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

合集下载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一)人民生活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

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

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

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

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

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

抓好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当年财政超收的80%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惠民66条”实施以来,全市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全市12个区、县均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遍布163个街(镇、管理区),100%达标;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

广州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社区文化圈”的公共文化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到达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

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开放率超过95%。

加快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工作。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

努力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

(二)劳动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一、经济发展成就:1.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后,中国以平均每年约百分之九的经济增长率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贸易扩大: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3. 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4. 科技创新: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制造大国,具备了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

5. 农村改革:农村经济由集体经济向家庭经济转型,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6.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二、人口和社会领域成就:1. 政策改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改善了人口结构。

2. 教育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改善了教育水平。

3. 医疗卫生改革: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4. 扶贫工作:大规模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将上亿人从贫困中解救出来。

5. 社保改革: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6.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并通过各种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三、国际交往与影响力增大:1.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大幅度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领域合作。

2. 外交突破: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 互联网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有力推动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4. 和平崛起:中国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2018-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范文word版 (2页)

2018-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范文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1978年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虎门镇太平手袋厂正式成立。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先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

蛇口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

1980年广东国营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

1981年全国人大授权广东、福建两省人大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经济法规。

1982年中国第一代农民工首现广东。

1983年2月6日,中国第一个涉外宾馆“白天鹅”开业。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在深圳发行。

1984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邓小平视察广州、深圳、珠海、顺德,对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

1985年中央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7年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试点省。

深圳首次公开拍卖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姓“社”姓“资”等重大认识问题。

邓小平南方谈话,被视为“文革”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1995年11月16日,京九铁路提前全线铺通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举办,至今已成中国科技第一展。

201X年2月,主席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X年主席考察广东时首次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广东启动户籍改革。

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201X年港珠澳大桥建设加速,珠三角再现合作新支点。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岁月如烟,流年似锦。

一份烟火,一度春秋。

左手染墨,右手繁华。

只言片语,哪能写得尽五味人生?只道是文字如弦,拔动心的音律。

用文字记录花的芬芳,美妙心的花朵,绽放楚楚动人的姹紫嫣红,在流年深处,让文字的河流浅浅流淌,流过花朵依然芳香的冬夏,流过灯火阑珊处那个我日夜思念的他,流过绚烂如梦的年华,在心底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

广东省发展历程

广东省发展历程

广东省发展历程广东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

近几十年来,广东省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下面就是广东省发展的历程。

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广东省成为最早实施经济改革的地区之一。

当时,广东省的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缓慢。

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广东省成立了中国首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特区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企业投资。

1980年代是广东省经济腾飞的时期。

特区的成功经验催生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外资企业纷纷进入广东省,与当地企业合作共赢。

广东省逐渐成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以精细化制造和出口闻名于世。

进入21世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省内的现代化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快速崛起,电子、通信、汽车等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广东省的城市化进程也迅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

广东省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广东省加大了对创新驱动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

广东省成立了多个高新技术园区,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和资金。

广东省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逐渐提升,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

同时,广东省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广东省启动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项目,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省内的天然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经济领域得到了体现,也在社会事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广东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先进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广东省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

广东省面向世界,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勇于担当。

深圳30年大事记

深圳30年大事记

深圳30年大事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鼓励客商及其公司投资设厂或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工业,并在税收、金融、土地和劳动工资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条件。

这4个特区的总面积为526.26平方公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和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企业、综合体制。

●1981年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

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率先提出的这句口号,如春雷般滚过中国大地,振聋发聩,大胆诠释市场经济。

●1983年深圳首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1984年1月25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深圳河畔——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渔民村。

他亲切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而渔民村和深圳的巨大变化,也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视察以后,他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1986年探索国企股份制改造新路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一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个别企业还发行了股票。

●1987年市委归纳深圳精神“开拓、创新、献身”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广东近30年来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广东近30年来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Your company slogan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 ,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 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 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 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 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 一种时尚。
国 外 的 文 化 的 流 入
Your company slogan
国 外 的 文 化 的 流 入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台式电脑
液 晶 电 视 机
Your company slogan
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 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 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 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 上升。

衣食住行中亦是如此。
Your company slogan
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 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 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 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 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 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 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 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广东改革开放的故事

