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

冬
枯的芽苞,習稱
麻
“鸚哥嘴”或“紅
小辮”,或為殘留
莖基;另一端有(自
母麻脫落後的)圓臍
春
麻
形疤痕,習稱“肚
臍眼”。
4、質堅實,斷 面角質樣,半透 明。
5、氣特異,味 甘、微辛。(雞 屎味或馬尿味)
冬麻質地堅實沉重,有鸚哥嘴,斷面明亮 無空心,質佳;
春麻質地輕泡,有殘留莖基,斷面晦暗而 空心,質次。
3、質脆易斷,斷面白色富粉性。 4、味苦。
二、大貝:
為鱗莖外層單瓣 肥厚的鱗葉,一 面凸一面凹,呈 新月形,餘同 “珠貝”。
【顯微鑒別】粉末:類白色 ①澱粉粒:多為單粒(稀有複粒、半複粒)。
臍點多呈點狀、裂縫狀,均位於較小一端。 較大的澱粉粒可見偏心層紋。 ②表皮細胞及氣孔: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 壁連珠狀增厚;氣孔扁圓形,副衛細胞4-5個 ③螺紋導管:細小。 ④草酸鈣結晶:多呈細小方形或杆狀。
270nm處有最大吸收峰。
【附注】 偽品 ①茄科植物馬鈴薯的塊莖的加工品。 ②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的加工品。 ③菊科植物大麗菊的根的加工品。 ④羊角天麻:菊科植物雙舌蟹甲草的根
莖加工品。 ⑤美人蕉科植物巴蕉芋的根莖加工品。
書上未收載的偽品還有: (摻假) ①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塊莖。 ②澤瀉科植物慈菇的球莖。 ③槭樹科植物大九股牛的根莖。 ④葫蘆科植物茅瓜的塊莖。 ⑤百合科植物黃精的根莖。 ⑥商陸科植物商陸的根。 ⑦葫蘆科植物栝樓的塊根(天花粉)。 ⑧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塊根經特殊加工後
2、外層鱗葉2枚, 大小懸殊,緊密抱合,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習稱“懷中抱月”, 頂端閉合。
3、底部平坦,微凹 入,中心有一灰褐色 鱗莖盤,斷面粉性。
4、微苦。
二、青貝: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凯氏点: 在横切面上,凯氏带在相邻的径向壁上呈点状, 称凯氏点。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次生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韧皮部: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 细胞等组成,与输导水分的木质部共同组成维管系统。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2、异常构造:
产生的原因;
副形成层(三生构造)的产生和活 动;
形成层活动的不规则;
部分木薄壁细胞发生栓化。
(1)髓维管束:副形成层产生于根茎 的髓部,形成异型维管束。如大黄根 茎髓部的星点,副形成层向内产生韧 皮部,向外产生木质部。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横切面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分体中柱
(四)根茎类中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决定其为蕨类植物、双子叶植
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正常构造或异常构造; 观察分泌组织 、厚壁组织和细胞内含物。
根及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
确定是根或根茎
确定是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
无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层:植物茎和根中表皮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 木质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具放射纹; 髓部明显
2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总论)

(4)髓部不明显。
正常构造:蕨类植物根茎(骨碎补):
(1)外表常为表皮。
(2)内部为基本组织。
(3)网状中柱,常为周韧型维管束,维管束外围有 内皮层。
(4)木质部为管胞。有的具间隙腺毛。
表皮
木质部
基本 组织韧Βιβλιοθήκη 部分体 中柱骨碎补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
(1)髓部异常维管束:由原形成层里端细胞恢复 了分生能力,向内分生韧皮部,向外分生木质部 形成。如大黄。 (2)内生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下方细胞恢复分 生能力,产生的初生韧皮部,由于韧皮部的产生 和存在的位置不同而形成双韧维管束或在髓部周 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如茄科、葫芦科植 物。
1
大黄粉末
人参粉末
针晶:兰科(白及)、百合科(知母、玉竹)、
天南星科(半夏、天南星)、薯蓣科(山药)。
知母中的草酸钙针晶
方晶:豆科(甘草、葛 根)、芸香科(黄柏)
晶鞘纤维: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
含有草酸钙或其他结晶体,形成晶 鞘纤维,如豆科(甘草、葛根)、 芸香科(黄柏)等。
甘草中的晶鞘纤维
石细胞
第二节:根茎类中药
二、性状:
1、形状: (1)根状茎,柱状,石菖蒲 (2)块茎,半夏、天麻 (3)鳞茎,类圆形,鳞片,肥厚肉质(川贝) (4)球茎,荸荠 2、表面: 蕨类根茎(带有叶柄残基);鳞茎(鳞叶肥厚)
石菖蒲
川贝母
天 麻
狗
脊
紫萁贯众
3、 横断面: (1) 区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二、性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
气味。
1. 形状: (1)根:一般多呈圆柱形(甘草、牛膝)及长圆锥 形(白芷)。 (2)块根:形状多样;有纺锤形、圆锥形、不规则 形。如:郁金、麦冬、草乌、何首乌。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概述 PPT

感谢您的聆听!
