。
老人与海的悲剧审美
老人与海的悲剧审美一、美的根源美与艺术, 特别是悲剧的结合, 赋予美学以新层次的内涵。
当现代文明不断演化发展, 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冲突凸显出来的时候, 和谐不再是美的唯一概念, 人们不再满足于平衡、对称、静谧, 而是把目光投向内心的痛苦和冲突, 与外部世界的抗争。
他们渴望看到灵与肉的冲撞, 现实与理想的厮杀, 并享受由之带来的心灵激荡和强烈震撼。
美的根源是什么, 赫拉克利特强调美就是对立面的斗争, 这一艺术理论与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剧作是一致的。
悲剧最早来自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祭祀活动, 而酒神崇拜涉及到生命周而复始的循环: 出生, 死亡, 再生。
这本身就是人类渴求生存, 抗拒死亡的意志表现, 是人类对于生存状态的抗争, 表达了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肯定和终极关怀。
悲剧的本质是矛盾冲突, 没有了矛盾冲突,悲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古希腊悲剧通常表现的是一种抗争, 如普罗米修斯对神旨的违逆、俄狄浦斯对中始终乐观、坚定, 对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超越了自己之后, 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而是英雄的化身, 成为海明威“重压下的优雅”的模范诠释。
悲剧人物的悲剧性在于他反抗的是命运之手操纵的看不见的力量, 这种力量往往更为强大, 超出他的能力。
明知是不可战胜的, 还要一往直前, 义无反顾, 这是悲剧主人公的可歌可泣之处, 也是悲剧美的来源。
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和战斗的过程远远超越了结果, 是永恒的人类精神的映射。
正是在这种与主宰着整个人类的力量的斗争中, 人的主体性的力量才被发挥到了极致, 人们才在悲剧人物的身上发现了自己所蕴藏的全部能量。
悲剧人物的伟大行为为生命赋予了新的含义: 生存的意义不是简单的生活, 而是为了反抗, 为了生存的意志和尊严。
二、审美心理古希腊悲剧遵循的审美心理过程是: 痛感→快感→美感。
“在古希腊悲剧审美中, 痛感是指悲剧事件和行为在冲击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的时候, 在生理上给人们造成的一种不适、难受和疼痛感; 快感是指悲剧事件和行为对人们的审美期待的阻碍和压抑, 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欲望, 实现了个体生命力的舒展所获得的满足感; 美感则是指悲剧事件和行为唤起了人类思维和情感, 使情绪得到缓和, 肯定了人的本质力量, 从而产生的满足感。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喜剧、历史剧和悲剧等多种类型。
其中,他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设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主题探讨三个方面,对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进行解析。
首先,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人物塑造是其独特的艺术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以《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为例,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物,既有着对父亲的复仇决心,又深陷于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哈姆雷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反应,更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莎士比亚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其情感起伏。
其次,莎士比亚悲剧的情节设计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安排和反转来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
以《奥赛罗》为例,整个剧情围绕着奥赛罗、奥瑟罗和艾哥的爱情、嫉妒和背叛展开,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莎士比亚巧妙地设置了误会、欺骗和悲剧性的事件,使得整个故事扑朔迷离,观众在剧情的发展中不断揣摩和思考,最终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莎士比亚悲剧的情节设计不仅具有高度的戏剧张力,更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思考。
最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所探讨的主题也是其艺术的精髓所在。
他通过悲剧人物的命运起伏、情感挣扎和道德选择,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通过描绘麦克白的野心、贪婪和背叛,探讨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道德的沦丧。
他通过悲剧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欲望和罪恶,引发观众对人性、道德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不仅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探讨,更是对人性的审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主题探讨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分析与欣赏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分析与欣赏简介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
其中,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尤为经典和深入人心。
本文将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进行分析,并探讨欣赏这些作品时应注意的要点。
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英国,他对人性、权力、爱情等主题有着独到见解,并通过剧目将这些主题呈现给观众。
他创作了多部悲剧作品,包括《哈姆雷特》、《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作品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重要价值。
分析结构与语言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通常由五幕组成,以戏剧性冲突和高潮迭起为特点。
