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2. 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D.民本思想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的诗集()A.A.《北方》B.《大堰河——我的保姆》C.《艾青诗选》D.《旷野》4. 《国语》一书主要反映的思想是()A.儒家的崇礼重民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法家的法制思想5.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四围四维空间随和随声附合B.题跋提拔干部体例体力运动C.天皇天荒地老学力学历达标D.言词言辞犀利衣襟衣锦还乡6.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A.《约翰.克利斯朵夫》B.《贝多芬传》C.《高老头》D.《匹克威克外传》7. 下面关于《左传》的说法错误的一句是()A.记载我国战国时代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重大事件。
B.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C.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D.足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一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A.象征、比喻B.象征、拟人C.双关、比喻D.拟人、比喻9.《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A.土地B.暴风雨C.鸟D.温柔的黎明10.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A.A.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B.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恐怕失掉他。
C.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莫非曾经做过令人仇恨的事吗?D.至于长者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怀抱才能无法施展而处于困境。
11. 在《秋兴八首》(其一)中,情景交融的方式是()A.浑然天成B.融情入景C.因景生情D.托景言情12.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A.比喻B.夸张C.比拟D.排比13.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A.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14.《赫克托尔之死》的作者是( )A.雪莱B.荷马C.培根D.海明威15.我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历史文物研究家的是()A.A.茅盾B.鲁迅C.沈从文D.巴金二、填空题(10题)16.李商隐,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八声甘州)(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八声甘州)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②。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③,如我与君稀。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④、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⑤,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释:①参廖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
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
②忘机: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
这里说苏轼清除机心,即心中淡泊,任其自然。
③相得:相交、相知。
④谢公:指谢安。
《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
⑤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县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
B.“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为下文表达词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伤感之情作铺垫,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
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
2.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
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情感有所不同,分别反映的是“进”之忧和“退”之忧。
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高一语文必修Ⅲ宋词元曲课内阅读训练_
高一语文必修Ⅲ宋词元曲课内阅读训练一、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土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二、下面一首词,答复后面问题。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2、上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这首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词作,主旨是什么?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这首词选用了哪些景物来渲染作者的万般愁苦?〔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此时提到“雁过〞,有什么含义?〔3〕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内容?四、阅读下面文字,答复以下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穿〞“拍〞“卷〞表达作用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片最后两句在词中的作用。
八声甘州张炎阅读题答案
八声甘州张炎阅读题答案《八声甘州》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八声甘州》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声甘州》阅读原文辛卯岁,沈尧道①同余北归②,各处杭越。
逾岁,尧道束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
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③踏雪事请游,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洲。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抬束,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注]①沈尧道:张炎之友,下面的“赵学舟”也是张炎之友。
②北归:129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张炎与沈尧道、赵学舟等人赴元都为元政府书写金字《藏经》,1291年从北方回归南方。
③玉关:玉门关。
此处泛指北方。
《八声甘州》阅读题目14. 简要概括词人赴北途中的景与情。
(2分)15. 选出对这首词分析不确切的一项。
(2分)A.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是说,自己虽身处北方,但却无限思念江南故乡。