广东改革开放的故事

广东改革开放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贫困,产业结构单一,农村面貌落后。

但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敢为人先,率先探索外贸经济的发展道路。

深圳、珠海、汕头等开发开放城市的崛起,为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

广东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乡村振兴也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村通了水电,人人家门前有旱厕,房屋一幢一幢在新农村规划中拔地而起,乡村旅游村、乡村文化礼堂、乡村书屋逐渐成为农村的新景观。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土地流失,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广东在探索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生态建设的紧迫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东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逐渐成为中国的省级经济体。

广东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为广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也带来了社会变革,广东的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广东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戏剧、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广东的文化礼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

广东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成为广东面临的挑战。

广东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寻找解决办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

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广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向其他省份传授经验,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广东在这场变革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广东将继续秉承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广东力量,书写新的传奇。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城市从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蜕变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首先,广州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将外商投资引入市区,建立了出口加工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

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为广州带来了新的经济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州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从传统的轻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广州的GDP年均增长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实现了从小康到中等发达国家的跨越。

其次,广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广州的城市规划相对简陋,交通拥堵和城市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活质量,广州启动了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

广州塔的建成标志着广州的城市形象焕然一新,它成为了广州的地标之一。

此外,广州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修建了地铁、轻轨等便民工程,方便了市民出行。

同时,广州还大力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使得广州成为一座绿色宜居的城市。

再次,广州的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使得广州与世界接轨,外国艺术家以及文化机构的到来为广州的文化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州艺术节、广州国际电影节等文化盛会成为了广州的名片。

同时,广州也加大了对本土文化的扶持力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音乐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成为了培养优秀艺术家和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

此外,广州的社会福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后,广州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保政策,确保了广州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广州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城乡居民的福利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广州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然而,广州改革开放30年来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严重的人口问题。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广州,使得人口压力急剧增加。

奋斗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以摄影

奋斗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以摄影

奋斗的历程辉煌的成就——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以摄影一、广州改革开放40年来成果:1、收入方面40年来,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下行中保持就业稳定,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2、衣食住行改革开放前,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吃饭靠粮票和油票,住的是土砖房,交通靠步行。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舒适的穿衣体验,吃上也开始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瓜果四季常有。

3、体育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体育新的时期,明确了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战略思想,中国体育开始回到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正确轨道。

79年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

2018年,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和发展成果所带来的无限活力和巨大动力,体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奥运冠军237个;获得世界冠军3319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99%以上;创超世界纪录1125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86.4%。

二、未来新科技的发展1、科技增量发展一线城市里面广州的增量空间是最大的,衡量一个城市有没有未来,最大的衡量就是增量空间有多大。

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极限,反观广州1400万的人口规模,相对北上来说还有1000万的增长空间,广州也还有部分建设用地待启用,这些因素让广州具备增量机遇。

2、产业竞争发展珠三角是个多核地带,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呈现“诸侯争霸”的情况,不像上海几乎可以称霸长三角,北京在华北一城独大。

历史的巨变与启示——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与启示

历史的巨变与启示——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与启示
人 心 。思 想的 解 放 ,观 念 的 更 新 ,给 经 济 发 展 注 入 了 一 股强劲的活力,有力地促进 _ 东经济先行发展。 r广
改革开放 以来,经过对外扩大开放 ,对 内改革先行

