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概论-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公文的由来与发展
公文在我国的产生可以追 溯的殷商时期。现在保留下来 的《书经》,其中有不少就是 统治者对臣民发布的文告,也 可以说是我国公文的雏形。当 时将公文分为六大类:诰、 誓、命、典、谟、训。如 “王大令众人日劦田,其受 年”。
公文在我国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了文字, 也统一了公文的格式,秦汉时期堪 称我国封建社会整套文书工作的确 立时期。 到了汉代,更出现了“章、奏、表 议、策、疏”等上行文,下行文则 有“诏、令、诰、制、策、敕、谕、 教、檄”等。“公文”一词,也开 始出现。
中国共产党对公文发展的 贡献
1.废除文言文、韵文,采用语体文 废除文言文、韵文, 废除文言文 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2.党内文书改成横写横排。 党内文书改成横写横排。 党内文书改的 由 来
公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斯大林 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生产 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 学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 进行管理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 书……”这就是对公文产生的科 学说明。
公文在我国的产生
公 文 的 发 展
试论公文的起源与演变及规律初探
试论公文的起源与演变及规律初探作者:陈灏来源:《卷宗》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公务活动产生和文字创造两个角度出发说明公文的起源,并结合时代特征具体阐述我国公文制度发展和演变的线索与内容,最后归纳出有关公文起源与演变过程总的规律:一是与政治制度高度相关,二是与社会经济相关,三是公文文种由简到繁再由繁入简、文书制度由不成熟到成熟再到高度成熟。
关键词:公文;起源;演变;规律The Preliminary of documents’ Origin E volution and LawChen Hao(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225,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official activities and the creation of text explain the origin of documents, and combines period features specifically addresse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of documents and the clues and content evolution, and finally summed up the general laws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ne with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second is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and the third is on shape from simple to complex and then from complex to simple, and the content from immature to mature and then to highly sophisticated.Keywords: documents; origin; evolution; law公文活动伴随着社会管理活动而产生,文字的发明为它创造了契机,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促使它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同时,与社会管理活动相伴而生的公文活动也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公文的由来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公文发展的 贡献
1.废除文言文、韵文,采用语体文 废除文言文、韵文, 废除文言文 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2.党内文书改成横写横排。 党内文书改成横写横排。 党内文书改成横写横排
公文在我国的产生可以追 溯的殷商时期。现在保留下来 的《书经》,其中有不少就是 统治者对臣民发布的文告,也 可以说是我国公文的雏形。当 时将公文分为六大类:诰、 誓、命、典、谟、训。如 “王大令众人日劦田,其受 பைடு நூலகம்”。
公文在我国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了文字, 也统一了公文的格式,秦汉时期堪 称我国封建社会整套文书工作的确 立时期。 到了汉代,更出现了“章、奏、表 议、策、疏”等上行文,下行文则 有“诏、令、诰、制、策、敕、谕、 教、檄”等。“公文”一词,也开 始出现。
公文的由来与发展
公 文 的 由 来
公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斯大林 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生产 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 学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 进行管理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 书……”这就是对公文产生的科 学说明。
公文在我国的产生
公 文 的 发 展
行政公文概述
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分别标注“绝密”、“机密”或“秘密”。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4号黑体字,顶右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格;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4号黑体字,顶右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秘密两字之间不空字格。
3、正文
正文用4号仿宋体字,位于主送单位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格,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采取缩小或扩大字距等办法解决)。
4、附件说明
公文正文中有些内容,如图表、名单等,如穿插在公文正文中,往往隔断公文前后的联席而造成阅读上的不便。这时需要将其从公文正文中抽出而作为公文的附件单独表述。附件说明位置放在公文生效标识印章之前。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格用4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说明,即“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应使用阿拉伯数码标注(如附件:1.XXXX),然后标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1、附件2)。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有序号的还需标序号)。