B.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意为自己并非不想借红叶题诗赠友,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致。
C. 作者以“芦花”自喻,表现自己“零落一身秋”的凄况,又饱寓着“生不逢时”、“家破国亡”的痛感。
D. “却怕登楼”表现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既期望登楼望远,排遣愁情,但又不堪再见伤心景色。
16. 这首词表达的感情与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有什么不同?(4分)《八声甘州》阅读答案14. 2分。
赴北途中冰天雪地,寂寥无人,两三“南人”艰难行进(1分);词人心情忧思无限(1分)15. 2分。
A16. 4分。
柳永的《八声甘州》主要表现的是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是羁旅之苦(2分);而这首词既表达了对故人(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愁怀故国的亡国之痛(2分)。
八声甘州阅读答案
• 6、简要赏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妙处。 (6分)
• 答题方法:手法+翻译+感情 • (1)推己及人 对面着笔 想象 • (2)多少次把远处驶来的船当成心上人归家的
船。 • (3)形象地再现了望眼欲穿的情景,深刻表达
了词人相思之情,同时也把游子漂泊,归家不得 的凄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这两句写低处所见, 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 哀。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 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 客之人。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 来暗示出来。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在无语东流的 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八声甘州
柳永
•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 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 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 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白话译文:伫立江边面对着潇潇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 。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逐渐紧,山河冷落落日余晖映照江楼。满目 的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经歇休。只有长江水 默默地向东流淌。
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 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叹息这几年来四处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 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 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你怎么能知道此时,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暮时分,感 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 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但作者在具体 抒情上,具有特色。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在以下选项中对柳永《八声甘州》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雨”“洒”“洗” 使人觉得素秋清爽无与伦比B.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前五句的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C.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人生哲理“无语”二字表现流水的永恒也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D.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白描、虚实结合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表达了羁旅行役之苦和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答案】C【解析】C.“无语”二字表现流水全然不顾此人愁思的无情不是表示永恒“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2.下列句子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极其遗憾B. 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C. 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D.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偏僻偏激不端正【答案】B【解析】A项句意是历尽了艰难很遗憾白发长满了双鬓苦恨极其遗憾B项句意为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坐徒空C项句意是退回去坐下来弹起琴弦曲调变得很急促却退回D项句意是行为偏激性情乖张不管世人的评价!偏僻偏激不端正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身昔为州职诣领军谢晦宾主坐处政如今日②灵鞠曰“人居官不愿数迁使我终身为祭酒不恨也”A. 渊曰/王令文章大/进灵鞠曰/何如我未进时/此言达俭/灵鞠宋世文名甚盛/入齐颇减/蓬发弛纵/无形仪/不治家业/B. 渊曰/王令文章大进/灵鞠曰/何如我未/进时此言达俭/灵鞠宋世文名甚盛/入齐颇减/蓬发弛纵/无形仪/不治家业/C. 渊曰/王令文章大进/灵鞠曰/何如我未进时/此言达俭灵鞠/宋世文名甚盛/入齐颇减/蓬发弛纵/无形仪/不治家业/D. 渊曰/王令文章大进/灵鞠曰/何如我未进时/此言达俭/灵鞠宋世文名甚盛/入齐颇减/蓬发弛纵/无形仪/不治家业/【答案】D【解析】(1)“王令文章大进”中“王令文章”是主语“大进”是谓语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 项“未进时”是一个词意思是“没长进时” 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俭”是上句的宾语“灵鞠”是下句的主语应从中间断开据此排除C项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是中国封建时代皇帝的妃嫔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可作为妃嫔的别称”错误东宫是封建时代储君居住的地方即太子所住的地方【答案】A【解析】(3)A项“也曾对人赞叹说他的才学无人可及”错误由“褚渊为吴兴谓人曰:‘此郡才士唯有丘灵鞠及沈勃耳’”可知褚渊说的是丘灵鞠及沈勃两个人并不是赞叹丘灵鞠的才学无人可及【答案】(4)①从前我担任州从事拜见领军谢晦宾主坐的位置正和今天一样②灵鞠说“人们做官希望屡次升迁(即使)让我一辈子担任祭酒我也没什么遗憾”【解析】(4)①昔从前为担任诣拜见②居做官数屡次恨遗憾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此联与《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相比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A. 