步和 学 江 苏 , 先 进 , 济 发 展 明 显加 快 。20 年 ,全 赶 经 07
( )经济体制 由高度集 中统一的计划经济 向社会 三
快 于 全 国 同期 4 1 百 分 点 , 可 谓 世界 走 一 步 , 中国 走 .个 三步,广东跨四步0 ,成 为全 国乃 至全 球 经 济 发 展 最 快 的 地 区之 一 。 G P , 东 D 和财 政 收 入 八 十 年 代末 赶上 江 苏 , 九 十 年 代 后期 分 别 超 过 江 苏 一 成 和五 成 ,至 今 仍 居 全 国 前 列 。随 着经 济 的 发 展 ,社 会 建 设 全 面 展 开 ,文 化 教 育 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开创新局面。 近 三 十 年 来 , 广 东 对 国 家 财 政 净 收 入 贡 献 大 人 增 加 。 l 9 年 至 2 0 年 , , 东 财 政 收 入 对 全 国 的 贡 献 率 5 9 07 ( 者 增 量 之 比 )为 l .% 两 55 。
结构演变,这是广东改革开放的重人成果。
食品价格 。生产资料经过计划价、市场调节价 “ 双轨制”
过 渡 后,也 并 轨 为 市 场价 。19 年 全 面 放 开 粮 食 购 销价 2 9 格 时 ,旧 的 训划 经济 巳被 冲 破 ,基 本 彤 成 市 场 调 节 的 格 局 。消 费 品 市 场 改 革 ,促 进 r资 金 、劳 动 力 、技 术 、 土
( )教 育 事 业 从 动 乱 的 摧 残 中迅 速 恢 复 发 展 并 向 六 教 育 人 省 方 向 发 展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一、1978年,广东率先进行价格“闯关”.1978年,广州市芳村区最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1981年至1983年,全市蔬菜、塘鱼、水果等价格陆续放开,价格改革几经曲折,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反响很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1990年,全省市场调节比重达到86.5%.二、1978年,“三来一补”外贸形式首度出现.1978年,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虎门镇太平手袋厂正式成立.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同时,“三来一补”成为广东利用外资的典范,后来该模式被全国其他地方广为采用.三、1979年,蛇口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979年1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同意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交通部《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省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2月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召集会议研究落实在蛇口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中国经济重入世界经济大门.四、1979年,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经济特区成立.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决定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包括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由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五、1979年,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广州“东湖新村”动工兴建.1979年,东湖新村的开工建设,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这个敢于尝鲜的创举撕开了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一个小口,此后无数的中国人通过购买商品房的方式来得到住房,打破了靠单位分配福利解决住房这条单一的路子.接着,深圳等地以多种方式开发建设商品房.六、1979年,广东率先实行财政体制改革.从1979年之后,广东试行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办法.省对地(市)县在中央对广东实行财政大包干情况下,根据省内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省以下相应建立“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和“调整部分财政收入上交市的上交办法”等形式.与此前高度集中的财政制度相比,包干制使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更好地实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七、1979年,穗港直通车恢复通车.1949年10月14日,穗港直通车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而中止.1979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粤港两地签署协议,并于同年4月在广州火车站举行首列穗港直通车的开行仪式.直通车在中断了30年后恢复通车,南面总站迁至红磡站.穗港直通车的恢复,大大方便了香港商人入粤投资和经营,以及两地人员的交往、交流.八、1980年,广东国营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1980年7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清远经验,确定100户国营工交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年末,扩权试点增加到179户,部分商业企业也加入试点行列.这是广东省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一个新的重大变革.九、1980年,广东推进流通体制改革.1980年9月30日,省政府印发《关于疏通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商品生产、搞活市场的十项措施》,推进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对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的扭曲状态产生重大影响.十、1981年,经济特区立法先行.1981年11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授权广东、福建两省人大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经济法规.12月24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四项单列法规,即《广东省经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经济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等.十一、80年代初,广东第一代个体户出现.80年代初,容志仁开了一间“容光”饮食店,以一毛钱“学生餐”闯开局面,成为广州市第一代个体户.他以100元起家,靠卖早餐成了广州首批万元户之一.广东因此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早在1980年,广东省工商局就出台了全国第一个鼓励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1982年5月,佛山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个体劳动者协会.20多年过去了,广东的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在市场经济大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广东已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二、1982年,中国第一代农民工首现广东.1982年,中国第一代打工仔、打工妹首先出现在广东.由于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先进一步,经济非常活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开始成为中国打工者首选的地区和中国外来工最密集的地区.社会上盛传“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之语.广东也由此引领了中国第一波外来工浪潮.如今,这股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十三、1983年,中国第一个涉外宾馆“白天鹅”在广州落成.坐落于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是个标志性符号,它开创了多项“第一”而名震全国——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落成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中国第一家“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现代大型中外合作酒店;同时,它还是中国第一家敞开大门允许老百姓参观游览的高级酒店.以“白天鹅”为开端,香港资本开始源源不断进入内地,形成了境内外经济合作的崭新格局.十四、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在深圳公开发行.1983年7月8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这张股票催生了内地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深宝安.十五、1983年,广东成立全国首家人才服务机构.广东最早的人才市场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星期六工程师”的初级形式出现的,它对当时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随着人才的流动,对传统的人才部门(单位)所有制和统包统配的人事制度带来很大冲击.1983年,省人事部门率先成立全国首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随后各市县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也相继成立.1987年4月20日,广东省第一个劳务市场——广州市越秀区劳务市场开业.