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相识。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化而来的,是贵族按血缘关系安排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一样。
10.《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确定的限制。这说明
15.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B.御史大夫C.刺史D.监察御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御史大夫是秦始皇统一之后就设置的官职,符合题干中“最早”的限定,B正确;通判设置于宋代,解除A;刺史设置于汉代,解除C;监察御史设置于隋朝,解除D。
1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宗法制、郡县制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是分封制,秦朝废除分封制改而实行郡县制,故选B;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解除A;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解除C、D。
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调”“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溢着神权色调,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解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解除。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阅读附答案(河南省中考试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阅读附答案(河南省中考试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阅读附答案(河南省中考试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华民族的文化徽章。

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

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长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

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

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感觉,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种,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专注下一代成长。

中考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有解析)

中考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有解析)

中考专题训练(十二) 议论文阅读一、[2018·淮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和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阮直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

“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

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

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

[A]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

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

[B]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

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

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

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对这两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2.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

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

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3.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隋唐326 32 29 61两宋319 152 122 274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B.隋唐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C.宋代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4.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与之最接近的思想是()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D.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5.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和宗教事务,尊奉喇嘛教首领为帝师;明朝制定了“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治藏宗教策略;清朝形成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共治的局面。

材料反映出元明清时期对西藏治理的特点是()A.政教合一B.因俗而治C.严密控制D.羁縻册封6.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于黄帝之后。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7分)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咳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尤其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贞不屈的气全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战歌,越过关山险隘,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1)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4分)字音修改字形修改浴.(yǔ)血奋挑衅.(xīn)②惊涛咳浪③全释④战①(2)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的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2.古诗文默写。

(8分)华夏君子之风,灼灼有辉光。

君子之风是“富贵不能淫,①,②”(《<孟子>三章》),是大丈夫对节操的坚守;君子之风是失意时《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秋瑾高歌“③?④”,蔑视世俗显壮志;君子之风是“⑤,⑥”(《鱼我所欲也》),是面对生死选择“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君子之风是《出师表》中诸葛亮“⑦,⑧”,临危受命勇担当。

3.请你参加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题目。

(8分)(1)【探究内涵】下面材料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涵,请简要概括这三个方面。

(3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我们的家长——钱穆先生》阅读答案

《我们的家长——钱穆先生》阅读答案

《我们的家长——钱穆先生》阅读答案我们的家长——钱穆先生阅读答案叶龙钱先生究竟是怎样一位学者呢?新亚同学曾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过钱先生。

今摘录几段,让大家对他可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们的院长个子并不高,身体也说不上胖。

夏天他爱穿一套白丝绸的衫裤。

出去时,就套上一件灰绸子的大褂儿。

冬天,他穿的是为我们全校同学所熟悉的那件蓝棉袍。

至于西装,他只偶然的穿那么一两次……他述说目前青年对历史观点的错误,他说的是那么幽默而激昂,一阵阵的笑声充满了教室。

但笑过了之后,我们细细地回味他的话,又是如此的沉痛。

”“他的仪态使人感到和蔼可亲,却又肃然起敬。

他是一个富有人生情趣的人,常常和同学在一块谈天,即使是青年的爱情问题,他也可以和我们谈出劲儿来。

然而,当提起当前民族的忧难、人类的危机时,他的表情便马上呈现出内心的沉重……”“钱先生在讲学的时候,全神贯注,有声有色。

如讲《庄子·逍遥游》一篇时,他所表现的姿态与神情,真是大鹏逍遥于空际之气象,扮演之贴切迫真,使人的心绪也随之而遨游……在登山旅行中,钱先生常常是健步如飞地跑在前头的。

”钱先生娴于辞令,当他讲学时,抑扬顿挫的声调加上喜怒哀乐的神情,因此很能够引人入胜。

每一堂课,总常常博得满座的笑声,有时也感动得使人流泪。

因为钱先生对于古老中华,有着说不出的爱;对于深远的中国历史文化,更有着说不出的敬重。

中国历史是钱先生最亲密的伴侣。

当初钱先生为要证明梁启超先生“中国不会亡”这句话,他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地研究着中国历史,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说:“我认为中国不仅不会亡,甚至我坚信我们的民族,还有其更是伟大光明的前途。