4、版记中的反线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目的是为显示各要素之间的区别,且显得条理清晰、美观。
5、版记的位置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公文主体
之后的空白如容不下版记的位置,需另起一页标识版记,采用调整行距、字距的方法使正文与印章同处一个页面。如附件后空白能容下版记,而该页又是双页,此时版记应置于该空白处。如是转发的文件,原件也有版记,此版记不能代替转发件的版记,应另标注版记。
公文概述
第二节 公文格式
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 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 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 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 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 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 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 (一)发文机关(亦称“版头”、“文 发文机关(亦称“版头” 头”)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志,它具有法定性、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志,它具有法定性、 权威性和效用性,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权威性和效用性,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常用的公文版头形式有三种: 常用的公文版头形式有三种: 1、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俗称“大版头” 俗称“大版头”。 例如:国务院文件。 例如:国务院文件。
第一节 公文概述
四 公文的处理
(一)收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签收、 收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 收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 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 编,拟办、承办、注办,组织传阅、催办、 查办,处置办毕公文。 1.公文签收 签收是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 检查、签注手续之后,分别从发文机关、邮 政部门、机要通信部门、文件交换站,或者 通过自备的通信设备收取公文。
第二节 公文格式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 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 例如,“ 浙江省人民政府(通知)”、 “××市教育委员会(函)”。 3、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作 为版头。 至于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可用公文 主办机关一家版头,也可用所有联合行文机 关的版头。
第二节 公文格式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一、 我国公文演变
公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公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还将 以不同的形式、 以不同的形式、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 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持续下去。 具、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持续下去。 人类社会某一族群发展到产生统一 文字的阶段, 文字的阶段,必然首先产生公文这一管 理及传播工具。据史籍传说, 理及传播工具。据史籍传说,五千年前 黄帝时期的史官苍颉就已经创造性地改 革统一了文字, 革统一了文字,原始时期的公文文物有 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公文知识概论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各种书面材料。
公文是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发布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①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作文公务活动的工具,公文表达了党和国家的立场、观点和决策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要求人们贯彻执行。
②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公文是法定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的。
它代表制发机关的意志、态度和意见,体现了制发机关所具有的法定权威,并在法定的范围内,具有行政的约束力。
③严格的时效性公文是为了解决公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制发的,在一定时间内有效,过了这个时限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力。
因此无论是法文还是收文,都讲究一定的时效。
④特定的体式公文在长期使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惯用格式、程式和词语,并纳入了国家的规定。
任何单位制发公务文书都不能标新立异,自搞一套。
⑤特定的作者公务文书的作者是制发文件的机关单位,以领导人名义发布的文件,作者是代表领导人所在的法定机关。
⑥特定的读者除了公报、公告外,公文都有特定的读者,也就是说,每件公文的传达、阅读范围是有规定的,例如,有的传达到省、部级,有的传达到县、团级等。
公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规范和准绳作用就公文的内容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法规性质。
这些文件一经签发,在一定范围和有效时间内,就有了法定效力,要求人们必须坚决执行,不得违反。
②领导和指导作用公文是领导机关进行党务、行政、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上级领导机关往往通过命令、决定、指示、通知、通告、意见、会议纪要等公文形式,向下级机关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部署工作,提出要求,实施领导,指导下级工作。
下级机关或基层组织必须遵照上级机关的文件精神开展各项工作。
③宣传和教育作用公文也是制发机关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加以具体化的结果。
第一章 公文写作概论
