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说课材料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教材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一、总论统计就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得数据得搜集、整理、计算与分析等得活动。
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就是指利用科学得方法搜集、整理、分析与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得工作得总称。
统计资料就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得、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得数据资料得总称。
统计学就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得理论与方法得科学。
三者得关系: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就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得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就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得关系。
3、统计工作就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得。
(一)统计学中得基本概念P41、总体与总体单位ﻩ(1)总体:凡就是客观存在得,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得许多个别事物得整体就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得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得单位数如果就是有限得,称为有限总体;如果就是无限得,则称为无限总体。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得一部分单位。
总体就是由总体单位构成得,但就是总体与总体单位得概念不就是固定不变得,随着研究目得得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2、指标与标志指标就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得概念。
指标还可以就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得概念及其具体数量。
都能用数值表示。
如:GDP、人口数等。
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得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
指标与标志得区别:1、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得;而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得。
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得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得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得,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得指标。
联系:1、有许多指标得数值就是从总体单位得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得。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推荐-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讲义全文 精品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辅导人:王力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章统计指标第五章时间序列第六章统计指数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第八章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本章知识点:1、统计的涵义2、统计中三组基本概念3、统计的任务及统计过程一、统计的涵义统计: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现实中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①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的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活动的目的就是取得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取得必须依靠统计工作来进行。
②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学一方面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另一方面又指导统计工作的实践。
③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也就是说先实践,再形成理论。
二、统计中常用的三组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是将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也叫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的总称。
关系: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根据研究事物和对象的不同,有时总体单位也可以构成总体。
举例: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如果要研究全国人口年龄、性别等情况,那么全国所有的人口就成了我们要研究的总体了,那么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就是总体单位。
如果我们研究的范围缩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话,那么此时又变成了总体,而不是总体单位了。
再如我们想知道岳阳20XX年8月止,全市产值过2000万元的1331家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那么全市1331家产值过2000万的企业就是我们需要统计的总体,每一个企业就是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
当要研究某一个企业内部问题,如企业职工工资待遇等情况,那么这个企业的所有职工成了统计总体,每个职工则为总体单位。
结论: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着研究的对象改变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指标与标志•指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 总 论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认为统计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两大部分。
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
在我国,据《书经·禹贡篇》记载,公元前2200年,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氏”。
其中,九州表记述了九州的基本土地状况,被西方经济学家推崇为“统计学最早的萌芽”。
西周时就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统计报告制度。
秦时曾将"欲强国知十三数及自然资源等"作为治国强邦的依据。
在国外,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曾对全国人口、财产进行过普查。
但在当时,未曾有学者从事过统计理论的研究,也就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统计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的范围逐渐由人口、土地扩大到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保险、交通等各方面,统计理论也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
其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和观点。
一般地,统计史学家把17 世纪初的统计学称为古典统计学,把引入了概率论的统计学称为近现代统计学。
古典统计学又分为德国的国势学派和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近现代统计学又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这些统计学派构成了统计学历史的主体,各种不同学派中的科学的观点及内容构成了现代统计学的基础。
二、统计的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在不同的场合,“统计”一词可以有不同的涵义。
就目前而言,统计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指的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
如,各级统计部门对其所属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就是统计工作;某一社会机构或个人为了了解某方面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也属于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是在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10-7(讲义)
第七章统计报告本部分知识结构:本章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考核内容:1.统计报告的基本概念(1)统计报告的定义(2)统计报告的作用(3)统计报告的特点(4)统计报告的分类2.统计报告的写作(1)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2)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考核要求:1. 统计报告的基本概念领会:①统计报告的定义;②统计报告的作用;③统计报告的特点;④统计报告的分类。
2. 统计报告的写作识记:①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②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第一节统计报告的概念本节主要内容:一、统计报告的定义统计报告是指采用统计特有的计算和分析方法,以大量加工整理后的统计数据和相关文字资料为依据,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通过逻辑思维,从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中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全部或某一方面加以描述说明或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公众投资兴业、消费理财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书面报告形式。
统计报告的形成过程是作者的主观思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的过程。
二、统计报告的作用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其作用有:1.综合反映不同时期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全面展现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开展不同地区、部门的对比和评估,增强社会及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实施统计监督,及时发现并分析研究社会、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各界投资兴业、消费理财提供咨询服务。
3.跟踪了解和监督贯彻落实预定规划的情况,全面掌握各部门、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结构比例等,促进各职能部门、各流程环节更好地发挥作用、协调发展;4.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面上,帮助和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讲义(精华版)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讲义(精华版)《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一、总论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三者的关系: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P41、总体与总体单位(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能够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
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可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观点不是牢固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12、指标与标志目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性的观点。
目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性的观点及其具体数量。
都能用数值表示。
如:GDP、人口数等。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第一讲
2020/9/29
第一讲:统计基础知识之一
• 内容包括: • Ch1 绪论 • Ch2 统计调查 • Ch3 统计整理
统计 很重要哦!
