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实施细则》讲义.共71页文档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9a63b0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c.png)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水平,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结合我公司财务工作的具体实际,重新修订本实施细则。
1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一)原始凭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1、凭证的名称和填制日期;2、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及公章(业务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或结算专用章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如自制原始凭证,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其指定的人员签名或盖章;3、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4、经济业务内容;5、数量(或规格)、单价和金额。
(二)购买实物或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符合国家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
原始凭证后面应有经办人、验收或证明人及部门经费审批人和经监负责人的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所付款项的用途。
如是需入库的实物,须有入库验收章;如购置的是固定资产,还须有固定资产报增单。
(三)教职工公出借款时,应填写借款单(一式三联),注明用途等事项,并经有关审批人签名。
(四)银行结算凭证包括银行支票、信汇单、电汇单、现金交款单和进帐单等,应按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五)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或有合同协议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或合同协议作为原始凭证的附件,如果批准文件需要单独归档的,应在凭单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号。
(六)已办妥的收付款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收讫或付讫印章。
(七)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或刮擦,但可以划正,发现错误的,应由开出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加盖开出单位公章。
(八)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所在部门经费审批人和财务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
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报告,经所在部门负责人或经费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并盖公章,由财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代作原始凭证。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ppt课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21e004ee06eff9aff8071f.png)
• 四是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 人的收款证明
• 五是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还必 须有退货验收证明
• 六是职工公出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 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还借款副本, 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
• 十是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必须注明各联的用途, 并且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
30
三、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 (三)会计凭证的填制规范
• ③原始凭证的种类
– 原始凭证按来源分为 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 原始凭证按经济业务的类别分为
• 款项收付业务原始凭证 • 出入库业务原始凭证 • 成本费用原始凭证
会计人员的单位,允许代理记账。
▪所谓代理记账,是指由社会中介机构即会计咨 询、服务机构代替独立核算单位办理记账、算 账、报账业务。
8
二、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 基本规范
• (二)会计工作负责人配备规范 • 1.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配备 • 《规范》第六条规定:“设置会计机构,
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 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 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九是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与小写的金额必须相符十是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必须注明各联的用途并且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3030原始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按来源分为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按经济业务的类别分为?款项收付业务原始凭证?出入库业务原始凭证?成本费用原始凭证?购销业务原始凭证?固定资产业务原始凭证?转账业务原始凭证
32
三、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 (二)会计凭证的填制规范
• 2.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 • ①内容要求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57ca07da417866fb84a8e5f.png)
LOGO
收款凭证
LOGO
付款凭证
LOGO
转账凭证
LOGO
三、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要求
(一)传递的要求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 (三)会计凭证的装订要求 (四)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 管,在封面上注明记帐凭证日期、编号、种类, 同时在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 证名称及编号。 (五)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涉外文 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 保管,并在有关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 注明日期和编号
LOGO
第三部分 会计核算的总体规范
一、建账的基本要求
二、会计核算内容的规定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处理原则 四、会计档案的管理
LOGO
一、建账的整体要求
(一)账户体系的内容 (二)明细账户的设置
(三)各种账户的管理权限
LOGO
(二)总会计师
2.总会计师的职责
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 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 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负责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 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事业单位的 业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作出决策,参与重大经济 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
LOGO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处理原则
(一)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 (二)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制 (三)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本位币
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oc
![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0ed2bf650e52ea551898ea.png)
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强化会计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结合我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家机关、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
按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执行《河北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各级财政部门指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基础工作,通过经验交流、监督检查等措施,促进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协助财政部门管理本系统直属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规范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
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符合《会计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
第七条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三)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以上经历;(四)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系统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六)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第八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税务核算、总帐报表、稽核、会计电算化管理、档案保管等,这些岗位根据单位的规模大小、业务繁简,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但出纳员不得兼管总帐报表、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票据(不含支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出纳员、程序编制人员不得兼任微机录入工作,不得进行系统操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2bbd3e9d0d233d4b14e6995.png)
