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税法暂时性差异一览表
会计与税法差异一览表
![会计与税法差异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fc3f6eeb7e21af45b307a8fe.png)
广告与宣传费
17
递延收益
会计上规定政府补助可一次或分次确认损益。税法要求在实际收到时一次性确认。
18
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账款
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能清偿或不需清偿的部分,会计上要求企业将该应付款项划为金融负债,并按市价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进行调整。税法规定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
19
预计负债
会计上按照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税法要求,除另有规定者外,预计负债在实际发生时扣除。
20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奖金、补贴、津贴、非货币福利、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计算所得税时按照实际发放数据实扣除。
21
预收账款
房地产企业取得的预收账款会计上作为负债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按照预计利润率计算预计利润并入当期利润总额预缴企业所得税,以后实际结转收入时,前期已纳税款允许退还。
2
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但由于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会计处理时不确认该项递延所得税负债。
4
长期股权投资
在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投资方确认投资收益时应首先按会计准则规定的办法计算本期应当冲减的投资成本;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会计知识点】暂时性差异
![【会计知识点】暂时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7295169ad51f01dc381f105.png)
第93讲-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的确认和计量(1)第三节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20年3月3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购买价款为2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购入后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
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则2×20年12月31日该设备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
A.35.1B.170C.30D.140【答案】C【解析】2×20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200-200÷5×9/12=170(万元),计税基础=200-200×40%×9/12=140(万元),2×20年12月31日该设备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170-140=30(万元)。
【例题】2×19年12月1日甲公司因融券业务发生交易性金融负债100万元,2×19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2×20年1月20日,甲公司支付款项80万元终止该交易性金融负债。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77ba9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9.png)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摘要】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会计实务中永久性差异的存在。
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所得税准则,笔者结合实例对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实施所得税准则。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比较一、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比较(一)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按照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体见表1。
除了因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一些特殊项目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如: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二)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一时间发生,在以后时间还可能继续发生,但不能在以后的时期内转回,该种差异只影响当期,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导致永久性差异的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因此,暂时性差异不包括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也不属于暂时性差异。
例1,某企业国库券利息收入8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列示的应收利息账面价值为8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项收益为免税收益,该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80万元,即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为80万元。
由于该项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暂时性差异为零,因此,永久性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也不包括永久性差异。
例2,某公司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
会计与税法34项暂时性差异和26项非暂时性差异
![会计与税法34项暂时性差异和26项非暂时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2d9d6242f60ddccda38a095.png)
开办费
2007年12月31日前仍未扣除的开办费,在剩余的年限内继续扣除,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剩余年限内结转;2008年1月1日以后开始试生产、试营业的新办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算所得税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期一次性扣除。
1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非现金资产
24
职工福利费
《财政部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规定,非上市公司2007年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福利费余额结转以后年度使用,余额用完后,据实列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2007年度继续执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按照计税工资的14%计算扣除;2007年应予扣除的金额与实际列入损益的差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这部分金额在以后年度实际使用时,会计上据实列支,但不得重复扣除,应予调增所得。
28
股权转让所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17
汇兑损益
2007年度汇兑损益(收益、损失)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不确认所得,在2007年汇缴时已作纳税调整的,在实际处置或结算的年度,需作相反方向的调整。
18
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
(1)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能清偿或不需清偿的部分,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2)逾期包装物押金或超过12个月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
(完整版)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版)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cae423184868762cbaed594.png)
2007 年度汇兑损益(收益、损失)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
17 汇兑损益
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 2008 」264 号)不确认所得,在 2007 年汇缴时己作纳税调整的,
在实际处置或结算的年度,需作相反方向的调整。
应付账款、其 18 他应付款、预
收账款
(1)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能清偿或不需清偿的部分,应并 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2)逾期包装物押金或超过 12 个月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 调减。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付账款等
收入,税法允许分期确认收入而会计可能一次性也可能分期确认收