十六、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1984年1月24日~2月5日,邓小平视察广州、深圳、珠海、顺德,对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十七、1984年,广州、湛江被列为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广州、湛江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1月和12月,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在湛江、广州两个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2年,广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任省长朱森林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将韶关、河源、梅州三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同时将大亚湾、南沙两地区开辟为经济开发区.至此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粤北、粤东北山区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十八、1984年,全国第一座实行“以桥养桥”收费还贷政策的桥梁开始征费.1984年1月1日,全国第一座实行“以桥养桥”收费还贷政策的桥梁东莞中堂大桥开始征费.依靠“以桥养桥”和由此而来的“以路养路”模式,广东基本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交通不便这一重大瓶颈.十九、1985年,广东推行劳动合同制.1985年3月2日,广东省政府批转省劳动局《关于改革劳动工资管理体制的意见》,新招收职工推行劳动合同制.从而在政策上打破了用工制度上的终身雇员制这一“铁饭碗”.二十、1985年,广东率先全国综合改革试点.1985年5月7日,广州、佛山、江门、湛江市进入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列.1987年11月21日,国务院决定广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务院批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范围,由原来的17个县市的“小三角”扩大为28个县市的“大三角”.二十一、1986年,我国第一份关于国营企业股份化改革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颁发.1986年,深圳市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并在一部分企业中试行,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颁发的关于国营企业股份化改革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第二年,广东省政府颁布《关于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积极稳妥进行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企业劳动制度和企业领导制度;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等.国营企业从此成为国有企业.二十二、1987年,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试点省.198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明确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省.4月18日,省政府批转《广东省金融体制改革试行要点》.主要内容有:改革信贷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分层次宏观调控体系;加快专业银行改革步伐,逐步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开拓和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金融企业等.二十三、1987年,全国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政府在中国内地首次公开拍卖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拉开广东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土地市场的序幕.二十四、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4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并于7月3日正式挂牌营业.二十五、1992年,邓小平视察广东并发表“南方讲话”.1992年1月19日至29日,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两市和顺德县就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继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等发表重要讲话.“南方讲话”发表后产生了重大影响,迅速在全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二十六、1992年,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内地省份.1992年4月1日,广东省进一步改革粮食购销管理体制,从是日起,全省粮食收购实行指导性计划和指导价,在全国率先放开粮食价格,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内地省份.1993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发出《关于保护和稳定粮食生产问题的通知》,建立粮食生产保护制度.到1995年,广东粮食产量上升,达到350亿斤,解决了“米袋子”问题.二十七、1992年,广东社保改革在全国最早全面推开.1992年6月10日,广东省政府批转《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这使广东社保改革制度化.从1983年开始,广东着手对“企业办保险”体制进行改革.1984年在部分地方试行国营和城镇集体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由社会统筹;1986年,建立国营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89年开始,部分市试行临时工个人养老保险办法;1990年开始,部分市试行固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92年,建立企业职工社会工伤保险制度.广东社保所有改革探索,都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推开.二十八、1992年,全国率先直选村官.1992年6月底,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麻奢乡通过村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的形式,选出了该乡(村)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开全国直选乡(村)官先河.1999年起,广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直选村官的试点,轰动全国.村委会直选对于实行村民自治,促进民主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九、广东掀起“开发区热”.1992年,广东涌起“开发区热”,随后发展迅速,各地纷纷借鉴,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大举措和重要途径.如今,开发区在出口创汇、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傲然崛起的广州开发区已被人们视为全国开发区建设的典范之一.三十、1993年,中国内地第一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成立.1993年2月8日,深圳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三十一、1994年,广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5月25日,广东省政府批转省体改委、省经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由主要靠放权让利调整为致力于明晰产权的制度创新.8月4日,广东省政府确定广州味精食品厂、深圳华强电子工业总公司等5家企业列为全国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这是继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后进行的第三步改革.三十二、1995年,广东加快小企业改革步伐.1995年12月1日,省政府转发《关于加快我省小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合并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出售转让、嫁接改造、易地改造、抵押承包、破产拍卖等8种改革形式,加快了小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三十三、1996年,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996年,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揭开了报业经营集团化新的一页.到1998年,广东新增两家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形成报业集团“三足鼎立”局面.随后,报业集团这种媒体经营模式走向全国,引领新的传媒格局.三十四、上世纪90年代末,新媒体在广东横空出世,走向全国.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着中国人联通彼此和世界的方式.互联网首先在广东寻找到市场的突破口,1997年丁磊于广东创建了网易公司,隔年马化腾创办了“腾讯”.在丁磊的主导下,网易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信箱、虚拟社区等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几乎在同一时段,马化腾开始推出OICQ、QQ,打造出华人群体最大的即时通讯网络.三十五、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召开,至今已成中国科技第一展.自1999年首次举办至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历经十年的发展,以“国家级、国际性、高水平、大规模、讲实效、专业化、不落幕”的特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借由高交会搭建而起的高端平台,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阵地.