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PPT课件最新
合集下载
《中国的气候》课件

《中国的气候》ppt课件
目录
• 中国的气候特点 •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 • 中国气候的影响 • 中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 中国气候的未来变化趋势
01
中国的气候特点
Chapter
季风气候显著
01
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影响的气候。中国位 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显著 的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包括多种温度带类型,还有多种地 形地貌和纬度位置。这种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中国各地 提供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文化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中国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其特点是冬 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包括新疆 、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中国气温升高、极 端天气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问题
。
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水资源、 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
负面影响。
中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以适应 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根据气候模型预测,未来中国气温将 继续升高,降水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中国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保障国家安 全和可持续发展。
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03
农业结构
随着气候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农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气温
升高和降水减少,一些干旱地区的农业可能会转向更耐旱的作物。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分布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黄 河等大江大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 中部地区。气候变化会影响这些 主要河流的水量,进而影响整个
目录
• 中国的气候特点 •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 • 中国气候的影响 • 中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 中国气候的未来变化趋势
01
中国的气候特点
Chapter
季风气候显著
01
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影响的气候。中国位 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显著 的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包括多种温度带类型,还有多种地 形地貌和纬度位置。这种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中国各地 提供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文化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中国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其特点是冬 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包括新疆 、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中国气温升高、极 端天气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问题
。
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水资源、 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
负面影响。
中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以适应 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根据气候模型预测,未来中国气温将 继续升高,降水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中国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保障国家安 全和可持续发展。
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03
农业结构
随着气候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农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气温
升高和降水减少,一些干旱地区的农业可能会转向更耐旱的作物。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分布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黄 河等大江大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 中部地区。气候变化会影响这些 主要河流的水量,进而影响整个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美版

•
5.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每一 家以自 己的地 位做中 心,周 围划出 一个圈 子,个 圈子是 “街坊 ”。可 是这不 是一个 固定的 团体, 而是一 个范围 。范围 的大小 也要依 着中心 的势力 厚薄而 定。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之微课小视频
(4'18'')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知识小结 冬季气温 特点
夏季气温 形成原因
中
气温 等温线分析
湾的南部 和海南省
青藏高原
>8000℃ <2000℃
作物 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
一年两熟 (水稻)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水稻) (青稞)
主要自 然植被
针叶林
针阔 温带落叶 亚热带常 热带 混交林 阔叶林 绿阔叶林 季雨林
荒漠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农业上, 有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
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 习的要 素。荀 子认为 积累是 学习的 第一要 素,也 是学习 的根本 。学习 可以达 到奇妙 的效果 ,可以 “兴风 雨”“ 生蛟龙 ”。“ 神明自 得,圣 心备焉 ”从人 的角度 ,来说 学习的 效果。 接着运 用正反 对比的 手法来 说明积 累的效 果,体 现了荀 子文章 说理的 生动性 。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2)冬季风
黑省北部 16°C 海 南 岛 28°C 南北温差约12o C
1、黑龙江北部平均气温多少,海南岛呢? 2、我国南北温差相差多少? 3、概括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48张ppt)

一年一熟 大麦、马铃薯
一年一熟 春小麦、甜菜
寒温带
<1600℃
1600—3400℃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一年一熟 青稞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棉花 暖温带 3400—45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4500—8000℃ 水稻、油菜、甘蔗
亚热带
热带
一年三熟 >8000℃ 水稻、橡胶
植被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热的玉米、棉花、水稻 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 季风气 的种植北界比其它地区 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水旱灾害多; 候显著 纬度要高; 2、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2、寒潮带来严寒、大 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牧草、森林的生长。 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气候复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1、夏季普遍高温,使喜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高山草甸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 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初步学会分析 其形成原因; 2. 掌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 3. 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4. 通过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图和干温地区图培养读 图、析图能力;
1、降水的空间分布
思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 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
(1)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越往北集中性越强;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思考: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了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北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气候(27张PPT)