本诗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法既写徙倚所见又写徙倚所思B. 本诗首联紧扣题目徙倚” 既交代了徙倚的时间又暗示诗人的境遇C. 本诗颔联写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寒露侵衣营造了清冷阴森的意境D. 回顾往昔作者慨叹时光易逝内心怅恨不平悲伤和遗憾之情溢于言表【答案】C【解析】(1)C项“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与原文不符诗句“月正树无影”说的是月光皎洁所以“昏暗的夜色”错误“清冷阴森”与原诗意境不符应是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答案】(2)尾联“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写的是诗人眼睁睁地看着中原沦陷内心惆怅唯恐自己就这样虚度一生而默默无闻“坐念”一词表现了诗人的无能为力但又“念” 想着能为朝廷、国家做些事情仍然还有建功立业的愿望而《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主要抒发的是自己对于朝廷军队能北伐成功、收复中原的期待表现了诗人人到暮年仍然忧心国事的情感【解析】(2)“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 意思是“白白地担心中原陷落作为男子汉恐怕要白来这世上一回” “坐”是“徒”“白白”的意思“坐念”是“白白地惦记” “念”的对象是“中原没” 可见诗人挂念中原陷落自己却又无可奈何表达了对中原陷落的悲痛而“男儿恐浪生”则是诗人担心自己此生无法建功立业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对后世北伐成功的期待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2)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雪峰山不同时代的交通工具和道路状况并简析这样行文构思的意图5.(3)文章结尾说“我真不希望这样但也希望就是这样”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 文本开头老潘开货车的细节既写出了当时交通工具和道路的状况也为后文老潘回忆“排拐子”作了铺垫B. 文章用“迎山送岭拨嶂推峰”“日落星沉”等词句写曾经雪峰山的人出山不易给人无限遐想充满诗意C. 陈大哈这一人物呈现出与常理相悖的一些状态比如从老总到农民头从繁华都市到贫穷村寨明贬暗褒D. 文章在回忆雪峰山的一些人事时语言幽默且口语化写自己乘高铁重返雪峰山时却一改语言风格令人触动【答案】D【解析】(1)D项文章写乘坐高铁重返雪峰山时语言依然口语化只有文章最后的抒情部分语言风格有所变化【答案】(2)概括第一阶段用小排走水路第二阶段用汽车走尘土飞扬的山路第三阶段飞速的高铁沥青公路和过山缆车意图①映射社会文章用交通工具作为社会的缩略图写出了社会的变迁与进步②表达自我蕴含着作者对雪峰山发展的赞扬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中记忆无处安放的心慌【解析】(2)通读全文可知文章开头讲的是三十多年前雪峰山有公路有汽车的时候“搭乘那种拉木头的解放牌或黄河牌叮咚咣当响一路尘土飞扬半遮天” 然后又通过老潘回忆了更早以前雪峰山的交通工具和路况“只能钻山缝、走水路让人们先扎成小排用的是藤条篾缆驾着这种小排由溪涧进入江河” 最后回到眼前“哈协主席”“一心用沥青公路和过山缆车接通城乡” “高铁‘复兴号’不知何时已从省城滑出” 据此按照时间先后概括即可作者通过写不同时代雪峰山交通工具及路况的变化体现出社会的变迁与进步表达了自己对雪峰山发展的赞扬之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雪峰山的记忆无处安放的心慌【答案】(3)①这句话写出了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所产生的矛盾情感作者既希望雪峰山飞速发展又不希望雪峰山飞速发展②作者希望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大大缩短空间距离雪峰山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了便利让雪峰山的美被更多人喜爱③作者不希望是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放大了时间距离让往日的人和事变得模糊不清【解析】(3)“真不希望”与“也希望”体现出了作者既希望雪峰山能不断发展又不希望其过于快速发展的矛盾心情由文章内容可知“现代科技正在大大缩短空间距离” 科技的发展让雪峰山的美为更多人所知晓是作者希望的一面而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科技在缩短了空间距离的同时也扩大了时间的距离使得“我突然有一点心酸至少是心慌” 这是作者所不希望的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3)荷妹让谭婶婶介绍产院情况谭婶婶在跟荷妹交流的过程中心理上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4)现代作家、翻译家冰心在评价《静静的产院》时说这个短篇小说结构是谨严的没有一点废笔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进行探讨A. 小说第二段交代了产院的工作人员谭婶婶精力很好工作热情高也写出了谭婶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B. 医生夸奖谭婶婶甚至有的医生进一步要她自己学着动些小手术于是她很期待在电灯下亲自动些小手术C. 谭婶婶给荷妹介绍产院共顺顺当当接生了三百五十六个宝宝时提到担风险认为在产院工作是一副风火担子D. 小说虽然写的是农村产院里发生的小事但是却充分地展现了谭婶婶丰富的思想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答案】B【解析】(1)B项“她很期待在电灯下亲自动些小手术”错小说并没有写谭婶婶自己学着动些小手术也就谈不上期待小说第四段是写谭婶婶期望农村产院的接生条件能像城里一样更好些能有洁白的产床、雪亮的灯光等【答案】C【解析】(2)C项“表现了荷妹莽撞的性格”错误这里是表现荷妹想改善农村产院的用水卫生条件的急迫、热情、果敢【答案】(3)①自豪谭婶婶在滔滔不绝地介绍目前产院的情况时内心是非常自豪的②疑惑当荷妹问起“我们在哪里洗手呢”时谭婶婶心里先是疑惑③不快辨了辨荷妹话里的味道后心里有些不快有些生气④不置可否对荷妹做土造自来水的建议谭婶婶没作评价只是让她看看再说随后转身去做事了【解析】(3)解答本题需要认真阅读原文找到谭婶婶跟荷妹交流的相关段落然后依次找到关于谭婶婶心理的词句文章第九到十六段写谭婶婶介绍产院的情况时用“谭婶婶一说到这些问题不由得话就多了”“加重了语气”“滔滔不绝”等词句写出谭婶婶在滔滔不绝地介绍目前产院的情况时内心是非常自豪的从第十八段当荷妹问起“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谭婶婶不明白为什么忽然问这个”可以看出谭婶婶这时的心理可概括为“疑惑” 从“她又辨了辨这问话的味道心里又是一个不快”可以看出谭婶婶这时的心理从“疑惑”变成了“不快” 从倒数第二段可以看出对荷妹做土造自来水的建议谭婶婶没作评价只是让她看看再说随后转身去做事了此时的心理可概括为“不置可否”【答案】(4)①采用线状结构以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小说按时间顺序将零星的生活片段和人物复杂的情绪串联起来中间简要插入谭婶婶在产院的工作情况及谭婶婶与荷妹妈妈的关系结构简单而严谨②内容集中、紧凑惜墨如金本文选取了产院中一个时间段里的生活小事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情节内容集中、紧凑小说选文结尾采用留白的手法惜墨如金谭婶婶看荷妹哪里“不顺眼不入调” 小说并没有直接交代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揣摩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解析】(4)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类型有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文结构其中线状结构就是各个情节组成部分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然有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根据《静静的产院》全文内容可知本文主要描写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按时间顺序将零星的生活片段和人物复杂的情绪串联起来本文中间第二、三段简要插入谭婶婶在产院的工作情况“谭婶婶跟二丫头的娘还是做姑娘的时候就是好朋友直到现在老姊妹俩还要好得很”简要介绍谭婶婶与荷妹妈妈的关系结构简单而严谨本文只选取了产院中一个时间段里的生活小事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和谭婶婶跟荷妹的对话来展开情节使文章内容更加集中、紧凑同时本文结尾采用留白的手法并没有点明谭婶婶对荷妹“就是觉得不顺眼不入调”的具体原因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揣摩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选文惜墨如金并不作过多直白的描述而是通过环境和心理描写使读者既能真实地听到作品中人物的心声又能直接体味到作者的意向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7.