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懒惰的乞丐。
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村子里的人都不喜欢他,但都喜欢在他家门口的一只大黄狗。
这只狗忠心耿耿地跟随着主人,无论主人怎样对待它,它都从不离开。
有一天,这位乞丐在村边的小树林里闲逛时,偶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色小鸟。
它翅膀受伤了,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着。
乞丐见状,心生怜悯,便把小鸟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乞丐精心照顾着小鸟,给它喂食、包扎伤口。
大黄狗也时常守在小鸟身边,保护着它。
渐渐地,小鸟的伤口恢复了,它开始在屋里飞翔。
其他的小鸟也纷纷飞来,围绕着乞丐的家唱起了欢快的歌。
日子一天天过去,突然有一天,小鸟们把一位神仙带到了乞丐的家。
神仙被乞丐的善良所感动,决定赐给他一个神奇的能力——得道升天。
但是,神仙也提醒乞丐:“你的升天会带着你家的一人一犬升天,他们会跟着你享受天伦之乐。
”乞丐听后,心中矛盾不已。
他恨不能立刻答应,但又不愿意带着那只让他讨厌的大黄狗一起升天。
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大黄狗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默默地离开了他的家。
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悲伤的狗叫声。
乞丐走出屋外,只见大黄狗满眼含泪地看着他。
他心中一震,突然明白了大黄狗这些日子以来对他的忠诚和陪伴。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抛弃它。
于是,乞丐决定带着大黄狗一起得道升天。
就在他和大黄狗一起升天的那一刻,整个村子的人都跑出来观看这一奇观。
他们惊叹于乞丐的神奇能力,同时也为大黄狗的忠诚和善良所感动。
自那以后,这个村子里的人们都变得更加友善和关爱彼此。
他们明白了不能因为别人的出身或行为而轻视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而那位乞丐和忠心耿耿的大黄狗也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忽视他们的优点和善良;同时也要珍惜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正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一样: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往往来自于关爱他人、珍惜亲情与友情。
文学知识故事集·淮南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176

文学知识故事集·淮南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176文学知识故事集·淮南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17618.淮南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俗语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有了前途,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这句俗语来源于汉朝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
据汉朝王充《论衡·道虚》中记载:“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
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刘安本是淮南王,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仙人,飞升仙境,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优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斋念经,求仙诵咒,如痴如狂。
他辞去淮南王的官位,专门结交那些会道懂巫的人,尊他们为座上宾,向他们请教得道成仙的秘诀。
刘安痴迷修道的事广为天下人所传,于是四面八方的巫师术士道人,全都聚集到刘安居住的淮南地方。
这些巫师道人,有的带来了自己炼制多年的灵丹,献给刘安说:“吃了这些东西,您便可以成仙了。
”有的巫师道人住在刘安家为他现场熬制妙药。
他们拿着诱人的妙药对刘安说:“您吃了这些东西便可以得道了。
”刘安十分高兴,他重赏了给他献丹献药的道人,并将这些灵丹妙药都收藏好。
刘安有了巫师术士道人们献的这些丹药,修道更是全心全意了。
他每天念咒吃药。
有一天,刘安真的忽觉得身轻气爽,不知不觉竟飘了起来。
原来,他真的得道了,他慢慢地成为仙人升天了。
他的妻子一看,丈夫得道升天了,便将那些灵丹妙药也拿来吃,果然也成仙升天了。
接着,刘安家其他的人都争着吃那些剩下的灵丹妙药,一个个都得道飞升仙境。
后来,连刘安家那些鸡、鸭、猫、狗,因为舔食了盛药的器皿里的残余仙药,也都随着成仙升天了。
除了淮南王刘安得道升天的典故,还有一个许真君得道升天的故事,有人认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俗语是出于此典故。
许真君,晋代著名道家人物,姓许名逊,字敬之,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人,曾任蜀郡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所以又称旌阳先生。
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故事

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故事刘安是汉朝的淮南王。
传说他很少干正经事,只爱寻求仙丹灵药。
他逢人便说:“有了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他派人进山访仙,果然,他从仙翁手里得到了一张仙方。