双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性状结构
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性状结构
一、根类中药
• 显微结构(显微镜下根的横切面组织 构造)
1. 区分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 2. 根中有无分泌组织存在,如油室、树脂道、
乳管等。 3. 有无草酸钙结晶或碳酸钙结晶 4. 有无淀粉粒、菊糖 5. 注意厚壁组织,如石细胞、韧皮纤维、木
明显,具凯氏带。
维管束外韧型, 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 具网状中柱,横切
环状排列。射线 性,少数为周木型。 面观可见断续环状
明显。
中柱中维管束散布。 排列的维管束。
髓部明显
髓部不明显
有髓部
二、根茎类中药
• 显微结构
1. 根茎中的分泌组织 2. 根茎中粘液细胞中的草酸钙针晶 3. 厚壁组织,如:石细胞 4. 淀粉粒、菊糖等
头
的根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
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3.质地:有的坚实,有的体轻松泡;折断面呈粉 性、纤维性、角质样。
4.根的横断面:要注意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 植物根。
根
双、单子叶植物根的性状鉴别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多为直根系,主根发达;
一般为须根系,须根前部或
少为须根系,如威灵仙、龙胆。中部常膨大成块根,呈纺锤 形,如麦冬、郁金。
木质部
韧皮部 中柱鞘 内皮层 皮层 髓
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显微构造
根 中 的 分 泌 组 织
根中的结晶
• 大黄根的草酸钙簇晶
根中的淀粉粒
1.草酸钙簇晶 2.淀粉粒 3.木栓细胞
根的厚壁组织
石细胞
木纤维
二、根茎类中药
根和根茎类中药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
细胞。
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 物。近形成层处树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 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 射线广阔。
⑤薄壁细胞具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红参已 糊化)。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 具有草酸钙簇晶。
含挥发油约0.12%;含少许人参多糖。
【理化鉴别】
1、人参旳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 滴加三氯化锑饱和旳氯仿溶液,再蒸干, 呈紫色。(检验甾萜类)
2、人参总皂甙薄层层析: 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甙R0、
Ra、Rb、Rc、Rd、Re、Rf(浅)、Rg1。
【伪品】(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 1、豆科植物野豇豆旳根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旳根 3、茄科植物华山参旳根:河南称“热参”
简图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
裂 缝 状 或 星 状 ; 复 粒 由 2-6 分 粒 构 成 。 (红参旳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 带棕色。
4、气微香,味微苦、 后甜。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片
三七
【起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旳根。 【产地】 多系栽培,以云南 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
筋
剪下旳芦头、侧
条
根、须根晒干后,
分别称为“剪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孔:木栓层形成时,位于表皮气孔下 的木栓形成层不产生木栓细胞,而产生 大量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称为补充细 胞,或填充细胞。补充细胞逐渐增多, 结果撑破表皮或木栓层组织,枝干的表 面裂成唇状突起,显出圆形、椭圆形及 线形的轮廓,称为皮孔。它代替气孔的 功能,成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 具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皮层不明显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放射状 无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木栓形成层: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 织的一种。由于平周分裂的作用,在内 外分别形成栓内层和木栓组织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有形成层,韧皮部 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无节与节间 无叶、无芽
根茎的特征:有节与节间 有芽、长叶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茎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二、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的性 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多见皮孔样疤痕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 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类中药一般性状特点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三、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 性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具放射纹;髓部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散有筋脉点,无髓部
zk01根及根茎类

威灵仙
龙胆
(二)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 横切面显 具有次生构造 微构造 ①最外层为周皮(木栓) ②形成层明显,无限外韧 (重点) 型维管束、环列 ③中央无髓 单子叶植物根 具有初生构造 ①最外层为表皮或根被 ②内皮层明显, 辐射型维管束 ③中央有髓
根的次生构造
1 2 3 4 5 6
1木栓层、2皮层、3韧皮部 4形成层、5木质部(导管) 6射线
(周韧型,外有内皮层)
少数为管状中柱,如狗脊
分体中柱: 周韧型
第二节 药材鉴别分述
狗脊
生狗脊片
熟狗脊片
纵切
横切
木质部突起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双韧管状中柱
叶柄基部横切面
U字形 分体中柱
骨 碎 补
细辛
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蓼科 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唐古特大黄 Rh. tanguticum 药用大黄 Rh. officinale
显微鉴别:
注:豆科药材多含晶鞘纤维,但黄芪不含。
苦参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豆科 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的根。
性状:
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 栓皮破裂后外卷, 断面纤维性,具放射状纹理及裂 隙; 气微,味极苦。
成分 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牛膝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别名 怀牛膝 来源 苋科 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根 产地 主产于河南武陟、沁阳等地, 四大“怀药”之一,为栽培品