入,而且实质上构成融资性质的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 2
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可供出售金融 3
资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但由于公 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故无需做纳税调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税额抵免
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 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 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
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 5 个纳税年度结转
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投资额所 34
得额抵免
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 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 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 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 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 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己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 的各项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 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26ad2def121dd36a32d82aa.png)
债务重组所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 264 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 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 %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 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权益法核算下,投资日投资成本小于目标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帐面处理。
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5
贷款
呆账准备计提比例若与税法规定扣除的比例不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6
存货
(1)存货减值准备(含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2)建造合同资产(建造时间超过12个月的飞机、船舶、大型设备、开发产品等),因会计资本化利息大于税法资本化利息,导致会计基础大于税法基础。
7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一次还本付息的投资,其利息收入的确认时间与计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不同。
28
股权转让所得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 264 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 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胜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 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l6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a12aa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3.png)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引言在会计准则中,所得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中,会计师需要考虑两种类型的差异: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本文将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这两种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不同,导致税务所得和会计所得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是暂时的,会在未来会计期间中得到消除。
下面是一些导致暂时性差异的常见原因:1.不同计算方法:税法和会计准则对于一些项目的计算方法和原则是不同的,如长期资产摊销、损失计提和关联企业交易等。
2.市场价格波动:如果企业持有某些金融资产或衍生工具,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税务所得和会计所得之间的差异。
3.外币报表折算:如果企业需要将外币报表折算成本地货币,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导致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调整,并建立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的账户。
当这些差异在未来会计期间中消除时,相应的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也将得到消除。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在会计准则和税法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中计算所得税所产生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永久性的,不会在以后会计期间中得到消除。
下面是一些导致时间性差异的常见原因:1.投资收益:在会计期间内,企业可能会获得股息收入或股本收益,而税法对这些收入可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导致税务所得和会计所得之间产生差异。
2.资产重估: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对资产进行重估,而税法可能不承认这种重估所产生的增值。
3.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和期限也可能存在差异。
时间性差异会直接影响企业在递延所得税方面的处理。
递延所得税是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一项负债或资产。
当时间性差异发生时,企业需要计算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dbd28b369dc5022aaea004f.png)
股权转让所得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 264 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 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胜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 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8
商誉
商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产生;商誉不得
序号
暂时性差异
项目
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
9
固定资产
(1)弃置费、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等因素导致不同年度的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2)《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规定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税法规定融资租入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付款额以及在取得租赁资产过程中支付的有关费用作为其计税基础;由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不同,导致折旧期间的计税基础与会计基础也不同;(3)除房屋、建筑物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4)应当资本化的借款,如果是向非金融部门取得,并且超过了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则固定资产的原价大于计税基础;(5)2007年12月31日前内资的房地产企业将开发产品转作固定资产应视同销售处理,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会计基础按开发产品账面价值结转;2008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类似业务不再视同销售处理。
34