他把自己关进暗房里,炼起仙丹来。
八卦炉里炼出10颗圆滚滚的仙丹,他一口气吞下5颗。
没等吞下另几颗,他已飘飘悠悠飞上天去!剩下的仙丹,让门外的鸡犬抢着吃了。
空中一阵鸡鸣狗叫,原来它们也上天成仙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对一人做官,全家享福的生动讽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
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
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
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
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
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
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一蟹不如一蟹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清·翟灏《通俗编》引宋·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
以其嗜蟹,自蝤蛑(一种海螃蟹)至蟛蚏(一种小螃蟹),凡罗列十余种。
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
’”宋代时,有一个叫陶谷的人,字秀实。
此人有一种嗜好——爱吃螃蟹。
有一次,陶谷奉朝廷派遣出使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在今浙江、江苏西南和福建东北部一带),吴越国的忠懿王设宴招待他。
因为陶谷喜欢吃螃蟹,所以忠懿王命人在宴席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螃蟹,从大到小,一共摆了十几种。
精彩两分钟—鸡犬升天

二Hale Waihona Puke 级 班成语解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一个成语典 故。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 都跟着得势。 讽刺那些依附权势而升官发财的人。
成语出处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笃信修道炼丹,一次 遇到八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拜他们为师,学 习修道炼丹, 丹药炼成后,汉武帝派人来抓他,他情急下 喝了丹药,成仙升天。 他的亲友也赶紧喝药成仙。刘家的鸡狗因吃 了炼丹锅里的丹药也成仙了。
近义词
淮南鸡犬
语法
作宾语、定语;常与“一人得势” 连 用。
谢谢观赏!
鸡犬升天的典故

鸡犬升天的典故鸡犬升天的典故鸡犬升天的意思是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你们对鸡犬升天的典故了解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鸡犬升天的典故,供大家阅读!鸡犬升天的解析【出处】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释义】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一人得势”连用【近义词】淮南鸡犬鸡犬升天的典故汉武帝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刘安承袭父爵,被封为淮南王。
刘安是个爱好炼丹修道之人,一心幻想得道成仙。
因此后世就有了关于他得道神仙的传说。
传说有一天,有八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淮南王府,要求拜见刘安。
管门的官吏傲慢无礼地说:“我们王爷收罗的,一是饱学的儒者,二是勇武有力的猛士,三是有长生不老的道学之士。
诸位都是风烛残年之人,一向未闻其名,我又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本领,我怎么去向我们王爷禀报呢?”八位老人一起大笑起来,说:“你是要我们显露一下真本事,再去向王爷禀告,是吗?”“是的。
”门吏说。
八位老人说:“这不难!”他们不知使了什么法术,一刹那间,八位老人全变成了英俊的少年。
门吏十分惊奇,连忙去报告刘安。
刘安听了,赶忙亲自出来迎接,并且跪拜着要求八位老人收他为徒。
八位老人答应了。
刘安便正式拜他们为师,老人也便恢复了原来的容貌。
他们对刘安说:“我们听说王爷诚心修道,才特地相约前来点化于你。
我们八人各有神通,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役使鬼神,点石成金,并能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你想学什么呢?”刘安说:“我当然要学修炼成仙的长生不老之术。
”于是,八位老人向刘安传授丹经,并教他炼制服了能得道成仙的丹药。
正在这时,刘安的儿子刘迁自恃剑术高明,与当时擅长击剑的郎中雷被比剑。
比试中,雷被误伤了刘迁。
刘迁既失面子,又受了伤,十分恨雷被。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了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故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有个人名叫刘安,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仙人,飞升仙境,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悠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斋念经,求仙诵咒,如痴如狂。
他放着淮南王不当,而专门结交那些会道懂巫的人,尊他们为座上宾,向他们请教得道成仙的秘诀。
刘安痴迷修道的事广为天下人所传,于是,四面八方的巫师术士道人,全都聚集到刘安居住的淮南地方。
这些巫师道人,有的带来了自己炼制多年的灵丹,献给刘安说:“吃了这些东西您便可以成仙了。
”有的巫师道人住在刘安家为他现场熬制妙药。
