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的成功之路。。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邓亚萍,中国体操运动员,是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一员。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成为了中国体操界的传奇人物。
邓亚萍的成长故事鼓舞着许多人,她的努力和坚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亚萍出生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一个普通的家庭。
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境并不富裕。
邓亚萍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体育的热爱和出色的运动天赋。
她喜欢爬树、做引体向上、跑步、跳绳等体育项目,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运动上。
她的父母并没有反对她的运动爱好,而是支持并鼓励她。
邓亚萍在小学时就加入了体操队,她非常努力地训练,每天都是满脸汗水,但她从来没有喊过累或痛苦。
她坚信只有通过努力付出,才能取得成功。
经过几年的坚持训练,邓亚萍逐渐展现出了自己在体操上的天赋和实力。
她在校内外的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她的成绩也得到了体操界和教练组的认可。
随着她的成绩越来越好,邓亚萍也成为了体操队的一员,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代表中国参加各种体操比赛。
在国内外比赛中,邓亚萍屡获殊荣,赢得了无数的奖牌。
她在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多次夺冠,成为了中国体操队的一面旗帜。
她的成绩和表现不仅在中国引起了轰动,也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
邓亚萍的成功并不是来之不易的。
在成名之前,她曾经历过许多困难和挫折。
体操运动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极大的耐心。
邓亚萍也曾因为受伤而痛苦过,但她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底。
她说:“生活中总会有起伏,最重要的是能够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在体操运动中,邓亚萍不仅要练习技术动作,还要面对种种压力,包括体能训练、体重控制、心理压力等。
她总是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保持自己的状态和信心。
她的毅力和勇气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除了体操运动,邓亚萍也关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
她曾多次参与慈善演出和募捐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赠了许多物资和资金。
她也积极参与一些公益事业的组织和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退役之后,邓亚萍也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投身于体育教育和培训事业。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邓亚萍,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为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
下面小编整理了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欢迎阅读!人们总说一句话,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
邓亚萍的命运还是性格决定的,“竞技体育的残酷告诉了我,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她没有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而是选择了对自己来讲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做,实践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
2010年国庆节前夕,昔日“乒乓女王”、37岁的邓亚萍完成了人生又一次华丽转身——正式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
三年内完成“三级跳”在众多转型从政的女运动员中,邓亚萍无疑是最成功者之一。
邓亚萍的“当官”跟她的很多前辈不同,她并不仅仅是担任体育行政管理领域的职务,早在两年半前就她已经进入了国家机关,担任的职位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副厅局级干部)。
一年后,邓亚萍又正式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短短三年内,邓亚萍完成了“三级跳”。
13年前,24岁的邓亚萍带着4枚奥运金牌退役,此后她用了整整11年时间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同时,在求学期间,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鼓励和帮助下,邓亚萍在悉尼奥运会后正式进入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那是她“仕途”的真正起点,后来她又两度成为北京申奥大使、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任职、担任北京奥组委官员……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讲,退役后的选择有很多种,有从商的,有从政的,有进演艺圈的……然而,邓亚萍选择退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打乒乓球打了19年,相当长的时间,已经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实现了大满贯;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在退役后适应社会,很想去读书。
从退役选择读书来看,邓亚萍的选择还是性格决定的,“竞技体育的残酷告诉了我,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她没有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而是选择了对自己来讲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做,实践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她是一个笑到最后的人,人常讲的两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她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是一位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她在世界级别的比赛中获得过多项荣誉,如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并被誉为“乒乓球皇后”。
邓亚萍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她居住在乡下,家里没有电视,更没有乒乓球桌。
但邓亚萍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天分。
有一次,她和一个男孩玩偷家里摆着一个破旧的乒乓球桌,这时她被球桌特别吸引,她认为它像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让她迅速爱上了乒乓球。
邓亚萍从小就特别坚强,她经常在田野里追逐玩耍,并总是不畏艰难地去挑战自己。
在她的性格中,有一个词可以概括:不服输。