在语言方面,莎士比亚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对仗等,使得作品更具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主题与情感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涉及诸多主题,例如权力与野心、爱情与痛苦、命运与自由等。
他通过深入揭示人性中的冲突与困境,展现了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无奈。
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常常陷入悲剧的谜团中,同时也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冲突与内心挣扎。
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塑造了许多经典而深刻的角色形象。
每个角色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动机,并在剧情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亚善于将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在他们言语之间揭示出隐藏在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欣赏要点阅读文本欣赏莎士比亚悲剧作品时,首先要读取原版文本,并理解其中的语言和词句用法。
尽管莎士比亚的语言有时会让人难以理解,但这也是他作品魅力所在,因此需要耐心阅读和理解。
观赏演出除了阅读文本外,观赏演出也是欣赏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重要方式。
通过舞台上的演员、布景、服装等元素,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作品带来的视觉和声音冲击。
深入思考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常常涉及复杂而深刻的主题和情感,因此欣赏时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反思其中对人性、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见解,并与自身经历及当代社会背景相联系,从中汲取启示和智慧。
结论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是世界戏剧史上不可忽视的精华之一。
浅论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特色
浅论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生涯中第四部悲剧,也是其境界最为高超的杰作。
发表于1599-1602年,是舞台上最经典最出彩的一幕,到目前为止,它也一直是学习文艺创作、经典研究及演剧脚本的楷模。
在历史上,哈姆雷特也成为英国古典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悲剧之一,受到世界各地的学者及读者的钦佩和赞赏。
首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独到的人物形象,比如凶狠的威尼斯公爵、爱慕仙子、慷慨陶恩的仁慈王子、以及阴谋诡计的玛丽等;这些人物传达出莎士比亚强烈而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兴衰,着善与恶,朴实无华与人格高洁,以及如何去处理贪婪、欲望与怨恨等身怀代价问题等剧中角色,令人感到意犹未尽。
其次,莎士比亚细腻的心理刻画,一改前英国王朝剧中都集中比例的宏伟神话式的拍案惊奇式的表演,使剧中人物的苦难、痛苦、悲痛获得更多的可视性和可想性。
他表达出的深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男主角哈姆雷特落魄末路后找不到抚慰和安慰时内心的悲痛,使我们皆能从心底深处感受到莎士比亚式的人生命运悲剧,在人性冲突中显示出各式的复杂情感,朴素而深邃的人物性格脉络,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此外,哈姆雷特还融合了诗性、幽默与神话元素,并采用了许多艺术修辞及戏剧表演手法,比如“温格族”的婚礼聚会、境遇令人遐想的“人面蝇”比喻等,剧中多处出色的传统佳句,令人着迷生动。
而莎士比亚也巧夺天工,在哈姆雷特里用著名的六步戏剧法(离别、追求、遇见、抨击、交战和死亡),营造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节,从而又获得了极高的掌声。
论“哈姆雷特”艺术特色,莎士比亚在历史上独具特色的艺术功力,无论是以高超的文笔写就宏伟的悲欢离合,还是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抒发出其悲剧的故事情节,每一句都蕴藉深邃的艺术气息,以辩证法的方法分析哈姆雷特作为一部悲剧的独特艺术性,自然会被赋予更多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绝对不乏有价值的深刻思考和思想成果,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莎士比亚式充满诗情画意的洒脱精神。
论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
论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戏剧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希腊悲剧的创
始人之一。
他的戏剧成就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被认为是西方悲剧的
鼻祖。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充满了深度和思考,表达出了对人性和人
生哲学的探索。
他的作品通常通过塑造复杂的角色来讲述人性的阴暗面,来探索道德、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他也运用了闪回、对话、舞蹈等多种手法来营造复杂的情节和气氛。
比如,他的作品《俄狄浦斯王》就展现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和
故事情节。
主人公俄狄浦斯在苦苦寻找自己命运的同时,却因为自己
的过错而导致了自己和家庭的灭亡。
作品中呈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展示出了命运的残酷和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
总之,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是对人性、人生和人类智慧的深入
探索,是文化传统中的重要部分,值得我们持续学习和探究。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悲剧作品,如《哈姆雷特》、《麦克白》和《李尔王》等。
他的悲剧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人生思考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进行解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对人类存在与命运的思考。