证据何在呢?我敢说,我这一个判断,固然是挟着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成分,然而并不是纯情感的,而是经过我长期理智的检讨,而确实有其客观的证据的,这证据便是中国以往的历史。

”钱先生认为如果要研究世界人类的文化和世界人生以往一切经验的话,最可宝贵的一部资料,就要推中国史。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进步作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因而容易激化阶级矛盾,故选A。

答案:A2.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A.建立了皇帝制度B.实现了祖国统一C.实行三公九卿制D.修筑了万里长城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千古一帝”是秦始皇嬴政,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灭六国、完成统一,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故答案为B项。

答案:B3.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制度形成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解析: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朝建立后。

故答案为B项。

答案:B4.“‘(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这一制度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C.皇帝制 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

从材料中“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获取信息,“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说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垂直管理体系,故D项正确。

A、C两项不是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排除;B项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不能体现“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排除。

答案:D5.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A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君主专制;B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C项:皇帝在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由他人暂时掌管权力,实质是君主专制的表现;D项:既然是君主专制,也就不存在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的问题。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阅读理解附答案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阅读理解附答案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阅读理解附答案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

1960年,耶鲁大学把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了当代大儒钱穆,他们这样评价说: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人称为当代最后一个大儒的人,却没有任何文凭,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

钱穆读书常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

一次读曾国藩家书,曾说自己每读一书必认真从头读到尾。

钱穆从此要求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读完后再换一本。

他从古人身上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便身体力行,规定自己早上读经子,晚上读史,中间读闲书,充分提高读书的效率。

钱穆小时候身体一直很弱,每年秋天都生病,祖父父亲都英年早逝,他一直为自己健康担忧,一次从一本日本书上看到讲究卫生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便警醒自己,从此每天起居有恒,坚持静坐散步,记,以此督促自己。

晚年他把自己长寿的秘诀都归功于有规律的生活。

从1912年起,在十年半时间内,钱穆辗转四所学校任教,读书之余完成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论语文解》,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渐渐崭露头角。

十年面壁,钱穆终于找到自己的治学门径,专治儒学和史学,自称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

(《宋明理学概述序》)钱穆之所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研究对象,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

当时国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信心,对儒家文化更是主张全盘否定。

钱穆对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当我幼年,在前清时代,就听有人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不禁起了一番反抗之心。

这种反抗之心便成了他后来治学的动力,莫非因国难之鼓励,爱国之指导。

(《中国文化精神序》)在无锡三师时,钱穆已经完成《国学概论》,并开始撰写其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

国学大师钱穆阅读答案

国学大师钱穆阅读答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随学校南迁。学校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生活一度非常艰苦,钱穆曾和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四人合住一屋。在西南联合大学,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局面更胜以前。著名历史学家、后来曾师从钱穆的严耕望讲述当时盛况:“校外旁听者争坐满室,先生上讲坛,须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也是在这里,钱穆开始手不停挥毫编写《国史大纲》,因为正值抗战期间,钱穆笔间感情更加充沛。《国史大纲》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侵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与智能??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中国正在跌落自信的谷底时,钱穆希望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保持着“温情与敬意”,该书一经出版发行,就成为全国大学的教科书,风行至今。抗战胜利,北大复校,傅斯年主持校务,钱穆没有得到聘书,就闭门著书立说。
2009年8月8日,国学大师钱穆、傅斯年墨宝在香港拍卖。其中钱穆的信札,用行书写就,字体飘逸、秀雅,信中钱穆写道,“今日之国运,吾侪从事学术教育工作者皆不得辞其咎”。短短一句话,可见一代国学大师“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20世纪三十年代,钱穆著书立说,主张国人要对国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
b.文章引用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话“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说明钱穆先生是一位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的好老师。
c.北大复校后,在傅斯年主持校务的情况下,钱穆没有得到聘书,所以他在1949年离开大陆由广州去香港,这也是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
d.“人文世界”体现出人类对人生价值的体验与反思,因此人文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重点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重点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信阳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轮强化训练(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出土于金沙遭址的“太阳神鸟”、以蜀锦萄绣为意象的“锦绣之路”,宋代名画《蜀川胜概图》、东方蜀派古琴……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上,传统与现代握手,历史与今天交融,让世界看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