三十六、2000年,江泽民考察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十七、2003年,CEPA正式签署.CEPA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英文简称,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访问香港,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签署了这一历史性协议.按照协议规定,货物贸易方面,由2004年1月1日起,273个内地税目涵盖的香港产品,只要符合原产地规则,都可享有零关税优惠.随着CEPA的签署和大珠三角战略的提出,广东与港澳经济联系更紧密,粤港合作也进入全新的阶段.三十八、2004年,胡锦涛考察广东时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2004年12月22日,胡锦涛在出席澳门回归祖国5周年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后到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三十九、2004年,广东启动户籍改革,“农转非”将退出历史舞台.2004年起,广东户籍改革再掀新篇章.从这年起,广东将陆续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条件成熟的地区取消农业户口.也是在这一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这个打破城乡二元化对立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开,公安部的消息显示,目前已有1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四十、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广东先行一步.广东的义务教育“免费大餐”从2001年开始起步,步步都领先全国.到2007年秋季,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课本费由政府“埋单”,比全国提早一年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春季开始,广东全面免除全省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至此,全省实现了城乡全免费义务教育.而到2008年秋季学期,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覆盖全国.四十一、2008年,暂住证取消,深圳全面迎来“居住时代”.1984年,暂住证在深圳落地生根,至2008年8月,暂住证在深圳全面“告退”,前后24年.取代暂住证的居住证将“一证多用”,逐步增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和教育、金融等多项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持证人员将能享受到一系列的便利服务,包括子女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等.持有10年长期居住证的居民,将被纳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深圳再次为全国的户籍制度变革和人口管理提供了一个样本.四十二、2008年,广东产生我国首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初,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在广东度过10年打工生涯的四川籍打工妹胡小燕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成为我国首个从农民工队伍中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将人大代表和农民工两种身份合二为一的第一人,广大农民工的生存际遇和身份认定、子女教育等问题,都寄望通过这个代表找到“发声口”.四十三、2008年,深圳政治体制改革成全国试验田.2008年5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外发布《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征求意见稿)》,深圳即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特区深圳也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试验田”.深圳拟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内容包括:在党内选举中引进竞争机制,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差额选举区长、副区长,条件成熟后进行市长差额选举;部分区人大代表直接竞选;逐步实现各区党政一把手、市政府各部门一把手由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人选,票数较高者和自荐、联名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公开演讲和答辩,最终由常委会进行差额票决等.这些措施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创新之举.四十四、珠海成为全国首个“全民医保”试点城市.珠海的“全民医保”试点自2007年起筹措,在全国率先尝试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其思路是:“小病”治疗免费、“中病”依靠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则通过医疗统筹救助.四十五、宝洁入驻中国,引领跨国企业进驻潮流.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引领下,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这是宝洁公司在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所建立的第一间公司,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闯开一条新路.改革开放至今,国际投资者在广州累积设立了18000多个项目,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把广州作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场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150家在广州落户.四十六、广州地铁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广州地铁二号线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它是1997年国家恢复批建地铁项目后中国首条国产化率超过70%的地铁线路.地铁三号线是目前全国最快的地铁,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大学城专线则开创了国内轨道交通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先河,并且是广州市轨道交通的第一条高架线路.广州地铁的兴建标志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地方财政实力.四十七、亚洲最大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展馆)首期占地4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一、二层展厅13个,展示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2.2万平方米,于200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亚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会展中心.自2004年4月第95届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全面启用琶洲展馆,同时在琶洲展馆和流花路展馆两馆分两期举办.琶洲展馆的投入使用,对于广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对外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四十八、广东成中国玩具出口最大基地.1988年,世界玩具生产中心经历了从西欧向日本,从日本转向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又从香港转向内地和泰国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玩具出口基地.至今,广东玩具出口占中国玩具出口的6成以上.四十九、广东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活动,努力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2007年底,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吹响“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号角”,汪洋提出: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和《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全省上下广泛动员,迅速行动,兴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破除阻碍科学发展、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体制,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五十、广州新白云机场建成,成为中国客运量第二大的机场和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2004年7月,广州新白云机场正式完成转场,它也是我国首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和建设的航空港.广州新白云机场拥有定期国内航线120多条、国际航线52条,连通国内外140多个城市和地区,成为中国国内顶尖的航空中枢机构.2007年12月,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发送旅客超过3000万名.这使白云机场超过上海浦东机场,成为中国内地客运量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的第二大机场.新白云机场已经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的一张新名片.。

