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如何预防登革热”。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典型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及危害。
2. 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我国近年来登革热的发病情况,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危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登革热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利用PPT和图片,讲解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
(2)登革热的典型症状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登革热的典型症状,让学生对登革热有更直观的认识。
(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登革热疫情发生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如何预防登革热。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登革热预防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关于登革热预防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如何预防登革热2. 内容:(1)登革热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2)登革热的典型症状(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登革热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2)列举至少三种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1)登革热的病原体为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2)预防方法:①保持环境卫生,清除积水,防止蚊虫滋生;②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③在登革热高发期,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风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3. 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登革热的概念和症状。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2. 预防登革热的具体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宣传材料、小礼品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教师简要介绍登革热的基本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登革热知识(10分钟)教师利用PPT详细讲解登革热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探讨预防登革热的措施(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登革热,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并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如:保持环境卫生、消灭蚊虫、避免积水等。
4.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关于预防登革热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小礼品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知识,掌握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宣传能力。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登革热的预防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实施?2. 每组选择一种预防措施,例如:“保持家庭环境清洁”、“使用蚊帐和防蚊剂”等,并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3. 各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宣传口号,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七、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几个关于登革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登革热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够了解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积极参与预防登革热的行动。
一、引入(10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登革热的症状和严重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了解登革热吗?你们知道如何预防登革热吗?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2.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a. 病因: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b. 传播途径: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类,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3.登革热的症状:a.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
b.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出血等严重症状。
4.登革热的危害:a. 严重的登革热可能导致死亡。
b. 长期感染登革热病毒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肝脏损伤等并发症。
5.预防登革热的方法:a. 消灭蚊子的滋生地:清除家中的积水、清理花盆、清洗水桶等。
b. 使用蚊帐:尤其是在登革热疫情高发地区,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预防蚊子叮咬。
c. 使用防蚊液: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液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叮咬。
d. 穿长袖长裤:穿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e. 加强室内通风:蚊子较不喜欢风,加强室内通风可以减少蚊子的滋生。
f. 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三、讨论与分享(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登革热的预防方法,并列举出更多的方法。
2.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讨论。
四、行动计划(10分钟)1.制定行动计划: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宣传登革热的预防方法。
2.展示行动计划: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行动计划,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回顾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内容: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一、从观看视频繁导入。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了解什么事登革热。
1、认识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
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登革热疫情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登革热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我校于2023年6月15日开展了以“预防登革热,健康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同学们对登革热的了解,认识到登革热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2. 学习预防登革热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 培养同学们的健康生活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时间2023年6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五、活动参与人员全校各年级学生及班主任六、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了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
2. 专家讲座邀请校医为同学们进行登革热的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2)登革热的预防措施;(3)如何处理疑似病例;(4)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视频观看播放登革热防治宣传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登革热。
4. 学生讨论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登革热知识,并提出预防登革热的建议。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并要求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活动内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2. 登革热的症状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
重症病例可出现休克、出血等症状。
3.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1)清除积水:定期清理积水,避免蚊虫孳生;(2)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等防蚊用品;(3)穿长袖衣物,避免蚊虫叮咬;(4)使用驱蚊剂;(5)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4. 如何处理疑似病例如果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和接触史。
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传染给他人。
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家居,减少蚊虫孳生。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如何预防登革热》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建议: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登革热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传播风险。
教学重点:1. 登革热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2.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宣传册、实践活动材料。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它有哪些症状?又是如何传播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环节二:讲解登革热知识(10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或视频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知识。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环节三:学习预防登革热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如:清除积水、避免蚊虫叮咬等。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如何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等方法。
环节四:讨论与交流(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预防登革热?2. 各组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表扬。
环节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稿。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环节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登革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登革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环节七:情景剧表演(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段关于预防登革热的情景剧。
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
