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_苔丝_兼评有关苔丝命运悲剧的历史观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苔丝》

Ξ

———兼评有关苔丝命运悲剧的历史观点

何亚敏1,2

(1.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28;2.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室,浙江 绍兴312016)摘 要: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历来受到众多学者与读者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大多聚焦在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上。本文论述了其他历史观点的不足,从而认为只有从女性主义批评视野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苔丝悲剧的源动力,使苔丝式的悲剧不再重演,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根源;女性主义批评

中图分类号:I5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09)02-0072-04

一、序言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被伍尔夫(W oolf )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横跨两个世纪,承上启下,即承接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博大精深,特别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个体农民破产与遭受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批判性的悲剧思索。而在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历久弥

新,折射文学家伟大思想光芒的作品,毋庸置疑首推其经典名著《苔丝》(《T 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

)。小说以苔丝(T ess )悲惨而短暂的一生遭遇为主要情节,描述了这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纯真、善良的花季少女苔丝初入社会,涉世未深,由于老马“王子”惨死,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迫于家庭生计与家人压力来到地主恶少亚雷克(Alec )家谋生,不料却遭亚雷克诱奸而致怀孕,苔丝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苔丝悲情的一生至此拉开序幕;在孩子夭折后,苔丝来到远离家乡的一牛奶场做工,相识了克莱尔(Clare )并与之相爱;新婚夜苔丝出于爱与忠诚,把自己受辱失身的经历坦诚相告,不料被“习俗与成见的奴隶”克莱尔抛弃,苔丝再次陷入困境;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苔丝的娘家此时也陷入极度贫困之中,流离失所,在这种窘境下为了家人,苔丝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不得不再次接受了亚雷克的庇护与其同居;而克莱尔此时从国外突然归来,苔丝近于疯狂,为了爱,她毅然杀死亚雷克,在与丈夫短暂相聚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几天后,被捕,凄美地走上了绞刑架。

《苔丝》创作于1891年,“差不多一个世纪过去了,可我们读到它时,还时常觉得在读当代的作品”〔1〕。

为什么当今读者对问世一百多年的《苔丝》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呢?除了其结构、语言、修辞等艺术品质外,更重要的是在艺术品质烘托与承载之上的思想内涵。苔丝从一位纯情、善良、勤劳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究竟是何种邪恶力量在迫害、摧残、毁灭着这有“诗一般优美、清新气韵,也有诗一般激情……非人工

的抒情诗”〔2〕。究竟是何种意志把苔丝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各个时代不同的

人们大到伟大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小到平凡的读者从不同的视野中发出了不同的话语。

二、对苔丝命运悲剧根源探索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的不同历史观点的批评

哈代,苔丝这一19世纪最优美的文学女性形象的缔造者,无疑对苔丝悲剧命运根源最具发言权。遗憾的是由于“哈代深受叔本华(Schopenhauer )和哈特曼(Hartman )的影响,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

内在意志力(Immanent Will ),它无所不在,没有意志,不知善恶,盲目作用,控制着宇宙间的一切”〔2〕。诚

然,哈代体察到社会阴暗现状,并也用文学的武器予以揭露,他也曾批判粉饰太平的虚伪乐观主义者,说

第29卷第2期2009年3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ol.29N o.2Mar.2009

Ξ收稿日期:2008-08-21

作者简介:何亚敏(1977-),男,江西九江人,浙江大学07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助教。

道:“乐观主义者的口号或实践是:对实际病症闭眼不看。”笔者认为哈代终因自身世界观、命运观及时代局限性,导致无可奈何极度悲观地把苔丝凄惨命运归结为超自然的意志力对人命运的捉弄,在苔丝被执行死

刑后,哈代用苍凉的笔触写到“那万神的王者终于结束了对苔丝的戏弄”

〔3〕(以下引用原著的皆出自此书,不再加注)。哈代用神秘莫测、虚无缥缈的宿命论(Fatalism )观点来解释苔丝受苦受难的多桀命运,哈代砸碎了神,却又创造了神。他的这种观点显然不科学,缺乏对社会本质规律的认识,使其批判性有很大的削弱,诚如《外国文学简编》中所下结论“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在解释苔丝磨难时,有时也流露出因果报