励精图治三十年轮 天鹅之城星光璀璨——惠州市惠城区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博览综述

励精图治三十年轮 天鹅之城星光璀璨——惠州市惠城区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博览综述

酒精啤酒、易拉罐、纸筒管、山羊皮革 、瓦楞纸、家用 电器等 3 多个项 目,集中人力物 力财力,确保重点,消 0 化吸收,搞好配套 ,克服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资金、人才、 投资环境 等方面的制约,经济建设进入了打基础 的重要
时期。 通过扎扎实实办实业打基础, 大力发展商品经 济,
实行全 民、 集体 、 个体和其他经济成份几个轮子一起 转, 加 快了全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1 8 年至 2 0 年 :把握变革,挖掘优势,扩大开 98 02 放,进 入了快 速扩张 、长足发展的稳健运行阶段 。
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行进一步安定的重大方 针,一方面认真贯彻 “ 调整、改革 、整顿、提高”八字 方针,抓好经济的调整和企业的整顿,促使全区各行各 业都 明确 了发展方 向。另一方面,推 出 “ 立足本市,发 挥优势,轻工为主,发展旅游,外引内联,搞活经济,增 加生产,改善生活”的建设方针,从而促使工业生产在 转轨中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市郊农村朝
效益好的名牌产品。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的战略部署
为 目标,抓住香港 、澳门回归、京九铁路开通和 国家扩 大内需等各种有利因素,围绕经济工作 的两个根本性转 变、三个协调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区经
路 ; 市 一 盘 棋 ,全 党 抓 经 济 ,选 准 项 目,陆 续 投 产 了 无 全
强筋壮骨练 内功,开拓进取促发展。19 年后,惠 94
城 区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环境偏 紧的条件下,励 精 图治,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经济建设持续 、 快速、健
康地发展。19 一 9 8 94年 19 年,这一时期 惠城区提 出 “ 工
的奋 力拚搏 ,排除 了一重重障碍,跨越了一道道 难关,
穿过 了一 层层 迷 雾 ,抓 住 了 发展 的 先 机 ,抢 占 了发 展 的

广东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共98页

广东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共98页

广东经济发展:
广东改革开放3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示意图
亿元
3000
2785.4
2500
2000
1807.2
1500
1000
910.6
500
41.8
382.3 107.6
0
1978年 1988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
26.07.2019
wxy
18
广东经济发展:
亿元 25000
有人曾因为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而全面否定改革。 十七大报告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 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 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 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十七大作出这种判断,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改革开 放的信心,从深层次说,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执政 党的支持度和认同感。
26.07.2019
wxy
28
四是,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但可持续发展的 压力较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
全省仍有16.2%的省控断面水质劣于五类,珠 三角空气质量下降,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较重, 环境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能耗依然较大,单位 GDP能耗比美国、日本、英国分别高2.3倍、6.2 倍和3.2倍。
26.07.2019
wxy
4
改革开放解放伟大成就的总结
社会形态认知:从重点论到全面论与重点
1
论的统一
2
从只重制度模式到更重价值取向
从社会制度的绝对对立到正视制度多样化
3
从只重生产关系转变到更重生产力发展
4
5 所有制:从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

深圳改革30年变化

深圳改革30年变化

深圳改革开放30年经过60、70年代的艰苦时代摸索,终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光明大道上啦!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政策。

正是受到这一伟大政策的恩泽,使一个原本只是盯不起眼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全国第一个“万元村”;也正是得益于这一伟大政策,才使得那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经过30年的艰难发展终于成为现今全国的经济龙头经济特区。

这个30年前的边陲小镇就是现在全国数一数二繁华的现代化都市——深圳。

深圳30年来的经济社会巨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从下面的2005-2008年深圳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中就可以充分看出深圳这30年来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05年深圳经济发展情况按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口径计算,“十五”期间,深圳本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4000亿元台阶,达到4926.9亿元,年均增长16.3%。

其中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49.4%和47.4%。

按调整后的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GDP达到7483美元。

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1015亿美元,成为全国首个出口超千亿美元的城市,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7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