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遗址,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古代典籍……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

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文明底蕴,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中。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贵”中汲取文化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不恶寡而惠不均,不恋贫而患不安”的政治理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彰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与“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一脉相承。

在古今交融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磨续了古老文明。

让我们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时,既能运用人类今天的智慧和力量,也能运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

广东省惠来县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惠来县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3-202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才几个月,各种颠覆性政策次第出炉,“三板斧”让世人眼花缭乱....,推倒重来式决策让世界错愕不已。

B.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C.杜甫晚年生活艰辛,病痛缠身,国家的动乱更是让他忧心忡忡....,他在漂泊中创作的《登高》《旅夜书怀》等诗篇缠绵悱恻,凄切感人。

D.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到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B.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

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的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D.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就是“自我” 不断实现的过程。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县委书记》就是“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的结晶,为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

B.七百多年前,马克·波罗游历泰州,感慨“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C.时至今日,为什么美国一些政客还沉浸在“天选之国”的迷思当中?还在做着“山巅之国”美梦?D.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举办了开幕式和六场平行分论坛。

《大师钱穆:“爱国素不后于人”》阅读附答案

《大师钱穆:“爱国素不后于人”》阅读附答案

大师钱穆:“爱国素不后于人”阅读答案陈虹学生们曾这样描述钱穆:“一副金属细边眼镜,和那种自然而然的和蔼,使人想到‘温文’两个字,再配以那件常穿的灰布长衫,这风度无限地雍容潇洒。

”钱穆的一生,可用两句话概括:地地道道的书生,心静如水的学者。

他除了教书便是写书。

他这一生从未步入过政坛,也从未加入过政党。

但他却对自己的老师吕思勉说过这样的话:“学生自读书懂事以来,就深知要爱国爱民族,爱国素不后于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前,钱穆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他开的一系列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然而战争却残酷地破坏了这一切,故都北平不仅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也放不下教授们精心钻研学术的书桌了。

战争使他失去了这一切——熟悉的教室、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氛围、熟悉的令他“其乐无比”的心情。

后来,辗转颠簸到了昆明,钱穆终于又回到了他所熟悉的讲台——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他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四处授课,目的只有一个——“自念万里逃生,无所靖献,复为诸生讲国史,倍增感慨。

”他上课时,学生、教师以及社会上有志于史的人们,皆来听讲,以致教室虽甚宽敞,仍不能使人各得其所。

一张两人并用的课桌,总是三个人挤着坐。

椅子坐满了,许多人便席地而坐……钱穆的课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的欢迎?——就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写道:余须从学生课桌上踏桌而过,始得上讲台。

”这除了他一贯具有的诲人不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外,更重要的便是他那“爱国素不后于人”的激情深深地感动了台下的莘莘学子。

战前,钱穆于学术上的成果已非同小可了——《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先秦诸子系年》……无一不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然而,残酷的战争同样毁掉了这一切——安静的书斋、从容的研究,代之而来的是轰炸、逃难、贫病、不安……然而,钱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就在他“既苦书籍之未备,又恨精神之不属”的情况下,一部令世人刮目的《国史大纲》杀青了!诵甘是当年武汉大学的学生,他曾慨叹:“读了先生这部书,得以重新认识自己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价值之所在,一下豁然开朗的时候,其精神之感奋、激昂,又将为何如?所以,此书之出版,真是适逢其时;它对鼓舞爱国精神,提高抗战信念,是有所贡献的。

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四)含答案

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四)含答案

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四)(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及运用。

(34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②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几外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⑧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2.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悠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táo)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

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激人超越,令人振作,催人奋进。

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yì)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曲服!(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①(táo)汰②演(yì)③甘之如饴.(A.tái B.yí)④胆怯.(A.quèB.qiè)(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2分)①改为②改为(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A.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B.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激人超越,令人振作,催人奋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她虽然衣着朴素,不施粉黛,但独特的气质让她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钱穆袁隆平专记阅读题