第一章公文写作概述一、什么是公文?二、公文的发展演化历史三、现代公文的主要体系四、学习公文写作的意义一、什么是公文?☐1、公文的定义☐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联系和处理公务的文件。
一般指在行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文书。
☐现代公文,主要指党政机关在实施领导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领导管理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也泛指各级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订、使用的公务文书。
☐2、现代公文的基本特点☐制作主体具有法定性;☐效力具有法定约束力;☐格式具有法定规范性;☐主题具有专门职能性。
☐3、现代公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文学艺术类: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学术科研类:学位论文、项目报告☐实践调查类:调查报告、思想汇报、工作总结☐特殊专业类:诉讼状、财务报表☐其他二、公文的发展演化历史1、先秦时期☐《尚书》☐史存最早,较为系统、完整的公文典籍;纂集了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公文;其体式又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
☐典,“五帝之书也”,即记录五帝时重大国事的文书;☐谟,“议谋也”,即上层管理者的治世谋略记录;☐训,“说教也”,即教诲性言辞;☐诰,“告也”,即告白天下的训诫性文告;☐誓,“约束也”,是一种誓众文告;☐命,“使也”,也就是命令。
2.秦汉时期☐公文程式“避讳”制度、“抬头”制度、“用印”制度☐文体皇帝对臣属:诏、制、策、赦等臣属对皇帝:章、奏、表、议等3.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改制☐《三国志》中的公文记载☐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李密:《陈情表》4.隋唐两宋时期☐文字艺术的大发展☐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梅直讲书》5.元明清时期☐背景: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强化☐公牍文书更为严格☐定型化6.辛亥革命以后☐背景:君主专制结束☐文体变化:废旧立新☐语言变化:称谓、官职☐新文化运动7.建国以后☐1951年《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1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7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修订后于2001年施行)三、现代公文的主要体系分类角度☐狭义与广义之分☐中国现代公文三分法1.中国共产党的公文☐发文机构: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发文对象:党的各级组织乃至全体党员☐发文的最高机关:中共中央☐文体:14类14种2.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成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文书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记录工具,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文书的产生与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文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古埃及时期,当时,古埃及人已经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并用它们记录历史事件,这是文书的最早形式。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书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古希腊的古希腊文,再到罗马的拉丁文,每一种文字都代表着一个文明,每一种文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随着文明的发展,文书也逐渐发展成为公文,公文是一种政府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传递信息的文书,它以清晰、简洁的文字把相关信息传达给接收方,它是政府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发展与文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公文的发展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政府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
1公文概述080225
有较明确的发送对象和使用范围。 2. 有较明确的发送对象和使用范围。 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守则》 请示 调查报告(也有相对的适用范围) 调查报告(也有相对的适用范围) 3. 体式稳定,讲究时效 体式稳定, 长期实践的结晶 不断变化与 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 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 如:书信的格式
公文写作
第一章 公文概述
前言
例说公文的重要性 江南无日月 神州无青天 江南无日月 神州有青天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情有可原 理无可恕 理无可恕 情有可原
例说公文的权威性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 1. 店小二相劝,不信。 店小二相劝,不信。 2. 看到树上一段警告性文字,不信。 看到树上一段警告性文字,不信。 3. 看到县衙的公告,肯盖有公章,始信。 看到县衙的公告,肯盖有公章,始信。
3.具有规范的体式 具有规范的体式 为了 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准确性与有效性, 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准确性与有效性, 方便公文的写作, 方便公文的写作, 国家有关机关对公文进行了统一的规范: 国家有关机关对公文进行了统一的规范: 文体、结构、 文体、结构、格式 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有法而无无定法 金庸与王朔之争
4. 誓:战争令。 战争令。 甘誓》《汤誓》《牧誓》 》《汤誓》《牧誓 《甘誓》《汤誓》《牧誓》 费誓》《秦誓》 》《秦誓 《费誓》《秦誓》等。 5. 诰:告诫、训诫令。 告诫、训诫令。 盘庚》《大诰》《康诰》 》《大诰》《康诰 《盘庚》《大诰》《康诰》 6. 命:命令。 命令。 顾命》 《顾命》
(三)分类: 分类: 法定文书 通用文书 事务文书 公务文书 简报 计划 总结 调查报告 讲话稿 述职报告 有关规章
专用文书
财经文书 司法文书 科技文书 军事文书 ……
二、法定公文的特点 (一)应用文的一般特点 1.文意明确 文意明确 文学作品:可以见仁见智, 红楼梦》 文学作品:可以见仁见智,《红楼梦》 应用文:只能有一个。 应用文:只能有一个。