创业投资额所得额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第十九章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第十九章所得税-暂时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c898625eefdc8d376ee32b8.png)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第十九章 所得税知识点:暂时性差异● 详细描述: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未来多交税)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其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1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60万)。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少交税)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100万元)小于其计税基础(150万元)。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零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售后服务确认的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B.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D.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因为担保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因此预计负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A不正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B、C不正确。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f87e78831b765ce04081482.png)
第93讲-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的确认和计量(1)第三节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而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泄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X20年3月3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购买价款为2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购入后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
预汁使用年限为5年,预讣净残值为0,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il•提折旧。
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及预il•净残值与会计规泄相同,则2X20年12月31日该设备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
A. 35. 1B. 170C. 30D. 140【答案】C【解析12X20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200-2004-5X9/12=170 (万元),计税基础=200-200X40% X9/12=140 (万元),2X20年12月31日该设备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二170-140二30 (万元)。
【例题】2X19年12月1日甲公司因融券业务发生交易性金融负债100万元,2X19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2X20年1月20日,甲公司支付款项80万元终止该交易性金融负债。
2X19年12月1日借:银行存款100贷:交易性金融负债1002X19年12月31日借:交易性金融负债2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2X20年1月20日借:交易性金融负债80贷:银行存款802X20年由税前会计利润il•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纳税调增20万元,站在2X19年12月31日来看,此项负债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de5db020740be1e650e9ae0.png)
分类与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当期所得税产生影响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一、对于永久性差异主要是财务上可以作为费用扣除而税法规定不能在当期扣除也不能在以后年度扣除的项目。
永久性差异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但会对当期的所得税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年亏损(税法标准)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以后年度的亏损弥补额,从而影响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永久性差异主要有:λ业务招待费的超支λ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λ工资及三项福利的超支(工效挂钩的另有规定外)λ业务宣传费超支λ利息超过规定部分λ资产损失的扣除(未经中介鉴定部分)λ销售佣金、λ社会保险超过规定部分λ总机构管理费超过标准部分λ公益性救济捐赠超过标准部分或者是不能扣除部门λ资产取得时没有合法有效的凭证,而在当期计提的折旧部分(区分具体情况)λ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而未计的扣除项目λ贿赂等非法支出λ免税的收入二、对于暂时性差异,本准则第七条规定,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2.1依据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可产生以下四种情况:1、资产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资产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负债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负债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2对于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其计税基础和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主要是指费用和收入,如:广告费超过2%的部分可以无限期留以后年度抵扣(粮食白酒的广告除外)、国产设备投资抵扣新增所得税的部分、接受捐赠的金额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大的部分可以递延到以后的5个纳税年度中确认、一次性收取或支付超过一年以上租赁期的租赁费(国税发1997 191号文件规定出租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分期计算收入,惩租方应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9939ec5da38376baf1faef9.png)
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上存在永久性差 期应税所得中扣除。
异、 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由于永久性差
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 首
( 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二) 是指资产 先考虑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 资产负债观是指以资产、 负债的概念为基
展以养老法规为内容的普法教育与宣传, 让农 尽快建立与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积极摸索多种 村自 老模式 我养 选择[ . J 农村经济,098 】 20 . . 民认识到养老不仅是“ 家务事”也是一种必须 形式的土地资本化, , 使农民获得相应的收入。 尽到的法律义务。
【 袁蓓等. 2 】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效果实证研究
收入费用观下, 会计主要关注收益表要素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 的定义, 把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作为准则规范的 异。 纳税人既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 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确认和计量成 核算,又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要求计算纳税, 要 或损失, 按照会计准则、 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 首要内容,
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调整仅仅在于计算确定应 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 且唯一的证据。 它把会计看成一种计量资产和 应纳税暂时 负债的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定期和经常地估价 税所得阶段, 在对所得税的会计账务处理阶段 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 来计量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乃至整个企业 不存在摊提调整问题。 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新所 性差异,
财
计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所得税准则暂时性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所得税准则暂时性与时间性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f598c9edd88d0d233d46ab8.png)
当确认递延 所得 税 资产 66万元 ( x 3 ;02年 末 , 设 . 2 3 %)2 0 0 该 备 的计税基础 与账 面价值 的差 额为 3 O万 元(0 6 ) 比上 年 9— 0,
末 增加 了 1 O万 元 ( O 2 ) 因 此 应 当再 确 认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3 一O ,
从 损 益 表 分 析 :税 法 与 会 计 扣 除 折 旧 的 差 异 属 于 时 间
性 差 异 。 甲 公 司 在 20 0 1年 应 调 增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2 O万 元
掌握暂时 性差异 。
一
、
