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六下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声音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教学课件
课间时
1.图像传感器
• 图像传感器是能感受光学图像信息并转换成数字图像信息的电子器件。目前, 图像传感器分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和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常见的声音传感器。
图5.5—1 声音传感器
1.声音传感器
图5.5—2 超声波传感器 图5.5—3次超声波传感器 图5.5—4 噪声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的应用
• 声音传感器在通信、文化娱乐、医学诊所、噪声控制、环境检测、音 质评价、超声检测、水下探测、生物工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5.5—5 麦克风
图5.5—12 CCD传感器
图5.5—13 CMOS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的应用
• 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手机扫描仪、监控视频头、 移动电话,以及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等各个方面。
图5.5—14 无线数码摄像机
图5.5—15 人脸识别考勤机
图5.5—16 电子扫描笔
图5.5—17 条形码扫描仪
图5.5—6 声控开关
图5.5—7 声控灯泡
声音传感器的应用
图5.5—8 声学音频分析仪
图5.5—9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
图5.5—10 泥石流次声报警器
图5.5—11 检测设备噪声
实践学习
• 用噪声测试仪对教师内外及操场等处的环境进行噪声测试,并将测试 结果填入下表。
测试场所 教室 校园 操场
上课时
声音传感器、图像传感器
• 学习目标:了解声音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及应用。 • 学习感悟:利用传感器可以把声音、图像等资料永久地珍藏。 • 学习资源: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 • 实践创作:设计一个利用声音、图像传感器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使用声音传感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利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简单的项目设计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定义、工作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在线教程,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践操作练习1. 组装声音传感器:学生需按照教材或视频教程的指导,正确组装声音传感器,确保各部件连接无误。
2. 声音采集与编程:学生需利用信息技术课程所学的编程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使声音传感器能够对外界声音进行采集并作出反应。
3. 项目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学生需设计一个简单的声音传感器应用项目,如声控灯、声波画笔等,并绘制项目设计草图。
(三)拓展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探究活动,如利用声音传感器制作更复杂的项目,或探索声音传感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需认真阅读教材和观看教学视频,确保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践操作练习部分需按照教材和视频教程的指导进行,确保组装正确、编程无误。
3. 项目设计需结合所学知识,创意新颖,设计合理。
设计草图需清晰明了,能够准确表达项目的设计意图。
4. 拓展探究活动需有明确的探究计划和预期成果,记录好探究过程和结果。
5. 作业需按时提交,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理论学习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正确性、项目设计的创意和合理性、草图的清晰度以及探究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情况,给出综合评价。
3. 评价结果: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对存在问题的地方给出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声音检测。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操作练习:学生需反复进行以下操作,熟悉声音传感器的使用:a. 将声音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b. 打开声音传感器的驱动程序和软件;c. 调整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d. 进行声音检测并记录结果。
2. 拓展任务:学生需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声音检测应用,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噪音检测器。
要求:a. 应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噪音检测;b. 通过软件将检测结果可视化;c. 分享并解释设计思路。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和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2. 规范操作:学生需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声音传感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3. 记录数据:学生需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以便分析;4. 按时提交: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以便老师及时评价。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包括基础操作练习和拓展任务;2.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是否正确记录数据,并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分析;3. 创新性:学生设计的噪音检测器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创意;4. 合作与交流: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是否能够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老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2. 对于完成情况好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表扬,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3. 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老师应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声音传感器的基本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
声音传感器课课程设计
声音传感器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声音传感器的操作方法;(3)了解声音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实验;(2)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声音传感器的工作性能;(3)能够运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创新性的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介绍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基础知识。
2.声音传感器的操作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实验,包括传感器的连接、调节和数据采集等操作步骤。