他们拿着诱人的妙药对刘安说:“您吃了这些东西便可以得道了。
”刘安十分高兴,他重赏了给他献丹献药的人,将这些灵丹妙药都收藏好。
刘安有了巫师术士道人们献的'这些丹、药,修道更全心全意了。
他每天念咒吃药,真的有一天,刘安忽觉身轻气爽,不知不觉竟飘了起来。
原来,他真的得道了。
他慢慢地成为仙人升天了。
他的妻子一看,丈夫得道升天了,便将那些灵丹妙药也拿来吃,果然也成仙升天了。
接着,刘安家其他的人都争着吃那些剩下的灵丹妙药,一个个都得道飞升仙境。
后来,连刘安家那些鸡、鸭、猫、狗,因为舔食了盛药的器皿里的残余仙药,也都随着成仙升天了。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得势升官,家中亲戚和那些与他有关系的朋友,都跟着沾光,一个个飞黄腾达起来。
这种丑恶的裙带关系,是社会的一大公害。
七、阅读成语故事,回答问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七、阅读成语故事,回答问题。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1.成语的来源和含义2.成语背后的故事3.成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正文(篇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出自于《左传》,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如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家人、亲戚、朋友等也会因此而获得好处,享受到荣誉和富贵。
这里的“道”指的是道教中的修炼之道,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的成就和成功。
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在古代,有一个叫做刘安的人,他通过修炼道教的法术,最终成仙升天。
而他的家人、仆人和鸡犬也跟着他一起升天,成为了仙人。
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便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形容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能带给自己好处,还能让身边的人也受益。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还能带动他周围的人一起成功。
比如,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不仅让他自己获得了财富和荣誉,还能让他的员工、供应商等也获得好处。
同时,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需要考虑到身边的人和社会的责任。
目录(篇2)1.成语故事背景及起源2.故事主要内容3.成语的引申含义及用法4.故事的启示与影响正文(篇2)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故事源于汉朝淮南王刘安的传奇经历。
刘安痴迷于修道成仙,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飞升仙境,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整天吃斋念经,求仙诵咒,甚至放弃淮南王的地位,专门结交会道懂巫的人。
故事中,刘安得到了一张仙方,他按照仙方的指引,炼制出了仙丹。
没想到,在他吞下仙丹后,竟然飞升仙境。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家的鸡犬也因吃了剩下的仙丹而飞升成仙。
这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的来源。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它揭示了一个现象,即一个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会波及到他周围的人。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如一家公司老板的成功,往往会带动公司员工的升职加薪;一个家族中某个人的发达,也会让整个家族的地位有所提高。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我们经常听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那么这个成语的典故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由来的故事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东汉的哲学家王充为西汉的著名思想家刘安杜撰了一个“得道升天”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西汉刘安非常喜好修道炼丹。
他听说道家会炼制一种仙丹,凡人服用后能立即飞升,成为神仙。
于是,刘安遍寻名师,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炼出这种仙丹。
有一天,刘安家门外来了八位老人(即八公),自称是得道之人,要求见刘安。
刘安听后,急忙出来迎接,请求八公收他为徒。
八公表示,他们早就知道刘安一心想修道成仙,所以今天特地到这里考验他。
八公取出一炼丹炉,命令刘安看守丹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准离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期满。
刘安一听,连忙点头答应。
就这样,他专心地守在丹炉前,四十九天后,终于通过了考验。
于是,八公详细地向刘安传授炼仙丹地方法。
仙丹炼成后,刘安服了下去,马上觉得身体轻飘飘的。
不一会儿,他就徐徐地升上了天。
据说,刘安临升天时,将剩余的仙丹撒在庭院里,院子里的鸡和狗吃了,也都跟着升上了天,一时间空中鸡鸣犬吠,煞是热闹。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指一个人得道成仙后,家中的鸡犬也随之一起升天成仙。
比喻一个人得势后,与他相关的人都跟着沾光。
