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系统性的分析 和总结,以及针对具体年级、地区的有效性研究 还不够充分等。
04
研究问题与创新点
研究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的策略与方法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 效性研究相对较晚,但发 展迅速。
研究主要关注学生的数学 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的培养。
研究注重实践性和实证性 ,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 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献综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直是教育领域的 热点问题。
研究成果表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08
研究时间表与进度安排
研究时间表
2023年9月:完成文献 综述和确定研究问题
2023年10月:完成研 究设计和招募被试
2023年11月:进行实 验并收集数据
01
2023年12月:分析数 据并撰写初步报告
02
03
04
05
06
2024年1月:进行专家 评审和修改报告
2024年2月:完成论文 撰写和提交
实施方案
文献综述
问卷调查
课堂观察
实证研究
总结与展望
搜集与小学数学课堂教 学有效性相关的文献资 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问卷,调查学生、 家长和教师对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的看法和意见 ,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深入课堂,观察教师的 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 状态,寻找影响教学有 效性的问题。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计算速度慢、难以转化运算规则、易出错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兴趣。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明确研究方向;2. 探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3. 验证提出的有效性策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研究内容1. 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观察课堂等方式,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学环境等现状,明确问题所在。

2. 探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探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如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跨学科整合教学法等,寻找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3. 设计和实施有效性策略实验选取一所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将提出的有效性策略应用于数学计算教学中,并设置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从学生计算速度、错误率、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

4.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与控制组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策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有效性。

同时,将结果与相关研究和教学经验进行讨论和比较,深入解读结果背后的原因和问题。

四、研究计划1. 采集资料和分析收集相关文献、教材、教学案例等,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2. 探讨有效性策略阅读文献,进行专家访谈,总结有效性策略。

3. 实施实验选取研究样本,将有效性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设立对照组。

4. 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5. 结果讨论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当前数学计算教学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兴趣。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大丰市第六小学施玉霞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

“必要”一词清晰地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一方面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

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校生源复杂,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疏于对孩子平时的学习管理。

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

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问题。

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

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提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研究背景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计算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练习量不足、缺乏实际应用等,导致学生计算能力普遍偏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因此,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旨在通过教学实验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解决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教学实验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将选取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教学为主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验。

具体步骤包括: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前测和后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调查问卷为了了解学生对计算教学的态度和需求,我们将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学生对计算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并改进教学方法。

四、研究步骤1、研究准备阶段: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准备教学实验和调查问卷等相关工作。

2、教学实验阶段:进行实验,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3、调查问卷阶段:收集学生对计算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并改进教学方法。

4、研究总结阶段: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研究成果也将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提高教育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六、参考文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参考相关学术论文、教育专著、教学大纲等资料,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和撰写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数学素养的培养。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师生互动不足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揭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2. 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3.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1. 如何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2.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 设计问卷,对小学数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与需求;3. 进行课堂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师生互动情况,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4. 结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结果,提炼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5.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验证与完善。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 揭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依据;2. 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与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指导;3.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题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有效性的研究内容:以教材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为内容,开展实践操作设计研究。

实践操作活动是指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实践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同时,让学生实践操作也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符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的要求,体现了“做数学”的数学教学理念。

由此,实践操作作为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实践操作应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广泛学习—尝试设计—实践检测—交流研讨—反思改进—循环往复的研究活动,逐步形成经验,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实践操作活动设计,提高实践操作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目标。

方法:1、调查实验法:应用调查实验法来研究“实践操作”教学方法的开展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量来反映。

2、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如何开展“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新课堂的兴趣、态度及参与度。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来更新“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课题组织机构:分工:进度:序开展活动,深入实验。

课题组教师依据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开展测试评价、竞赛活动,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有效性的研究,收集过程性资料。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开题报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家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家长、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模式研究目的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成果并进行推广应用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 2 3从传统的“苏格拉底法”到现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提问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课堂提问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反应和期望存在差异。

课堂提问的跨文化研究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课堂提问与学习动机的关系03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众多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01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诸如缺乏针对性、缺乏启发性、缺乏层次性等问题。

02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通过优化问题设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多种提问方法等途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已有研究成果的启示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可以看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述评研究视角与方法本课题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计划与分工本课题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03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分析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研究方法查阅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进展文献综述对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观察选取不同年级的小学数学课堂作为案例,深入分析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案例分析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有效的提问策略和方法,并总结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夏张中心小学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许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