⑴空间分布: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⑵时间分配:
①季节变化:
②年际变化:
火
烧 寮
练习:降水最少的地方吐__鲁__番_托__克__逊
原因__深__居_内__陆__.水__汽__少_._降_水__少_____;
降水最多的地方__台_湾__火__烧_寮_____
原因__①__东_南__信__风_迎__风_坡__多_______
___②__受__暖_流__影__响_._多_雨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气候(27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气候(27 张PPT )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1、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⑴空间分布:
⑵时间分配:
⑶降水的南北差异: 一般而言: 南方雨季开始___而结束____.雨季___; 北方开始___而结束____.雨季___。
1、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漠河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不大。
漠河均温16℃.海南岛 均温为28℃.南北温差 为12℃左右
海南岛
练习:七月平均温度最高出现吐__鲁__番__盆__地_.
原因是__盆__地__地__形__,__沙__漠__广__布_吸__热__快__,____ _______晴__天__多__日__照__强________________. 最低平均温度出现在_青__藏__高__原____.原因是 ____地__势__高_______________
②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③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影效应.焚风效应) ④台风雨:强度大.狂风暴雨.历时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气候(27 张PPT )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共34张PPT)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2.右图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是
。
3. 读图20一2,回答问题。
(1)C点的气温:
(2)A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 ,
气温的范围:
(3)B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气温的范围:
2
1.判断下列现象中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现象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热带全年高温,华北冬季结冰 夏季的海边是避暑胜地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平原 山麓红花绿草,山顶白雪皑皑 东京气温年较差小于郑州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13
14
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
1.东西方向的差异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东部距海近并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而西部 正相反。
(1)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 (2)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光照充足 (3)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比热容小,地表升温快 8
划分依据:积温 <1600℃
地图册163页
>1600℃ >3400℃
>4500℃
细节关注:
>8000℃
1.温度带的划分 依据;度数;范围(地形区),尤其是暖温带
2. 跨四个温度带:甘肃省 跨三个温度带:云南省、陕西省、新疆、内蒙古
(2)成都一月均温比同纬度的武汉气温 高 ,主要原因是。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有大巴山、秦岭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的
影响小;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7
1.B处等温线向 高 纬弯曲,说明气温比同纬气温 高 ,主要形 成原因是 地处黄河谷地,地势低,气温高 。
2.吐鲁番出现我国夏季最高温,原因:
纬度 海陆位置 地形 地形 海陆位置和洋流 洋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复习——中国的气候

7.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季风 C.地形 D.海陆位置
8.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 C.华北地区正值春旱 D.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
7.读图可知,等温线分布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该地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受海水的调节作用,温度 不会很高,距海远的地区,受海洋调节小,气温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气温可知,此时为我国夏季。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在春季或秋季,B错误;华北 地区正值春旱,在春季,C错误;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为春季,D错误;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A正确。故选A。
冬
季
风
风向 西北、东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性质 寒冷干燥 影响 降温减湿
夏
季
风
风向 东南、西南风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性质
温暖湿润
影响
增温增湿
我国显著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
夏季全国普遍 ,使需热量较多的作物如水稻、棉花、玉米的种
植
;
,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
高原、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
三、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位于西北非季风 区;冬冷夏热, 气温日较差、年 较差大
成因:跨纬度广;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高寒 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秦岭— —淮河以北的季风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3、中国多少为标准,按
所需
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活动积温:是指
8.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 C.华北地区正值春旱 D.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
7.读图可知,等温线分布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该地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受海水的调节作用,温度 不会很高,距海远的地区,受海洋调节小,气温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气温可知,此时为我国夏季。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在春季或秋季,B错误;华北 地区正值春旱,在春季,C错误;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为春季,D错误;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A正确。故选A。
冬
季
风
风向 西北、东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性质 寒冷干燥 影响 降温减湿
夏
季
风
风向 东南、西南风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性质
温暖湿润
影响
增温增湿
我国显著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
夏季全国普遍 ,使需热量较多的作物如水稻、棉花、玉米的种
植
;
,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
高原、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
三、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位于西北非季风 区;冬冷夏热, 气温日较差、年 较差大
成因:跨纬度广;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高寒 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秦岭— —淮河以北的季风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3、中国多少为标准,按
所需
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活动积温:是指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