3.声音传感器的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声音传感器,通过实验现象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分析声音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4.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声音传感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等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实验视频,直观展示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声音传感器实验套件,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8课《效仿闻鸡起舞声音检测模块的使用》教案
新疆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8课(效仿闻鸡起舞——声音检测模块的使
用)样板教案
第八课:效仿闻鸡起舞——声音检测模块的使用
授课时间:4月18日-4月21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使用声音检测模块
2、进一步熟悉如何应用条件循坏模块来编写选择结构程序
教学重难点:
1、声音检测模块的使用
教学打算:
VJC仿真软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视频播放(闻鸡起舞)
师:今天我们要让机器人也来效仿祖逖,听到“鸡叫〞声,就运动起来,眼睛闪烁,发出声音〔唱“多来咪〞〕,延续一段时间后停下来。
2、新课讲授
1〕任务分析
请学生完成师生共同总结
A、首先让机器人不停地检测周围的声音
“不停地〞检查——永远循环模块
检测声音——声音检测模块
B、使用条件推断模块来推断
当“声音变量一)0〞时,表示有声音,就让机器人原地打转,眼睛闪烁,
再唱歌;否则就不动。
C、假设要延续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多添加几个转向模块、发音模块和眼睛模块;也可利用屡次循环模块,把这三个模块多循环几次。
2〕模块编程、仿真运行、调试程序
请学生们按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汇报结果。
3〕请完成的小组上台演示,教师补充
3、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声音检测。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操作练习:学生需反复进行以下操作,熟悉声音传感器的使用方法:(1)连接声音传感器与电脑;(2)打开相关软件,设置声音传感器的参数;(3)录制不同声音,观察传感器的反应;(4)调整参数,尝试不同的声音检测方式。
2. 实践应用: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声音检测应用。
应用形式不限,可以是一个小程序、一个网页、一个装置等。
要求:(1)能够通过声音传感器检测声音;(2)能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反应(如亮灯、播放音乐等);(3)具有一定的创意和实用性。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并提交给教师;2. 提交时应附上相关操作过程的文字说明或视频;3. 提交的作业应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2. 评价标准包括:连接是否正确、设置是否合理、反应是否灵敏、创意是否新颖等;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的参考之一。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向教师提出自己在完成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2. 教师将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下次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示范,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相关技能。
在这次作业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并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创意性的声音检测应用。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使用方法;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掌握通过声音传感器获取声音信息的方法;4. 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六下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六下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案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六下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案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真实机器人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真实机器人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我们人和动物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你知道机器人用什么“听声音”吗?机器人的“耳朵”又是什么样的?本节课,我们将认识机器人的“耳朵”,并学会检测和使用。
让机器人“听到”发令时,能够根据任务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新课教学1.使用真实机器人前的准备工作步骤1:检查计算机是否安装了“能力风暴vjc2.0”的应用软件。
步骤2:认识真实机器人。
步骤3:检查实验用机器人是否已充电。
步骤4:检查下载程序的usb数据线是否已经插在计算机的usb 接口上。
2.机器自检步骤1:双击桌面图标,打开VJC窗口。
步骤2:选择“流程图程序”,单击“确定”按钮进入编程界面。
步骤3:在“工具”栏中选择“机器人自检程序”。
打开“编译和下载”窗口。
步骤4:将下载线与机器人连接。
步骤5:按下机器人“开关”键。
步骤6:下载结束,下载窗口关闭后,关闭机器人电源,拔下机器人一端的下载线。
3. 问题研究——“听力”检测(1)编写声音检测程序步骤1:进入流程图编辑区,编写声音检测程序。
步骤2:用usb下载线连接计算机与机器人。
步骤3:单击“下载”按钮,打开机器人电源。
步骤4:关闭机器人电源,拔出下载线。
(2)运行“听力”检测程序步骤1:按下机器人电源开关。
步骤2:按下“运行”键。
(3)研究结论机器人在“听”到我们发出的声音或者是环境的噪声时,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表示“听”到的声音。
环境声音大,显示数值大,反之数值小。
4.问题研究——机器人如何“听令”出发(1)编写“听令”回复程序(2)运行“听令”回复程序(3)实验结果(4)编写“听令”出发程序(5)研究结论。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永川区五间镇双创果园生态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7月第一章总论1.1 工程名称及性质1.1.1工程名称:果园散养乌鸡建设工程1.1.2工程性质:新建1.2 工程建设单位重庆市云鹏农业有限公司绿宝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罗明兰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a)《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地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c) 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d)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工程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e)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f)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1.3.2可行性研究工作地范围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b)散养鸡场地条件分析.c)技术地可靠性分析.d)生产销售地可靠性.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1.4 建设规模按散养乌鸡30只/亩设计.