她在乡村初中时曾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但她没有放弃学习,她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阅读书籍,直至晚上1点才睡觉。
她也曾去打工挣钱,帮助家里缓解生活困难。
邓亚萍在家乡打乒乓球时很快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当时她才九岁。
她的球技很快被邓小平关注,邓小平还赞扬她是“小小巨人”。
邓亚萍十二岁时,开始在省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在1989年,她成为世界冠军,这个成就是她职业生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4年的亚洲运动会,邓亚萍被评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这标志着她已成为代表中国的一个国际明星。
但成功之路并不平坦。
她曾因受伤而遭受挫折,她曾失去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但是她总是不断地努力,重新振作起来。
除了她的运动成就,邓亚萍还是一位为公益事业而努力的人。
在2003年,她成立了“邓亚萍乒乓球基金会”,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学习乒乓球,也让他们知道运动的重要性。
邓亚萍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对一件事情真正热爱,你就会不断进步,即使路途崎岖也会坚持不懈。
只要你勇敢地面对挑战,不畏困难,就能达到成功的高峰。
[作文素材]名人故事之邓亚萍从商如打球
[作文素材]名人故事之邓亚萍:从商如打球名人故事之邓亚萍:从商如打球她是人们眼中运动员成功转型的典范。
1997年,她出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1年,她成为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21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21年9月26日,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总经理。
从运动员到官员再到商界,她始终留给人们当年叱咤乒坛般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印象。
一路拼搏过来的邓亚萍,深知每一条路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没有超人的付出,不可能有超人的成绩。
每一次外界眼中成功的转型,靠的都是自己的汗水和孤独的坚持。
转战“新赛潮2021年9月26日,人民搜索成了邓亚萍的“新赛潮。
2021年6月20日,人民搜索更名为“即刻”。
“即刻”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新闻搜索,而是升级为更有挑战性的全网页搜索。
这意味着人民搜索至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公司。
不过,在强敌环伺的搜索领域,人们对“门外汉”邓亚萍领导的人民搜索如何市场化、如何分食市场蛋糕依然心存疑虑。
“刚去拜访业界牛人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做这个太难了。
这是非常坦诚的忠告。
”上任伊始,邓亚萍就遍访业内“高手”,不过大家的疑惑并没有让她动摇,“对我来说,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努力去试,谁也不能说谁一定行或者一定不行。
”邓亚萍开始了全新的学习,这个完全陌生的赛场让她开启了人生又一次竞赛。
人民搜索的员工谈起他们的邓总无不是敬佩有加,她加班和学习的劲头让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有的员工加班很晚回家,但是“邓总还在呢”,深夜还在办公室忙碌已是常事。
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指点,得到了很多支持,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对运作互联网公司的方法有了了解,但还需要更加深一步的研究”。
在与同行的交流中,邓亚萍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是高速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还要跟国际接轨。
换句话说,不了解西方模式的话,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很难有所建树。
不过,她认为,除了需要在国际上广泛“取经”以外,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要想发展好,还必须结合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用户的喜好,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乒乓球女神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乒乓球女神邓亚萍的励志故事以下是整理的乒乓球女神邓亚萍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查看。
国庆节前夕,昔日“乒乓女王、37岁的邓亚萍完成了人生又一次华丽转身——正式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
三年内完成“三级跳在众多转型从政的女运动员中,邓亚萍无疑是最成功者之一。
邓亚萍的“当官跟她的很多前辈不同,她并不仅仅是担任体育行政管理领域的职务,早在一年半前就她已经进入了国家机关,担任的职位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副厅局级干部)。
一年后的今天,邓亚萍又正式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短短三年内,邓亚萍完成了“三级跳。
北京奥运会前一年,邓亚萍正式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大家习惯把干练的她称作“奥运村村长,应该说那时的邓亚萍已经悄然开始了从体坛到政坛的角色转变,但是她的工作毕竟没有脱离体育行政管理领域,一切看上去就是那么理所当然,在她之前有着太多的类似的“体而优则仕的故事:比如女排功勋教头袁伟民(曾担任总局局长、正部级)、国球名帅蔡振华(现任总局副局长、副部级)、老女排队长张蓉芳(现任国家排管中心党组书记、正厅级)……去年4月,邓亚萍出人意料地被调到共青团北京市委担任副书记,团干部的历练必将让她的仕途前景更为开阔。
在那时,邓亚萍就多次表示,团的工作对她来说是新领域、新工作、新角色,自己要多向大家学习和请教。
自上任时起,她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参加“五四运动90周年表彰大会,去怀柔、顺义、朝阳等区县与基层团员交流,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时与志愿者座谈,参加中韩大学生交流营活动,与中韩大学生共同植树,等等。
在新岗位一直很忙,加班加点是常事,还经常开会到半夜一两点,邓亚萍深有感触地说,“从共青团的工作来讲,我们总结了这么一句话,就是‘白加黑’,‘五加二’,就是每周一到五要工作,同时还经常加班加点……“尽管非常忙,但我从新集体、新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扩大了视野。
关于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关于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曾获得14次世界冠军。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
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1、邓亚萍在剑桥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每天凌晨5点起床攻读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
对她来说,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
老师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
接下来给每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
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