第一章公文概述分析
4、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公文走向成熟时期。
5、元明清时期,在应用文研究方面渐趋深入。
6、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第 一个现代公文程式条例。 7、中国共产党的公文体式。 8、建国后,公文的变革。
(三)“公文”称法历史变更
在我国,殷商时期称它为“书契”,秦朝叫“六辞”。 之后的各个朝代,有的称“枢机文”,有的称“简牍”、 “文书”、“文案”。 “公文”一词的出现,在东汉时期。三国时期,公文 已成一个通称。 明清时期公文还称为“公牍”。宣统三年,清廷颁 布的《内阁属官官制》中又出现了“文件”一词,与公牍 合称为“公牍文件”。
(七)抄送规则
以职权范围为依据
公文的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上级、平级、下级) 之外的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其它机关。
1、一般,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2、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应写明主送机关和 抄送机关;
3、向上级的请示,不要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 4、特殊情况,可越级,但必须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 机关。
(二)公文的发展
1、秦代,公文从文类到体式都得以充公的发展。李 斯等人为了提高公文的办事效率和可靠程度,还制定了现 在仍在沿用的“抬头”、“用印”等制度,还标志着公文 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
2、汉代的公文体式主要有书、议、策、论、疏、诏、 制、敕、章、奏、表,等等。
3、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无论是从写作实 践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有明显的发展进步。主要代表人 物首推曹操、曹丕子。
(一)公文的产生 公文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最早的文章。 1、“甲骨文”是埋在地下的殷代王室的档案,大部 分都是公务文书。 2、“钟鼎文”有的用来记载统治者的制度法令,有 的记载统治者的文德武功,还有的记载贵族之间的商务活 动,多数属于公文的范畴。 3、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尚书》(春秋末年经孔子整 理修改),所收录的文章多数也是公文。
中国公文发展史
中国公文发展史中国公文发展史001“公文”一词最早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魏。
赵俨传》,从公文之词出现起,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枢纽作用,公文的基本职能便已出现。
公文最迟在3500年前就已经形成。
002先秦时把礼乐法度称为文章。
至南北朝“文”、“笔”之论,就将公文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003公文一词,在各朝各代有不同的名称:殷商时称“典册”、周代称“中”,秦称“典籍”,汉称“文书”、“文案”,三国称“公文”,唐宋称“文卷”、“案卷”,元称“文卷”、“薄籍”,明称“文牍”、“案牍”,清称“牌子”、“本章”,近代称得最多是的“文牍”、“文书”、“应用文”等等。
004叶圣陶《国文教学》中,重视公文的意识、观念已昭著异常。
005商代专职公文撰制机构---太史尞的出现,意味着公文撰制制度化进程的全面展开。
《尚书》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公文选集。
春秋战国时代,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思想解放和文章繁荣,为公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公文特有的色彩。
秦末战火和秦所实行的严刑峻法对秦的公文创作产生了明显的扼制作用,秦代公文的实际成就不高。
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王朝历史的短暂和“秦世不文”的教训,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发展生产的措施,为汉代社会经济和公文元气的复苏提供了保障。
汉末魏晋之际,我国公文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隋代公文基本承六朝余绪,成就不大,但也提出了改革浮靡文风的要求,强调公私文翰、并宜实录,禁止文表华艳。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在文学上要求革新的呼声,对公文写作的时弊也有较大冲击。
宋承唐制,使唐代骈散公文文风基本归于极致,形成了崇尚朴实、长于说理、重实轻虚的显著特点。
元代公文中既有大量使用俚言俗语的粗俗体,也有紧承唐宋的典雅体,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白话体,形式的多样、丰富了公文的内涵。
特别是元代公文制度的完善,也使得元代公文在中国公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明代封建中央集权的极端化,直接导致了封建文书及文书工作的系统化、严密化,明代以及以后的清代,是中国古代公文的完备时期。
行政公文写作的发展、定义、学习的意义及方法(第1周)
行政公文的文种种类
党政机关明确规定的公文主要文种合计27 个。其中9个是相同的,即:决定、意见、 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 议纪要。不同的也有9个,其中属于党的机 关的有5个,即公报、指示、决议、条例、 规定;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有4个,即命令 (令)、议案、通告、公告。 以上18个文种是公文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 的,也被称为“法定公文”。
三、我国当代的公文写作
党和政府成立初,对旧公文进行改革和创 新。 抗日战争时期,一扫公文在体式和内容上 存在的流弊不足,呈现出鲜明的革命特色。
建国以后的公文写作
党和国家的公文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党政公文按照不同性质分为行政公文和党 的机关公文。此外,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 机关还颁布法规文件、司法文件、计划文 件、军事文件等。 公文处理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三国时期的《典论.论文》
三国时期曹丕在其文章《典论.论文》中, 将当时各种文体分为四科:即“奏议”、 “书论”、“铭诔”、“诗赋”。而将公 文列为四科之首。 足见当时人们对公文重要性的认识已到了 极高的程度。 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 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行政公文的文种种类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使用的14种正式公文种 类是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 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 规定、函、会议纪要。 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13种正式公文种类是 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 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 见、函、会议纪要。