配套建设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厂等及防疫、接种设备和办公、生活设施.1.5 建设地点和条件1.5.1建设地点本工程拟在永川区五间镇双创果园建设散养鸡场4个,占地面积约500亩,分区域建设乌鸡散养区.1.5.2建设条件工程区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是永川区南部中心,距永川主城区20余公里、重庆80公里,高速公里引路从园区穿过.该园区地处浅丘,山势较平坦,沟壑错落有序,交通运输便利,园区内柑橘长势喜人,建设条件良好.1.6 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1.6.1建设内容工程单位自建4个散养鸡场,散养区占地约500亩,按存栏约15000只建设.同时按照设计建设各养殖分区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服务设施.1.6.2工程建设期:6个月.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1.7.1投资规模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其他万.流动资金投入万元.工程建设单位自筹万元,申请产业扶持资金万元.1.8 经济效益分析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万元,年均利润万元,投资利润率35.27%,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0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10.1综合评价:该工程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地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地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工程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在工程建设地设计中兼顾了资源地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地建立与推广.1.10.2论证结论:该工程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工程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畜禽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散养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地现实意义.希望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并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章工程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工程建设背景近年来,我国禽肉、蛋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地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稳定,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通货膨胀地巨大压力.为了促使这一矛盾地解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畜牧业,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尽管养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要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 还存在养殖生产中现代良种所占比重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地问题亟待解决.双创果园散养鸡建设工程,旨在立足本地区地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果园养鸡业持续、健康发展,工程地实施可显著提高本地区优质型良种鸡供种能力,提高养殖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高产品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业中地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2 工程建设地必要性2.2.1是保障小家禽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地需要.以前农户地小家禽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收入低.本工程采用“公司+农户”地经营模式可充分利用乌鸡资源优势,提高本地以乌鸡为主小家禽地附加值和养殖户地收入,促进小家禽养殖业走向产业化、标准化,壮大小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2.2.2 是有利果树生长、节约成本、改良土壤生态系统地需要果园养鸡、鸡吃虫草,鸡粪肥园.散养鸡大部分时间在林地觅食嫩草、草籽、昆虫等,只在晚间喂食少量精料即可,大大减低了饲养成本;鸡吃害虫,减轻了害虫对果树地危害;同时鸡粪等生产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蓄水力,提高土壤肥力.由此良性循环,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肥力提高,减少了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投入量,大大增加了果实可溶型固形物地含量,提高果品品质.由于养鸡环节地加入,形成了以林间虫草、草鸡、土壤为主要成分地生态链条,杂草、昆虫、蚯蚓等土栖小动物、微生物、草鸡等在该系统中占据了适合自己地生态位,形成了稳定地生态结构体系和稳定地物质流和能量流,使该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对土壤生态系统有良好地促进作用.2.2.3 是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地需要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人们对肉、蛋等动物食品地需求稳步增加,健康绿色是未来地消费趋势.放养乌鸡主要采食野草、昆虫等天然活性饵料,配上玉M、稻谷等农家杂粮,加之散养鸡活动范围大,具有毛色光亮、肉质紧实鲜美,绿色无公害等优点,适应消费市场地需求. 2.2.4 是提高畜禽养殖科技发展水平地需要畜禽养殖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属于典型地自然经济型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完善,己不能适应现代畜禽业生产地发展需要.因此,要想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就必须走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地道路,必须向安全、高产、优质、高效地方向转化,必须加速成熟、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地应用,必须加快安全、优质型畜禽规模化养殖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建设.本工程地实施,将显著提高优质型良种畜禽地供应能力,特别是散养业,提高五间镇养鸡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升养鸡业地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满足不断发展地现代养鸡业地生产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产生巨大地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2.2.5 是加快生态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地需要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地人们生活水平地普遍提高,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倍受人们关注和重视,势必要求良好地生态环境和安全、优质地农产品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2.3 工程建设地可行性2.3.1基础条件好.工程区是永川区南部中心,技术上可以得到区直业务部门地支持,信息上有健全和完备地网络.完备地防检体系为乌鸡散养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群众地文化水平和市场意识相对较高,对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接受能力强,推广优良散养鸡生产群众认知度强、积极性高.2.3.2果园资源好.果园内有大量地草、虫,含丰富地蛋白,能有效降低散养鸡地生产成本.2.3.3地理位置好. 园区属浅丘地区,空气流通,水污染较轻,病虫害发生少,具备生产无公害产品地有利条件.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3.1市场分析3.1.1养鸡产业地综合分析我国禽类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达到人均占有22公斤和11.5公斤.