全口径财政收入136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12.4亿元。

五年累计向中央财政贡献350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5倍。

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深圳位居全国第三。

06年深圳经济发展情况本市生产总值达5684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3亿元,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亿元,增长16.2%;进出口总额2374亿美元,增长29.9%,其中出口总额1361亿美元,增长34.1%。

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4%,提高4.6个百分点07年深圳经济发展情况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达3.46亿元,比上年提高0.48亿元。

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就

(一)、改革开放的 年,是中国经 )、改革开放的30年 改革开放的 济迅速蓬勃的30年 济迅速蓬勃的 年!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78年到 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 年间, 年到 年间 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 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 ,0871亿 亿元增长至21, 国内生产总值从 亿元增长至 亿 增长近60倍 元,增长近 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 了中国历史之上, 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 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 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 煌的一页,过去 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 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三)、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 )、改革开放的 年 业稳步发展的30年 业稳步发展的 年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 年 邓小平同志提出, 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 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 万人参加高考, 初,全国有 万人参加高考 却仅录取27 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 万名;而到 年 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 万名! 人数达到 万 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 万名 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 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 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 位置! 位置!
(一)、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1、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 。 、 2.从只重视会主义表层特征到更重视社会主义深层 从只重视会主义表层特征到更重视社会主义深层 本质 3.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 ”“资 从 4.开拓认识新视野的主要经验 开拓认识新视野的主要经验第一,始终坚持解放 开拓认识新视野的主要经验 始终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第二, 思想、实事求是;第二,注意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 的聪明才智;第三, 的聪明才智;第三,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广东的发展历程

广东的发展历程

广东的发展历程
广东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大海,背靠五岭。

它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地带。

下面我们来看看广东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广东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兴起的地区之一。

开埠的广州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着手发展外向型经济。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广东在这一时期的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烟草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成为了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的省份之一。

国家在这一时期实行的发展战略,使广东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冶金、化工、机械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广东也成为中国开放政策的试验区之一,引进外资,推动对外开放,实施自由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1980年代以来,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大规模的工业转移和外资引进,为广东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广东也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形成了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和合作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它逐渐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入。

广东的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
业转型升级。

总的来说,广东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早期的对外贸易,到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发展,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高速增长和结构调整。

广东的发展历程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并展示了一个传统工业基础上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典范。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报告(同名12785)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报告(同名12785)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作者陈永红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广东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

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初步探索(1978年12月─1983年)广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干部、华侨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创办经济特区,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在城市逐步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广东领导人大胆向中央建议,提出对广东下放对外开放自主权;在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广东省委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更加开放”这个主题,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1年4月,省委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1982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贩私的斗争。

省委提出“三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三放”(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省委还提出“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方针。

为了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4年,广东省委明确提出三条方针:为了办成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要积极寻找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允许灵活的,要灵活执行;如果找不到政策根据的,可以试点,在试点中突破现有规定。

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就

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就

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就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些主要成就:经济发展:广东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实行经济特区政策,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所在地,先后发展起深圳、珠海、汕头等特区经济。

广东的改革开放经验和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广东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外贸和外资吸引: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积极吸引外资和发展外贸。

广东的外贸额和外资引进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合作和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

科技创新: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深圳成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和孵化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了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

广东省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城市化进程:广东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并在城市中找到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活条件。

广东的城市化率位居全国前列,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

教育和人才培养:广东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广东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社会福利改善:广东在社会福利方面取得了进展,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为广东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福利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东人民的共同努力。

广东的改革开放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了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作者陈永红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广东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

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初步探索(1978年12月─1983年)广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干部、华侨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创办经济特区,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在城市逐步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广东领导人大胆向中央建议,提出对广东下放对外开放自主权;在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广东省委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更加开放”这个主题,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1年4月,省委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1982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贩私的斗争。

省委提出“三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三放”(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省委还提出“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方针。

为了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4年,广东省委明确提出三条方针:为了办成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要积极寻找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允许灵活的,要灵活执行;如果找不到政策根据的,可以试点,在试点中突破现有规定。

这是广东省委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充分体现。

(二)、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赞同和支持广东省富有创意的提议,决定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

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扩大地方管理权限,试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出口特区。

中央〔1979〕50号这一历史性文件,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序幕,吹响了广东先走一步的进军号。

(三)、成功创办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赞同广东提出的试办对外加工出口区的设想,并定名为“特区”,殷切希望广东“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5月,中央接受广东的提议,把“出口特区”改名为含义更为丰富的“经济特区”。