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制定一份预防登革热的活动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预防登革热的活动教案。
一、宣传教育1.1 开展登革热知识宣传活动,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1.2 制作宣传海报、折页等宣传资料,通过社区、学校、医院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1.3 鼓励居民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废弃物、清除积水,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
二、环境治理2.1 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环境治理,定期清除垃圾、修复漏水等,减少蚊虫滋生地。
2.2 定期喷洒杀虫剂,消灭蚊虫,减少登革病毒传播。
2.3 鼓励居民使用蚊帐、电蚊拍等防蚊用具,减少叮咬机会。
三、个人防护3.1 鼓励居民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避免被蚊虫叮咬。
3.2 使用驱蚊液、驱蚊贴等防蚊用品,有效驱赶蚊虫。
3.3 避免外出活动在蚊虫活动的高峰期,如清晨和黄昏时段。
四、早期发现和就诊4.1 学习登革热的早期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及时就医。
4.2 做好家庭自测,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4.3 遇到疑似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减少病毒传播。
五、社区合作5.1 建立登革热防控工作小组,协调社区资源,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5.2 开展定期检查活动,监测蚊虫密度和疫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3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及时汇报疫情信息,协助患者就医。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希望社区、学校、医院等单位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共同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
3. 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定义:介绍登革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讲解登革热是通过叮咬感染了病毒的蚊子传播给人类的。
3. 登革热的症状:讲述登革热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痛等。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教育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包括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登革热。
2. 讲解:详细介绍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
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登革热预防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预防登革热的措施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室内多媒体设备。
2. 登革热的宣传材料和图片。
3. 学生手册或笔记本。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登革热。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给予反馈。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正确使用驱蚊剂和清除积水的情景。
4. 问答游戏:设计一些关于预防登革热的问题,让学生参与问答游戏,增强他们的记忆。
七、教学实践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学校周边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可能存在积水的地方。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清理积水、设置驱蚊剂等。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对预防登革热的了解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2. 社区宣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向社区居民普及预防登革热知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适时进行调整。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增强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预防登革热的行动,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预防登革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登革热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一些蚊虫标本和灭蚊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登革热疫情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预防登革热。
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对登革热有什么感受?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登革热的病因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由伊蚊传播。
(2)讲解登革热的症状展示登革热患者的图片,描述其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
让学生对登革热的症状有直观的认识。
(3)分析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结合图片和动画,向学生讲解登革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伊蚊叮咬。
伊蚊在吸食了含有登革病毒的血液后,再叮咬其他人,就可能传播病毒。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容易滋生伊蚊?(2)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伊蚊叮咬?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预防方法(15 分钟)(1)环境整治展示一些环境脏乱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环境容易滋生蚊虫。
强调要保持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如花盆、水桶、水缸等。
(2)个人防护向学生介绍一些个人防护的方法,如穿长袖衣服、长裤,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蚊帐等。
(3)灭蚊措施展示灭蚊工具,如蚊香、电蚊拍、灭蚊灯等,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如何预防登革热》,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预防登革热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
2.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水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什么是登革热,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哪些影响。
2. 新课导入:介绍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发生的登革热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登革热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登革热,每组给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登革热的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六、板书设计1. 病因2. 传播途径3. 症状4. 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说明其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关注公共卫生动态,了解最新的预防登革热的知识和技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如何预防登革热》这一主题班会中,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因为这些知识需要一定的生物和健康知识为基础,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
而教学重点则是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新课导入做好铺垫。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
教学过程:一、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二、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详细给学生讲解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
教会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临床表现潜伏期2~15d,平均6日左右,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
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
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
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
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
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
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预防登革热展开,依据教材《健康教育》第五章第二节“蚊媒传染病的预防”进行深入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以及蚊媒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蚊媒的生活习性、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蚊媒传染病预防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蚊帐、蚊香、驱蚊液、灭蚊灯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所需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登革热疫情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危害,引起学生对预防登革热的重视。
2. 知识讲解(15分钟)(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2)蚊媒的生活习性。
(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消除蚊虫孳生地B. 使用蚊香、驱蚊液等驱蚊产品C. 封闭门窗,避免蚊虫进入D. 与患者密切接触答案:D4. 随堂练习(10分钟)场景:暑假期间,小明和父母去乡村度假。
乡村蚊虫较多,小明家中有一名登革热患者。
5. 实践操作(10分钟)(1)制作蚊帐,了解蚊帐的使用方法。
(2)使用驱蚊液、蚊香等驱蚊产品。
(3)查找并清除身边的蚊虫孳生地。
六、板书设计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2. 蚊媒的生活习性3. 预防登革热的方法1) 消除蚊虫孳生地2) 使用驱蚊产品3) 封闭门窗,避免蚊虫进入4)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2)列举三种蚊媒传染病,并简要说明预防方法。
场景:小区内一处废弃的游泳池,水质污浊,蚊虫孳生。
2. 答案:(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
预防登革热:学校班会主题教案
预防登革热:学校班会主题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及其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疾病预防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互动、观看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认识- 登革热的定义-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症状2. 登革热的预防- 防蚊措施- 清除积水- 疫苗接种3. 登革热的防控宣传- 宣传标语- 宣传画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它又是如何传播的?2. 讲解登革热的认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让学生对登革热有基本的了解。
3. 讲解登革热的预防讲解防蚊、清除积水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4. 观看登革热防控宣传视频播放登革热防控宣传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登革热的防控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以下作业:1. 绘制一幅关于登革热预防的的宣传画。