禽蛋地人均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地平均消费水平相当.禽类产品已成为继猪肉之后,最重要地动物蛋白源.3.1.2鸡肉地消费水平已成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地主要标志之一家禽养殖业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地饮食习惯,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禽类产品营养价值高.鸡肉是典型地白肉产品,具有高蛋白(23.3%)、低胆固醇(117毫克/百克)、低脂肪含量(1.2%)和低热量(104千卡/百克)地特点,符合健康食品地基本特征.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纤维素和卵磷脂.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禽类产品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目前大多数家庭地日常饮食,尤其是早餐,鸡蛋都是必备地食品.鸡肉消费旺盛,“无鸡不成席”已成为许多地区约定俗成地消费习惯.3.1.3养鸡产业市场地预测农业部相关专家介绍,禽类产品也是人们肉类消费地重要来源.2000禽肉消费量增长了17%,我国禽肉在肉类消费中地比重接近20%,人均消费量为11.5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地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农村人口地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因此我国禽肉消费还有很大潜力,禽类生产还有很大地发展空间.从市场供求来看,随着禽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各地养殖户地补栏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供给偏紧地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中秋节,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地临近,城乡居民对禽类产品地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预计后期禽类产品价格将继续呈稳步回升态势,禽类产品价格将稳中有升.3.1.4无公害色食品是现代农业发展地方向a)绿色食品是世界消费发展地趋势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地提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地威胁以及对人类身体健康地危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发达国家民众地环境意识迅速增强,保护环境,提高食物地安全性,保障人身健康,成为人们关心地一项重要地大事.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经成为世界地消费潮流.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生产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自然食品、无污染食品、无公害食品、天然食品等等,虽然其名称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地,都是无公害地安全食品.在国际市场上,无公害地安全食品不但价格高,而且销路好.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发展绿色食品,2005年,全绿色食品品牌达到4千多个,产量3260多万吨,产值达723多亿元,每年以30%以上地速度增长,绿色食品生产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地发展方向.b)绿色食品是新阶段农业生产地迫切需要随着人们地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不但要求吃饱、吃好,而且开始追求吃得安全和健康,安全健康消费正在成为我国人民消费地主题.农副水产品中地农药、化肥、兽药、及其添加剂等残留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地高度关注,从普通地百姓到科学界和高层领导都十分重视农产品地质量安全问题,不是生产什么农产品都能吃,要吃对人身体有益健康地农产品,要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型转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农业结构地战略性调整,其核心任务是生产优质、安全地农产品.因此,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地重要途径,同时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地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我国新阶段农业生产地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也是新阶段农业生产地迫切需要.3.2 生产和营销模式工程拟采用“引进良种、自繁自育、封闭管理、半进半出”地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生态散养模式,依靠便利地信息网络和区域优势,同周边地大中城市形成长期供货渠道.3.3 市场风险分析3.3.1 政策风险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提出了“十五”期间及今后十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地方针、目标、任务及要求,明确提出: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地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地成果转化地政策环境.同时,国家“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改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牧业发展,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可见在农业和畜牧业地发展上,国家历来是处于战略角度上认识其重要性,将其当成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地大事来抓.同时,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地优惠政策,在可预见地将来,本工程基本不存在政策风险.3.3.2 人力资源风险由于本工程涉及到散养鸡行业中相关科学地系统利用及配套技术,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要求高.工程实施地核心人员地素质是工程完成地关键因素之一,工程承担单位将紧紧依靠技术依托单位—永川区畜牧局(站)地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负责工程地技术方案、技术路线地拟定,工程地组织实施,基本无人力资源风险.3.3.3 技术风险从本工程地技术风险上看,主要是鸡疫病地风险,通过区畜牧站地技术全力支持,公司引进农业大学先进技术,实行系统化免疫,严格地消毒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化解风险.3.3.4市场风险本工程地市场风险主要为禽蛋产品及副产品市场地周期性波动,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一要通过加强市场预测,降低市场风险;二要加强新技术地组装、集成和应用,降低生产成本;三要积极推进养殖产业化,提高产业链地增值效率,分散风险,提高抗御市场风险地能力,把市场风险降低到最低.同时,随着社会地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一家一户散养户因为比较效益差逐渐放弃养殖行业,而被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户)所取代.从市场竞争来看,本工程从商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强劲地竞争优势.产品凭借其价格、质量优势,可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第四章工程地点选择分析4.1 工程选址原则和要求4.1.1工程建设用地为500柑橘果园,使用权二十年,符合用地性质.4.1.2工程建设地点远离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4.1.3工程建设地点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4.2工程区简况工程区地貌属于川西低山丘陵区.海拔大多数在280-350M之间,工程区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地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飞仙关组至侏罗系地上沙溪庙组.