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付出,但收效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显著。
作为一个插班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困难太大。
加上没有教材,每次上课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让我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
到英国留学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住在学校所安排的英国人家里,我也不例外。
本想住在英国人家里,一来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的英语会话机会。
但是我所居住的这个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房费伙食费很高,每月除了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费,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人民币将近5000元。
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说,惜金和惜时同样重要。
”“记得当我头一次穿着防雨运动衣,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时,许多同学见了都大为不解:怎么世界冠军还骑自行车来上学?是啊,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的所有,是我用汗水换来的,它来之不易,我必须十分珍惜它。
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急切盼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刚到英国不久,我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如何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我却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我能怎么办?问谁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邓亚萍:一个世界冠军的求学之路
邓亚萍:一个世界冠军的求学之路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邓亚萍求学路上的一路拼搏,让人们又一次领略了她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那种惊人毅力与顽强精神。
本报今天刊发此文,希望广大渴望成才的读者,能从这位曾经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河南老乡的求学故事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清华求学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
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
”邓亚萍说。
1996年底,邓亚萍被萨马兰奇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她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
然而,这时邓亚萍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
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她心里急得火烧火燎。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翌年她走进清华,当时她的英文水平几乎是一张白纸。
“我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大学。
老师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
’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就这个样子了。
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学好!’”邓亚萍这样讲述她初进清华时的经历。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
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
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
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
”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与朋友们的聚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邓亚萍:从世界冠军到共青“新兵”
交 流和 沟通 。
亚萍凭借有针对性的艰苦训 练 、罕见 个 世界 冠 军 刻 苦 学 习 的 恒 心 和 意 志 。
19 9 2年 , 巴塞 罗那 。
英语 和法语 ,而亚萍的英语基础几乎 组织工作中功勋卓著的一员战将。
识 结构 形 成 了 巨大 反差 。为 了弥补 这
第2 4届奥运会乒乓球女 子单打 为零 ,如此重要的工 作岗位与她 的知
决战 正 酣 。在场 上 一 浪 又一 浪 如潮 水 般 的 喝彩 声 中 ,邓 亚萍 那 凶 猛 的进 攻
写满负荷运转 ,同学们开玩笑说 :亚 “
上任几个 月来 ,亚萍每天的 日程
但邓亚萍的乒乓之路并不平坦。身高 萍成天读个不停 ,当心嘴唇磨出茧子 都安排得满满 的: 参加“ 四” 五 运动 9 0
仅1 5 米 O的邓亚萍似乎 天生就不像 呀 !” 但亚萍相信没有超人 的付出 , 就 周年表彰大会 ; 去怀柔 、 顺义、 朝阳等区
人们 的视 线 中变 换 了 角色 。 20 年 4 09
习,亚萍几乎取消了所有朋友聚会和 月 1 6日, 邓亚萍再次走进北京奥运大 社会活动 , 每天保证 1 个小 时听说读 厦 , 4 就任共青 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奥运金牌收入囊中, 赛场沸腾 了。
虽然出生于一个乒乓 教练之家 ,
邓 亚 萍 : 世 界 冠 军 到 共 青 兵 ” 从 新
本 刊记者 谭 丁
自为她颁 奖 ,邀请她到洛桑国际奥委 先后作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成员 会总部做 客,并任命她为国际奥委会 和奥运村部 副部长 ,在北京奥运大厦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她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强、勇敢、乐观的榜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她的故事。
邓亚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困。
在邓亚萍很小的时候,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乒乓球天赋。
然而,由于家庭的贫困,邓亚萍并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她只能在自家的土炕上练习乒乓球。
尽管如此,邓亚萍并没有放弃,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在邓亚萍14岁那年,她终于有机会去参加乒乓球选拔赛。
尽管她的对手大多来自城市,拥有更好的训练条件和装备,但邓亚萍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敏锐的球感,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乒乓球队的一员。
然而,邓亚萍的困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她在队里面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歧视。