寒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亚热 带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热带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1.跨四个温度带的省区? 甘肃省
2.跨三个温度带的省区? 蒙、陕、滇、新
响。
漠河
1、气温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0℃等温线
漠①河南一北月温均差温大约。–30℃,西
西沙群岛 沙②群越岛往一北月气均温温越约低22。.9℃,
南北温差50℃以上。
影响因①素纬: 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
小,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②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寒冷。
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
①南北方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1、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地形雨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
黄河中下游大 暖温带 部分地区和新
疆南部
34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冬小麦、棉花;葡萄、
4500℃ 苹果、桃、柿子、梨、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
— 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 稻、油菜;柑橘、柠 檬、无花果
热带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水稻一年三熟;菠萝、 >8000℃ 荔枝、芒果、橄榄、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高原气候区
亚热 带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热带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1.跨四个温度带的省区? 甘肃省
2.跨三个温度带的省区? 蒙、陕、滇、新
响。
漠河
1、气温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0℃等温线
漠①河南一北月温均差温大约。–30℃,西
西沙群岛 沙②群越岛往一北月气均温温越约低22。.9℃,
南北温差50℃以上。
影响因①素纬: 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
小,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②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寒冷。
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
①南北方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1、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地形雨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
黄河中下游大 暖温带 部分地区和新
疆南部
34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冬小麦、棉花;葡萄、
4500℃ 苹果、桃、柿子、梨、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
— 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 稻、油菜;柑橘、柠 檬、无花果
热带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水稻一年三熟;菠萝、 >8000℃ 荔枝、芒果、橄榄、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高 考复习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专题复 习训练 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2张PPT)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气候较干旱, 原和青藏 高原大部分 主要为草原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 气候干旱, 部、青藏高原西北 主要为荒漠
读图练习:甘肃省有多少个干湿地区?
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特征
大陆 性季 风气 候显 著
雨热 同期
气候 复杂 多样
表现
成因
①大多数地方冬低 温少雨,夏季高 多 雨,②与同纬度其 他地区比,冬季气 温低,夏气温高, 气温年较差大;③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 年际变化都较大
3.气候复杂多样 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气候复杂多样的
重要标志 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
样性 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
源极其丰富
十一.特殊天气与气象灾害
1.梅雨:每年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持续连绵阴雨天气 成因: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2.伏旱:每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干旱少雨天气 成因: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主要受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 具体来看:海陆位置;地形;锋面雨带推移形成的雨期长短等的 综合影响
2.降水时间变化 (1)规律
①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节 多集中在5~9月,尤其7、8月
②降水年际变化大 年变率规律: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内陆更大
(2)原因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 高原、干旱气候
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 区不利于农业发
富
展
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最典型?大陆性气候强烈(表现?)
2.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征) 夏热----利于喜温作物北植 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有利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使江南成为“鱼米之乡”
高三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共42张PPT)

4.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5.图中①、②两地植被的差异为( )
A.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
叶林 B. 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C. 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 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评价 :
(1)有利影响:
2、部分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 3、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也为我国因地制 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 了有利条件。
(2)不利影响:
1、山区多,平原少,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制约了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2、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湍急,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合作探究三:评价我国地形多样、山区 面积广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
评价 :
(1)有利影响:
1、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 了有利条件。
①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②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③高原和山地牧场都是重要草场资源(如阿尔泰山、 天山北坡、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 场资源)。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横
巫
断
山
山
脉
雪
峰
山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2、在图中用字母G、H、I分别标出准噶尔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柴达木盆地的位置
G
塔里木盆 地
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I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H
5.图中①、②两地植被的差异为( )
A.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
叶林 B. 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C. 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 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评价 :
(1)有利影响:
2、部分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 3、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也为我国因地制 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 了有利条件。
(2)不利影响:
1、山区多,平原少,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制约了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2、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湍急,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合作探究三:评价我国地形多样、山区 面积广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
评价 :
(1)有利影响:
1、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 了有利条件。
①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②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③高原和山地牧场都是重要草场资源(如阿尔泰山、 天山北坡、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 场资源)。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横
巫
断
山
山
脉
雪
峰
山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2、在图中用字母G、H、I分别标出准噶尔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柴达木盆地的位置
G
塔里木盆 地
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I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H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的气候

1.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
项目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范围 对气候 影响 冬季风
亚洲内陆 偏北风 寒冷干燥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台湾、四川盆地、南岭以 南较小)之外都受影响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 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带来 严寒、大风、霜冻等天气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东南、西南风) 温暖湿润
雨 热 同 期
气 候 复 杂 多 变
我国位于亚 洲东部,太 平洋西岸。 海陆热力差 异显著,季 风盛行。
高温期与多雨期 一致,水热配合 好。 有多种多样的温 度带(五个温度 带和一个高原气 候区)和干湿地 区(四类) 1.跨纬度多。 2.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 。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地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4、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5、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高的原因有哪些?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7、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8、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9、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区的分 界线 10、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11、寒潮和台风的多发时间 12、华北地区春旱的形成原因 13、长江流域伏旱的成因
A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 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的昼长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影响,北方受影响比南方大
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
20
中 24 2024 20 国 26 20 20 16 24 7 26 月 8 26 22 份 12 8 平 12 均 12 气 温 12 分 16 24 20 布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 22 图 最冷在青藏高原
项目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范围 对气候 影响 冬季风
亚洲内陆 偏北风 寒冷干燥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台湾、四川盆地、南岭以 南较小)之外都受影响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 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带来 严寒、大风、霜冻等天气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东南、西南风) 温暖湿润
雨 热 同 期
气 候 复 杂 多 变
我国位于亚 洲东部,太 平洋西岸。 海陆热力差 异显著,季 风盛行。
高温期与多雨期 一致,水热配合 好。 有多种多样的温 度带(五个温度 带和一个高原气 候区)和干湿地 区(四类) 1.跨纬度多。 2.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 。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地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4、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5、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高的原因有哪些?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7、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8、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9、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区的分 界线 10、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11、寒潮和台风的多发时间 12、华北地区春旱的形成原因 13、长江流域伏旱的成因
A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 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的昼长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影响,北方受影响比南方大
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
20
中 24 2024 20 国 26 20 20 16 24 7 26 月 8 26 22 份 12 8 平 12 均 12 气 温 12 分 16 24 20 布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 22 图 最冷在青藏高原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24张PPT)