勿庸置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位目标、生活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生成……成为热门词语和热门话题。

我们的课堂日益呈现新变化、新气象。

然而,我们还是在许多的课例中发现,不少教师仅仅模仿了新课改的“形”,许多课堂表面上热闹、生动,试图体现新课改的种种新理念。

但静心反思时总觉得有许多缺憾。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效率意识的缺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也是全面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

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课内损失课外补,仍然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

从课改精神出发,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实验。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不论从基本的、长远的生活生产的需要,还是从学生成长期的学习需求来看,计算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计算学习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

一道稍复杂的计算,所包含的单项口算少则几道、多则几十道,还经常进位或退位,这就要求学生准确感知运算符号与数字信息,高度集中注意并且合理分配、适时转移,保持思考畅通、连贯、灵活,维持稳定的速度。

本世纪初,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

反思我校的数学计算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老师一提到计算,就认为只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增加练习的量,反复的练习,把计算作为一项机械重复的任务来完成,导致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

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这势必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局面,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让计算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在区教研中心的组织和领导下,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开始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实验。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二)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的研究课题研究论 证报告
2024-01-04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和结论 • 参考文献
目录
Part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 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的理论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3
一本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专业期刊,包含了大量的研究论
文和成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2
多样化教学方法有助 于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包括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等,这 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03
教师专业素养对教学 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态度对小学数 学计算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应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和管 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
0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应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
能力。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代小
学数学教学的需要。
Part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01
教育部制定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
件。
《小学数学教学法》
02
一本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教材,详细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01
加强思维训练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教育界人士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我们做为一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当前,我们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仍然是无效和低效问题。

我们一贯提倡“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在实践中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提到数学,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大量的枯燥计算、严谨缜密的数据、抽象的逻辑思维等等。

因为数学的这种特殊性,按部就班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质量而言。

数学本身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它更是一门艺术。

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是我们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真正的实效性。

以下笔者将从教学的实际的情况出发,以人为本,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方面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分析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研究目的:以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上细化、深化研究。

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专业成长,使有效教学成为教师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也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益。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预计可能的突破:有效教学问题国内外近年来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如,国外已有的侧重从教师的特征或品质、教学行为来研究有效教学;国内典型的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的研究;还有从教学基本理论角度的思考,等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有了较明显、深刻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民主意识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明显增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都已成为较为常见的课堂学习方式。

但是,淡化或忽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期望能明确教学中所适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以期由点到面产生指导作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1)创新教育的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2)时代的需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

这就决定了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要发挥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学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人才,而数学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

2、课题研究的现状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3、课题研究的作用地位。

(1)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授课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授课的全过程,是平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以少的基础和工具。

不论从基本的、长远的生活生产的需要,还是从学生成长远的学习需求来看,计算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计算学习有利于形成牢固的心理和优秀的习惯。

一道稍复杂的计算,所包括的单项口算少则几道、多则几十道,还经常进位或退位,这就要修业生正确感知运算符号与数字信息,高度集中注意并且合理分配、合时转移,保持思虑畅达、连结、灵便,保持牢固的速度。

本世纪初,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计算授课的价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重视口算,加强估计,提议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术性训练,防备繁琐计算。

反思我校的数学计算授课,由于受传统授课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好多老师一提到计算,就认为只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增加练习的量,屡次的练习,把计算作为一项机械重复的任务来完成,以致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优秀的计算习惯,口算能力比较单薄、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规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

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更为裸露出更多的问题。

这必然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

为了赶忙改变这一场面,的确提高计算授课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术向能力的转变,让计算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平生学习与发展,在区教研中心的组织和领导下,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开始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授课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实验。

二、理论基础与依照(一)《整天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授课拥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照。

(二)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矛盾以及由此惹起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等;3. 研究如何通过数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探究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3. 设计并实施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反应和变化;4.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

四、预期成果与贡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能够形成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五、研究计划与安排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阶段(XX年XX月XX月):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 实施阶段(XX年XX月XX月):设计并实施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收集并整理研究数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教育界人士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我们做为一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当前,我们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仍然是无效和低效问题。

我们一贯提倡“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在实践中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提到数学,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大量的枯燥计算、严谨缜密的数据、抽象的逻辑思维等等。

因为数学的这种特殊性,按部就班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质量而言。

数学本身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它更是一门艺术。

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是我们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真正的实效性。

以下笔者将从教学的实际的情况出发,以人为本,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方面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分析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研究目的:以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上细化、深化研究。