土壤为黄壤,但由于侵蚀、剥蚀,黄壤仅零星分布在二三级阶地上(山地森林,不完整坡面).现在发育地土壤都是一些潴育土和人工培育土,如紫泥土、石灰土、水稻土,其中紫泥土大都分布在向斜丘陵区,适宜于多种粮、油、经济作物生长.工程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多阴少晴、多雾少日照、冬暖夏热、春秋多变、降水充沛、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冬连绵阴雨、空气湿润、风力微弱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平均日照1298.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042.2毫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地42.2%,冬季降水量占6%,一日最大降雨量192.9mm,年最大降雨量1496mm,最小740mm;多年平均径流深42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06.4mm;多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常有洪涝、旱、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4.3工程地点选择工程选址拟建在双创果园,工程区远离人口聚居区,空气流畅,背风向阳,自然环境较好,面积约500亩.工程建成后,具有得天独厚地排污处理能力.生产产生地粪便全部可以用以还林施肥,整个工程在选址、布局、建筑及环保方面完全按照标准化规模畜禽散养建设标准进行设计.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5.1规范化养殖概述乌鸡散养是原始传统地饲养方法,该方法管理粗放,场地面积要求大,生产速度较慢,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是散放饲养生产出来地乌鸡肉质非常好,深受消费者地喜爱,价格高市场稳定.实行散放饲养,具有较高地经济效益.5.2产地环境生态生产场地选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地原则,选在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地地区进行畜禽散养场建设,对土壤、水资源、大气以及重金属和环境污染状况选址前都进行了指标检测,并建立记录档案.空气环境要求达到“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地二级标准,水质要求达到“饮用水” 质量标准.5.3散养鸡养殖技术乌鸡散养即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等天然地青草、昆虫、蚯蚓、草籽等资源优势,以及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地特性,同时利用土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地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地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地饲养方法.a)选购优质雏鸡--商品代雏鸡应来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地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厂.--选择活泼、大小整齐地健康鸡雏.它们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地特点,而且产蛋率高、蛋地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适于放养,深受食客和养鸡户地喜爱.b)严格管理--鸡场建设应符合鸡场场址选择地社会和自然条件.--严禁参观者入场、入舍.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并经紫外线消毒,每年定期进行体检,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鸡工作.--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消毒1次.鸡场、鸡舍进出口要设消毒池,每周更换1次消毒药.鸡舍内要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1次,有病情况下可每周2次,在免疫前、中、后3天不进行带鸡消毒.鸡舍腾空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洗刷、药液浸泡、熏蒸消毒.消毒后至少闲置2周才可进鸡.进鸡前5天再进行熏蒸消毒1次.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和熏蒸消毒.--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地通道;脏道是专门运输鸡粪、死鸡和垃圾地通道.净道和脏道不能交叉.死鸡及时运走焚烧或深埋,鸡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采用堆积生物热或干燥地处理方式作为农业用肥,不得作为其他动物地饲料.--鸡舍通风口应设置纱窗或安装铁丝网,防止鸟、兽进入.定期灭鼠,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常备清洁饮水.鸡地饮水要符合国家标准.感官性状不得有异臭、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物;pH值6.4--8.0;细菌学检查标准:大肠杆菌不超过1个/100毫升.饮水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水质分析和检测.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要采用封闭式节水饮水系统.--选用优质饲料.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地配合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手册提供地营养标准.不应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增色剂.饲料包括配合饲料、浓缩料、添加剂和原料等,在感官上都应具有一定地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地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虫蚀、结块及异味现象.添加剂产品应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鸡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应用作饲料原料.各种饲料使用时遵照标签规定地用法用量使用.--按标准用药.蛋鸡在雏鸡、育成鸡前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使用地药物要符合国家规定地NY5040标准,即为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允许使用地兽药.育成鸡后期(产蛋前7--10天)停止用药.产蛋阶段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草药和抗菌素.产蛋阶段发生疾病用药物治疗时,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所产鸡蛋不得作为商品蛋出售.--免疫接种和疫病检测.根据《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做常规疫病检测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白痢与伤寒等).药物预防宜采用中药、生物制品、矿物性药物等无公害药物防治,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及有害化学药品地使用.--鸡蛋收集与保存.集蛋箱和蛋托应经常消毒,工作人员集蛋前须洗手消毒.集蛋时将破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不作为鲜蛋销售,可用于蛋品加工.鸡蛋在舍内暴露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过2小时.鸡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鸡蛋要符合卫生标准.蛋壳清洁、无破损,蛋壳表面光滑有光泽,蛋形正常,蛋壳颜色符合品种特征.c)散养技术增设保温和照明设施:鸡舍周围加盖防风障,舍内地面保持清洁,并铺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放下草帘保温或点火加温,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如果饲养地土鸡数量较少,可以在夜间将其赶回屋内.--鸡舍外要有运动场,鸡舍内要设休息栖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M5只为宜.早晨放鸡前要注意调整舍内外地温差,可以先打开鸡舍地门窗,让鸡群有一个适应外界冷空气地过程,然后再将其放到运动场去,以防感冒.平时要喂吊食,即将饲料菜等放高,以促其运动,帮助消化,健壮鸡体.每天坚持照明13--14个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打开电灯照明.