建国后颁布的关于公文写作的重要 规定及办法
1951.2 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 等文字缺点的指示》 1951.9党中央和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1989.4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 例》,现行党的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 1987.2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993.11进行修订,2000.8国务院正式发布新的《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此外1988年以来,我国还先后两次发布与公文处理法 规相配套的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概论-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公文概论-公文的产生与发展一、公文的产生迄今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文章,就是公文。
九象从1898年起,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等地陆续出土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到目前为止,数量已逾十万片。
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甲骨文”。
“甲”是指龟甲,“骨”是牛骨或鹿骨,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刻辞。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进行占卜时所作的简短记录,短的仅数字,长的也不过百余字,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原始性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文字起源于劳动,文章和文学也是起源于劳动。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相比,实用文的诞生明显早于文学。
实用文的诞生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思维逐渐得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逐渐增多,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一些符号以便进行交流,这些符号就是早期的文字。
而文字的诞生为文章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二是人类的集体劳作需要协调、组织、指挥,而这一切缺少人类思维的固化物——文章,是很难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应用文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
据学者考证,甲骨文主要是用来占卜的。
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总认为冥冥之中有凌架于万物之上的神,是他们主宰着事物的发生发展、生死存亡。
于是,遇事总要用占卜的方式来预测一下吉凶祸福,由身兼史官和巫师双重身份的人在甲骨上用刻辞予以记载。
就已发现的这些甲骨文来说,其内容涉及世系、气候、食货、征伐、畋猎等多方面。
甲骨文是埋在地下的殷代王室的档案,用现在的眼光看,大部分都是公务文书。
商周时代盛行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这就是我们常与甲骨文并称的“钟鼎文”。
钟鼎文有的用来记载统治者的制度法令,有的记载统治者的文德武功,还有的记载贵族之间的商务活动,多数属于公文的范畴。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属于私人之间用于物质交换的契约,虽还是应用文,已不能归入公文范畴了。
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尚书》,所收录的文章多数也是公文。
简答公文形成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用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文件,是表达和传达意愿、命令和决定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形成过程包括了拟稿、审议、签发、送发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下面将对公文形成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进行简要介绍。
一、拟稿阶段在公文形成的拟稿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详细了解文件的内容和要求,明确文件的目的和意义。
2. 搜集相关材料和资料,进行必要的调研和分析。
3. 根据文件的性质和要求,确定文件的主题和结构。
4. 确定文件的格式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文字和语言进行表达。
5. 根据机构的规章制度,确定文件的发文权限和审批程序。
拟稿阶段的主要要求包括:1. 拟稿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拟稿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表达准确、清晰、简练。
3. 拟稿内容要符合规范,格式统一,语言规范。
4. 拟稿内容要符合法规规定,审批程序合法合规。
二、审议阶段在公文形成的审议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根据拟稿内容,进行审议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 对拟稿进行审核,确保拟稿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3. 对拟稿进行层层审批,确保文件的合规性和权威性。
4. 对拟稿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审议阶段的主要要求包括:1. 审议人员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2. 审议意见和建议要合理、具体、可操作。
3. 审议程序要规范,审批权限要明确。
4. 审议结果要及时落实,确保文件的履行和执行。
三、签发阶段在公文形成的签发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对经过审议的文件进行最终确认和批准,签署文件。
2. 做好文件的记录和归档工作,保证文件的安全和完整。
3. 对批准的文件进行印发和送发,确保文件的传达和执行。
签发阶段的主要要求包括:1. 签发人员要具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心。
2. 签发程序要规范,签署文件要合法有效。