2. 写一篇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措施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知识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登革热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登革热防控宣传视频2. 登革热预防宣传画素材3. 登革热预防知识测试题六、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避免传播不实信息。
2. 注重学生安全,避免在课堂上进行不必要的实践活动。
3. 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与生活》教材第四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一节,主要详细讲解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2. 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关注公共卫生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难点: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海报。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我国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分布图,引发学生关注。
2. 知识讲解:a. 病原体:登革病毒。
b.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c. 主要症状:发热、严重的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预防登革热的场景。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登革热预防措施的例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关于登革热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如何预防登革热》2. 内容:a. 登革热的病原体:登革病毒b. 传播途径:埃及伊蚊、白纹伊蚊c. 主要症状: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d. 预防措施:灭蚊、防蚊、注意个人卫生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登革热的预防措施,并举例说明。
2. 答案:登革热的预防措施包括灭蚊、防蚊、注意个人卫生等。
例如,定期清理积水,使用蚊帐、蚊香等驱蚊用品,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预防登革热的知识,提高了公共卫生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登革热疫情动态,了解更多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
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内容。
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
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为了预防登革热的传播,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本教案旨在组织一系列的预防登革热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参与者对登革热的认识和了解。
2. 传授登革热的预防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参与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4. 激发参与者参与社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热情。
三、活动内容1. 登革热知识讲座通过专家讲解、PPT演示等形式,向参与者介绍登革热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传播途径、症状特点、高发季节等。
同时,重点强调登革热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2. 预防登革热宣传海报设计比赛鼓励参与者设计创作宣传海报,以形象、简洁、生动的方式传达登革热的预防知识。
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在社区内进行展示,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关注度。
3. 登革热防控演练通过模拟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应对过程,让参与者了解登革热的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演练中,可以包括疫情报告、蚊虫防治、病例追踪等环节,以提高参与者的应对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社区清洁日活动组织参与者在社区内开展清洁日活动,清除积水、清理垃圾等,以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
同时,向参与者宣传蚊虫防治的重要性,教授正确使用蚊香、蚊帐等防护用品的方法。
5. 登革热防控小组成立鼓励参与者自愿加入登革热防控小组,成为社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小组成员可以定期进行巡查,清除蚊虫滋生地,宣传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提醒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活动实施计划1. 活动时间:预计在X月X日举行。
2. 活动地点:选择社区活动中心或学校场地进行。
3. 活动人员:邀请专家、社区居民、学生等参与。
4. 活动准备:制定活动流程、准备讲座材料、准备海报设计比赛所需材料等。
5. 活动宣传: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学校通知等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
五、活动评估与总结1. 活动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参与者的满意度,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活动改进做准备。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XX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登革热的认识1.1 介绍登革热的定义: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1.2 讲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感染了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
1.3 阐述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恶心、呕吐等。
1.4 强调登革热的严重性: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第二章:登革热的预防2.1 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蚊虫叮咬。
2.2 环境治理:清除积水,避免蚊虫孳生。
2.3 防蚊措施: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
2.4 出行预防: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班级防蚊措施3.1 班级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班级卫生死角,避免积水。
3.2 防蚊设施:在班级安装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
3.3 教育宣传:加强防蚊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防蚊意识。
3.4 定期检查:班主任定期检查班级防蚊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登革热的处理4.1 症状识别:了解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便于及时发现。
4.2 就医指导:出现登革热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
4.3 隔离措施:确诊为登革热患者时,采取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第五章:登革热科普知识宣传5.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5.2 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宣传预防登革热的方法,促使学生自觉采取行动。
5.3 登革热的治疗与康复:讲解登革热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期注意事项。
5.4 携手共进,预防登革热:倡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预防登革热的工作。
第六章:互动环节:登革热知识问答6.1 设计问答题目:涵盖登革热的预防、传播、症状等知识点。
6.2 组织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增强参与感。
6.3 奖励机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小礼品或表扬,提高积极性。
第七章:案例分析:登革热病例分享7.1 选取典型的登革热病例:以实际病例为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登革热。
7.2 分析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中的病因、传播途径等。
7.3 讨论预防措施:根据病例,讨论如何预防登革热的传播。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
2. 培养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公共卫生素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定义:介绍登革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讲解登革热是通过叮咬感染了病毒的蚊子传播给人类的。
3. 登革热的症状:讲述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教育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包括灭蚊、防蚊、清除积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染病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预防登革热。
2. 讲解: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3.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登革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措施的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挂图等教学资料。
2. 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
3. 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社区或学校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登革热。
2.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3.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医生、社区工作者等),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示如何向他人传达预防登革热的知识。
七、实践活动1. 制作宣传海报: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海报,包括预防措施、登革热的症状等。
2.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活动,如清除积水、灭蚊等,以实际行动宣传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八、作业布置1. 编写一篇关于预防登革热的短文,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个人经验,总结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2024年《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精彩教案
2024年《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为预防登革热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1.登革热的基本知识。
2.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登革热的危害,从而自觉采取预防措施。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登革热疫情,引起学生关注。
(2)学生分享自己对登革热的了解。
2.登革热知识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登革热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预防登革热方法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登革热。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预防方法分享(1)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预防方法。