(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7.(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方兴未艾变化寡淡束缚B. 方兴未艾变味淡薄困扰C. 愈演愈烈变化淡薄困扰D. 愈演愈烈变味寡淡束缚【答案】D【解析】(1)愈演愈烈(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根据语境第一处用“愈演愈烈”更恰当变味事物原有的意义发生变化(多指变坏)变化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语境是说“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确定人情交往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第二处用“变味”更恰当寡淡指没有趣味缺少情趣淡薄(感情、兴趣等)不浓厚根据语境第三处用“寡淡”更恰当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困扰意思是指纷扰不安根据语境第四处用“束缚”更恰当故选D【答案】A【解析】(2)根据前文“……的‘人情礼’ 发人深省” 可知此处用“人情味”作句子的开头与上文衔接更紧密据此可排除B、C两项根据下文“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 可知此处应先说“人情味”的味道再道其“弥足珍贵” 可使上下文表述更连贯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A【答案】D【解析】(3)画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介词“在”应放在主语“陆凯”后二是搭配不当“成就”与“故事”不能搭配可将“故事”改为“佳话” 据此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
浙江省温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2. 下面对第二段中“每一个人体细胞就是一个小生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人都经历着从生到死的生命活动,而每一个人体细胞恰恰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B.每一个人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每一个人体细胞维持着的C.每一个人体细胞都有增殖、成熟、分化、死亡的过程D.每—个人体细胞都能够一代代地生长、增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3.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4.《苦恼》中写马儿挨了鞭子、姚纳挨了脖儿拐,这种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铺垫D.象征5.《史记》的作者是()A.司马迁B.左丘明C.班固D.范晔6.“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A.孟子B.孔子C.庄子D.韩非子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A.婵娟B.明月C.琼楼D.青天8.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A.惟陈言之务去B.无望其束成,无诱于势处C.文以明道D.取于心而注于手9.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谁的诗句A.白居易B.李白.C.杜甫D.王维10.曹雪芹是()A.宋代文学家B.明代文学家C.清代文学家D.元代现实主义作家11.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A.王安石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12. 本文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13.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欢呼集》B.《春天》C.《雪莲》D.《尝试集》14.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A.兵强则士勇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D.既来之,则安之15. 《苏武传》的撰写者是( )A.班固B.司马迁C.苏轼D.屈原二、填空题(10题)16. “望故乡渺邈,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阅读答案
柳永八声甘州阅读答案【篇一:《八声甘州》练习】级:姓名:学习目标: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归之情;3、虚实相生的手法。
一、自学质疑1、表明全词感情基调的是哪个字?2、上阕与下阕词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渐霜风凄惨”中的“凄惨”,一作“凄紧”,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请说明理由。
4、下列加点字对原词作了替换,你觉得这种替换合理吗?选择两个,说明理由。
看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深秋。
觉西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滚滚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高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作赏析。
二、基础知识1、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北宋词人,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
原名,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
排行第七,又称。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自许。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词,发展了手法,促进了词的化、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有云“ 凡,”。
2、注音苒苒()物华归思()妆楼颙()望争()知我正恁()凝愁三、课堂训练1. 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联系全词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2.“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一句放在上片的结尾有何作用?(3分)3.下片描写了哪三个画面?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5分)4.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3分)四、课堂延伸(一)虚实结合1、“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
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