介绍这是一句成语,故事说的是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笃信修道炼丹,一次遇到八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拜他们为师,学习修道炼丹,丹药炼成后,汉武帝派人来抓他,他情急下喝了丹药,成仙升天。
他的亲友也赶紧喝药成仙。
刘家的鸡狗因吃了炼丹锅里的丹药也成仙了。
通常用以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生词本【注音】yīréndédào,jīquǎnshēngtiān【解释】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人事关系【结构】复句式【相近词】一人飞升,鸡犬升天【押韵词】为之执鞭、量能授官、情逐事迁、不次之迁、拔了萝卜地皮宽、元恶大奸、唇如激丹、血国三千、旬月之间、少吃没穿、。
鸡犬升天的典故

【出处】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释义】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一人得势”连用【近义词】淮南鸡犬汉武帝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刘安承袭父爵,被封为淮南王。
刘安是个爱好炼丹修道之人,一心幻想得道成仙。
因此后世就有了关于他得道神仙的传说。
传说有一天,有八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淮南王府,要求拜见刘安。
管门的官吏傲慢无礼地说:“我们王爷收罗的,一是饱学的儒者,二是勇武有力的猛士,三是有长生不老的道学之士。
诸位都是风烛残年之人,一向未闻其名,我又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本领,我怎么去向我们王爷禀报呢?”八位老人一起大笑起来,说:“你是要我们显露一下真本事,再去向王爷禀告,是吗?”“是的。
”门吏说。
八位老人说:“这不难!”他们不知使了什么法术,一刹那间,八位老人全变成了英俊的少年。
门吏十分惊奇,连忙去报告刘安。
刘安听了,赶忙亲自出来迎接,并且跪拜着要求八位老人收他为徒。
八位老人答应了。
刘安便正式拜他们为师,老人也便恢复了原来的容貌。
他们对刘安说:“我们听说王爷诚心修道,才特地相约前来点化于你。
我们八人各有神通,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役使鬼神,点石成金,并能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你想学什么呢?”刘安说:“我当然要学修炼成仙的长生不老之术。
”于是,八位老人向刘安传授丹经,并教他炼制服了能得道成仙的丹药。
正在这时,刘安的儿子刘迁自恃剑术高明,与当时擅长击剑的郎中雷被比剑。
比试中,雷被误伤了刘迁。
刘迁既失面子,又受了伤,十分恨雷被。
雷被自知闯了祸,请求刘安批准他去抗击匈奴,但刘安不答应。
雷被怕遭害,便向汉武帝上书,说刘安不让自己去抗击匈奴。
汉武帝大为震怒,根据法律,这要判死罪的。
但汉武帝考虑刘安是自己的堂叔,下令削去了刘安两个县的封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那一人得道鸡犬升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供大家阅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刘安是汉朝的淮南王。
传说他很少干正经事,只爱寻求仙丹灵药。
他逢人便说:“有了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他派人进山访仙,果然,他从仙翁手里得到了一张仙方。
他把自己关进暗房里,炼起仙丹来。
八卦炉里炼出10颗圆滚滚的仙丹,他一口气吞下5颗。
没等吞下另几颗,他已飘飘悠悠飞上天去!剩下的仙丹,让门外的鸡犬抢着吃了。
空中一阵鸡鸣狗叫,原来它们也上天成仙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对一人做官,全家享福的生动讽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解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yīrén dé dào,jīquǎn shēng tiān[释义]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语出]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
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近义] 一人飞升,鸡犬升天[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造句一、贪腐“亲友团”,呈现出权力裙带关系的固化和延伸,在本质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当官、全家受益”等封建特权意识的放大化、具体化、显性化。
二、可是,朝臣眼里,史侯未来继任,意味着何氏位尊权盛,意味着攀附在何府的一干朝臣子弟,也可以鸡犬升天,继续秉持国柄多年,未来获利数以亿计。
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苏辰的这一反应可谓是给那些工地上的工友们涨了士气。
一人得道的故事

一人得道的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一句流传已久的成语,下面有一个寓意深刻的一人得道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秦穆公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秦穆公的宠臣嫉妒他的功绩和地位,时常诋毁他于君王之前。
秦穆公得知后,要求其他官员传达一条消息:“处事公正,不厚待亲信,不轻信小人,坚守原则,切勿折中妥协。
这就是我所坚信的价值观,至死不渝。
”
消息传到了宠臣耳中,他非常不满,并试图引导秦穆公朝着他的利益方向行事。
然而,秦穆公没有妥协,因为他知道为了短暂的个人荣誉而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不值得的。
宠臣的不满渐渐演变成了反对秦穆公的复杂阴谋。