2020/9/29
1
引子:初识统计
“没有统计,其它科学可以存 在,但是很渺小”
一个著名医生说:“医学若 无统计就不是科学”
2020/9/29
2
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系介绍统计专业时用了四 句话: 各大机构和国际企业均设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统计是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 所有具规模的企业均视数据库为“金矿” ; 统计学便是开采这个“金矿”的最有效工具。
是阐述统计方法的一门科
学和理论。研究如何搜集、整 理、分析数据资料从而认识数 量规律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Statistic is the science for learning from data.
2020/9/29
20
二、三者的关系
• 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
的关系。
•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总体:一个企业 总体单位:每一个职工
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转换
2020/9/29
27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
(一)指标(index)
定义 用来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名称,或者
名称及其数值(有两种理解)
指标名称 指标数值
指标内容和所包括的范围,即指标质 的规定性。
指数量的特征是指标量的规定性。 统计指标离不开数值。
2020/9/29
36
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之间的联系
组合
总体单位 (变化)
总体 (同质)
无限总体-抽样调查 有限总体-抽样调查、全面调查
统计基础说课
《统计基础》课程说课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物流教研室的张皓,今天我说课的科目是<统计基础>,我将会从七个方面来进行这门课程的说课.首先第一部分,是本课程的简介,课程性质,开设学期,学时学分,先导课程,后续课程,教材,参考书,网站.第二个部分是课程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在生活领域,可以帮助人们做出科学决策;在管理领域,可以运用到宏观的国民经济管理和微观的基层单位管理,比如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了统计学知识,这就是微观的基层单位管理领域.●我们把课程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作用1,有助于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作用2,有助于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为预测未来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作用3,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基本的数量分析基础第三个板块: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力目标: ①制定统计调查方案;②选择统计调查方法;③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撰写调研报告;④利用word和Excel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素质目标: ①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②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③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第四个板块:教学内容那么我是把内容按项目分类为三个项目: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项目一统计调查的要求掌握的技能点是掌握基本理论制定调查方案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方法,占10个学时,项目二统计整理的技能点是编制分布数列,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占10个学时,,项目三统计分析的技能点是能够用各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比如(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抽样推断法等).占44个学时.整个学期总学时为64个学时.第五个板块:教学方法~~~我将从5个方面来说1、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思路(1)基本理念:坚持实用/适用的原则,兼顾实用性、针对性的要求,以通俗、精炼、可操作为目标,培养统计理论和方法应用能力。
(2)基本思路: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依托,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一体化。
统计基础说课稿
统计基础说课稿课题:统计整理教学目标:了解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统计分组和汇总教学难点: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变量分布数列课时:4课时教学方式: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三章统计整理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将零散的,不系统的不能反应总体特征的统计数据标准化,系统化,使其能够达到反应总体特征。
2、意义:是个别现象的理解上升到对总体现象理解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统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和预测的前提。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一)审核(准确,即时,全面)包括汇总前审校和汇总后审核(二)分组和汇总统计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
(三)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统计表成为统计整理的有效表现形式。
(四)对统计资料实行系统积累以上是统计资料整理的各基本步骤之间是紧密相关的,统计资料的汇总是统计资料整理的中心内容,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的关键和基础,统计表则是统计资料整理成果的表现形式。
⏹三、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分组⏹汇总⏹编制统计图表。
⏹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跟据统计目的选择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注意三点:(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2)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3)统计分组对总体来说是“分”,对总体单位来说是“合”。
⏹『习题』统计分组是()A 在统计总体内实行的一种定性分类B 在统计总体内实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 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 将总体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组E 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二、统计分组的作用⏹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与规律;⏹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各种类型;⏹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统计分组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一) 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要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二)分组方法⏹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分组。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10-3(讲义)
第三章统计整理本部分知识结构:本章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考核内容:1.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1)统计整理的定义(2)统计整理的意义(3)统计整理的步骤2.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的定义(2)统计分组的作用(3)统计分组的原则(4)统计分组的方法(5)统计分组体系3.统计分布(1)统计分布的概念(2)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3)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的基本概念(4)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4.统计表(1)统计表的概念(2)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3)统计表的分类(4)统计表的编制规则考核要求:1. 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识记:①统计整理的定义;②统计整理的意义;③统计整理的步骤。
2. 统计分组识记:①统计分组的定义;②统计分组的作用;③统计分组的原则;④统计分组的关键;⑤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⑥划分各组界限;⑦统计分组体系。
3. 统计分布识记:①统计分布的定义;②统计分布的分类;③变量数列的分类;④组距与组数的定义;⑤等距数列与不等距数列的定义;⑥组限与组中值的定义;⑦频数与频率的定义;⑧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⑨列表法;⑩折线图;11曲线图;12饼图。
领会:①组距与组数的关系;②直方图。
简单应用:①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②组中值的计算;③频数与频率的计算。
4. 统计表识记:①统计表的定义;②统计表的作用;③统计表的构成;④统计表的内容;⑤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领会:①统计表的分类。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本节主要内容:一.统计整理的定义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根据统计对象的特点,对统计调查所收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或对已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后形成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二.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人们对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也是人们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的认识的重要阶段,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共40页文档
二、统计指标 重点:指标计算
5、动态指标(反映现象发展速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如下,以2000年为基期,历年投资发展速度?