艺术特点1. 人物形象的塑造莎士比亚通过细腻入微的人物形象描写,展现出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他塑造的角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深刻的心理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以《哈姆雷特》为例,主人公哈姆雷特因父亲被杀而陷入痛苦和迷惘之中,他的决断力不足、犹豫不决等情感状态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 情节紧凑而引人入胜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他善于设置悬念和转折点,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他巧妙地利用情节来展示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以此推动剧情发展。
例如,《麦克白》中主人公渴望权力、不择手段地追逐成功,并最终陷入自我毁灭的境地。
这种紧凑而引人入胜的剧情设计使人们在沉浸于戏剧之中时无法自拔。
3. 表现力丰富的诗歌语言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诗歌语言闻名于世。
他运用华丽词藻、韵律优美的句子和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为角色赋予了更多情感色彩和戏剧张力。
他通过这种诗歌语言的运用,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令人动容的爱情宣言和《哈姆雷特》中富有哲理性格陈述,都展现了莎士比亚优秀的诗歌表达能力。
对人类存在与命运的思考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戏剧表演,更是对人类存在与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角色之间复杂关系、个人选择与命运交织等方式,揭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无常性。
同时,他也让观众意识到自身在面对命运时所面临的选择与挑战。
莎士比亚将各类人物都置于冲突和抉择之中,既展示了人性中善恶相辅相成之方面,也展示了无法改变过去和避免命运安排之力量。
这些思考引导着我们审视自身所处环境、探究道德选择以及思考生命意义等问题。
悲剧艺术的深度解析
悲剧通过展现人物的痛苦和 挣扎,引发观众的强烈情感 共鸣,使我们在感同身受中 体验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增 强我们的同理心。
悲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展现了生活的严肃性和复杂 性,提升了艺术作品的审美 价值,使其成为人类文化宝 库中的瑰宝。
04 悲剧的社会影响
悲剧的社会影响
1 悲剧的启示与反思
悲剧作品往往通过展现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黑暗
世界著名悲剧作品赏析
悲剧的诞生背景
悲剧的艺术魅力
悲剧的现代影响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是人们 对于生活的深度反思和对命 运的无奈抗争,它以人性的 冲突和挣扎为主题,展现了 生活的苦难和残酷。
悲剧以其深沉的情感、强烈 的冲突和深刻的主题,吸引 了无数的观众,它通过揭示 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矛盾, 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和命运的 深思。
谢谢大家
06 悲剧与我们的生活
悲剧与我们的生活
悲剧在生活中的体现
悲剧并非遥不可及,它常常 以生活中的困境、挫折和失 去等形式出现,让我们感受 到生活的无常和无奈。
悲剧对生活的影响
悲剧虽然带来痛苦,但它也 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促使我 们去思考、去成长,从而实 现自我超越。
悲剧与生活的和谐共 处
面对悲剧,我们需要学会接 受并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 与悲剧和谐共处的方式,让 生活充满希望和勇气。
悲剧艺术的 深度解析
探索悲剧的内涵与影响
作
01 悲剧的定义和特点
06 悲剧与我们的生活
02 世界著名悲剧作品 赏析
03 悲剧的美学价值
04 悲剧的社会影响
05 悲剧的创作技巧
01 悲剧的定义和特点
悲剧的定义和特点
1 悲剧的定义
悲剧是一种艺术形式,以描绘人与命运的抗争和
《伟大的悲剧》教案:利用悲剧主题展开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伟大的悲剧》教案:利用悲剧主题展开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悲剧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有历史沉淀的艺术形式之一。
几乎在每个文明古国,都可以找到悲剧作品。
从希腊的古代悲剧,到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时期,再到现代的电影与戏剧,悲剧一直在不断演绎着人类的命运和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悲剧主题展开艺术欣赏,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本文将介绍教师如何设计一堂以《伟大的悲剧》为主题的艺术欣赏课程。
一、理解悲剧的本质在开始艺术欣赏课程之前,学生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悲剧。
从古代希腊的悲剧来看,悲剧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或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悲剧通过展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探讨普遍的人类情感和命运。
悲剧的核心是人的劣根性和命运的不可逆转,因此,悲剧并不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体验,而是一种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究。
二、选择适合的悲剧作品要设计一堂以悲剧为主题的艺术欣赏课程,师需要先选择适合的悲剧作品。
一般来说,经典的悲剧作品都具有以下特点:1.有生动的角色。
2.具有普遍的人类命运和情感。
3.有强烈的冲突和矛盾。
4.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哲学。
在选择悲剧作品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简单、情节易懂的悲剧,比如《安德洛玛克》;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则可以选择一些内容复杂、思想深刻的悲剧,比如《安妮.戴丝》。
三、探究悲剧的主题和情感学生需要通过欣赏悲剧作品,深入探索其表现的主题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让学生描述主人公的命运和情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引导学生分析悲剧中的冲突和矛盾,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产生的原因。
