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基知识复习资料(整理版)
![公基知识复习资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23edf3172ded630b1cb6f8.png)
公共基础知识总纲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毛泽东思想概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6、法律知识;7、语文基础知识;8、公文写作;9、经济知识;10、科技常识;11、中国近现代史;12、世界现代史;13、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题型:1、单选;2、多选;3、不定项选;4、实务;5、论述;6、简析;7、写作;8、案例分析;9、综合分析;10、材料处理第一篇政治常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2、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和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4、认识论认识与实践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真理与价值5、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一、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2.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的问题①谁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别。
②有无统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②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不彻底;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①产生条件社会历史条件:资义经济高速发展、资义社会矛盾充分暴露;阶级基础:无阶与资阶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无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科学:19C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19C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②基本特征✓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的统一;将唯物辩证观念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由它的实践性决定的、阶级性要求的。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d904d25ef7ba0d4a733b8d.png)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全)
![公共基础知识(全)](https://img.taocdn.com/s3/m/84437a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3.png)
公共基础知识(全)
l.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而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娓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首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公共基础知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2a3d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2.png)
公共基础知识大全1、为什么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格外新鲜呢?化学变化,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2、太阳系九大行星,从下到上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3、现存最著名的三大金字塔包括: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4、三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5、文艺复兴时期的《忏悔录》是谁写的?卢梭6、以下哪个国家设立了鸟蛋博物馆?德国7、海水的主要成分:氯化钠(78%),氯化镁8、关于九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有固体外壳9、我们可以看到的月亮最多占月亮表面积的多少?59%10、西安事变促成国共的第几次合作?第2次合作11、“大陆架”是什么?大陆在海底的延伸12、以下哪项不是天文学主要研究对象?气象13、生物发展的中间时期叫:中生代14、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24小时15、古诗云:“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在哪座湖上?洞庭湖16、《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在哪里?新疆17、除了太阳,宇宙中哪一颗恒星离我们最近?比邻星18、唐代的北方草原上,契丹酋长辗转臣服于唐朝和谁之间?突厥19、”干冰”的成分是:CO220、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张之洞2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是谁说的?普罗泰戈拉22、解放后,我能能源增长倍数最多的是:天然气23、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41年2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钞币是:元代的中统钞25、以“无字碑”名扬天下的是:武则天26、瑞士首都是:苏黎世27、大约再过多少时间,月亮绕地球一周正好是地球上的一天?50亿年28、我国古迹龙门石窟位于哪个城市?河南洛阳29、列国家,煤、石油和铁矿都很丰富的是:中国30、土耳其的首都在:安卡拉31、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监狱的凌里城位于现在的:安阳32、从攻占巴士底狱到处死路易十六相差几年?4年33、“回眸一笑百媚生”是指哪个美女?杨贵妃34、美国微软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西部35、下列起义取得胜利的是:武昌起义36、被称作“草原钢城”的是:包头37、在俄罗斯一共有多少种语言呢?12238、马可·波罗以各种身份服务忽必烈多长时间?17年39、在自流盆地及其边缘地区,可打孔开控形成自流井的区域是:承压区40、不足2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小国家的是:摩纳哥41、有关南亚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灌溉水源42、原始生物的时代叫作:元古代43、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吐鲁番盆地44、息壤”是谁用来治水的法宝?鲧45、长江流经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46、第一个研究色盲,发现色盲遗传规律的是:道尔顿有机宝石47、琥珀属于:有机宝石48、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49、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大运河50、下列关于潜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有一个自由水面,与大气相接触51、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是在:280年52、荷兰(西欧)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首都:阿姆斯特丹;官方语言:荷兰语(英语普及率95%);国花:郁金香;被被誉为“风车之国”;因地势低洼,荷兰总是面对海潮的侵蚀,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正面看风车呈垂直十字形;53、石器时代分为哪两种?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制作方法的差别54、人类的出现与劳动有关,人类最初(周口店猿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55、“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56、1845年发明了第一个充气轮胎的工程师是:罗伯特·汤姆森(英国,但没有实际使用);充气轮胎的发明者,苏格兰人邓洛普(申请专利,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开始生产橡胶轮胎);法国的安德烈··米许林和爱德华·米许林两兄弟的米许林公司1892年发明了一种可以拆卸的充气橡胶轮胎(轰动世界)57、是谁发明了磅秤?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58、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人为: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俄国),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及航空制造创始人之一,最著名的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完整打印版)学习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完整打印版)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966ed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a.png)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完整打印版)学习资料一、人际关系<核心:把工作做好>,认真审题,时间可以短一点1、帽子<符合题干,忌假大空>例:虽然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对我造成困扰,也会影响我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我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妥善处理。
2、自查(将反思的内容说出来)+合理假设(假设未必要表态,根据题干决定)。
3、如何沟通?(说出具体如何沟通)。
4、怎么想办法把工作做好(最终目的)。
5、要表明如果实在解决不了,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找领导,希望领导指示,注意题干中领导的称呼。
6、鞋子(紧扣题眼,说将来)。
注意:主体分析法,原则与矛盾的处理,阳光心态,坚决服从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越权。
实例:你们单位在审查下属工作时发现了违法事件该事的主要负责人是局长的亲戚,这是局长找你,希望你去帮忙解决这一问题,你会怎么办?首先,(说认识)局长找我,希望解决此事,是为了告诉我要严格依法办事、秉公处理,不要因为与他有亲戚关系而有不必要的顾虑,一切以国家利益、单位利益为上<阳光思维>。
我会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违法事件彻查,并将有关资料、证据记录并保存(原则+自保)。
对此事彻查后,如果并未对单位、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按规定只要内部纪律处分的话,我会提交相关资料及处理意见给领导,由领导决定。
如果对单位、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如挪用公款等,我一定会坚持对事原则,同时也建议局长要让负责人弥补损失、承担责任。
作为本次调查人员,必须坚持国家利益为上,严格遵守法律制度,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切实调查清楚,按规定处理。
(表态)人际沟通N字方针:控制情绪理性对待;大局为重责任意识;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尊重领导服从安排;沟通协调消除误会;谦虚谨慎学习请教;团结协作营造氛围;总结经验自我反思。
