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阅读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大师钱穆》阅读附答案
国学大师钱穆阅读答案
钱穆父亲钱承沛是晚清秀才,体弱多病。钱穆七岁入私塾,但是在十二岁时,家庭的顶梁柱、四十一岁的父亲离世,孤儿寡母不胜困苦。所幸母亲节表缩食,坚持让钱穆上学。钱穆在高中尚未毕业之时,1911年,十六岁的他固家贫不得不辍学去乡间担任三兼小学的国文教师,到1927年成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前前后后钱穆担任小学、中学教师达十九年之久。所以这位国学大师的最高学历,是高中肄业。
钱穆“虽居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经过十几年的日夜苦读苦学,他发现大名鼎鼎的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竟然“其不可通者二十有八端”!1929年,胡适、顾颉剐来苏州中学演讲,作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三十四岁的钱穆得以与他们相识。也就在这一年,他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指出康有为所力主的刘向歆伪造诸经之说不成立。这篇论文于1930年发表于《燕京学报》第七期一顿时,钱穆引起了胡适、顾颉刚等北平学术界名流的广泛注意。
当时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的顾颉刚,致函钱穆:“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二”经顾颉刚推荐,钱穆这位江苏乡间教师在1930年一举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
当时燕京大学校长为美国的“中国通”司徒雷登,他设宴招待新来的教师,钱穆应邀出席。司徒雷登询问新来的教师对燕京大学的印象,钱穆直言道:“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何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司徒雷登很重视钱穆的意见,号门召集校务会议加以讨论,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当时燕京大学的校园,即今日北京大学校园园中有一湖未名,众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名字都觉得不合适,钱穆建议就叫“未名湖、得到一致赞同。
钱穆来到北平的次年,即1931年,顾颉刚又推荐钱穆到北京大学任教。1931年3月18日顾颉刚致函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故北大如请他,则较请我为好,以我有流弊,而他无流弊也。他所作《诸子系年》已完稿,洋洋三十万言,实近年一大著作,过数日当请他奉览。”胡适亦看重钱穆。就这样,钱穆开始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
顾颉刚致胡适函中提及的钱穆新著《诸子系年》,即《先秦诸子系年》,出版之后受到学术界推崇。陈寅恪称其“极精湛,得极多,至可佩服”。顾颉刚则称“作得非常精练,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胡适对学生说:“有关先秦诸子事,可向宾四先生请教,不必再问我。”从此钱穆进入国学研究精英之列,除在北京大学授课之外,还兼课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
1937年,高中尚未毕业的钱穆,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在抗战的动荡岁月,钱穆在云南宜良北山的岩泉下寺,独居小楼一年,写成名著《国史大纲》。在《国史大纲》开头,钱穆在引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乏顶点,而将我们自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钱穆正是以这种“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傅斯年主持北京大学校务。由于傅斯年与钱穆在学术见解上相左,
未聘钱穆出任北京大学教授。1948年春,钱穆应家;江南大学之邀,担任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相关链接:
①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或忘先儒之矩,时切其向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A。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责。
②学者何兆武早年是西南联大学生,曾上过钱穆的课,他在《上学记》中回忆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里面很多见解我不同意,不但现在不同意,当时就不同意。钱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太深厚了,总觉得那些东西非常之好,有点像情人眼里出西施,只看到它美士亍的一面.而对它不怎么美好的另一面绝口不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穆因为家庭贫困辍学工作,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继续刻苦学习,他通过这段时间为自己一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B.钱穆在长期的自学和研究中发现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有二十八处是说不通的,这是钱穆国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开端。
C.钱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在他刚到燕京大学时,就对燕京大学如何中国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D.顾颉刚、胡适、陈寅恪等人对钱穆的欣赏推崇,从侧面体现了钱穆学问深厚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E.钱穆虽出身贫苦但不厄于困顿,他的这种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写照。
(2)钱穆从高中肄业成长为国学大师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钱穆在国学研究上有哪些主要成绩?对他个人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表达出对于中国历史“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对于这种态度,你如何看待?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E,A。BD。ABD
?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与勤奋。?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名人的大力推荐和提携。④淡泊名利,无论毁誉,只专注于学问。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引起北平学术界名流的广泛注意,得到燕京大学顾颉刚的致函和推荐,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先秦诸子系年》被顾颉刚称为“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国学大师陈寅恪、胡适对其表示认可钦佩,从此钱穆进入国学研究精英之列,同时任教于北大清华等多所大学。?《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1948年春,钱穆担任江南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赞成钱穆的态度。?中国文化延绵五千年,孕育了无数圣贤智者、仁人志士,值得后人骄傲自豪。?《国史大纲》作于艰苦的抗战年代,作者对于祖国历史的热爱,可极大地鼓舞人们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不赞成钱穆的态度。?历史的呈现最好全面真实,如果呈现的历史是不全面的,会误导人们对历史的错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