川牛膝
Cyathulae Radix
大牛膝、甜牛膝 苋科 川牛膝 Cyathula officinalis 根
根及根茎类中药_5.pptx

2、棉团铁线莲:
根茎短柱状。根长 4-8cm , 偶 达 20cm , 直 径 1-2mm , 表 面 棕褐色至棕黑色。 (木部圆形;味咸)
3、东北铁线莲:
根茎上着生多数细根, 细长如马尾状。根长 5-20cm,直径1-4mm; 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 断面皮部白色,木部 较小;味辛辣。(木 部近圆形)
质坚实而重。断面平坦,灰 白色,富粉性,有稀疏的放 射状纹理,显车轮纹
延胡索
【来源】 罂粟科植物
延胡索的块 茎。
【性状鉴别】
①呈不规则扁球形,直 径0.3-2cm。
②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 有不规则网状皱纹.
③顶端略凹陷,有茎痕; 基部稍凹陷呈脐状,或 呈圆锥状突起。
④质坚而脆,碎 断面黄色或暗黄 色,角质样,有 蜡样光泽。
⑤气微,味苦。
【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总量0.59-0.74%。 其中延胡索乙素为主要的镇痛、镇静成分。
白 芍
赤 芍
白 芍 表 面 赤 芍 表 面
白 芍 横 切 片
赤 芍 横 切 片
广 防 己
粉 防 己
广 防 己 横 切 面 粉 防 己 横 切 面
广 防 己 纵 切 面
粉 防 己 纵 切 面
威灵仙
【来源】 毛茛科植物
威灵仙、棉 团铁线莲或 东北铁线莲 的根和根茎。
【性状鉴别】
1、威灵仙: ①根茎呈柱状,表面淡棕
黄色,上端残留茎基,下 侧着生多数细根。
②根细长圆柱形,(长715cm),直径1-3mm。
③(根)表面黑褐色,有 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 露出黄白色木部。
④(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 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木部淡黄色。 (木部略呈方形)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课件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根及根茎类中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根及根茎类中药将向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其应用领域也将 进一步拓展。
05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种植与养护
种植技术与管理
01
02
03
04
种植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 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
加工技术
清洗干净后,根据需要进行切 片、干燥等加工处理,注意保 持中药的药效成分。
贮藏与保管
贮藏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 、防虫、防鼠。
06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与选购
鉴别方法与技巧
外观鉴别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 等特征,如根的须根、芦头、纹理等 ,以及是否有异常气味。
显微鉴别
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 胞形态、结晶体等特征,以确定其真 伪和品质。
人参
功效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
主治
用于气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 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 热消渴,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 经。
黄芪
01
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02 03
主治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 白尿,糖尿病。
主治
用于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 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药食中 毒;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症。
性味归经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概述根及根茎类药材是指以根或根茎作为药用部位的中药材,其主要特点是富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根及根茎类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功效。
二、常见的根及根茎类药材1. 人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开胃等功效。
人参可以作为单味药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芪甙和黄芪酸等化合物。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3.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甘草皂苷等化合物。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补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5.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川芎素等。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6. 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健脾开胃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白术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应用1.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的应用人参、黄芪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等作用,可以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人参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肝损伤;黄芪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肝细胞损伤。
2.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当归、川芎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可以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当归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痛,对于月经不调、经期腰酸腿软等妇科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川芎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血,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根及根茎类中药5

巴掌
二甲子
灯台子
五品叶
【产地】
主产于吉林、辽 宁、黑龙江等地
主为栽培品,习 称“园参”;野 生品甚少,习称 “野山参、山 参”。
【采收加工】园参
1、全体:晒干后称“全须生①晒干--生晒参
②沸水烫,针扎,浸于浓糖液中,干燥- -白参(糖参)-→少见。
③蒸3h,干燥,支根较短者--红参
支根较长者--边条红参
(2)支根 :
蒸煮后干燥--红直须
了解:其他
人 参 鉴 别 示 意 图
【性状鉴别】
一、生晒参(全须): 1、圆柱形,表面
灰黄色。上部有粗 横纹及明显的纵皱 纹,下部有支根及 须根,须根上偶有 细小的疣状突起。