时 间性 差 异 与 暂 时 性 差 异 的 联 系
(O 3 ) 5 一 O ,并 确 认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66万 元 ( x 3 ;0 2 . 2 3 %)2 0 0 年 应 调 增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1 元 ( O 3 ) 并 确 认 递 延 所 得 0万 4一O,
单 位 : 元 万
项目 2 0 生 00 2 0 车 01 2 0 生 02 2 0 生 0, 3 2 0 生 04 2 0 生 05
等 , 致 可 抵 扣 未 来 期 间 所 得 税 金 额 , 认 为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导 确 产 。” 本 例 中 , 为 税 法 与 会 计 扣 除 折 旧 的 时 间因税 法 与 会 计 制 度 在 确 认 收 益 、费 用
或损 失时 的时间不 同而产 生的税前会 计利 润 与应纳税 所 得 额 的差异 ;暂 时性差 异是 指资产 负债表 内某项 资 产或负 债
的账 面 价 值 与 其 按 照 税 法 规 定 的 计 税 基 础 之 间 的 差 额 。 时
产 33万元 (0 3 %) 20 . 1 x 3 ;0 3年 末 , 设 备 的计税 基 础 与 账 该 面 价值的差 额未发 生变化 ,仍为 3 O万元 (O 3 ) 2 0 6 一 0 ;0 4年
常见的暂时性差异有以下几种情况分析
![常见的暂时性差异有以下几种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73da3af18583d04964596a.png)
常见的暂时性差异有以下几种情况分析这种现在多缴税、以后少缴税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为资产,即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种现在少缴税、以后多缴税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为负债,即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案例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案例:某电器公司2014年利润总额100万元,计提了10万的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2015年的利润总额200万元,今年支付了去年计提的10万预计负债,不多不少,且没有产生新的预计负债。
假设企业所得税率为25%,没有其他调整项。
首先描述两年的关于预计负债计提和支付的会计分录:2014年的会计分录:借:销售费用 10贷:预计负债 102015年的会计分录借:预计负债 10贷:银行存款 10会计解析:2014年确认了10万的预计负债并计入损益,2015年实际支付了10万的预计负债但是没有计入损益,即是说会计上把预计负债计入了2014年的损益当中了。
而税法则认为,在2014年计提的时候不能抵扣,而应该在2015年支付时抵扣。
这种现在多缴税、以后少缴税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为资产,即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4年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 25.00(100*25%)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27.50(110*25%)2015年,会计上的利润总额=200万,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额=200-10=190。
借:所得税费用 50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47.50(190*25%)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案例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案例:某电器公司2014、2015年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00万、200万,企业办公室拥有一项原值为20万的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2年,会计规定2014、2015年的折旧额分别为10万、10万,税法规定2014、2015年的折旧额分别为12万、8万。
暂时性差异与非暂时性差异一览表
![暂时性差异与非暂时性差异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3248b791b0717fd5360cdce2.png)
取得的非现金资产
15
以改组方式
免税改组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计税基础仍按原计税基础(历史成本)结转。
取得的非现金资产
16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已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的各项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
在权益法下,投资日投资成本小于目标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
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3
先征后返的部分税款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规定:“企业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实际收到具有专门用途的先征后返所得税税款,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取得当期的利润总额,暂不计人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l号)规定: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暂时性差异与非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与非暂时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f0966726c175f0e7cd137ed.png)
暂时性差异一览表序号暂时性差异项目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1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1)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计算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坏账准备;(2)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而税法按照合同约定的应付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税法允许分期确认收入而会计可能一次性也可能分期确认收入,而且实质上构成融资性质的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2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
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但由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故无需作纳税调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4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投资方确认投资收益时应首先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办法计算本期应当冲减的投资成本;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
在权益法下,投资日投资成本小于目标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
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5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比例若与税法规定扣除的比例不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6存货(1)存货减值准备(含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2)建造合同资产(建造时间超过12个月的飞机、船舶、大型设备、开发产品等),因会计资本化利息大于税法资本化利息,导致会计基础大于税法基础。
7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一次还本付息的投资,其利息收入的确认时间与计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不同。
8商誉商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产生;商誉不得摊销,但可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外购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公司清算时一次性扣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暂时性差异项目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1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1)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计算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坏账准备;(2)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而税法按照合同约定的应付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税法允许分期确认收入而会计可能一次性也可能分期确认收入,而且实质上构成融资性质的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2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