二、计划组织(注意题中主题,突出亮点)1、帽子例:我会认真组织好此次XX活动,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2、事前准备工作例:我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活动的主题和方式为XX,确定好此次活动(报告会等)的时间、地点,地点选在XX,并与XX的管理员沟通时间,充分尊重主讲人的意见,进一步商榷,确定出席的主要领导,并电话或上门邀请确保能准时参加。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595b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e.png)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总纲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毛泽东思想概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6、法律知识;7、语文基础知识;8、公文写作;9、经济知识;10、科技常识;11、中国近现代史;12、世界现代史;13、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题型:1、单选;2、多选;3、不定项选;4、实务;5、论述;6、简析;7、写作;8、案例分析;9、综合分析;10、材料处理第一篇政治常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2、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和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4、认识论认识与实践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真理与价值5、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一、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2.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的问题①谁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别。
②有无统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由此派生;极端主张:唯我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或表现。
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
![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a3edcada38376baf1faecc.png)
1.从文学常识的角度,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卖炭翁》——白居易,《江南春绝句》——杜甫,《海燕》——高尔基B.《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红楼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C.郭全海——《暴风骤雨》,闰土——《社戏》,奥楚洛夫——《变色龙》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出淤泥而不染——《陋室铭》2.下列文言文篇目:①《核舟记》②《出师表》③《桃花源记》④《岳阳楼记》⑤《捕蛇者说》按朝代先后排列,选出正确的一项( C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C.②③⑤④① D.⑤④③②①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 )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6.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D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7.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8.依据宪法,下列哪个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C.全国人大常委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杨律师接受一起民事案件的原告的委托担任代理律师。
当其得知被告的代理律师欲向原告方的证人调查了解情况时,劝阻原告方的证人不要理会该律师。
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
![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91fd3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1.png)
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1.___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根本遵循党章。
2.___全会强调,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3.下列与鸟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鸵鸟肌肉发达,后肢粗壮有力,可以飞行。
4.全面扶贫是中共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
5.《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发布,公安机关要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立为刑事案件。
公检法要依法快侦、快捕、快诉、快审、快判,坚决遏制电信诈骗犯罪。
6.关于大河起源,下列对应错误的是:亚马逊河——落基山。
7.国际上根据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是恩格尔系数。
8.___因经济危机被公司裁员在家待业属于自然失业。
9.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
10.在新时期的政府改革中出现的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结构形态是扁平化组织结构。
11.我省50年代建成的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四大水库都在皖南山区。
12.下列国家或地区与其货币发行机构对应错误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13.当人遇到危险时,他们会发挥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更敏捷的反应。
此时,肾上腺素水平会明显升高,这是( B.肾上激素 )。
14.如果灯丝断了,把灯泡晃动使灯丝接触,再次使用时会发现( C.没有变化 )。
15.新能源是指利用新技术开发利用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以下关于新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新能源尚未大规模应用 )。
16.下列文学作品与其主人公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桃花扇》——___、___B.《西厢记》——___、___C.《牡丹亭》——___、___D.《长生殿》——___、___17.世界着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作者是( C.莫泊桑 )。
18.下列古代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是( A.《聊斋志异》 )。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标准。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和复习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69551ffad6195f312ba6a7.png)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备考资料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5、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5、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6、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
7、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位。
俄国第一,加拿大第二。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38、我国包括四大海域:渤海全部,及黄海、东海、南海各一部分,约300多万平方千米9、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第二大淡水湖是洞庭湖10、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博丝腾湖(新疆)11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12、江南四大名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安徽宣州的谢脁楼(tiǎo)。
13、我国最大、最深的海是南海14、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4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4%16、新疆自治区面积为16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617、内蒙古自治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
18、内蒙古自治区辖9个地级市、3个盟。
9个地级市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
3个盟是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兴安盟。
19、内蒙古自治区与8个省接壤,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省。
20、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间为1947年5月1日,是最早成立的自治区21、我国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富煤、缺油、少气。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笔记(详尽版)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笔记(详尽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19aab9ec3a87c24028c454.png)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公共基础知识(全)
![公共基础知识(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ac08a4a0116c175f0e489a.png)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科教兴国战略 5.建设创新型国家 6.统筹区域发展
三、语法
1、熟悉和掌握词组构造方式、辨识词组的
不同类型 2、掌握句子成分的划分,辨识和分析句型 3、掌握纠正语法错误的方法,辨识汉语书 面语中常见的语法错误类型、熟悉句法分析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修辞 1、比喻 2、比拟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双关 7、排比 8、反复 9、设问 10、反问
八、刑法
1、刑法的概述
2、犯罪
3、刑罚和刑罚的具体适应
4、犯罪的主要种类
第七章
要点:
一、汉字 1、汉字的形体演变
语文知识
2、汉字的构造方式
3、纠正错别字
二、词汇 1、单纯词和合成词 2、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3、单义词和多义词
4、同义词和反义词
5、熟练地读写和准确运用常用词汇、成语、 熟悉词语解释的方法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五、管理学原理
1、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2、管理的过程和基本职能 3、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六、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主体与对象
2、公共行政的范围、原则和作用
3、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
4、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关系
5、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变迁 6、行政环境 7、政府职能 8、行政组织