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专业成长,使有效教学成为教师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也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益。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预计可能的突破:有效教学问题国内外近年来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如,国外已有的侧重从教师的特征或品质、教学行为来研究有效教学;国内典型的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的研究;还有从教学基本理论角度的思考,等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有了较明显、深刻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民主意识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明显增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都已成为较为常见的课堂学习方式。

但是,淡化或忽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期望能明确教学中所适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以期由点到面产生指导作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开题简介本课题研究项目于2015年1月由延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

课题名称: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主要体现方式,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潜能;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元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极少,未能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有些课堂“课内损失课外补”;有些课堂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

2014年我新接四年级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部分学生上课表现出学习数学的愿望不强烈,对待数学态度消极;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走神、讲话、甚至出现了一上课就开始打瞌睡的现象;作业情况糟糕,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认真,拖拉不按时完成,要求写这一题写了另一题,不是数字抄错就是符号写错,不纠正错题等等问题。

基于上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最大程度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是本人提出做微课题: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通俗地说,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一、开题时间:2015 年 1 月 20日地点:六年级办公室主持人:李莉参与人员:李莉黄文娟柳金先王正学张正明二、开题报告内容:1、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叫《算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叫《数学》,不管是算术还是数学,其核心都体现在数的计算上。

因此,计算教学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

”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在2000年颁布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不论从基本的、长远的生活生产的需要,还是从学生成长期的学习需求来看,计算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计算学习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

一道稍复杂的计算,所包含的单项口算少则几道、多则几十道,还经常进位或退位,这就要求学生准确感知运算符号与数字信息,高度集中注意并且合理分配、适时转移,保持思考畅通、连贯、灵活,维持稳定的速度。

本世纪初,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

反思我校的数学计算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老师一提到计算,就认为只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增加练习的量,反复的练习,把计算作为一项机械重复的任务来完成,导致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

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这势必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局面,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让计算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在区教研中心的组织和领导下,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开始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实验。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二)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三)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四)陶行知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应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

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教学: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更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理论
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

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即依据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驭法(即依据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晓霞对计算教学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
他认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

教学中既要重视笔算教学,也要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和笔算各有特点,互有区别,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笔算加减法计算的熟练程度是受口算的熟练程
度制约的,而笔算又能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

一道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加法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基本口算组成的。

所以口算能力强笔算的速度就快,正确率就高。

研究表明,基本口算与笔算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可达到0.723以上)。

反之,掌握了笔算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也有助于口算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应以口算为基础,以笔算为重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一)培养良好数感的有效性策略。

(二)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性策略。

(三)增强实际应用的有效性策略。

(四)培养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性策略。

(五)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和良好习惯的有效性策略。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

(二)激发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一)本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二)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
1. 怎样给足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研究算法
2.怎样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算理进行数学计算,找到多样化的算法
3. 怎样引导学生去比较、验证,发现最优化的方法
(三)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
(四)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
探究怎样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五)计算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经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关注国内外计算教学的历史成果和最新动态。

(二)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

(三)案例分析法
收集计算教学中有关案例,集体研讨交流。

(四)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九、研究计划及步骤
第一阶段:(年3月——年4月)
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资料,确立课题的研究框架构想。

第二阶段(年4月——年9月)
课题组教师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课题研究,本着立足课堂,开展专题研究;专家引领,促进课题研究有效深入。

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备课、上课、在实施阶段边实践,边教研,边总结,及时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写出教学心得及相关论文、案例。

组内成员经常交流研究情况,优化研究过程。

第三阶段(年9月——年12月)
课题总结阶段,认真总结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准备接受验收。

十、预期成果
(一)请有关领导对课题进行评估。

(二)教师探索教学模式的论文、实验总结、优秀教案、课堂教学研讨会。

(三)总结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科研论文。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分工:
(一)负责课题的总设计
(二)统筹课题的运作
(三)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
(四)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
(五)撰写课题的学期报告、结题报告
(六)撰写相关论文
成员:
分工:
(一)负责课题的调研
(二)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
(三)课题会议记录
(四)撰写相关论文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一)图书资料费:300元。

(二)印刷、复印费用200元。

(三)调研差旅费:1000元。

(四)各种会议费:1000元
(五)专家咨询、报告费,500元。

(六)计算机使用费:100元。

(七)仪器、设备购置费:购1000元。

(八)管理费及其它费用:500元。

合计4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