3. 签发文件要及时,确保文件的时效性和效力。
四、送发阶段在公文形成的送发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对签发的文件进行复印、装订和盖章。
中国公文历史沿革初探
中国公文历史沿革初探中国公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一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夏商周时期起源,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转变,中国公文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和制度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公文的历史沿革进行初步探索,以期读者能够了解中国公文的演变过程及其在各个时期的作用和价值。
一、中国公文的起源及夏商周时期的初步发展(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公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公文开始以甲骨文和金文的形式出现,主要用于记录国家事务和祭祀活动。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而金文则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通过对这些古老文字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管理模式、价值观念和经济状况。
夏商周时期,公文的写作形式逐渐规范化。
例如,《尚书》中的《盘庚》篇,便是一篇典型的公文,其内容是盘庚对臣民的训话。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春秋》等史书,用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二、秦汉时期的飞跃(约公元前221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公文的飞跃阶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的公文制度,如“书同文,车同轨”,使得公文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
同时,秦朝还设立了专门的公文写作机构——尚书台,负责起草和审议公文。
汉承秦制,但在公文写作上更加丰富和细致。
汉代的公文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公文作品,如贾谊的《治安策》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唐宋时期的巅峰(约公元960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公文的巅峰阶段。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这些文人担任各级官吏,使得公文写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在这一时期,公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唐律疏议》等法规对公文的格式、用词、书法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宋朝时期,公文写作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公文种类和格式,如诏令、奏疏、札子等。
公文概论-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公文概论-公文的产生与发展一、公文的产生迄今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文章,就是公文。
从1898年起,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等地陆续出土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到目前为止,数量已逾十万片。
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甲骨文”。
“甲”是指龟甲,“骨”是牛骨或鹿骨,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刻辞。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进行占卜时所作的简短记录,短的仅数字,长的也不过百余字,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原始性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文字起源于劳动,文章和文学也是起源于劳动。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相比,实用文的诞生明显早于文学。
实用文的诞生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思维逐渐得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逐渐增多,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一些符号以便进行交流,这些符号就是早期的文字。
而文字的诞生为文章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二是人类的集体劳作需要协调、组织、指挥,而这一切缺少人类思维的固化物——文章,是很难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应用文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
据学者考证,甲骨文主要是用来占卜的。
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总认为冥冥之中有凌架于万物之上的神,是他们主宰着事物的发生发展、生死存亡。
于是,遇事总要用占卜的方式来预测一下吉凶祸福,由身兼史官和巫师双重身份的人在甲骨上用刻辞予以记载。
就已发现的这些甲骨文来说,其内容涉及世系、气候、食货、征伐、畋猎等多方面。
甲骨文是埋在地下的殷代王室的档案,用现在的眼光看,大部分都是公务文书。
商周时代盛行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这就是我们常与甲骨文并称的“钟鼎文”。
钟鼎文有的用来记载统治者的制度法令,有的记载统治者的文德武功,还有的记载贵族之间的商务活动,多数属于公文的范畴。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属于私人之间用于物质交换的契约,虽还是应用文,已不能归入公文范畴了。
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尚书》,所收录的文章多数也是公文。
第七章 第一节公文的形成
撰写公文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1)符合政策,切实可行。 (2)材料真实,准确无误。 (3)表达明确,力求简练。 (4)文面符合规范。
审核
审核又叫"核稿"、"校核",是指文稿 在送交机关领导人签发前,对文稿进 行的检查、核对和修改。审核工作一 般由办公厅(室)的负责人承担,也 可由经指定的有经验、拟稿水平较高 的秘书人员负责办理。
为什么要审核?
有了审核这一环节,就可确保文稿的质 量,杜绝不必要的发文;
可节省领导人在以后的审批工作上所花 费的时间和精力;
经秘书部门的审核平衡,可以避免各业 务单位起草的公文出现相互矛盾、重复 和脱节的现象。
公文的审核有哪些方面?