但是,邓亚萍并没有被这些击倒,她更加努力地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1990年,邓亚萍代表中国参加了世乒赛,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最终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
这一成绩让邓亚萍成为了乒乓球界的新星,她的名字被人们铭记在了史册上。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邓亚萍骄傲自满,她依然保持着谦逊和努力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没有就此结束。
1993年,邓亚萍因为受伤错过了世乒赛,这一次的伤病让她陷入了低谷。
但是,邓亚萍并没有放弃,她接受了手术治疗,并进行了艰苦的康复训练。
最终,她克服了重重困难,重新回到了赛场上。
2000年,邓亚萍代表中国参加了悉尼奥运会,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最终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
这一成绩让邓亚萍成为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女运动员,她也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传奇人物。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而应该勇敢面对,坚持努力。
邓亚萍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让我们向邓亚萍学习,努力拼搏,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
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通向冠军的第一块木板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在1950 年开始打球,那个时候省里没有专业队。
他是一边工作一边打球,后来进入河南省队,并且代表河南省队,参加过中南五省乒乓球赛,拿了单打冠军。
按邓大松这个成绩算,应该相当于当时国家队队员的实力。
邓亚萍 5 岁时,就开始接受她父亲的乒乓球启蒙训练。
说来很有意思,那时的邓亚萍站在球台前只露出一个脑袋。
不善罢甘休的父亲,找块木板垫在小邓亚萍的脚下。
就这样,“乒乓女皇”邓亚萍的乒乓生涯,在垫着的木板上开始了。
1982 年,9 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获得了单打冠军。
从此,邓亚萍结束学业,一心打球。
虽然有好成绩,但到了河南省队训练了仅15 天后就被退回。
理由很简单,就是身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
这在邓亚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刚满10 岁的邓亚萍知道了很多本不是她这个年龄应该知道或明白的事情。
后来,邓亚萍回忆,这辈子她四次流泪,这是第一次。
“身材太矮,这几乎是致命的缺点,先天如此无法改变,所以当时很灰心,他的父亲告诉她身材不行,就得从其他地方补充,脚步必须灵活。
”解决身材不高的惟一办法,是步伐更快,进攻更加凶狠,防守更加顽强。
在通向世界冠军的路上,邓亚萍用苦练,为她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就在河南省队拒绝邓亚萍的尴尬时期,郑州市新成立一个乒乓球市队。
球队的教练李凤朝,恰好是邓大松在省队时教过的队员。
无奈之中,邓大松只好将女儿邓亚萍送到了李凤朝所在的郑州市乒乓球队。
一见到邓亚萍,李凤朝喜欢邓亚萍身上那种争强好胜的气质。
同样,李凤朝也承受着邓亚萍个子太矮的压力,将邓亚萍收留在他的门下。
日后,李凤朝成为邓亚萍乒乓生涯极为重要的启蒙教练。
因为种种原因,刚刚成立的郑州市队,漂泊在风雨之中。
为了生存,惟一的办法就是出成绩。
邓亚萍刚一进队时就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和要求。
几个月后,邓亚萍的乒乓天赋就逐步显露了出来。
连续 3 年独揽了少年赛的单打冠军后,邓亚萍引起了河南省新任女队总教练关毅的注意。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邓亚萍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她是1973年生于重庆,从小就因为身形娇小、灵活敏捷而受到众人的关注。
邓亚萍自幼喜欢运动,尤其是乒乓球。
在8岁的时候,她被选入了重庆市的乒乓球队,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努力,她展现出了出众的天赋和潜力。
14岁那年,邓亚萍被入选中国国家队,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然而,职业生涯的开始并不顺利。
她在国家队里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在训练中常常被队友们的优秀表现所压制,曾几次陷入低谷。
但邓亚萍从未放弃,每当遇到困难时,她总会不断找寻问题的根源,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并且接受教练的指导和建议,努力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平。
在1993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邓亚萍一举夺得了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子单打世界冠军。
这一成就对于邓亚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整体实力。
1996年,邓亚萍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了女子单打金牌,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单打金牌的女选手。
这一荣耀更加激发了她的斗志,同时也为她树立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邓亚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天道酬勤”的真理。
她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和付出实现的。
她在每一次训练中都全力以赴,毫不吝啬对乒乓球事业的付出。
而且,邓亚萍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她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突破各种困难和挑战。
邓亚萍的成功还得益于她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她和队友们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许多曲折和艰难的时刻。
在队伍中,邓亚萍也是一位积极的领导者,她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激励着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使整个团队更加凝聚力,提升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邓亚萍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热心和关注。
她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和权益。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邓亚萍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事迹材料-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邓亚萍的励志事迹
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邓亚萍的励志事迹篇一:邓亚萍体育励志故事邓亚萍的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4次世界冠军。
她小时候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因为个子矮、手脚粗短,不符合要求。
于是,邓亚萍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每天练完体能后,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动作。