秦穆公知道了这件事,却依然坚持公正与原则,并不得已离开国家前往海外流亡。
他离开了,国家内部的不和平局面变得越来越严重,它们最终导致了秦穆公的死亡。
这时,百姓们意识到了秦穆公的卓越领导才能和公正精神,并在他死后长久地怀念他。
国家最终恢复了它的和平、繁荣和幸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得道不仅对个人有好处,而且对整个社会有好处。
当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作出公正的决策时,他能够影响他周围的人,继而影响整个社会。
讽刺寓言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讽刺寓言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讽刺寓言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
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
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
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
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
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
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
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
’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
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一个成语典故。
后引申为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讽刺那些依附权势而升官发财的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典故流传不同的版本,那么这个成语典故指的究竟是谁呢?且看下文分解。
今天是阴历八月初一,是江西南昌"福主菩萨"的生日,也就是东晋赫赫有名的"许旌阳"。
许逊在整吏治、修水利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故撰文以纪念他。
许逊(239-374),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
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尤其爱好道家修炼法术。
二十岁举孝廉,于晋太康元年(280)出任四川旌阳县令,故人称许旌阳,又称许真君。
许逊任旌阳县令时,去贪鄙,减刑罚,倡仁孝,近贤远奸,实行了许多利国济民措施。
有一年,旌阳大水为患,田亩颗粒无收,许逊让大批农民到官府田里耕种,以工代税,使灾民获得解救。
当时瘟疫流行,许逊便用自己学得的、药方救治,药到病除,人民感激涕零,敬如父母。
那时旌阳传唱一首民谣:"人无盗窃,吏无奸欺,我君活人,病无能为。
"盛赞许逊的功德。
邻县民众纷纷前来归附,旌阳人户大增。
许逊在旌阳十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被人们亲切称为"许旌阳"。
元康元年(291)爆发八王之乱,许逊以晋室纷乱,乃弃官东归,启程时,送者蔽野。
有的为他建生祠、画神像,终年祭祀;有的千里跟随来到西山,聚族而居,与许逊为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
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赢得人民的广泛尊崇,被编成"许逊锁孽龙"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许逊隐居南昌南郊梅仙祠旧址,创办道院,名太极观,额曰"净明真境",立净明道派。
鸡犬升天的历史故事出处解析含义

鸡犬升天的历史故事|出处解析|含义鸡犬升天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得势,他的亲戚朋友也跟着沾光,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道虚》。
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鸡犬升天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鸡犬升天的历史故事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
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看了许多书,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
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
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
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
可是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
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
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飘飘欲仙。
那些仙丹,晶莹剔透。
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
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鸡犬升天的出处解析晋·葛洪《神仙卷·卷四·刘安》记载;汉代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剩下的药留在庭院里;鸡狗吃了;也都升天。
鸡犬升天的含义相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狗吃了仙药也都升了天。