5.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培养(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6.团队合作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制作预防登革热宣传海报、编排预防登革热情景剧等。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延伸1.课后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定家庭预防登革热计划,并向家人宣传预防知识。
2.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加班会,共同学习预防登革热知识,共同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班会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
2.学生反思自己在班会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登革热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预防登革热方法的运用能力。
3.学生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
八、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素材。
2.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
3.学生作品展示。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教师在讲解登革热知识时,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课后实践和家长参与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提高预防登革热的效果。
重难点补充:1.登革热危害意识培养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登革热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吗?学生A:可能会死亡吧?教师:对,这是一种严重的后果。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增强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登革热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2. 培养学生主动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登革热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登革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成果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认识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1. 登革热的宣传资料。
2. 卫生习惯养成手册。
五、教学延伸1. 邀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学生开展预防登革热的实践活动,如环境卫生整治、防蚊措施宣传等。
3. 开展“预防登革热,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防蚊措施的实践活动,如安装蚊帐、使用驱蚊液等。
7. 小组竞赛:设计一个关于预防登革热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
8.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班会,共同探讨如何在家中预防登革热,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9. 制作宣传海报:学生分组制作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海报,展示在班级、学校及社区。
10.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防蚊措施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参与度及家校共育的效果。
3. 学生制作宣传海报的创意及展示效果。
八、教学资源1. 防蚊措施的操作指南。
2. 预防登革热宣传海报的制作素材。
九、教学延伸1.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共同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
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形成原因和传播途径。
掌握预防登革热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培养学生关注公共卫生、积极参与预防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登革热的传播方式及预防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预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过程导入:故事导入,分享一则关于登革热的新闻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登革热的形成与传播:讲解蚊子在登革热传播中的作用。
登革热的危害:分析登革热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的影响。
预防方法:介绍防蚊措施、环境卫生和个人防护等。
案例分析:分享真实的登革热病例,引导学生分析预防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登革热,并在班级分享。
总结与回顾: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防蚊计划,并实施一周。
课外拓展:推荐相关资料和网站,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登革热的防控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相关知识。
多媒体辅助: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互动问答:鼓励学生提问,通过问答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预防措施。
评价与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回答。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防蚊计划,并实施一周。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家庭防蚊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个人参考
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
教学过程:
一、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二、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详细给学生讲解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
教会学生无论是
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d,平均6日左右,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
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
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C。
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
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
肿。
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
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
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
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
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湖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
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
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
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
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着,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
在热退前后的1-2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
1、休克在病程2-5日,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等。
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10小时内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甚至颅
内出血。
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
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多发群体
仅供个人参考
此病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
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殆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
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疾病危害
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
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
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并分离出第W型登革热病毒。
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I、□、川型病毒。
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
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病死率0.016%〜0.13%,但有
报告,严重且致命的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其病死率可达12%至44%是一种具有
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在登革热流行季节中,凡是疫区或有外地传入可能的港口和旅游地区,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
2、典型症状凡遇发热、皮疹、骨及关节剧痛和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本病;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出血点,紫斑、鼻衄、便血等,束臂试验阳性,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者,或退热后,病情加重,明显出血倾向,同时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考虑登革出血热。
疾病预后
登革热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病死率低于1%老年人有动脉硬化者及严重出血
者,预后差。
登革出血热有较高的病死率,可达10-40%,如出血和休克处理得当,病死率
可降至5-10%。
疾病预防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
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
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有机磷杀虫剂,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
药物喷洒,把蚊虫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也可以考虑使用物理性的防蚊工具,如防蚊纱窗,防蚊纱门,防蚊纱网等,效果也很不错。
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沙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不少于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
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疫苗接种是预
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供临床使用。
单价疫苗可产生增强性抗体,
有增加登革出血热的可能,故目前研制的疫苗多为多价混合型疫苗,四型混合的减毒活疫苗,
已进入临床试验,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免疫保护作用。
四、总结
五、作业
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并且和
父母一起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a des fins commerciales. 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oiflCH6yHeH u ac^ egoB u HHuefigo^^HM
ucno 员B30BaTbCE B KOMMepqeckux qe 员EX.
____________ 以下无正文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