指标名称
2000
2019
2019
2019
投资额(亿元) 32917.7
37213.5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是个体特征的名称
总体 指标 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
统计某集团职工人数年龄、爱好情况
不变标志
变异标志
离散变量,取整数
连续变量
3.变异与变量
变异: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各体之间的差别称为变异 变量:习惯上将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
连续变量
变量
离散变量
各概念之间的联系
组成
个体
总体
说
二、统计指标 重点:指标计算
调和平均数
某水果市场3个摊位销售苹果的情况如下表,平均价格为多少?
摊位
苹果价格(元/斤)
销售额(元)
A
3
70
B
3.2
65
C
4.5
50
合计
总金额
平均 价 770 格 0 6 65 5 55003.3 元 /8斤 3 3.24.5
总重量
总金额除 以总重量
•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0元,本年度计划 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而实际单位成本降低了8%,同时,计 划规定该厂本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而实际提高了 15%。
• 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超额3.16%完成计划 实 计际 划单 单 1 1 位 位 0 0 0 0 成 成 9 90 02 5 本 本 % % 9 92 5计 0 0 划完成 实 计 程际 划 度单 单位 位 9成 成 6.8本 本 4%
《统计》说课稿
统计学一、课程简介统计学是现代科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的发展为许多应用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社会学、经济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
本课程旨在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课程概述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1.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主要是通过样本数据来了解总体的特点,包括中心位置、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
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概括、频数分布、直方图、累计分布函数和箱线图等。
2.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
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3. 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主要是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方差分析则是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4. 非参数统计非参数统计主要是针对数据分布未知或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应用一些不基于分布假设的统计方法,来进行推断或检验。
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采用幻灯片讲解和实例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2.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并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3.实战: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与实际问题结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
2.期末考试:笔试形式。
五、课程资料•教材:李强,《统计学教程》;•参考书:朱善鹏,《统计学》(第三版)。
六、结语统计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它常常应用于实际问题当中,为结果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统计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统计思维,提高其逻辑推理和定量分析能力。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一: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实验版二年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3、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4、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说教法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
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悟,悟中获,获中学,学中创新。
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本节课开始教师就创设情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于是就选择了同学们熟悉的调查四种颜色,选哪种合适?做校服,这样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面报表
非全面调查:对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如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
和不连续调查
连续调查:11页
连续不断地进行调查登记。 适用于时期指标,如产品产量、销售额、贸 易额、产值、利润 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调查 登记。适用于时点指标如企业数、人口数、 企业固定资产、森林面积
不连续调查:11页
3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
门调查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自下而上的
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情况或某项
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普查、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包括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
三、统计报表 1、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
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
方法。 2、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全部单位填报,属于全面调查范畴, 所以又称全面统计报表。 3、统计报表的特点:
可以保证资料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是制定和检查计划的重要依据 所提供的资料具有可靠性
1.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最基本单位
例如:要了解天津市居民生活水平状况
• 总体是天津市全部居民户
总体单位是每一户居民
• 要了解天津市2001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 总体是天津市全部工业企业
总体单位是每一工业企业
• 2.只能以人或物作总体和总体单位,不能用数值作总体和总
统计的初步知识的说课稿范文
统计的初步知识的说课稿范文统计的初步知识的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统计的初步知识的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起始课,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体会这种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在遇到有关问题时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渗透统计方法。
2、通过统计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通过对统计图、统计表的分析,使学生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统计意义,培养统计意识。
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统计画册、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春节联欢晚会中人们高兴的唱啊、跳啊,但是都不能足以说明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用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
如:北京市人民存款是20年前的169倍、88年的鸡蛋产量是590万吨,到01年时是2337万吨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是专业人员经过统计得到的,你知道什么是统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
二、体验过程。
第一层: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非洲动物动态画面)看到这些动物你最想知道什么?(板书:动物名称只数)第二层:解决问题。
请你观察都有哪些动物?你准备先数谁?怎么数?数完之后怎么办?(边说边写,画出统计表)第三层:概括方法。
统计表和动态画面各有什么优点?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统计表的?三、大胆想象,诱发创造。
第一层:激发想象。
1、除了用统计表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外,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示出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讨论、交流)2、利用手中的材料(白纸、格纸),把你认为最好的方法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搜集原始资料——直接获得、未整理
2、搜集次级资料——间接获得、加工整理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准三确、性统、计调及查时的性种—对行按量类—全普月衡国查上量的报统人钢计口铁进产工作质量对重全点的国单重钢位要铁调标生查志产 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调查对象范围对2006年大学毕业 2、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调查登记时间生分配情况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经济基础知识
总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指标 时间数列 统计指数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统计有什么用 平均工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甲甲公公司司 660000
660000
商品 价格 数量
商品 价格 数量
大米 5
20000
食用油 100 8000
大米 4.2 19000
食用油 94.9 7000
鸡蛋 9
8500
鸡蛋 7.4 8000
2010年 鲜菜 3.6 10000
2009年 鲜菜 2 8000
手机 1400
50
手机 1500
40
电视 4200
80
电视 4500
70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挑还是不挑 菜摊上有一大堆西红柿,摊住告诉你:许挑,一块五一 斤;不许挑,一块一斤。挑还是不挑?