生晒参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
细胞。 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
物。近形成层处树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 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 射线宽广。
含挥发油约0.12%;含少量人参多糖。
【理化鉴别】
1、人参的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 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 呈紫色。(检查甾萜类)
2、人参总皂苷薄层层析: 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苷R0、
Ra、Rb、Rc、Rd、Re、Rf(浅)、Rg1。
【伪品】(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 1、豆科植物野豇豆的根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 3、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河南称“热参”
【来源】 五加科植物西洋
参的根。 【产地】 原产加拿大、美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

整理版ppt
24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 科:蓼科(Polygonaceae)植物
➢ 种: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整理版ppt
25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整理版ppt
41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1 荧光检查:本品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加稀乙 醇扩散后呈淡棕色环,置紫外灯下观察,呈棕 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检查土大黄苷)。
2 微量升华:本品粉末少许,进行微量升华,可见黄色针状 结晶,高温得羽毛状结晶。加碱液,结晶溶解 并显红色(蒽醌)。
【实际操作】
1. 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大黄的性状特征。
2. 显微鉴别
取大黄粉末,以水装片,观察粉末显微特征;取大黄粉末,以水合氯 醛加热透化装片,观察粉末显微特征。绘图并标注。
【绘图】
整理版ppt
45
网纹导管
螺纹导管
具缘纹孔导管
草酸钙簇晶
淀粉粒
整理版ppt
46
何首乌(首乌)
•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
整理版ppt
44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
项目一 根基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
任务二 大黄的鉴定
【目的与要求】
掌握:大黄的显微鉴别方法及特征;微量升华的方法 。
【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
【实验学时】2学时
【仪器与试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质地、折断面等)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的细胞向外作切向 分裂所形成的细胞组成的,由多层木栓 细胞组成,细胞扁平,排裂紧密整齐, 无细胞间隙,是死细胞,细胞壁栓质化, 细胞内原生质体解体。栓质化的细胞壁 不易透水,也不易透气,是良好的保护 组织。
精品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孔:木栓层形成时,位于表皮气孔下 的木栓形成层不产生木栓细胞,而产生 大量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称为补充细 胞,或填充细胞。补充细胞逐渐增多, 结果撑破表皮或木栓层组织,枝干的表 面裂成唇状突起,显出圆形、椭圆形及 线形的轮廓,称为皮孔。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横切面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分体中柱
精品文档
(四)根茎类中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 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决定其为蕨类 植物、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 正常构造或异常构造; • 观察分泌组织 、厚壁组织和细胞内含物。
根及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
• 凯氏带: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为内皮层,细胞排列整 齐而紧密,是在细胞的上,下壁和径向壁上,常 有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一周 ,称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 凯氏点: 在横切面上,凯氏带在相邻的径向壁上呈 点状,称凯氏点。
精品文档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次生构造
精品文档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精品文档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 无髓部
精品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层:植物茎和根中表皮与维管束之间 的薄壁组织。
木质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 和木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
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
精品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 种分生组织。经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可 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 或根不断加粗。
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整齐 的细胞;其细胞的左右径向壁和上下横 壁有局部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称凯氏带, 对根内无机液流的吸收和运输具有定向
内层 皮层宽,具根迹、叶迹维管束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放射状 髓明显
精品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叶(根)迹维管束:植物茎内连接茎与 叶(根)之间的维管束,即茎内的维管 束穿过皮层,到叶柄(根)基部为止, 这一段叫做叶(根)迹维管束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精品文档
2、异常构造: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特点
精品文档
(三)蕨类植物根茎:
表皮及下皮层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间隙有的具间隙腺
毛 网状中柱,维管束断续环状排列 维管束多周韧型,外具内皮层
精品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网状中柱:是由双韧管状中柱演变而来, 在横切面上见有环状徘列的周韧维管束, 一般在各维管束外都有维管束鞘和内皮 层,而纵面观则呈网状。多数真蕨类植 物具有这种网状中柱
控制作用。
精品文档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 具髓部
精品文档
根类中药一般性状特点总结
精品文档
其次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 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 棕色油点。