广东经济特区从创办之日起,认真执行中央赋予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上奋勇拼搏,敢闯敢冒,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边陲小镇、荒滩秃岭变成了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和新型工业区。

1984年1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分别为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肯定了特区的做法和经验。

特区因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排头兵,发挥了改革开放“四个窗口” (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下半年,惠阳、海南、湛江部分山区、贫困地区的生产队开始暗中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在两三年间在全省推开。

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调整农业发展方针,改变农业“以粮为纲”和农村“以农唯一”的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商品流通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价格改革是市场流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广东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价格改革和搞活城乡流通为突破口的。

广东价格改革开始“放调结合、以调为主”,然后“放调结合、以放为主、放中有管、分步推进”。

至1985年,在6年时间里,广东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价格闯关。

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广东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从扩权让利开始。

1979年,广东推广“清远经验”,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1年起,推行以“包”字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盈亏包干责任制。

1985年,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广东作出补充规定,从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价格、工资奖金等10个方面,进一步扩大国有工业企业的自主权,给企业“松绑”,更好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广东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抓简政放权,即给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下放经济管理权力。

一是缩小指令性计划管理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放松对微观经济管理的严格控制,扩大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二是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以促进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三是下放地方自筹基建、利用外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审批权;四是扩大地方大部分商品的定价权和管理权等。

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1984年10月──1991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按照中央的决定,广东转入以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这一阶段,在继续完善农村改革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大办乡镇企业,放手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

广东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1987年,全省GDP达到846.69亿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初步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1992年,广东GDP达到2218亿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是从1985年起,对国营企业普遍实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

二是从1986年起,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确立了经营者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促使两权(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和政企分开。

三是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四是推进横向经济联合。

五是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层层落实责任制,改革内部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广泛实行工效挂钩。

财政体制的改革。

根据中央对广东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以及1988年实行“递增包干”的体制,广东省对各市(地)的财政管理体制也作了相应的改革。

形成省对市(地),市(地)对县,县对镇(乡),层层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这种财政分级包干的体制,扩大了各级政府的自主权,调动了各级财政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改革投资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能源、交通和通信是广东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广东对中央实行财政大包干的前提下,广东大胆地把市场机制引入投资领域,大力改革投资机制,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

从1987年到1996年,广东集资建了6000多座桥,10条国道,实现无渡口通车。

金融体制改革。

1986年底,广东被确定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省。

广东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发展和开拓资金市场。

二是探索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路子。

三是发展多种金融机构。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广东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发展各种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多层次所有制结构,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广东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起步较早,尤其是经济特区,建立伊始,就明确规定“以市场调节为主”,要跳出现行体制之外。

长期以来价格背离价值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市场机制、价值作用得到发挥。

(二)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贸体制改革。

广东采取“以外经促进外贸发展,以外贸增强外经实力”的策略,和“两头在外,以进养出”等措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1988年—1990年,在全省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彻底打破外贸长期以来吃国家“大锅饭”的体制。

广东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引进外资、侨资和先进技术设备,这是广东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头10年,广东共签订各种形式的利用外资合同8.81万宗,实际利用外资79.29亿美元,已注册的外资投资企业8124家,占全国同类企业总数的六成以上。

同时,用44亿美元从国外引进100万多台(套)技术设备和2400多条生产线,使全省七成以上的老企业得到改造,为“广货”的更新换代,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首先是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接着开放广州、湛江两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分别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再接着开辟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随后开放粤北、粤东广大山区,使开放区由沿海向山区腹地层层推进。

到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已发展成为拥有三个经济特区,两个沿海开放城市,四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高新技术区,近四十个经济试验开发区,二十一个市都实行沿海开放区政策,全省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慷慨捐资,造福乡梓。

从1978年到2008年5月,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广东捐赠者10余万人,在广东捐款赠物总额折合人民币近400亿元,占全国侨捐总数的六成。

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全省城乡出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

1985年冬,省委、省政府作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重大决策。

经全省干部群众艰苦努力,至1990年底,广东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省份。

1991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广东省“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称号。

(三)、综合改革试验区1988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请示》。

国务院批准广东省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继续和发展。

广东的综合改革取得可喜的成绩。

1990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创办十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词:“继续办好经济特区,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子。

”经济多元化发展。

广东放手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充分发展,初见成效。

一批一批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商纷纷进来投资办厂,一个一个跨国公司总部或机构相继进驻广东。

三、增创发展新优势(1992年─2002年)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提出广东今后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要求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