审核公文主要是"六查": (1)查有无矛盾抵触。 (2)查政策界限。 (3)查措施落实。 (4)查程序和手续。 (5)查文字表达。 (6)查公文体式。
2由该案例可以看出,即使是基层单位的 文秘人员,也必须严格地遵循公文的办文 规范。因为正确遵循公文的撰拟和规范地 处理公文,有利于加强对公文的传递过程 的控制,确保公文传递的快捷、准确、有 效,有利于机关正常工作的开展,提高行 政办事效率。
作业: 完成导学案后的训练案部分
情感目标:熟悉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 方针政策,明确公文制发的权威性。
请学科班长总 结预习案完 成情况
其余学生质疑, 检查自 己在预习案中有 无不解之处
预习反馈
三、新课探索 公文的含义: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
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 公务活动中,为行使法定职权所制作 的文件。
所谓行政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 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 务文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概论-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公文概论-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文的产生
迄今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文章,就是公文。
从1898年起,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等地陆续出土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到目前为止,数量已逾十万片。
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甲骨文”。
“甲”是指龟甲,“骨”是牛骨或鹿骨,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刻辞。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进行占卜时所作的简短记录,短的仅数字,长的也不过百余字,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原始性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文字起源于劳动,文章和文学也是起源于劳动。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相比,实用文的诞生明显早于文学。
实用文的诞生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思维逐渐得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逐渐增多,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一些符号以便进行交流,这些符号就是早期的文字。
而文字的诞生为文章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二是人类的集体劳作需要协调、组织、指挥,而这一切缺少人类思维的固化物——文章,是很难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应用文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
据学者考证,甲骨文主要是用来占卜的。
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总认为冥冥之中有凌架于万物之上的神,是他们主宰着事物的发生发展、生死存亡。
于是,遇事总要用占卜的方式来预测一下吉凶祸福,由身兼史官和巫师双重身份的人在甲骨上用刻辞予以记载。
就已发现的这些甲骨文来说,其内容涉及世系、气候、食货、征伐、畋猎等多方面。
甲骨文是埋在地下的殷代王室的档案,用现在的眼光看,大部分都是公务文书。
商周时代盛行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这就是我们常与甲骨文并称的“钟鼎文”。
钟鼎文有的用来记载统治者的制度法令,有的记载统治者的文德武功,还有的记载贵族之间的商务活动,多数属于公文的范畴。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属于私人之间用于物质交换的契约,虽还是应用文,已不能归入公文范畴了。
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尚书》,所收录的文章多数也是公文。
《尚书》中的文章,分为六种体式:典、谟、训、诰、誓、命。
其中,“典”用于记述典章制度,“谟”是议政的策论,“训”是进行教诲开导的论说文,“诰”是进行训诫的文告,“誓”是军队出征的誓词,“ 命”是君主的命令和诏书。
这些文体,跟现代的命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报、报告等,都有一些近似之处。
从以上介绍可见,在文字的草创时期,公文就已经产生了。
在所有的文体中,公文可以算是最古老的。
《周易·系辞》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
”
二、公文的发展
到了秦代,公文从文类到体式都得以充分的发展。
秦始皇在李斯的辅佐下,建立了第一代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权。
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他们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措施。
李斯等人为了提高公文的办事效率和可靠程度,还制定了现在仍在沿用的“ 抬头”、“用印”等制度,这标志着公文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
汉代的公文体式主要有书、议、策、论、疏、诏、制、敕、章、奏、表等等,其中,皇帝对臣下使用的文体主要是诏、制、策、敕,臣下对皇上则主要用章、奏、表、议等,已有了大致固定的下行文和上行文的区分。
同时,在表达上和结构上,也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格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公文还产生了一些流传后世的名篇,如贾谊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等。
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无论从写作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有明显的发展进步。
主要代表人物首推曹操、曹丕父子。
曹操亲自动手写过不少公文,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求逸才令》、《慎行令》、《修学令》、《请增封荀表》等。
曹丕则不仅亲自撰写公文,还推出了有关公文写作的理论专著《典论·论文》。
他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应该主要是指公文而言。
他还把文章体式分为“四科八体”,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其中的奏、议、书、论、铭、诔都是应用文,多数都可作为公文体式。
只有后两种是文学作品的体裁。
唐宋时代更是中国古代公文走向成熟的时期。
由于这个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涌现的名篇更是数不胜数。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陆贽的《奉天请罢琼林二库状》、《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出于八大家之手的名篇则更多:韩愈的《论佛骨表》、柳宗元的《上枢密韩太尉书》、欧阳修的《朋党论》、《与高司谏书》,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苏轼的《为政之宽严》、《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等,不胜枚举。
元明清时期,在应用文研究方面渐趋深入,明代吴纳的《文章辨体》,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刘熙载的《艺概·文概》等,都是影响广泛的文章学专著,其中对公文的各种体式论之甚详。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公文程式条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很快有了自己的公文体式,瞿秋白还于1931年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新公文程式》。
建国后,政务院于1951年就发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后多次修改,一直发展到目前所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