她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便在腿上绑上了沙袋,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她的衣服、鞋袜,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平时只好忍着。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她的执着,10岁时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两项冠军。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她的这种拼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篇二:乒乓球运动员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简介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王皓,籍贯吉林长春,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
1990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教练是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是荆雨德;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2000年初升入一队。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技术全面,打法稳中带凶,正手抢拉、抢攻意识强。
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
邓亚萍成功之路
邓亚萍成功之路邓亚萍在乒坛无疑是辉煌的,5岁开始学打乒乓球的她,克服了自身缺陷和身体的伤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在乒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当时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被誉为“乒乓女皇”、“小个子巨人”。
如果说邓亚萍在乒坛是成功的,那么她的求学之路则更加证明她的成功绝非偶然。
1997年到2002年,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
邓亚萍退役后先入清华学习,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对于她来说,一切从零开始,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安母、第一个单词背起,她每天坚持清晨5点起床攻读直到12点以后才睡觉,几个月后作为交换生的她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英语,邓亚萍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开始了新的拼搏,除了象在国内那样刻苦学习外,她还利用课余时间整理讲义、查阅资料、练习听力,还经常深入人群,倾听他们的谈话,反复琢磨,寻找规律,临近毕业时,她的口语和听力已进入班里的优等生行列。
2001年9月,邓亚萍走进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她拿出打球的劲头学习,上课的过程中,她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开玩笑的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教官,用流利的英语宣读了自己长达35000字的论文,并顺利通过,获得硕士学位。
无论是在体坛上的辉煌还是学业上骄人的成绩,邓亚萍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启迪,这就是她身上的那种精神——脚踏实地、刻苦勤奋、持之以恒、拼搏进取。
我学习邓亚萍精神,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高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像邓亚萍那样,勤奋学习,刻苦磨练,争取早日实现我心中宏伟的目标!。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篇一: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邓亚萍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邓亚萍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牛顿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
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
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
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司马光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
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
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
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
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卓别林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约翰逊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篇二:体育明星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大魔王邓亚萍的职业生涯
大魔王邓亚萍的职业生涯1982年,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1983年,邓亚萍离开家来到了郑州市乒乓球队,边读书、边打球。
1986年初,邓亚萍被借调到了河南省队。
1986年4月,湖南怀化举办了全国乒协杯比赛。
邓亚萍在这次比赛中与队友合作为河南省拿到了团体冠军。
同年底,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邓亚萍代表河南队夺得团体和个人冠军。
1988年,15岁的邓亚萍再次获得全国青年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1988年11月,邓亚萍正式进入中国乒乓球队。
同年亚洲杯赛,邓亚萍在决赛中战胜了汉城奥运会女子单打银牌获得者李惠芬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第40届世乒赛,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成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
1990年5月23日,邓亚萍与乔红、高军、陈子荷合作,夺得第1届乒乓球世界杯女团冠军。
1991年5月6日,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中,年仅18岁的邓亚萍仅用45分钟就以3-0的战绩将汉城奥运会女子单打亚军得主李芬姬淘汰出局,一举夺下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桂冠。
同年9月,邓亚萍在日本松本县举行的“萨马兰奇杯”国际乒乓球锦标赛中,再次夺冠。
1992年,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最终拿到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单打与女子双打两枚金牌。
1993年,瑞典世乒赛,邓亚萍与乔红、陈子荷、高军一起合作,成功夺得世乒赛女团冠军。
1995年,邓亚萍在世乒赛上夺得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又一次获得了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