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但由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故无需作纳税调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4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投资方确认投资收益时应首先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办法计算本期应当冲减的投资成本;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
在权益法下,投资日投资成本小于目标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账务处理。
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5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比例若与税法规定扣除的比例不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6存货(1)存货减值准备(含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2)建造合同资产(建造时间超过12个月的飞机、船舶、大型设备、开发产品等),因会计资本化利息大于税法资本化利息,导致会计基础大于税法基础。
7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一次还本付息的投资,其利息收入的确认时间与计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不同。
8商誉商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产生;商誉不得摊销,但可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外购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公司清算时一次性扣除。
9固定资产(1)弃置费、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等因素导致不同年度的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2)《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规定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税法规定融资租入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付款额以及在取得租赁资产过程中支付的有关费用作为其计税基础;由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不同,导致折旧期间的计税基础与会计基础也不同;(3)除房屋、建筑物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4)应当资本化的借款,如果是向非金融部门取得,并且超过了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则固定资产的原价大于计税基础;(5)2007年12月31日前内资的房地产企业将开发产品转作固定资产应视同销售处理,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会计基础按开发产品账面价值结转;2008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类似业务不再视同销售处理。
10投资性房地产(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2)成本计量模式下,不同年度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导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
11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不得扣除。
12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得摊销,但税法可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分期扣除;(3)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按照会计基础的150%确认;(4)企业购买的软件最短可按两年期限扣除。
13开办费2007年12月31日前仍未扣除的开办费,在剩余的年限内继续扣除,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在剩余年限内结转;2008年1月1日以后开始试生产、试营业的新办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算所得税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期一次性扣除。
1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非现金资产成本模式核算下,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为基础确定,而税法要求按公允价值作为计税基础。
15以改组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免税改组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计税基础仍按原计税基础(历史成本)结转。
16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已按永久或实质性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损害确认财产损失的各项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
17汇兑损益2007年度汇兑损益(收益、损失)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不确认所得,在2007年汇缴时已作纳税调整的,在实际处置或结算的年度,需作相反方向的调整。
18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1)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能清偿或不需清偿的部分,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2)逾期包装物押金或超过12个月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
19预计负债除另有规定者外,预计负债在实际发生时扣除。
20应付职工薪酬(1)工资奖金、补贴、津贴、非货币福利、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计算所得税时按照实际发放数据实扣除;(2)提而未缴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实际支付时据实扣除。
21预收账款房地产企业取得的预收账款作为负债处理,但税法规定应按照预计利润率计算出预计利润并入当期所得总额预缴企业所得税,以后实际结转收入时,作纳税调减处理。
22广告与宣传费(1)2007年年底前新办的内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第一笔收入之前发生的广告与宣传费,可结转以后3年在税法的标准范围内扣除;(2)从2008年起,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广告与宣传费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15%,超过部分无限期结转扣除。
23业务招待费2007年年底前新办内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第一笔收入之前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结转以后3年在税法的标准范围内扣除。
24职工福利费《财政部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规定,非上市公司2007年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福利费余额结转以后年度使用,余额用完后,据实列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2007年度继续执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按照计税工资的14%计算扣除;2007年应予扣除的金额与实际列入损益的差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这部分金额在以后年度实际使用时,会计上据实列支,但不得重复扣除,应予调增所得。
25职工教育经费从2008年起,企业每一年度计提并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5%;超过部分无限期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26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资产负债表日计提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税法将其作为负债处理,在实际行权时扣除。
27股权转让或清算损失股权转让或清算损失,会计上列入当期损益;税法将其作为一项负债(递延收益)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权益性投资转让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年度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
28股权转让所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29非现金资产投资所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30债务重组所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31接受捐赠所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32弥补亏损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33专用设备投资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税额抵免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34创业投资额所得额抵免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序号非暂时性差异项目产生非暂时性差异的原因1不征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2免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二至八十五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