钱穆袁隆平专记阅读题

筛选概括各小题得分整体情况
题号 平均分
2(6分) 3(6分) 6(6分) 7(6分) 4.3分 4.6分 4.7分 5.1分
答对率
71.67%
76.67%
78.33%
85.17%
实用类文本阅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试说明》要求: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重点考查辨别、筛 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 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 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 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 作意图的语句等。”
考查点: 7段
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 袁隆平的人才; ②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 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 (否定句疑问句转换为肯定句) 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 们也会随时回来。
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 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 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 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 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 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 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 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 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 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 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 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 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 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 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 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 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反面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选编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选编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选编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解析版2018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历史备课组整理)D(备课组长教学指导)依据所学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官员的任免是世卿世禄制即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的是秦始皇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度,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是官僚政治,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2.《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某一制度解释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该制度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历史备课组整理)A(备课组长教学指导)材料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故A项正确.B、C、D项为地方行政制度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该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宗法制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理解.3.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强化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强化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2、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

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 )A.废除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建立皇帝制度D.开创统一格局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5、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高中记叙文阅读】《钱穆:息念与发愤》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钱穆:息念与发愤》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钱穆:息念与发愤》阅读答案钱穆:息念与发愤胡美琦我和宾四(钱穆的字)刚开始共同生活时,他整天在学校,有应付不完的事;下班回家一进门,静卧十几分钟,就又伏案用功。

有时参加学校全体旅游,一早钱穆:息念与发愤胡美琪我和宾四(钱穆的字)刚开始共同生活时,他整天在学校,有应付不完的事;下班回家一进门,静卧十几分钟,就又伏案用功。

有时参加学校全体旅游,一早出门,涉海、爬山,黄昏回家,轻人都累了,但宾四一进门仍只休息十几分钟便伏案。

我觉得很奇怪,有一天谈起,他说:这是因为有静坐之功。

他轻时为求身体健康,对静坐曾下过很大功夫,以后把静坐中的““西年”功夫应用到日常生活上来,乘巴士、走路,都用心““西年”,所以一回家就能伏案。

过去,他非常虚弱,患有肺病,患有几十种严重的胃病,所以他总是注意身体卫生。

他在办公桌前工作一两个小时,会站起来走动几分钟或做一些学习练习。

我们钻石山的家只有20多平方米,养了近100盆大大小小的花草,放在窗框上、橱柜上、书桌上、茶几上和阳台上。

他用种花运动代替了赏花运动。

他总是保持乐观的情绪,使他的家庭充满活力。

他喜欢亲近大自然。

当我们在香港时,我们可以在我们的两个家看月亮和大海。

在业余时间,他喜欢从香港的山顶看日落,观赏夜景,或漫步在九龙的乡间。

他觉得四季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他喜欢下午茶,然后去。

但他不喜欢和人下棋。

他认为下棋既不费时也不分散注意力,所以他更喜欢下棋。

当我感到沮丧时,他经常说,让我为你下一盘棋。

偶尔,他说:只有这样,无论输赢,你都不能伤到自己的神经。

我最爱听他吹箫。

我们住在九龙沙田的那一段日子,每逢有月亮的晚上,我喜欢关掉家中所有的灯,让月光照进我们整条的长廊,我盘膝坐在廊上,静听他在月光下吹箫,四周寂静,只听箫声在空中回荡,令人尘念顿消,满心舒畅。

宾四告诉我,他轻时学唱昆曲,所以也学吹箫笛,他曾下过很大功夫。

冬天下雪在户外练,在当风口处练,还要一腿而起,做金鸡独立式慢慢蹲下又起来练,要练到那箫笛声音不断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大师钱穆》阅读附答案
国学大师钱穆阅读答案
钱穆父亲钱承沛是晚清秀才,体弱多病。

钱穆七岁入私塾,但是在十二岁时,家庭的顶梁柱、四十一岁的父亲离世,孤儿寡母不胜困苦。

所幸母亲节表缩食,坚持让钱穆上学。

钱穆在高中尚未毕业之时,1911年,十六岁的他固家贫不得不辍学去乡间担任三兼小学的国文教师,到1927年成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前前后后钱穆担任小学、中学教师达十九年之久。

所以这位国学大师的最高学历,是高中肄业。

钱穆“虽居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

经过十几年的日夜苦读苦学,他发现大名鼎鼎的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竟然“其不可通者二十有八端”!1929年,胡适、顾颉剐来苏州中学演讲,作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三十四岁的钱穆得以与他们相识。