3.分析悲剧中的哲学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和命运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在艺术欣赏课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不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更包括对艺术形式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1.让学生学习悲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悲剧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悲剧意境在艺术中的审美意蕴与价值
悲剧与绘画
第 二 种 :
这一类画家有很多,但最常被说到的就是伦勃朗了:
1606 1669 一 了画家, 了 画 的 的家 伦勃朗 的 是 的 画家 , 的 伦勃朗1669 , 了 , , 伦勃朗的 画
伦勃朗
的 , 到1642
家, 了一
, 家 ,伦勃朗一
,伦勃朗 画 , 有 了 的
悲剧与绘画
悲剧是"肯定人生的最高艺术".------尼采
尼采论悲剧 悲剧与绘画
在这里把悲剧意识的绘画分成两个部分: 1.对于悲剧题材的描画,(大部分是宗教题 材或神话题材) 2.画家自身悲剧对其创作的影响
悲剧与绘画
第 一 种 :
《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 【创作者】泰奥多尔籍里柯 (Theodore Gericault,法国) 【创作年代】1819年
悲剧的出现 叔本华悲剧论
"可那些从未实现的愿望,虚掷了的挣扎,为命运毫不容情地践 踏了的希望,整一辈子那些倒霉的错误,加上愈益增高的痛苦和 最后的死亡,就经常性的演出了悲剧." ——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人生总是一场悲剧,这样的悲剧有三种: 第一种是由极其恶毒之人造成的悲剧. 第二种是由盲目的命运,即偶然性的错误所致. 第三种是由人物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地位的不同造成的
首先尼采认为大自然本身不断地创造出个体生命又不断地毁灭掉个体生命前者是一种肯定个体生命现象的冲动用日神阿波罗的名字来命名称之为日神冲动而后者是一种否定个体生命现象而复归宇宙本体自在之物的冲动现象而复归宇宙本体自在之物的冲动用酒神狄奥尼苏斯的名字来命名称之为酒神冲动
悲剧意境在艺术中的审美意蕴 与价值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悲剧的力度和感染力正来自这有 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之中,并在"毁灭" 中实现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肯定,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作品中的悲剧艺术更是其文学生涯中光辉的部分。
他的悲剧不仅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至今仍然对后世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以复杂的人物、深刻的主题以及独特的戏剧结构为特色,展现出人类情感和道德冲突的丰富面貌。
一、复杂的人物塑造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人物往往具备复杂的人性特征,既有优点也有缺陷。
这使得角色更加立体,也更容易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情。
例如,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哈姆雷特既是一个思考深邃的王子,又是一个在复仇与道德之间挣扎的懦夫。
他的内心矛盾和非理性的决策,使得观众不仅对他抱有同情,也对他的人性弱点感到无奈。
这种复杂性让人物显得更真实,更具有人性的普遍性,使得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角色所面临的困境。
此外,莎士比亚善于通过丰富的语言来刻画人物个性。
他的角色通常使用高度诗化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即使是在表达痛苦与挣扎时,依然可见到文学美感。
通过内心独白、对话等方式,人物的情感更为清晰而深刻。
这种语言上的精炼与张力,使悲剧人物活灵活现,从而加强了悲剧效果。
二、深刻的主题探索莎士比亚的悲剧常常围绕着一些深刻而复杂的人生主题展开,例如权力、背叛、爱情和死亡等。
这些主题不仅是人物冲突和故事发展的基础,也是引发观众思考的重要因素。
在《麦克白》中,权力欲望使得主角麦克白从一个勇敢的战士堕落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犯。
麦克白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惜背叛朋友与道德,这种欲望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
同样,在《奥赛罗》中,嫉妒与背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得曾经幸福美满的爱情最终走向破灭。
通过这些主题的探讨,莎士比亚展现了人类内心深处最脆弱的一面,以及在面对极端情感时所展现出的非理性和悲剧性。
莎士比亚还善于通过构建冲突来彰显这些主题。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复仇与宽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这不仅是角色之间的冲突,也是哈姆雷特在内心中的道德纠葛。
这种人性与人性之间、理念与理念之间的直接碰撞,使得悲剧在高潮中得以升华,引发观众对人性之善恶、对生命价值深刻思考。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其中悲剧是他最为出色的创作领域之一。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描写、复杂的情节结构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进行解析,探讨其独特之处和影响。
首先,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描写而著称。
他塑造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引发了一系列悲剧事件。
莎士比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哈姆雷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他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具有复杂的情节结构。
他善于运用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使故事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
在《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的野心和罪恶逐渐膨胀,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莎士比亚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欲望的破坏力,使读者陷入对道德和命运的思考。
此外,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其丰富的语言表达而备受赞誉。