后来用“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随之发迹。
也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鸡犬升天成语故事

释义“鸡犬升天”原指一个人得道,家中的鸡和狗也升天成仙了。
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与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
典出东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溯源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颇爱文学,曾与其门人一起编订了《淮南子》。
刘安身为王侯,非常喜欢炼丹修道,已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一心想得道成仙。
为了炼丹成仙,刘安四处寻访有仙方神术的奇人异士。
一天,刘安听说有位名叫八公的老人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于是他就去寻找八公。
然而八公却外出云游去了,刘安吃尽苦头,也没有找到八公。
但他并不灰心,依然一心一意寻访八公。
八公被刘安的诚心所感动。
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中,将自己的炼丹秘方告诉了刘安。
八公还说,吃下炼好的仙丹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从此以后,刘安每天虔诚地静心修炼。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刘安炼出了仙丹,这些仙丹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他吃了一颗后,觉得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得轻盈起来。
刘安认为自己飞天成仙的时刻来临了,于是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吃下了仙丹刘安觉得身体飘飘欲飞,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升到了半空中,站在云端了。
刘安院中的鸡和狗也吃了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它们也都飘然升天,成了神仙。
当然,得道成仙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就用“鸡犬升天”来表示一人得势,与他有关系的人也能得到某些好处。
出处一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真的有个仙人居住的地方,她就是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仙居是一个古老的县,仙居县名的由来和一个成语或者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很大的关系。
相传宋朝时在台州府仙居县城关西郭垟清水塘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水质很好,喝了它五脏六腑倍感清凉。
清水塘附近有一个酿酒师傅名叫王温,为人忠实厚道,手艺很好,他用这口井水酿成的酒,又甜又香,人人爱喝,生意十分兴隆。
一天,王温正在卖酒,忽从店外进来二人,衣衫褴褛像乞丐一样,全身生了疥疮癣毒等病,愁眉苦脸地呻吟,表情十分痛苦。
王温问道:“两位表兄身子不舒服吗?”二人叹口气说:“我们前世不知作了什么孽,全身的疮又痛又痒,没钱医治,等了三年啦,昨夜梦见一位仙翁,告诉我们说,括苍山顶有股水是仙水,流到永安(今仙居)清水塘村,如果喝一口泉水酿的酒或洗浴一番,就能三天不痒不痛可治愈恶病。
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哪位神仙得道飞升的?

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哪位神仙得道飞升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少的民间俗语,这些俗语虽然通俗,却又发人深思。
它们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都是经过口口相传而来,这些俗语也反映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许多俗语也包含着道教的元素在里面,如“千里姻缘一线牵”、“大水冲了龙王庙”等等,本期就为大家讲一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得道成仙了,他家里的鸡和狗都跟着一起飞升上天。
后来借此比喻一个人得势了以后,身边的一些人也跟着发迹,讽刺那些依附权势而升官发财的人。
许多人都好奇这个得道成仙的人是谁呢?民间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甚至还有说是张百忍,他飞升到天庭做了玉皇大帝。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版本一:西汉唐公房第一个版本是西汉的唐公房,唐公房的拔宅飞升是有历史记录的,东汉太守南阳人郭芝感念其道高德厚,为此修建了“仙人唐公房祠”,后人又在祠中刊石立碑,记录唐公房举家飞升之事,留下了传世名作《仙人唐公房碑》。
话说西汉王莽主政时期,城固县许家庙有一个名叫唐公房的人,在汉中郡为官吏,做官之余对神仙方术非常感兴趣。
机缘巧合中,唐公房遇到一位仙风道骨的仙人李八百,并赐他仙药,服食仙药的唐公房道行精进,能辨兽语,行步如飞。
太守听闻此事便让唐公房将法术传授给他,奈何太守没有仙缘,始终不得其法,太守一怒之下想捉拿唐公房和他的夫人,唐公房慌忙前往谷口找师父求救,仙人李八百告诉他,我有仙药可让你飞升成仙,你和你的夫人服用以后再将剩下的仙药涂到房屋及六畜身上。
唐公房照做之后“须臾,有大风玄云来迎公房、妻子,屋宅、六畜,備然与之俱去。
”这边是唐公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
版本二:四大天师许逊另一个版本是道教四大天师许逊拔宅飞升的故事,许逊,字敬之,江西南昌县人。