甘肃省陇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甘肃省陇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孟子在本文中阐述的政治主张是()A.以法治国B.无为而治C.王道仁政D.选贤与能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写景的主要特点是( )A.移情于景B.白描铺叙C.因情造景D.虚实交错3.其诗充溢着诗情画意,以“诗中有画”著称的诗人()A.巴金B.王勃C.王维D.李白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得之难而失之易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5.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A.刘郎B.季鹰C.江南游子D.桓温6.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论证方法属于()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7.下列属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的是()A.《家》B.《雨》C.《春》D.《秋》8. 《菉竹山房》的作者是()A.茅盾B.老舍C.钱钟书D.吴组缃9.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A.欧阳修B.苏轼C.韩愈D.王安石10.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讲信修睦:讲求信义,推行和睦。
B.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丘未之逮也:我都未曾赶上。
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百步耳:只不过是不到百步而已。
D.既来之,则安之。
则安之:就要使他们平安。
11.《香市》中运用场面描写的是()A.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B.今日香市的冷落情景C.小商人发起香市的情景D.农民纷纷赶香市的情景12.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归纳法C.类比法D.演绎法1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___A.秀才(科举考试初考合格者)秀而不实(秀美但不实在)做秀(展示外露,含装模做样意)秀外慧中(外貌秀丽,内心聪明)B.经年(满一年)荒诞不经(荒谬,与正统思想不合)经纪(经营管理)满腹经纶(比喻人很有学问和才能)C.稽留(停留)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话)稽首(古代的叩拜礼节)有案可稽(有证据可查)D.款待(诚恳地招待)款步而行(快步行走)落款(题写名字)款关而入(打开关口进入)14.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妇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D.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1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A.A.送别诗B.爱情诗C.边塞诗D.山水诗二、填空题(10题)16.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著名__、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
2020年8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2020年8月1.《过秦论》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归纳法C、对比法D、演绎法正确答案:D解析:对比法:同一类别中具有不同乃至相反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彰显是非、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举例:《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盛与衰的对比;《论毅力》通篇有毅力与无毅力、成与败的对比;五类毅力层次者的对比等;《谏逐客书》纳客与逐客、重外物而轻人民的对比等;《过秦论》中六国与秦国的对比、六国与陈涉的对比,秦国与陈涉的对比等。
2.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语句中,引自先秦典籍《尚书》的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正确答案:A解析:《尚书》中有言:“满招损,谦得益” 。
意思是:骄傲自满招来损害,谦虚谨慎得到益处。
3.下列外国文化名人中,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A、契诃夫B、裴多菲C、欧·亨利D、罗素正确答案:D解析: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1950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张自由教育。
著作有《西方哲学史》《论教育》《哲学问题》等。
4.下列《秦晋毅之战》一文的人物语言中,属于王孙满认为秦军必将失败的是A、攻之不克,围之不继B、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D、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正确答案:A解析:王孙满预言秦军出师的结果是:必败他的理由是: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5.《垓下之围》中,项羽拒渡乌江体现了他的A、知恩图报B、知耻重义C、自矜功伐D、自知之明正确答案:B解析: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yǐ,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称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使……灭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小结:乌江拒渡思考:此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知耻重义6.下列古代散文中,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带有寓言性的是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梨驼传》C、《坡下之围》D、《五代史伶言传序》正确答案:A解析:《种树郭橐驼传》本文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质的传记文。
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阅读题训练及答案篇一: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释)颙(yòng)望:抬头凝望。
争:怎。
恁(nèn):如此。
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________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飘零以及________之情。
2..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
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 游子功业无成(或怀才不遇)2.“登高临远望故乡,倚阑干处正凝愁”是实写,写词人自己登楼望向家的方向。
一个“想”字,有实而虚,推己及人,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
她“妆楼颙望”,望穿秋水之际,对游子的迟迟不归生出怨恨。
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更显归思之切。
篇二: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