抽样判断
假设:一斤十个,选取某个局部。 ①10个西红柿中只有一到两个是你不能接受的。
挑: 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 1.5 0.15 10
不挑: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 1 0.125 8
②10个西红柿中有5个以上是你不能接受的。
挑: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 0.15元
不挑: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 0.2元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新京报》报道:商务部17日公布重点监测的57种主要生活必需品 价格7月同比上涨7%,而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7月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为何两者差距如此明显?难道官 方数据又打架了?
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 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本状况
重点调查
量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几个小型的新型节能型钢铁企业来了
解我国钢铁节能情况
典型调查
质方面的差异
二、统计调查
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邮寄访问法、电话访问 法、互联网访问法
收益 411.098 风险 15250%%
分配额 220 230 1500 210 15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彩票 概率
2 9 14 22 28 33 10
21 2 3 4 5 6 7
① C365C116 17721088 ② C365C116 17721088
大乐透的概率
C355C122 21425712
二、三者的关系
统计学
指导 印证
统计工作
实际到理论, 再到实际
分析
统计资料
一、总论
第统计二重节庆各区统县计人学数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重与庆总体单位渝、中指区标与标志解、放变碑异街与道变量 渝中区人口数
总总体体单位 总组总体合体单位
有限总体-抽样调查
总体总体单位
指标标志 相互转换
(同质)
(变化)
无限总体-抽样调查、全面调查
电脑 3500
70
电脑 4000
60
价格指数 K Kp p q q qq1 111p ppp1 0101100.3 1 .39% %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理财 50万现金
项目 存款 债券 股票 基金一号 基金二号
收益率 2.0 4.0 20.0 6.0 10.0
风险率 0.0 2.0 50.0 6.0 15——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报告 2、普查——专门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3、重点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重点单位 4、抽样调查——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非随机抽样) 5、典型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
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 主要是调查的着眼点不同。 重点调查是选取一部分重要样本进行调查,这些重要样本在量的方 面占优势,可以进行定量调查;而典型调查是有目的的选取有代表 性的样本进行调查,侧重该样本的质的方面,可以进行定性调查。
660000
660000
660000
660000
660000
600
600
乙公司 700
4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乙公司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平 平均 均 6 工 6 工 0 0 7 0 90 资 资 7 70 0 1 9 0 0 16 65 60 1 1 18 8
3、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调查组织方式
月报
解放碑人流量调 查
二、统计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解决哪些问题、取得什么资料、怎么用这些资料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对象——总体 调查单位——个体 报告单位——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单一表、一览表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一般指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 五、调查的组织计划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二)认识过程
定性——定量——定性
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方案(包括 总则、标准时点、 对象和内容、宣
传工作等)
光电录入、
绘制普查小区图、按省市进行 编制普查小区各户 汇总
户主姓名底册、入 户调查
公布人口 普查资料
二、统计调查 重点:调查种类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说明
说明
汇总
标志
指标
(单位) 变换(总体个体)(数量)
汇总
数
品
量
质
变异
数量 变异 标志
具体
变量
表现
(可变)
(连续、离散)
变量值
数量标志
统计渝中区男性人口年龄、爱好情况
不变标志
变异标志
品质标志
连续变量,取整数
一、总论
第三节
一、统计任务 统计部门的职责:信息、咨询、监督 二、统计的过程 (一)工作过程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
一、什么是统计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 等的活动。
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 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统计
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 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 ——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 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