八、公共服务 1.公共服务的概念 2.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 3.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意义 4.公共服务职能分析 5.公共服务主体 6.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7.公共服务产品提供 8.公共服务能力标准 9.公共服务绩效考评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894f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f.png)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是一台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的机器,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CPU),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负责进行数据运算,控制器负责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协同工作。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界面和服务。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等。
它负责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计算环境。
3. 网络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常见的网络技术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网络通信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包,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地。
网络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二、数学基础知识1. 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是数学的基本操作,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数学运算有很多性质,比如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等。
2. 集合论集合论是研究集合及其运算的数学分支。
集合是指具有确定特性的对象的整体,可以用大括号表示。
常见的集合运算有并集、交集、差集等。
3. 概率论概率论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学分支。
概率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程度,它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
概率的运算包括加法定理、乘法定理等。
三、英语基础知识1.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思的基本元素。
英语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提高词汇量是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2. 语法语法是研究句子结构和单词之间关系的学科。
英语语法包括句子的构成、时态的使用、语态的转换等。
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
3.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通过阅读,理解并回答问题的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1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c942640df78a6529647d53ba.png)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超全版)
![公共基础知识(超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deda020740be1e650e9ae5.png)
公共基础知识(超全版)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同盟会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3.我国公务员退休需要满:30年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你的工作年限未满三十年,年龄离国家退休年龄也超过五年(《公务员法》规定男退休年龄为60,女为55),所以不能提前退休。
4.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5.江泽民同志最早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2000年2月6.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7.在中国的地震探测史中,有一个驰名中外的地震探测仪:侯风地动仪8.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主持人是:陈云;工作中心是: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10.我国现有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1.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里的是:学理解释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任意解释网上有说A 也有说C 我遇到过2套试卷也是2种解释立法解释是立法者确定的对于法律的解释,是符合法律基本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解释。
尤其是符合立法者意志和国家意志的一种能够得到法律承认的解释行为。
学理解释只是学者从纯学理角度对于法律进行解释,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权威性和完整性,但是如果不能得到统治者或是立法者承认的话就没有普遍约束力,不能被社会说普遍接收了。
这题待意,,,12.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13.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4.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标志是:具体行政行为15. 我国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职能16.我国最早设立行省机构是在:元代17.遗传编译与物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生物之间的融合18.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泰勒19.我国国家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20.为了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一般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21.我国古代远古居民中,使用新石器的是:河姆渡氏族22.文化建设的基础恭城是:发展科技和教育23.“三个代表”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24.制定工资报酬时应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应当是:公平因素25.任何国家行政职能中,最为核心的基本职能是:政治职能26.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7.在现地技术领域中:“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28.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行政首长进行决策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是:召集和主持本纪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29. 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是:《唐六典》30.现在领导班子不仅要求每个成员具备良好的个体素质还要求整个领导班子具备优化的群体结构31.在我国,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3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33.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34.行政诉讼不属于行政司法35.行政确认行为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36.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37.依据决策的条件不同,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38.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作品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9.区别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根本标志是:革命领导权不同40.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经济基础41.200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bfbda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3.png)
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1.马克思最鲜明的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人民革命,革命性;阶级革命;革命与时俱进,先进性)2.事物普遍联系的基础是物质运动3.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而由网络信息串联形成的信息社会不属于社会形态。
4.最简单最初级的垄断形式:短期价格协定5.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6.建构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关键: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7.考查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根本不同8.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确保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不走样、不变形“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然要求:政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9.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0.洛川会议—全面抗战瓦窑堡会议—统一战线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
12.区分革命道德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分界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3.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对接,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我国空间站正处于在轨建造阶段,尚未完成。
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背面探测新篇章。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明我国行星探测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
14.2022年9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第二十二次国元首理事会议在撒马尔罕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完整word版)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6d2b2233d4b14e842468d3.png)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选择题、填空题要点识记一、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9、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0、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12、意识从本质上看,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4、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15、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个性包含共性。