应的思想”〔4〕。哈代诊断出社会疾病,却没能找到治愈之良药。

另一派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苔丝走向毁灭的核心动力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罪恶。他们批判分析的方法是着眼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把苔丝的悲剧与社会制度类型紧密相连。例如“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苔

丝,其悲剧是社会规律的必然反映。所以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就是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5〕,“在强大社

会转型时期的维多利亚社会,苔丝的悲剧是必然的。……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特定历史时期无法抗拒的历

史变革产物”〔6〕。诸如此类的论断不胜枚举,那么果真如此?他们是否完成了哈代毕生追求,想完成而未

完成的使命?笔者心存疑虑,不敢苟同,恐怕这种论断有些牵强附会,意识形态的色彩过浓。确实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获得空前发展,确立了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场的全球霸权地位。然而经济的繁荣夯实在工人、农民的累累枯骨之上,这是造成苔丝家经济上极度贫困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苔丝走向毁灭的推力之一。可我们从《苔丝》这部杰作中读出的绝非只有“贫困”二字,它的思想内涵,它所要呐喊出的战斗口号,远超过批判经济剥削的范畴。在资本主义之前的女性同样有着与苔丝类似凄苦命运,如中国《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传唱千古的祝英台,声声叹息的唐婉等。这三位在中国家喻户晓分别出生在东汉、东晋、南宋的女性均生于富贵之家,可她们与远在海外,时空相距甚远,经济基础有天壤之别的苔丝这一贫困女却有颇多惊人相似:悲剧均以爱情、婚姻为背景,主人公均为女性,更为令人震撼的是以上几位中外女性均在青春花季时,含恨离世,香消玉殒,让人扼腕叹息。如果像有些论者把苔丝惨淡人生归结于资本主义,从以上事实来分析,其论点在理论和实际上均显得苍白无力,根基不稳,难以让人信服。那究竟是何种黑暗势力施展着何种魔咒在控制苔丝、刘兰芝、祝英台、唐婉这些善良、优雅女性的命运,使她们沦为奴隶,成为牺牲品?君不见她们的躯体与灵魂受到这只怪兽的肆意蹂躏与践踏。从《苔丝》中细细读来,拨开迷雾,这只丑陋无比,浑身散发恶臭,嘴角滴答着女性鲜血却又力量异常强大的怪兽就是充斥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男权中心主义(男权中心主义又称男权制<父权制>,是指:注意的中心在于男性及其活动。男权制就是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男权中心主义枷锁中被绑的苔丝,走向毁灭是其不可选择不可改变的“宿命”。

三、以女性主义批评视野论苔丝悲剧命运不可逆转性的根源

哈代,批评界并没有把他定性为女性主义作家(女性主义并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来源庞杂,学派众多,既有来自马克思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也有来自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但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因此归根结底却可一句话概括:反对男性话语中心,希望建立一种不同于男性的理论话语,从而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但其作品中女性意识极为强烈,尤以《苔丝》最为突出。在19世纪末,即《苔丝》问世的年代,已出现有些学者所说的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

激烈的。……扼杀苔丝人类‘文明’中,无疑是包括封建的男权主义思想”〔7〕。

以下笔者将从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t Criticism )视野阐述苔丝悲剧命运不可逆转性的根源。

《苔丝》出版后,男权中心主义虚伪道德的卫道士们急不可待跳出来对《苔丝》大放厥词,妄图把《苔丝》扼杀在摇篮。克里斯丁・布里迪(K ristin Brady )在其论文《托马斯・哈代与性问题》中谈到一些批评家的观点“哈代的女性主人公被特别看作为一种,用朱利安・霍索恩(Julian Hawthorne )在《旁观者》中准科学性的陈述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无意识的情感生物体’的示威。……把情欲描写为不忠诚的(苔丝身上最为清晰,甚至那么一位沦落的女性也被期待对她的第一位性伴侣保持忠贞)……这些女主人公与那些遵守一夫一

妻制的女士相比更加像贪婪的动物”〔8〕。正如哈代在《苔丝》第五版序言中所说“这个世界真的是太拥挤

了,以至于稍微挪动一下,哪怕是正当地挪动一下,都会触痛某些人脚跟的冻疮”。铺天盖地对《苔丝》的污37第2期 何亚敏: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苔丝》———兼评有关苔丝命运悲剧的历史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