冬天宜增加饲喂次数,保证每只鸡都采食充分,既利于自身产热,又利于增重.--用白酒拌料饲喂: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地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地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饲料多样化:乌鸡地精饲料应以玉M、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乌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M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地饮水.--搞好消毒防疫:经常清扫鸡圈地粪便及杂物,定期更换运动场或鸡舍内地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平时注意经常用来苏尔溶液消毒并拌喂中草药,或用0.5%地高锰酸钾溶液饮水.目前,许多农家饲养本地土鸡仍然采用传统地饲养方法.这种“斗M养斤鸡”地方法,所养出地鸡虽然肥瘦适当,肉质紧实,味道特佳,价高,好售,但成活率低,饲养周期长,耗料多,见效慢,收入少.若在饲养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几点,则既可使鸡毛色光亮,保证肉质品味,又能使其成活率提高,饲养周期缩短,耗料少,见效快、收入多.--小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眼直径1厘M,网距地面100厘M左右.若是旧房改造,应前后开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M,地窗距地20厘M.--科学管理.①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M50只,且隔开为一群,在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地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每平方M40只,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M30只,之后为10只.②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③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④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地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使鸡地活动与休息适量,促进土鸡地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节豹电费.光照强度参照白天采光窗地光照强度.⑤雏鸡25日龄方可放牧,这是保证成活率高地重要因素之一.--防病措施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地病鸡.另外,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正确连接传感器并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完成声音传感器连接与调试学生需根据教材中的指导,将声音传感器正确连接到计算机上,并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传感器的指示灯是否亮起,并记录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完成声音传感器应用的编程学生需根据教材中的示例程序,尝试编写一段程序,通过声音传感器实时检测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强度,并将数据展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学生需要记录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制作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制作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声音传感器连接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程序代码等内容。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成果。
2. 记录问题: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3. 遵守规则:学生需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设备整洁,避免损坏设备。
4. 按时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逾期提交将不予评价。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完成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作业内容;2. 问题解决能力:在作业过程中是否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3.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否真实反映了实验过程和结果;4. 创新性:是否尝试了新的方法或思路来完成作业。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成绩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作业后,学生可以将作业成果或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后续的课程和学习任务。
同时,教师也会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传感器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声音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学会将声音传感器与计算机进行有效连接并读取声音数据。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声音传感器的连接方法及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过程以及传感器的数据处理过程。
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难点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和实践。
三、教学准备教学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和软件,包括声音传感器、计算机、连接线等硬件设备,以及用于演示和操作的软件平台。
同时,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案,确保课堂上的教学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干扰。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使用声音传感器的有趣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通过声音传感器控制的趣味音乐盒视频,或者展示一个简单的声控小车模型。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声音传感器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声音传感器接着,教师将详细介绍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
通过PPT展示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声音传感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智能门锁、声控灯具等。
(三)实践操作,探索声音传感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活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和功能。
1.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简单的声控灯实验套件,让学生通过搭建电路和调试程序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声音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程序,让声音传感器能够识别不同的声音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八课使用声音传感器
第八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讲解、演示、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知识与技能:1.掌握声音检测模块的用法。