他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诗意的语言,使作品充满了艺术感和感染力。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运用了押韵和对偶等手法,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他的语言表达不仅仅是为了传递情节,更是为了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
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演出和研究。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探讨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无常,引发了人们对道德、权力和爱情等问题的思考。
他的作品也为后世的戏剧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许多著名的戏剧家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总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以其深刻的人物描写、复杂的情节结构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无常。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和欣赏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艺术特色
西安翻译学院 XI’ANFANYIUNIVERSITY题目: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艺术特点学生姓名:郭永乐专业:汉语言文学2014年12月学号 院系 人文艺术学院人文系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艺术特点导言: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时代的明珠,每一部都饱含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四大悲剧为最。
莎翁作品切合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主体思想,以人为本,每一部描写的都是“人”的故事。
一、文艺复兴的人文大背景莎士比亚的作品突出集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产生,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人类的生活和斗争。
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我们的,是我们生活的智慧。
尤其是他的悲剧,使悲剧从神的世界来到人间,直接反映了社会、人生、人的关系、人的斗争、人的命运……莎士比亚的悲剧有着独特的特点。
莎士比亚的生活与创作时代正处于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的大变动时期,作为这一阶段的思想家和代言人的人文主义者,运用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来抨击封建和宗教的世界观,不仅直接为资产阶级制造舆论,而且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在历史上起过很大进步作用。
莎士比亚是掌握了戏剧艺术的大师,无论什么样题材,经过他的加工、剪裁总能成为一出包含丰富社会内容和富于生活气息的戏剧,并为后人提供了多种多样可资效仿和借鉴的艺术技巧。
他的剧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他的大部分戏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古代史料和当时的旧剧本,从中吸取了丰实的营养,在改写过程中,他深入而广泛地观察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推陈出新,在旧题材中注人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自己的进步思想。
他的历史剧批判了封建君主之间的血腥战争,反映了国家必须统一的历史趋势,例如《亨利六世》、《查理三世》、《约翰王》等他的喜剧则集中概括了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和生活理想,歌颂了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肯定了人权平等,并以此为武器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例如创作于第一时期的十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娜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无事生非》、《第十二夜》都弥漫着欢乐和乐观气氛他的悲剧揭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提出了社会、国家、道德、财产、家庭、哲学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着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向来是莎剧中最受人注意,最引起争论的作品。
《红楼梦》悲剧艺术探析
《红楼梦》悲剧艺术探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典小说,作者曹雪芹通过描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历史长卷。
本文将探究《红楼梦》中的悲剧艺术,并分析其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
曹雪芹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亲眼目睹了家族的衰落和社会的黑暗。
他将这种感受融入到了《红楼梦》的创作中,通过精细入微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呈现了一幅封建社会的悲剧画卷。
《红楼梦》的悲剧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作手法:曹雪芹采用了独特的手法来展现人物和情节。
例如,他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悲剧命运与贾母、王熙凤等人的虚伪狡诈进行了对比,使得悲剧效果更加突出。
同时,他还运用了暗示和隐喻等手法,使得小说的悲剧氛围更加浓厚。
审美特征:《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被深刻地刻画出来。
同时,小说中的情节安排也极具审美价值,使得读者在感受悲剧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人性的美好与善良。
思想意义:《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小说通过展现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同时,小说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使得读者在欣赏悲剧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
《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也是深远的。