(五)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
第十一条审计人员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具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第十二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回避,被审计单位也有权申请审计人员回避:(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三)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审计人员的回避,由审计机关负责人决定;审计机关负责人办理审计事项时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人决定。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第十四条审计机关负责人在任职期间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随意撤换:(一)因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因严重违法、失职受到处分,不适宜继续担任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责1年以上的;(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任职条件的。
第三章审计机关职责第十五条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情况,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内容包括:(一)财政部门按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向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批复预算的情况、本级预算执行中调整情况和预算收支变化情况;(二)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征收预算收入情况;(三)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用款计划,以及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付本级预算支出资金情况;(四)财政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财政管理体制,拨付和管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情况以及办理结算、结转情况;(五)国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情况和预算支出资金的拨付情况;(六)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执行年度预算情况;(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项管理的预算资金收支情况;(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预算执行情况。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课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ea0a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e.png)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课件一、引言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不准确、流程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本课件将介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相关内容,帮助企业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意义1、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可以减少数据错误、流程混乱等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增强内部控制:通过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流程,可以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3、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使流程更加顺畅,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4、符合法规要求: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可以避免违规风险。
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内容1、会计科目设置:规范化的会计科目设置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会计凭证填制:规范化的会计凭证填制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会计核算方法:规范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会计账簿设置:规范化的会计账簿设置可以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5、财务报表编制:规范化的财务报表编制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施步骤1、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制定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
2、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3、监督执行: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4、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规范化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
五、总结通过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增强内部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并符合法规要求。
为了实现规范化管理,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监督执行并持续改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将更加规范、准确和高效。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134bc6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a.png)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是指对会计基础规范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规定和解释的文件。
它是为了确保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比性而制定的。
下面是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记录的准确性会计记录的准确性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要求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记录,确保账面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对于涉及金额较大、事项较复杂的会计记录,还要进行审核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二、会计事项的正确性会计事项的正确性是指会计处理涉及的事项要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要慎重认真,确保各项数据的正确性。
对于涉及会计处理原则的问题,应该参照相关准则和法规进行处理,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三、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指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可以进行比较,并能够揭示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一致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政策,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会计记录,并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
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的分类和归集,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四、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要求会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时,严格按照财务报告要求的格式和内容进行编制,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析。
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确保会计信息的保存和可查询性。
五、会计工作的自律性会计工作的自律性是指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
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要求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要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忠实履行职责,维护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规范实施细则对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比性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为企业的经济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讲义三:基础工作规范
![讲义三:基础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83c8102f5335a8102d22072.png)
5、年度内登记账簿使用的墨水颜色 要求保持一致
(五)结账
1、规范的结账方法: ①在本月最后一笔业务下划通栏单红线; ②在下一行的摘要栏盖“本月合计”章,结出本月
借、贷、余三栏金额,下划通栏单红线;
③在下一行的摘要栏盖“本年累计”或 “本年合计”章,结出借、贷、余三栏本 年累计数,下划通栏单红线。
5、计量: 涉及计量的要素主要有物品规格、 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
6、金额:
《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原始凭证金 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 在原始凭证上更正。”也就是说原始凭证 金额不可以更改,若出现错误则票据作废。 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大小写金额不符,阿拉 伯数字涂改,阿拉伯数字为后填。
1、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会机 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填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一式两份,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 、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 保管期限,向档案机构办理移交手续。点交后, 双方签字,各执一份。移交时,账簿经管人员在 “经管人员一览表”中填写移交日期并盖名章, 次行由会计档案保管人员填写并盖章。