这期间,邓亚萍连续8年排名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统领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媒体称这个时期是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1997年5月,邓亚萍在曼彻斯特世乒赛上获得乒乓球女团、女双、女单三项冠军后,正式淡出国家队,先后进入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学习英语。
1998年下半年,邓亚萍从英国回来后准备备战曼谷亚运会,由于国家队已经由新人顶上了,邓亚萍在9月正式退役。
邓亚萍: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不屈服造就女强者
邓亚萍:⼩脚⼥⼈到奥运冠军不屈服造就⼥强者邓亚萍,1973年⽣于河南郑州。
曾获4枚奥运会⾦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乒世界排名第⼀,是世界上唯⼀⼀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牌的运动员。
1997年退役,先后到清华⼤学、英国诺丁汉⼤学和剑桥⼤学学习,已获硕⼠学位并正在攻读剑桥⼤学博⼠学位。
⽬前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等职。
邓亚萍是⼀个奇迹,⼀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不⾜150cm的邓亚萍克服了⾝体条件上的不⾜,在乒乓体坛取得了令所有运动员都向往的辉煌战绩,⽽且以惊⼈的毅⼒攻克了学习上的难题和困难,取得了清华⼤学外语系学⼠学位、英国诺丁汉⼤学的硕⼠学位,剑桥⼤学博⼠学位,邓亚萍在⼈⽣道路上取得了⼜⼀块沉甸甸的⾦牌。
邓亚萍的伟⼤之处在于她时时刻刻把⾃⼰的⽬标和祖国前途紧密相连,⽽且勇于超越⾃我。
她以惊⼈的毅⼒,在短短的⼏年内由⼀个不能写完整26个英⽂字母的运动员,成长为⼀个不仅能熟练掌握英语⼝语,⾃如地与外国⼈交流,⽽且能⽤纯英⽂撰写研究⽣论⽂和进⾏答辩的学⽣。
邓亚萍说:“⼲任何事,我们都追求结果,但是,我们更应该看重过程。
成功的结果中往往隐含着⾟酸的付出与失败的历练。
⽽失败的教训更让⼈刻⾻铭⼼,⾃发图强。
我⾛上求学之路,就是想求索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运动员能取得辉煌的成就??为什么中国乒乓球能称雄世界四⼗多年。
我想通过学习,通过和世界各国的朋友们交流,促进我们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体育发展和世界体育发展做⼀点贡献。
”“我总能找到⾃⼰⾏的理由”背景:邓亚萍5岁进⼊业余体校开始打球,9岁进⼊省体⼯⼤队乒乓球集训队,10岁进⼊市体委乒乓球队。
因为⾝材矮⼩,成绩优秀的邓亚萍⼀直⽆缘进⼊河南省乒乓球队。
记者:你好像从⼩就挺“犟”的,是吗?据说当时教练认为你没发展前途,可你反⽽更加刻苦训练,挺不服的。
你不服输的性格是与⽣俱来的吗?邓亚萍:(很可爱地笑)对!我觉得是天⽣的⼀种性格吧!我7岁的时候就已经拿河南省(少年组)的冠军了。
邓亚萍成长经历
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第三多的女 选手。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 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 的双料冠军。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 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第一 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 运会金牌,是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童年时期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 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 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 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 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 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 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 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 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 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运动员时期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像连珠炮一样打来, 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 就是1000多个。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 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 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 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运动员时期
童年时期
童年的邓亚萍因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 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 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 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 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 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对一 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 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邓亚萍
一、邓亚萍,28岁,河南人,是一位杰出的乒乓球运动员。
她是在11届亚运会和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Tabte会乒乓球冠军。
而在第25届奥运会,她夺得两枚金牌。
为什么她能在她的个子不如此辉煌的成就?她的辛勤工作和取得成功的决心帮助她克服了很多缺点。
在4岁时,她开始打乒乓球在父亲的指导下。
当她8,她赢得了学校的业余体育全国比赛冠军。
1988年她成为了国家集训队成员。
在她的成功之路,她证明了:个子矮小并不重要,勤奋就是一切。
二、Deng Yaping is a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 who won six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four Olympic championships between 1989 and 1997. She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lay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sport.Deng began playing table tennis at age five, and four years later she won her provincial junior championship. She was age 13 when she won her first national championship.Despite her success, she was initially denied a spot on the national team because she was so short (she stood only 1.5 metres [4 feet 11 inches] tall). Her talent, however, could not be denied, and