它不仅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使读者在欣赏悲剧的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和人生的美好。
《红楼梦》还启示了读者在面对困境时,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自己的幸福。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典小说,其悲剧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思想意义。
通过深入探究《红楼梦》中的悲剧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启示。
《活着》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作者独特的双层叙事结构和悲剧艺术特征,让读者深刻体验到了人生的苦难与生存的意义。
中国古典悲剧审美特点
中国古典悲剧审美特点中国古典悲剧,是指在中国古代戏曲中,以悲剧为主题的戏剧作品。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风格,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一是强调情感的表现。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人物的情感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剧中的人物通过情感的表现,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种情感的表现,不仅仅是通过对白的表述,还表现在人物的动作、神态、音乐和舞蹈上。
这种强调情感的表现,使得中国古典悲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情感震撼力,使观众深受感动。
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二是追求和谐美。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人物形象、音乐、舞蹈、布景等元素都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这种和谐美在中国古典悲剧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中国古典悲剧通过和谐美的表现,使得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满足。
第三,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三是讲究意境的营造。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不仅仅要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形象,还要通过场景的设置、音乐和舞蹈的配合,来营造出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可以是悲凉、忧伤、孤独、绝望等,它可以在舞台上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手段来表现出来。
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观众在欣赏中国古典悲剧时,不仅仅是欣赏表面上的形式,更是欣赏其中所表现出的内涵和深度。
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四是强调道德教化。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往往是通过人物的悲剧遭遇,来表现某种道德观念的正确性,从而达到教化人们的目的。
这种强调道德教化的特点,在中国古典悲剧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通过悲剧的表现手法,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某种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崇尚和践行这些道德观念。
中国古典悲剧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和谐美、意境营造和强调道德教化等独特的审美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悲剧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艺术就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与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
而中国悲剧艺术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悲剧艺术的鲜明特征,它唤起人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激发人们对审美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
悲剧艺术从广义上讲,就就是以悲剧故事为体裁的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就是一种特殊的民族艺术。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条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各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
在我国,关于“悲剧”一词,据考证直至晚清时才偶然在一些文论中出现。
而古代文学往往把那些悲惨之作称为“怨谱”或“哀曲”;在民间,老百姓则称之为“苦戏”,这可以视为中国悲剧艺术的最初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艺术就是有明确的文化理想与价值目标的;反映的就是人们在对苦难命运具有大致认同的基础上,怀着悲壮的豪情践履自己使命的情操。
那些悲剧人物往往不畏险恶,甘愿为承担时代的苦难而付出,甘愿将其牺牲纳入道德的谱系中,牺牲者并因此获得精神的永生。
同时,由于社会分为不同的政治集团、不同的结构层次,这种道德追求与社会评价的标准也会各不相同,而道德标准的异化也会滋生痛苦哀伤的情愫,因此而在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
也就就是说,道德生命同样会喷发出情感的岩浆,从而凝铸成悲剧艺术的基石。
中国悲剧艺术的艺术特征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悲剧艺术中,悲剧人物的人格形象,就是伴随着悲伤苦难而逐渐在大众审美过程中被不断接受与确立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悲剧艺术才总就是有一种英雄的壮丽色彩,而在人们的情感反应中,也总就是带着惊奇与赞叹的成份。
悲剧艺术强调群体与个人二元价值的弹性选择,悲中有怨,怨中有悲,呈现出价值评判式的矛盾冲突的展示方式,从而构成中国悲剧艺术的独特模式。
一、叙事的冲突性。
歌德说:“悲剧的关键在于冲突得不到解决,而悲剧人物可以由于任何关系的矛盾而发生冲突,只要这种矛盾有自然基础,而且真正就是悲剧性”。
如梁祝的故事不仅感动了一代代少男少女,而且也令许许多多的成年人为之伤感。