六、会计账簿的正确使用
(一)依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必须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根据 自身实际情况设置辅助性账簿。总账、日记 账必须使用订本账,明细账使用活页账。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1、填写“账簿启用及经管人员一览表”。
2、填写账户目录。涉及明细科目的,一级会 计科目应顶格盖会计科目章,在一级科目行之 下,向右让一个字位置,盖明细科目章。
五、会计凭证的装订
常见错误: 1、记账凭证用铆钉装订;装订线绳外露;原始
凭证均未钉住,有散落现象;原始凭证粘贴后 无法翻阅;未按流水号顺序装订;订书钉未去 掉;有凭证装订颠倒现象。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稿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ca48f553c1ec5da50e270b7.png)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稿第一部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探讨三个问题:何谓会计基础工作;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一)何谓会计基础工作众所周知,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项职能,而反映和监督就是要借助会计所取得的经济管理资料,即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对经济活动做出完整、正确的反映和行之有效的监督。
要完成会计工作的职能,首先就要做好证、账、表方面的工作。
所以我可以这样说:会计的基础工作就是证、账、表。
其原因有三,分述如下:其一:证、账、表是会计工作特有的表现形式。
综观我国会计的发展历史,早在宋代即把会计使用的会计凭证称为“账据”,会计账簿基本定型定称,初步形成了一个证、账、实相牵制的管理体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的内容、形式、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证、账、表日臻完善。
但是,不论现在还是将来,证、账、表将永远是会计工作特有的表现形式。
其二:证、账、表的填制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功。
不论你处于何种知识层次,只要你的岗位是会计工作,首先看到和接触到的是大量经济活动的书面材料--会计凭证,其次是分门别类的各种会计账簿和编制的各种会计报表。
因此,要想把会计工作质量搞上去,就必须使所填制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准确、完整、真实与合法。
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据此提供的数据、资料才会真实可靠,才具有可参考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企业会计的证、账、表存在着不规范及会计资料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熟悉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内容;不了解会计账簿的记录规则和结算方法;不懂得会计报表各项数字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勾稽关系,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财会人员。
企业的会计凭证整齐统一,规范标准;账簿内容完整有序,记载及时;会计报表数字真实,计算正确,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就一定会大大促进这个企业会计工作客观反映职能的充分发挥。
其三:证、账、表工作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结构更加复杂化,其经济核算和管理的各项职能也将更加现代化。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PPT课件( 64页)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PPT课件( 6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025b41f2f60ddccda38a0b4.png)
代理记账机构及其 从业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
• (一) 按照委托合同办理代理记账业务,遵守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二) 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 (三) 对委托人示意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
计算,有一张算一张; • 2、经过汇总的原始凭证,每一张汇总单或
汇总表算一张。
• 例如: • 1、某职工填报的差旅费报销单上附有车票、
船票、住宿发票等原始凭证35张,35张原始 凭证在差旅费报销单上的“所附原始凭证张 数”栏内已作了登记,在计算记账凭证所附 原始凭证张数时,这一张差旅费报销单连同 其所附的35张原始凭证一起只能算一张。 • 2、当一张或几张原始凭证涉及到几张记账 凭证时,可将原始凭证附在其中一张主要的 记账凭证后面,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凭证 附件包括××号记账凭证业务”字样,在其 他有关记账凭证的摘要栏内注明“原始凭证 附于××号记账凭证后面”的字样。
• 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 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如果批准 文件需要单独归档的,应当在凭证上注明 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
• ⑦发现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 位重开或者更正。在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 单位的公章。
原始凭证的审核
(一)审核的内容 1、内容合法性和合理性——属实质性审核 2、填制完整性和正确性——属形式上的审核 (二)审核结果的处理 1、内容不合法或不合理——不与办理 2、形式不完整或不正确——要求改正补充后
• ③填制及时。即每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 都要立即填制原始凭证,做到不积压、不误时、 不事后补制。
• ④书写清楚。即字迹端正、易于辨认,做到数 字书写符合会计上的技术要求,文字工整,不 草、不乱;复写的凭证,要不串格、不串行、 不模糊。
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02aa003783e0912a2162a6f.png)
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强化会计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结合我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家机关、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
按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执行《河北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各级财政部门指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基础工作,通过经验交流、监督检查等措施,促进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协助财政部门管理本系统直属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规范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
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符合《会计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
第七条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三)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以上经历;(四)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系统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六)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第八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税务核算、总帐报表、稽核、会计电算化管理、档案保管等,这些岗位根据单位的规模大小、业务繁简,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但出纳员不得兼管总帐报表、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票据(不含支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出纳员、程序编制人员不得兼任微机录入工作,不得进行系统操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080ddb4afe04a1b071de79.png)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一、概述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1984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1993年以来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会计基础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适应会计基础工作的新要求,财政部对《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进行了重新修订,于1997年6月17日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后简称《规范》)。
《规范》发布实施后,《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同时废止。
(一)《规范》的结构《规范》共六章一百零一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三章会计核算,第四章会计监督,第五章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第六章附则。
《规范》的第一章总则,阐明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的依据、必要性、适用范围和管理。
《规范》的主体内容是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的规范,《规范》分四章分别进行阐述。
《规范》的第六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是“附则”。
其内容包括:一是对“本规范所称的统一会计制度”和“本规范所称的会计主管人员”作出专门解释;二是指明关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的规定,除特别指出外,适应于手工记账;三是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范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备案;四是本规范的解释、修改权归财政部;五是本规范自公布之日即1996年6月17日起实施。
(二)《规范》的意义制定和实施《规范》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内在要求《规范》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这既是《规范》的立法宗旨,也是制定和实施《规范》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