原因分析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2)冬季风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黑省北部 16°C
海 南 岛 28°C
南北温差约12o C
1、黑龙江北部平均气温多少,海南岛呢?
2、我国南北温差相差多少?
3、概括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
C
DE F
B A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二)温度带划分及和农业的关系
生长期: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时期 积 温: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
成因分析
(1)太阳辐射 (2)夏季风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最高:吐鲁番盆地
原因:
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热,
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
增温;②沙漠广布,比热
小,夏季增温快;③空气
干燥,云量少,太阳辐射
强。
最低:青藏高原
原因:
海拔高,气温低。
四种成因
依据 由北往南
国
温度带的划分 积温 农业情况
的
特点
气
空间分布
水汽来源
成因分析
候 降水
地形地势 降水集中在夏季
(微视频) 时间分配
南方雨季长 北方雨季短
梅雨 伏旱
降水年际变化大
台风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2)冬季风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黑省北部 16°C
海 南 岛 28°C
南北温差约12o C
1、黑龙江北部平均气温多少,海南岛呢?
2、我国南北温差相差多少?
3、概括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
C
DE F
B A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二)温度带划分及和农业的关系
生长期: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时期 积 温: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
成因分析
(1)太阳辐射 (2)夏季风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共 24张PPT)
最高:吐鲁番盆地
原因:
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热,
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
增温;②沙漠广布,比热
小,夏季增温快;③空气
干燥,云量少,太阳辐射
强。
最低:青藏高原
原因:
海拔高,气温低。
四种成因
依据 由北往南
国
温度带的划分 积温 农业情况
的
特点
气
空间分布
水汽来源
成因分析
候 降水
地形地势 降水集中在夏季
(微视频) 时间分配
南方雨季长 北方雨季短
梅雨 伏旱
降水年际变化大
台风
高考一轮复习PPT课件19、中国的气候