1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1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18、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9、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0、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2、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种社会形态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的矛盾。
26、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27、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51b452f01dc281e53af089.png)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4bac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1.png)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A.计划生育
B.环境保护
C.科教兴国(答案)
D.对外开放
3.“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为解决哪个问题而提出的?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答案)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A.民主集中制(答案)
B.议行合一
C.三权分立
D.联邦制
5.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的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地动仪(答案)
6.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自主的企业制度
B.平等的竞争制度
C.严格的计划经济(答案)
D.开放的市场体系
7.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8.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A.平等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依法纳税的义务(答案)
D.宗教信仰自由
9.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严刑峻法原则(答案)
10.下列哪项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程序正当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总纲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毛泽东思想概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6、法律知识;7、语文基础知识;8、公文写作;9、经济知识;10、科技常识;11、中国近现代史;12、世界现代史;13、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题型:1、单选;2、多选;3、不定项选;4、实务;5、论述;6、简析;7、写作;8、案例分析;9、综合分析;10、材料处理第一篇政治常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2、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和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4、认识论认识与实践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真理与价值5、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一、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2.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的问题①谁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别。
②有无统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由此派生;极端主张:唯我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或表现。
万物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万物的尺度事在理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帝创造世界;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②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不彻底;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①产生条件社会历史条件:资义经济高速发展、资义社会矛盾充分暴露;阶级基础:无阶与资阶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无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科学:19C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19C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②基本特征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的统一;将唯物辩证观念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由它的实践性决定的、阶级性要求的。
科学性,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革命性,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③其他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实践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第一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成果,邓小平理论;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主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不可知论;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基础;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存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②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1.实践的形式、特点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特点: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①主体与客体主体,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人的实践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②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相互作用通过改造与被改造,即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
二、意识(一)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产生的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征—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
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不论思想正确与否,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
恩格斯: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能学作用,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2.表现: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②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作性过程。
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和规律;复制当前对象,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能动的反映现实,能动的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人的意识具目的性、计划性。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一)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其次,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二)二者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决定了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同时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一)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2.系统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整体性,是最基本特征/本质属性)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整体性观点要求:观察处理问题时着眼有机整体,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处理好局部问题,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发展,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的范畴,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根本区别: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
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原理、新方法、新体制、新科技。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质变、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2.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质变互相转化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状态按照: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永不停息。
4.方法论意义①坚持适度原则。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及量的范围、幅度、限度;事物的度,有其关节点。
关节点,指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认识度,才能确切把握事物的质。
②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重视量的积累。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量变)和阶段性(质变)的统一,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1.肯定、否定,及其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2.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实质是,“扬弃”。
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是发展和抛弃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