人们如今已经习惯将这个故事界定为“悲剧”,称其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悲剧艺术的特征,即人类情感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归结起来悲剧艺术的根本特点主要有两点:一就是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二就是悲剧冲突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哀怨甚至焦虑、孤独、崇高、毁灭、死亡等情感体验;这些悲剧冲突的体验形式共同渗入作品之中,使作品的悲剧性在不同层面的体验之中显现出来。
如《汉宫秋》以表现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冲突为主线,同时,爱情线索与政治线索之间的冲突也以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伴随爱情与政治线索之间的冲突便就是怜悯与恐惧。
因此,随着剧情的发展,到冲突的加速,作品呈现出了完整的悲怨情感的体验形态。
对于悲剧冲突来说,由于其主要在于展开苦情的冲突历程,追求剧情的曲折性,即善恶、忠奸、正邪、美丑的多层次冲突,所以,得到的就是悲愤激烈、凄惨的苦情审美效果。
二、审美的情感性。
悲剧艺术鉴赏就是一种审美情感,因而悲剧艺术的怜悯也就是一种审美同情。
悲剧艺术除了能唤起人们的怜悯外,同时能唤起人的情感。
也就就是说,我们欣赏悲剧艺术时,就好象观瞧一场大风暴。
我们先感到的就是,面对某种压倒一切力量的那种恐惧,然后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又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那里我们体会到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体会到的活力,它在征服我们
与使我们感到敬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
欣赏者欣赏悲剧艺术时,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会与主人公达到同呼吸共命运的共鸣境界,使人们感到振奋,产生快感。
三、题材的国民性。
从悲剧意识上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爱情悲剧《梁山泊与祝英台》,与在西方同样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刻画出的国民性就不同。
两者结局虽大同小异,主人公最终殉情,但反映出的两位作者的悲剧意识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却“大相径庭”。
中国的“梁祝”最后终于“化蝶双飞”,就是一种凄美的结局,更体现了一种“神往”的祝愿。
而西方的“罗朱”最后的结局很平凡,也很实在,就是一种值得人信服的结局,因而给人以巨大的冲击与震撼。
中国悲剧艺术所表现出的悲剧结局与西方不同。
西方悲剧的结局意在普遍引起人们的怜悯与同情,甚至恐惧,使人们的思想在悲剧冲突中得到提升。
而中国悲剧艺术并不重视悲剧结局引起的人们的种种情感体验,它不主张人性在悲悯中得到净化,而总就是在悲剧事件结束之后,又续接一段体现剧作家或观众的理想愿望的情节,使悲剧冲突得到淡化,理智地去调控由悲剧冲突引起的情感体验,使之渐趋平缓,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安慰,这不仅符合“中与之美”的美学原则,也符合中国大众传统的文化习惯与民族心理,正如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
①
中国悲剧艺术的大众审美价值
大众审美价值总就是从具体而多样的艺术现象中“提取”出来的。
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艺术现象不同,审美价值就可能体现出明显差异。
悲剧艺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从对人性的透视与人类价值的评判中,来达到心灵共鸣、精神启迪的作用。
归纳起来,中国悲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之美。
亚里士多德最初在解释悲剧时指出:悲剧就是人生中严肃的事情,它不就是悲哀、悲惨、悲痛、悲观或死亡、不幸的同义语,它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剧”一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作为美学对象的悲剧艺术,必须就是能够使人发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树立对幸福人生的理想。
悲剧艺术通过丑恶对美好的暂时的一种压抑,来强烈地展示美的最终与必然的胜利。
实际上,悲剧艺术所显示的审美特性必然展现出一种对幸福理想之憧憬,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悲剧艺术中,人们面对失败的惨象,却有胜利的感觉。
那就是艰苦卓绝的斗争后的失败,而不就是怯懦者的屈服投降。
因此,对悲剧艺术来说关键的不仅就是巨大的痛苦,而且就是对待痛苦的选择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艺术。
引起人们快感的不就是痛苦与灾难,而就是反抗精神与对未来美好的执著追求。
因此,悲剧艺术在无意间产生出合乎道德理想的深远影响。
因为理想之美受到摧残时,又导致其被压抑的情感得以反弹,使人们从悲剧人物的苦难与毁灭中认识到真理,它能唤醒人们,鼓舞战斗,从而使人们的道德情感得到陶冶。
二、道德之美。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悲剧的道德作用时认为,悲剧激起哀怜与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人受到净化后,就会感到一种舒畅的松驰,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
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带有社会的道德的思考。
可以说,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真正的悲剧作品不与道德有关。
悲剧艺术具有道德教化的典型意义,藉此可以获得良好的道德启迪,有效地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操。
关汉卿的《窦娥冤》曾被
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作“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悲剧艺术名作。
对其主要人物窦娥的形象,人们普遍认为在她身上体现了对黑暗社会勇敢反抗、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但在今天瞧来,这个人物悲剧性格的完成,除了自身的生命要求遭恶势力压抑迫害所致外,也并不排除传统伦理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从她对妇女改嫁的态度与拒绝张驴儿逼婚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出来:“日恩忘却,新爱偏宜;坟头上土脉犹湿,架儿上又换新衣。
哪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哪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哪里有上山来便化石?可悲可耻!”在这里,封建伦理倡导的“从一而终”的妇道成了女主人公抗暴的唯一武器,而促成窦娥悲剧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作品中却贯穿始终,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