(2分) 答:(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1)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暗写自己的壮志难酬。
标准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花亦眠点评:此答案是在解答“住”字的表达效果,非揭示其含义【参考答案】(2)不矛盾: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作者为之忧愁;下阕看到山势孤立,不能阻挡自己的前行,乐观自信而笑。
【标准答案】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
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
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所以笑。
篇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柳永的阅读答案
八声甘州柳永的阅读答案【篇一:读柳永阅读答案训练】t>1.作者所说的“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4分)答:2.第二段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白居易、王维、诸葛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3.文章开头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双很快忘了他。
”但结尾却说:“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作者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5分)答:4.从柳永的经历,你能够体会到怎样的“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5分)答:参考答案:1.经历:“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却“碰了钉子”转向市井,深扎市民堆里。
成就:考场落第转向市井,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功名。
(每条2分) 2.证明柳永与他们是不同类型,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意思对即可)3.不矛盾。
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是就其政治地位和影响而言,说“历史也同样记住了柳永”是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意思对即可)4.人在顺境中难以成事,而在逆境中运用特长,支配环境,勇于创造,才能成事成长。
(意思正确,语言通畅)搜索更多关于的资料篇二:读柳永阅读答案训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读柳永梁衡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
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②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
在内容上把词从宫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
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5. 古文阅读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所写的内容是A.送别B.羁旅行役C.仕途坎坷D.边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是A.欧阳修B.苏轼C.柳永D.王安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3.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词人是A.苏轼B.秦观C.柳永D.王安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4.柳永的词集是A.《漱玉词》B.《乐章集》C.《淮海词》D.《稼轩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5.对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指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指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6.在《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拟人C.借代D.象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7.北宋婉约派的开创者是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姜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8.《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A.排比B.鼎足对C.流水对D.博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9.下列曲词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断肠人在天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0.人称“曲状元”的元代散曲作家是A.王实甫B.关汉卿C.郑光祖D.马致远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A.小令B.套曲C.慢词D.杂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的句子是A.小桥流水人家B.古道西风瘦马C.夕阳西下D.断肠人在天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B.设景抒情、多用比兴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D.借景抒情、多用比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4.苏轼、辛弃疾同为A.婉约派词人B.豪放派词人C.风雅派词人D.北宋词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5.辛弃疾的词集是A.《东坡词》B.《漱玉词》C.《乐章集》D.《稼轩词》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6.下列哪位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李清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7.对这首词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断鸿”指快要断气的孤雁。
柳永《八声甘州》阅读答案附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句,有人以为当做“无声”更好,试谈你的看法。
(2分)(2)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什么感情?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分)【参考答案】:(1)“无声”是自然的状态,“无语”是把江水人格化,(1分)写江流之无语东流,其实是写出人的沉默隐忧。
(1分)(2)词描写一幅雨后的清秋图景,(1分)江天清澈,关河楼头,凄风残照,花木凋残,江流无声。
(1分)营造大气磅礴、绮丽悲壮的意境。
(1分)抒发游子思归的愁情,于壮丽的景色中含有无限柔情。
(1分)【问题】(1)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
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境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2)此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问题】3.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飘零以及之情。