she was finally included on the national team in 1988. She teamed with Qiao Hong to win her first world championship title in the women's doubles competition in 1989. Two years later in 1991, Deng won her first singles worldchampionship.At the 1992 Olympics in Barcelona, Spain, she won a gold medal in both the singles and doubles competitions and repeated the feat at the 1996 Olympics in Atlanta, Georgia. She also earned singles and doubles titles at the 1995 and 1997 world championships.When she retired at the age of 24, she had won more titles than any other player in the sport, including four Olympic gold medals, and had been 18 times world champion in table tennis. From 1990 to 1997, she retained the title of world No. 1 ranked female table tennis player for 8 years. She was voted Chinese female athlete of the century, and joined the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Hall of Fame in 2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自身条件并不好的女孩,能够长久称霸女子乒坛,在邓亚萍身上我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
(萨马兰奇评)[32]
邓亚萍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代表了运动员的风貌。
也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
(萨马兰奇评)[11]
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士,我非常欣赏她的性格,在巴萨罗纳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我都有幸亲自为她颁奖。
(萨马兰奇评)[33]
邓亚萍的人生之路是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
正是不认输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
(腾讯评)[8]
最崇拜邓亚萍。
我喜欢她永不服输的精神,任何时候都顽强拼搏,我挺佩服她的。
(阚文聪评)[34]
邓亚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郑州,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
5岁时,邓亚萍开始打乒乓球,1988年,邓亚萍正式进入国家队。
[1] 1989年,年仅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
[2]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
[3]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
[4]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5] 2009年4月,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2010年9月,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即刻搜索总经理。
[1] 2015年12月2日,邓亚萍受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6]
邓亚萍出生在乒乓球世家,她的父亲邓大松曾经是河南省乒乓球队选手。
从邓亚萍两岁多开始,父亲常常把邓亚萍放在他的自行车上,带着邓亚萍到工人俱乐部看他们打球。
邓亚萍5岁起跟随父亲学打乒乓球,父亲则给她制定了—套不同于常规的训练方法。
开始,邓亚萍拿的是横拍,由于邓亚萍个子长得慢,胳膊短,第二年起便让她改打宣拍。
在两年训练中,邓亚萍练的全是正手攻。
这种特殊的训练法,在所有的乒乓球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
邓亚萍从小打球就特别认真。
在邓亚萍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困难。
因为个头矮,省队不要她,这些情况父亲都跟邓亚萍说了,邓亚萍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别人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所以邓亚萍从小就很乖,训练特别能吃苦。
[5]
1982年,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3]
1983年,邓亚萍离开家来到了郑州市乒乓球队,边读书、边打球。
[8]
1986年初,邓亚萍被借调到了河南省队。
1986年4月,湖南怀化举办了全国乒协杯比赛。
邓亚萍在这次比赛中与队友合作为河南省拿到了团体冠军。
同年底,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邓亚萍代表河南队夺得团体和个人冠军。
[3]
1988年,15岁的邓亚萍再次获得全国青年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1988年11月,邓亚萍正式进入中国乒乓球队。
[3]同年亚洲杯赛,邓亚萍在决赛中战胜了汉城奥运会女子单打银牌获得者李惠芬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9]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成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
[2]
1990年5月23日,邓亚萍与乔红、高军、陈子荷合作,夺得第1届乒乓球世界杯女团冠军。
[10]
1991年5月6日,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中,年仅18岁的邓亚萍仅用45分钟就以3-0的战绩将汉城奥运会女子单打亚军得主李芬姬淘汰出局,一举夺下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桂冠。
同年9月,邓亚萍在日本松本县举行的“萨马兰奇杯”国际乒乓球锦标赛中,再次夺冠。
[11]
1992年,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最终拿到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单打与女子双打两枚金牌。
[3]
1993年,瑞典世乒赛,邓亚萍与乔红、陈子荷、高军一起合作,成功夺得世乒赛女团冠军。
[12]
1995年,邓亚萍在世乒赛上夺得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
[5]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又一次获得了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
这期间,邓亚萍连续8年排名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统领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媒体称这个时期是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3]
1997年5月,邓亚萍在曼彻斯特世乒赛上获得乒乓球女团、女双、女单三项冠军后,正式淡出国家队,先后进入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学习英语。
1998年下半年,邓亚萍从英国回来后准备备战曼谷亚运会,由于国家队已经由新人顶上了,邓亚萍在9月正式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