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原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 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弥补了一些热量的不足; ②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太阳辐射,故北方 气温不低,南北温差较小。 ③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所以夏季全国气温最低。
影
纬度
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
大气削弱路径 能量集中度
响 大气环流(据冬季源地的远近)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及时预报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 营造沿海防护林 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我国东西跨经度多、南北跨纬度多,离海洋远近不一,内部具有复杂的地形,造就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
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栽培多种林木,实行多种农业耕作制度。
温度带 ≥10℃积温 利: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热。
800mm: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15°-20°N
23°N左右
二、中国的降水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时间较长,获太阳辐射较多;
受夏季风和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夏初 一、中国的气温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0C 的持续时期。 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
20°-25°N
25°—30°N
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主要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的。
湿润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森林
2.结合上图,分析伊犁河谷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的原因。
向西敞开的喇叭形谷地,有利于西风从北大西洋带来的海洋湿润气 流进入。湿润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从而成为 西北干旱地区中的“湿岛”。
(4)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影
纬度
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
大气削弱路径 能量集中度
响 大气环流(据冬季源地的远近)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及时预报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 营造沿海防护林 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我国东西跨经度多、南北跨纬度多,离海洋远近不一,内部具有复杂的地形,造就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
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栽培多种林木,实行多种农业耕作制度。
温度带 ≥10℃积温 利: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热。
800mm: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15°-20°N
23°N左右
二、中国的降水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时间较长,获太阳辐射较多;
受夏季风和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夏初 一、中国的气温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0C 的持续时期。 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
20°-25°N
25°—30°N
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主要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的。
湿润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森林
2.结合上图,分析伊犁河谷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的原因。
向西敞开的喇叭形谷地,有利于西风从北大西洋带来的海洋湿润气 流进入。湿润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从而成为 西北干旱地区中的“湿岛”。
(4)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季风: 主要影响我国 西南 地区、 华南 地区、 以及 长江中下游 地区等。
3、降水的季节变化:
思考:下图中四地的降水季节变化有何异同点?
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 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明显的差异是: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越集中
思考: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 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5月:南部沿海 ---华南雨季 6月:江淮地区 ---梅雨季节 7-8月:华北、东北 六月:江淮地区
• 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 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地方? 辐射削弱作用小,光照强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对比一月、七月等温线的疏密
密集
南北温差大
稀疏
南北温差小
气温年较差= 最热月气温 - 最冷月气温
北方大,南方小 内陆大,沿海小 平原盆地大,山地高原小
寒温带
暖温带 暖温带
高原温度带
亚热带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热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10℃ 积温(℃) 作物熟制
云、粤、台南部和琼
高原气候区
>8000
一年三熟, 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 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成因: 北方昼长
夏季风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最高气温处:吐鲁番盆地 主要原因:
吐鲁番盆地
• 海拔低、气温高 • 盆地地形: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气流越过周围山地后 下沉增温(焚风效应) • 该地区沙漠广布、吸热快
思考:
中国 的气候
一、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 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成因:纬度 冬季风
思考:
• 冬季(1月)0℃等温线经过哪里? 秦岭-淮河 • 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地方?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有何不同?
最低气温处: 漠河 • 纬度高、获得太阳光热少 • 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高 • 受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 冬季风对四川盆地的影 响小,故气温较高。
读图回答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8、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受不到夏季
风影响的主要原因 远离海洋和 是———————
山脉阻挡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五月南岭六月长,徘徊一月雨茫茫; 七八两北长伏旱,九月南撤十月亡。
4、降水的年际变化:
我国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最大) 夏季风的进 退规律反常 夏季风强: 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 北旱南涝 水旱 灾害
5、我国地干湿地区划分
(1)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降水量>蒸发量: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区 降水量<蒸发量: ③半干旱区 ④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3. 温度带的划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10℃ 积温(℃) 作物熟制
高原气候区
4500~8000 一年两熟至三熟, 我国水稻、油菜及 亚热带水果产区。
2、降水的空间分布: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托克逊
火烧寮
找出: 800mm、400mm、 200mm等降水量 线, 归 纳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规律 并分析其原因。 •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 通过 秦岭-淮河 一线至 青藏 高原东南边 缘。 它大体与我国 1 月份的 0 ℃等温线是一致的。
•东南沿海距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充沛 •西北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夏季风难于影响到,降水稀少
降>蒸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大部分、青 森林、草原 藏高原东部
旱地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半 干 旱
200~400
降<蒸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原一部分、青藏高原 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草原
草原牧业、 灌溉农业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麦、棉花及苹 果、梨、葡萄等主产区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中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东北地区 内蒙古大部分 新疆北部
1600~3400
高原气候区
≥10℃ 积温(℃)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我国春小麦、玉米、大 豆、甜菜的主要产区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7、8月:华北、东北 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9月:锋面雨带南撤
9月 5月南部沿海地区 : 南撤到南部沿海
10月:我国雨季结束
•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9月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土地利用
干 旱 区
< 200
降<蒸
山地牧业、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 荒漠草原、 绿洲农业、 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河谷农业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优点: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 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 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缺点:多寒潮、台风、水旱等自然灾害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明显的地区 ---- 季风区
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不明显的地区 ---- 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 ---- 巴颜喀拉山 ---- 冈底斯山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东南 季风、 既有来自太平洋的_____ 也有来自印度洋的_____ 西南 季风。 东南季风: 主要影响我国 的 东部 地区。
分布范围
≥10℃ 积温(℃) 作物熟制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2000 一年一熟, 高寒农牧业、 河谷农业(青稞)
1、降水的形成条件和我国降水的主要类型: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过饱和状态 •形成降水的主要条件: 凝结核 水滴增大到降落地面 •我国降水的主要类型:
热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对流雨
地形雨: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多是锋面雨 台风雨: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多形成于夏季午后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秦岭—淮河以北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河西走廊、新疆南部
3400~4500
高原气候区
≥10℃ 积温(℃)
400㎜ 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200㎜ 半湿润区 800㎜ 湿润地区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湿 润 区
>800
降>蒸
秦-淮以南、青藏高原 东南部、内蒙古东北 部、东北三省东部
森林
水田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半 湿 润
400~800
分布范围
黑龙江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林业为主
高原气候区
≥10℃ 积温(℃) 作物熟制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高原气候区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