(2分)4.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请简要赏析。
(5分)5.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
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B.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可伤,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情怀。
C.“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
“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八声甘州 试题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残,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化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壮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潇潇:形容雨声急骤B、渐霜风凄残凄残:一作“凄紧”C、壮楼颙望颙望:举头凝望D、争知我争:争着2、下列断句有误的一句是()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是处/红衰/翠减C、不/忍登/高临远D、倚/阑杆处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了一个凄清的秋天。
B、渐霜风凄残:秋风逐渐地凄凉迫近。
C、是处红衰翠减:是花草凋零的地方。
D、正恁凝愁:正这样的愁绪凝重,化解不开。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阙,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列对《八声甘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
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思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B、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C、本词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D、首句篇头点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诗作,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诗作,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材料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题目
2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漂泊以及之情。
(2分)
22.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请简
要赏析。
(5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
21.游子功业无成的苦闷(或怀才不遇)(每空格1分)
22.首句以一个"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
(1分)接着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的江天景象。
(1分)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点染了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情景交融。
(2分)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可与唐诗媲美,在柳词中不多见。
(1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赏析
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
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
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作者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
一开头,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用"对"字作领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
"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
接着写高处景象,连用三个排句:"渐霜风凄惨,关何冷落,残照妆楼。
"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畴《侯鲭录》)。
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所写的每一个景色里,都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
这三句由"
渐"字领起。
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
"关河"星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
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
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
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
"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
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
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
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
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实际上这是全词中心。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
历。
扪心问声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
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
有问无答,因为诗人不愿说出来,显得很含蕴。
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又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
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
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
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
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
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
"倚阑"、"凝愁"本是实情,但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如此曲折,文笔如此变化,实在难得。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理所当然地让人认为一切景象都是"倚阑"所见,一切归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动地表现了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