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中)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根本原因是()
A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 国家机器的完善
C . “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D . 历史人物的决策
2. (2分)《礼记·礼运》中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其中体现社会政治结构变化的语句是
A . “大道既隐”
B . “天下为家”
C . “各亲其家,各子其子”
D . “货力为已”
3. (2分) (2017高二下·河南期中) 如下图为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是()
A . 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 . 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 . 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
D . 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
4. (2分) (2018高一上·辽源月考) 《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上依子数均分……”该规定沿袭的是()
A . 禅让制
B . 宗法制
C . 礼乐制
D . 郡县制
5. (2分) (2017高二下·天水期中) 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 . 王位继承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中央集权制
6.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 . 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
B . 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
C . 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
D . 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
7. (2分)(2018·江苏模拟) 西周时期,周王设有“大司马”,管理国家军事,诸侯国也设有司马,称为“国司马”,而国司马之下又有都司马;卿大夫之家设有“家司马”,都司马和家司马都受制于国司马。这反映出西周()
A . 中央到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
B . 分封制度下的等级森严
C . 天子通过司马控制全国军权
D . 诸侯无权控制国内军事
8.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 中央集权制建立
B .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 . 王位世袭制确立
9.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开学考) 下表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吏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A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B . 尚书省、礼部、中书省、户部
C .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D . 户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10. (2分) (2017高一上·绵阳期中)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C . 丞相制度的实行不合时宜
D . 秦朝面临被灭亡的危险
11. (2分) (2017高一上·辽源期中)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反映出()
A . 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 .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 . 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 . 秦王赢政的独断专行
12. (2分)秦代凡是地方军队调动,五十人以上就必须以虎符为信。下图中铜制虎符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阳陵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②秦代统一文字为小篆③民族关系④冶金铸造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3. (2分)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 . 十分完美
B . 是君主专制建立和存在的基础
C . 能有效的选拔官员
D .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
14. (2分) (2017高二下·渭滨期中) 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惟宋为然”。与此相关的重要因素是()
A . 政府重武轻文的观念
B . 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
C . 活字印刷术的普及
D . 官僚体制开始成熟
15. (2分) (2016高三上·新乡月考)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6. (2分) (2016高一上·崇义月考) 以下对下图清朝《诰示》的解读,正确的是()
A . 八股取士扼杀人才的有力证明
B . 君主专制统治全面强化的表现
C . 导致“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尚盛行
D . 研究清朝科举制度的真实史料
17. (2分)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 .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