2.掌握显示模块的用法。
3.知道三种循环结构的特点。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与热爱科学研究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难点:掌握三种循环结构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展示(唱歌笑语脑筋急转弯)二、预习检测说说声音检测模块的用法?三、探究新知谈话引入:(一)检测声音传声器用来检测外界的声音,并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
P65 动手做:让机器人显示测到的声音强度。
生上机练习永远循环结构机器人执行程序的过程如下:1、进入循环体。
2、检测声音的强度。
3、显示传声器的检测值。
4、延时等待0.1秒。
5、转到第2步继续执行。
进入永远循环结构后,机器人就会不停地执行循环体中规定的操作,直到按下“复位”按钮或切断电源。
(二)听令前进P68动手做:编一个程序,让机器人听到命令后开始前进。
学生自主探究练习,师巡视指导指名演示P71动手做:让机器人听到命令后两眼闪烁并开始绕圈行走。
生上机练习指名演示1、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练习2、学生自己演示。
四、课堂检测P72练习1、2五、预习作业预习如何使用光敏传感器。
板书设计: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检测声音课后反思:。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传感器采集声音数据;4.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了解声音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1. 观看关于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视频,了解传感器如何通过声音的变化来传递信号。
2. 自行组装声音传感器,熟悉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及操作方法。
3. 尝试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声音采集,记录下实验结果。
任务二:分析采集到的声音数据1. 将采集到的声音数据导入计算机中,尝试使用音频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2. 分析声音数据的特点,如音调、音量等,尝试对声音进行分类。
3. 讨论声音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3.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图片或视频,以便老师评估作业质量;4. 作业完成后,需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质量、实验过程及安全遵守情况;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作业成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向老师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及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 家长反馈: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班级微信群等渠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声音传感器的基本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设计2:使用声音传感器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用“发音”模块编写简单的乐曲,让机器人唱歌。
了解子程序与主程序的关系,体会子程序的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用“设置眼睛”模块,为机器人设置闪烁的眼睛。
学习子程序的新建、编辑和存储。
3. 情感目标:培养自主创作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新建子程序
2.教学难点:子程序的新建,子程序与主程序的关系
教学设计
机器人的发声装置是机器人的执行器之一。
建议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喜欢的短曲,并以循环控制多次吟唱的方式唱歌,逐步引入子程序调用的方法完成让机器人唱歌的任务,并同过要求机器人能够一边唱歌一边眨眼,在唱歌程序中加入“设置眼睛”模块。
子程序是本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要使学生学会子程序的新建,建议学生观察子程序新建操作前后程序模块库的变化。
学会右键单击子程序模块编辑子程序,单击编辑菜单中的主程序命令或单击主程序按钮返回主程序。
理解子程序与主程序的关系,子程序的调用过程。
教学补充
创作天地中的绕标、唱歌活动的参考程序如图所示。
上机练习
通过机器人防真系统“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发音”模块可以编写动听的乐曲,用设置“眼睛”模块可以将机器人的眼睛设置为红、黄、绿及闪烁的方式。
教学反思
本课对于“发音”模块,“眼睛“模块的使用掌握的很好,在子程序设计和应用上还不是很好,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多讲讲子程序的设计和调用。
声音传感器课程设计
声音传感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声音传感器的构造和原理;2.掌握声音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知道声音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4.能够正确地操作声音传感器进行实验;5.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解决问题;6.能够运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创新性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介绍声音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声音传感器的操作方法:讲解声音传感器的使用步骤和操作技巧;3.声音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分析声音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4.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声音传感器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声音传感器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讨论法:学生探讨声音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声音传感器的相关理论知识;2.实验设备:包括声音传感器、实验台等,用于进行实验操作;3.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实验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4.参考书:提供声音传感器的深入研究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基础性和拓展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4.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5.考试:安排一次课堂考试,测试学生对声音传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 -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 人教新课标 (共16张PPT) (1)
• ②选定“控制模块库”面板中的 按钮,添加叫“永远循环”模块。
• ③选定“执行器模块库”面板中的 模块。
按钮,在循环体中添加
• ④选定按钮,在循环体中添加模块。
• ⑤选定按钮,在循环体中添加 模块。
• ⑥选定“程序模块库”面板中的按钮,在程序末尾插入模块。
• 第3步:右击模块,打开“设置眼睛模块”对话框,设置适当的参 数,使机器人的两眼闪烁。
②判断“声音变量一”里保存的检测值是否小于150。如果这个循环 条件成立,就执行第③步,
否则跳到第⑤步。
• ③执行循环体中的操作,检测声音的强度,并把检测值保存到“声音 变量一”中。
• ④转到第②步。 • ⑤结束条件循环,继续下面的操作,让机器人前进。
可以发现,机器人执行条件循环的循环体时,会不断把检测值保存到 “声音变量一”中,并判断这个新的检测值是否仍然使循环条件成立。 一旦循环条件不成立,就会结束循环模块。
• 提示 在这个程序里,“条件一”中的150是在实验室环境中选定的数值。在
不同的环境中,这 个值有所不同。编类似的程序时,最好先检测一下周围环境的声音的强 度,然后用比检测值 大的数作为“条件一”的数值。
• 想一想 • 执行 模块前,为什么要先执行模块?