• 少数双子叶植物根断面的异型构造。
罗盘纹
云锦花纹
二、显微鉴别:
• (一)双子叶植物根 • 一般具次生构造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性状特点
精品பைடு நூலகம்档
蕨类植物,由于中柱的类型不同而有各种形状
二、显微鉴别
• (一)双子叶植物根茎 • 一般具次生构造: • 与根的次生构造类似。 • 相比较有以下不同:
(1)皮层有根迹或叶迹维管束; (2)髓明显。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具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
• 产生的原因; • 副形成层(三生构造)的产生和活
动; • 形成层活动的不规则; • 部分木薄壁细胞发生栓化。
(1)髓维管束:副形成层产生于根茎 的髓部,形成异型维管束。如大黄根 茎髓部的星点,副形成层向内产生韧 皮部,向外产生木质部。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精品文档
大黄根茎异常维管束
精品文档
• (2)内生韧皮部:由于韧皮部的产生 和存在的位置不同而形成双韧维管束 或在髓部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 束。
• 2、区分组织的正常构造和异常构造。 • 3、有无分泌组织及细胞内含物、厚壁
组织等。
§2、根茎类中药
• 根茎类是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 球茎及鳞茎等。
根茎——黄连 块茎——天南星 球茎——荸荠 鳞茎——贝母假
•1、根茎的形状: 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 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2、外表:有节和节间之分。
蕨类植物的根茎表面往往生有鳞片或密生 棕黄色鳞毛,有的密布整齐的叶柄残基。
3、根茎的性状鉴别
• 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 植物根茎。
根茎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具放射纹;髓部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有形成层,韧皮部 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
精品文档
3
3
1
1
2
2
4
5
Ⅰ
Ⅱ
Ⅲ
3 4 5 1 2
Ⅳ
Ⅰ幼根情况。点线示形成层起始的地方 Ⅱ形成层已成连续组织,次生结构已开始产生 Ⅲ形成层全部产生次生结构,但仍为凹凸不齐的形状 Ⅳ形成层成完整的圆环
1.初生木质部 2.初生韧皮部 4.次生木质部 5.次生韧皮部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 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 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1、根类中药:
• 一、性状鉴别: • 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
部分根茎的药材。 • 根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1、根的形状: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
甘草 牛膝
白芷 桔梗
少数根膨大成块根,呈纺锤形。
三七
何首乌
少数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
龙胆
威灵仙
单子叶植物的根:须根系
麦冬
郁金
• 2、表面:常有纹理,有的 可见皮孔;
• 顶端有的带有根茎和茎基, 根茎俗称“芦头”,上有 茎痕,俗称“芦碗”,如 人参等。
• 3、根的质地 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 轻松泡;
• 折断时有的呈粉性(含淀粉粒),或 呈纤维性、角质状等。
特殊构造:
• 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 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 辛;
• 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 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
双子叶植物-----异常构造(根)
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 牛膝
川牛膝
附加维管束
牛膝横切面
木间木栓—黄芩
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栓化形成
二、显微鉴别:
• (3)木间木栓: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 木栓环带将一部分韧皮部和木质部包 围,把维管柱分隔成数个束。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无周皮,具表皮 皮层宽广,具根迹、叶迹维管束 维管束有限外韧型,或周木型(有限闭
锁型) 髓部不明显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精品文档
散有筋脉点,无髓精部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 具栓皮,较粗糙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茎表面 无栓皮,较光滑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 皮部窄,木部宽; 具放射纹;髓部明显
精品文档
根茎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 皮部宽、 木部(中柱)窄; 散有筋脉点(维管束), 无髓部。
精品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韧皮部: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 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与输导水分 的木质部共同组成维管系统。
精品文档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特点
具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皮层不明显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放射状 无髓
精品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木栓形成层: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 织的一种。由于平周分裂的作用,在内 外分别形成栓内层和木栓组织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首先区分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具栓皮,较粗糙,多见 皮孔样疤痕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窄,木部宽;放射 纹明显;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无栓皮,较光滑,无皮 孔样疤痕
精品文档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 具栓皮,较粗糙, 多见皮孔样疤痕
精品文档
3.形成层
1.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韧皮射线 木射线 次生韧皮部 裂隙
周皮
防风根横切面(示次生构造)
次生韧皮部 油室 裂隙 韧皮射线 木射线 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 周皮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简图(防风)
特殊构造:
• 少数根类中药的 次生构造不发达, 无周皮而有表皮, 有明显的髓部。
• (二)单子叶植物根 • 一般具初生构造
精品文档
单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特点
• 无周皮,具表皮 (根被)
• 皮层宽广 • 内皮层明显 • 维管束辐射型 • 髓明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