在未得道之前乃是旌阳的县令,他在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斩蛟龙除邪魔,深受百姓的爱戴,人们也称他为许旌阳,他也是道教净明派的创派祖师。
讽刺寓言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讽刺寓言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讽刺寓言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
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
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
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
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
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
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
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
’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
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成语故事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成语故事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笃信修道炼丹,一次遇到八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拜他们为师,学习修道炼丹,丹药炼成后,汉武帝派人来抓他,他情急下喝了丹药,成仙升天。
他的亲友也赶紧喝药成仙。
刘家的鸡狗因吃了炼丹锅里的丹药也成仙了。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成语拼音:yī rén fēi shēng,xiān jí jī quǎn
成语解释: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
多含讽刺意。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典故出处:语出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成语例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故事
导读:【成语】: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拼音】:
[yīréndédào,jīquǎnshēngtiān]
【解释】:
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出处】:
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
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汉·王充《论衡·道虚》)【举例造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不仅自古有之,现实生活当中也并不少见令。
【成语故事】:
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真的有个仙人居住的地方,她就是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仙居是一个古老的县,仙居县名的由来和一个成语或者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很大的关系。
相传宋朝时在台州府仙居县城关西郭垟清水塘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水质很好,喝了它五脏六腑倍感清凉。
清水塘附近有一个酿酒师傅名叫王温,为人忠实厚道,手艺很好,他用这口井水酿成的酒,又甜又香,人人爱喝,生意十分兴隆。
一天,王温正在卖酒,忽从店外进来二人,衣衫褴褛像乞丐一样,全身生了疥疮癣毒等病,愁眉苦脸地呻吟,表情十分痛苦。
王温问道:“两位表兄身子不舒服吗?”二人叹口气说:“我们前世不知作了什么孽,全身的疮又痛又痒,没钱医治,等了三年啦,昨夜梦见一位仙翁,告诉我们说,括苍山顶有股水是仙水,流到永安(今仙居)清水塘村,如果喝一口泉水酿的酒或洗浴一番,就能三天不痒不痛可治愈恶病。
”
王温听后二话没说便舀了两碗酒递给他们,说:“你们喝吧,不要钱。
”二人连声道谢,接过一饮而尽,停一会,二人都笑着说:“老师傅你真好,我们喝下后舒畅多了,疮也不痒不痛了!不过,仙翁还有一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
”王温说:“说吧。
”俩人又说:“要是能在酒缸里洗浴一番身上的疮,就能完全痊愈,可是我们哪能开得了口啊。
”王温听到这里也确实感到为难,要是答应请他们洗,一大缸的酒就全部糟蹋了,如果不答应,他们一辈子痛苦啊!想到这里,王温咬一咬牙便点头答应下来,把他们带进内室走到一口大缸前说:“洗吧!只要能治好你们的病,就算我的一缸酒坏了也没关系。
”那二人在酒缸里躺了半天,从屋里笑吟吟地走出来。
王温一看,惊呆了。
几乎完全认不出来了,只见他们全身皮肤雪白光洁成了英俊少年。
他们笑着说:“老师傅你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大善人,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忽然不见了。
王温遂将此事告诉老婆说:“可能是仙人试探我们吧?仙人洗过的酒,就是仙酒,我们全家都喝一杯,说不定能长生不老。
”王温遂
舀起四杯酒,递给家人喝下。
顿时香透心肺,浑身轻松双脚不觉飘飘悠悠离开地面,四人又笑又叫,互相扯衣角,不一会飞上天成了仙。
王温家的狗、鸡舔了地上的几滴酒也一起升天了。
不久,这事便传到京都,当时皇帝宋真宗知道后感到十分惊奇,觉得永安县是神仙居住往来的宝地,于是宋真宗下了一道圣旨将永安县改为仙居县。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