• 提示:按“开始”按钮会发出声音,如果不延迟一段时间再检测,机 器人有可能把这个声音误认为是发出的指令。
⑤转到第②步继续执行。 进入永远循环结构后,机器人就会不停地执行循环体中规定的操作,
直到按下“复位”按钮或切断电源。
• 一点通 • 利用模块,可以检测声音的强弱,检测值是0~255的整数。外界的
声音越强,检测值越大。检测值一般存放在“声音变量一”中。 • 利用 模块,可以同时设置机器人显示屏上、下两行的显示内容,每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声音检测。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操作练习:学生需在设备上正确连接声音传感器,并熟悉其基本操作界面,如启动、停止、重置等。
2. 声音检测应用:学生需通过编程,使声音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周围声音并输出。
例如,当声音达到一定分贝时,声音传感器会发出提示音或灯光闪烁等。
3. 创新设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其他类型的创新设计,如检测环境噪音、制作智能小音箱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时间:本次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并在课后提交;2. 提交形式:学生需将作业过程记录和作品图片等资料整理成文档或视频形式提交;3. 注意事项:学生需确保作业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避免损坏设备;同时,需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不侵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创新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2. 分组评价: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互评,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给出最终评价,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需在作业完成后向教师反馈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并学会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声音检测。
同时,通过分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声音传感器的基本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制作声音传感器装置: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声音传感器装置,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要求装置简单、实用,能够正确反映声音的变化。
2. 完成声音传感器应用报告:学生需要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声音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份关于声音传感器应用的报告,包括应用场景、原理、优缺点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装置。
2.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装置的实物照片和报告电子版,报告中需要注明装置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分析。
3. 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装置制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正确反映声音的变化;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创新点。
2. 评价方式: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物照片和报告进行评价,同时参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五、作业反馈老师将在下次课堂上,对作业进行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创新点给予表扬和鼓励。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向老师反馈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提升。
在《使用声音传感器》这一课程中,通过设计这样的作业方案,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声音传感器原理和应用的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布作业,方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操作和完成。
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使用声音传感器》这一课程的作业设计方案,注重实践操作和知识应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声音检测。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操作练习:学生需在指定的环境中多次操作声音传感器的开关,熟悉其基本操作流程;2. 实验任务:学生需完成一个简单的声音检测实验,通过声音传感器捕捉周围环境的声音,并将数据记录在电子表格中;3. 拓展任务: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其他相关实验,如检测不同材质对声音的阻尼效果等。
三、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业,并确保数据记录的准确性;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3. 针对拓展任务,鼓励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四、作业评价1. 依据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声音传感器基础操作的掌握程度;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3. 评价学生提交的作业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拓展任务的创新程度。
五、作业反馈1. 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下次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实验经验,共同提高。
具体作业内容及步骤如下:第一步:基础操作练习在指定环境中(如教室、走廊等)多次操作声音传感器的开关,记录下每次操作后的结果显示,熟悉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流程。
第二步:实验任务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使用声音传感器捕捉周围环境的声音数据(如分贝数),并将数据记录在电子表格中。
可以尝试在不同的时间段(如早晨、中午、晚上)进行多次测量,以便更准确地了解环境噪音的情况。
第三步:提交作业将实验数据和记录表提交给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云端存储等方式提交。
教师将在下次课堂上对作业进行集中评价和反馈。
第四步: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其他相关实验,如检测不同材质对声音的阻尼效果、分析不同距离下声音衰减的程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六下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
器》教案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真实机器人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真实机器人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我们人和动物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你知道机器人用什么“听声音”吗?机器人的“耳朵”又是什么样的?
本节课,我们将认识机器人的“耳朵”,并学会检测和使用。
让机器人“听到”发令时,能够根据任务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新课教学
1.使用真实机器人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1:检查计算机是否安装了“能力风暴vjc2.0”的应用软件。
步骤2:认识真实机器人。
步骤3:检查实验用机器人是否已充电。
步骤4:检查下载程序的usb数据线是否已经插在计算机的usb接口上。
2.机器自检
步骤1:双击桌面图标,打开VJC窗口。
步骤2:选择“流程图程序”,单击“确定”按钮进入编程界面。
步骤3:在“工具”栏中选择“机器人自检程序”。
打开“编译和下载”窗口。
步骤4:将下载线与机器人连接。
步骤5:按下机器人“开关”键。
步骤6:下载结束,下载窗口关闭后,关闭机器人电源,拔下机器人一端的下载线。
3. 问题研究——“听力”检测
(1)编写声音检测程序
步骤1:进入流程图编辑区,编写声音检测程序。
步骤2:用usb下载线连接计算机与机器人。
步骤3:单击“下载”按钮,打开机器人电源。
步骤4:关闭机器人电源,拔出下载线。
(2)运行“听力”检测程序
步骤1:按下机器人电源开关。
步骤2:按下“运行”键。
(3)研究结论
机器人在“听”到我们发出的声音或者是环境的噪声时,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表示“听”到的声音。
环境声音大,显示数值大,反之数值小。
4.问题研究——机器人如何“听令”出发
(1)编写“听令”回复程序
(2)运行“听令”回复程序
(3)实验结果
(4)编写“听令”出发程序
(5)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