也就在这一年,他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指出康有为所力主的刘向歆伪造诸经之说不成立。

这篇论文于1930年发表于《燕京学报》第七期一顿时,钱穆引起了胡适、顾颉刚等北平学术界名流的广泛注意。

当时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的顾颉刚,致函钱穆:“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二”经顾颉刚推荐,钱穆这位江苏乡间教师在1930年一举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
当时燕京大学校长为美国的“中国通”司徒雷登,他设宴招待新来的教师,钱穆应邀出席。

司徒雷登询问新来的教师对燕京大学的印象,钱穆直言道:“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

及来,乃感大不然。

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何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

”司徒雷登很重视钱穆的意见,号门召集校务会议加以讨论,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

当时燕京大学的校园,即今日北京大学校园园中有一湖未名,众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名字都觉得不合适,钱穆建议就叫“未名湖、得到一致赞同。

钱穆来到北平的次年,即1931年,顾颉刚又推荐钱穆到北京大学任教。

1931年3月18日顾颉刚致函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故北大如请他,则较请我为好,以我有流弊,而他无流弊也。

他所作《诸子系年》已完稿,洋洋三十万言,实近年一大著作,过数日当请他奉览。

”胡适亦看重钱穆。

就这样,钱穆开始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

顾颉刚致胡适函中提及的钱穆新著《诸子系年》,即《先秦诸子系年》,出版之后受到学术界推崇。

陈寅恪称其“极精湛,得极多,至可佩服”。

顾颉刚则称“作得非常精练,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

胡适对学生说:“有关先秦诸子事,可向宾四先生请教,不必再问我。

”从此钱穆进入国学研究精英之列,除在北京大学授课之外,还兼课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

1937年,高中尚未毕业的钱穆,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在抗战的动荡岁月,钱穆在云南宜良北山的岩泉下寺,独居小楼一年,写成名著《国史大纲》。

在《国史大纲》开头,钱穆在引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乏顶点,而将我们自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钱穆正是以这种“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傅斯年主持北京大学校务。

由于傅斯年与钱穆在学术见解上相左,
未聘钱穆出任北京大学教授。

1948年春,钱穆应家;江南大学之邀,担任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相关链接:
①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

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

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

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或忘先儒之矩,时切其向慕。

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A。

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责。

②学者何兆武早年是西南联大学生,曾上过钱穆的课,他在《上学记》中回忆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里面很多见解我不同意,不但现在不同意,当时就不同意。

钱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太深厚了,总觉得那些东西非常之好,有点像情人眼里出西施,只看到它美士亍的一面.而对它不怎么美好的另一面绝口不谈。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穆因为家庭贫困辍学工作,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继续刻苦学习,他通过这段时间为自己一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B.钱穆在长期的自学和研究中发现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有二十八处是说不通的,这是钱穆国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开端。

C.钱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在他刚到燕京大学时,就对燕京大学如何中国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D.顾颉刚、胡适、陈寅恪等人对钱穆的欣赏推崇,从侧面体现了钱穆学问深厚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E.钱穆虽出身贫苦但不厄于困顿,他的这种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写照。

(2)钱穆从高中肄业成长为国学大师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钱穆在国学研究上有哪些主要成绩?对他个人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表达出对于中国历史“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对于这种态度,你如何看待?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E,A。

BD。

ABD
?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与勤奋。

?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名人的大力推荐和提携。

④淡泊名利,无论毁誉,只专注于学问。

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引起北平学术界名流的广泛注意,得到燕京大学顾颉刚的致函和推荐,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

?《先秦诸子系年》被顾颉刚称为“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

国学大师陈寅恪、胡适对其表示认可钦佩,从此钱穆进入国学研究精英之列,同时任教于北大清华等多所大学。

?《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8年春,钱穆担任江南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赞成钱穆的态度。

?中国文化延绵五千年,孕育了无数圣贤智者、仁人志士,值得后人骄傲自豪。

?《国史大纲》作于艰苦的抗战年代,作者对于祖国历史的热爱,可极大地鼓舞人们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

?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不赞成钱穆的态度。

?历史的呈现最好全面真实,如果呈现的历史是不全面的,会误导人们对历史的错误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